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單向 vs 雙向教育
樓主: 0002
go

單向 vs 雙向教育


2714
發表於 10-4-7 03:03 |顯示全部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5Rank: 5


3693
發表於 10-4-7 13:50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1# stccmc 的文章

有天和兒子討論中國歷史/文化/學習,他的問題是,什麼是共產主義,中國是什麼樣的國家?

我們討論了很多,我突然意識到,從來沒有一個講英語的西方國家曾經是共產主義國家。為什麼?


2714
發表於 10-4-7 18:56 |顯示全部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發表於 10-4-7 21:25 |顯示全部帖子
mattsmum,

馬克預期,共產主義會首先在西歐國家出現,因為工業化在當地製造了資產階級及無產階級。而前者必定剝削後者,造成階級衝突,工人就會起義,成立社會主義國家,再過渡到共產國家。

但明顯地,armchair thinking想出來的理論經實踐後確定全盤失敗,其中一個預測失準就是,共產主義只能在落後地區成功奪取政權,如毛澤東就是靠「農村包圍城市」,而非「工人起義」取得江山。

1. 共產只能在落後地區成氣候,可能是這樣,人民越貧窮 ,越傾向相信共產為他們帶來好處。西方(白人)英語國家大概只有六個:英國、愛爾蘭、美國、加拿大、澳洲、新西蘭,都是較富有的國家,人民傾向不相信共產。

2. 這六國有個共通點,都是行民主的,民主政制有一套有效的機制去化解社會予盾,使每個階級都不致於太過受壓迫,社會上的怨氣就較少積累下去。民主,不是萬應靈藥,但起碼有長治久安的可能性。相反地,獨裁政體做得好可能有一時之富強,但沒有約制的權力是貪污腐化的溫床,長治久安的可能性不大。

eviepa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0-4-7 21:49 編輯 ]

Rank: 5Rank: 5


3693
發表於 10-4-7 22:36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1# eviepa 的文章

he is looking for a novel about life in a communist country. all I can think of is "animal farm" which is not that sort of novel. if he is looking for a novel in chinese, he can find more.

another related question, why industrial revolution happened in those countries but not asian countries.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發表於 10-4-7 23:22 |顯示全部帖子
mattsmum,

我認為,歐洲能產生工業革命是因為歐洲列國林立,中國長期強大統一,而周邊的民族又太不濟了。

中國的「文藝復興」比歐洲早得多,在春秋戰國時已出現。當時,每個國君都有很強的危機感,不自強去吃人,就是給強者吃掉。於是,誰有才能,就用誰。

我們可以見到,蘇秦可以用合縱之法六國封相,張儀也可以用完全相反的連橫之法,在秦國受重用。當時有法家的專君,有儒家的仁義,有道家的飄逸,有墨家的雷鋒精神,有名家的邏輯探求…….。總之,任何方法都有可能名成利就。學術是完全自由的。

到了秦統一中國,到漢朝盛世,皇帝最重要的是保住帝位,而非要國家進步。漢朝匈奴、晉朝五胡、唐朝突厥、宋朝遼金都只能對漢族作一時之患,不能長期與之抗衡。蒙古人速起速衰,滿清的完全漢化,都讓皇帝覺得:中國不需要進步,最好是全國有同一意識形態,這意識形態最好是不思進步的,最好是崇古的,儒家思想就是皇帝能保住江山的最佳意識形態。於是,讀四書五經才可做高官,孔子被所有人視為永不能被超越的,全民只重德行,不重科技及理論。

戰國時,齊王叫孟子到他那裡,孟了反叫齊王走到自己身邊,齊王沒有辦法,鬼叫他有利用價值,難項都要頂,好過初別國滅亡。但若孟子對著漢武帝這樣講,則是大逆不道,隨時有生命危險。

歐洲,在羅馬帝國後期歸依天主教後,科技文化被拖著後腿若一千年。但當教會影響力下降後,各國為了生存,就像中國春秋戰國時一樣,求才若渴,學術自由,沒有統一的意識形態要遵守,於是,知識爆炸了,有了理論基礎去工業化。

