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於二○一○學年推出的教學語言「微調」方案 ...
查看: 9362|回覆: 89
go

於二○一○學年推出的教學語言「微調」方案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164
1#
發表於 09-1-9 08:4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真係唔明香港的教育政策,改改改........

家長辛苦,小朋友辛苦,教師辛苦,........

我的大仔要面對三三四,細仔要面對語言微調,點簡學校呀........ 如果我有錢,就一定送佢地去外國,不必受害受苦。

這個學年教師自殺.....學生自殺.... 遲下不知點算




母語教學政策推出十一年後,在爭議聲中「死亡」,但隨之而來最快於二○一○學年推出的教學語言「微調」方案,卻造成「分班定生死」情況,新丁升中一旦編入中文班,隨後即使英語成績進步,升級亦未必能「翻身」入以英語授課的彈性班。家長成功爭取取消英中、中中標籤,卻又可能再成為犧牲品,為求編中彈性班,勢再掀操練之風,而且隨時觸發更多教學及行政混亂問題。有學者批評,「微調」方案引入彈性班及中文班,定必令學校標籤加劇為學生標籤。
   0    0    0    0

Rank: 5Rank: 5


4418
2#
發表於 09-1-9 14:05 |只看該作者
標籤總會有, 就算冇微調, 現不少學校也有分精英, 補底班.  同學間成績有好有壞, 有積分名次, 壞成績學生又會被標籤?  香港制度考試頻密, 校外比賽多, 每一次成敗, 看重的都覺是一種標籤.  考不到小學名校, 升不上好中學, 入不到預科大學, 失落者都可視為被標籤.  相信家長對標籤的心態, 比學生還重.  我中學時也是讀普通班, 自己肯努力, 或可入讀精英班.  是自己取向選擇, 從來沒有標籤感覺.

分班定生死, 總好過分英中和中中定生死, 入到中中還有學好英語機會.  以前中中全不能以英語學習, 現在起碼有能力學生在中中也有機會以英語學習, 有英語班或彈性班可選, 最壞打算讀到中文班, 英文課時也增到25%, 也不比以前差.  怕讀不上英文班選讀中文班也非難事, 但對想讀英文班的中中同學是多了很多選擇和機會.  為什麼要反對呢?

近日教局發佈高考英語成績, 比對英中甲乙卷, 考甲卷學生在高考英語大幅落後, 影響入大學機會.  考甲卷多會是中中生吧, 這是母語政策的後果, 升學和就業英語都處於劣勢.

關於擔心填鴨問題, 好學生早已自動填鴨, 普通學生如可以用填鴨提升成績, 談何容易?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3#
發表於 09-1-9 21:36 |只看該作者
很喜歡程介明以下的文章,無論什麼改革,令人忘卻目標,都不易成功的。三三四是變動,變動當然令家長不適應,但家長也要看看這個變動的目的是什麼,合不合理。

整體而言,我同意如程介明今日在信報所言,小學的空間是大了,不過他講的大概是實行TSA前。現在,操練應試技巧提早至小三,可憐的香港小學填鴨生!

由於女兒和她爸熱愛他們的母校,小學只得接受填鴨,到了中學,幸好有三三四,希望找到間好的直資吧!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09-1-9 21:47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4#
發表於 09-1-9 21:45 |只看該作者
教育改革的關鍵年  程介明


信報2009年1月2日


一位教育界的老朋友來訪。談論當中,他說:「教育改革的三三四,背後的理念到底是什麼,現在談的人不多了,我也記不得了。」資深者如他,尚且有此一問,不覺心頭一震。可見,很多事情雖然可以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忙碌與勤奮,不等於就是理解深刻。沒有了理念,就不容易在挑戰和困難面前站得穩,忙碌與勤奮也不會持久。老朋友的問號,敲起了警鐘!

的確,二○○九年是香港教育改革關鍵的一年:今天念中三的同學,暑假後就會成為香港新高中的第一批學生。他們將會開創三年制的高中,取代一直沿行的中四至中七(二加二)兩年高中、兩年預科的傳統英國學制。他們將會在十八歲進入大學,比目前的學生早了一年進大學;他們也因此會在二○一二年升入大學,比目前的大學生多念一年大學(現在通常是三年,將來是四年)。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學,因此學制改革簡稱為「三、三、四」。這裏且介紹一下關於這項改革我所理解的來龍去脈。

香港在一九七八年實施九年強迫教育(也就是義務教育)。中學從精英迅速變為普及。但是香港的學校也開始出現了許多以前從來不需要解決的問題,也開始積累了不少民怨。

當時的港英政府也感到壓力,在一個國際顧問團的建議下,成立了教育統籌委員會。從一九八四到九七年,教育統籌委員先後陸續發表過七個報告書。這些報告書,覆蓋了香港教育制度幾乎所有需要解決的課題,提出了許多討論經年的、頗為認真的方案。

問題是,十幾年過去了,香港教育制度的狀態改變不大。偏激者說是「千瘡百孔」,實施強迫教育以來產生的許多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有些問題甚至愈纏愈緊,彷彿找不到出路。社會、家長、甚至教師,都對相關的教育愈來愈沒有信心。

總體方向問題
回歸以後,大家就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花了這麼多氣力和資源,還是不能扭轉局面?開始認識到,也許不是問題的分析與提出的方案有什麼不足,而是對於教育的性質、功能與目標需要有一個從新認識。用英文說,我們研究了許多means(手段),但是忽略了end(目標)。目標不清楚,手段也就不起作用。是一個總體性的方向問題,而不是一個技術性的方案問題。也就是說,對於香港的教育,需要有一個徹底的反思,

