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幼教雜談 面對嬰幼兒不當行為,說「NO」好嗎?(下) ...
發新帖
查看: 2895|回覆: 0
go

面對嬰幼兒不當行為,說「NO」好嗎?(下) [複製鏈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419
1#
發表於 19-8-5 14:1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作者:香港保護兒童會

上回與大家分享到,其實孩子的所謂不當行為,很多時候是因為自身探索需要。故此,家長可以做的是為孩子提供其他的選擇去滿足他的需要,而非一律的禁止。但與此同時,家長亦會擔心的問:如果我們只是一味滿足孩子的需要而不告訴他那件事是不可行的時候,那孩子豈不是難以學習到對與錯?變相不就是縱容了小朋友的行為嗎?

相關文章:面對嬰幼兒不當行為,說「NO」好嗎?(上)



其實家長的顧慮是非常正常的!所以,當我們了解到每個小朋友也有與生俱來的好奇探索心後,我們除了要提出其他選擇滿足需要外,我們在此之前更是要認同孩子的需要及用簡單清晰的指令去告訴小朋友他需要守的規則。

認同孩子的需要

相信說到這,已會有家長嘩然道:「姑娘!我的孩子做得不好,難道我還要認同他的做法嗎?」我必需強調,我們認同的是孩子的需要而非孩子的行為!簡單事例如孩子在街上大哭,當我們針對行為時候可能會對孩子說「成日都咁鐘意喊!」或者溫和點是「唔好喊啦!」

其實家長會發現到這些說話是無補於是的,因為孩子會把焦點放在「喊」上。但如果我們把焦點放在孩子的需要之上,或許家長就會對孩子說:「嗯!媽媽知道你不開心。」然後再找出哭的原因,例如是撞倒、失去了喜歡的物品、不舒服等。故此,我們認同的是小朋友的需要,如小朋友畫牆,我們會明白他想畫畫;小朋友掉玩具,我們會認同他想掉東西。家長的認同,除了能讓孩子知道家長是明白他,亦能讓他知道他想做的事情本質為何,從而方便家長作對應的轉化。



簡單清晰的指令

簡單清晰的指令即表示我們要告訴孩子他可以做的事情,而非他不可以做的事情。接續以上例子:如果我們說:「等你喊飽佢」,其實是針對孩子的行為所表述的說話,除非你有心理準備可以讓他喊到飽,而又不介意佢內心受到傷害,否則不用此方法為妙!始終我們希望指向的是孩子的需要,所以當我們能理解孩子的大哭是因為不開心時,我們就能表達出「媽媽抱抱陪住你」。
以下為更多運用簡單清晰指令的事例:當孩子用筆在桌子上畫畫/掉東西時,我們可以跟孩子就說:「筆/玩具畀媽媽先。」如孩子在圖書館大叫,我們不應大聲地告訴孩子「唔好嘈」,而是可以溫柔地告訴他要「安靜」。當孩子在街上跑跳時,我們不是要告訴孩子「唔好跑」,而是告訴他要「拖住媽媽手一齊行」。





其他選擇以滿足需要

最後,當孩子感受到你的理解及聆聽了你的指令後,家長可以提供其他選擇以滿足其需要,如讓孩子在紙上畫畫、玩投球遊戲、在公園中跑步或大叫等。

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家長必須明白到孩子對身邊事物均有探索之心,所以行為是出於需要,並非存心搗蛋,這是每個小朋友成長的必經階段。在下次面對同樣情況時,家長可以嘗試明白孩子需要,用簡單清晰的指令來告訴孩子可以做的事情,最後提出其他選擇以滿足需要。這樣便能逐步協助孩子在滿足其發展需要的同時建立正確行為了。

處理不當行為三步曲(以孩子畫牆為例):

1. 認同孩子的需要(e.g. 係喎!好鍾意畫畫喎!)
2. 簡單清晰的指令(e.g. 而家筆筆畀媽咪先)
3. 其他選擇以滿足需要(e.g. 我哋畫喺張紙度,一陣媽咪幫你貼堂)





   1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