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讀國際學校的性價比 [打印本頁]

作者: jojosesame    時間: 18-11-13 22:27     標題: 讀國際學校的性價比

想請教讀傳統學校長大的家長,如何斷定送子女讀國際學校是值得的?現時有大部分的國際學校都收的本地人或中國人佔大多數,為何不考慮待初中或高中才送他們出國留學?

歡迎大家開放討論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11-13 22:52

jojosesame 發表於 18-11-13 22:27
想請教讀傳統學校長大的家長,如何斷定送子女讀國際學校是值得的?現時有大部分的國際學校都收的本地人或中 ...

唔係買部電話,用性價比不恰當。

一個好大因素,唔惜得孩子。和性價比無關。

作者: torunpoland    時間: 18-11-13 22:58

jojosesame 發表於 18-11-13 22:27
想請教讀傳統學校長大的家長,如何斷定送子女讀國際學校是值得的?現時有大部分的國際學校都收的本地人或中 ...

如果要我好簡單咁概括,年幼時在國際學校培養的思考模式,已經「值回票價」。

作者: jojosesame    時間: 18-11-13 23:01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11-13 22:52
唔係買部電話,用性價比不恰當。

一個好大因素,唔惜得孩子。和性價比無關。
何以見得 其他學校 教育效益比不上?我用此字眼係明顯覺得 教育機構一蝸風來香港開設國際學校 應該不會是為了培養本地的下一代

那好大因素是什麼?

作者: 貝珠    時間: 18-11-13 23:01

jojosesame 發表於 18-11-13 22:27
想請教讀傳統學校長大的家長,如何斷定送子女讀國際學校是值得的?現時有大部分的國際學校都收的本地人或中 ...

其實都討論過N次。
1. 唔buy 現在津校以及直私的超前學習文化,咁中學前點捱呢?

2. Buy IS 的教育模式,小孩會主動學習,有更多reading time, 更多時間去發展其他興趣

我一直都冇你的concept , 也唔明白點解大左出國留學,細個讀咩都冇所謂的理論

作者: mandy_ng207    時間: 18-11-13 23:40

回覆 jojosesame 的帖子

原因好簡單—拒絕操練,加上細B,K1考唔到龍校,咪讀國際囉。
作者: 貝珠    時間: 18-11-13 23:43

mandy_ng207 發表於 18-11-13 23:40
回覆 jojosesame 的帖子

原因好簡單—拒絕操練,加上細B,K1考唔到龍校,咪讀國際囉。 ...

有很多龍校初小已經操練

作者: Jmachi    時間: 18-11-13 23:57     標題: 回覆樓主

因為自己由細到大,真係為考試而考試.把考試要考嘅嘢塞入腦,考完試個一星期後就全部都唔記得哂!這樣學習模式真係冇乜意義!唔相信學習應該咁樣...

作者: v369234    時間: 18-11-14 00:04

讀書唔係性價比,最後你小朋友會唔開心,因為最後問題會係將來u讀咩科性價比最好,出國還是留港讀書性價比好....主動..積極..自信..寬心..都要從小培養...
作者: ddbb0099    時間: 18-11-14 00:08

Jmachi 發表於 18-11-13 23:57
因為自己由細到大,真係為考試而考試.把考試要考嘅嘢塞入腦,考完試個一星期後就全部都唔記得哂!這樣學習模 ...

同意,所以另覓出路

作者: rafsimons    時間: 18-11-14 00:20     標題: 回覆樓主

國際學校有空間俾小朋友自主學習,發揮創意,思維方式需要自小培養,與將來係咪出國讀書無關。再加上香港傳統教育,自己細個都試過,填鴨式教法,不斷催谷,背誦抄寫多,直到大學做project模式自主學習,先真真正正享受學習嘅樂趣。

作者: babyjip    時間: 18-11-14 00:26     標題: 回覆樓主

價性比泛指抵讀,物有所值?很主觀性,等於你問幼稚園讀學券或私校、國際幼稚園價性比好d,同一問題在LS 或IS 版問都各自有唔同答案,如果要答的話,我會答「無得比」,因為小朋友成長「無價」(emoji),能夠自主地花更多quality time 跟小朋友一起健康成長,已經很感恩。

作者: jojosesame    時間: 18-11-14 07:47

babyjip 發表於 18-11-14 00:26
價性比泛指抵讀,物有所值?很主觀性,等於你問幼稚園讀學券或私校、國際幼稚園價性比好d,同一問題在LS 或 ...
多謝大家回應!
之前會覺得有大比重的家長會因爲語境而選國際學校,事實上也不然。

考直私其實都推動了更嚴重的競爭文化,某些校越考越深,令教育界的氛圍都變了。

即使國際是一條出路,也不易踏進來,畢竟供應不足。

希望 有能者能夠為香港的家長提供 更多選擇,特別是經濟能力不高的家庭。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11-14 08:30

jojosesame 發表於 18-11-13 23:01
何以見得 其他學校 教育效益比不上?我用此字眼係明顯覺得 教育機構一蝸風來香港開設國際學校 應該不會是為 ...

