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你們真正關心的是教育和學生嗎?
查看: 5118|回覆: 81
go

你們真正關心的是教育和學生嗎?

Rank: 6Rank: 6


7522
發表於 12-11-3 17:50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cellon 於 12-11-3 18:10 編輯

這二百位口口聲聲說關心教育的校長們,請問討論國民教育時你們在那裡呢?
你們真正關心的是教育和學生嗎?




點評

redkoni  問得真好!「良心教育」他們早巳經詐聽唔到。  發表於 12-11-3 20:51

Rank: 10Rank: 10Rank: 10


26385
發表於 12-11-3 18:03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cellon 的帖子

講得好!



Rank: 5Rank: 5


3731
發表於 12-11-3 18:57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Radiomama 的帖子

如果真正關心學生,點解唔建議將剩餘的人手改善教育的”質",例如提供增值的教育項目,對個别學生提供針對性導等。

要保飯碗首先要自己付出更多,而唔係要求人地打救你,或減少你的工作量。



點評

shadeslayer  好問題。如果為了學生,他們應有了全盤計劃利用多出的時間改善教學。如果有,這告知。  發表於 12-11-5 00:20


726
發表於 12-11-3 20:55 |顯示全部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6Rank: 6


8867
發表於 12-11-4 15:59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cellon 的帖子

一單還一單,今次爭取小班教學教育界有理有據,家長唔好比吳局長嘅歪理矇混過去。



Rank: 5Rank: 5


3731
發表於 12-11-5 02:14 |顯示全部帖子
我都唔贊成純粹因為短期學生人數下降而殺校或解僱教師。當然如果辦學團體在管治上出了問題,則無論佢有無學生都要殺;如果校長和教師長期表現不稱職,亦應該透過評準機制而被淘汰。

那個比傻強更傻的局長,我基本上唔會聽佢講野,睇新聞見到佢我都會轉台。二百位校長齊心做事都要睇佢地做咩事,係好事定壞事?校長唔一定係好人,佢地唔一定唔會做壞事,「小班教學」當然唔係壞事,但做每件事都有成本,尤其要動用公共資源,就要更仔細去衡量成本效益。不要說這是商業行為,佔用社會資源而不追求效益是不負責任的行為,這只是一般常識而已。

在中學階段推行小班教學的成效一向都是疑問,無論如何都沒有在小學階段那麼成效顯著。補習社奉行大班教學,但我們不能否認他們反而能啟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成效比傳統教學為佳。

我只希望教育工作者要好好思考,究竟我們的學生最需要什麼?他們最需要小班嗎?

要想想香港的教育將來要面對什麼挑戰?例如大量國內港人湧入會帶來什麼衝激?他們需要什麼?我們缺乏了什麼?我們要怎樣準備去照顧這班來自內地的港人?我們預備好嗎?

教育工作者令我失望,是他們太著重「量」的改變,而忽略了「質」的改變。「質」包括學生的學習需要、家長的期望、社會的改變而衍生的需求、人口流動而帶來的衝激等等。

他們看到的是學生人數的下降,我卻看到社會上每一天每一件事都在變。我不期望殺校炒魷,但我期望教育工作者聽一聽學生的心聲,想一想他們真正的需要是什麼?


Rank: 6Rank: 6


8867
發表於 12-11-5 08:27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Tommy 的帖子

依家爭取嘅所謂小班教學,並唔係將每班人數減少而增加每班數目,只係要求每班數目因應人囗加減而引入'可加可減'機制,正正係一個較長遠嘅規劃。至於雙非學童問題,仍有待政府解決,但理論上可以增加每班人數去吸納。

唔係好同意你講出去大班補習嘅例子。只要上堂留心學習,唔明就問,基本上平時係唔太需要補習,除非個老師教得差,同大班細班冇關係。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發表於 12-11-5 08:40 |顯示全部帖子

引用:我都唔贊成純粹因為短期學生人數下降而殺校

原帖由 Tommy 於 12-11-05 發表
我都唔贊成純粹因為短期學生人數下降而殺校或解僱教師。當然如果辦學團體在管治上出了問題,則無論佢有無學 ...
Tommy,

說得好。當校長教師要求小班,是要求社會增加十幾廿十巴先資源,他們有責任清楚交代如何利用這資源改善教學,說明學生的那一方面得益,如何量度成效,如何檢討等細節。這資源不是小數目,是經常性的,不說清楚,社會人士如何支持? 如果已有這方面資料請相告。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發表於 12-11-5 09:39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judy 於 12-11-5 09:40 編輯

為甚麽要小班呢?小班對中小學生真的有益嗎?很多小學都小班了,對學生有幫助嗎?前幾年政府都有出報告,發現小班對小學生成績無帮助。中學又如何?