因此,教育改革的開始,並非馬上拿出什麼偉大的方案,而是探討教育的目標。一九九九年一月八日,教育統籌委員會發表「二十一世紀教育藍圖—教育制度檢討:教育目標」的諮詢文件。有些朋友也許還記得當時的撮要文件,封面是四隻鴨子【圖】,鴨媽媽和鴨爸爸,帶着兩隻小鴨子,望着遠處的星空;眼神裏面三分凄怨、七分盼望。可以說是十年來教育改革的起步點。

同時在所有學校設一顆「願望樹」,讓每個學生掛上「我的願望:教育應該是……」。隨後幾個月,收到來自各界的一萬四千份建議書。目的是喚起全社會對教育的關注,也是讓對教育幾乎死心的人們有所指望。

同年九月,教統會發表「二十一世紀教育藍圖—教育制度檢討:教育改革建議」;第一次用了「改革」這個詞。在這之前,「改革」兩個字,在香港幾乎是「禁忌」;都說只能說「改進」、「改善」;說是一提「改革」容易令人想起「革命」云云。

改革注定艱難
重述以上這段歷史,並非懷舊。而是說,重新釐清教育的目標,是當時教育改革的動力。與其他很多制度相比,香港的教育改革得以持久,這是一個根本的原因。既然是改革,教育改革的過程注定是艱難而曲折的,一帆風順就不需要改革了。教育改革也需要有周密細緻的規劃,還要隨時應付許許多多突發的、潛在的、來自裏裏外外的干擾。沒有明確的目標的牽引,沒有長遠的目標的信念,就無法撑得下去。

但是,教育改革的目標,不是在一開始就很明確的,而是在之後的設計和實施的過程裏逐步形成的,而且愈來愈清晰和鞏固的。總括來說:教育改革的目標,第一是讓個人和社會適應和迎接變化了的而且還在變化中的大環境,第二是讓每個學生經歷最有效的學習生活。一個宏觀,一個微觀。這兩點,以後會詳細討論。

目標易被遺忘
不過這裏想提醒一點:雖然目標是改革的靈魂,但是目標也是最容易被遺忘的。不是說人們對目標有所反對,而是因為改革設計和實施的過程,牽涉到千絲萬縷的方方面面,觸及到盤根錯節的縱橫關係;人們顧得了眼前繁碎的細節,往往就忘卻了全面的大目標。

就目前來說,很多中學在埋頭忙碌的,是高中開什麼課,以應付將來大學入學的需要;又要看在課目「兜亂」以後,如何重新分配教師;還要應付一些新的東西,例如通識教育、新的會考、另類學習;等等。在大學來說,在具體的教學部門,人們考慮的,也許是多擠進一點本身的專業課程,或者是如何為本部門爭取更多的資源。

在這種情況下,最後在學校裏面發生的,可以還是古舊的觀念;學生所受的教育,很可能是換湯不換藥。比如說,中學裏面,只不過把科目的名堂變換一下而已,學生的學習不是更寬了,反而是混亂了。比如說,中學會考要加上校本評核,弄不好把公開考試的影響擴大了,而不是縮小了。大學加了一年,學生的非專業空間不是變寬了,而是更狹窄了。大家營營役役一番以後,也許教育並沒有改革。

因此,只知道要改革,而不知道為什麼要改革,改革是不會真正發生的,既有可能會功虧一簣。在這教育改革關鍵的時刻,當改革即將影響到廣泛的學生、家長和教師的時候,重新廣泛地傳播教育改革的目標和意義,是當務之急。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5#
發表於 09-1-10 10:03 |只看該作者
2009110日信報社評

教學語言微調方案令政策更混亂

教育局於周四公布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社會反應毀譽參半。姑且不論以英語教授學科能否提升學生語文水平,或會否削弱他們的學習興趣,有關政策反映政府施政短視、缺乏教育理念和長遠策略,所提出的各項措施只着眼於淡化推行母語教學所帶來的社會矛盾。局長孫明揚以「政治拆彈」的思維處理事件,未能解決社會上「重英輕中」的歧見,更無從為學生提供更完善的學習環境,反而會為教育界造成更大混亂。

根據教育局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當局建議推行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目的是保持母語教學,同時增加學生在課堂內接觸英語的機會,藉以提升學生英語水平;讓學校有更大彈性選擇教學語言,淡化「中中」與「英中」的標籤效應。但整份文件明顯概念不清,理據模稜兩可甚至前後矛盾,使人無所適從。

政府開宗明義要維持母語教學的政策,但容許各學校自行選擇開設以全英語授課的班級,是否意味只要學生能力達指定水平、教師能力和學校支援具備條件下,校方便可擱置母語教學這個「政策大前提」?這個做法等同為廢除母語教育政策打開一個缺口。雖說是政策微調,其實隱藏着重大政策改動,社會是否有這個共識,還是只屬政府當局的目的,教育局應作清楚交代。

教育局表示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英語環境,在這個政策下,只有屬全港「前列百分之四十」的中一學生才可以受惠於以英語授課的模式;對於能力未達到上述水平的學生,當局只容許校方增加他們延展教學活動的時間。姑勿論以英語授課是否等同是理想的「語境」,對於本身能力高的學生,當局的做法只是錦上添花,但對於成績較遜的同學,增加少量延展教學活動的時間,又是否可以有效提升他們的英語能力?也許最後只會造成不同程度學生的英語水平拉遠,對於真正需要修補英語水平的學生幫助甚微。新政策反映當局對改善學生英語能力方面毫無誠意。

教育局讓學校自行按情況決定開設英語或母語教學等班別,實行「一校兩制」。可能當局會認為,既然是「一校兩制」,便無所謂「中中」與「英中」之分,因此便再無所謂標籤問題。如此邏輯,根本是掩耳盜鈴。現實上是標籤效應只是從「中中」、「英中」之分,轉移至「中文班」、「英文班」之分,要求提供更多以英文教學的壓力,由指向政府轉移至要求校方開設更多英文班;學校要開設英文班,又以學生的能力為先決條件,意味着讀英文班的同學便是校內精英,讀中文班的便是能力較差者。如此教育局仍狡辯微調政策可以消除標籤效應,是否癡人說夢?政策一旦實施,只會令學校氣氛更為不友善、中文地位進一步被貶低。政府口口聲聲要求社會和諧,本身政策卻破壞和諧基礎;政策既貶低中文地位,行政長官還空談什麼增加年輕人的民族認同、加強國民教育等目標?

