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呂大樂:培養精英──名校之思考
查看: 13011|回覆: 129
go

呂大樂:培養精英──名校之思考 [複製鏈接]


53
1#
發表於 11-5-1 23:5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0    0    0    0

Rank: 5Rank: 5


3731
2#
發表於 11-5-2 02:01 |只看該作者
唔知點解,D學者咁鍾意將簡單事情複雜化,將淺白文字艱澀化,將普通常識學術化,最攞命就係佢地經常用「否定、否定、再否定」的句式,好似好勁咁!

可能我的水平未夠班,睇完呂先生的文章,我睇唔到佢對問題有什麼分析,甚至連他自己的觀點都好薄弱。我只係睇到佢報導了一些社會現象,而這些現象其實每一天都有很多人在BK裡熱烈地討論;他提出了很多問題,但他沒有拆解每一個問題,就連簡單的分析都好像欠奉;最搞笑就係佢批評無人就「教育作為社會分層機制」作深入探討和研究,但他自己卻說不出對這課題的個人觀點。

老實講,好多BK網友在這裡對教育的分析和觀點,都比這位學者的文章精彩百倍。我上BK都係想學野,但睇完呂先生的文章而學唔到有用的東西,真有點心生不忿。But anyway, 多謝樓主的轉貼,使我對學者有更多的了解。

Tommy


53
3#
發表於 11-5-2 11:5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53
4#
發表於 11-5-2 12:2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5#
發表於 11-5-2 13:31 |只看該作者
眾所周知,名校收羅全港最好的小學畢業生,而名校中學畢生取得比非名校好的成績是理所當然。王于漸憑甚麼數據得出名校培養學生比非名校出色的結論?如果沒有數據、沒有甚麼證明就一口咬定名校對孩子的增值高,非名校就增值低,是否學者應有的態度?

增值指標才是最重要的指標。舉個例子:我的母校所收的是升中試考取五年制中學的最弱學生,大約想等於今天Band 2頭、Band 1尾的學生。但五年後,這些不很出色的學生所造出的成績是值得自豪的,而且在我之前之後的許多屆,每一屆都很理想。而這個理想成績,主要是在學校的風氣使然,師兄對師弟的提攜和感染起了重要作用。

以會考成績論,我母校比名校還差得遠,但如果名校將我那一屆的同學全數取錄了,我幾乎肯定我的同學的平均會考成績會比現在差。

最近和一個剛做校長的朋友傾談過,得知他那間Band 2學校的增值指標是8級,尚差一級就是9級頂級了。

眾所周知,英皇書院是一間褪色了的名校,在BK論壇中見過不少次討論,指責之聲四起,和林超英所講的「優質學校」相差甚遠。亦有朋友子弟在這間學校就讀,都是口碑不佳。我猜想,這是一間減值學校。不過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英皇的會考成績,比起Band 2學校,還是勝足九條街。

假如我的猜想沒有錯,英皇書院真的是減值學校,即是說,你的Band 1孩子讀我朋友的那間Band 2學校,會考成績將會比讀英皇好,而且會好得多,你會怎樣選擇呢?


53
6#
發表於 11-5-2 21:3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3731
7#
發表於 11-5-2 22:4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3# yanyimama 的文章

或者,教授依然迷戀著精英主義,才提出這些問題。我用普通人的身份嘗試對他提出的問題作出以下回應。

富裕階層的子女和精英學子往海外留學由來已久,並非新事物,只是近年多了中產階層的參與。「愈來愈多名牌中學中途流失不少學生(主要是到海外升學),以致本地大學已不一定是優秀學生的必然選擇。」這現象帶給香港社會整體的好處多於壞處。

在一個成熟的社會裡,我覺得我們更需要的是健全的制度和系統,這包括法律制度、代議制度、平等機會、社會公義等等。當社會具備了健全的制度和系統,便不愁沒有精英。因為當一批精英離去之後,自然會騰出一些空間讓另一批精英從後補上,就正如教授所說的「分層機制」,好的制度會使這機制產生暢順的流動,人才(我不喜歡用精英這個字)只會愈來愈多。

當然,制度都需要依靠人才去推動,但我認為「制度」是主,「人」是次。若然我們死抱著精英主義,社會便充斥著濃烈的人治色彩,這些所謂精英會阻礙社會的發展,甚至會倒過來利用不完善的制度去服務他們,而並非完善制度去推動社會進步。

年青人負笈海外能擴闊視野,這絕對是好事,假如我們的社會有良好的制度、經濟發展逢勃,他們學成之後定會回流香港和祖國。再者,名校學生流失,又可使「分層機制」流動,造就更多機會給其他學生接受優質教育和承傳名校的優良傳統,不是更好嗎?