上星期五,程介明在信報專欄中"小班與殺校,專業與政治"都有討論呢個問題,有興趣可看看。這里抄一段:"...不得不說幾句逆耳的話。目前關於"小班"的爭抝,是偏離了專業的考慮。....其實在其他國家有過無數響實證研究,都沒法得出碓切的正面結論..."

要保住教師之飯碗,除了小班外,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嗎?可否讓教師到其他校觀課、帮手改簿、甚至放有薪假進修呢?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發表於 12-11-5 10:03 |顯示全部帖子
我讀中學期間,不知多少次,常常羨慕隣班有得俾某某Sir教中文、俾某某Miss教英文,依家我啲仔女都唔例外。有次開家長會,校長特地走到我們畢業班聽意見,孩子學校教師師資己極好,但家長問得最多啲是:某某教師教得很好,為甚麽不教這級而教其他級呢?

要辦好教育,不是小班,而是大班。讓一級教師教師,初級教師觀課,帮手理好課堂跌序和改一部分功課。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發表於 12-11-5 10:12 |顯示全部帖子
小班教育,只迫一級教師教少點,而分流一些學生到往績不好的學校去。咁搞法,是迫令更多學生除正常上課外,課餘到校外接受超大班教育。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醒目開學勳章


100532
發表於 12-11-5 10:21 |顯示全部帖子
講得好
我鐘意你同我講 I Love U, I Love U Too!You're my sunshine. My only sunshine. U make me happy when skies are grey. You'll never know dear. How much I Love U. Please don't take my sunshine away.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發表於 12-11-5 13:13 |顯示全部帖子
judy 發表於 12-11-5 09:39
上星期五,程介明在信報專欄中"小班與殺校,專業與政治"都有討論呢個問題,有興趣可看看 ...

2012年11月2日

程介明教育評論


                                                                                                                                               小班與殺校 專業與政治                                                                                                                                                                                 


報章上又見「小班」和「殺校」的話題。這個話題,總是纏繞着學校和教師,也纏繞着政府有關部門。這裏嘗試把甚囂塵上的一些表面爭鬥,加以梳理,以饗讀者。

問題的起源,在於進入二十一世紀不久,香港就發覺小學就學年齡的孩子不斷下降,因此出現生源不足、教師過剩;學校缺學生、校舍坐不滿的現象。這種現象,又逐漸上升到中學。



每一年出生多少嬰孩,六年後就有多少孩子進小學一年級,這是非常顯淺的道理,也是最原始的教育規劃。人口下降,不會在短期內發生(除非是戰爭、饑荒、疫病),也不應該突然才被發覺。七十年代,每年出生的嬰孩大約是九萬到十萬左右,到了本世紀初,卻變成只有五萬左右,幾乎折半。不知道是一直沒有人注意,還是部門之間欠溝通,還是沒有人敢去挑起這個議題,就一直捂着。到發覺的時候,危機已經到了眼前,弄得手足無措。

人口下降:汰弱留強?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香港絕不孤單,國家如日本、韓國、台灣,以及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幾乎二十年前已經逐漸出現學生人數減縮的問題。出現這種現象,各個方面會有不同的思考。相信自由市場的經濟學家會認為:過量供應,正好造成完美的市場;也就是家長可以有非常自由的選擇,而不會因為供應缺匱而被迫選擇次級的學校。因此,學生總數減少,必然導致差的學校學生愈來愈少,汰弱留強,正是千載難逢的提高素質的理想契機。

不過,財政部門卻會馬上緊張起來:原來給1000學生提供的資源,現在只有500名學生享用,那還得了?學生少了,資源照舊,豈非浪費公帑;或者說,「生均成本」無端上漲了?如何向納稅人交代?

政府的教育部門,從行政執行的角度看,也會同情財政部門的看法,因此要削減教師、減少班級,務求維持原來的「生均成本」。但是學校最大的支出是教師,要是資源隨着人數下降而壓縮,就必然涉及教師的裁減;教師人人自危,就會出現來自教師的巨大社會壓力。

一所學校,學生太少,到了一定的臨界狀態,就會失去規模效益,就會難以維持,因此有「殺校」的出現,也的確有學校因此結束了。如此一來,就變成「校校自危」,學校被迫把政府看成是攻擊的一方,而採取防衞的姿態。

假如有汰弱留強的想法,不管是從經濟的角度,還是從財政的角度,都會導致社會壓力,政府須要把任何政策措施的社會代價計算在內。上海在十多年前知道人口下降,沒有採取裁員或者「殺校」,問諸當時的教育領導,主要的考慮是:「這裏面的社會代價我們負擔不起。」

在香港,政府開始的時候是理直氣壯地去處理教師過剩,後來進入關閉學校。從財政的角度、從行政管理的角度,照說道理都在政府一邊,政府的確是按原則辦事。但是當時的政府,也許忽略了兩個重要的方面,一個是政治上的代價,另一個說專業的原則。

縮班殺校:社會代價!