好似問港島區的樓性價比如何?問得太闊,無一概而論的答案。

作者: Charlie妹    時間: 18-11-14 08:52

jojosesame 發表於 18-11-14 07:47
多謝大家回應!
之前會覺得有大比重的家長會因爲語境而選國際學校,事實上也不然。

唔講其他嘢,只講本地學校計數計排名,令到學生睇獎項排名睇得太重,名次跌或拎唔到獎就好唔開心~聽過有學生問同學睇完份卷,然後同老師講,有地方改錯要扣分,於是自己可以做全班第一高分。
國際學校也會有分數,有獎勵,令學生家長知道學習情況,但不會比較,學生只需要檢討自己,同學之間不需要競爭,同學拿獎時比自己拿還要開心 (因為得獎同學比以前表現好就會有獎,而不是叻過其他人而拎獎)。同時也注重品格的栽培,例如合作時有爭執,老師會教如何用語言解決,不是大聲責罵或喝止,叫學生不要嘈就算。

作者: LCP2018    時間: 18-11-14 08:57

貝珠 發表於 18-11-13 23:01
其實都討論過N次。
1. 唔buy 現在津校以及直私的超前學習文化,咁中學前點捱呢?

十分認同!

作者: safeway    時間: 18-11-14 09:07

jojosesame 發表於 18-11-14 07:47
多謝大家回應!
之前會覺得有大比重的家長會因爲語境而選國際學校,事實上也不然。

你問得咁市儈,我就答得直接啲,如果家長只著重語景去決定讀國際學校,其實佢地真係不宜讀,根本就本倒置,教育不單是「學語言」!

作者: luckybaby2011    時間: 18-11-14 09:11

回覆 貝珠 的帖子

咁小朋友唔主動唔自律係咪唔啱讀?

作者: luckybaby2011    時間: 18-11-14 09:14

回覆 jojosesame 的帖子

最近有個朋友想送仔出國,佢成績唔好,點知佢唔肯,原來你想送有時都未必肯去
作者: 貝珠    時間: 18-11-14 09:14

luckybaby2011 發表於 18-11-14 09:11
回覆 貝珠 的帖子

咁小朋友唔主動唔自律係咪唔啱讀?

從小可培養,大左就難d

作者: Pan2013    時間: 18-11-14 09:37

貝珠 發表於 18-11-13 23:01
其實都討論過N次。
1. 唔buy 現在津校以及直私的超前學習文化,咁中學前點捱呢?

絕對同意

好多野由細培養,耳濡目染,過左適當時機就一世了。用到性價比等字眼,只有唔識比、無得比。

作者: Immomo    時間: 18-11-14 09:44

身處數碼化革命的時代,我們的學校亦需要重新定位。今集會帶觀眾到世界各地,看看當地最創新的教育方法,以及背後的理念。由新加坡到芬蘭,由法國至美國,他們的教育制度最成功之處是甚麼?老師、學生及教育專家亦會分享他們對於教育的想法、疑慮及希望。

http://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sciencewithyou/episode/532026
最近睇左呢個program. 好多反思, 傳統定國際, IPAD 定書....有時間值得睇睇!

作者: booloobaalaa    時間: 18-11-14 09:48     標題: 回覆樓主:

樓上每一位都講出我心底話

好多家長係傳統名校出生
我覺得傳統方式壓抑左我既童年同少年

自己後來因機遇去外國做多年野先重新似新生嬰兒學起,從一個盒子走出來,soft skills, social, how to have fun, confidence, critical thinking  辛苦的過程,
而家還在學,太遲

如樓上所言,讀國際學校又何止語境咁淺薄

讀國際學校,點會係因為想細路群鬼仔呢
香港係華人社會主流,細路仔唔識同香港人和內地人相處我先驚

作者: LittleOsMummy    時間: 18-11-15 08:43

Jmachi 發表於 18-11-13 23:57
因為自己由細到大,真係為考試而考試.把考試要考嘅嘢塞入腦,考完試個一星期後就全部都唔記得哂!這樣學習模 ...

同我一樣,我覺得我讀廿幾年書都係咁簡直係浪費,如果我係讀真正有興趣嘅科目我嘅人生應該會完全唔一樣!

作者: LittleOsMummy    時間: 18-11-15 08:49

booloobaalaa 發表於 18-11-14 09:48
樓上每一位都講出我心底話

好多家長係傳統名校出生

本帖最後由 LittleOsMummy 於 18-11-15 08:50 編輯

Can't agree more, 喺外國生活過就知香港嘅人好多都冇乜自信,連打套拳個背脊都企唔直!又冇乜social skills/soft skills, 好多時唔敢speak their mind...


作者: VancouverBC2005    時間: 18-11-15 11:14

jojosesame 發表於 18-11-13 22:27
想請教讀傳統學校長大的家長,如何斷定送子女讀國際學校是值得的?現時有大部分的國際學校都收的本地人或中 ...

正如你喜歡 AgnesB, 我喜歡 BV, 佢喜歡 Hermes; 大家都係手袋, 邊有得講性價比。
自己喜歡的話,十萬一個手袋都係值

作者: Happy小米    時間: 18-11-15 13:56     標題: 回覆樓主:

我囝囝升中,會轉讀is, 希望佢讀得開心同啱佢啦,都好期待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8-11-15 14:03

torunpoland 發表於 18-11-13 22:58
如果要我好簡單咁概括,年幼時在國際學校培養的思考模式,已經「值回票價」。


同意。

作者: miacasa    時間: 18-11-15 14:13     標題: 回覆樓主

思考方法,對於將來工作上也有影響。自己算是出身傳統名校,填鴨式教育下成長,工作很努力,但很多時思考就是跳不出框框。相信思考方法是自小培養。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8-11-15 16:17     標題: 回覆樓主:

性價的定義人人唔同,如果單純以交幾多錢學費,第日搵咩工計,係咪讀免費官津12年,考入港大醫科,就最抵?

