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如何運用邏輯後果(一)(張笑容)
發新帖
查看: 413|回覆: 1
go

如何運用邏輯後果(一)(張笑容)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1
1#
發表於 15-11-27 14:2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管教路上,大人有時會運用「邏輯後果」,讓孩子因着所犯的錯誤而自食其果,以令他們吸取教訓。恰當運用邏輯後果,固然有助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但誤用邏輯後果,卻可能加劇彼此衝突,並且無助管教。

  要有效施行邏輯後果,便要符合一些大原則。首先是相關原則,即後果必須與行為有高度相關性。有時家長和老師以為自己在執行邏輯後果,其實是在施行懲罰。例如孩子在浴室玩水,邏輯後果是讓他協助清潔浴室,把水抹乾;但若以奪取孩子的心愛玩具或扣減零用錢作後果,由於行為與後果間沒有相關性,便算不上是邏輯後果。

  若孩子有欠交功課的行為,但老師卻以孩子在課室外罰企作後果,行為與後果間同樣沒有明顯相關性。較理想的做法是要求他在小息或放學後留校完成功課,好處是後果與行為高度相關,孩子要付出失去小息或延遲放學的代價,作為遲交功課的後果。

  第二是尊重原則:後果要符合彼此尊重原則,不包括羞辱、斥責、恐嚇或使對方痛苦。孩子打爛餐具,有家長立即破口大罵:「手腳遲鈍,做小小事都雞手鴨腳,死蠢!」符合尊重的回應是:「你現在可以做甚麼來收拾殘局?需要甚麼器具協助清潔地下的玻璃碎和污漬?」

  孩子在更衣室中違失了個人物品,老師或會諷刺說:「我已經多次提醒你不要亂放東西,現在自食其果,抵死!」尊重的回應是:「你現在可以怎樣做試圖找回物品?將來如何避免同類事情發生?」當大人以尊重的態度提出問題和要求,並表示這是學習的好時機,相信大部份孩子都願意執行。

  帶着尊重的態度執行邏輯後果,代表不以追究責任為目的,而是以解決問題為目的。

  
張笑容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1
2#
發表於 15-11-27 14:25 |只看該作者
如何運用邏輯後果(二)

  在管教過程中,大人會透過「邏輯後果」,令孩子從自身行為中承擔後果。執行邏輯後果有四大原則,昨天已談了兩個,今天介紹第三個是合理原則,即無論對大人或孩子來說,後果都要顯得公平合理,不應借題發揮,無限上綱。

  有孩子做功課字體欠端正,老師認為是因為學習態度不認真或故意作對,遂罰他把所有課文抄一百次,那便不是合理後果了。合理的做法是嘗試找出字體欠端正的原因,並要求他把不端正的部份改正過來。有孩子不小心在廚房倒瀉果汁,家長便要求他清潔全屋地板,同樣不是合理後果。合理的做法是要求他清潔弄污的地方:「我看見廚方地板上有些果汁,你可以做些甚麼使它變回乾淨呢?」

  有些大人因為孩子駁嘴或不服從指示,於是提升「後果」的力度,逼孩子受一點苦,以顯示自己的權力,目的不是為了教好孩子,而是變成大人與孩子間的權力鬥爭和報復行為。此外,若孩子不懂如何把字體寫得端正,或不知道如何收拾殘局,大人便要從旁指導,或事先提供相關訓練。

  合理後果是要令孩子覺得心服口服,並依據他們的成長發展階段,確保他們有能力執行。有些孩子未能按大人的指示做事,是因為未具備某些技能,大人的要求和期望便要作出調整。

  第四是預告原則:大人在設定邏輯後果前,要預先與孩子商討,在可行範圍內,給予他們有限選擇;然後讓他們清楚知道,當出現甚麼行為時,便有甚麼邏輯後果。有家長因孩子不願執拾玩具,便突然從他們手中搶奪心愛的玩具,於是孩子大哭大鬧作為反擊;有老師因為學生在上課時把玩文具,一時氣憤下把文具掃進垃圾箱。大人在沒有預告便施行後果,會增加孩子的不安和焦慮,也導致他們對大人不信任。


張笑容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