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創意,美感,組織,勤奮
樓主: annie40
go

創意,美感,組織,勤奮 [複製鏈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587
41#
發表於 22-7-6 01:27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22-7-6 01:21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22-7-6 01:25 編輯

有人只夠錢買大X樂午餐,唔可以批評碗湯有小強嗎?
我有必要答你?
我睇唔掂你啲邏輯。答左你啦

Rank: 6Rank: 6


5197
42#
發表於 22-7-6 08:3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bc2018 於 22-7-6 09:35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22-7-4 01:40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22-7-4 10:47 編輯

我痛恨的是高壓教育制度。當然不是說沒有人讀得輕鬆,可 ...

其實近呢10年,香港教育已經有唔同選擇。有比較活動教學的直、私,某些傳統津、私傳統得來已加入唔少創意教學
阿囡亦因應自己能力和性格選咗傳統教學.只係3次考試,私小功課、默書唔多.學校無需操TSA,亦取消考TSA, 私小有唔少啟發性的教學方法.家校合作亦緊要,從小培養佢閲讀、自學能力,提升佢學習興趣。阿囡2年呈分試,仍然一年三次旅行,有長途添,自創遊學體驗.就算再選,亦會讀LS, 其實現在教學,唔同科已經混合式,最緊要預先有準備,調節自己心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中學佢自己叩番來,學校功課唔多,注重學生多元發展.考試就算中史科,資料題已佔一半,注重學生思考、分析能力。課程教學方法比起以前靈活,創新好多。一年project, presentation 唔少。阿囡由小一到現在中三一直零補習,唔識會自己找資料同發問,佢已經有一套讀書方法和習慣,適當壓力是好事,求學最緊要是佢自發,自我追求,到大學亦有信心佢可以應付自如。

見識過唔少錯配,或先甜後苦…….


其實遠離成日負面的人最緊要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050
43#
發表於 22-7-6 09:22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22-7-6 01:21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22-7-6 01:27 編輯

有人只夠錢買大X樂午餐,唔可以批評碗湯有小強嗎?
香港除左教育外,其他好多層面都乏善足陳,爾咁大個人仲未明?鬧同控訴,都要上邊話事人聽先得㗎?上邊有咩政策,真正埋得你死。叉開黎講,九龍城城規會要拆幾個樓齡不足五十既blick,會理住客同小店商戶?從來衹有自求多福。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4#
發表於 22-7-6 09:53 |只看該作者
bbc2018 發表於 22-7-6 08:33
其實近呢10年,香港教育已經有唔同選擇。有比較活動教學的直、私,某些傳統津、私傳統得來已加入唔少創意 ...

有趣,如本地學校教歴史以分析角度出發較重,可配合DSE歷史科的評分標準嗎?

的確教育界有不同嘗試。以前我看港同成立初期,覺得概念好好,十分非傳統,比較啱我口味,後來做出成績,我心裏想,這就是直資的好處,雖然係非主流,而且直資要收錢,但「先讓一少部份人富起來」,對其他官津有示範作用。十年過去我的想法沒有實現,官津還是官津。其他直私有非常創新的,亦有傳統名校比較守舊的競爭精英制,如佐敦有名的女小學。

EK一些有心有力的家長,多選直私學校,其子女都成材,可喜可賀。但香港得幾十間直資或私立小學,香港的主體教育仍然以官津為主,仍是以傳統教學為主。花費大量公帑打造的官津體系,提供甚麼教育比香港人呢?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5#
發表於 22-7-6 10:11 |只看該作者
Yanamami 發表於 22-7-6 09:22
香港除左教育外,其他好多層面都乏善足陳,爾咁大個人仲未明?鬧同控訴,都要上邊話事人聽先得㗎?上邊有咩 ...

仲未明乜?呢處EK,梗係講教育有關嘅嘢。唔通講政制發展咩。

自求多福當然是對,但不只是家長,為什麼學校不能夠自求多福,只希望教育局比一個完美嘅教育制度減低競爭同壓力?能不能夠以一個學生利益出發點來辦學?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050
46#
發表於 22-7-6 10:3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22-7-6 10:51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22-7-6 10:11
仲未明乜?呢處EK,梗係講教育有關嘅嘢。唔通講政制發展咩。

自求多福當然是對,但不只是家長,為什麼學 ...