工業革命的關鍵人物是瓦特,他改良蒸氣機,用的方法和普通工匠不同,他應用了牛頓力學基礎去計算,於是為工業革命帶來動力。他亦因此賺了大錢,享有崇高地位。英國亦藉著鼓勵學術自由,孕育出工業革命,以一個蕞爾小島,發展成為日不落國。

eviepa

Rank: 5Rank: 5


3693
發表於 10-4-8 09:26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1# eviepa 的文章

為什麼中國長期強大統一, 但過去500年,
這種文化却跑输了?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發表於 10-4-8 22:54 |顯示全部帖子
mattsmum,

太平天國作亂初期,曾經一度處於極大的劣勢,但突然發現吳三桂三藩之亂收藏的兵器,於是士氣大振,一舉攻下半個中國。

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覺得二百年前的兵器仍派上用場,證明中國真的不濟,發展太慢。

其實柏楊真是大驚小怪,不要說二百年前的吳三桂,就算是二千年前秦始皇留下的兵器,理論上,只要保存得好,太平軍仍能好好利用。

中國在秦統一後,科技的進步一直是緩慢的,由1500年至1840年鴉片戰爭,發展並不比漢唐慢,仍是用一貫蝸步前行。

中國被歐洲比了下去,絕非因為自己突然衰弱了,而是歐洲突然飛踴發展,文藝復興打好科學文藝理論基礎,孕育出工業革命,令十九世紀的歐洲,足以宰制天下。

歷史學家傅樂成認為清朝是個管治能力極高的期代,皇族可以將四大滅亡因素減至最低:權臣、武將、外戚、宦官。

但清朝是個運氣最壞的朝代,遇上了三千年未有之變局。設想秦始皇、漢武帝、隋文帝、唐太宗遇上了一隊砲艦,一支拿著步槍的軍隊,也只能任人宰割。

eviepa

Rank: 5Rank: 5


3693
發表於 10-4-9 23:25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1# eviepa 的文章

eviepa,

unlike you, I was a science student and did not take history, so i have no answer to this.

thank you for your advice.

Rank: 8Rank: 8


19492
發表於 10-4-10 04:06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mattsmum 於 10-4-9 23:25 發表
eviepa,

unlike you, I was a science student and did not take history, so i have no answer to this.

thank you for your advice.


我想不用熟讀歷史,也可以對這有趣的課題作討論。

我就認為中國和歐洲的強弱取決於他們的教育制度。歐洲教育制度的基本特色是在9世紀時的 Carolingian Renaissance 中確立。課程主要包括 trivium 和 quadrivium。Trivium主要是語文教育,包括語法、邏輯和修辭。Quadrivium就是學科的教育,包括算術、幾何、音樂和天文。

Carolingian Renaissance 對歐洲教育帶來轉變,為以下各次的歐洲主要改進創造了基礎:
  • Renaissance of the 12th century (引入阿拉佰數字、伊斯蘭技術和東方科技,包括火藥和印刷技術,提升日後的運算能力和科技開發能力)
  • European Renaissance(14至17世紀文藝復興)
  • Industrial Revolution(18至19世紀工業革命)

歐洲的進步不是突然發生的,而中國的科技發展緩慢也與中國的教育制度有關。中國的教育是為各朝科舉考試制度而設,而科舉考試範圍窄,又不實用。文人大多只為考試功名而讀書。就算在今天,這些觀念也依然影響著我們的學習。

[ 本帖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10-4-10 04:07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發表於 10-4-10 05:37 |顯示全部帖子
ChiChiPaPa,

歡迎加入討論。香港絕大部分學生在會考、Higher Level Exam、A Level Exam 讀歐洲史時,都是讀1800年之後的事情,之前根本不在課程之列,所以要比較東西方,大家只能靠課外閱讀。大家吹水而矣。

你的講法和我的很大程度沒有抵觸,只是補充了我的論點。

1. 中國的教育制度,選拔制度是皇帝攪出來的,是皇帝不想國家進步的其中兩種措施。將所有帝國內子民的思想統一,是保持「和諧」社會的良方,對保住自己及子孫的帝位至為重要。以現代人看,這是「河蟹」了。但中國卻可以長期強大,似乎不太差。

2. 你認為「歐洲的進步不是突然發生的」,我部分同意這個講法,端視乎怎樣去定義。

歐洲文藝復興、工業革命是歐洲19世紀宰制天下的原因,但如何孕育文藝復興,則有千百個原因,你講的教育制度當然是一原因。甚至歐洲人的重理性的思考模式也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而這種思考模式,可能建基於古希臘,甚至更久。所以要尋根究底的話,歐洲於19世紀的強盛,可以是源遠流長的。