而家經濟環境好咗,家長有資源栽培小朋友,心頭都會高d,希望帶小朋友睇到一個廣闊d、豐盛d的世界。我都係讀傳統名女校出來,只想講我希望女兒得到更好更多。

作者: Ackl1002    時間: 18-11-15 16:50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Ackl1002 於 18-11-15 16:50 編輯

我係傳統名女校畢業,上大學後,第一堂tutorial堂,共7個學生對1個tutor,個tutor 拋出一個問題:“你係用咩framework去思考呢個問題?” 成班同學鴉雀無聲,你眼望我眼咁。我自己當時心諗,咩叫"framework",唔敢答,驚核突。而且一路讀中學都無真正思考過一啲問題。根本local schools 教出來的,好多都是循規蹈矩嘅考試機器。佢地小學時被教唔准出聲,問問題等於搞亂班上秩序。到中學時,忙到無時間去思考,無時間去關心身邊嘅事物。一味為應付考試而忙到飯都唔得閒食。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11-15 18:38

會以性價比去衡量的家長,其實不適合將子女送去國際學校。
作者: ZackMama    時間: 18-11-15 23:31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ZackMama 於 18-11-15 23:54 編輯

估唔到呢度都有咁多傳統名校出身嘅家長。我都係喺一間所謂名校中渡過痛苦嘅童年,經常被老師單打,嫌我窮、成績差,甚至喊住同我講話我拖低佢班嘅表現,令佢好冇面。我唔希望小朋友喺呢種環境長大。

就當只係我唔好彩遇到呢種老師,但而家嘅教育制度,其實係三輸:小朋友讀得辛苦,背誦/操練好多唔見得有用嘅嘢;家長教得辛苦,破壞親子關係,但如果放手唔理,就會出現我以前嘅情況,被老師單打/嫌棄;老師教得辛苦,課程內容不停增加,時間又有限,課餘仲有好多admin嘢要做,本來好有heart嘅老師,都會做到洩氣。



作者: ZackMama    時間: 18-11-15 23:54     標題: 回覆樓主

非常感恩而家小朋友鍾意返學,學校容許發問、探索,按自己步伐學習。其實人嘅一生都需要學習,所以鍾意返學,鐘意追求知識好重要。

作者: austinmimi    時間: 18-11-15 23:57

本帖最後由 austinmimi 於 18-11-16 00:02 編輯
ZackMama 發表於 18-11-15 23:31
估唔到呢度都有咁多傳統名校出身嘅家長。我都係喺一間所謂名校中渡過痛苦嘅童年,經常被老師單打,嫌我窮、 ...

Same here

回想當年,傳統名校考第一,CE AL 加埋10支A,本地大學神科1st hon 畢業。又如何!

現在回想都只覺得自己浪費了光陰,只成為了考試機器,世界觀太狹窄了。



作者: jojosesame    時間: 18-11-16 00:12

hkpapa852 發表於 18-11-15 18:38
會以性價比去衡量的家長,其實不適合將子女送去國際學校。
可能BK 有好多富裕中產,手上揸住2球幾輕鬆交學費。假設國際係不歸路,除投資了一家人的生活費外,也似先洗未來錢。
仲要預份工穩定,儲到錢去外國讀書。
一件輕鬆,多幾件就唔同講法。
看似教育的題目,其實影響著整家人的生活方式。
供到小朋友讀哈羅,我相信都不用在此討論了。

作者: jojosesame    時間: 18-11-16 00:14

austinmimi 發表於 18-11-15 23:57
Same here

回想當年,傳統名校考第一,CE AL 加埋10支A,本地大學神科1st hon 畢業。又如何!
那有否覺得成績太好反而令自己選擇少了?
作者: jojosesame    時間: 18-11-16 00:19

Happy小米 發表於 18-11-15 13:56
我囝囝升中,會轉讀is, 希望佢讀得開心同啱佢啦,都好期待
期待聽到你分享囝囝的新is 生活~
作者: jojosesame    時間: 18-11-16 00:21

LittleOsMummy 發表於 18-11-15 08:49
本帖最後由 LittleOsMummy 於 18-11-15 08:50 編輯

Can't agree more, 喺外國生活過就知香港嘅人好多都 ...
講得岩,同人social 時,不計語言accent , 都分到邊的係外國留學返港
作者: austinmimi    時間: 18-11-16 01:07

本帖最後由 austinmimi 於 18-11-16 01:07 編輯
jojosesame 發表於 18-11-16 00:14
那有否覺得成績太好反而令自己選擇少了?

為甚麼會選擇少了?
作者: hkpapa852    時間: 18-11-16 08:26

jojosesame 發表於 18-11-16 00:12
可能BK 有好多富裕中產,手上揸住2球幾輕鬆交學費。假設國際係不歸路,除投資了一家人的生活費外,也似先洗 ...
銀根不足,其實無謂勉強自己要小朋友入國際學校。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11-16 08:28

jojosesame 發表於 18-11-16 00:12
可能BK 有好多富裕中產,手上揸住2球幾輕鬆交學費。假設國際係不歸路,除投資了一家人的生活費外,也似先洗 ...

值唔值得使錢買架寶馬?個個家庭環境唔同,要求不同,無得比性價。

作者: dada1010    時間: 18-11-16 09:02

ZackMama 發表於 18-11-15 23:54
非常感恩而家小朋友鍾意返學,學校容許發問、探索,按自己步伐學習。其實人嘅一生都需要學習,所以鍾意返學 ...

