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視頻】太陽花世代(鏗鏘集)
樓主: elbar
go

【視頻】太陽花世代(鏗鏘集)


4531
發表於 14-4-14 10:06 |顯示全部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12651
發表於 14-4-14 11:58 |顯示全部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2603
發表於 14-4-14 17:39 |顯示全部帖子
awah112 發表於 14-4-14 11:58
繼蘇貞昌後 謝長廷發聲明宣布退選黨主席

https://tw.news.yahoo.com/%E7%B9%BC%E8%98%87%E8%B2%9E%E6%98% ...
他們用那種篩選機制?又或者如何勸退可能參選人?黃光亞可以參巧借鏡!
會否政治交換?主席位換總統候選人?因為今次好易選,不用太多選舉工程,邊個都贏國民黨候選人!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12651
發表於 14-4-14 18:22 |顯示全部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12651
發表於 14-4-14 18:24 |顯示全部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12651
發表於 14-4-14 21:44 |顯示全部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496
發表於 14-4-16 09:32 |顯示全部帖子
何韻詩的良心



【三言兩語】

經過24天燦爛,台灣太陽花運動4月10日在學生退出立法院後,正式收場,但餘波盪漾。

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萬千種子深植大地,遍地開花,指日可待。公民社會風起雲湧,無疑是台灣自由民主的屏障。

這股公民脈動從台北震央四處輻射,觸角所及,許多學生和公眾人物都心有慼慼。香港歌手何韻詩在社交媒體上直書感受,支持台灣學運對民主的追求,一句「賣藝,不賣良心」的宣言,比起那些見風轉舵或見利忘義的藝人,充滿良知。

在大街小巷,港人不難看到有關何韻詩的噴漆圖案,這是Pride in Rainbow的街頭藝術,訴求的只是某種堅持,「永遠不出來,世界將依然不變改」。何韻詩公開性取向,是自主的告白,輪不到別人多嘴。她是自由人,懷抱民主,誰能以更高道德責問?


端木少華


12651
發表於 14-4-16 09:59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視頻】太陽花世代(鏗鏘集)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496
發表於 14-4-16 11:08 |顯示全部帖子
學生運動.有點畏懼(陳偉霖)

「學生運動,無畏無懼。」學生運動當然不會令學生有畏懼,但我自己有時面對著學生的運動都會有點懼怕,特別是大學生所舉辦的。

最近有一個大學生組織跟我說他們想在大學校園裡推廣生死教育,把死亡這個問題帶到學生面前,不單止希望讓在同一個校園的同學仔有多一個反思生命的機會,更希望可以針對一些平時不敢面對甚至害怕死亡議題的同學仔,可以藉著這次機會認識死亡,學習如何活著,找出自己生命的意義。當然這具富意思的運動我又怎會拒絕他們的邀請呢?

然後當我再問問是次演講細節時就開始發覺有D唔妥:「我想問這次演講活動是學生自由報名嗎?現在有多少人報名?我會有機會面對一個沒有受眾的地方演講嗎?」然後她說這次活動是公開參與的,基本上這間大學是從來沒一項活動是規定學生參加的,叫我幻想我的演講場地是一個商場般,台上有活動,經過的觀眾可自行選擇參與,而這是他們學校的一般做法,至於到底有多學生到場則視乎講者能否吸引他們駐足,他們也只是跟著學校「程序」去辦事。

面對這次邀請,確實有點火:「如果假設你的歌聲讓我很感動,現在我邀請你跟我一些朋友分享,希望他們從你的歌聲裡洗滌心靈,然後我跟你說『我而家約你明天中午十二點尖沙咀碼頭跟他們分享你的歌聲。但到時有無人來就唔知,唯一我知道嘅係呢段時間我D朋友一定會經過的,至於有無觀眾,就要睇下你自己能唔能夠吸引到我D朋友留係度喇。』你又有甚麼感受?你覺得應該這樣辦演講活動,生死教育是應該這樣做的嗎?」

坦白說每當看到他們的處事方法,甚至想看到他們面對責任時就喜歡或不自覺地把一大堆理由來掩飾面對困難的恐懼,心裡總有點憤怒:「大學生喎,係咁做嘢嘅咩?」但我知道憤怒也沒有用,因為大學生跟小學生也一樣,學生就是學生,根本上沒有大小之分,所有正在學習的人都沒有高低之別。但不應隨便揀地方學習,因為不是每一個地方都能教曉你如何負責任,如何面對困難。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496
發表於 14-4-17 09:02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4-17 09:03 編輯

林泉忠﹕台灣學運後的兩岸關係


【明報專訊】台灣學運結束,留下的課題並不因此而停止。社會繼續在討論民主的定義,馬英九
政府在研議「服貿協議」還能否避免重新談判,而對北京而言,則是被打亂的對台工作如何重新部署。

「太陽花」學運爆發至今,大陸對台部門的態度出現變化。起初,國台辦發言人稱,「沒有人願意看到兩岸和平發展與經濟合作的進程受到干擾」。這裏所說的「進程」,除了「經濟合作」就是「兩岸和平發展」。經濟方面的「進程」,近指「服貿協議」後的「貨貿協議」,整體則指兩岸的「經濟一體化」。

誠然,「服貿」也好「貨貿」也好,不會是純粹的「經濟合作」,而是為了繼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而「兩岸和平發展」的中期目標正是動兩岸政治談判。在台北持續對北京的政治對話呼籲進行冷處理的氛圍下,中南海寄望的是盡快促成兩岸的「經濟一體化」,「以經逼政」。