整份文件反映政策最大的盲點,是絲毫沒有照顧學生本身的想法和感受。當局提出大灑十億公帑加強教師培訓、提供代課教師、設立獎學金、進行「縱向研究」等,但卻沒有具體策略和措施,直接扶助英語能力較遜色的學生,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對於那些平均成續未如理想、但希望或有興趣接受英語教學,而又願意用功學習的學生,微調政策完全沒有給他們機會。這種做法是否合乎教育精神?是否意味政府真正關心教育事業、關心莘莘學子的福祉?相信答案已不言而喻!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6#
發表於 09-1-10 10:07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09-1-9 14:05 發表
標籤總會有, 就算冇微調, 現不少學校也有分精英, 補底班.  同學間成績有好有壞, 有積分名次, 壞成績學生又會被標籤?  香港制度考試頻密, 校外比賽多, 每一次成敗, 看重的都覺是一種標籤.  考不到小學名校, 升不上好 ...


相信家長對標籤的心態, 比學生還重

這可能是家庭或社會教育失敗的重點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7#
發表於 09-1-10 23:16 |只看該作者
標籤總會有, 就算冇微調, 現不少學校也有分精英, 補底班.  同學間成績有好有壞, 有積分名次, 壞成績學生又會被標籤?  香港制度考試頻密, 校外比賽多, 每一次成敗, 看重的都覺是一種標籤.  考不到小學名校, 升不上好中學, 入不到預科大學, 失落者都可視為被標籤.  相信家長對標籤的心態, 比學生還重.  我中學時也是讀普通班, 自己肯努力, 或可入讀精英班.  是自己取向選擇, 從來沒有標籤感覺.


囝囝爸:

完全同意這講法。標不標籤只視乎自己心態,我囡囡自願入中中,享受著母語教學帶來的好處,非常滿意,「中中生」對她來說,簡直是正面標籤。

分班定生死, 總好過分英中和中中定生死, 入到中中還有學好英語機會.  以前中中全不能以英語學習, 現在起碼有能力學生在中中也有機會以英語學習, 有英語班或彈性班可選, 最壞打算讀到中文班, 英文課時也增到25%, 也不比以前差.  怕讀不上英文班選讀中文班也非難事, 但對想讀英文班的中中同學是多了很多選擇和機會.  為什麼要反對呢?


在香港,有效教育和英語教育兩個目標互相衝突,二者只能取其一,無法調和,註定沒有一種政策會受歡迎。我覺得在這環境下,政府越少干預會越好:微調比一刀切母語教育好,教學語言完全自由會更好。


關於擔心填鴨問題, 好學生早已自動填鴨, 普通學生如可以用填鴨提升成績, 談何容易?


在初中以前的教育生態,好學生早已自動填鴨,你大概講得對吧,這就是香港教育失敗之處。不過和你不同,你是腳踏實地的人,教仔永不逾矩,我卻是一個尋夢的人,希望囡囡能夠打破這格局,做到既不填鴨,又能成為好學生。

你囝囝和我囡囡都要考三三四新會考,這會考的深度有可能和從前的Higher Level Examination(中大入學試) 相似。如果我的猜測沒有錯,這個試所考的是較為高層次的問題,填鴨的完全沒有優勢,能勝出的絕大部分會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生。

eviepa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09-1-10 23:17 編輯 ]

Rank: 5Rank: 5


4418
8#
發表於 09-1-12 02:14 |只看該作者
Eviepa:

我是一個現實的人, 正因如此, 未必踏實, 現今時代急變, 我不求規矩, 對囝囝讀書祇有希望目標, 過程中少有規定計劃, 祇應當時適合而行.  你口寬手緊, 課外學習一直進行中, 方圓早定, 比我踏實多了.  你對囡囡打破格局的夢想, 不難實現, 因每人對填鴨或好學生的解讀不同, 祇要堅持信念想法即可.

對三三四新制, 我是認同的, 因少了一次定生死的考試, 學生少一次壓力打擊, 事前也可省回不少操練準備功夫. 至於你提到深度層次問題, 我少想到. 經你提出, 我或可說出想法, 我先借引 Csy_ma 點出程介明先生文章的段句

在這種情況下,最後在學校裏面發生的,可以還是古舊的觀念;學生所受的教育,很可能是換湯不換藥。比如說,中學裏面,只不過把科目的名堂變換一下而已,學生的學習不是更寬了,反而是混亂了

同是那些學生, 那些老師, 教法不變, 廣化一些科目, 加上課外表現或活動參考, 學習變得更廣更寬更多完化, 可以說更複雜混亂, 應付層面更廣, 空間更少.  如此這般, 無論考試內容變到如何深度層次, 也是慣於操練壓力和讀多識廣的傳統精英學生的天下.  祇靠獨立思考, 未必可作多完思考, 學生可能答案也答不出幾個.
  

