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適得其反的母語教學改革(李輝)
發新帖
查看: 1399|回覆: 5
go

適得其反的母語教學改革(李輝)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499
1#
發表於 18-5-18 19: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明報文章】早前有媒體將教育局2013年派發的一篇普通話教學參考文獻〈淺論香港普通話教育的性質與發展〉(宋欣橋著)拿來翻炒,一時引起城中熱議,連特首和局長都被迫先後表態。5月8日香港電台電視評論節目《視點31》也邀請筆者與歐陽偉豪博士辯論,令母語教學問題成為城中熱話。


適逢筆者已辭去香港大學終身教職,將於今年8月6日到任澳洲Macquarie University教授。臨別秋波,筆者也正想藉此機會反思香港教改,談談母語教學改革。


母語教學緣何而來?


港英政府時代香港學校以英文為主要授課語言,港人日常溝通仍以粵語為主。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教育統籌委員會分別於1984、1986、1990年發表第一、第二、第四號報告書,建議政府積極推動母語教學。1996年教統會第六號報告書督促政府出台具體政策,公布學校應採用的教學語言,並清楚說明應如何執行;1997年3月港英政府發出有關中學教學語言諮詢文件。


經過數月諮詢後,新成立的特區政府匆忙於1997年9月頒布《中學教學語言指引》。該文件明確指出「大部分學校應由1998至99學年的中一開始,以中文教授所有學科,並逐年把母語教學擴展至中學各級……在同一級別,學校不應同時開辦以中文和英語為教學語言的班級」;若採用母語教學的學校在教學上有困難,「教育署會繼續為採用母語教學的學校提供支援」。同時政府又允許「在中一至中三採用母語教學的學校,如果希望在中四及中五改用英語教授某些班級的部分科目,必須向教育署證明學校已具備足夠條件……至於中六及中七,學校可因應學生情况及需要,自行選擇教學語言」。所有官立學校都要遵守該指引,但是直接資助(DSS)和私立學校可自行選擇。


教育局強推母語教學改革,其在官網(www.edb.gov.hk)上列出的理由是:世界各地基本都是母語教學,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成效最佳。而母語教學優點有四:有助學生學習;學生比較喜歡以母語學習;母語學習者成績比英語學習的要好;傳統「中中」學生在會考英、中兩科及格率高於全港平均數。


這些理由表面成立,但未經深思,也根本沒有考慮香港社會特殊生態環境和長遠發展需要,後患無窮。


因為母語教學表面上是「親中」且「政治正確」的改革,再加上北京方面一直有官員和學者表態支持母語教學,以至普通港人都認為這是中央下達的「政治任務」,媒體則將此次改革解讀為「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區政府提出的政治要求」,而有心之人更將其炒作成「北京干預香港內部事務」的罪證。但事實上,這項改革是回歸以前港英政府留下的「政治炸彈」。不幸的是這種簡單、直接、粗暴的改革手法,最終還是讓中央政府背上了「政治黑鍋」,並延宕至今日,終令「母語風波」再起。


母語教學改革錯在哪裏?


錯誤一:粗暴的一刀切教改。1998年,教育統籌局將全港中學一刀切分為「中中」和「英中」,只准許114所中學在初中使用英文授課(包括直資學校),佔當時全港中學(約500所)的兩成,且大都是學生成績較佳的學校(俗稱「Band 1」)。其他八成學校都被迫改以中文授課。有部分「英中」在轉為「中中」後,還不得不把校名中「英文」兩字去掉,引起抗議。這種不問青紅皂白、不理學生實際需要的一刀切式改革,是不科學、不民主和錯誤的。而只允許Band 1學校保留英語教學,將其他學校打入「中中」,讓「中中」淪為次等學校標籤,其實際效果是打着母語教學的旗號貶低了母語地位。


錯誤二:錯誤理解母語及母語教學。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母語是指一個人自幼習得的語言,通常是其思維與交流的自然工具」。但香港學生的母語是什麼呢?香港學界及社會各界並沒有搞清楚。語言包含口語(spoken form)和書面語(written form)兩種形式。港人日常生活的第一語言(「母語」的同義詞)當然是粵語,但這只是口語;而港人「自幼習得」的書面語則是現代標準漢語(Modern Standard Chinese),也即以北京官話為基礎音、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書面文體。香港中文科教材一直在教授現代標準漢語,港人並沒有學過「粵語書面語」。筆者多年來一直研究粵語及其早期習得,發覺它與現代標準漢語在詞法、句法與語用方面有諸多不同。


所以嚴格意義來講,絕大多數港人的母語應是以粵語為口語、以現代標準漢語為書面語的中文。這就叫「一語兩制」:一個母語,兩種形式。筆者是湖北人,自幼習得的母語就是以湖北話為口語、以現代標準漢語為書面語的混合體。所以,「大多數港人的母語是中文」這一說法是對的;而「大多數港人母語是粵語」的說法則不正確。這也是現任特首不肯如此回答這個問題的內在原因。