學運成功迫使馬英九接受「先立法、後審查」後,北京領悟到向來所倚重的國民黨和經濟界已不足以確保「進程」的推進。近日,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稱願了解台灣基層和中小企業的看法,並「希望能直接和台灣學生對話」。

張志軍的言論其實透露了北京已在調整對台政策的玄機。不難預測,未來的對台工作將增加兩大重點。

首先,在推動「經濟合作」的過程中,體察台灣哪些階層的民沒有獲利,如何才能減輕他們的憂慮?同時,強化與台灣青少年的交流。「太陽花」學運雖然引起不少爭議,然而其所匯集的足以改變政府政策的社會能量,跌破眼鏡的中南海還是看到了他們的威力。

不過,筆者以為關鍵是停止將對香港慣用的「讓利」和「送大禮」的俯視心態搬到對台工作上,如此才有可能收到實質的效果。


作者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496
發表於 14-4-18 09:28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4-18 09:30 編輯

台獨死胡同

本欄在四月十一日講「拜登欲入閘」,提及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歐洲,與隨行人員在布魯塞爾逗留一日,花掉二百九十萬美元之事。一位讀者Chik先生來電郵回應云:「在報章上佔一空間月旦世事時,請先做好家課,美國總統出訪時其本人及隨行人員車隊是由空軍先行運抵當地。在當地租車,請先想一想,有可能嗎?就算要租車,美國民眾會相信他們的政府不會亂來。而曾蔭權住總統套房,他只是一個地方首長,能與一國元首相比嗎?不是藉公行私嗎?為什麼港人不可以批評?」


Chik先生看來有兩點意見:(一)美國總統隨員有沒有可能在當地租車?此事不是左丁山亂吹,本港報章都有報導,而以星島日報繙譯外電比較詳細,Chik先生大概係一時漏眼;空軍一號只是載人為主,豪華房車給隨行人員使用,還是要在當地租用的。至於美國民眾相不相信他們的政府會亂使錢,那是美國人的事,除了共和黨議員找痛腳之外,沒民眾會關心,因為即使換上了布殊當總統,他也會同樣地亂花錢。(二)曾蔭權當然不能同奧巴馬相比,他在巴西住總統套房,港人當然可以批評,左丁山沒有說過不可批評曾蔭權,只係慨嘆本港傳媒喜歡凡事作大而已。

一位經濟學名教授來電郵,指點台灣大學生反服貿之事(本欄四月四日講台大經濟系教授),佢話台大經濟系主任鄭秀玲在網上(台大經濟系網頁)貼出之學歷及出版論文,着實平平無奇,在學術界毫不起眼,台灣不少經濟學教授威猛過佢好多,據名教授與台灣經濟學界交往所知,一啲大學經濟系同事以藍色綠色分界線,討論政策分藍綠陣營,學術邏輯則置諸腦後,故此人事安排好有政治性,做得系主任嘅,未必就是因為有學術地位

不過咁,台灣大學生之反「服貿協議」,與鄭秀玲教授嘅文章應無關係,據練乙錚教授在信報嘅分析,台灣學生其實冇乜興趣研究「服貿協議」之經濟利益與涵意,如經濟部長張家祝講:「很多反服貿的人都不是反服貿本身,只是對國安或其他方面有顧慮,反對的主張與服貿本身關係不大。」學生之要反對,與政治、反共、恐共、抗共嘅心理有關,再追落去,就連國民黨嘅基本立場「不獨不統」也有衝突,追尋台獨係佢地嘅心底呼聲。但在目前,國際形勢下,台獨係死胡同,北京不許,華盛頓唔支持,歐洲人眼中只有中國大陸市場,國際上無國家撐台獨,台獨沒可能有出路。



左丁山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496
發表於 14-4-29 09:34 |顯示全部帖子
李大壯:太陽花學運難植港


支 持 佔 中 的 金 融 界 人 士 昨 日 在 中 環 擺 設 街 站 , 收 集 市 民 簽 名 和 派 傳 單 。

  (星島日報報道)早前台灣學生發起的太陽花運動,逼使台灣政府押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香港的佔領中環運動,隨即邀請台灣學運領袖來港傳授經驗。不過,曾任多屆全國政協的「香港--台灣商貿合作委員會」主席李大壯表示,香港與台灣文化不同,不能把台灣太陽花運動照樣搬來香港,「佔中就等如北韓投原子彈,投完之後,你又能做甚麼?」

  李大壯表示,他個人身分認為,政改應尋求共識,香港為何能在兩岸四地中具競爭力,是因為香港的「rule of law」(法治)受尊重,而不是「rule by law」(依法而治),若真的出現違法佔中,外地就不會在港投資,沒有經濟動力就難以創造就業。

  他認為台灣與香港文化不同,太陽花運動的學生領袖是「專業學生」,他們有退場機制,可複製台灣八十年代的「美麗島事件」,十年後以「太陽花之子」身分出選立委,然後高票當選,有政治前途,台灣不少企業更表明願意聘用這批學生。但香港的學生卻沒有退場機制,若因為佔中被捕,就要放棄前途。

  他指自己只想到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曾有類似經歷,「他堅定不移相信毛主席思想,直情give up了他的life(放棄了他的人生)。他當然好有機會入香港大學,是叻仔來的,我就入不了港大。」他甚至認為,如台灣學生沒有此退場機制,也不會有如此行動。他深信兩地文化不同,即使香港人向台灣學運取經,都不能把人家一套照搬來港。