至於大學的收生問題,當部份本地尖子被外國名牌大學搶走的時候,香港的大學也可以招攬內地和其他國家的尖子去填補,或讓更多原本沒機會上大學的學生可以進身大學;大學教育國際化、全球化、製造協同效應,不是更好嗎?

至於名校的傳統,我才不擔心。名校的優良傳統不是一朝一夕所建立,也絕不會因為少了幾十個學生而崩潰。名校的傳統是用幾十年以至過百年時間,由畢業舊生在社會各階層裡潤物無聲、細水長流地慢慢儲下來,而現就讀的學生只是負責去承傳。一些學生走了,另一些又進來;傳統就是傳統,不容易崩潰的!

我覺得大學學者要思考的是,他們現在的角色是培育「精英」抑或培育多樣化的「優秀人才」?

Tommy

Rank: 6Rank: 6


6493
8#
發表於 11-5-3 00:1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2# Tommy 的文章

同意你所說的>>

"唔知點解,D學者咁鍾意將簡單事情複雜化,將淺白文字艱澀化,將普通常識學術化,最攞命就係佢地經常用「否定、否定、再否定」的句式,好似好勁咁!

可能我的水平未夠班,睇完呂先生的文章,我睇唔到佢對問題有什麼分析,甚至連他自己的觀點都好薄弱。我只係睇到佢報導了一些社會現象,而這些現象其實每一天都有很多人在BK裡熱烈地討論;他提出了很多問題,但他沒有拆解每一個問題,就連簡單的分析都好像欠奉;最搞笑就係佢批評無人就「教育作為社會分層機制」作深入探討和研究,但他自己卻說不出對這課題的個人觀點。"

這篇文並沒有提出什麼具體看法,多是連串提問.不過,呂大樂在社會學的研究上頗出名的,或者他還有其他文章作詳細闡述.(一笑...)

Rank: 5Rank: 5


4440
9#
發表於 11-5-3 11:3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1-5-2 13:31 發表
眾所周知,名校收羅全港最好的小學畢業生,而名校中學畢生取得比非名校好的成績是理所當然。王于漸憑甚麼數據得出名校培養學生比非名校出色的結論?如果沒有數據、沒有甚麼證明就一口咬定名校對孩子的增值高,非名校就增值低,是否學者應有的態度?

增值指標才是最重要的指標。舉個例子:我的母校所收的是升中試考取五年制中學的最弱學生,大約想等於今天Band 2頭、Band 1尾的學生。但五年後,這些不很出色的學生所造出的成績是值得自豪的,而且在我之前之後的許多屆,每一屆都很理想。而這個理想成績,主要是在學校的風氣使然,師兄對師弟的提攜和感染起了重要作用。

以會考成績論,我母校比名校還差得遠,但如果名校將我那一屆的同學全數取錄了,我幾乎肯定我的同學的平均會考成績會比現在差。

最近和一個剛做校長的朋友傾談過,得知他那間Band 2學校的增值指標是8級,尚差一級就是9級頂級了。

眾所周知,英皇書院是一間褪色了的名校,在BK論壇中見過不少次討論,指責之聲四起,和林超英所講的「優質學校」相差甚遠。亦有朋友子弟在這間學校就讀,都是口碑不佳。我猜想,這是一間減值學校。不過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英皇的會考成績,比起Band 2學校,還是勝足九條街。

假如我的猜想沒有錯,英皇書院真的是減值學校,即是說,你的Band 1孩子讀我朋友的那間Band 2學校,會考成績將會比讀英皇好,而且會好得多,你會怎樣選擇呢?


我在報章tv睇過鮮魚行的校長, 我深信佢對學生能提供的增值可以已經超過你說的"增值指標是9級頂級了。".......
英皇書院的確是一間褪色了的名校,但是否如你所說"這是一間減值學校。不過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英皇的會考成績,比起Band 2學校,還是勝足九條街。"<----對此我就甘睇, 不論是否名校, 學生入左都唔應該會減值, 學生退步既原因其實各有不同, 相信BK家長應該唔會好似你甘將責任歸咎為"減值學校"......因為我和大部分的家長幫仔女揀中學都唔會因為鮮魚行系增值指標是9級頂級而將阿仔送去增值, 相反就一定揀你口中的減值學校英皇書院(假設只得呢2間學校, 不計其他因素).....現實就系甘殘酷, 雖然我很相信鮮魚行校長對學生的熱誠,支援, 但到我自己的仔女, 我仍然會好似D高官甘,講一套,做一套.....傳統名校之所以可以死而不僵, 鮮魚行之所以要面臨殺校方,呢個就系主因....