母語教學改革未達目的


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客座教授曾榮光所做追蹤研究發現:「中中」生雖然在學科學習上取得一定的增值優勢,但卻在英語學習機會上有損失,在會考及高考表現不如「英中」生。 因此本港學界也有人認為母語教學改革是香港教育界的「十年浩劫」,有「中中」畢業生更認為自己是母語教學政策的犧牲品。而一般港人都誤以為這幕後黑手就是中央政府。


其實香港母語教學改革失敗的真正主因,還在於教育主管部門對母語、母語教學,以及整體語言教育政策既沒有長遠、科學的規劃,也沒有客觀、可信的實證研究。決策草率、實施倉卒,效果適得其反。筆者認為,在「中中、英中」二分化的香港,嘗試從小學開始推行各種模式的中英雙語浸入式教學(bilingual immersion),未嘗不是一個淡化標籤效應、模糊「中中、英中」界限、提升母語地位和保障英語教學的多贏策略。當然在大規模推行前,我們必須對其進行長期追蹤的實驗研究,探討其在本港的適應性、可行性和可能面對的問題。




作者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李輝]
   0    0    0    0

Rank: 6Rank: 6


6493
2#
發表於 18-5-19 10:05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這就叫「一語兩制」:一個母語,兩種形式。筆者是湖北人,自幼習得的母語就是以湖北話為口語、以現代標準漢語為書面語的混合體。所以,「大多數港人的母語是中文」這一說法是對的;而「大多數港人母語是粵語」的說法則不正確。”

跟據作者邏輯,敢問,若一位湖北農民,由小到大屋企冇錢比佢返學,佢講得一口流利湖北話但卻不識寫字,咁,呢位農民有無「母語」的呢?抑或佢只有「半母語」?抑或母語要分做「口語母語」同「書寫母語」?

象牙塔,又一將簡單概念扭來扭去的好例子。

Rank: 6Rank: 6


8550
3#
發表於 18-5-19 10:5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oray 於 18-5-19 10:52 編輯

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母語教學?Delay no more!

原載 信報財經新聞 專欄 2009 02 02

  過年前與友人茶敍,我遲大到。坐落時,各人正熱論一句曾驚動淫審處的英文潮語。眾人讀大學時的 Fuxx Sir 陰陰嘴地說,此語源出於一九五○年代初他就讀時的母校男拔(DBS),他當時有份參與;近年以此為名的大型家居店就是校友開辦的。

  Fuxx Sir 是母校的史官。但我見師母在座,不便問 Fuxx Sir 是否幕後黑手;但心裏明白,眾人之所以講起子女一代的潮語,因為曾蔭權押後政改諮詢。

  是的,這就是「delay no more」。Fuxx Sir 還校「醜」外揚說,當年有阿 Sir 上堂時風花雪月,但就是不講書。有反斗星扮好學,當着全班這樣大叫。阿 Sir 面不改容,因為是西人。

  用對方聽不懂的語言來「問候」人令堂有欠公允,莫說用來對付師父,但也說明多學一種語言冇壞,在全球化的今天更有必要。美國新總統奧巴馬自稱其家族成員有如「小聯合國」。近親遍布美、非、亞三大洲,合共使用十一種語言,包括中國的普通話(住在深圳的總統異父弟弟和弟婦)、粵語(住在美國的總統異母妹夫)。

英語一枝獨秀

  但現實中,隨着歷史的演變,世上的語言有階級之分。英語一枝獨秀,遠遠超越次一級的法語、西班牙語、華語、印地語、日語等人口大國和前殖民大國的語言。而在另一端,很多語言或因用者少,或因用者無法以此謀生,族人須在母語外,另學強勢的外語來搵食。經濟決定存在,搵食語縱使用得不及母語流暢,但地位更高。最終形成族人裏,精通外語者治人,弱於此者治於人,使用母語的能力反而不在考慮之列。這就是香港的現實。

  港人重英輕中,英國無疑是「罪魁禍首」。但香港作為城邦,而母國積弱,須靠貿易為生。即使沒有英國人,恐怕也會另找強勢外語來依附。董建華甫回歸就推行母語教學是去殖的政治決定,但低估了一百五十年的既得利益,以及市民將與內地融合視為出賣香港、用好制度向壞制度屈服的心理。換了CEPA後才推行,阻力或較小。這次過年,商場裏碰口碰面都是內地客,店員又怎會不學普通話?

