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趙永佳、何振聲:為學生福祉 探索文憑試「邊緣」科定位 ...
發新帖
查看: 879|回覆: 0
go

趙永佳、何振聲:為學生福祉 探索文憑試「邊緣」科定位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499
1#
發表於 18-11-2 13:5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明報文章】新高中學制一直強調課程打破文理分流、科目多元化,能配合不同學生興趣、性向和能力。然而自新高中實行後,因同學一般只會在必修科以外選修兩科,大部分選修科一蹶不振,修讀人數流失不少。更甚者,現有一些邊緣科目徘徊在「殺科」關口。早前《明報》「明路」版亦探討「應否自修冷門科」問題,顯示這類科目對文憑試考生亦有一定意義。在此希望「拉闊」討論,探討到底是什麼原因令邊緣科目未能翻身,而同學與學校又應如向看待這些邊緣科目?


我們嘗試簡化2017年中學文憑試的數據,按修讀人數把選修科目分為熱門科目(經濟、化學、生物)與邊緣科目(旅遊與款待、科技與生活、設計與應用科技、體育、音樂、應用學習;見表)。要強調,以上比較並非挑起選修科間的競爭,只是透過比較,指出邊緣科目的困境。我們發現新高中以後,熱門科目考生都彷彿成績斐然,而邊緣科目則表現未如人意。當然我們明白以往開辦邊緣科目的學校,學生的學術能力相對較弱,故公開考試成績較遜色亦不為奇。不過,回首新學制就正是要打破學科分流,為同學提供多元發展機會,令這些應用科目亦能吸引更多人(包括成績優秀的同學)選擇。然而自新高中以後,邊緣科目修讀人數不升反跌,而公開考試成績亦未見改善。


策略性選科 加速邊緣化


若從高中考生角度出發分析以上數據,不難窺探出邊緣科目長期積弱的原因。大學聯招收生是以必修科「3322」為基礎,「八大」再按需要計算最佳5或6科成績。作為「考試專家」的香港人,當然會配合「遊戲」玩法,主力催谷中、英、數及通識。而選修科則由高考時代的主力科目變為大配角,同學只需找一個成績好及對投考大學機制有利的選修科,就可滿足聯招要求。以化學為例,在聯招中最多學系會將文憑試分數加乘,加上公開考試成績一直良好(46.3%為第4級或以上),對家長及考生而言吸引力大增,長期佔選修科人數頭3位。


反觀邊緣科目,主要為應用科目,在會考年代就以職業先修學生為主,故成績向來較弱。未如人意的數據加上沒有學系為此等學科加乘,又如何吸引家長及學生選讀?學校本身亦明白箇中道理,一切由市場主導,故此多人選修的就「開科」,無人問津的就刪除。而本身沒有邊緣學科的學校,既然市場反應一般,更不會開辦以上科目。最終形成惡性循環,成績好、有志入大學的同學不選讀或沒機會修讀,成績較遜的又未能選讀熱門科目而被迫修讀,因此不論成績及收生,邊緣科目一直沒有改善。


浪費培育人才機會


就學科邊緣化的問題,我們認為對學生生涯規劃帶來深遠影響。首先本港聯招制度並非因應學生性向而訂定,對想讀大學的學生而言,修讀沒有加乘或不易高分的學科沒有實際作用。同學爭相選讀熱門科目,變相令能力高的同學都成為單一專才。這些人才入讀大學後,大多會離棄中學時期曾修讀的熱門學科,反過來在大學炙手可熱的卻是設計、工商及旅遊等應用科目。可見中學時期的訓練,似乎未能培育學生多元發展及個人性向。這樣究竟有沒有浪費社會資源呢?現在政府及社會人士力推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教育,不斷有聲音指新高中令STEM邊緣化,但生物、化學甚至物理其實都是「最受歡迎」選修科,真不知道這是從何說起?而那邊廂那些應用性更高的邊緣STEM學科一蹶不振,又似乎無人關心。


邊緣科目還有將來嗎?大部分邊緣科目都是技能與應用為主,然而在公開考試中,通常60%或以上都以答卷形式考核,校本評核(SBA)成績亦會因應答卷表現作調整。亦即是技能學科以文字考核為依據,而非學生實際表現。雖我們明白學理考核的重要,但有關當局會否考量調整考核模式,盡量平衡學理與應用並重?例如除SBA外,日常校內考核以實踐為主,並會反映在公開考試成績上。就以設計與應用科技為例,同學完成木榫或運用某個程式就可獲分數,到公開考試時再考核相關理論。既可學理與應用兼備,又真正融入體驗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在應用科目中。


從考試層面 改變學生學校價值觀


邊緣應用科目其實是學校嘗試為同學提供多元課程,希望為培育21世紀多元人才盡一分力。奈何人手及資源緊張,加上課程考核對能力較弱的學生不利,學校為維持有利升學數據自然打退堂鼓。應試文化是香港教育的「原罪」,要扭轉並不容易。但若我們嘗試從考試策略層面出發,就會明白成績較好的同學更應按個人興趣修讀邊緣科目。試想,現時邊緣科目以能力相對較弱的同學為主,對學校而言,鼓勵能力並不太弱的同學考慮修讀邊緣科目是「藍海戰術」,一方面能照顧多元性向與能力,另一方面相信「派彩」也總不會遜色於熱門科目。其實類近情况在會考時期也曾出現,部分成績好的同學不選理科而讀商科或文科,因能力突出及有興趣,公開考試成績比原本實力相當的理科同學考得更好。這類故事在以前也曾發生,但到了新高中,同學及學校都被數據及環境牽引,白白錯失盡其才能的機會。我們同意「明路」版文章所言,自修某科並非容易選項,但學校卻有需要對應同學興趣和能力,提供一些比較冷門科目,並鼓勵同學考慮。


誠然,上述建議在現實教學環境中仍要有大量因素配合,例如課程設計,學校資源調配,傳統重學術輕應用、重升學而忽視其他進路等。最近也有教育界人士建議檢討及重組文憑試各科課程,每科削減若干內容,騰出空間讓同學能在4科必修課外選修3門科目。文憑試實行近10年,大型檢討事在必行,邊緣、熱門科目失衡問題只是其中一環,但為學生興趣、性向和能力發展的福祉,的確需要處理。將來有必要深入探索以上學科,從而制訂適合各方的課程及考核,惠及學生。




作者趙永佳是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社會學講座教授,何振聲是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及領導學系講師


[趙永佳、何振聲]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