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過早催谷數學 孩子易有焦慮症(沈帥青) ...
發新帖
查看: 2990|回覆: 0
go

過早催谷數學 孩子易有焦慮症(沈帥青)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496
發表於 19-3-15 14:48 |顯示全部帖子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中小學生普遍皆有數學焦慮症,最年輕更只有6歲。圖為當地上數學堂情況。


劍橋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數學科對不少學童來說,不但是較為無趣的一科,更可能引發焦慮症狀。家長及教師若過分催谷孩子學數,或適得其反,應更注重培養他們對學科的興趣。


劍橋大學在一項涉及2,700名英國中小學童的研究中發現,學生普遍皆有數學焦慮症(math anxiety),最年輕只有6歲,常見症狀包括在做數學題目時心跳加速、呼吸困難及脾氣暴躁。有小學生在做等值分數題目時頭昏腦脹,且感到莫名恐懼,也有學生表示自己在做題目時不禁用力敲打桌子。


研究人員解釋,數學本身並不會對人構成傷害,但能夠引起部分人的身體反應,例如釋放腎上腺素。有多種因素可導致兒童出現相關症狀,包括數學題目太難、做題目無成就感、成績比拼過激及學習壓力過大。


學習太難知識 頻頻受挫損信心


英國慈善機構Nuffield Foundation表示,學生愈趨受害於數學焦慮,影響深遠。統計指,當地數學水平達GCSE考試C等級或以上的成年人,由2003年的26%降至2011年的22%,反映數學焦慮會破壞人們學數的能力。


在怪獸家長橫行的本港,不少孩子很早已開始接觸較為複雜的數學知識,例如過早接觸高年級的數學作業、以個人或學校名義參加奧數比賽,以及時下提倡STEM教育,或令情況更為明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講師Maria Pampaka表示,過早催谷學生學習太難的知識,容易令他們頻頻受挫,逐漸對自己的數學能力失去信心,亦對學數不感興趣。


據經合組織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數學焦慮導致成員國學生在數學科平均失去34分,相等於少讀一年書。本地學生或屬例外,PISA反映港生數學科成績高於經合組織平均,但學生學數的焦慮感亦然。學生即使數學能力強,但飽受心理折磨,亦無法培養對數學的興趣,無疑失卻教育原意。


培養學科興趣 非追求標準答案


數學與其他大部分學科不同之處在於其有客觀的標準答案,某程度上已限制了學習中的自由探討空間。外國為提高學生的數學興趣,嘗試改變現有教學方式的死板,鼓勵學生解釋如何得出結論,而非直接判其對錯(見表)。


以加拿大的跳躍數學計劃(Jump Math)為例,老師按指引將大問題拆解成小問題,讓學生由小問題着手解難;又或者改變思維,例如15x3的乘法換成15+15+15的加法,一樣可以得出答案。此計劃有助數學焦慮的學生投入課堂,2016年榮獲被譽為教育界諾貝爾獎的世界教育創新峰會項目獎(WISE)。


本地學生學數,更傾向被安排補習及操練,教學方式亦較缺乏耐性。惟學生的數學焦慮不少是來自此類對自己能力的否定,家長和教師教數學時,更應反思如何讓孩子真正喜歡數學,而非只是追求標準答案。







撰文 : 沈帥青
欄名 : 港是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