  現在有關教學語言的爭論,恐怕只是假學術之名,以 camouflage 英語欠佳者前途有限的現實。明眼人早就看穿,當局建議「微調」教學語言,目的是將語言政策還原至回歸前。經微調後,施教者和受教者用英還是用中,表面上按質(merit)分配;但市場要英文,只有高攀不上的才會「屈就」中文。

  我自己接受弱勢語言教育,並以此為生,很明白香港的父母心。我早年在廣州讀小學,來港後寄居人下。先父首先想到的就是送我進英中,希望較易謀生,於是用他在上海復旦學來的英文為我惡補。但我的底子弱、父親的英文爛,不要說英中,起初連中中培正都拒收。後來因為培正招中一插班生,四十三個空缺只有四十五人報考,才收容了我。中中畢業後,不可能進港大,也沒錢留學。正要赴台當僑生,碰上中大開張,才得以過大學關。

收生親疏有別

  進一步細分,香港的中學不但語言,連辦學團體也有親疏之別。當時宗主國直屬的官校和國教辦的名校,主要收本地人。因此,我由中學到大學,讀的都是美國教會學校,從未涉足主流的英式教育。教育很決定學生的出路,學生的出路反過來又決定校譽。中中的地位從僱主請人時只講英文就已決定。怪不得辦學成就足與官方系統抗衡的天主教會,最怕當局利用校本改革來蠶食其辦學決策權。

  說回文首的茶敍。座上有人提到,英語大學的教育學權威在本報專欄裏支持局長,反對「英書中教」。由於我是這種教育的得益者,在大學任教的友人也曾就此來諮詢。但說實在的,我不知道對錯,只知道 it works。我的中學同窗近兩百人,絕少沒有升學,定居美、加的可能不只三分之一。沒聽說誰升學、謀生有困難。

  誠然,我的同學絕少做官當律師,英文只求能溝通,無須咬文嚼字。但學者講求語文純潔性,也許認為英書中教會令學生中英都不通。我相信,沒有人願意下一代講當年電影裏的蘇絲黃(與今天電視上受英文教育的蘇絲黃無關)英文;但我更相信,沒有一種學習方法適合所有人,只要學會觀察主流、修正錯誤,大可各適其適。

  對我來說,英書中書,方便學習的就是好書;語言只要易明、親和、生動,是黑是白份屬次要。上課時講「F 等於 MA」、「如果 subject 係single,verb 一定要 single」,關鍵在於內容是否事實、學生是否易明。台灣的中文一向純正,但這次過年,有食肆不賣「仙草蜜」,因為聽來太像「先炒 Me」。香港街頭至今可聞蘇絲黃時代的一首國語歌:「我叫I,你叫 you,我愛你是 I love you。」只要你不怕俗,又學到英文,你就唱唄!等英文好到看得懂莎士比亞,再去提升修辭和修養。但我明白,我這篇東西國學大師肯定不屑。

  我沒看過上述討伐英書中教的檄文。但世界之大,何患無辭。正如同文馬國明說,港人「學英文必『曰利』已不可逆轉」(一月十九日文化版)。「高尚」職業對英與中的要求八二甚至九一分,各大學,包括以「中文」為校名的中大,爭相在使用英文的程度上追上港大。又怎能怪父母死命要子女讀英文。

港人言必曰利

  你猜,唯一香港出身的諾貝爾得獎者崔琦當年如果不是從大陸來港,而是土生土長,他會否讀培正?以他的資質,循英中、港大的「正途」,利祿唾手可得,又會否去美國,從事投資年期與回報不相稱的科研?我自己不後悔受中文教育和讀科學;反而認為,在華文地區成長的華人講不好華語、看不懂華文,正如在倫敦長大的英國人,英文講不好、讀不通,即使有錢有勢,也還是半盲。

  但經過個半世紀的傳承,決策階層,包括主持這次回歸殖民地政策的前朝老油條、上述的學術權威和他們的接班人,一生靠英文晉升。為了母校、後輩、子侄的前途和企業文化,又怎會不以英為本?再說,港人言必曰利,哪天學母語的前景好過英文,自會轉軚。說到底關鍵在國運,胡錦濤又怎會不知。

  至於本文的標題怎樣解釋,悉隨尊便,或者說 in the eyes of the beholder。




Rank: 6Rank: 6


8550
4#
發表於 18-5-19 10:56 |只看該作者
此乃非學者教貼地嘅睇法,雖然係9年前……亦反映香港教學語言問題一直原地踏步,毫無改善……反而學生能力愈趨兩極化。

Rank: 5Rank: 5


4490
5#
發表於 18-5-19 18:43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8-5-18 19:49
【明報文章】早前有媒體將教育局2013年派發的一篇普通話教學參考文獻〈淺論香港普通話教育的性質與發展〉( ...

讀教育都不知所謂!日本人用什麼語言學習?德國人又……?

Rank: 5Rank: 5


4490
6#
發表於 18-5-19 19:14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8-5-18 19:49
【明報文章】早前有媒體將教育局2013年派發的一篇普通話教學參考文獻〈淺論香港普通話教育的性質與發展〉( ...

讀教育都不知所謂!日本人用什麼語言學習?德國人又……?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