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國際學校 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查看: 8354|回覆: 69
go

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Rank: 5Rank: 5


1626
發表於 15-9-5 11:16 |顯示全部帖子
老生常談的問題, 但係真係要諗, 我哋好鍾意國際學校的英文fluency, 視野同way of thinking, 但係父母都係本土100%傳統學校+純粹廣東人, 好想仔女識中史,明白和繼承中文精綷(包括文言文,成語到潮語),好煩惱!請多多指教!



Rank: 6Rank: 6


5411
發表於 15-9-5 12:43 |顯示全部帖子
其實都唔係咁難。國際學校學生最大好處是他們愛發問,什麼事都想知多一點。例如前兩天是抗戰勝利七十周年,電視上不停播抗戰紀錄片。我兒十一嵗問我關於抗戰的事,我就把我兒時聽我婆婆講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事蹟告訴他。再帶他到海防博物館看香港抗日展覽,譲他引證所聽電視所看跟歷史展覽作對比,建立自己的看法。
再引導他從另一角度思考,在網上找日本政府及民間二次大戰資料,知道日本參軍的很多是十來歲的年輕人,像他校內中六中七的大哥哥般年紀,可能受日本政府疏擺去參軍,最後亦犠牲了。讓他知道獨立思考的重要性。

他校內不少日藉同學,要他明白不要盲目批評或順從。要盡量對事不對人。

Rank: 10Rank: 10Rank: 10


26327
發表於 15-9-5 13:32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木子兔媽媽 的帖子

小兒Year 7, 先兩日中文課老師有講抗日戰爭,另外開學第一個單元是詩,講古詩新詩,也觸及曲和詞,作品選讀有靜夜思、秋思和鄉愁。
另今年也教授弟子規,講孝義;夫復何求。



Rank: 5Rank: 5


1626
發表於 15-9-5 14:53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可能我只想將來同小朋友講三國演義, 春秋戰國等故事時溝通得到,我要求太多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2
發表於 15-9-5 14:59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木子兔媽媽 的帖子

國際學校都有睇吓四大名著的,不過可能係簡易本,問題係而家的小朋友情懷吾同。你講諸葛亮出師表,幾忠義感人,佢會覺得支持過咁無能力的二世祖,係愚昧。
其實父母重視中文,選的IS日日有中文課(好多都做到),有心keep,小朋友中文吾會太差。

Rank: 10Rank: 10Rank: 10


26327
發表於 15-9-5 15:47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木子兔媽媽 的帖子

你的煩惱,不是國際學校與否的問題。小朋友幾多歳?

三國演義的故事有不同版本,你想他自己會讀哪一本?春秋戰國的故事,所指是?學會讀史記?戰國策?當年我也是中五中六才涉獵,而且就算是本地學校的學生也不會個個自己拿起本刺客列傳來讀吧?

今天連local school也只得幾千人修中史科,你説這是誰的問題?



Rank: 5Rank: 5


1626
發表於 15-9-5 16:26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所以說可能是自己的情意結;因為我們要準備申請year 1, 明白心儀的IS中文程度有限, 更可況中史; 中文日常的應用, IS 應該顧及到, 但係睇中文報紙,引經據典的文章,又或者深入的話題, 沒有了中文的過去, 好似pass 唔到下一代一d應該繼承的東西



Rank: 10Rank: 10Rank: 10


26327
發表於 15-9-5 18:17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木子兔媽媽 的帖子

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認清選擇,一步步行吧。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點評

annie40    發表於 15-9-8 13:23

Rank: 5Rank: 5


1626
發表於 15-9-6 00:25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也許問題的重心是: 中文重要或是思想重要. 現實沒有一間學校, 可以同時學華人應有的歷史文化和語言精粹, 又可以掌握西方人民哲學的思維; 那是我們看不清的地方.



Rank: 5Rank: 5


1626
發表於 15-9-6 00:40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想得清楚一點, 就是我們幸運地, 生為華人, 中華五千年的精采是沒有其他文化可以替代的, 回想當年出身基層, 從學校學來的, 由存疑時代的傳奇到清民的複雜政局, 已經幫自己更看透歷史的'變幻才是永恆', 當然範文的集體回憶(包括出師表)好似成了自己在香港的根.

