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1125 小時
- 最後登錄
- 22-1-1
- 國民生產力
- 303
- 附加生產力
- 877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8-3-22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857
- 主題
- 51
- 精華
- 0
- 積分
- 10937
- UID
- 186143
|
2012年﹐中國自閉症兒童人數將達到336.3萬。2003年﹐我國就出臺政策﹐規定輕度自閉症兒童可隨班就讀。
深圳自閉症男孩李孟渴望走進學校課堂﹐但他連續四次被拒絕在校門之外﹐他彈得一手好琴﹐卻無法打動老師﹑同學及其家長﹐19名家長甚至聯名寫信給學校反對他入學。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自閉症兒童一般都有社會交往障礙。男孩李孟﹐熱愛學習﹐彈一手好鋼琴﹐他不會悄悄躲起來讓媽媽找不到﹐也不會做摳插座眼兒這樣危險的事﹐更不會給其他同學帶來威脅。可他卻因很多同學家長害怕其有“攻擊性”﹐在老師和同學的偏見中﹐被拒之校門外。
祗要症狀不嚴重﹐自閉症兒童完全可以在普通學校就讀﹐在這樣的環境裡﹐他可以與正常人交流﹐增強溝通能力﹐這比在特殊機構受教育﹐更有利於他的治療。2003年﹐我國就出臺政策﹐規定輕度自閉症兒童可隨班就讀。
李孟的一些所謂“怪異行為”﹐孩子不理解﹐倒情有可原﹐但作為家長﹐應該冷靜一些﹐對這種特殊的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寬容。孩子患有自閉症﹐本就是一件令人心酸的事﹐但他擁有的讀書夢卻不該被輕易粉碎。
作為學校﹐屈從于部分家長的意志﹐將李孟拒之門外令人難解。為什麼李孟母親主動想和19名家長溝通﹐學校卻斷然拒絕﹖學校強調說﹐李孟無法自律自己的行為﹐無法教授其課程﹐可不容迴避的追問是﹐老師和學校有沒有好好花精力﹐去照應這個特殊兒童﹐作為教書育人的機構﹐不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怎能對孩子輕言放棄﹖
在現實中﹐李孟不是孤例。自閉症兒童進入普通學校﹐實施“融合教育”﹐可謂舉步維艱。從學校﹑老師到家長同學﹐都對自閉症有著種種誤解和偏見。對此﹐學校﹑老師﹑家長都需要反思﹐我們的社會﹐應給自閉症孩子更多的愛。
同時﹐值得反思的還有自閉症孩子的權利保障機制。在國外﹐輕度症狀的自閉症兒童就讀普通學校﹐被視為孩子不可剝奪的權利﹐學校無權拒絕。但我國的“隨班就讀”政策﹐缺少強制性﹐更缺少配套的制度保障﹐設立專門資金﹐對收自閉症兒童就讀的學校給予全力支持。
例如﹐我們的大多數老師缺乏特殊教育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加之教學任務繁重﹐無力照應自閉症兒童。而在香港﹐針對在職教師特殊教育技能﹐有專門的培訓計劃。台灣則規定﹐如果普通班級有包括自閉症兒童在內的特殊孩子﹐這個班的人數可以相應減少1-3人。這些經驗無疑應當借鑒。
還如﹐推動自閉症知識的普及﹐消除公眾的歧視﹐這樣的工作要真正重視起來。尤其是教育部門﹐急需建立一個與家長溝通的機制﹐讓更多家長和學生﹐走入自閉症孩童的心靈世界。
2012年﹐中國自閉症兒童人數將達到336.3萬﹐這些孩子不能再繼續被排斥在主流教育之外﹐應以國家之力和社會之愛﹐幫助他們走出孤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