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市場、消費者、老師 對學校的合理期許(垔隱) ...
發新帖
查看: 311|回覆: 0
go

市場、消費者、老師 對學校的合理期許(垔隱)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496
發表於 15-11-21 19:11 |顯示全部帖子
【明報專訊】教育是重要的,舊時代我們說教育的一大目的是希望令所有人接受教育後,都可以有平等上流的機會。時至今日,這個理念,「應該」還是存在的。不過,在香港這個崇尚自由經濟的體系,有能力的人(或者沒有能力的人),願意花費更多的金錢,換取優質的教育。辦學人士,必須注意這個現况,別墮在潮流之後,抓不準市場的脈搏,仍高舉舊有的陳腔濫詞,作為不大。


吸引家長的3種教育


能吸引市場(家長)的教育,有幾種。如果是幼稚園、小學階段,就是「如何贏在起跑線」。其實搞什麼類型的教學是不打緊的,最要緊的,就是你所做的事情,不論是「N文N語」、「N樂N藝」,總之能夠跟「如何贏在起跑線」這個大原則扣得上關係,又有證據說明成效,配合宣傳,收生基本上不成問題,學費那些,只要用家覺得「物有所值」,數額定在什麼位置,問題不大。


到了中學,不會在本地升學的家長,關注的是「繼續贏下去」,一般以培養更強的語言能力為上,希望能夠配合外國名校優質的學習制度,在香港升學這一套,基本上吸引不了他們。較多的需求,在於「如何準備入大學」上。同樣,搞什麼類型的教學是不打緊的,最要緊的,就是你所做的事情,不論是「N文N語」、「N樂N藝」,總之能夠跟「如何準備入大學」扣得上關係,又有證據說明成效,配合宣傳,收生基本上不成問題。同樣,學費那些,只要用家覺得「物有所值」,數額定在什麼位置,問題不大。


對於一般的家長而言,只要捉緊「如何贏在起跑線」、「如何準備入大學」、「繼續贏下去」3個原則,做什麼,問題都不大。現在,能夠根據這些原則,自由地進行「針對性」辦學的,一般就是「興趣班」和「補習社」,所以大家不難發現,這些行業正不斷擴充。


家長對常規學校的期望已改變


常規學校,是否可以獨善其身,繼續擁抱既有制度,高舉教育理念旗幟,然後準時4時半放學呢?其實,當消費者(家長)接受過坊間付費的「優質教育」後,對常規學校的期望,就已經不能逆轉地——改變了。家長會問,學校可否提供這些?可否提供那些?如何確保文憑試有良好表現?如何確保孩子入讀大學?因為坊間「興趣班」、「補習社」能夠提供的,他們都期望你也可以提供得到。


結果,真的是「大勢所趨」了,需要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直資學校首當其衝(瀕臨被殺的學校也是,至於不用直接跟消費者交代,不用接受市場定律「制裁」的官津校,則可以較遲才面對問題)。於是,校方自然就要推動改革,要求老師能夠「十項全能」,既要提高成績、提高學習成效、提高入大學率,也要掌握籌辦活動技巧、應對家長的技巧,也要做宣傳公關。如果老師能夠應付所有問題,打過這個木人巷,就真的可以稱得上「十項全能」了。感覺上,有點像某大型電視台的營運方式。不過,另一個問題又來了,不少直資學校,它們的薪酬制度,跟傳統的官津校,相差不遠,較好的,可能設有花紅制、雙糧制;較一般的,就真的和傳統官津校一模一樣。


寄語年輕老師 要努力上進


如果成功打過了木人巷的老師,能夠有辦法提升學生的學科成績,又能夠增加大學的入學率,又懂得市場策劃的技巧,到時候,大信封上呈,除了用「外面大風大浪」、「做生不如做熟」為理由外,還有什麼「板斧」留下專才?特別是,如果有新興的同類型競爭者冒起,他們有本錢、有計劃,不難想像到時候,官、津、直資學校出現老師挖角潮,情况就等於在公立醫院接受培訓後,加入私家醫院的醫生一樣。如果學校挖角潮真的出現了,往後整個教學界的生態將會怎樣呢?


筆者在此寄語仍在浮浮沉沉的年輕老師們,別介意目前的情况,一定要努力上進,習一技之長,當時機來臨的時候,就有機會可以擺脫這樣令人氣憤的制度。




作者是現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