非常同意。我也是所謂名校畢業,由小學就好像一部機器咁,只知由頭到尾背誦課文,測驗考試一定高分,從來不會發問因老師會認為你麻煩。到中學就是補習,日日如是,基本上是塞知識入腦而不是理解其原意,考試過後已經很快便忘記。

所以到現在選擇了國際學校給仔仔,現就讀Y1,見到他每日開開心心上學,又有時間閲讀、探索求知識,我已經滿足了。不為追求名次,而是快樂地學習。感恩我選對了!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8-11-16 09:12

jojosesame 發表於 18-11-16 00:12
可能BK 有好多富裕中產,手上揸住2球幾輕鬆交學費。假設國際係不歸路,除投資了一家人的生活費外,也似先洗 ...


兩三球現金,話多唔多,如果冇收入,也坐食山崩。
大部分家長,也有工作有收入,只是收入較多,可以負擔到國際學校。
有人月入兩萬已經夠一家四口開支;有人租樓或供樓,已經三萬。
各有前因,冇乜可以比。

" 先洗未來錢 ",唔係咁用。
買樓做按揭,先入住再供二十年,也冇人會話係先洗未來錢。
收入二萬,係要碌卡買隻二十萬名錶,冇錢找卡數,個個月 min pay 比利息,
因為名錶非必需,這才算先洗未來錢。
交學費,子女生活費,一比要比起碼十八年,是必須開支,不能話係先洗未來錢。
醫療開支,買衣物,食物,也每個家庭有不用選擇。
有人排政府街症,有人約私家醫生。
自己衡量一下自己能力才決定。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8-11-16 10:03

hkpapa852 發表於 18-11-16 08:26
銀根不足,其實無謂勉強自己要小朋友入國際學校。

同意,如果要全家節衣縮食去比小朋友讀國際,其實唔健康。

但你話同一筆錢,攞黎養架車、食好d、買名牌袋或者一年去多幾次旅行,咁我覺得用來栽培小朋友更有價值。

作者: miacasa    時間: 18-11-16 14:13

Jane1983 發表於 18-11-16 10:03
同意,如果要全家節衣縮食去比小朋友讀國際,其實唔健康。

但你話同一筆錢,攞黎養架車、食好d、買名牌袋 ...

同意

作者: EconFather    時間: 18-11-16 14:50

性價比係子女教育上是一程錯誤的想法。

例子,
一間10呎的單位賣10000蚊,1000蚊一呎。
另一間1000呎的單位賣2000萬,2萬蚊一呎。

問題係10呎個間唔係人住,假如本地學校讀到你小朋友變左舊飯,你仲考慮性價比嗎?

考慮性價比的父母,我聽和遇見的,都是只求一張畢業證書的父母,覺得讀到港大出來個個都係港大咁叻。但問題係,社會做野,唔係睇畢業證書咁簡單。

如果考慮性價比,就唔會買名錶。

奇怪地呢班家長會同你講名牌有其他好處。

作者: booloobaalaa    時間: 18-11-16 15:30     標題: 回覆樓主:

每個家庭量力而為啦
國際學校唔係完美,但如果經濟壓力大都要食飯的  可以試試獎學金  好多學校有獎學金比想讀國際學校的家庭,不要求十項全能
傳統名校考第一只係踏入社會第一個門欄,之後造化看其他了。個人性格, resilience,處理危機能力,履歷再無關係
盡量家庭自己身教,唔好隨波逐流人補你就補。朋友以前屯門沒名氣學校出生,無讀書壓力變態家長圍繞反而攞獎學金去劍橋讀本科生,超級活潑。
去左外國或入左國際都唔代表“變身”。去完外國藩籬都會唔識講英文有口音。父母灌輸觀念仍然重要

作者: torunpoland    時間: 18-11-16 16:45

Jane1983 發表於 18-11-16 10:03
同意,如果要全家節衣縮食去比小朋友讀國際,其實唔健康。

但你話同一筆錢,攞黎養架車、食好d、買名牌袋 ...

你講中我嘅情況(用錢原則):我唔哋唔買車、唔養車、一年一次暑假旅行、冇工人,省下的錢,便是學費。

我家認為,國際學校學費是必須品。

作者: rabbypiggy    時間: 18-11-17 15:56

回覆 torunpoland 的帖子

我也正面對這難題。不過我不是比較本地vs國際的性格比,而是考慮一家私校(老大)和一家國際學校(老二)的性價比。私校比國際學校學校貴一截,所以盡管老二如無意外應可取得私校offer,我們也不得不考慮性價比問題。我想大部分家長還是傾向把兩個孩子放在同一個學校吧?如大家曾面對同樣問題,希望你也能給我一些意見,謝謝
作者: 木子兔媽媽    時間: 18-11-17 17:29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木子兔媽媽 於 18-11-17 17:30 編輯

我只回應’性價比’
如果’買’只看’性’和’價’, 那是’慳’和’抵’的角度
為什麼慳學習呢? 好嘢未必抵!