Rank: 8Rank: 8


19492
9#
發表於 09-1-12 21:35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09-1-12 02:14 發表
Eviepa:

我是一個現實的人, 正因如此, 未必踏實, 現今時代急變, 我不求規矩, 對囝囝讀書祇有希望目標, 過程中少有規定計劃, 祇應當時適合而行.  你口寬手緊, 課外學習一直進行中, 方圓早定, 比我踏實多了.  你對囡 ...


「三三四」和「母語教學政策」不是有一樣共通點嗎?就是都係離開英國學制和教學語言,而與中國內地的學制和國家語文接軌的。我以為這就是目的。其他的都可能只是因應「三三四」這前題下,所作的改變。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0#
發表於 09-1-14 01:39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09-1-12 02:14 發表
Eviepa:

同是那些學生, 那些老師, 教法不變, 廣化一些科目, 加上課外表現或活動參考, 學習變得更廣更寬更多完化, 可以說更複雜混亂, 應付層面更廣, 空間更少.  如此這般, 無論考試內容變到如何深度層次, 也是慣於操練壓力和讀多識廣的傳統精英學生的天下.  祇靠獨立思考, 未必可作多完思考, 學生可能答案也答不出幾個.
..


信大家都會同意,班級愈高,對思維能力的要求愈高。所以很多只會死讀書的,不求甚解的,愈是高班,愈是表現差勁。我曾經考過會考、Higher Level Exam以及A Level Exam,對這三個試的性質都相當清楚

說「無論考試內容變到如何深度層次,也是慣於操練壓力和讀多識廣的傳統精英學生的天下」,這是事實的一部分,因為無論任何一科,基本資料、基本理論都是要從不斷閱讀、操練而來的。但講到對思維能力的需求,我試以一科文科,一科理科去比較會考及Higher Level Exam的分別

Maths:
考的modern Maths考的是很基本的數學理論,應用題亦相對較淺易,普通學生只要上課留心,做好老師指定的功課,要明白不難。但到Higher Level Exam時,每一條exam questions都具挑戰性的,有能力取高分的學生,都是要將基本理論了解得非常透徹,而且有能力將之應用到實際問題上

中史:
我考會考的年代,中史科基本是鬥背書,談不上是鬥分析能力。基本上所有的試題都有model answers讓你背誦,這是可以讀死書的一科。但到Higher Level Exam,就開始有一些要先理解,才能背誦的題目,比如說,有一條題目大概是「比較唐明兩代的的的宦官」。理論上,如果有model answer便可以背誦,但由於這題目層次較高,學生必定要很了解兩代宦官的史實,有了感覺,背起model answer來才容易

334新會考是用差不多三年去準備一個試,並不像從前斬件式,用20個月準備會考,再用8個月準備Higher Level Exam,所以很有機會試題會比Higher Level Exam更刁鑽,更像A Level Exam那樣對思考能力的挑戰

Rank: 5Rank: 5


4418
11#
發表於 09-1-14 03:24 |只看該作者
Eviepa:

你前說....
//這個試所考的是較為高層次的問題,填鴨的完全沒有優勢,能勝出的絕大部分會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生。//

其實我前文是回應你以上想法.  引來你再單一引用中史學習理論, 再加上高考數學具有挑戰性題目來引証.

但獨立思考和你引証的有什麼重大關係.  我想重要的是多元思考, 能多元的先置條件是是對所學的有認識理解, 對考試時可發揮更好, 文科的能背誦引証事例的有優勢.  這不是傳統精英學生的強項嗎.

你喜以獨門學習過程或方法, 再用單一例子去推想証明你固有想法會出的結果.  但事實証明, 傳統精英學校, 成績在會考和高考近年不斷上升.  他們屬於你心目中如何學習, 思維如何的學生, 你想是填鴨較多吧?  改制334後是否會被一些有獨立思考學生在終考上超越.  這些有獨立思考的學生如何學習, 是否像星之子這類學生, 屬何種學校, 或學習方法接近歐美.  但我想説, 常常想著思維創新獨立思考, 但沒有扎實基礎, 會流於淺薄空洞. 中學生在香港這外誘玩樂享受社會中, 加上要競爭入大學, 傳統主導學生學習方法最為有效.

334 用三年高中學習去準備一個試, 我想你常把考試先置於學習真正意義目標上, 一如你前說用二十小時去準備每一呈分試, 令我吃驚, 不知如何應對.  你對讀書太精心策劃, 常想取易捨難.  在學習過程中, 不是以考試為目的, 是學到所需, 也不要想到為考試, 將來注重什麼思維知識來學習.  有基實學習的人, 可適應任何變化, 基實是取於過程中, 不是決定於目標.

何謂填鴨, 有時間再和你分享我的看法.

Rank: 5Rank: 5


4418
12#
發表於 09-1-14 12:18 |只看該作者
【明報專訊】2009.1.13 馬家輝 資深傳媒人
孫明揚用「微調」和「fine-tune」詞彙描述他的教學語言政策,顯然是徹頭徹尾的掩耳盜鈴,從今之後,小學國文科教師在學生講解「掩耳盜鈴」這個四字成語時,不愁沒有與時俱進的引證事例了。

