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浸大成功研發藝術品鑑定新技術
發新帖
查看: 233|回覆: 0
go

浸大成功研發藝術品鑑定新技術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320
1#
發表於 15-12-18 07:3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浸 大 成 功 研 發 藝 術 品 鑑 定 新 技 術

浸 會 大 學 物 理 系 張 廼 豪 ( 左 ) 與 博 士 畢 業 生 蔡 鉞 , 成 功 研 究 鑑 定 古 董 及 油 畫 等 藝 術 品 的 激 光 技 術 。


  (星島日報報道)古董贗品像真度極高,收藏家憑肉眼難辨真偽。浸會大學物理系團隊研究出一種鑑定藝術品真確性的「激光誘導氣團熒光技術」,可用於古董、油畫、陶瓷、文書等,靈敏度比現有技術高至少一百倍,同時可保持樣品鑑定完整性。技術已獲授予專利,並將跟法國羅浮宮的研究與維修中心合作研究文物。

  現時文物要分辨正品或贗品,行內是採用「激光誘導擊穿熒光譜技術」,利用激光加熱,使用顯微鏡探針取得藝術品上數微克的表面物質,技術一直廣泛使用且行之有效,不過,浸大物理系教授張廼豪指,此傳統方法會令藝術品破損,形成不可修復的小洞。他花十年時間,中途夥拍博士畢業生蔡鉞,終完成研發新技術。

  他們研發出「激光誘導氣團熒光技術」(plume laser-excited atomic fluorescence),張廼豪表示,團隊以研究儀器Zep2Probe,將激光射到藝術樣品上,將表面約一納克的物質蒸發,產生「氣團」,再以紫外光觸發「氣團」,構成熒光訊號。他稱,將熒光訊號顯示器與專屬數據庫比較,便可追溯藝術品的來源。

  技術現時可應用於多個材料層面,包括文書、硃砂、畫作顏料、陶瓷等,有望打入鑑證市場,檢驗各大博物館的館藏。張廼豪稱,現今偽造遺囑技術發達,採用雷射打印的文件,像真度很高,他們的新技術有助在不破壞文件的情況下,判斷真偽。

  研究過程中,他們不斷開闢新的物料鑑證,當中以中國墨水的研究難度為最高,張廼豪表示「即使墨水是來自不同地方,都是以炭為原材料,有高度共通性,而且會『透底』,只有小部分墨水殘留在紙上。」他們反復實驗後,鑑定中國墨水的成功率已達平均九成四。張廼豪認為,藝術品市場需求增加,尤其在亞洲國家;中國更是全球最大的藝術品交易國,但與此用時,亦衍生出贗品問題,「八成來自中國的藝術品為贗品,因此在鑑證方面有很大需求。」

  研究團隊獲創新科技署、研究資助局、大學科研基金撥款近三百萬元完成此研究,現階段將進一步轉移成果,開拓業界應用,有份研究的博士畢業生蔡鉞稱,將與法國羅浮宮合作,為館內文物鑑定,現時亦與本地機構洽談合作,希望先建立權威,長遠在拍賣行、私人收藏家市場發展

2015-12-18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