Rank: 3Rank: 3


332
10#
發表於 11-5-3 13:48 |只看該作者
正面看名校生自小好學好動。

反面看他們學業壓力大,不努力便可能會包尾。個個同學都補習(由補習老師或父母督促)、學樂器,你不做便落後他人了。


5
11#
發表於 11-5-6 01:1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175
12#
發表於 11-5-6 10:3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440
13#
發表於 11-5-6 12:28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ackeylwfd 於 11-5-6 10:33 發表
我沒有研究”增值指標” 是如計算,也沒有打算去研究,因為覺得實則用處及意義不大,更加沒有參考價值。原因很簡單,”增值指標” 一定要根據一個 “基數” ,一間學校若其學生“基數” 低,只要稍有些微改善後,”增值指標” 便可 ...


你對”增值指標”分析得很好.....
不過我不太認同”增值指標”的實則用處及意義不大,更加沒有參考價值。.......我認為家長絕對應該考慮”增值指標”以了解學校是否好學校;家長首重應該考慮學校程度是否適合自己小朋友的進度,.....舉例band2學生現實上只好揀選band2學校(除非你有特異功能or有特殊途徑, 否則根本入不了band1學校), 在芸芸band2學校中”增值指標”絕對有實則用處及參考價值。.......

Rank: 5Rank: 5


4440
14#
發表於 11-5-6 12:3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ackeylwfd 於 11-5-6 10:33 發表
不過,我不同意 stjoboldboy 兄認為 ”小學首以就近上學為重, 中學應選名校!” ,我認為小學也同樣重要,若孩子入到心中理想名校,我寧願盡量遷移住所也不會因太遠而放棄心中理想名校。


我都是贊同 ”小學首以就近上學為重, 中學應選名校!”....
因為我認為小學生成績好不好,很大程度取決於佢地本身的"記憶力".....名小學根本幫不了"記憶力"相對較差的小學生.....


175
15#
發表於 11-5-6 14:0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440
16#
發表於 11-5-6 19:0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5# Jackeylwfd 的文章

其實我都不太清楚學校“基數” 及其”增值指標”詳細如何計算, 只知道好像是中一學生進入學校時的平均band數跟中五會考後平均band數比較, 如果升左band就讀等於增值高.....

我所以只說小學不需要名校是基於小學課程根本只是些"想當然"的概念及對語文基本運用的"紮根基"功夫......照我自己經歷及對阿仔d同學仔觀察所得, "記憶力"好的小朋友只要"聽聽話話", 成績通常都系band1學生;相反 "記憶力"較差的就算平時點睇都系"醒目仔", 即使天天補習進補都很少可以進入band1......所以我覺得"紮根基"功夫,你一系"死力"練, 一系"記憶力"好(自然就唔使點練都記得), 反而你講既「學校之教導方法及家長之引導手法」根本很難見到功效, 但上到中學"方法"就開始重要, "記憶力"就開始次要.....


53
17#
發表於 11-5-6 21:2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8Rank: 8


19492
18#
發表於 11-5-6 22:45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yanyimama 於 11-5-6 21:27 發表
我的問題是: 假如孩子成績中上, 應該選擇:

1 沒落中的傳統Band1學校-->好處:名氣, 校友網絡, 要考慮的是:家長自求多福, 自己額外找補習, 專科專補, 入不到精英班, 學習氣氛差, 自我形象低,有聽過會考只有幾分大有人 ...


我的選擇是程度適合的高增值學校。

中學或小學時期的校友網絡是次要的考慮。


2714
19#
發表於 11-5-6 23:0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8Rank: 8


19492
20#
發表於 11-5-6 23:31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tccmc 於 11-5-6 23:08 發表
讀名校,在我眼中,絕不是師資,而整體教育策略佔一定份量,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讀其學校文化,歸屬感,自信心,鬥心,和同學間互相的正面影響。

獅子仍然是獅子,一部份綿羊在大環境下磨練可變成獅子,可喜可賀。一部份綿羊在大環境下 ...


名校之中,有不少是高增值學校,例如,由女拔的年報可知她是9級(頂級)增值的學校,由聖保祿的全面評鑑報告也可知她亦是頂級增值.......

當然,也有極少量的名校是負增值學校。在負增值的名中學,是否綿羊可變獅子?我懷疑。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