孫先生之所謂「微調」或「fine-tune」,如坊間所一致公認,根本既不微也不fine,而是毅然猛然地把研究了10年然後又施行了10年的所謂「母語教學政策」一手推倒,硬把金剛怒吼說成和風細雨,純粹自欺欺人。在擔任教育局長以前,孫先生的其中一項公餘嗜好是打麻雀,有不少跟他在竹戰桌上交過手的商界朋友早已踢爆,孫明揚最喜歡的麻雀戰術是扮豬食老虎,亦即廣東話所謂「雞」,明明在做清一色三辣單吊一筒,卻企圖出口術以誤導對手,不斷自言自語表示「仍未夠章」甚至「已經棄糊」;箇中蠱惑,跟是次教改手法如出一轍,明明是大動作大事件,卻說成只是「微你個調」和「fine你個tune」,性質簡直類似「語言詐騙」。做人老實與否,從牌品之上已足見知著,香港特區的民間智慧常說「品牌唔好即係人品唔好」,絕非無稽。

當然,這絕對不是特區高官首次「語言詐騙」。記不記得許仕仁之談西九?剛開始時只給香港市民「三選一」,明是化繁為簡,暗是利益輸送,不僅令港人嘩然,連西方傳媒亦批評此事絕不尋常。結果在民意沸騰下,重新規劃,推倒重來,但許仕仁在記者會上偏偏嘴硬堅稱「不是推倒重來,只是整裝上馬」,睜眼睛說瞎話,替政府誠信大大減分; 從那一秒鐘起,特區政府失去的不僅是民心,更是信用。

然而話說回來,有過能改,知錯能改,倒非什麼壞事,這總比明知道錯了仍要死硬堅持好得多。如果有助破除所謂「母語教學政策」的荒謬框框,隨你怎麼叫,都可以,正如莎士比亞所指,一朵玫瑰不管你叫它做什麼仍是香的,微調就微調吧,fine-tune就fine-tune吧,隨便你,反正香港有的是言論自由,政府高官亦有他的公民權。

所謂「母語教學政策」啟動於1998年,但政策根源卻早於1981年已經現身,當時有幾十位來自英美德澳的教育專家來港匆匆一行,走馬看花地「研究」了幾天,然後便於翌年發表報告書對香港的長遠教育政策提出建議,其中有一句指明,「在其他因素沒有分別的情下,母語是教學的最佳語言」,可是,正如由高官轉型為名嘴的王永平先生在回憶錄內所精準指出,該報告書的政策建議重點其實是,只在小學完全採用母語教學,到了中一,改為「推動真正的兩種語言政策」,務令學生雙語並重、中西兼通。

可惜這項政策重點到了1984年的《第一號報告書》被閹割了。當時的教統會主席楊紫芝是醫學權威,亦是愛國勇將,根正苗紅,於其治下,「兩種語言政策」被簡化為突出母語教學,箇中思路,非常切合中英談判過渡期的「非殖民化」大氣候,而其繼任者更是一個比一個搶表現愛國、一個比一個更積極於視「教育回歸」為表功戰場,以求於回歸後攫取更高的官階爵位,英國殖民者何其精明,看在眼裏,笑在心裏,袖手旁觀甚至稍稍煽風點火,放任官迷華人胡作非為,於是,像滾雪球般,母語教學由一種「理想」快速轉變為一項「政策」,雷厲風行,燒鐵煉鋼,令本來處處充滿生機自主、靈活彈性的特區教育生態於回歸後被硬生生地套進一個劃地自限的語言政策大框框裏,英中中中,一刀切割;上車落車,架疊屋;基準評核,內耗折騰,全城老師家長人仰馬翻,學生更統統慘變「人肉教育罐頭」,品管失效,流弊至今。

外國專家顧問報告不是指明「母語是教學的最佳語言」嗎?推動母語教學,豈不符合洋人理論?將之說成「為了表現愛國」,豈不是替官迷華人戴大帽子?

請看清楚上面所引文字,別忘了在「母語是教學的最佳語言」前面,尚有一句可圈可點的「在其他因素沒有分別的情下」。香港向來是國際都會,殖民已久,無論從民心傾向到現實取向,皆視英語為最關鍵的社會文化資源,說難聽,這叫做「崇洋」;說好聽,這叫做「務實」,即使於回歸之後,香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亦應保持這種優勢和地位,不可承擔任何退步的政策風險。這便是極重要的「其他因素」,在沒有良方把社會風氣改弦易轍、把香港定位改方換向以前,貿然大張旗鼓地推動所謂「母語教學政策」,甚至不惜把學校和學生硬切成中英兩半,肯定是「冒進主義」,用全港師生家長的血淚作為官迷華人的冒升階梯。梁錦松曾做教統會主席,他在任內所推動的教改大躍進,其錯之深,其實遠超於所謂「偷步買車」;其餘歷任教育高官,或推波助瀾,或助紂為虐,當然皆屬共犯。

好了,如今有了孫明揚的「微調方案」,以微為名,以巨為實,一手推掉了中英分校的傻瓜金剛罩,儘管在「分時」和「分科」的操作條件下,仍有可能製造出另一種所謂標籤效應,但後者的穿透性和靈活度,終究比前者的中英二分更具人性和更符合現實。孫明揚用的「微調」二字,雖屬詐騙,但方案裏所強調的「彈性」二字,卻甚值得教改有心人記之取之用之重之。

換個角度看,「彈性」的另一種說法就是「自主」,中英分校的宏觀大框框去除了,「分時」和「分科」會否成為另一種框框,在這方案下,非常視乎各校師生家長如何取捨運用。任何社會,任何政策,標籤總是有的,問題只在於到底有什麼標籤和如何在標籤之間穿越遊走。

我們其實期許孫明揚更老實一些,希望他拍拍胸脯、摸摸鬍子,乾脆向社會大眾承認母語教學政策之死,香港特區從此採用的是自主政策、雙語政策、靈活政策。這樣,才是「食三辣」之道,名正言順,光明正大,孫明揚的麻雀戰法,早就應該改改了。


355
13#
發表於 09-1-14 13:09 |只看該作者

改革為國際學校才可減少兒童自刹.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3693
14#
發表於 09-1-14 13:37 |只看該作者
"「三三四」........就是都係離開英國學制和教學語言,而與中國內地的學制和國家語文接軌的。"

我曾經這樣想,但最近發現:
英國學制5歲開始,花了12年上小學和中學,16歲參加GCE 考試,18歲參加a-level 考試,

我們6歲開始,花了13年上小學和中學,17歲參加HKCEE考試,19歲參加A-level 考試,

將來3-3-4系統下,我們的孩子6歲開始,花12年上小學和中學, 進入大學的年齡和英國是相同的-18歲.