  數名金融界人士早前表明支持佔中。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昨日聯同八個金融界別的團體反擊,在報章刊登聲明,表示不認同有人代表金融界支持佔中。

  但支持和平佔中的金融界別人士,昨晚再有行動,他們在中環擺設街站,收集市民簽名和派傳單,呼籲市民參加下周二舉行的佔中第三次商討日。

  發起人、資深對沖基金經理錢志健指,要求不經篩選的普選和高度自治,並非要和中央對抗,指金融界香港需要法治、言論自由和思想自由,讓中產能公平競爭。錢志健又指,張華峰當選得票只有二百多票,是由極小圈子產生,「他是否真的能代表大部分金融界別人士?真理會愈辯愈明。」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496
發表於 14-4-29 10:21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4-29 10:22 編輯

阮穎嫻﹕香港學生,你行嗎?你敢嗎?

【明報專訊】台灣的太陽花學運,開始時是由學生帶起的,為了反服貿,他們身先事卒佔領立法院,阻止議案通過,到後來進佔行政院,發生警察用棍打學生事件後,更加群情洶湧,不止台南台中學生一車車上台北支援,台灣民眾也穿黑衣佔領凱特格蘭大道。由318到50萬人黑潮,歷時不夠兩星期,沒有太多的計劃商討,一步步將運動推展,轉換抗爭活動,並吸引學界、團體、藝人響應。

運動後續一浪接一浪,雖然有人可能不忿政府用30秒強行通過服貿,但他們不會站出來。全靠400多名學生在318果斷勇敢地佔領立院,如此波瀾壯闊的活動才激昂地上演。

原來令到一個政府癱瘓,失去所有民心,顏面盡失,開始只需要400多名學生。學生懷赤子之心,對理想的追求,對家園的愛護,一股腦兒就去做了。也許他們沒有想到什麼後果,課業、家人、甚至人身安全,這一切也不比美麗家園重要。因為是學生,警察開頭也不敢攻,一度拉鋸了好幾天;因為是學生,手無寸鐵,也沒有什麼利益,被打時就令人更心酸。

香港,又有沒有這幾百個學生呢?為此,我拿學生的功課做了小小的研究。我教的一科全校學生都必須修讀才能畢業,暫時有200多個學生的案例做統計,背景遍佈文理商社各系。其中一份功課是自選題目去應用一些傳播的技巧和理論。我已事先說明,題目不必跟社會有關,選自己有興趣和把握的題目,說服同學和老師為什麼你的立場值得支持,選的題目不影響評分。

結果呢?四成學生選擇與個人或校園生活有關的題目,例如健康、興趣、科技、戀愛、潮流、學校設施、學校活動等,另外六成選擇社會議題。由於學生自出生就身在教育體制裏,做教育政策、教育方法的佔社會議題的26%,與環保、保育、能源有關的也佔19%,其餘都是各類社會時事、政策、現象,其中談同性戀這單一議題的的就有10個,選政治議題的只有9個。

這顯示大部分學生都關心社會,對各類社會議題有所涉獵,但真正對純政治議題有所看法並將之放在第一位的其實不特別多,這就說明了為什麼學生對很多社會議題反應熾熱,對政改則略為冷淡了。如果分科來看,理學院中沒有人選擇政治議題,但文、社、商科都有4%至6%的同學做政治議題。當然,這只是粗略的反映,學生只是做功課,以此作題目不等於就是熱中,選題目時也有其他考慮,我身在的大學也不能代表全港大學,畢竟個別大學的氛圍不同。

港台生最大分別是對「家」的想像

從我學生的功課推算,只有4%的人熱中政治,每年15000個讀資助學位的大學生就有600人,4年大學加起來就是2400人左右,如果將專上學生也計算在內,絕對不止只數。雖然數字不大,但這班學生的威力非一般市民能比,只要他們團結,絕對可以改變社會, WhatsApp 也只有 55個員工,太陽花學運起始也不過400人。

有人說常見浸大傳理的學生參與運動,其實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十人。身為大學老師,我的感覺是學生都是普通人,有他們的生活圈子,話題圍繞朋友、課業、戀愛、校園生活、明星八卦之事,沒有特別強大的政治關注和公民意識。有個別同學特別關心社會,好像班裏有位「綠魔」同學很關注保育,數位同學十分重視同性平權,有一個本土派和一個港獨主義者,但除了這些數得出之外感覺都是普通學生,投訴一下飯堂食物難食,嘲笑一下教授教得差。同學不會覺得搞社運特別型,只是比加入民建聯型一點吧。會參與議題運動的已是極少數,但去到政改這種大事,或者反服貿這個聽起來與環保、同性戀無關的他們又會否參與呢?是一個疑問。

雖說核心人數少,但號召力和輿論壓力與數字關係不大。他們敢做你不敢的事,例如之前浸大有意禁止宿生在宿舍做愛,有學生以行為藝術反對:一個女學生在民主牆前念詩、自慰,然後躺在地上用紅酒扮嘔血。這件事在校內傳播風行,大家都知道了,需要的只是一個勇敢破格的學生。旺角紅衛兵愛國愛黨遊行跟佔中商討日二的總結同日舉行,旺角有200人,商討日有1500人,但出來的迴響前者超過後者很多,所以說人數在製造輿論方面不重要。

港生和台生固然有很多分別,但其中最大的分別是對「家」的想像。只靠理性,社運搞不成,因為對於個人來說,出來行是有蝕無賺的活動,唯有情感上的驅使才能令大家「做傻事」還義無反顧。反服貿的一個標語叫「反服貿,保家園」,不是對家園有強烈的愛,不會願意餐風露宿,走出去被警察打。這個時代的香港學生成長在回歸後,身分認同混亂,又有幾多是扎根香港,心在香港呢?練乙錚說北京想不到阻難的「竟是一批乳臭未乾的娃娃」。香港的娃娃,你行嗎?你敢嗎?