更加幸運地, 小朋友入了IS讀幼稚園, IS的思維和教育, 叫作為父母的都好像重新跟小朋友再學習; 做人的原則和看事情的方法都為小朋友和我們打好基石, 老師說話的方法和華人的切入點是不同的, 同一個道理, 不是硬推, 是看好對方的立場讓人體會的.

所以, 痛苦的抉擇要來了.



Rank: 10Rank: 10Rank: 10


26327
發表於 15-9-6 07:43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木子兔媽媽 的帖子

ISF這學校聽說在這方面做得不錯,何不考慮。



Rank: 9Rank: 9Rank: 9


23046
發表於 15-9-6 08:23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木子兔媽媽 的帖子

不用將來跟他講,現在在家已經可以分享了。

點評

jolalee  agree!!  發表於 15-9-8 21:46

Rank: 9Rank: 9Rank: 9


23046
發表於 15-9-6 08:28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Radiomama 的帖子

對極了,環顧親朋戚友子女,念本地學校的,有多少個十分鍾愛中史,西史呢?偶然若有,還嚷著主修中國歷史,媽媽還在擔心出路呢?針無兩頭利,想得好,得來結果未必如人意吧!

Rank: 3Rank: 3


152
發表於 15-9-6 08:41 |顯示全部帖子
ISF 在這方面確實教得不錯,六至十年級均必修中文人文課(即中國歷史),比起本地學校一般只讀三年中國歷史更詳盡。由夏商周教到中國近代史,10年級更會教中國哲學,有關儒家、道家思想等。

點評

annie40  同感。  發表於 15-9-6 10:03

Rank: 12Rank: 12Rank: 12


57986
發表於 15-9-6 09:37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木子兔媽媽 的帖子

《出師表》是範文,全因其文辭出色、感情豐富。就算今天當局沒有範文或再設範文,我都會教小朋友《出師表》。範不範,不是別人說了算。既然我是我家中國文化督導委員會主席暨課程設計總監兼執行小組組長,我說才算數。心態要強,手法要活,視乎孩子悟性而行,但既然你有這個目標,就向前行,大不了慢慢行。令我痛苦的是,好的中文沒有像樣的中史支撐著,好比六朝駢文的空虛。如何解決呢?這個我未有具體方案。但總會教他好的中文,詩詞論語(金句)基本,再上就短篇散文,過程料險峻艱辛,但我不會「屈服」,最多只是慢慢來。而,前秦文學左傳戰國策詩經楚辭,我想,那是不可能的了,但當中優秀文章應該在小學階段教了⋯⋯明清小說,不敢多望,僅《三國演義》。



Rank: 9Rank: 9Rank: 9


23046
發表於 15-9-6 09:59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木子兔媽媽 的帖子

木子媽媽:
小女十七歳,幸運地走上一條十分愉快的IS路。打從她四歲接觸IS教育開始,丈夫和我深深體會到,原來教育可以是充滿玩樂,我們老早平行得失,把中文的包袱放在次位,來換取一個獨立快樂自律的孩子。(當年沒多少IS家庭覺得中文重要。)

我自己英文差,親子時間只能跟孩子說中文圖書故事,孩子很親媽媽,彼此十分享受我們的閱讀時光,如是者,囡囡聴的看的中外神話,民間故事,歷史故事,人物傳奇,比自己兒時,甚至同齡孩子豐富更多,這些累積也許成為她喜歡中國文化的因由吧!

當初教她寫中文字,卑微願望是希望有天她可以教自己孩子寫簡單中文字,以免失掉今天「我與女兒分享之樂」而已。

今天她最喜歡重看的電影是吳宇森導演的三國和赤壁,還有周星馳系列,兒時背誦的出師表,木蘭詞,滿江紅,中國歷史朝代歌不會忘,往外讀書時帶了本中文書是「孫子兵法」來慢慢硏究,十分自豪是中國人,依然不會主動看中文書,暑假做工,因工作需要,主動早幾天拿出中文課本翻弄。

