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港生乏網絡安全意識 宜從小培養(沈帥青) ...
發新帖
查看: 1047|回覆: 1
go

港生乏網絡安全意識 宜從小培養(沈帥青)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1
1#
發表於 18-12-15 12:4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調查發現,本地逾半青少年缺乏網上安全意識,容易涉入網絡犯罪,教育者有必要及早為他們灌輸正確觀念,防止日後釀成大錯。


香港青年協會與城大最新調查發現,本地逾半青少年缺乏網上安全意識,容易涉入網絡犯罪,更可成為加害者。家長監管對子女上網方式作用有限,政府乃至企業皆可推出教材相助。


香港兒科基金和香港兒科醫學會今年曾發現,本地56%中小學生每天有超過5小時在網上,更有32%會用盡課餘和休息時間上網9小時或以上。與此同時,本地年輕人卻欠缺安全上網的意識。青協聯同城大在昨日公布的調查顯示,11至24歲青少年中超過55%網絡安全意識被評為一般,例如會毫不猶豫使用公眾場所附近最強訊號的WiFi上網。


更甚者,受訪者當中分別有6.8%及6.3%曾登入他人帳戶更改其個人資料、及偷取別人的虛擬錢幣。


日常品行佳 惟網上道德感差


多數人或認為與家人關係較好的孩子較少行差踏錯,但城大教授黃成榮指出,是次調查卻顯示比起良好親子關係,網絡安全意識才與網絡侵害行為有更強的關係。他解釋,學生可能平時品行良好,但使用電腦時道德疏離感高,更可能認為自己的違規或違法行為代表「電腦技術高超」,變相有成就感,本地因此須加強教育上網道德倫理和網絡罪行知識。


美國國家網絡安全聯盟(NCSA)執行董事Michael Kaiser表示,家長即使為孩子設下上網規矩,亦容易被他們有意無意漠視。他表示青少年天生對條條框框反感,網絡的匿名和自由亦正是他們所嚮往,故而大人更應提早教他們安全上網。


澳洲政府早在2015年成立網絡安全專員(The Office of the eSafety Commissioner),為家長及教育者提供各種有關網絡安全的教育資源,包括制定相關校規的建議,更設有投訴專頁,方便舉報令人不安的圖片等資訊。


安全上網意識 須及早灌輸


本港衞生署去年一項調查發現,港童早開始接觸互聯網,學前兒童開始使用智能電話的年齡中位數是1歲,可見安全上網意識更需及早灌輸。美國國家失蹤與被剝削兒童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Missing & Exploited Children)時下專門在其NetSmartz專頁上,藉動畫片及遊戲等,助幼稚園學童安全上網。


Google今年亦透過其Be Internet Awesome網絡安全教育計劃,為教師及家長免費提供相關教材,兒童亦可登錄官網玩Interland等以網絡安全為主題的遊戲。


網絡世界匿名及自由的本質,令入世未深的青少年容易忽略正當使用之道。教育者有必要及早為他們灌輸正確觀念,防止日後釀成大錯。







撰文 : 沈帥青
欄名 : 港是港非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1
2#
發表於 18-12-15 12:43 |只看該作者
青年曾受網絡欺凌 易變加害者


年輕人機不離手,上網時間愈來愈多,參與違規行為亦趨嚴重。有研究發現,常被網絡侵害的年輕人,有機會反成為侵害者,即使年輕人有同理心、與父母關係好,被視為不易「行差踏錯」,仍難以避免違規和作侵害行為,因年輕人視黑客或改圖等違規行為是「挑戰自己」。有中五電腦高材生得到校方信任,協助管理內聯網,卻為報復老師而擅改其資料,最終校方報警並控其不誠實使用電腦。


青協及城大今年3至6月訪問1,739名由中一至大專的學生,若青少年持續在網絡上受害,或有機會成為加害者;反而「親子關係」、「抑鬱症狀」與「身同感受能力」與違規及侵害行為的關聯不大。城大社會及行為科學系教授黃成榮解釋,他們可能會有「先下手為強」心理,認為「成日畀人恰,不如我恰人」。他表示,傳統觀點相信具同理心、親子關係好,或能避免肢體欺凌行為,但研究發現,年輕人往往視黑客或改圖等違規行為是「挑戰自己」,跟同理心或親子關係未必有關。


視黑客或改圖 是「挑戰自己」


黃表示,有電腦科高材生兼老師眼中的「乖仔」,因得到電腦科老師信任,協助管理內聯網,但他卻用以報復另一位老師,修改其個人資料,最終校方報警並控其不誠實使用電腦。他又稱,亦有同類個案是學生在內聯網,偷取或修改試卷。另有約6%受訪青年稱曾登入他人帳戶更改其個人資料、偷取別人的遊戲幣或寶物。


青協督導主任陳文浩指,網上犯罪行為亦包括詐騙等,年輕人可能只考慮得失,忽視對錯,如有人在網上售貨卻忘記發貨,眼見對方「好似無追我」,便重複出售物品圖利。

小六生手機借友 遭收發色情片



此外,有17.6%受訪者指曾把別人的照片「移花接木」以羞辱和恥笑別人。黃表示,6年前進行同類調查時,只有不足1成,認為與年輕人「機不離手」,上網愈多,違規或被侵害風險均提升,建議要加強倫理教育,政府亦要針對網絡欺凌等行為修例。


調查又發現,約5成半受訪者缺乏網絡安全知識,如會毫不猶豫使用訊號最強的免費Wi-Fi或公共充電器。陳表示,有小六生常借手機予朋友使用,但對方卻用來收發色情片段,令事主受牽連和被控,反映其安全意識低。他建議由小學起加強網絡守法和安全意識教育,建立正確價值觀;師長亦應提升科網知識,及早識別高危的學生。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