作者是浸會大學傳播系講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496
發表於 14-4-29 14:09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4-29 14:10 編輯

李大壯:港生冇台生咁激


李大壯指香港嘅企業同政治文化有別於台灣,學生犯事後好難搵到好工做。


一場台灣太陽花學運,令唔少本港政商界人士預計,香港嘅「佔領中環」行動會同台灣嘅反服貿運動一樣,搞到一發不可收拾。不過,同時熟悉中港台政經灣事務嘅「香港-台灣商貿合作委員會」(商合會)主席李大壯(大壯)就唔係咁睇,佢指台灣反服貿學生唔使憂未來出路,就算坐完監都可以前程似錦,但香港仲未有類似文化,相信香港學運一定唔會好似台灣咁激。

「怕犯事無人請」

大壯解釋,擁有源遠抗爭文化同歷史嘅台灣,學生可以將搞學運當作「career(事業)」,唔怕被政府打壓同坐監,因為放監後可以帶住呢個光環從政,選立委、選市長、甚至選總統,就算唔想從政改為打工從商,亦總會有一批台灣企業爭住請佢哋。反觀香港雖然擁有思想同言論自由,啲學生嘅思想、立場同言論有幾激都得,但一旦犯咗事留下刑事案底,就好難搵到人請你。佢斷言香港依家嗰批激進大學生同中學生,絕大部分畢業後都會「從良」專心搵工或去外國升學。

大壯昨見記者其實並非想講反服貿,而係想簡介商合會未來一年有咩目標,除喺台灣舉行關於兩地物流、航運同金融發展嘅研討會,亦會爭取開通讓香港航班直飛台北松山機場等。


卓妮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496
發表於 14-4-30 10:25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4-30 10:26 編輯

阮紀宏﹕台灣射水炮 香港射什?

【明報專訊】台灣反核人士在政府宣布封存核四計劃後,仍然佔領主要街道,這個行動預示香港在政改諮詢後極可能出現的情,原因跟政黨居中的角色有極大的關係。

社會運動應該有一個生命周期,產生形成、發展壯大、達成目標或者目標失敗、然後消亡或者停止。然而,台灣近期的社會運動,則有一個違反這個周期規律的現象。學生佔領立法院,訴求是阻止服務貿易協議通過。這個訴求成功了,撤離立法院。可是,同一幫發起者和參與者,卻馬上投身到另一個性質與形成原因不盡相同的訴求——反對核四。佔領台北主要街道後,政府終於應允擱置核四,運動的目標達到,但運動的發起者和參與者卻沒有在訴求目的達到後停止行動,原因值得深究。


台灣的政治先不說,回到香港的政治現實,是否也會出現類似的情呢?佔領中環原來的訴求是一場公平的特首選舉,運動的逐步深入可能會出現更加具體的訴求。目前泛民出現兩種主張,一是誓死達到公民提名,一是沒有篩選的提名程序。隱約可以預見,即使政改諮詢最後可能達到公平選舉的目標,但提出非公民提名不可的一方,最後還是會採取激烈的手段來堅持訴求,也就是像台灣出現的情一樣,還是以「佔領」到最後而告終。


政黨在這個問題上的責任非常重要,民進黨從一開始躲到幕後,任由學生上演激烈手段,一波消停上演另一波,不停從中「抽水」,中間沒有在盡力形成共識或提出終極目標,這是不負責任政黨的行為。香港是否出現同樣的情呢?一旦佔中成為現實,泛民各政黨是否也會有同樣的表現呢?台灣警方有水炮車,香港不知道有沒有?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496
發表於 14-4-30 10:27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4-30 10:29 編輯

林泉忠﹕馬英九‧釣魚台‧太陽花——「互相尊重」與「和平共存」的精彩演繹

【明報專訊】或許有不少讀者乍看本文的標題會不約而同地感到不解:「為什已經落幕的太陽花學運會與釣魚台扯上關係?」,抑或覺得再怎拼圖也很難將3者拼在一起。然而,就在這一天,3者確實很自然地拼成了一幅各大媒體爭相拍攝的圖畫,而筆者無意中似乎成了這幅弔詭圖畫不可或缺的畫師。

4月17日的這一天,馬英九總統前來中央研究院出席筆者一手籌劃的「多元視野下釣魚台問題新論」國際學術研討會。研討會早在去年底已開始籌備,邀請函也在1月下旬已送到總統府,此時「太陽花學運」還沒揭開序幕。


本次研討會之所以邀請馬英九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並非小馬哥是總統的身分,而是馬總統本身是如假包換的釣魚台研究專家。事實上,馬英九於1981年獲取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的論文《海底油田的紛爭:東海的海底界線以及外國投資的法律問題》(Trouble Over Oily Waters: Legal Problems of Seabed Boundaries and Foreign Investments in the East China Sea.)就是以釣魚台問題為主題,而根據該論文修改而成的《從新海洋法論釣魚台列嶼與東海劃界問題》也已於1986年正式出版。

