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79 小時
- 最後登錄
- 23-6-6
- 國民生產力
- 136
- 附加生產力
- 349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3-6-6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3345
- 主題
- 157
- 精華
- 0
- 積分
- 6978
- UID
- 11049
 
|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nicolemummy 於 21-2-22 16:14 編輯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2869290?lcc=at
通識
教育局今日(2日)起就高中4個核心科目課程及評估改動方案,向學界展開1個月諮詢,最快在2021/22學年中四級起實施。局方首度披露通識科改革細節,提供5個新科目名稱供學界選擇;課程原有6大單元將改為3大主題;課時減半後,涉及國情教育的學習主題佔約三分二課時;公開試卷別料2變1,擬刪去卷二「延伸回應題」,並增加短答及多項選擇題。
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於去年9月提交終極報告,教育局其後於去年11月公布改革高中通識科,並於今日向全港中學發出長達45頁通函,涉及學校問卷調查及4個核心科的課程及評估改動方案。
面臨大幅改革的通識科,教育局在問卷提供5個新科目名稱諮詢學校意見,包括「公民與國家科」、「國民與社會科」、「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與文化科」及「社會教育科」,學校亦可自行選填「通識教育科」以外的其他建議。
通函指,通識科在3年高中共佔250小時課時,6大單元佔168小時、「獨立專題探究(IES)」佔82小時;隨著部分課程內容及IES被刪去,總課時將大幅減到130至150小時。
局方羅列該科課程建議主題與學習重點,改為3大主題,包括「『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各佔45至50小時課時,「學習重點」包括香港回歸歷程及總體國家安全觀等。
相比通識科原有課程,「今日香港」及「現代中國」僅各佔一個獨立單元;原有「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單元內容被完全刪去;餘下的「全球化」、「公共衞生」及「能源科技與環境」單元不再列為獨立主題,部分內容滲入主題3「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當局亦在問卷諮詢學校,是否同意將主題3部分課題,以「逐年輪換」方式作為公開評核範圍。
通識科改革課程建議內容
至於新增的內地考察以「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為主題,則佔10小時學習時數,但不涉公開試。

通識科改革後的文憑試(DSE)成績評級將簡化為「達標」及「不達標」。目前通識科兩份卷別考試時間合共3小時15分鐘,當局擬刪去卷二「延伸回應題」,改為只設一卷,考試時間減少1小時,至2小時15分鐘,原有的卷一資料回應題將佔全卷7成分數,新增的短題目及多項選擇題(MC)佔3成。
教育局在通函提供「重新冠名科目」的公開試試卷樣本題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