學樓上話齋,而家香港有津校私校直資國際名式其式,我女學校一年三考,長假前考,功課八成校內完成(有功課堂吖),少默書,咁係有呢啲學校。要全港清一色咁有啲難。要香港變芬蘭更唔洗諗。正苦唔會投放大量資源係教育。我地搞教育果個唔係教育出身,搞醫療果個衹係姑娘咋。你期望太高啦。點個名有邊個做野係make sense㗎?

唔係要係EK講政制發展,而係見微知著,係邊方面離唔會先以市民(學生)利益為依歸。

Rank: 5Rank: 5


3142
47#
發表於 22-7-6 11:43 |只看該作者
ABC-DAD 發表於 22-7-6 01:16
社會給的公共教育資源是有限制的,要面對公眾,不可能按個別父母的目標去度身訂做。

我看過家庭環境很困難 ...

本來想繼續做CDROM。不過,對你這發言有點興趣,多口插句嘴。


公共教育資源是有限的,其實普遍都知,但在BK的大都避而不談,一般都是著眼批評。當然無批評就無進步。不過我一直看到的又只是批評,實際又比唔出什麽好建議。


照常理,私立會比津校有優勢;讀國際學校接觸不同文化的機會比本地學校高;讀IB課程一般而言會比讀DSE課程較早適應自主學習。咁家長們其實可以都去私立,國際或 IB課程的學校,所有問題就解決了,爲什麽要批評政府呢?政府資源有限,但同時一般家長的資源也一樣有限。無可奈何只能靠政府,讀津校啦。


當然,政府在公共教育方面有很多地方是應該被批評的。比方説把通識放入DSE原意是好的,可以增廣學生對社會和世界的視野並其批判能力。但眼高手低,設計課程的卻規範了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方式,應有的批判能力卻扭曲成爲答題技巧。而這技巧除了能在通識科上可用外,一無是處!最後反而成爲政治鬥爭的工具,不留也罷。其實增加一些科目或微調一些教法,從而補充/改善本地教育的不足這方向完全正確。政府不應因爲通識的失敗而停步。應留則留,應改該改。現在留下的就唔湯唔水了。另外在梁錦松掌政年代,鼓勵津校變成私立或直資,把清貧學生往上流的機會大大降低。省下來的資源,又沒有好好利用把私津校的差距拉近,做成二次不公。


但香港的公共教育是否真的很差?我卻不完全這樣認爲。我們這輩人讀書,預科前,我未試過少於40人一班。現在只有一個公開試,當時我們要面對兩個。中4時,我們不是文就是理,現在就點都得。但這點都得的背後,學校需要付出多少資源?我們當時得2所大學,卻沒有太多聲音批評香港的公共教育,到了現在有8間,公共教育就反而退步了?我們這上一代,都是這樣走過來的。現在的我,一樣有競爭力。


大學未畢業前,我們同學之間談的是將來的抱負。到了我有能力interview新人後,我仍然看到初生之犢眼中的火焰。但這情況慢慢改變了。這團火在香港變得暗淡。後來在大陸招人時,我卻看到這火焰在他們的新生代中燃燒起來。這難怪近年大陸的發展比香港的要好。這情況的出現是香港的教育比大陸整體的差嗎?絕不可能!這樣,問題出在哪裏?香港的小孩不知何時形成了一種依賴的心態;靠父母,靠政府,未畢業就話要申請公屋。


其實,有時我會稔把香港推向深淵的是我們的教育制度,還是我們教會了年輕人把什麽問題都推向政府的態度。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587
48#
發表於 22-7-6 11:46 |只看該作者
撇除一啲負面情緒,對香港教育有期許的建議是有很多家長支持的。