但從實際國力看,則歐洲在文藝復興開始才有爆炸力的提升。文藝復興之前,是中世紀,亦被稱作Dark Age。對比羅馬帝國,Dark Age的歐洲,在文化、科技都是退步了,和回教徒近千年的競爭是處於劣勢的,但文藝復興之後,歐洲於兩三百年內,將形勢扭轉,到工業革命期間,更能宰制天下。這進步,不能不說是飛踴式。

憑記憶的片段,似乎在大概十七世紀之前,歐洲和中國,在綜合國力上,存在著巨大差距:

** 公元前兩三百年,馬奇頓亞歷山大大帝,帶著兩三萬將士,橫掃中亞、印度。大約同期,戰國七雄的趙國就在長平之役,給秦將白起活埋了40萬降卒。

** 在中國歷史上,往往有號稱百萬大軍作戰的戰事。豹子頭林沖就是80萬首都軍隊的教頭。但到1500年的歐洲,只要交戰國的任何一方軍隊有3萬人,則幾乎肯定在人數上佔優。

** 15世紀,鄭和下西洋的船隻,每艘都比幾十年後歐洲第一強國西班牙發給哥倫布的兩艘船大得多,先進得多。中國在當時,可以長期有三萬官兵,到西洋宣示國威。三萬在中國是濕濕碎小數目,但卻足以在南亞稱霸。

eviepa


P.S. 羅馬帝國應可和漢朝比一比,不過我傾向相信,漢帝國是勝一籌。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0-4-10 06:02 編輯 ]

Rank: 5Rank: 5


3693
發表於 10-4-10 08:39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2# ChiChiPaPa 的文章

Chichipapa,

I tend more to agree with you, there is something not quite right in the eastern way.

looking for " how useful this works for me" but not  "why it is so" .

we were the great culture with the 4 big invention but not bother to find out why they worked so.

it is a very great culture, even our GDP were the largest for many thousand years till industrial revolution, but no more progressing till recently.

so this is an interesting topic.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發表於 10-4-10 23:29 |顯示全部帖子
mattsmum,

歐洲人在19世紀將中國殺過措手不及,並非近幾百年來突然變差,而是歐洲進步得太快。

但在東西接觸後,日本能夠於迅速作出反應,自強成功,但中國到今天為止也不能肯定走的路正不正確。兩者的差別,基本上是文化因素使然。

日本長久以來都有borrow culture,中國一向強大,便一向學習中國。在1853年美國炮艦示威後,在約1870年已經有迅速西化的共識,全國一心。在1895年擊敗中國成為東亞霸主,1905年打敗帝俄,成為世界大國。

中國於1840年面對英國先進武器,大敗。1860年對英法,大敗。中國認為只敗於武器硬件。1870年左右,開始洋務運動,目的是引進西方武器,認為以中國無限優越的文化,加上船堅炮利,就可以重新稱霸。不過,1894-5的甲午戰爭,中國以絕對優勢的武器硬件,徹底敗給日本。中國人才如夢初醒,文化亦沒有優勢。深厚的文化,面對全為新的局面,變成文化包袱,應變慢。

由1895到1978,中國每天都摸索著:中國應走甚麼路才可以現代化?走了很多冤枉路,鄧小平才帶領中國走出困局,改革開放至今三十二年,有不錯的成績。但中國文化,在白人建立的國際秩序中競爭力如何,會否走向富強?我不懂。

eviepa

Rank: 5Rank: 5


3693
發表於 10-4-10 23:58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1# eviepa 的文章

但中國文化,在白人建立的國際秩序中競爭力如何,會否走向富強?- this is the biggest question in my mind.