作者: Happy小米    時間: 18-11-17 19:10

hkpapa852 發表於 18-11-16 08:26
銀根不足,其實無謂勉強自己要小朋友入國際學校。

有些is中學有獎學金,其實都有機會讀平學

作者: torunpoland    時間: 18-11-18 12:33

回覆 rabbypiggy 的帖子

我從來只考慮國際學校,所以冇咩意見可以畀。
本地學校,不論直資官津,我不考慮。原因很多,簡單而言,我認為課程結構編排與執行,直接或簡接導致孩子欠缺思考/閱讀/沉澱的空間,這是我最不希望見到的。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8-11-18 14:26     標題: 回覆樓主:

唔知什麼性價比,選學校看課程,中文水平,自己可否負担到

作者: Iwtbr    時間: 18-11-19 12:18

有關負擔問題, 請問在讀國際學校的家長, 除學費外, 每月有關教育的支出大概要多少呢? 中文程度能應付香港生活/工作需要嗎
本人兩個小孩還在kinder階段, 正在苦惱應否為他們安排入讀國際學校 (當然有冇位比佢地讀係另一回事)
作者: Happy小米    時間: 18-11-19 12:25

poonseelai 發表於 18-11-18 14:26
唔知什麼性價比,選學校看課程,中文水平,自己可否負担到

同意,可能用樓主用錯字眼...

如像買新界樓vs 巿區樓

要空間(心靈/具體空間)同埋交通時間同費用高 vs 要交通方便但較擠壓空間。。

所有嘢都冇絕對,give and take...
同埋要看看小朋友性格同能力,家庭教養等..有些小朋友傳統學校如坐針顫。。
有些好醒目又定,思考天生靈活,我覺得讀什麼學校都冇問題,不過如afford 到又想小朋友開心,都會選擇IS..

作者: whitesky    時間: 18-11-19 14:22

不知道什麼是比性價。本地教育及國際學校教育不是單單中,英,數學術不一樣,學習方式,思維,重點,性格培養,價值觀,孩子成長,完全不一樣,好難放在一起去比較。從沒有考慮讀本地學校,對本地名校不感興趣,因為不喜歡從小要訓練小朋友適應過度競爭的考試制度,覺得不適合我們家庭生活方式。只是幫孩子們選擇重視中文的國際學校,其中一個大仔已經中學,他的中文程度是不錯的。



作者: 抺茶雪糕    時間: 18-11-19 15:33     標題: 回覆樓主

我覺得冇一個小朋友唔適合讀國際學校,但唔係個個小朋友都適合讀本地學校
選擇邊間學校除咗要睇小朋友之外,亦都要考慮家庭情況,好似我真係忍受唔到小朋友每日放學都要用好多時間做功課,週末放假除咗功課之外又要準備各種大小測驗,但有好多家長可以接受呢啲,而且覺得小朋友用多啲時間喺學術上先至對佢哋將來有幫助
冇諗過會用性價比去決定,如果會用性價比去考慮應該唔係好適合國際學校,可能一路讀一路會覺得唔值同有各樣不滿


作者: GreenMaDad    時間: 18-11-19 18:07

我反而明白樓主用"性價比"這字眼,我自己都是因為這現實問題而決定小朋友行 local school。近親親戚兩個小朋友在國際學校,雖然他們未到喊住返學,但他倆常說不喜歡上學,可能他們的國際學校差吧(正如好多人都説,好的國際學校都好難入).  他們是沒有考試壓力,但講真, 我不覺得他們的認知能力高(可能他們還小吧) ,soft skills 呢,應該大部分人都覺得他們差: 自我、時常尖叫、不喜歡望住人打招呼等等....他們父母很洋化,似乎他們覺得要教小朋友"規矩"是剝奪了小朋友的真性情。當然,我自己親身感受到的不能代表全部,但要花國際學校的錢得到這種結果,我真的覺得不值得.   不過, 大前提是我自己小朋友在local school讀得ok, 如果他將來讀得不開心,我都唯有轉他到非傳統學校。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8-11-19 18:42

GreenMaDad 發表於 18-11-19 18:07
我反而明白樓主用"性價比"這字眼,我自己都是因為這現實問題而決定小朋友行 local school。近親親戚兩個小 ...

家教係學校無可取代。教得唔好,本地學生一樣好多嘢令人睇唔過眼。

作者: GreenMaDad    時間: 18-11-19 19:09

回覆 Jane1983 的帖子

講得啱,但一般國際學校家長(尤其是真正外國人)很推崇讓小朋友自由發展,相信大部份人都認同朋輩影響對小朋友發展會越來越重要,國際學校的風氣(煙、酒、男女關係)也是我對它們有保留的其中一原因。
作者: ZackMama    時間: 18-11-19 23:04

GreenMaDad 發表於 18-11-19 19:09
回覆 Jane1983 的帖子

講得啱,但一般國際學校家長(尤其是真正外國人)很推崇讓小朋友自由發展,相信大部 ...

我唔係好同意。自由發展同家教冇牴觸。我認識嘅「外國人」好少好放任/唔管教小朋友,佢地都好有禮貌。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11-19 23:43

GreenMaDad 發表於 18-11-19 19:09
回覆 Jane1983 的帖子

講得啱,但一般國際學校家長(尤其是真正外國人)很推崇讓小朋友自由發展,相信大部 ...

本地學校煙酒男女少?家長唔知咋呱。

作者: 抺茶雪糕    時間: 18-11-20 07:42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11-19 23:43
本地學校煙酒男女少?家長唔知咋呱。

公園同屋邨商場見唔少

作者: GreenMaDad    時間: 18-11-20 07:47

回覆 ZackMama 的帖子

可能我吾好彩,有次响屋苑等小朋友放學,嗰度寫明吾可以玩球類活動,國際學校學生攞住個足球落校車, 一落車就响度踢波,吾知佢家長响邊,其他家長(包括我)就避得就避,有個婆婆行過差D俾個波撞到,婆婆梗係行得慢,佢似乎想鬧D學生, D學生就一副"等你行完我地先踢 law"的表情。
當然你可以話本地學生因為要做功課,所以先冇時間踢波,如果有,他們都好可能向吾適合既地方踢。,

國際學校有它的吸引力,不過我吾覺得家長要盲撐。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11-20 08:00

GreenMaDad 發表於 18-11-20 07:47
回覆 ZackMama 的帖子

可能我吾好彩,有次响屋苑等小朋友放學,嗰度寫明吾可以玩球類活動,國際學校學生攞 ...