但是我們F1-F3只有科學, 不分phy/chem/bio, F4(16歲)如果想考IGCSE, 沒有好處.因為我們只讀一年phy/chem/bio就考IGCSE,太緊迫.

[ 本帖最後由 mattsmum 於 09-1-14 13:56 編輯 ]

Rank: 8Rank: 8


19492
15#
發表於 09-1-14 20:48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ttsmum 於 09-1-14 13:37 發表
"「三三四」........就是都係離開英國學制和教學語言,而與中國內地的學制和國家語文接軌的。"

我曾經這樣想,但最近發現:
英國學制5歲開始,花了12年上小學和中學,16歲參加GCE 考試,18歲參加a-level 考試,

我們6歲開始, ...


你說的是入學年齡差別:5歲和5歲8個月。不過,學制的確很相似,而相似的好處是,很多海外大學都承認HKCEE和HK A-Level。走向「三三四」,海外大學認可新考試的情況如何,還未確定。

考IGCSE,得確是一個自保的方法,但很少學校會像優才那樣去改動課程,讓學生能早些考IGCSE。希望日後會有多些中學支援學生應付IGCSE。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6#
發表於 09-1-14 23:27 |只看該作者
2009114日信報
我為什麼贊成英書中教、三語混說


練乙錚

中學教育的器用功能,最主要不外兩個:學好語文、學好其他科目。二者當中,語文是基礎,不容有失;其他科目,學生可按興趣和能力,或專攻幾科,其他馬馬虎虎,或一視同仁,務求取得比較完整知識面。但這些分野,只是就學生(或家長)而言,才有意思。就教師而言,努力目的只有一個,別無選擇,即把每科教得最好,意指培養學生對該科的終身興趣和尊重,同時讓他們掌握科目中的必要知識和應用能力;這無論對任何科目而言,都是一樣,教語文的老師要做到這兩點,教物理、教體育的老師亦然!這是筆者對中學教育的一個基本看法。(教育的非器用功能,如價值觀、思考能力、懷疑和批判精神等的培養,也是基本,但非本文討論範圍。)據此看法,筆者評論教學語文及最近出台的「微調」政策。

學好中文,天經地義;學好英文,因為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有較大經濟價值,因此同樣重要,但學校不應為強化學生的中、英語文能力,不惜削弱其他科目本身教學效益。英語教學和母語教學,如果不是以各科本身教學效益立論,都是錯誤的。筆者認為,不論是「英書中教」、「中書英教」,不論學生用什麼語言或混合語言發問、討論、作答、做習題、考試,只要對教學效益有利,便是好的,可以採用。試想,老師若找到一本高質量中文課本,為什麼不可以在「英文班」或「彈性班」中選用、以英文講解?反之,即所謂的「培正模式」,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反對?筆者有多年的中中、大學教學經驗,或可與大家分享。

七十年代初,筆者大學畢業,回港在本地某五等(Band 5)中文中學教授預科數學,解析幾何選中文課本,微積分選英文課本,都是質量最好的,授課語言則中英並用,學生上課發問討論如八仙過海,非常活潑,任教頭一年,該班同學的大學入學試成績便破了該校歷年紀錄。又筆者九十年代在本地某大學商學院教經濟,每年都開一科經濟理論高材生課(honours course),只讓高考已修AL經濟並得B或以上成績的一年級生選讀,沒有教科書,英文教材完全自選自撰,內容相當高檔,包括一般均衡理論三大定律、博弈論、社會選擇理論如亞羅的「不可能定理」等;頭幾年都是英「書」中教,也夾雜英語,學生很投入,上課經常發問、討論,思想很活躍,期終成績十分好;可是,某年開始,大學出了新規定,不准「英書中教」,是年,筆者以全英語對白授同一課,學生上課鴉雀無聲,興趣明顯低落,期終試成績大跌。筆者是該大學首屆教學優異獎得主,該科學生悉數來自入學分數最高的商學院,而且是AL經濟科高材生,但「英書英教」依然失敗,整學期的教學慘淡收場,那是誰之過?然而,同樣的結果,特區教育官僚還要在中學加倍重複。筆者認為,中學教材是中是英,可由教師及學校按學生質素、教材質量等因素協商決定,但用什麼作課堂語言,則應由教師及學生按本身情況決定,或是純中、純英,或是半中英,都可以,一切以本科教學效果為依歸。在此問題上,不宜有各種各樣意識形態之見或門戶之爭。一個個未來愛恩斯坦、未來邱成桐,豈容教育官僚學閥扼殺?不管中貓英貓,教曉學生便是好貓!

