教育王國

標題: 威嚇無助縮班 小班教學解結(余惠冰)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0-7-21 19:48     標題: 威嚇無助縮班 小班教學解結(余惠冰)

上周報章廣泛引述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先生的「敬酒不吃吃罰酒」的言論,不啻是對學校和教育工作者的莫大威嚇,關心教育質素的人,亦須予正視。孫先生的意思是,教育局早前向中學推出以「自願減班」或「自願合併」方案以應付收生不足的情況,但遇着學校反應冷淡,於是他通過媒體公開呼籲學校,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

「敬酒不吃吃罰酒」 損雙方關係

孫明揚是香港教育政策的掌舵人,上任以來以善於解決問題見稱,一改其數位前任那種大權在握、大擺官威的態度,因而頗受教育界歡迎,並為學校自教育改革、收生不足多年以來,取得一定的喘息機會。如今卻忽然說出這樣恐嚇的話,未知是否因為曾蔭權政府闖過了政改一關而亢奮過頭,抑或是離開現屆政府下台只有兩年多,已毋須珍惜與學校的良好關係。

「敬酒不吃吃罰酒」的說法,不但無助於解決學生人數不足而帶來教師裁員、學校結束的問題,而且破壞了政府與學校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在現代組織學及管理學角度,實與「有效領導」背道而馳。更甚者,若單靠這種威嚇的政令就能產生效用者,對象只會是那些無力抗拒的弱勢學校。從公義角度考慮,一個文明社會不應該鼓勵這種「欺壓弱小」的施政方針,尤其在教育範疇,因為,這毋寧是向學生示範欺凌,甚至要他們身受卡壓。

香港整體學生人數下降是不爭的事實,有關當局有否從上一波的小學縮班殺校潮對社會及業界造成的不快經驗和損害中汲取教訓,並作好下一浪衝擊至中學的部署?證諸目前的情況,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其實,教育界早就提出,借助學生人數下降的改變,轉化成提高香港整體教育質素的契機,提供小班教學,從而讓「以學生為中心」、「不放棄每一個學生」的教育理念可以在學生人數減少,師生比例改善,教學人力資源相對較為充裕的情況下,化解種種教育難題。

從資源調配的角度來看,這其實也可視為一種儲備的策略,讓種種資源,由硬件如校舍,至軟件如人才和經驗,都得以保留在教育體系中,以應不時之需。教育局倘能與持份者,如辦學團體、學校管理層、教師專業社群,以至家長及社會大眾等,同心一致去實施這個善用契機的方案,必然比警告壓迫,或以小恩小惠利誘手段為佳。

視學校如敵 恐再掀惡鬥

總括而言,學生人數下降的解決方案已經放在眼前,可是孫局長仍然缺乏問責和承擔精神,不曾以高瞻遠矚的長遠策略來制定相關政策,卻只知見步行步,甚至在其措施不為學校歡迎時作出威嚇,令人擔心,他已無意像其上任之初,採取跟教育界和衷共濟的做法,而自陷於和其前任所面對的相同泥沼,不惜與學校和教師衝突,特別是這邊廂其角力對手教協才因在政改問題上作出妥協而遭到民間猛烈批評,則他們勢將強硬回應以爭回民望,孫先生卻似乎沒有正視這個因素而恐嚇學校要施加「罰酒」,只不過是將學校和教師推到敵對一方,使教育界又再重臨惡鬥的歲月而已。


撰文:余惠冰 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論壇副召集人
作者: LLMUMMY    時間: 10-7-22 12:37

香港教育很可憐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