盲撑?内地教育絶不西化,且為「禮義之拜」千百年,排隊落公園如何呢?

唔係話西方教育德育一定好,或中式教育一定好,但德育始終和家教,或家裏有没有人關心多一點。

簡單講成煙酒男女就是偏見。

作者: ddbb0099    時間: 18-11-20 08:07

GreenMaDad 發表於 18-11-19 18:07
我反而明白樓主用"性價比"這字眼,我自己都是因為這現實問題而決定小朋友行 local school。近親親戚兩個小 ...

家教應由家長教。可能佢地讀本地都一樣

作者: GreenMaDad    時間: 18-11-20 08:16

回覆 抺茶雪糕 的帖子

我估大家都明,如果考慮得本地學校或國際學校的家庭,家庭經濟環境及對小朋友重視的程度大多屬於中上,這群家庭的小朋友如留在本地學校,大多在 band 1 或 band 2 學校。我可能還很幼稚,我會估大多在公園一群群在食煙的的學生不是這類別。
不過, 我自己都有些偏見:
國際學生食煙、飲酒、男女關係開放等,可能是代表他們追求人生樂趣、不受束縛、他們有獨立思想,為自己自己的人生負責,是成熟的表現。本地學生做同樣的事,可能是他們反叛、無主見、容易被壞同學帶壞.   

作者: ZackMama    時間: 18-11-20 08:18

GreenMaDad 發表於 18-11-20 07:47
回覆 ZackMama 的帖子

可能我吾好彩,有次响屋苑等小朋友放學,嗰度寫明吾可以玩球類活動,國際學校學生攞 ...

本帖最後由 ZackMama 於 18-11-20 08:34 編輯

唔係撐啲唔守規矩嘅學生,只係覺得唔應該將國際學校等同某類學生嘅溫床啫。其實我都想知呢種見解係點樣嚟,我都有朋友係咁樣諗。


作者: mamaishere    時間: 18-11-20 08:25

GreenMaDad 發表於 18-11-19 18:07
我反而明白樓主用"性價比"這字眼,我自己都是因為這現實問題而決定小朋友行 local school。近親親戚兩個小 ...

本帖最後由 mamaishere 於 18-11-20 08:28 編輯

其實似係你兩個親戚小孩無乜家教,就算佢哋去讀傳統學校而父母仍然不加管教(包括望著別人打招呼,不隨便尖叫,為別人著想不要太自我等等),同樣行為一樣會出現喺佢讀嘅學校,有其他人目擊又會同你一樣咁賴落去佢哋學校嘅校風差。大陸都有好多被寵壞嘅孩子,隨地去廁所,掉垃圾,唔排隊,粗聲粗氣⋯⋯ 呢啲都係你提及嘅行為問題,但佢哋係接受所謂最傳統同嚴厲嘅學校教育,咁原因係咩呢?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8-11-20 08:29

回覆 GreenMaDad 的帖子

球場亂踢波,呢d真係芝麻綠豆的小事,咁都攞黎講。全港咁多本地中小學生,無同理心、無公德心的事唔會少啦,黎d,once again又係家教。
作者: ZackMama    時間: 18-11-20 08:43     標題: 回覆樓主

呢個都係一個有趣嘅話題,記得有個外國人朋友問,點解喺香港個個都會使用傷殘人士廁所?明明係預留俾傷殘人士用,佢覺得好不可思議。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11-20 08:53

GreenMaDad 發表於 18-11-20 08:16
回覆 抺茶雪糕 的帖子

我估大家都明,如果考慮得本地學校或國際學校的家庭,家庭經濟環境及對小朋友重視的 ...

你估?

都係嗰句,band 1, 2 學生,有無煙酒男女?家長唔知姐。

用國際本地簡單二分,是嚴重偏見。但你有權嚴重偏見。

作者: ZackMama    時間: 18-11-20 09:15

GreenMaDad 發表於 18-11-20 08:16
回覆 抺茶雪糕 的帖子

我估大家都明,如果考慮得本地學校或國際學校的家庭,家庭經濟環境及對小朋友重視的 ...

純討論,本地學校被分成一線二線甚至咩神校寶校。如果用呢個分法,咁的確經濟環境較理想嘅家庭會爭相入讀「一線學校」,而「公園吸煙」學生大抽獎抽到乜都要讀。

但國際學校原意係俾在港居住嘅外國人小朋友入讀,佢地唔識廣東話,冇乜其他選擇。有好多甚至係父母公司package送呢啲小朋友入讀。這樣的話,小朋友有冇家教,同佢地嘅經濟環境,似乎就冇乜直接關係。

作者: ZackMama    時間: 18-11-20 09:24     標題: 回覆樓主

講緊呢個係早十、二十年前嘅國際學校情況。

但近呢十年,全球經濟環境等因素影響,入讀國際學校變得真係同家庭經濟有關係。越嚟越多因為家庭經濟環境較好,更願意投資喺小朋友身上,所以選擇入讀。可能因為咁,呢班有學識嘅家長感覺上比較有教養啲。

(純個人意見)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8-11-20 10:10

ZackMama 發表於 18-11-20 09:15
純討論,本地學校被分成一線二線甚至咩神校寶校。如果用呢個分法,咁的確經濟環境較理想嘅家庭會爭相入讀 ...

