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港童重成績輕同理心 失去更多(沈帥青) ...
發新帖
查看: 1741|回覆: 0
go

港童重成績輕同理心 失去更多(沈帥青)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496
發表於 19-5-8 14:55 |顯示全部帖子

▲ 孩子具備同理心,可助發展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從而建立有利心靈與生活的人際關係。


坊間常稱港孩高分低能,本港教育大學與英國劍橋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港童心智解讀能力遜於英國同輩。理解他人的能力對生活及工作皆重要,港爸港媽宜更重視培養孩子同理心。


港3至5歲童 僅半具同理心


所謂心智解讀能力(Theory of Mind),即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理解他人心理的能力。教育大學與劍橋大學的研究發現,本港3至5歲兒童只有約半具備此能力,他們的英國同輩則有逾三分之二具有。教大心理學系助理教授王貞琳解釋,英國父母更注重子女情緒及願望,本地父母則更關注孩子外在優勢如學術才能,令孩子同理心遜色。


英國家長更重視培養同理心,當地學校一樣重視,乃至推行相關課程。以倫敦為例,當地小學自2012年與社企Roots of Empathy合作,學童在社企人員指導下,每隔3至4個星期,接觸到訪的嬰兒與他們的家長,觀察嬰兒的行為,並反思自己與他人當時的感受。


重視同理心教育的不只是英國。美國部分小學現時亦有類似的同理心課程(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學生可開會決定班房規則以鍛練決策能力、模擬衝突場面學會調解、並在老師一系列提問的過程中,學會分析及反思問題所在。非牟利組織CASEL表示,此類課程在2011年被發現有助提高學生學業表現11%,更少輟學或出現心理問題。


在丹麥,同理心發展更是6至16歲學生的必修科,透過參與Step by Step及CAT-kit等計劃,觀察及接觸不同表達能力的學生,學會理解他人感受。當地政府更規定學生每個星期抽1小時進行「Klassen Tid(班級時間)」,鼓勵學生互相討論生活上面對的問題、並設法解決。


相比之下,港生每周學習時數高達62.2,遠超不少打工仔工時,即使有多1小時,亦恐會用以補習溫書,應付各種小測大考升學。


發展軟技能 助建人際關係


家長不重視培養子女同理心,意味甚麼?時下人工智能等科技愈趨發達,處理文字及數據等硬技能遠勝於普通人。大量工種面臨被取代,包括記者、會計乃至律師。不過,同理心、同情心及人性相處等軟技能,仍非機器能夠取代。


《哈佛商業評論》指,企業愈趨重視同理心,因發現提高員工與顧客滿意度,有助增加長遠收益。廉航瑞安航空在2014年實施Always Getting Better計劃,主動取消多種隱形開支及行李限制,惠及乘客,令公司收入在2015至2016年間大增43%,由8.67億歐元升至12.4億歐元。行政總裁Michael O'Leary稱,若早知善待顧客有此好處,多年前已會開始。


職場發展只是其一,具備同理心更重要的意義,是讓孩子在人生路上更能與他人相處,建立有利心靈與生活的人際關係。家長勿為了成績,犧牲孩子同理心。







撰文 : 沈帥青


欄名 : 港是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