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是誰無風起浪?是誰無聊透頂?(鍾劍華) ...
發新帖
查看: 534|回覆: 0
go

是誰無風起浪?是誰無聊透頂?(鍾劍華)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499
1#
發表於 18-5-8 10:3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最近有關廣東話是否母語這個討論,連續多日引起各方的激烈評論。對於這一個被視為無聊的爭論,也真的是無聊得過頭了。為甚麼會有民選議員覺得有需要在議會之內提出一個讓特首認為是毋須作答的「無聊問題」?如果這一個無聊的問題源於如特首事後所謂的,是有人「無風起浪」,那可能就要問,究竟是誰去起這個浪?誰會這麼無聊?


這個浪起於香港教育局網頁,起於教育局長的支吾以對,所以可以先從教育講起。


香港政府大約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正式肯定母語教學,並開始推廣。當時的主要論點是認為如果以香港主流社會的母語來傳授知識,會令學生學習得更好。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母語肯定是廣東話了。當然,後來隨着國內經濟發展及香港與國內的進一步融合,國內通用的普通話在日常生活的應用上,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所以,後來便進一步強調說要令學生掌握兩文三語。回歸後,特首董建華教育政策的第一個大動作,便是要在香港的中小學推行「強力的語文政策」,要強制大部份學校改以母語作為第一教學語言。當時所講的也是兩文三語,雖然強調要推廣普通話的教學及應用,但所謂的母語教學指的仍然是粵語。說要以粵語這一種香港人的母語作為主要教學語言,目的就是要令教學效果得以提升,讓學生用慣用的日常語來作學習的媒介。至於推動母語教學是否成功,則是另外一個話題。


講了這麼多無聊的話,只是想說明一點,粵語作為香港人的母語,是社會的現實,政府的政策也從來都是確認這一點的。


教育局突然把一份幾年前由一位沒有多少人認識的所謂國內學者寫的文章貼出,文章把民族語、國家語(即政府法定語言)與母語混為一談。這背後包含了甚麼動機?這可能很難清楚證明。但當教育局長被追問的時候,他的支吾以對,便讓大家有理由懷疑政府是要把「粵語作為香港人的母語」這一個應該完全沒有爭議的認識也否定。究竟這是由北京到香港政府決定下來,要推行的一套長遠策略,還只是個別官員的判斷失誤,暫且難作定論。不過,到了今天,社會上可說已經有充份的討論,讓大家清楚知道這絕對是一個無聊透頂的無風起浪。但無端起這個浪的是特區政府,引來一連串無聊透頂爭論的,也是這個政府。所以要提的問題是,為何我們這個政府要這麼無聊,為甚麼總是要無風起浪?


港府追求中共式政治正確


香港政府面對的各種施政困難,體制的缺陷當然是關鍵,但特區政府往往自己無風起浪,也是為施政製造更大困難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當年罔顧香港社會現實,不理會家長、老師及學校的反對,硬要推行「強力的語文政策」,結果是天怒人怨,政府也不得不妥協,讓更多學校有條件地回復英語教學。但撐到最後,政府還不是要以「教學語文政策微調」這個理由讓一切回復舊觀。類似這樣的無風起浪,回歸之後這個特區政府試過幾多次了?近年社會因為政制問題出現嚴重的撕裂,政府不但未能公正地處理各種政治爭議,還急不及待,追求對北京的政治正確,自己一手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犧牲掉。


這一次教育局把一份水平甚低、概念顛倒、毫無說服力的文章貼上網頁就是另一個無風起浪。作為政策局,作出這個突然的動作,不是反映政府的施政意向還是甚麼?事後說只是提供不同的意見「供大家參考」,這一種開脫之辭,才是無聊透頂!如此說來,為甚麼有人提出「如果中國走向民主,廣大人民就可以共議政制安排」這類的說法,又不能算只是一個「供大家參考」的意見,還要讓政府煞有介事的正式出個聲明來譴責,又說違憲、又說違法。更要勞動特首在日前的同一個答問大會中,呼籲議員要向這一種本來也可以被視為只「供大家參考」的意見「立場鮮明」。特首在拒絕回答她認為是無聊的問題之時,是否也應該想一想她領導的政府及她自己這樣的行為有多無聊?




鍾劍華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