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中產不減.焦慮卻增 太重學歷.收窄出路 ...
發新帖
查看: 2720|回覆: 13
go

中產不減.焦慮卻增 太重學歷.收窄出路

Rank: 5Rank: 5


3693
發表於 09-11-1 11:09 |顯示全部帖子
焦慮不安的背後
呂大樂:教會要講美好生活
(9月24日消息)


蔡聖龍

從事社會階級研究多年的港大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在昨日(九月廿三日)舉行的崇基學院神學院第三屆牧養研討會的第二場專題演講中,以「焦慮不安的背後:對社會結構的觀察」為題分析他對香港社會日益焦慮的觀察。

中產不減.焦慮卻增

呂大樂指九七前香港人較為寬容,不太介意別人做的事,強調「唔好阻人發達」;但九七後明顯更多計算和比較,很在意別人是否在我身上取走了東西,常質疑「點解要俾你發達?」作為大學教授,他亦觀察到新一代學生一個「優點」:只做實在的事,會為一個實在的誘因而盡全力做一件事,即使他不喜歡那件事,樂器便是一例──參加各類皇家樂器考試的人連年上升,但音樂會入場人數卻沒有增加,換句話說社會出現了一批批不喜歡音樂但又學音樂的人。

他先從職位變化分析背後原因。七十至九十年代,全港的專業人士、行政人員的數目不斷上升,不少家庭都經歷由藍領變白領的過程,大家都有「向上」的感覺。但在九十年中開始,行政人員的數目開始有負增長,文員、專業人士的數目也放緩:「雖然不是完全下跌,但卻出現了時高時低的波動,這正是焦慮的來源。」

數字亦顯示香港社會的結構也沒有重大改變,中產階層並無萎縮。但今日的中產跟以前的中產卻有著本質上的分別:半數中產近十年經歷過減薪減福利,絕大部分更經歷工時延長和工作壓力增加。「今日的醫生跟當年的醫生已大大不同。職業表面一樣,但待遇福利全然不同。因此不少中產人士問的是:沒錯我是中產,但又如何?」

太重學歷.收窄出路

呂大樂進一步指香港社會過分重視「學歷」的問題。「重視學歷沒問題,但學歷應否是唯一渠道?」他以廣告設計為例,以前有興趣和天分的年輕人,可自行到設計學院進修再入行;但現在講求學歷,院校的設計系在招生制度下,須以學生公開考試成績而非其設計天分作取錄標準。這情況導致一個有天分的學生因考試成績不夠好而入不到設計系,一個考試成績稍高但對設計興趣一般的學生卻因入不了心儀學系而入了設計系,使兩個學生也不開心;院校老師見入讀學生資質平平又不開心,家長見子女讀不出成績又不開心,僱主見到畢業生的水準不高又不開心──結果整個社會也沒有人開心。

他進一步引用數據指出:在大學報讀理科的人數連年下跌;文科及人文學科則大致維持;金融商科則大幅增加。「現在出現的問題是,大家收窄了自己的出路。本來有四扇門,但大家看見某扇門好像有光,便一窩蜂爭入那扇門,結果在『擠擁』下便人人也焦慮。」

他又比較社會各階層的收入。原來近十年的收入中位數變化不大,而中產與草根的收入差距,十年來也維持在2.7-2.8倍的水平,但中產與富人的收入差距,卻由4.4倍增至5倍。「所以中產人士的確鬱悶,窮人可以申領綜援,中產的工作卻愈來愈辛苦,但收入卻不斷被拋離。」他指「中國好,香港好」理論上是對的,但香港的現實是個別行業(如金融)好了,其他行業卻愈來愈不濟,結果大家見到別人好了,自己卻不好,便出現焦慮。

終極關懷.唯有教會

呂大樂總結指,現在需要的是思考如何令社會不同階層和諧。他指情況確實令人擔心,但又不是完全不能改變。作為非信徒的他,相信教會的角色就是要努力宣揚何謂「美好生活」:「若教會不做這工作,我實在想不到社會上有甚麼團體會做。」他指香港的慣性思維就是如何投放少、收穫多,例如改革教育為的是提升競爭力,搞文化最先做的是賣地,科研著重的是甚麼時候回本。「教會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能讓非信徒明白『終極關懷』的地方,就只有教會。」

www.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每日快拍,2009.9.24)

Rank: 5Rank: 5


3693
發表於 09-11-1 11:10 |顯示全部帖子
"他以廣告設計為例,以前有興趣和天分的年輕人,可自行到設計學院進修再入行;但現在講求學歷,院校的設計系在招生制度下,須以學生公開考試成績而非其設計天分作取錄標準。這情況導致一個有天分的學生因考試成績不夠好而入不到設計系,一個考試成績稍高但對設計興趣一般的學生卻因入不了心儀學系而入了設計系,使兩個學生也不開心;院校老師見入讀學生資質平平又不開心,家長見子女讀不出成績又不開心,僱主見到畢業生的水準不高又不開心──結果整個社會也沒有人開心。'

this is the part that we should make changes.