學習有軟硬件之分,中文,英文,外語,數理,文史是軟件,我們當然想孩子學好,但始終要有硬件裝備如自律,愉快,獨立,反省,天然性情等,硬件齊備,那些軟件的運行便暢順多了。孩子有孩子的性格,在挑選軟件和輸入時,要留心,要忍耐,要堅持,和考慮孩子的好惡。如果真的行不通,就馬上硏究是軟件出錯,定硬件有問題了,調整心態。

對不起,愈寫愈像說教。簡單是應以硬件為重,考慮家庭配合,那兒做得好,便往那兒走,家長的神機妙算,總有算錯的時候,不要怕,只管走著朝吧!共勉之。











點評

yamin  看過你的分享,好感受你對女兒的愛,很令人感動。你女女很幸福呀。謝謝你的分享~~~   發表於 15-9-9 22:32
jolalee    發表於 15-9-9 08:24

Rank: 4


725
發表於 15-9-6 14:25 |顯示全部帖子
關於中國文化方面,最近有小小體會。以前總覺得同讀lS既小朋友好難講中國文化。偶然間,小朋友發現了Grace Lin既 When the mountain meets the moon 同 The Starry river of the sky, 非常喜愛裡面既月下老人、牛郎織女等故事。七巧節果日、偶然提起七巧節同牛郎織女故事有關。過左兩日,佢竟然話要讀中文版「月夜仙蹤」。另外,有一日電視上說到孔明燈,我又乘機講左小小諸葛亮同借東風既故事。原來有時我地太過先入為主。

Rank: 9Rank: 9Rank: 9


23046
發表於 15-9-6 20:11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DreamKid 的帖子

恭喜了,小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上佳的學習動力了。記得自己小時侯還有摺七色衣紙和七姐粉的習俗,曾經試過買衣紙回家跟女兒一起摺疊,可惜市面上已經沒有七姐粉售賣,不然當化裝品來玩,也是好的。


Rank: 9Rank: 9Rank: 9


21655
發表於 15-9-6 22:01 |顯示全部帖子
真好,很少在這裏看到比較高層次的討論! 兩文三語其實只是開始, 也可以說是硬件。雙文化, 接受中西方思想, 精讀文史哲才是關鍵! 不過要做到便得費時間, 某程度上要犧牲其他的學科或活動
今日佳句: 我以往也以為國際板的家長也有質素,但現在才知deal with 一些麻煩家長也不易!  

Rank: 5Rank: 5


1626
發表於 15-9-7 01:44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讀國際學校, 學好中文和中史

謝謝大家寶貴的意見! 中文同中史是我們歸屬感的一部分,是生活的一部分; 無論是古代及古典, 又或者是當代民俗和俗語, 是作為我們父母的過去和人格的一部分. 因為我們雙職, 又不想叫祖父母只為揍孫忙碌, 家庭生活不可能有太多時間, 因此學校的生活和文化就成了他們生命其中重要一部分. 對我而言, 讀國際學校, 尤其是開始全日制後, 就有點提早將小朋友'文化移民', 只是人身在香港而已. 所以感覺上是很困難去完全地放棄自己從前接受的本地教育;當然, 想得到'文化移民', 引申的是'不做不行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不需爭論;我們只是突然發現,小朋友讀的IS幼稚園的家長,不少是自己的同學, 一些也是基層出身的, 沒有相約地相遇. 也許, 為了下一代, 節衣縮食, 甚至不敢想像中學有無能力去外國的能力之前, 我們用盡一切現時的儲備, 要搏一鋪. 沒有錢, 到時看看有無奬學金/助學金; 但時間不能回頭, 而人的成長是要時間的. 到今日為止, 若是小朋友能升上衘接的小學部, 我們為他們能繼續在學校學到和薫陶的核心價值(若然沒有看錯的話),我們是無比的歡喜! 或者, 好像唐人街的華人吧, 昨天剛和他們在家整月餅, 今日帶小朋友去公共圖書館, 偶爾他們自己找來了一本秦末漢初的漫畫, 好困難(真的很困難)講到趙高篡詔, 楚漢相爭, 虞姬項羽自盡, 到張騫出西域.不過那一刻, 薪火相傳的感覺很滿足. (另, 細個同老人家摺大量七姐紙的時光, 真的很懐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