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港華諮詢轉直資 學費少於兩萬
樓主: JWKun
go

港華諮詢轉直資 學費少於兩萬

Rank: 5Rank: 5


3626
發表於 17-4-10 20:24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nintendo 的帖子

私校其實都不太好,但作為納稅人沒甚麼可以比意見的,因為私校沒有花納稅人的錢,就算不容許有私校,較富有的都有方法用自己錢去比自己仔女有更好教育。

就如我讀書的70年代,A等學生入香港大學,B等學生讀理工,但即使C等學生,亦可因為有錢,可以透過錢去海外升學,又取得大學學位,回來做了B等學生的上級,然後賣弄英語,說A等學生也不及他們。

社會不公平不能避免,但至少不應該由政府資助不公平的制度,這是我的看法。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發表於 17-4-10 20:32 |顯示全部帖子
Vanadium 發表於 17-4-10 20:12
回覆 shadeslayer 的帖子

其實在此認識的你,只會用你角度去強行演繹別人看法,然後便大堆意見。

算喇, 你只會自己表述, 講自已想講的東西, 從無心互動, 梗係唔明人地講乜。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585
發表於 17-4-10 21:17 |顯示全部帖子
將焦點只放在幾間學校,就鞭撻直資學校的存在太過唔公平;選材,豈不是因材施教的先決程序咩?有教無類?按不同材質嘅同學,都可以提供學習機會咩,無限伸延,咪就係錯配,人學咩,大家一窩蜂跟嘅病根囉。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發表於 17-4-10 21:20 |顯示全部帖子
Vanadium 發表於 17-4-10 20:24
回覆 nintendo 的帖子

私校其實都不太好,但作為納稅人沒甚麼可以比意見的,因為私校沒有花納稅人的錢,就 ...

咁就是不公平?  可能好公平, 你想不到而已。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發表於 17-4-10 21:22 |顯示全部帖子
Vanadium 發表於 17-4-10 20:24
回覆 nintendo 的帖子

私校其實都不太好,但作為納稅人沒甚麼可以比意見的,因為私校沒有花納稅人的錢,就 ...

所有學券制也是深化了的直資, 即包埋私校。但學券很多歐洲先進及其他國家採用。你認為不公平?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7Rank: 7Rank: 7


10361
發表於 17-4-10 21:25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nintendo 於 17-4-10 21:29 編輯
Vanadium 發表於 17-4-10 20:24
回覆 nintendo 的帖子

私校其實都不太好,但作為納稅人沒甚麼可以比意見的,因為私校沒有花納稅人的錢,就 ...

直資的所謂納稅人的錢,都是學生應得的一份。

資助學校也是納稅人的錢,讀真資的是自己比錢 upgrade 。

人地比自己錢 upgrade ,冇用過納稅人錢,眼紅乜?
自由經濟,負擔得起自己比錢 upgrade ,讀直資都可以話唔公平。

香港讀私校,乜資助都冇,更唔公平。










Rank: 7Rank: 7Rank: 7


10361
發表於 17-4-10 21:31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nintendo 於 17-4-10 21:36 編輯
Vanadium 發表於 17-4-10 20:24
可以透過錢去海外升學,又取得大學學位,回來做了B等學生的上級然後賣弄英語,說A等學生也不及他們。


看來浪費了我的時間。

Rank: 7Rank: 7Rank: 7


10361
發表於 17-4-10 21:33 |顯示全部帖子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4-10 21:22
所有學券制也是深化了的直資, 即包埋私校。但學券很多歐洲先進及其他國家採用。你認為不公平?
...



去外國讀書都唔公平。




Rank: 9Rank: 9Rank: 9


22515
發表於 17-4-10 22:12 |顯示全部帖子
nintendo 發表於 17-4-10 21:25
直資的所謂納稅人的錢,都是學生應得的一份。

資助學校也是納稅人的錢,讀真資的是自己比錢 upgrade 。
這個無用納稅人錢的說法為直資辯護, 討論多時, 但爭議其實並不是此方面。

爭議不在新辦的直資, 而是辦學多年的所謂傳統名校。

若無轉直資, 這些津貼學校在當局現行制訂的收生機制下, 自行部分可自訂收生準則, 但至少在統一部分,  所有組別一的學生(不論窮富都不必擔心學費)都有機會抽入, 組別一按成績計佔全港學生頭33%。

轉直資後, 學校同樣收取每名學生一份與津校相同的政府資助( 所謂納稅人錢), 但收生門檻自訂, 取錄的, 是全港頭5%,頭10%學生, 又或按學校需要的體藝名將。而不巧, 這些學校收取的學費都不平宜, 提供減免制度, 都是被審計署炮轟後始修正, 但成效如何,大家有目共睹

在此轉制過程中, 換言之, 部分學生不論因成績或學費門檻, 無可避免被拒諸門外, 失去他們以往原有的入學機會。

這些學校, 為甚麼不願意再按政府的收生安排, 為求按校方意願收生而轉制, 到底是學校得益, 還是學生得益?

