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中文聆聽論「才」「德」 考生:聯想選特首 ...
發新帖
查看: 565|回覆: 1
go

中文聆聽論「才」「德」 考生:聯想選特首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320
1#
發表於 14-4-9 07:3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中文聆聽論「才」「德」 考生:聯想選特首
2014年4月9日


【明報專訊】中學文憑試(DSE)昨續考中文科,聆聽卷其中一段錄音涉及學生會選舉,候選會長曾測驗作弊,引發「才」與「德」何者重要的討論,一名教師引述宋朝史學家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指「才優於德」較「無才無德」為禍更深。有考生認為題目具政治意味,令人聯想到特首選舉;資深中文科教師則認為是「學生諗多喺」,但指近年中文卷政治色彩日濃,有助令考生更留意時事。


指寧「無才無德」不「才優於德」


該段錄音指候選學生會會長曾因測驗作弊而記大過,引起爭議,男同學家明認為候選會長口才了得,擅長人際關係,亦是體育之星,「只要新內閣多辦活動,便會受同學歡迎」,但女同學芳芳認為重才而輕德不合理。該校的王老師加入討論,指春秋時代齊桓公曾問賢臣管仲:「可否重用(廚師)易牙?」管仲回應易牙曾為討好桓公而殺害親兒,「會做出如此有違天倫的事,即使有多大才能,亦不能重用」,惟忠言逆耳,管仲死後,桓公仍重用易牙,結果小人當道,朝政日非,桓公最後更不得善終。


王續指《資治通鑑》列出用人首選才德兼備的「聖人」,而無才無德的「愚人」較才優於德的「小人」為佳,因為「小狗(愚人)體形細小,爪和牙都不鋒利,即使咬人也威脅不大,但老虎(小人)若身處高位,如虎添翼,受害的人就會很多」。


於南區上學的古同學,昨考畢文憑試後表示,學生會選舉或多或少令人聯想到特首選舉,「台下學生討論激烈,有點像現時的社會氣氛」。


就讀衛理中學的余朗儕則稱,應考時間緊迫,無深入思考政治含意,但試後回想則覺有少許政治意味,又認為選特首時「德」較為重要,因為由一個無良知的人管治「會拖垮香港」。


教師:不含政治隱喻

不過,寧波公學資深中文科教師王美琪認為,社會政治風氣濃,令學生也變得敏感,過度解讀試題,「選人才的題目一直都有,而『德』、『才』的文化因素重,是中文科核心」,不覺得試題有政治傾向。


蘇浙公學中文科主任陳匡正亦認為今次試題不含政治隱喻,但認為文憑試中文科試題整體上「政治色彩較舊制多」,認為未嘗不是好事,「令學生更留意時事,因為學生普遍不考不溫」。


陳又形容今次試題「賣大包」,不但語速較去年慢,且答案由不同講者重複說出,部分題目更屬極淺,學生毋須整合和總結資料就能作答。



   0    0    0    0

Rank: 7Rank: 7Rank: 7


11320
2#
發表於 14-4-9 07:46 |只看該作者

回覆:JWKun 的帖子

《晴報報導》
中文科都考計數?中學文憑試聆聽卷目首次出現算術題,要求考生在主角的對話中,計算展覽會門票售價,有考生感意外及不滿。但有中文科老師指,除卷末引用典故部分,整體題型接近英文試題,題目算淺白。


昨日為文憑試中文科卷三聆聽能力卷,內容與日前卷別相似,充斥歷史及社會政治元素,甚至以學生會內閣候選人品行欠佳,是否適合人選,論「才」、「德」何者較重要。


在第一段錄音,內容交代主角希望到博覽會參觀,討論門票售價時,只交代去年售價、今年加幅及折扣,要考生計算實際售價。應考的陳同學指感到無奈及應付不來。


引用古文 同學不理解

第二段及第三段錄音則環繞用人之道討論,以學生會內閣選舉候選人曾在初中被記大過,遭選民質疑,討論用人為「才」、為「德」,以及引《兵法與人生》探討曹操用人之道;又以「木犀草號」沉沒,生還者為生存而殺人、吃人,講述做事要合乎道德。


應考的吳同學大嘆「聽唔切」,「唔理解」典故內容,甚至不懂回答題目要求,解釋引用比喻所指。


北角蘇浙公學資深中文科老師陳匡正認為,整份聆聽卷較以往容易,主角語速亦較慢,題型接近英文聆聽卷模式。陳又指,第一段錄音即使要計數,要全取18分也不難,認為考評局「賣大包」,或希望擺脫中文科為死亡之卷。但她認同,要求同學拆解典故,比喻用人要有才能或品德,難度較高。


此外,昨在北角蘇浙公學應考的部分考生指,收音機曾出現兩台重疊情況,考評局指根據試場報告,該試場未有發現明顯接收問題;期間約10名考生往「特別室」應考。


另網上討論區流傳有考生應試條碼相片,一張寫有學生編號及條碼紙條,包裹在膠袋內被棄置。考評局指會聯絡考生跟進,強調違規考生會被扣分;考生若公開展示電腦條碼貼紙,科目成績會降級。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