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於明年九月升讀中一的學生,家長可於明年一月為子女參加由教育局舉辦的升中自行收生,不過,當中有三十四所沒有參與局方舉辦中一學位分配的直資學校,現已進行招生,估計合共提供約二千個中一學額。其中不少直資名校更率先公布收生準則,並以學生的學術成績和面試表現為首要;亦有學校會一併考慮學生的領導才能和社會服務,有學校甚至要求學生的操行成績達B級才可報讀。 將於二○一○年度入讀中一的學生,可於明年一月初通過自行分配學位,報讀不多於兩所官津或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直資中學;家長亦可為子女申請「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明年五十五所招收中一的直資學校中,有三十四所學校屬「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即沒有參加局方舉行的升中派位計畫,以每所學校提供四十至一百個中一學額計算,估計合共約可提供約二千個中一學額。 至於收生準則,本報向多所直資學校查詢,發現各校的收生準則不一,但主要以申請人的學術成績,以及面試表現作評分標準。其中南區聖士提反書院、九龍城區拔萃男書院有五成評分是以學業成績計算,面試亦分別佔三成半及兩成。另外,灣仔區聖保祿學校、沙田區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則非常重視面試,兩校在收生準則中,面試成績高佔百分之五十。 去年開始轉為直資的赤柱聖士提反書院,早於上月中開始接受報名,校長羅懿舒表示,取錄學生時主要考慮教育局為各區小六學生所排列的成績次第,由於每年申請學生的學業成績不一,取錄標準亦會有所調整。 聖士提反書院現時每年學費為五萬元,是收費高昂的直資學校之一,羅校長表示,隨金融海嘯的影響逐步減輕,估計今年該校的報讀情況會更為踴躍。「申請人數增加,收生標準自然水漲船高;另外,學生在課外活動上曾獲國際代表性獎項亦會有優勢。」 同樣去年由津貼轉為直資中學的深水區英華書院,今年提供三十五個校外生中一學額,校長李志華表示,該校十分重學生品德,因此學生小五操行評級須至少達B級以上才可報讀。 李校長表示,收生方面,該校會參考學生的面試表現,「所有申請學生均有機會參與首輪小組面試,學校會從中觀察學生是否有禮貌,以及測試學生的團隊和協作精神,並篩選三百人進入第二輪面試」。李校長續稱,為提升教學質素和學校設施,校方正向教育局申請調整學費,獲批後學費將調高至每年一萬五千元。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將於下月接受報名,校長陳偉佳表示,該校明年起與小學接龍,因此公開招收的學額將由今年的一百七十個減至一百個。陳校長表示,每位接受面試的學生均須會見中、英、數、通識四科教師,並接受兩文三語的考核。他續稱,學生更須留意時事,「老師可能會請學生就《施政報告》其中一項重點表達意見;或就最近發生事件進行評論,從而了解學生的道德判斷」。 |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