我無意批評公平與否, 人人心中的尺度不同, 只想說清道理




Rank: 5Rank: 5


3626
發表於 17-4-10 22:32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7-4-10 22:33 編輯

我要強調不公平必然存在,只是政府資助不公平制度才有問題。

我引用昔日香港學位少,能有得讀學位的,除了最尖的尖子,對下便是看你有沒有錢去外國,B等學生本來成績表現比C等的好,但結果因C等學生有錢去外國修讀學位而比B等學生在社會獲得更多機會,這個是事實,而是社會要接受的不公平現象。

再說....不公平是社會必然出現,無可避免,但政府不應隨便資助不公平的制度。

若然學校有直資,那醫療是否都應有直資? 地鐵應否也有直資? 公共泳池是否也應有直資泳池,公共圖書館也可設立數個直資圖書館,在政府資助下,再為願意比錢的市民,提供更優質之圖書館服務。

Rank: 5Rank: 5


3626
發表於 17-4-10 22:41 |顯示全部帖子
MC1128 發表於 17-4-10 22:12
這個無用納稅人錢的說法為直資辯護, 討論多時, 但爭議其實並不是此方面。

爭議不在新辦的直資, 而是辦學多 ...
說得很好,若直資中學是由政府派位,我也無話可說,但若收取政府給官津校同等資源,卻又可不參加政府定下為全港建立的制度,根本就是由政府資助的特權。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585
發表於 17-4-11 02:04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7-4-11 02:04 編輯

我咁睇,學校辦學要選某類學生入學,正常不過,官津直私都一樣,能否吸引目標學生申請入讀才是辦學成效嘅真正指標。

有政府津貼又收左家長學費,如果無投放於提升教學質素,用家口卑,一定遠比陳年嘅審計報告嚴厲得多。

轉直資後質素下降唔太明顯,反而轉左新高中NSS/DSE後,升大學的情況引起左討論同震盪,而其他略為歴史短嘅直資學校,經幾年摸索,都相繼辦出一定成績。
傳統名校轉左直資,部分家長聽左坊間說法,產生左心理負擔,我相信難免,但是否基於事實去作出選擇?那是家長的自主權,似乎當年嘅審計報告並未就此有落過墨。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發表於 17-4-11 10:05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樓主:

反對直資的人, 唔會講轉直資首先要打破鐵飯碗, 直接面對市場競爭, 無得要求别校減收生分攤生源, 要自負盈虧。

其他校唔使妒忌, 可以申請轉直資, 立即有收生自由, 唔使眼紅。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7Rank: 7Rank: 7


10361
發表於 17-4-11 13:16 |顯示全部帖子


不少名校以前其實是私校,並非一直是受政府資助。



點評

MC1128  意思是......  發表於 17-4-11 15:17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發表於 17-4-11 13:40 |顯示全部帖子
nintendo 發表於 17-4-11 13:16
不少名校以前其實是私校,並非一直是受政府資助。

更不用說有些資助學校出錢出力辦學百餘年, 又辦得好, 而家要歧視它們, 不準它們轉直資?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585
發表於 17-4-11 15:28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7-4-11 20:25 編輯

九年免費教育記憶中大概始於1974or75教育政策白皮書,強制入學,本來辦學嘅教會學校已辦學幾十年架啦。

補充一點,就係政府嘅資助無因為轉左直資少左,自主收生,反而唔會因為有跨區學額嘅制爪(肘),使到更多合適學生可就本身能力去選擇。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發表於 17-4-11 16:05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樓主:

MC1128 意思是…

xxxxx

意思是不要以為津貼學校係納税人的, 啊支啊左。 官校先係納税人的, 任你魚肉。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9Rank: 9Rank: 9


22515
發表於 17-4-11 16:57 |顯示全部帖子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4-11 16:05
MC1128 意思是…

xxxxx
原來如此, 真是長了知識, 好有道理




Rank: 5Rank: 5


3626
發表於 17-4-12 00:16 |顯示全部帖子
我說直資問題係一個原則問題,並唔係操作問題。事實並唔係所有直資都係名校,亦有一d普通直資。

教育並唔係生意,個人唔認為要經常講咩市場運作。真正市場運作既教育會變成點? 參考上埋市既補習社便可預見。

我一直講既原則,係一d基礎服務,如教育醫療等,應要一視同仁,唔應該再話邊d人比多d錢可有更佳既資助服務。教育更甚,因教育本質除左知識傳遞、品格培育,亦係讓低下層有機會向上爬既重要階梯。讓比得起錢既有更佳教育,私家無得講,受資助點講得過去。

當然我只係從社會學角度去睇,關心社會流動性對低下階層既重要,但睇得出呢度部份人深受市場經濟影響,其實無咩好溝通。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發表於 17-4-12 00:32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4-12 00:35 編輯

所有人受資助一樣, 只不過直資令家長有自己補貼, 選擇教育的權利, 有何問題?

有人深信教育大鑊飯, 醫療共產, 反私立學校, 反私立醫院。基礎民生的事應包括交通, 食物, 不應該有私家車, 食物應該呀公派。應該移民北韓才可滿足這要求。

這樣想的人應該食開大鑊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