Rank: 5Rank: 5


1729
發表於 10-4-11 23:27 |顯示全部帖子
估唔到上緊歷史,單向咪老師講,同學唔準發表意見,而雙向,咪老師比個主題,無一定的答案,讓大家表達自己的見解,互相學習,這當然包括所有同學及老師本人。

所以前者高知識,高分,低運用技能,後者則普通知識,普通分,但自學自我思索討論能力相當高。

解釋左點解中國及香港或者日本都只是世界工廠,英美等大國就是創意大國,收到大量專利費(坐係到收錢)。

Rank: 5Rank: 5


3693
發表於 10-4-12 01:14 |顯示全部帖子
Typing from my iPad now,I fully Agree with you, I need to pay to download app to read PDF,


原帖由 happyvalley 於 10-4-11 23:27 發表
估唔到上緊歷史,單向咪老師講,同學唔準發表意見,而雙向,咪老師比個主題,無一定的答案,讓大家表達自己的見解,互相學習,這當然包括所有同學及老師本人。

所以前者高知識,高分,低運用技能,後者則普通知識,普通分,但自學自我思索討論 ...

Rank: 5Rank: 5


4440
發表於 10-4-12 12:06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happyvalley 於 10-4-11 23:27 發表
估唔到上緊歷史,單向咪老師講,同學唔準發表意見,而雙向,咪老師比個主題,無一定的答案,讓大家表達自己的見解,互相學習,這當然包括所有同學及老師本人。

所以前者高知識,高分,低運用技能,後者則普通知識,普通分,但自學自我思索討論能力相當高。

解釋左點解中國及香港或者日本都只是世界工廠,英美等大國就是創意大國,收到大量專利費(坐係到收錢)。


應該只有中國是世界工廠....日本都已經進化到"改善產品"的功能強國....香港只可以是"金魚缸"城市, 現在只有靠"擺設觀賞作用"來取悅大陸同其他國家幫香港"換水換缸".....

其實就算出現"高知識,高分,低運用技能"既學生,其實都唔應該太怪責教育制度.....始終若是真系龍, 終需有天飛龍在天....

[ 本帖最後由 samuel89 於 10-4-12 12:46 編輯 ]

Rank: 5Rank: 5


1729
發表於 10-4-12 16:33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0-4-12 12:06 發表


應該只有中國是世界工廠....日本都已經進化到"改善產品"的功能強國....香港只可以是"金魚缸"城市, 現在只有靠"擺設觀賞作用"來取悅大陸同其他國家幫香港"換水換缸".....

其實就算出現"高知識,高分,低運用技能"既學 ...


當然有部份人可以跨國、及有成就,但只是小數目,如果要創意工業,是雖要社會配合的,就如樹木要有好泥土,先會長出靚樹林。

Rank: 5Rank: 5


4440
發表於 10-4-12 17:55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happyvalley 於 10-4-12 16:33 發表

當然有部份人可以跨國、及有成就,但只是小數目,如果要創意工業,是雖要社會配合的,就如樹木要有好泥土,先會長出靚樹林。


應該系雞先蛋先既問題比較貼切....

單向 or 雙向教育其實都只系不同性質的好泥土, 大家的著重點雖然不同,但都會長出靚樹林,相反亦都會長出朽木。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發表於 10-4-13 01:29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mattsmum 於 10-4-7 22:36 發表
he is looking for a novel about life in a communist country. all I can think of is "animal farm" which is not that sort of novel. if he is looking for a novel in chinese, he can find more.

another re ...


現在發現您們在討論些有趣的論題

由於mattsmum很多文章都予我很大的啟發,因此先回應了些資料性的問題:

您說得很對,想像性的《動物農莊》絕對是共產主義的現實版,但假如您兒子想看些近乎自傳的英文小說,張戎的《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似乎是個好選擇?其中文版好像列入中學生課外書目中。

她與通俄文夫婿合著的《毛澤東。不為人知的故事》,因其史學性質在真實性方面引起頗多爭議,但作為小說來看亦不妨。

而另一位文學性更受推崇的華人英文作家哈金,很多作品都是半自傳寫他在內地的生活的。

至於東歐作家,最著名的要數前捷克總統哈維爾。但我其實沒有看過他的戲劇作品和自傳,讀他剖析共產主義和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很多文章(網上有許多中文譯本,很多自英譯本再翻譯的),卻都很有啟發性。

另一位較為"普及"的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前期作品亦講述其在共產國家中的生活。初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我有一種小說竟可以這樣寫的震撼。
在我成長那個年代,可能因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曾改編為電影,昆德拉跟村上春樹近似,是近乎流行的作品,連醫學院的同學也齊來討論。他前期的短篇較易入口,您囝囝可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