3月20日下午,筆者接到來自總統府的電話,稱馬總統已正式允諾出席,此時離「反黑箱服貿」的學生於18日晚上佔領立法院事件發生後還不到兩天。馬在此時作出如此決定,除了反映總統本人對釣魚台議題與本次研討會的高度重視之外,恐怕也與當時各方研判學潮不會燃燒超過3星期有關。事實上,24年前推動台灣政治走向民主化的「野百合學運」也才持續了7天。

本次釣魚台研討會接受網上報名,佔全體出席者的三分之二。根據慣例,報名時毋須填寫身分證號碼,因此也使維安部門不能掉以輕心。離研討會兩天前的15日下午,支持「太陽花學運」的「黑色島國青年陣線」在當天下午facebook上轉貼中研院「自由學社」的信息,號召民眾一同穿著「適當」(黑色)服飾,佩戴「鮮豔」花朵(太陽花),帶「聲援」(抗議)標語,於17日當天上午9點半一起赴中研院「聆聽馬總統上課」。此消息在網上迅速擴大,各大報章的網站也隨即報道,翌日的《中國時報》還在頭版頭條披露了此事,頓時使主辦單位與維安部門大為緊張。研討會前一天,「自由學社」的負責人瞿海源教授等與院長磋商,達成了「互相尊重」的共識。

4月17日上午10點整,馬英九準時抵達,隨即發表30分鐘的演講,一切正常。不過,大約過了15分鐘後,後排靠牆一位學者(本研究所同仁)突然站起來,展示已經準備好的標語:「台灣未來,人民做主」,全場氣氛頓時緊張起來,坐在馬英九身邊主席台上的筆者也為之一震。但是,馬面不改容,繼續演講。抗議者也並無觸及維安的底線:不吵鬧、不丟鞋,因此總統的全程演講並未受到干擾。演講完,走出會場的馬英九還臉帶微笑大方地向場外的抗議人群揮手致意。

馬英九展示民選總統的度量與心胸

馬英九在明知有抗議活動的情下,堅持出席研討會,並輕鬆應對抗議行為,展示了身為民選總統的度量與心胸。整體而言,主辦單位與抗議群體透過協商,一方面使研討會在可控範圍內順利進行,而另一方面,抗議者也獲得了合理表達自己意見的空間。大家相安無事、和平共存,突顯了經歷了20多年民主實踐的台灣社會自然呈現的自由與包容。然而,「互相尊重、和平共存」的模式,並未出現在作為研討會主題的東海與釣魚台問題上。而時下的釣魚台局勢依然風起雲湧,不利於和平的新聞一個接一個,中日關係也仍走不出2012年以來因釣魚台衝突而陷入的谷底。

令人遺憾的是東亞區域的兩強——中日迄今仍將東海危機的責任推給對方,更使出各種招數互相叫陣。日本依然擺出漠視過去中日兩國行之有效的默契,一方面強調「兩個不存在」,即「尖閣諸島不存在主權爭議」與「中日不存在擱置爭議的共識」,另一方面則綁住美國,促成奧巴馬
親口表示《美日安保條約》涵蓋釣魚台,同時加緊擴軍,並在離台灣最近的與那國島進行駐軍部署,強化在「南西諸島的防衛」;而中國大陸則一方面強勢地派出海警船不斷進出釣魚台海域「常態化巡邏」,另一方面則在去年底在不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磋商的情下,高調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提供了美日等國家批評中國企圖以實力改變現狀的口實,造成區域局勢的緊張。

40多年前開始參加保釣的馬英九在演講中感慨今天的釣魚台問題成為東海和平的最大威脅。他一方面強調捍衛領土的決心沒有改變,同時也希望以他在過去一年以來所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東海空域安全聲明」及「東海行為規範」促進東亞區域的和平。

馬英九的演講過程所突顯出的研討會與抗議者之間達成的「互相尊重、和平共存」的共識,也是研討會的宗旨。釣魚台之所以被發現與認知,起源自1372年中國前往琉球航路之建立。作為該航路的重要航標,其後500年成為中琉友好關係的標誌。然而,隨步入近現代,釣魚台卻成為各方爭奪資源與主權的焦點,如今更成為危害東亞區域和平的火藥庫,不能不讓人感慨。釣魚台危機如何消除?東亞如何重建和平?筆者相信本文所呈現的馬英九、釣魚台、太陽花所構成的特殊圖畫中的關鍵詞——「互相尊重、和平共存」仍然是解開問題的鑰匙。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496
發表於 14-5-5 09:13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5-5 09:14 編輯

台灣的未來由街頭決定!/文﹕南方朔

【明報專訊】從3月到4月,台灣繼太陽花學運後又有反核廢核運動,5月份第一期的《經濟學人》雜誌,特別報道說﹕「台灣的街頭示威,反映出行政部門運作不彰,讓民眾幻滅;然而同一時間,人民力量又更削弱了行政部門的力量。」因此該刊表示﹕「馬英九
是跛腳鴨,卻還有兩年任期,台灣的未來,可能愈來愈大程度,要在街頭決定。」


《經濟學人》的這篇報道,並不真的是說「台灣的未來要在街頭決定」,這段話只是一種表意的敘述,往後台灣人民的喜怒哀樂都會表現在各種街頭運動上。馬英九的剩餘任期只有兩年,在未來的兩年裏,台北的街頭將不再寧靜!