Rank: 5Rank: 5


3042
發表於 10-4-10 06:49 |顯示全部帖子
Thanks for sharing!

文中話真正欣賞音樂嘅人唔多,但考皇家樂器等試嘅人卻增加咗。我覺得都幾可悲,亦可以反映香港人嘅功利心態。

而家好多小朋友在學已經要揀一兩種樂器,但父母卻疏忽咗藝術熏陶往往係從生活中一點一滴啓發出嚟,並唔係靠每星期兩堂,每堂40mins嘅樂器時間所得。

我朋友係綱琴老師,但佢唔鍾意綱琴。
我好突然,佢話教琴只不過係佢嘅職業。細個阿媽話要學,所以學,大個有一技之長容易揾食。佢又細到大都只不過抱住呢種心態。所以放工你叫佢對住個琴都幾難。
我唔知係咪好多教樂器嘅老師都一樣心態,但以上文章都令人心有不安。當然,我朋友絕對唔會被家長懷疑佢對音樂嘅熱誠,就等如我唔會被我老板懷疑我對工作嘅態度。

最近參加一個playgroup(2-3歲),其中一環節係填顏色。好多家長攞咗張圖畫就開始guide個小朋友:
....樹葉唔係藍色架,用綠色啦....太陽伯伯唔係紫色喎,用黃色好唔好....囡囡妳睇吓老師隻貓咪係啡色喎,點解妳用粉紅色呀??快D攞技brown color 啦,'Brown" ok ? 嗱This ..is ...brown ....然後就捉住囡囡隻手填,恐防佢填出界。有D索性幫個小朋友一齊填費事煩。

似乎,好多家長重視個結果多過個過程。

個老師咪咪嘴笑無出聲,好似好滿意咁。

相反,我個囡就鬼五馬六,乜色都填一餐,又出哂界。可以先填紅色,再上藍色然後索性攞枝黑色臘筆大大力塗上面!後來佢發現黑色之後無辦法畫上其它顏色,於是反轉張紙又畫過,不過今次無再揀黑色。

囡囡好開心!係名符其實嘅2.5歲塗鴉。

我無理佢,因為我覺得樹葉點解唔可以係藍色?太陽點解唔可以係紫色呢?
come on,俾D空間小朋友吧!我哋大人已經失去咗一對可以睇到紫色太陽嘅眼晴。因為,我哋只畫眼中所見,而小朋友卻畫心中所見。





原帖由 mattsmum 於 09-11-1 11:09 發表
焦慮不安的背後
呂大樂:教會要講美好生活
(9月24日消息)


蔡聖龍

從事社會階級研究多年的港大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在昨日(九月廿三日)舉行的崇基學院神學院第三屆牧養研討會的第二場專題演講中,以「焦慮不安的背後:對社 ...


2714
發表於 10-4-10 21:53 |顯示全部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發表於 10-4-10 23:01 |顯示全部帖子
stccmc,

對我來說,「立竿見影」是建立在沙土上的大廈,基礎不可能穩固,隨時有倒下來的可能。

講運動,你是行家,很了解基礎的重要性,如果初學時基本姿勢學得不好,將來怎樣也不會打得好。我的羽毛球扣殺威力遠不如你就是因為基本姿勢沒有你那麼好,無論怎樣努力打也不及你。

囡囡乒乓球教練對我說,有很多家長都希望子女學球時,短期內作戰能力有大幅的提升,於是基本功就訓練得較少,長期而言,對球技發展不利。

無獨有偶,我囡囡畫班的導師兼老闆對我說,我囡囡是唯一從畫室一開業就學到今天的學生(老友的子女除外)。教我囡囡時,不需要整色整水,令我覺得女兒進度很好。反而可以有長遠的規劃,按步就班,從最基本開始,打好基礎才到另一階段。

eviepa


2714
發表於 10-4-10 23:40 |顯示全部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5Rank: 5


3693
發表於 10-4-10 23:53 |顯示全部帖子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5433:

Roundtable與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合辦的「九龍城書節」:
11.00-13.00
與呂大樂對談﹕教育還有用嗎?
演說均非常精彩,以下是發言選錄摘要:

