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 小時
- 最後登錄
- 21-2-26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3986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122
- 主題
- 33
- 精華
- 0
- 積分
- 6108
- UID
- 2734892
 
|
annie40 發表於 21-1-19 15:34 
孩子從沒有讀過本地學校,不敢回應
國際學校生活
小學6年,放養優悠期, 首先沒能力去讀國際學校生活,但睇到外國孩子的確比香港孩子快樂多,享受學習多.雖則這樣也不會亂想借錢入讀這類學校,反而將資本放於更有益身心的事更好.
香港一般小學,打算用抄寫方式去根深柢固,所以功課量偏多,有好一定也有不好,若家長也用錯方式自然效果就更差, 所以十分認同文中所講,家長願意代入知性型角色,一樣可以令孩子真正享受學習樂趣,又可以有多時間玩耍(這是最根本要有),讓孩子身心愉快成長學習,不論什麼樣難度自然都可以輕鬆度過.
孩子在小學階段玩樂時間比學習時間多(當然有些也是玩樂中學習),提及有否補習,英國文化協會那些我覺得不算是補習(不過某些人會覺得係),但朗誦的玩真係令女兒自信提高,且對中文根基往後更加深穩固,也逐漸提早享受到中國傳統文化.
初中三年了,青春期的階段,還好沒什麼太大的扭扭擰擰,在學校的學習也漸漸比小學輕微著緊,高中的路什樣走,讓孩子慢慢去感受,學習既路無限遠,喜歡便去學.
有人講中學入男校女校會令社交關係薄弱,正正香港咁自由開放既地方,中學入男校女校感覺係沒錯,睇到早段時間TVB提及年輕媽媽生活介紹,但這樣的提早便令女性在知識學習方面會收窄,將來衹會可以向低收入既工種工作,這也正正反映初中青春期階段的男男女女,若控制不到自己的情操自會影響到學習,這樣的社交關係值得嗎?
講番題目各自優勢,富裕家庭的確有這樣可選擇,但香港太多一般家庭,正常冇可能去想國際學校,但衹要家長在孩子幼兒期多配合到做文中所講知性型角色,且自己冇咗那種要求分數既執著,讓孩子自然去感受學習樂趣,正常一樣也會有得益,在傳統學校學習也不會比國際學校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