最近半年以來,由於馬政府狀不斷,人民的不滿情緒日增,群眾上街的事件也一個接一個發生。由於群眾事件是有感染性的,當然參加的人數只會有增無減。而對於群眾事件的增加,外界的人一定很想知道,馬政府將如何因應。


在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當群眾事件出現,如果群眾事件所涉及的是中期或短期的課題,政府方面一定會進行朝野對話,相互妥協折衷,如果能夠找到折衷點,群眾的不滿就會散去。問題是,馬政府是個自以為是的政府,無論服貿和核四,它都認為是英明的決定,因此它當然不會改變,但它也知道,表面上一定要作出好像讓步的動作,群眾才會散去。於是「不是讓步的讓步」這種拖延手段,遂成了馬政府的主要策略。例如太陽花學運,學生們要求退回服貿協定,重新談判,馬政府對這點並不理會,而只是宣稱「先立法、後審查」,將服貿問題拖在那裏,以拖待變。對於反核廢核,人們要求廢核,馬政府也不理會,而是用「替下一代保留選擇權」,暫時「停工」,要把問題拖在那裏。這種以拖待變的手段,用國民黨的術語來說,就是「策略性的轉進」,這是一種「以退為進」、「伺機反撲」的策略。


馬政府國民黨準備反撲


最近這兩個星期,我們已可看到馬政府及國民黨拚命在作各種反撲的準備﹕


一)它在準備發動國民黨所擁有的媒體力量,企圖把群眾運動污名化。從最早的學生跑去中正一分局的警察局大罵分局長,國民黨就利用網路要製造人民反對的假象。但這個反撲立刻被人揭發,號稱有25萬反對學生,支持那個分局長,其實是利用「網路上的幽靈戶頭」所作的造假行為。因此這次反撲遂告瓦解。但由此已可看出,馬政府的確企圖利用網路製造假民意來污名化學運和群眾運動。


二)馬政府已透過台灣的政府「網軍」,加強對台灣網路的監控,發現有任何題目可以拿來做文章,搞負面文宣,就立刻發動反撲。例如4月30日,嘉義有個周姓男子,在臉書上發表意見,主張群眾運動可以去佔領捷運,癱瘓交通。於是馬政府就對此人大做文章,隱射群眾運動就是暴民。國民黨的報紙電視也藉機展開反宣傳。最近這種污名化學運和群眾運動的事件已有多宗,例如有個警察最近因為運動不斷,他出勤很多,因而中風死亡。國民黨媒體就拿來大做文章,宣稱是運動太多,造成警察的操勞過度而死亡。國民黨的報紙電視,在醜化學運及群眾運動上,已到了無所不為的程度。


三)在最近這段期間,國民黨對內部也在強化愛國教育,宣稱學運和群眾運動是台獨,是不愛國的非法行為。國民黨並發動自己的青年軍。馬英九也和500多個國民黨的青年軍開會,這些青年軍一片忠挺馬之聲。由此已可看出,國民黨和馬政府除了媒體的宣傳戰外,已在準備發起群眾戰。台灣有不滿馬政府的群眾和學生,國民黨即要發起自己這邊的群眾和學生。馬政府已不惜把台灣搞成反馬和挺馬兩股勢力的完全對立和決裂。


而這種公開挺馬反對學運核運的國民黨反撲運動,終於在5月4日(星期日)開始了。這一天,國民黨青年團與全國青工總會,另召自己這邊的群眾發起「支持公權力,社會要安定」遊行,並到警政署向警察致敬,希望警察努力防制各種群眾運動;除了國民黨的群眾運動外,支持馬英九的新黨也在5月4日下午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行「新五四愛國運動」,新黨是個台灣很奇怪的政黨,它是從國民黨分裂出來的政黨,一度很有影響力,但因為它只是爭權奪利,對台灣並沒有做出貢獻,現已徹底泡沫化,在台灣毫無影響力,只是幫國民黨搖旗吶喊。面對台灣反對馬政府的運動不斷,它認為群眾運動是不愛國的行為,愛國就要服從領導及守法。新黨的「新五四愛國運動」,實在是很奇怪的群眾運動。不過,最近馬政府的表現不佳,支持度已跌到只剩8%,要另召群眾出來挺馬,實在很難。5月4日國民黨這邊的運動只有幾百個人參加,新黨的群眾估計也是幾百個。與太陽花學運的50萬人相比,他們挺馬實在很難看。


改組國民黨副主席 創團結氣氛


除了發動媒體污名化學運和群眾運動,以及舉辦自己這邊的群眾活動外,馬英九另外的策略,就是在4月30日改組國民黨的副主席。將現任6個副主席裏的林豐正、詹春柏、蔣孝嚴讓他們下台,換上郝龍斌、朱立倫、胡志強等3人,創造國民黨大團結的氣氛。其目的當然是要替年底「七合一選舉」造勢。問題是,台灣目前人心思變,醜化群眾運動,卻又要搞自己的運動,又要大分官來製造國民黨的大團結,這有用嗎?