選擇教學語言,不只要從技術觀點考慮師生之間的溝通能力,還要了解不同語言如何影響師生之間的親和力。這點很重要,因為老師沒有親和力,學生學習便沒勁,提不起興趣,結果拉牛上樹。面對英語很好的學生,老師用英語授課有親和力(前提當然是老師的英語不賴!),反之亦然;但很多時,不少各科術語、專有名詞、成語或慣用語等,若從原文翻成中或英語,十分拗口、生硬,學生聽了生厭,這時,中英混說(mixed mode)是最佳選擇。因此,筆者不僅贊成一些學校「英書中教」、「中書英教」,還因為考慮到香港社會特有的語言環境,也贊成教師在課堂裏外中英混說。這裏說的「中」,目前主要指廣東話;當師生都掌握好普通話之後,以普通話輔助課堂教學也可能有利師生親和。筆者在大學的一些來自內地同事,課後較少學生問津求教,原因是他們不會說廣東話,而學生不會說普通話,那是很不幸的事。

一些人很反對課堂裏外的中英混合對白,殊不知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在世界上所有雙語家庭、雙語國家、雙語群體裏,雙語對白都自然存在,一點問題也沒有。在香港,傳統上流社會說英語,英語中滲進中文字句,有些人視之為語言污染;另一方面,也有人討厭中文夾雜一些英語,認為是假洋鬼子陋習,這些其實都是殖民地偏見。歸根究底,語言是溝通工具、學習工具、思想工具,不應是身份地位或文化政治效忠象徵。

教學語言高度自由化,語文科目之外的一切科目,容許「英書中教」、「中書英教」、兩文互補、三語混說,不僅最能優化各科本身教學效率,還能完全取消中中、英中、純正英中、彈性英中等十分無謂的標籤效應。這裏筆者強調「無謂的」三個字。有關標籤等問題,篇幅所限,另文論述。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7#
發表於 09-1-14 23:32 |只看該作者
2009114日信報
論政府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
——彈性原則可接受、教師能力須達標
王永平

上星期四(一月八日)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宣布政府在二○一○/一一學年實施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主要是取消以英語授課的中學(下稱英中)及以母語(香港方言)授課的中學(下稱中中)的分類,改為以分班形式釐定教學語言,並容許學校可以用不多於百分之二十五的課時轉化為以英語教授個別科目。

政府稱這項改動為「微調」,但對不少學校、教師、家長及學生,卻是茲事體大。身為一九九七年時負責母語教學政策的教育統籌局局長,我想提出一些個人意見,供政府及讀者參考。

先說歷史。一九七四年,當時香港殖民地政府(下稱港英政府)在《未來十年香港的中學教育白皮書》中,申明容許學校自行決定在初中階段採用中文(即香港方言)或英文作為某一科目的教學語言。

母語是教與學最佳語言
一九八一年,港英政府邀請海外專家,組織國際顧問團,全面檢討香港的教育制度。國際顧問團在一九八二年發表報告書,其建議影響深遠,成為後來香港教育政策的依據。在教學語言方面,報告書肯定了「在其他因素沒有分別的情況下,母語是教與學的最佳語言」,同時客氣地指出:「大部分教師的英文亦不流利,以致即使他們奮力學好英文,他們的教學效率仍然受到影響。」

一九九○年,負責向政府建議重大教育政策的教育統籌會(下稱教統會)建議設立一套機制,評估小六學生的語文程度,把他們分成三個組別,即最適合接受中文授課、適合接受中文或英文授課、及比較適合接受中文授課,但亦可以用英文學習。評估由一九九四/九五學年開始推行。

一九九六年,教統會在《第六號報告書》中指出,社會普遍接納教育署應在翌年公布個別學校在一九九八/九九年使用何種語言授課。一九九七年,教育署發出「中學教學語言指引」,規定有意在下學年採用或繼續使用英語教學的學校,須符合三個條件。一是學生能力,即在過去二年,學校初中一新生有平均不少於百分之八十五屬適合接受英語授課的兩個組別;二是教師有能力以英語授課,由校長評估;三是學校有足夠支援英語授課的措施。最初政府評定有一百所中學達到要求;後來政府成立上訴委員會,決定十四所學校上訴成功。

事件引起被終止以英語授課的學校及家長強烈的反應,是香港回歸後第一宗政治事件,亦是我加入政府工作二十多年一次重大的挫折(詳情見《平心直說》一書內的教育篇)。我在退休後深切地反思母語教學這項政策,及政府當年處理的方法,得出下列結論:

第一、母語教學是絕大部分教育專家認同的政策,在教育界及社會上經過二十多年的廣泛討論,在實施前是得到(原則性的)支持。

第二、政府(包括我本人)低估了把學校劃分為英文中學(英中)和中文中學(中中)的標籤效應。效應源自幾乎所有英中(包括一些政府學校)都是家長夢寐以求的名校。

第三、評定學校可否以英語授課的三個條件大致合理,亦是基於專家意見。但其實以小六語文成績的某個百分比變成一個絕對標準,很難令家長接受,亦沒有考慮成績較差的青少年在學習階段可能因其他因素,例如自己的興趣、教師的諄諄善誘而克服語言的障礙,適應英語學習。

第四、當年大多數以英語授課的教師,都是能力不足。這是我就任教育統籌局局長時每周探訪一所學校的親身體會,與上世紀八十年代國際顧問團的觀察一樣(我對有學校掛羊頭、賣狗肉式的標榜英語教學,令學生聽不懂英語,亦不明課本內容的情況深惡痛絕)。

第五、母語教學當然不可能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因為這根本是兩碼子事(讓學生接觸不合格的英語,亦不會改善學生的英語能力)。母語教學能令學生因聽得懂教師講什麼、看得明課本寫什麼而學到知識,是我堅定不移的信念,亦是不少追蹤研究得出的結論。但不少家長始終希望子女有多些機會接觸英語,而對母語教學抗拒。這是政府最難克服的成見。

