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追蹤在家教育 保障兒童權益(智經研究中心) ...
發新帖
查看: 454|回覆: 0
go

追蹤在家教育 保障兒童權益(智經研究中心)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0
1#
發表於 18-9-1 13:3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暑假結束,9月開學,莘莘學子需要收拾心情,重回校園。這時候,部分學子可能在心裏默默地想:如果不用上學,多好。


事實上,無論在香港還是海外,近年都有不少家長為子女選擇「在家教育」,這些兒童不用每天上學,而是接受父母為他們安排的其他學習計劃。在英國,因應愈來愈多家長選擇在家教育,當局更鼓勵地方政府要增加對這類家庭的支援,並立法杜絕相關漏洞,他們的經驗也值得香港注意。


英在家教育兒童 飈4成


所謂在家教育,一般是指在學校以外進行的教育,但不單純是自修生,而特指在強制入學年齡卻不在學校接受正規教育者。據BBC報道,英國在2016/17學年共有4.8萬名兒童接受在家教育,較2014/15學年的3.4萬名增逾四成。


在香港,教育局言明不鼓勵家長安排子女在家施教以取代學校教育,但家長若堅持,個別兒童也有其需要,教育局也不會一概禁止;但會派員聯絡家長或透過家訪了解該兒童的教育需要是否已獲適切照顧,並作定期評估和跟進。教育局回覆傳媒查詢時指出,截至2015年9月的過去三年,約有30宗在家施教個案。


有一名曾為兩名分別就讀小六和中一的女兒「轉換跑道」,選擇在家教育的家長著書回顧經歷,提及當她第一次致函教育局時,局方回覆先是重申法例要求學生上學的規定,並希望兩名女兒就讀學校的校長先跟家長傾談。


於是,在該名家長與校長多次會面,並取得其諒解後,獲得與教育局相關官員會面的機會。該家長準備好在家教育的教材,向有關官員解釋具體做法,而有關官員也檢查及複印了習作、詢問兩名女兒的意見,並作即場考核後,雖沒有白紙黑字地批准,但也口頭表明可即時進行在家教育,局方會定時家訪查看進度。


不受規限 自砌教育組合


從上述經歷看來,本地家長若想將子女從學校帶回家中施教,需要「過五關,斬六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庭須作出頗大承擔。願意全情投入的家長,自然是被在家教育的潛在好處吸引,例如不必受限於官方規定的課程「套餐」,可就子女的情況,靈活砌出一套合乎心水的教育組合——例如選用不同國家的教材,視學習進度調配時間,甚至不必拘泥於課時、時間表,因應不同的生活情景,隨時隨地進行「實幹」的家政、烹飪和園藝教育。


雖然在家教育有不少賣點,但在英國,隨着愈來愈多英國家長選擇在家教育,當局也開始發現一些既有教育政策的漏洞,現時英國國會就正在審議《在家教育(地方政府責任)條例》草案(法案),研究立法規定那些選擇在家教育的父母,必須為學童向當局註冊。


在法案審議過程中,有議員提及,如果兒童由始至終都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英國政府不會清楚有多少兒童是從未登記入學。這引起一個問題,就是該類兒童若是被社會「孤立」,將增添安全風險,例如曾有在家教育的兒童被揭發長期在家中受到虐待。


在香港,由於現時「入學令」只涵蓋中小學,若家長從幼稚園開始就為子女選擇在家教育,甚至進一步延續到小學階段,即從來未曾正式入學,教育局同樣可能沒有記錄在案。


早前香港因屯門山景邨母子雙屍案,有傳媒向教育局索取數據,也發現自2011/12至2015/16五個學年多達162名小學及初中生失蹤,全被歸類為「無法跟進」,而無法跟進的原因包括住址不詳,和無法聯繫上家長等。而當中有多少涉及在家教育的案件,政府亦無從得知。


非正規私校 供另類教育


除了學童「失蹤」的問題,也有英國議員提及與十年前相比,在家教育早非單純的學童在家中接受教育,更多了許多未註冊的學校加入。在香港,也有註冊為非正規私立學校,即補習學校類別者,為幼稚園及小學階段的學童提供全日制「活動學習、沒課程」的另類教育,舉辦體驗式戶外教學。


如果家長沒有「親自操刀」,而將責任「外判」予坊間私校,是否仍符合在家教育的原意,留待讀者自行判斷。不過,有不少選擇這類坊間私校的家長提及,從主流教育「出走」的原因,包括不希望子女承受過多學業壓力,以及想增加其學習熱情和主動性,也值得主流教育界警惕。當然,也有家長在考慮到日後銜接的問題後,最終還是轉報主流學校。


總而言之,若家長有足夠的能力按子女的實際情況,採各家所長,砌出度身訂造的教育組合,自無不可。但站在政策制定者角度,當在家教育更受家長青睞,加強追蹤相關情況以保障兒童權益,勢將成為重要的工作方向。




機構 : 智經研究中心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