百年樹人,香港公共教育發展一直有受殖民地色彩影響,改進一直在進行中,有質素嘅教育論壇嘅作用,可以幫欠決經驗嘅家長吸收營養,但亦會受負面情緒影響去人云亦云。

剪腳甲有把指甲鉗就得,教育要進步,人嘅元素唔可以靠把口,一揮而就。

支援香港家長教育嘅媒體工作,特別在育兒幼教方,極須投入資源,擧陳sir嘅Norway朋友嘅例,自有其理,萬丈高樓平地起!要由起步就預備家校合作,會容易水到渠成。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587
49#
發表於 22-7-6 11:5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2-7-6 12:16 編輯

借Annie小小位,放一個視頻的link有不同國家的教育簡介

我自己覺得可以開闊下眼界education system

謝謝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50#
發表於 22-7-6 11:57 |只看該作者
Yanamami 發表於 22-7-6 10:38
學樓上話齋,而家香港有津校私校直資國際名式其式,我女學校一年三考,長假前考,功課八成校內完成(有功課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22-7-6 11:58 編輯

我之前嘅重點係話唔好等教育局,學校自己辦學都可以做到好多嘢,攞個心出嚟辦學,也可以自求多福。官津學校唔代表自己唔可以減少不必要競爭同埋壓力,唔代表唔可以以孩子為中心。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587
51#
發表於 22-7-6 12:11 |只看該作者
ok_ko 發表於 22-7-6 11:43
本來想繼續做CDROM。不過,對你這發言有點興趣,多口插句嘴。
公共教育資源是有限的,其實普遍都知,但在B ...
你看得得到位。
眼中的火,好好的形象化。

你指出走錯方向的時刻我亦有共鳴。非專業領導專業真係易出事。

通識或者講哲學教育,在高中開始無問題,可以提升思維同視野,問題在很有限、很有限、很有限的適應時間,硬要加進大學入學門檻,不過都過去左。

未來唔好因咽廢食,方向對,方法可以修正嘛。

重視學校外的學習經歷,係正確的方向,教育大學應該爭取資源去研究推動,為香港教育開新路。

家長資源浪費在某類[欠質素]嘅「特2功能」機構,實在太可惜。

Rank: 5Rank: 5


3291
52#
發表於 22-7-6 12:13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22-7-6 11:57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22-7-6 11:58 編輯

我之前嘅重點係話唔好等教育局,學校自己辦學都可以做到 ...
官津學校好難做到,直資或私立就或者可以,但要做到無競爭都好難,睇好多家長都以DSE多少壯元成績及多少學生升讀大學去選校就知,真係為孩子好,雙方面都要有所改變先可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587
53#
發表於 22-7-6 12:22 |只看該作者
學習面對競爭,尋找解決問題嘅能力,不就是教育嘅本意嘅一個重要元素之一嗎?

高水平良性競爭,能參與就有得著。

運動員應該容易明白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050
54#
發表於 22-7-6 12:2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22-7-6 12:27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22-7-6 11:57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22-7-6 11:58 編輯

我之前嘅重點係話唔好等教育局,學校自己辦學都可以做到 ...

我諗問題唔係一條路望咁簡單。感覺有好多層面會複雜,唔係你話齋間間津校變左少測考功課就能達到目的。

直資私校家長資源足,有足夠能力係學校以外地方俾子女係各方面有唔同exposure同語境,相對對學校“依賴”少,其他家長或要揾食好,唔識自己“栽培”也罷,對學校依賴重。有見過一帖,有剛升中家長話學校各科每週默書(升中後多左好多科用英文教吖),甚辛苦。我問女辛苦嗎?佢話睇多次就識了(唔係神童,係幼、小時個底打好了)。咁,如果帖中學校唔靠多默書去“谷”學生,佢地會好似私校學生咁易掌握嗎?都係果個老問題,直資私校自己揀學生,津校學生五湖四海,質素不一,要因材施教都需要好多資源,無就唯有生產線式。好了,有名氣津校自然想keep住名氣,無名氣的,自然想追上,點會以學生愉快學生為本吖?

Rank: 5Rank: 5


3291
55#
發表於 22-7-6 12:3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天外之人 於 22-7-6 12:40 編輯
ok_ko 發表於 22-7-6 11:43
本來想繼續做CDROM。不過,對你這發言有點興趣,多口插句嘴。
公共教育資源是有限的,其實普遍都知,但在B ...

