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資深港師訪芬蘭、台灣:香港家長有能力改變填鴨式制度 ...
發新帖
查看: 5117|回覆: 2
go

資深港師訪芬蘭、台灣:香港家長有能力改變填鴨式制度 [複製鏈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419
1#
發表於 19-1-2 13:3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作者:



中學老師劉振華在香港從事教育工作逾二十年,他對教學始終充滿熱誠,為了尋找最適合這一代香港學生的教學方法,不惜親自到訪芬蘭和台灣「偷師」,問他看過別國教育制度的優劣後,會否認為香港的教制已經「冇得救」?他以銳利的眼神、堅定的語氣說:「家長其實有能力改變這個填鴨式制度。」


目前在滙基書院(東九龍)任職副校長的劉Sir同時亦是一位家長,由他評論香港的教育制度特別有說服力:「最大問題是以考試主導,導致學生只有『考大學』一條出路。」






從台灣引入「學思達教學法」


「香港學生其實很聰明,而且敢於表達,絕不比其他地方的學生遜色。」劉Sir認為教育環境是影響學生表現的關鍵:「如果香港的環境不鼓勵孩子勇於嘗試,那孩子不願試、怕失敗,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我們營造的環境不讓他們嘗試。」


他認為老師的責任,是因應學生的情況去預備最適合他的環境,所以他不斷看書、上網看影片,甚至直接飛到台灣、芬蘭等地,實地參考各種教學方式,希望為香港的教育現狀帶來一點改變。


2016年,劉Sir從台灣引入「學思達教學法」,在香港開展一年兩次的大型工作坊,並邀得台灣老師分享經驗,鼓勵香港老師一起嘗試:「學思達培養學生自學、思考、表達的能力,除了教學科知識,也教學生如何判辨資料對錯。」他發現很多外國著名的教學法都未必適合在港推行,但學思達是老師今天學完理論,明天已可以立刻在課堂上實踐,而且能夠具體地看到學生的轉變。






以往香港學生上課習慣由老師直接告知答案,但學思達的老師會由淺入深地以問問題的方式給予提示,引導學生自行想到答案,這樣經過思考而來的知識,一定比死記硬背書本上的文字要深刻得多。
「學思達是在訓練學生的能力與思考技巧,而非灌輸知識。」劉Sir指出這是一個學生翻翻手機便能找到答案的網絡資訊世代,老師的角色已非從前的知識權威,反而趨向是啓發學生思考的幫助者。

借鑑芬蘭 鼓勵學生面對失敗


除了台灣的學思達,劉Sir亦有意將部分芬蘭教育的元素帶進香港學校。早前他到芬蘭實地考察當地教育,其中一所高中學校開辦了「創業家精神」科目,鼓勵學生透過開店創業,體驗社會縮影,經歷挫敗:「該學科不是教學生如何成功做生意,而是學習解決問題、負責任,學生可能會被拒絕、會失敗,但重點在於過程。」該學科只設校內評核,成績表上只會顯示「完成」,與公開考試完全無關,劉Sir認為可以從中抽取某些元素,融合到香港的STEM學科。






「我相信教育可以改變我們的孩子。」


教育制度是一項長遠的規劃,芬蘭教育今天的成功亦是建基於前人的努力,逐步演變至今。近年香港興起愈來愈多標榜實施另類教育的學校或團體,反映像劉Sir一樣有心求變的老師和家長正不斷增加。然而,脫離主流意味必須付出代價,包括額外的時間和金錢,這是否代表沒有能力踏出這一步的家長和孩子,就只能屈服於「填鴨」之下?有沒有什麼是家長能夠在家裏做的呢?


「有!」劉Sir立即回答,看來身為家長的他早已思考過這個問題:「與子女深入交談,是其中一個家長可以改變填鴨式教育制度的方法。」他指出芬蘭教育和學思達同樣強調「聆聽、對話、溝通」,香港家長可以參考這個方向,每日花五分鐘,帶着好奇心和孩子聊聊天。








「很多時老師和家長都會第一時間對孩子說:『你應該這樣做才對。』但如果換個方式,先聆聽孩子的想法,再問他們是否希望聽聽父母的意見,孩子感受到尊重,自然更願意溝通。這方面我也在學習中。」


劉Sir深信教育可以改變我們的孩子,他笑言:「如果可以在香港開辦學校,它會是一所芬蘭模式,但包含學思達、蒙特梭利元素,而且強調藝術發展的學校。」這構思聽起來異想天開,但如果愈來愈多的人懷抱着相同的想法,或許終有一日會夢想成真?

相關文章:【芬蘭教育】從小走路上學訓練自決能力 全校齊幫SEN實踐真正共融!


即到親子語睇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2    0    0    0

Rank: 5Rank: 5


3700
2#
發表於 19-1-3 08:42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作者建議,身為家長的我亦樂意學習,同時我亦反思香港教育有幾"填鴨",學生怎"被動"學習才算是填鴨,這一主觀判斷卻難共識,我自己也難以判斷小女是否被"填",一是自己不在其中,二是也不知怎才算填鴨,是否"按本子,只管聽,不准問"就是填鴨?小女學校沒有精英班,考試不跟課文,在課堂上老師同學之間有問有答,平常有閒看雜書,我未覺她被"填",或許我早被洗腦,是非不分。
這又令我想扯上呂教授說的"名校方程式",名校絕招是給學生空間發揮自我,我聽不少名校生說老師很迆,學生多"食自己",惜這絕妙並不管用於所有學校。(以上純屬個人感覺,可共享勿惡言)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
發表於 19-1-3 21:35 |只看該作者
Cheeselover 發表於 19-1-3 08:42
作者建議,身為家長的我亦樂意學習,同時我亦反思香港教育有幾"填鴨",學生怎"被動"學習才算是填鴨,這 ...

「有!」劉Sir立即回答,看來身為家長的他早已思考過這個問題:「與子女深入交談,是其中一個家長可以改變填鴨式教育制度的方法。」

Xxxxxx

家長5分鐘的對話,係減低填鴨式教育帶來的害處,並不是改變田鴨式的教育制度。

唔知副校長有冇由自己學校開始,去除填鴨式教育。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