呢個 topic 反映好多 LS 家長的心態。
IS 家長一定係盲撐,講到人地個個冇腦。
但自己又盲反,而且好似好有見地。
IS 某學生差,一定係個個咁差。
LS 某學生差,只係個別事件。


作者: Iwtbr    時間: 18-11-20 10:18

如果只是家教問題,  那不用讀國際學校去接受自由式教學, 自己在家灌輸is套理論都可以教到小朋友精叻活潑兼英文強嗎?
我覺得 家教, 學校氣氛, 朋輩 都同樣咁影响小朋友
有家長說: 國際學校=不守規舉學生 係偏頗既簡單二分說
咁is家長常說: 本地學校 = 不懂思考書蟲,  都係帶了有色眼鏡 去看本地教育制度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11-20 11:04

Iwtbr 發表於 18-11-20 10:18
如果只是家教問題,  那不用讀國際學校去接受自由式教學, 自己在家灌輸is套理論都可以教到小朋友精叻活潑兼 ...

世事好少絕對。

學校主要教學識,思考,訓練身體,發展才藝,self discovery,等等。

德育,卻在乎家庭,朋友較多。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8-11-20 11:15

睇番香港家庭收入中位數,國際學校的學費係貴。而家好多就讀的小朋友,並唔係由公司交學費的expat。而係教育程度幾好、收入唔錯的家庭,為更好地栽培仔女,真金白銀心甘情願交學費,你估咁多傻仔咩!

國際學校唔係人人能負擔,所以我唔會吹捧話國際學校點好點好,因為咁樣好condescending 和好老土。但如果講到「讀得掂,使乜讀國際」,或者「國際學校學生都係吸煙、飲酒、濫交」咁又唔係事實。
作者: 抺茶雪糕    時間: 18-11-20 11:28     標題: 回覆樓主

係playground playroom 觀察到國際學校同本地學校小朋友玩同互動時嘅分別:

如果小朋友間有少少衝突,國際學校啲小朋友會自己解決,同埋好快冇咗件事一齊玩;本地學校小朋友大多數即時會喊或者走去向大人吿狀

其實都反映咗國際學校同本地學校家長處事手法嘅唔同,國際學校小朋友更有衝突,家長通常有佢哋自己解決,比着本地學校,家長第一件事會向老師投訴同埋向對方小朋友家長興師問罪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11-20 12:00

Jane1983 發表於 18-11-20 11:15
睇番香港家庭收入中位數,國際學校的學費係貴。而家好多就讀的小朋友,並唔係由公司交學費的expat。而係教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11-20 12:02 編輯

如果係事實,或有普遍性,咁講清楚係幫助選校的家長。 This applies to both IS or LS.

For example, when someone said LS has a more rigorous Chinese and Math curriculum, they are probably true to a good extend.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8-11-20 12:19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我有溫和地分享,明白的人會明白,唔明的亦無所謂啦。
經過咁多年,我女都高小,見番佢維記幼稚園的同學。讀本地和國際的朋友仔,精神面貌係好唔一樣。

作者: tibbar2011    時間: 18-11-20 12:39

回覆 Jane1983 的帖子

Jane can you elaborate further how the kids are different?
作者: torunpoland    時間: 18-11-20 12:41

回覆 Jane1983 的帖子

寧願畀一筆唔細嘅錢做學費,都唔選讀$0的官津校,一定有理由。絕對值得教育官員深思。不過唔使深思啦,佢哋都用咗行動說明一切。
唔係話官津差,但我真係覺得國際學校好好多,就係咁簡單。冇一間學校,冇一個制度係完美嘅。意願再好,執行細節影響效果。如果,如果,如果,而家官津小學好似我以前咁正常,我一定會畀小朋友讀。

我好清楚記得,小一中文第一課:天亮了,天亮了,我要早起,我要早起上學校。而小一社會第四課:自己的事自己做,還會幫助做家務。但係以上內容,K2都嫌淺啦。

時代變咗,課程設計應該跟住變,可惜越變越衰。我唯有畀錢啦。有人話我逃避,事但啦,逃避是一種選擇,總之係經過理性比較而作出的選擇,隨便人點講都好,仔女係自己嘅,為其擇優,父母之責。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8-11-20 12:48

回覆 tibbar2011 的帖子

生活逼人、身不由己,十個飯煲九個蓋feel。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8-11-20 12:53

torunpoland 發表於 18-11-20 12:41
回覆 Jane1983 的帖子

寧願畀一筆唔細嘅錢做學費,都唔選讀$0的官津校,一定有理由。絕對值得教育官員深思 ...

我都覺得過去十多年本地教育变咗好多,是否直資出現加速了入學競爭,細細個就要操?只是普遍家長教育水平高了要求更高?我仍覺我小時候小學似現在IS, 放學有功課但不会無時間玩,小學一年级中文第一二課係: 山,高高的山,海,大大的海,整幅图畫活現眼前,英文A pen and a man,相比今天真見笑了。

作者: Moonlight819    時間: 18-11-20 13:01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11-20 08:00
盲撑?内地教育絶不西化,且為「禮義之拜」千百年,排隊落公園如何呢?

唔係話西方教育德育一定好,或中 ...