回顧起來,學生人數下降的問題,弄了幾年,結果政府還是要遷就於種種社會壓力,不斷把原來的規格降級,節節退讓。其實並沒有節約多少資源。或者說,即使是有所節約,其實抵不過所引起的社會代價。於是問:何必當初?要是一開始就不受「財政浪費」的概念盲了眼,因而不把裁員或者「殺校」看成是政策目標,而是以專業的高瞻遠矚,把危機看成契機,有計劃地重新調配資源。從理想的教育專業角度看:以前學生多,資源少,很多事應做未做;現在學生少了,正好有充裕的資源,為學生提供更高素質的教育。內地的說法:「讓教育再上一個台階」。有何不可?

其結果,財政上也許與現在相差不大,但是沒有了教育界的恐慌,反而可以振奮教育界的人心。現在的局面真箇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再下去,若是不改變純粹的財政計算,何來教育界的「休養生息」?

回到財政的話語,也就是說,投到教育的資源規格,必須有大幅度的上向調整,也必須有符合時代的計算公式。也就是說,是加大教育投入的時候了。

不得不說幾句逆耳的話。目前關於「小班」的爭拗,是偏離了專業的考慮。班太大當然是難以接受的,但是班是否愈小愈好,其實在其他國家有過無數的實證研究,都沒法得出確切的正面結論。因為班的大小,只是學生學習眾多因素中的一個,要與其他因素合起來才說得清是否有效。

專業問題:政治解決?

贊成「小班」的一個論據,是小班教師負擔較輕。教師的負擔,應該是以「師生比」表達,也就是一位教師對多少學生。這是教學資源計算的基本法則,就是說,即使教學資源增加了,比如說師生比是1比15,可以是一位教師教面對一個15人的班,每周教全部(比如說36節課)時間;也可以是兩位教師面對30人的班,每周每人教18節課。是願意大班少課,還是小班多課,是一種專業抉擇,沒有理由要把資源策略綁死在「班額」(即班的大小)單一一個參數上面。

況且,人類學習的特點,是集體性的,班是一個集體,也是一個學習環境,有其重要的價值;日本教師在面對西方研究者的質詢時說:「班小了,同學之間的關係就稀疏了!」這一點,原來是東亞教育的優勢,不可輕易拋棄。
由於政府的措施集中在「殺校」方面,就把全部精力放在與校長們討價還價;而校長們也被迫進入一種「集體議價」的狀態。結果是只好捆綁式大家共進退,所有學校一刀切減班,香港人說的「攬住一起死」。結果,受家長歡迎的學校被迫縮減,家長仍然被迫選擇非心儀的學校。說白了,學校的存亡凌駕了學生的利益。香港何以淪落至此!

話說回來,在這種種「殺校」的威脅之下,大多數教師沒有忘記自己的專業使命。我在台灣的一篇文章結尾說:「香港的教育改革,大部分都是由前線的教師『校本』設計的。香港教師因此相當忙碌。不過香港的教師也是可愛的,為了保障權益,他們可以上街抗爭。同樣的這批教師,回到學校,面對學生,他們又戰戰兢兢地各自做着出色的改革。這就是香港!」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發表於 12-11-5 13:41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2-11-5 14:47 編輯
judy 發表於 12-11-5 10:03
要辦好教育,不是小班,而是大班。讓一級教師教師,初級教師觀課,帮手理好課堂跌序和改一部分功課。 ...

某程度上,同意您這個看法。當年考績直升機上的莊啟程,據聞就是採用類似大學tutor制的教法:大班,由富經驗的老師教,但分很多小組,每一小組有老師帶引討論和進度。

所謂大班,是大班教,小組輔導,這樣兩相配合,莊預的成績就上去了。可惜的是,去年還行小班制的唐乃勤,今年就因為收生理想而擴為大班我猜,唐中所以擴班,是盡量在叩門階段多收band1生,以拉高整體的學生質素,假如沒了最後階段的選生權,它又未必會由小班擴至大班?