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496
發表於 14-5-7 17:19 |顯示全部帖子
立法會十二題:在台灣的抗議行動對港台經貿合作的影響
*************************


  以下為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今日(五月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譚耀宗議員的提問的書面回覆:

問題:

  較早前,台灣有大批學生及民眾反對實施海峽兩岸當局簽訂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服貿協議),而服貿協議在台灣亦引起很大爭議。有意見指出,鑒於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有關爭議或會妨礙香港與台灣進一步發展經貿合作。此外,台灣有一些反服貿協議的組織在其宣傳刊物,發放大量失實甚至具誤導性的言論及資訊,將香港社會現時面對的各種問題,歸咎於香港政府與內地當局簽訂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安排》),以及刻意不提《安排》為香港帶來的好處,誤導台灣民眾和嚴重損害香港的形象。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當局目前有否正在或有否計劃就促進香港與台灣進一步的經貿合作,與台灣當局磋商簽訂合作協議;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有否研究上述爭議對促進香港與台灣經貿合作及有關的磋商會否帶來負面影響;若有研究而結果如此,當局有否與台灣當局商討應對措施,以消減有關的負面影響;若沒有研究,原因為何;及

(二)政府推動成立的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和政府設於台北的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有否主動透過互聯網、社交網絡、台灣媒體,以至在當地刊登廣告,對上述針對香港的誤導性宣傳作出批駁;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一)多年以來,香港與台灣建立了緊密的經貿關係。二○一三年,香港與台灣互為對方的第四大貨物貿易夥伴,兩地貿易總額約三千三百九十三億港元。服務貿易方面,在二○一二年,台灣是香港第五大服務貿易夥伴,兩地貿易總額達五百五十九億港元。

  我們一直致力並會繼續積極推動港台在貿易、投資和旅遊等各方面的經貿合作。未來一年,香港貿易發展局台北辦事處會繼續透過各類活動包括展覽會、考察團、研討會等,促進兩地貿易往來,並推廣香港服務業,鼓勵台灣品牌與港商合作,利用香港服務業平台,共同開拓海外和內地市場。投資推廣署亦會繼續加強在台的推廣工作,籌辦不同類型活動,鼓勵及協助台商來港開業或擴充其在港的業務。旅遊方面,台灣現時是香港第二大客源市場。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包括其在台北的辦事處將繼續致力吸引來自台灣的度假旅客,並會因應當地二線城市(包括台中、高雄及台南)來港直航班次增加,撥出更多資源在這些城市進行推廣,以及繼續與台灣合作共同推動兩地郵輪旅遊發展。例如,旅發局剛於二○一四年四月聯同台灣觀光當局啟動了「亞洲郵輪專案」的區域性合作基金,於未來三年透過資助國際郵輪公司營銷推廣及產品開發的部分經費,協助這些公司宣傳包含香港及台灣兩地的郵輪產品,從而鼓勵國際郵輪公司將香港及台灣納入其亞洲郵輪航線,增加郵輪到訪兩地的次數。二○一四年六月至七月,旅發局亦計劃於台南及高雄地區與網上旅行社舉辦旅遊講座,吸引更多台灣民眾來港旅遊。

  港台經貿關係密切,兩地經濟結構互補性強,發展潛力巨大。透過簽訂全面性、制度化經貿合作安排,可以增加政策的確定性,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兩地的業界都支持香港與台灣積極研究建立全面的經貿合作框架。特區政府已透過「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和「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港台兩會」)的平台,向台方提出建立更緊密經貿合作安排,亦曾與台方作工作層面的意見交流和討論。我們會繼續透過「港台兩會」的平台,與台方跟進,以期雙方可以盡快開展實質磋商。

(二)在台灣的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經貿文辦)的其中一項職能,是與台灣各界(包括傳媒)保持密切聯繫,並透過多種渠道向台灣民眾宣傳香港經貿、文化和社會各方面的最新發展。這些渠道包括安排傳媒採訪和報道;與當地政商、文化、學術界會面及座談;舉辦專題論壇和研討會;製作介紹本港優勢和港台合作機遇的特刊;及在其網站發放香港的資訊等。經貿文辦亦會按需要就當地個別媒體偶有出現關於香港的片面甚至不實報導,制訂相應的宣傳信息,讓台灣民眾全面及準確了解香港的實際情況。

  「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作為港方負責與台方協商公共政策範疇合作的平台,一直致力推動港台全方位和多層次的交流。除了繼續協助雙方業務部門務實推展各項合作項目外,該會會繼續派員出席各類型交流活動,宣傳香港各方面的優勢,並進一步推動兩地交流。



2014年5月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42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496
發表於 14-5-12 09:14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5-12 09:17 編輯

「習宋會」是北京已被台灣學運嚇到!/文﹕南方朔




【明報專訊】最近這一期的台北《天下雜誌》有一則非常值得注意及反省的報道。

報道中指出,在這個全球化開放的時代,韓國透過政府的規劃及業者的努力,居然能夠把很傳統的東大門成衣雜貨商圈轉型為韓國的成衣設計製造中心,養活了1萬多設計人員和60萬名勞工,在全世界的成衣業佔有一席之地,年產值高達4400億台幣,相當於台灣紡織成衣業的一年的總產值。普遍被人認為是夕陽產業的成衣業,韓國已將它轉型成了最新的時尚業的一環。


而相對於韓國首爾的東大門商圈,台灣台北也有松山五分埔和萬華的成衣商圈,它們以前都是台灣的成衣中心,但台灣對成衣業毫無轉型,只是將它視為一種夕陽產業,任其自生自滅。因此現在台灣早已沒有了成衣業,還剩中上游的紡織布料業,五分埔商圈和萬華商圈所賣的成衣都是中國貨和韓國貨。

