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幼教雜談 「輸不起」的孩子
發新帖
查看: 2547|回覆: 0
go

「輸不起」的孩子 [複製鏈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419
1#
發表於 19-1-14 10:1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作者: Victor Ching - 註冊心理學家


現今社會著重「菁英教育」之下,小朋友百般武藝,每日都花大部分的時間於上課、做功課、補習、學音樂、學跳舞等等。所以餘下可玩樂的時間顯得非常寶貴。相信大部分小朋友都很想玩遊戲,同時亦非常投入遊戲當中。但有些小朋友在投入遊戲的過程當中,更著重遊戲的結果。無論是大至比賽,小至玩積木,小朋友都希望成為贏家,又或者在有些小朋友在說遊戲規則的時候已急不及待問怎樣才算贏?

曾經幾個學前小朋友在玩積木,結果其中一個小朋友發現自己疊的積木是當中最矮的,就一手把積木推倒,說「我唔玩啦,都唔好玩。」在遊戲當中,我們並沒有說明把積木疊得最高便是勝利者。但那位小朋友只是習慣地希望每件事都搶第一,沒有辦法接受挫折的經驗。有些小朋友甚至因為不想輸而寧願不參與遊戲。小朋友都還在處於自我中心的階段,他們想成為「第一名」是可以理解的。 小朋友會否成為一個「輸不起」的孩子,父母擔任一個重要的角色。

有些小朋友在家中和父母玩遊戲的時候,父母覺得孩子年紀小,故意令自己輸,讓小朋友成為遊戲中的贏家。小朋友也不會知道是父母讓他,他只會記得和享受勝利的感覺。小朋友漸漸就會養成他們在遊戲當中「必定」成為贏家,其他人便「必定」成為輸家,令孩子們無論在生活、學習或遊戲中都不能接受自己「輸」。在小朋友成長的過程當中,適當的失敗、「輸」和不如意都可激發小朋友的成長。父母應從旁幫助他們體驗挫折。正如我們之前的一篇文章提到父母不應過分保護孩子,應該適當的給予他們挫敗的機會。家長應該從小灌輸小朋友無論在遊戲或比賽當中,一定是「有人輸,有人贏」的道理,享受過程比結果重要。在親子遊戲的過程中,家長不宜故意作出太多的禮讓,讓小朋友從遊戲當中適當嘗試「輸」的滋味和感受,家長應從旁鼓勵他們多作嘗試,努力參與和享受遊戲,終可會勝出的。讓小朋友體驗失敗,培養他們的受挫能力,好讓他們長大後積極面對生活上各種的挑戰。


即到親子語睇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1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