呂大樂演說

學生:上大學的,是因為慣了服從marking scheme,才成績好,他們都服從性強,結果大學全是綿羊,政府說甚麼就甚麼。

呂:聽了六位學生發言,他們對學校教育都沒有一句正面的評價。學生對學校的期望高了。以前我的偶像是那些用很少時間就讀好書,然後用很多餘下的時間看課外書的人。那個年代我們會積極避免參與學校的事。低度投入是重要指標。同時也不期望老師嘉許,反正低度投入。也沒想過要改變老師,反過來也不會受其價值觀灌輸。對待學校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積極投入和期望獎勵,否則你就只有積極服從。

不過我同意這些年來考試制度是很重大的改變,以前答題可以自由發揮,發表見解,因而令我們不用太努力讀書,可較容易投入自己喜歡的事。我還記得歷史科答題時,我完全忘記了問題所要求評價的歷史事件,只記得那和帝國主義有關;我答題時就這樣說:歷史不應只討論個別事件,而應談宏觀,所以題目本身是錯的,讓我們談帝國主義的問題吧。這樣也得了個B。

昔日在學校的最大得著是搞讀書小組,互相presentation,互相學習。我忠告大家要想清楚,自己想在學校得到甚麼。與其叫學校給你自主性,不如自己儘量尋找空間,你根本沒可能說服校長和老師,以及其他想服從、慣於服從的同學。而說到上課苦悶,其實教學一樣苦悶,我做教授改卷,會發現為何所有答案都一樣,都在猜度我想要甚麼答案?一模一樣的答案令我沉悶。但如果有一個學生,能引用一本book list裡沒有的書,我即時眼前一亮,即使他答得不太好,我也會頓生好感,通常也會給較高分數。

學生:我們在讀書以外,還花時間關心社會,是因為愛這個地方,才關注,不然眼不見為淨。

學生:我愛菜園村和大角咀的居民,我用這個方法來作為我愛國的概念。而且,中國真的很好了嗎?一個強大的國家會在國慶之日實行戒嚴的嗎?

學生:談愛國或愛一個組織是很危險的事,究竟愛國的定義是甚麼?很容易會因此被人利用和宣傳,例如愛德國就要殺猶太人。取而代之我們應愛周圍的人民。

呂:以前同輩中有三成幾的人無法升中學,那考試制度其實比今天還殘忍得多,那在更早的階段就淘汰人。只不過當年如果你生存得到,在中六中七卻比現在自由。其實,你們現時可以在互聯網做很多廣播,得到的自由也是我們當年所不能想像的,當年要寫字、執字粒,再印刷、找報攤發行來傳播訊息。

不過現在大學學期比以前長好多,以前每年上課只是二十周。不過反過來現在功課減了一半。我認為大家說服市民你的社會運動重要,比說服老師來得有用。你要清楚自己的目標。

學生:通識本來是鼓勵批判思考,為甚麼還要用marking scheme來限制學生的思考?

學生:現在的大學生已不想參與任何教育以外的活動,大家只心想GPA過3,生怕畢業後找不到有錢的工作。

呂:但無論如何,我不會鼓勵大家完全放棄考試,那對你將來很吃虧。如果你今年考高考,那你就犧牲這四個月吧,到未來你會有選擇。你就在考試的期間暫時把理想擱一擱吧。不過,我覺得新高中有問題,它多了一些projects和portfolio,那是由學校老師評分的,於是老師對你的影響大了。例如你可能要在project內也支持淫審條例。

學生如果有機會exchange,也可考慮去特別的地方,例如阿根廷,僱主和我一樣,看到每人的CV一樣,也想睡,突然看到你是阿根廷的,心想你去了阿根廷一年也仍未死,應該有料到,也對你有興趣。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現在社會討論的學習的,大多是十年前的事,你只是在跟隨別人,不如想想自己想做甚麼。如果我1975年穿低腰喇叭褲,那時是領導潮流,但只要我不變,三十四年後的今天便可以再領導潮流,你不變,起碼有自己的位置,這比你不斷變,不斷追隨別人為好,那樣你永遠不會有重要性。

聽眾:香港的問題已很嚴峻,那不只是教育有無用的問題,是整面社會有問題。即使你成績很好,做了精算師會計師,但加入公司後,他多是請合約制,每人做到十二時甚至凌晨二時,盡情榨乾員工。我是精算師,但我覺得如果繼續在公司努力效力,其實是做壞榜樣,害了下一代新來的員工也要這樣做,我要用腳來做決定,離開這家公司。