所以我係十分支持分開,DSE就統一DSE,想讀IB或國際嗰啲就比錢去讀,仲有一點感覺香港政府對教師呢個職業唔係咁睇重,所以亦都做就好多老師感覺唔係好PRO. 提及點解新生代那團火國內學生比香港學生燃燒得強,起碼覺得國內教育制度比較統一,唔會太多分門別類,唔似香港一樣既中一書本,呢間學校呢本,另一間學校就另一本.更何況真係有心讀書,一樣都可以讀到好成績,有什麼好怕多人競爭,我孩子一個國內好友今年高考都一樣可以考到六百多分. 香港教育制度從幼稚園開始就已經畸形,亦都由此開始分化高低級別,亦導致家長偏向某一方,間接又以為入到好學校就疏於家庭教育.

Rank: 7Rank: 7Rank: 7


10848
56#
發表於 22-7-6 13:15 |只看該作者
ok_ko 發表於 22-7-6 11:43
政府不應因爲通識的失敗而停步。
通識課程的宗旨
- 加深學生對他們自身、社會、國家和世界的理解;
- 幫助學生透過處理不同情境中(例如文化、社會、經濟、政治)經常出現的當代議題,建立多角度思考;
- 幫助學生成為獨立思考者,使他們能夠建構知識,面對個人和社會環境的不斷轉變;
- 幫助學生發展與終身學習有關的能力,包括批判性思考能力、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和運用資訊科技能力;
- 幫助學生欣賞和尊重多元社會中文化和觀點的多樣性,並學習處理相互衝突的價值觀;以及
- 幫助學生建立個人的價值觀,並且加以反思,使他們能夠作出抉擇和判斷,最終成為對社會、國家和世界有識見和負責任的公民。

通識科真的失敗了嗎?

Rank: 5Rank: 5


3142
57#
發表於 22-7-6 13:55 |只看該作者
cow 發表於 22-7-6 13:15
通識課程的宗旨
- 加深學生對他們自身、社會、國家和世界的理解;
- 幫助學生透過處理不同情境中(例如文化 ...

你列出的通識課程宗旨十分理想。因此我亦希望政府不要因通識科停辦而停止優化課程。


至於我個人對通識科的見解,已經在前一個post中説明了。我就不再重複了。


希望其他網友對你的疑問多作討論。或者你也可以清楚説明你的觀點。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58#
發表於 22-7-6 14:25 |只看該作者
天外之人 發表於 22-7-6 12:13
官津學校好難做到,直資或私立就或者可以,但要做到無競爭都好難,睇好多家長都以DSE多少壯元成績及多少學生升 ...

例子,以前官津選擇唔加操 TSA 便可以減學童壓力了。我明白,如果一間學校唔加操,其他學校加操,便好蝕抵。但教育界,教學團體,如所有官校,所有天主教學校宣報唔加操,力量會很大。

你講的社會風氣如是,真有點雞同雞蛋的問題。但我始終認為學校要有帶頭作用。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6Rank: 6


5197
59#
發表於 22-7-6 14:2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bc2018 於 22-7-6 14:42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22-7-6 09:53
有趣,如本地學校教歴史以分析角度出發較重,可配合DSE歷史科的評分標準嗎?

的確教育界有不同嘗試。以前 ...

其實官津傳統名校和地區名校已經有唔少分別
最緊要識得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60#
發表於 22-7-6 14:39 |只看該作者
Yanamami 發表於 22-7-6 12:23
我諗問題唔係一條路望咁簡單。感覺有好多層面會複雜,唔係你話齋間間津校變左少測考功課就能達到目的。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22-7-6 15:01 編輯

我常說,適當時候做適當的事,高中要公開試,教學重點比較學術性無可厚非,承受壓力是必要的。但幼稚園小學?唔好同我講谷幼稚園因為上小學,谷小學因為要上中學。

要睇吓辦學團體辦教育,究竟係為咗追排名為最高原則,定提供良好教育。那些為排名爭 banding,明知對孩子有害的事也做,我鄙視佢地。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