我囡現在是在"享受"小班教學的好處,或者介紹一下她的個人經驗?她的學校,S1中英數三科實行小組制:兩班36X2=72人,分拆為3組:28+28+16(補底班)。我囡數學科進了補底班,據她講,她很慶幸。因為人數較少,老師可以進行較多雙向活動,如請同學出黑板做數顯示運算過程。她說,這班的同學不是很聰明,常要求阿Sir重覆教導。假如是大班,有部分"教極唔明"既同學就可能被犧牲。另一方面,原一直教band1既老師是否同樣適合教band2?這個也難說。

據ANCHAN59的分享,他的孩子由大班轉到人數少的IB班後,所學亦有長足的增長,因此,也不能硬說大班教不差於小班,只是老師和學生在不同人數的班中,無論教課或是受教,都不能一成不變。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發表於 12-11-5 13:49 |顯示全部帖子
Tommy 發表於 12-11-5 02:14
二百位校長齊心做事都要睇佢地做咩事,係好事定壞事?校長唔一定係好人,佢地唔一定唔會做壞事,「小班教學」當然唔係壞事,但做每件事都有成本,尤其要動用公共資源,就要更仔細去衡量成本效益。
...

話又說回頭,二百位校長要用上街的方法表達他們在教育上的專業意見,這現象,本身是政府和香港社會的可悲

但我不太同意Tommy您所說的:

教育工作者令我失望,是他們太著重「量」的改變,而忽略了「質」的改變

眾所周知,中學334的改革,令到老師工作量大增,學生和老師都要犧牲許多課餘時間和假期,為改制的亂局而作補救。在量已經太沉的時候,哪有餘力作質的改變?教育工作者如何有閒暇"聽"呢?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發表於 12-11-5 14:01 |顯示全部帖子
我覺得,現在的情況是,老師的負荷根本就太重,應藉著人口減少來作出資源調配,減少老師的工作量。

同意程介明所說的,沒必要把資源綁死在班額這個單一的參數上。但問題是,現在教局對津中就是管得太死。可不可以這樣?

先調減各津中的派位學生數量,然後,容許津中按學校的政策額外收生,但是額外所收的學生,需自付學費(或校方另找獎學金或助學金資助該生)。這樣,一來不減受歡迎學校的學額,並可為學校提供另一個財源,另一方面,總有些受歡迎學校會同意小班教學果效,那他們就可堅持其教學理念。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發表於 12-11-5 14:01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2-11-5 14:42 編輯

……重覆了,刪去……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發表於 12-11-5 14:14 |顯示全部帖子
其實一直不大明白,為什麼小班教學得益方的家長,會那麼懷疑小班的成效?(我在另一樓提起我囡學校S1中英數是分小組教學,立即就有家長來PM問是什麼學校,小班,老師的照顧可以好一點多一點,也可以帶動同學多點討論,而不是僅僅作單向灌輸,這不是挺簡單的道理嗎?)

我沒查過數據,看香港的教育投資是否佔用過多公共資源了?投資在教育,什麼是多?什麼是少?從教育入手改善跨代貧窮問題,難道不是較從房屋入手更基本嗎?在我這個c9看來,同樣banding的學校,一個一班36人,另一個一班32人,那肯定挑32人的那間學校, 這是自然反應吧?其他聰明的家長覺得有什麼原因影響這樣的選擇?可否賜教??

Rank: 8Rank: 8


15384
發表於 12-11-5 14:21 |顯示全部帖子
judy 發表於 12-11-5 09:39
為甚麽要小班呢?小班對中小學生真的有益嗎?很多小學都小班了,對學生有幫助嗎?前幾年政府都有出報告,發現小班對小學生成績無帮助。中學又如何?

最同意莫過於這點,不要先入為主以為小班就一定是優質教學,學習是很奇妙的互動作用,大班也有大班的長處,小班也有小班的短處。況且,本來辦得差的學校就算變成小班,是否能夠證明一定會改善管理而辦得更好?如果家長有選擇時又是否肯冒險送子女入讀這等學校?辦得差的學校本來就應該被淘汰,這是市場定律,校長們齊心為保自己飯碗是無可厚非,不如乾脆說出來反而表現光明磊落,請不要口口聲聲辯稱是為學生好云云。


點評

judy  最令人氣憤嘅係人數少了,可能改少佐簿。但教法照舊,一樣係咁操小朋友默書測驗,看看小雜那邊就知。  發表於 12-11-5 14:31
1   2   3   6  8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發表於 12-11-5 14:21 |顯示全部帖子
另外,有關校長們對國民教育的反應,為什麼不上街……我囡學校的前任PTA成員(她女兒已赴英留學,不用像我們這等蟻民般徬徨)剛巧是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的核心成員,她說,暑假時陪陳惜姿約見中學校長時,很多都明言,要到教育工作者那個層面反對政府的高壓,很難,所以也鼓勵家長有意見時,要明確清晰的表達出來。我覺得,二百位校長走上街頭,換來的卻是社會和家長的不信任,認為他們不過在爭取既得利益,那種社會氣氛,也令人感到嘆氣的

點評

judy  這不是信任與不信任問題,而是能不能以理服人的問題。
既然知道等多幾年人數又回升,大條道理叫政府採取臨時措施不殺校。但要小班教學,就要有理   發表於 12-11-5 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