對於那些還停留在什麼讀國際學校學生喜歡煙洒,攪男女關係的家長真的沒興趣和他們討論,大家見大陸同胞們在中國傳統的教育下行為品格質素有幾高便知道!差不多全部名人高官(包括教育局長)把他們自己的孩兒放在哪裡讀書便知哪種教育較好吧!人的身體最誠實!

作者: ZackMama    時間: 18-11-20 13:01

poonseelai 發表於 18-11-20 12:53
我都覺得過去十多年本地教育变咗好多,是否直資出現加速了入學競爭,細細個就要操?只是普遍家長教育水平 ...

我記得我當年二年班平日已經9樣功課,分別只係當年係半日制,而家係全日。當年勉強有時間玩,而家唔知仲有冇得玩。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8-11-20 13:07

ZackMama 發表於 18-11-20 13:01
我記得我當年二年班平日已經9樣功課,分別只係當年係半日制,而家係全日。當年勉強有時間玩,而家唔知仲有 ...

証明你後生好多

作者: ZackMama    時間: 18-11-20 13:10

poonseelai 發表於 18-11-20 13:07
証明你後生好多

講笑咩,只不過我間學校出名谷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8-11-20 13:12

Jane1983 發表於 18-11-20 12:19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我有溫和地分享,明白的人會明白,唔明的亦無所謂啦。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8-11-20 13:17 編輯

其實我不想 over-generalize either way.

阿女有一大班本地學校朋友,不少我也識,好幾年。雖然多是「神校」生,但他們甚聰明醒目,又文又武,家長十分專注教養學習。

所以本地校可以讀得極好,國際也可以一事無成(也見過頗多)。以為lS生一定讀得好,亦是美麗的誤會。GS1S也有讀不成書的。

作者: 四隻貓    時間: 18-11-20 14:32

Moonlight819 發表於 18-11-20 13:01
對於那些還停留在什麼讀國際學校學生喜歡煙洒,攪男女關係的家長真的沒興趣和他們討論,大家見大陸同胞們 ...
我朋友就係0甘講囉, 高官個個精打細算, 幫仔女千挑萬選既學校點會揀錯? 佢話唔駛諗, 一味照跟.



作者: 四隻貓    時間: 18-11-20 14:39

Jane1983 發表於 18-11-20 12:19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我有溫和地分享,明白的人會明白,唔明的亦無所謂啦。

同意, 精神面貌係好唔一樣.
上到中學會更加明顯.

其實有心想知道有咩唔一樣既家長, 去下不同學校既open day參觀, 同d學生傾下計, 自然會睇到, 亦會知道那一款教育0岩自己孩子.


作者: 紅紅    時間: 18-11-20 15:41

GreenMaDad 發表於 18-11-20 07:47
回覆 ZackMama 的帖子

可能我吾好彩,有次响屋苑等小朋友放學,嗰度寫明吾可以玩球類活動,國際學校學生攞 ...

從未見過乖的IS學生?所有band 1,2 LS學生都乖?

IS不是完美,但也不需要盲踩。

作者: 紅紅    時間: 18-11-20 15:51

nintendo 發表於 18-11-20 10:10
呢個 topic 反映好多 LS 家長的心態。
IS 家長一定係盲撐,講到人地個個冇腦。
但自己又盲反,而且好似好 ...

好奇怪嘅邏輯。
根據佢選校準則佢應該揀Home schooling。

作者: Saboc    時間: 18-11-20 17:57

本帖最後由 Saboc 於 18-11-20 18:00 編輯

一同長大讀local school 的鄰居小孩又真係同我家讀intl school 的小孩越大越唔同。他們又真是少少事也會upset, 樣樣都要比賽,喜歡向大人投訴,最明顯係佢哋朝早上校車係較愁容。
我自己係讀local school 大,明白其長短處,但個人認為而家local school 係去到一個我同先生都唔buy嘅程度. 亦認為intl school 培訓出來嘅學生較適合將來世界。
至於intl school conduct 同discipline, 我以前亦有較負面嘅睇法。但當再细心觀察身邊親戚朋友讀intl school 嘅高小,中學至巳畢業嘅仔女,又真係無乜negative case.  他們一般都好presentable , 讀書ok.
暫時,我哋都好慶幸選咗intl school.
咁intl school 係唔係完美,哈!咁大個人仲相信真係有完美存在?

作者: 貝珠    時間: 18-11-20 18:19     標題: 回覆樓主

千其唔好convince 咁多人入IS,記住各有所好呀!

作者: Saboc    時間: 18-11-20 18:29

回覆 貝珠 的帖子

係,真係各有所好
作者: pat1668pat    時間: 18-11-20 19:04

Saboc 發表於 18-11-20 18:29
回覆 貝珠 的帖子

係,真係各有所好

條條大路通羅馬,唔會有最好,只有最適合。我自己因為希望小朋友有個開心嘅童年,而我自己自私啲希望有個舒服嘅中年,唔使周圍搵學校,唔使上各樣興趣班,補習,面試班

不過鹹魚青菜各有所愛,我嘅底線係一定要小朋友學習有品德修養,而書本知識只係係其次

作者: jk121299    時間: 18-11-20 19:13

貝珠 發表於 18-11-20 18:19
千其唔好convince 咁多人入IS,記住各有所好呀!

啱聽,帶d local style入IS冇好處。
今日新閒都賣啦,香港教育程度真係唔係好掂。
講真,香港地個個鬥生鬥死,黑口黑面,學校鬥,職場鬥,連出(emoji)入(emoji)都鬥,都唔知為乜,一切從起跑線開始。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