韓國成功「再發明」 台灣沒轉型

1990年代中期,全球化之說甚囂塵上。當時我在一本論文集裏讀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庫德勒(Robert T. Kudrle)所發表的論文。他指出全球化表面上看,乃是全球經濟規則愈來愈統一,但其實也是每個政府應更加努力的新時代的到來。他提出「再發明政府」(Reinventing government)這個觀念,意思是說全球化的時代,每個政府都應努力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上去找到好位置,應更加注意人力資本的開發,應更加注意財富的重分配等。韓國政府就可以說是自我「再發明」做得最好的範例,它的三星和現代汽車,已能進入全球最重要的智慧手機和汽車市場,甚至最傳統的成衣業,它也可以轉型成新的時尚業供應鏈。而台灣則是政府不轉型,因此經濟也不轉型的反面樣辦。由於台灣經濟沒有轉型,只有移出到中國,遂造成台灣經濟的每下愈,工資水準退回到16年前,年輕人只能領到22K薪水,買房子幾乎終身無望;至於到中國投資的台商階級,因為從中國龐大的市場上獲利可觀,他們成了台灣新型的土豪資本家,開豪華跑車,住億元等級的豪宅,甚至於更包養名女人當小三、小四,整個台灣社會由於政府的無能,已成了典型的階級社會,年輕人則是沒有前途的貧窮階級。

而人們都知道,當一個社會的年輕人覺得沒有前途,這個社會就必然會不滿運動一直出現,這就是今天台灣的處境,又以人數達到50萬的太陽花學運最為嚴重。到了今天,太陽花學運早已退場,我們已可客觀的為這次學運作出定論﹕

經濟惡化學運主因 服貿只是引爆點

(一)台灣經濟的惡化乃是學運的主因,服貿協議只是引爆點,學生從頭到尾沒有說過「反中」及類似的字眼,也沒有反對服貿,只是認為馬政府一切都是黑箱作業,違背了民主規則,因此要求重談。因此學運是反馬,但不能說是反中。

(二)馬政府近年來和中國簽了ECFA等很多協議,雖然有人反對,但最後仍是順利簽訂,這顯示台灣人民並非「逢中必反」,這次會反服貿,其實和台灣經濟持續惡化及馬政府處理服貿太過亂來有關。縱使民進黨縣市長,絕大多數也都是有條件的支持服貿。

(三)自從台灣學運發生起,只有外國媒體拚命在「反中」上做文章,這當然是外國媒體的扭曲。

值得注意的,當台北學運發生後,國民黨就向北京宣傳,宣稱台灣的學運是民進黨在暗中控制,學運就是搞台獨、就是反中。由於中國的涉台官員及智庫長期都被國民黨牽鼻子走,他們已失去了判斷台灣事務的能力。當國民黨人士嚇他們說太陽花學運是在搞台獨,反黑箱服貿就是反中,北京當局當然被嚇到,想想有50萬學生和青年上街搞台獨、反中國,北京豈能不緊張?

於是遂有了5月7日的「習宋會」。北京主動邀請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前往,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見。宋楚瑜是個在台灣已不太重要的小黨主席,他的分量當然不能和習近平並論,而習卻安排「習宋會」,當然是習在台灣太陽花學運後,有話要對台灣學生和青年說。在「習宋會」上,習近平講話的重點有三﹕

一是他表示對兩岸和平發展的政策將會繼續,但「我們遏制台獨分裂圖謀的堅定意志也不會動搖」,針對學運他再次說了反台獨的立場。


二是他首次表示,對兩岸青少年要加強交流溝通。

三是他也首次表示對台灣的「三中」——中小企業、中下階層、中南部更加注意溝通。

北京上了國民黨的當

因此,「習宋會」顯示了北京已受到了台灣學運的驚嚇,根據國民黨對北京的宣傳,學運就是台獨、就是反中。北京聽到這種說法,當然會被嚇到。問題是,據我的了解,台灣的學運雖然也有台獨反中的因素,但那卻非主線,學運的真正主線是反馬政府的無能專制。當北京聽信了國民黨的宣傳,而對台獨再度文攻武嚇,那就是北京上了國民黨的當。國民黨有個劣根性,只要反國民黨,就被說成是台獨,北京也隨之起舞。因為北京上當,北京也莫名其妙得罪了台灣的民心。

我一向認為,台灣人普遍拒統,但台獨則不多。因此北京爭取台灣民心應是努力方向,不應隨便扣人台獨的帽子。因此台灣學運後,「習宋會」是沒有必要的,如何爭取台灣民心才是北京的努力方向!

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496
發表於 14-5-19 09:28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5-19 09:28 編輯

【視頻】福兮禍所伏(鏗鏘集)



服貿協議在台灣引起一場轟動兩岸的太陽花學運,反映了台灣人民對自由貿易的擔憂。

服貿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下(簡稱ECFA)的一項;四年前簽署時,兩岸承諾向對方的部份貨品降稅,大陸開放的項目較台灣開放的多,被視為大陸向台灣釋出善意的政策。

節目將回訪四年前訪問的個案,跟進ECFA早收清單的產業能否受惠於該協議,包括大陸單方面向台灣開放的漁農產品,例如石斑養殖業界及茶葉農民如何在兩岸開放市場下開拓市場?而傳統產業又如何在自由貿易的氛圍下爭扎求存。

目前,兩岸服貿協議仍有待台灣立法院通過,服貿風波不但突顯服務業界的顧慮,也反映了兩岸一向嘗試透過「先經濟後政治」的整合策略進入樽頸,兩岸關係應該如何繼續向前發展?政治與經濟並行磋商是否可行出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