學生:教育制度一時三刻也改變不了,大家要清楚自己喜歡做甚麼,去做就是了。

[ 本帖最後由 mattsmum 於 10-4-10 23:56 編輯 ]


2714
發表於 10-4-11 00:21 |顯示全部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發表於 10-4-11 00:42 |顯示全部帖子
stccmc,

誇獎了,小弟小時候學過幾年,一生受用。 同意基礎十分重要。


很羨慕你有幾年的羽毛球學習。我學羽毛球,是一對十六的訓練班,學了四個月。可想而知,教的是最基本的東西,至於動作、步法合不合標準,則要靠學員的天分了。但以當年的羽毛球水平,這四個月的學習足以令我稱霸於朋友之間,有學總好過無學。但問題是遇著有良好訓練的球手,怎樣努力也打不過。

當小女學了一年游水左右,還在努力學自由式時,有同學家長同我說有教練10堂就教會她的女兒三式,再多10 堂就會蝶式 (大概係咁上下),又話教練教名校游水隊,問我學唔學,我一口拒絕。 20 堂學會四式叻得去邊,太急攻近利,唔啱我。結果一年後問那位家長孩子學游水如何,她說己沒游,放棄了!

小女呢? 興趣保持到,學游水足幾年,全年每個星期都游一堂,打好了三式基礎後最近才學蝶式,但進度良好。


我將游泳定位為求生技能,老早預測女兒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游泳的興趣降低。她學了兩三季的游泳,但總學不懂。小五暑假,我親自教授,她學懂了,但泳姿很難看。不過,難看又怎樣?遇有意外,她大概可以游三四百公尺,足以自保。

eviepa


2714
發表於 10-4-11 21:52 |顯示全部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發表於 10-4-11 23:23 |顯示全部帖子
Stccmc,

你講得好,不過,我個女只鐘意玩水,唔鐘意游水,三四百公尺的成果是逼了幾次才逼出來的,達到求生水平,不再逼了。 心肺的訓練,可能要等到她大一點,喜歡羽毛球才能訓練。

eviepa

Rank: 5Rank: 5


4440
發表於 10-4-12 12:32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stccmc 於 10-4-11 21:52 發表
游泳除了是求生技能,又是訓練小朋友心肺功能的好運動,更可磨練孩子的耐力。因為在水中運動,做多了也不如跑步或羽毛球容易傷關節。

游泳真是十分好的運動。 ...


十分贊同....
還有一樣,如能持之以恆, 小朋友可以變成習慣,學習到紀律性, 學懂處理比賽成敗得失......
所以我寧願阿仔放棄其他課外活動,甚至部分學習時間,都要練水....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發表於 10-4-13 02:58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mattsmum 於 10-4-10 23:53 發表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5433:

Roundtable與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合辦的「九龍城書節」:
11.00-13.00
與呂大樂對談﹕教育還有用嗎?
演說均非常精彩,以下是發言選錄摘要:

呂大樂演說

學生:上大學的,是因為慣了服從 ...


謝謝mattsmum經常的分享

兆基創意在本月有開放日,可惜它似乎不打算開辦初中,工作坊的內容都只適合中學生,所以我們家都沒甚前往的意願。

本來看到幾篇文章想分享的,但原來《藝訊》沒有網上版。其中題為〈創意〉的文章猶值得推薦(作者為演藝學院課程統籌),另《字花》編輯一篇講「人類學家的好奇心」的書介,亦勾勒了西方人文發展的點點軌迹,很好玩。有空請去藝術中心或其他贈閱地點翻翻

Rank: 3Rank: 3


281
發表於 10-7-5 00:38 |顯示全部帖子
十分同意!

剛巧我囝囝也是學了一年游泳,也未懂自由式....相比其他朋友孩子,很難看呢...不過我兩公婆很欣賞囝囝每一堂的點點進步....囝囝還有學鋼琴、繪畫、溜冰、體操等....用意只想當手腳、腦筋、協調等的訓練...並不急於一時的成績....但想想現今大部份的父母們,很難忍受我們這樣打慢板了....

原帖由 stccmc 於 10-4-10 23:40 發表
誇獎了,小弟小時候學過幾年,一生受用。 同意基礎十分重要。 當小女學了一年游水左右,還在努力學自由式時,有同學家長同我說有教練10堂就教會她的女兒三式,再多10 堂就會蝶式 (大概係咁上下),又話教練教名校游水隊,問我學唔學 ...

[ 本帖最後由 gardenwoods 於 10-7-5 00:41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