我花了不少篇幅交代母語教學政策的由來及我從十年前處理有關措施的深刻教訓得出的結論,是讓讀者明白教學語言這議題,包含許多政治和情緒,亦涉及不少教育界人士的既得利益。我以前在政府工作,要考慮許多政治因素,現在恢復自由身,我的立場非常單純、簡單:一切以學生的利益為根本。用這個立場評論政府的微調政策,可能令政府難做,亦可能得罪部分政界或教育界的既得利益者,希望各方人士見諒。

提高師資容許家長觀課
香港學生的根本利益,是學好中、英文,包括能用英語(最通行的國際性語言)與外籍人士溝通。在這大前提下,容許可能(不是絕對)語言能力較差的學生有多些機會以英語學習是值得支持的改動。但同樣重要的是以英語授課的教師必須有能力講發音正確(帶有港式或其他地方口音沒有問題)和符合文法的英語。這項要求絕對不能因政治或其他理由而降低標準、或彈性處理而讓學校含糊過關。

因此,我歡迎政府聲明會規定以英語授課的學科教師須達到教統會二○○五年發表的《檢討中學教學語言及中一派位機制報告》中所訂定的英語資歷要求。但我想指出有關資歷例如在香港中學會考英國語文科(課程乙)取得C級或以上,並不能保證取得規定級數者可以有效地用英語授課。這是因為會考英文科不是一個專業試,而其中口語測試只佔整體評分的一部分。因此,我認為政府應該向教師提供或增加針對英語授課的專業培訓,鼓勵教師通過更高要求的評核或測試。政府亦應該加強視學,確保教師有能力以英語授課。

在這裏,容我提出一個相關建議:鼓勵或要求學校容許家長觀課,特別是用英語授課的彈性班,親身了解子女在堂上的學習情況。我明白在尊師重道的文化傳統下,香港絕大部分的學校不歡迎家長觀課,而家長因本身事忙或怕為難教師亦很少有這樣的要求。其實家長許多誤會或成見是來自不了解學校日常教學的情況。

觀課對有能力的教師有鼓勵的作用,亦會令能力不足的教師有更大動力去提升自己的質素。另外,透過觀課,家長可以進一步參與學校教學,例如英語好的家長可以在堂上或課餘時間協助教師授課。現代學校教育重視家長參與,香港的國際學校及一部分名校或私校都安排家長觀課。我希望教育界不要從負面角度去看這個建議。

要求學校公開教學安排
在政府的微調政策下,分班、分組、分科、分時段及如何運用百分之二十五的課時作英語延展教學,可以有不同組合及變化,對同班的學生亦有不同的影響。政府文件說:「我們的構思是,學校需要向教育局滙報其教學語言的安排,讓家長及公眾人士清楚知悉個別學科的教學語言,及英語教學延展活動會否在個別學科進行。」

我希望政府把構思變成一個清楚的指引,要求學校以簡單、劃一的形式公開宣布具體的安排,例如有哪些不同的班、組、科是以英語授課,讓家長事前知悉,最好有機會讓他們提意見。根據我以往的經驗,不少學校非常抗拒把教學安排向外公開,以避免家長質疑或與其他學校比較。我期望政府堅持資料須完全公開透明。

這個立場,我亦希望家長仔細了解關乎他們子女的教學安排,並向學校提出意見。有需要時,家長團體應該據理力爭、維護家長的權利。

「微調」是政治語言,這次改動其實是大手術,用微創方式開刀,表面看不出什麼分別,但手術成敗卻影響深遠。我始終認為實踐十年的母語教學政策已經取得成效,但讓更多學生以英語學習的彈性原則可以接受。微調政策的成敗視乎實施細節,是嚴謹、公平、公開,絕對不能掉以輕心,亦不應作任何損害學生利益的妥協。讓我以四句話作總結:

彈性原則可接受,
教師能力須達標,
安排細節講清楚,
家長參與好處多。

前特區政府問責局長、現任中文大學兼任教授
[email protected]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8#
發表於 09-1-15 02:10 |只看該作者
囝囝爸:

記得幾年前有一個題目關於甚麼是填鴨,甚麼不是的。當中高手如雲,很有啟發性,不知你有沒有這條link可以讓我重溫一下。

填鴨教育,我認為流弊最主要是以下兩點:

1. 操練不是壞事,但「太頻密」及機械式的操練就是填鴨。
2. 背誦不是壞事,但不求甚解地去背誦model answers就是填鴨。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課題,可以和你慢慢討論,先講「獨立思考」所引申出來的問題吧。獨立思考的相反就是人云亦云,對社會現象沒有個人見解。

很粗略地講,對思維能力的訓練,理科主要負責邏輯思維,文科主要負批判性思維。扼殺獨立思考,是在文科那邊。

我是文科人,所以對文科的流弊有較深刻的體會。記得有一次,教中史的老師講到「王莽篡漢」時,她向我們提問,「王莽篡漢」和「堯舜禪讓」有何分別?她自問自問:堯舜是心甘情願地將帝位讓給賢人,但王莽則佈了一個局,令漢帝不得不讓位於他。一聽到這種講法,我不禁搖頭歎息,受兒童讀物的影響,人云亦云。看這題目的網友都會是有識之士,不再elaborate了。

其實,在文科的範疇裡,扼殺獨立思考是很普遍的,例如我中一時讀的愚公移山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課本中,有一條問題是,「愚公是否愚蠢?」在教師手冊裡,答案是,愚公是聰明的………。我和很多人討論過這問題,一致認為愚公極之愚蠢,最佳的方法是舉族遷移。當然,認為愚公聰明的也是一種見解,但遷移明顯是較佳選擇。老師是這樣教,亦沒有提出任何討論,考試很可能只有答愚公聰明才能取高分,於是,大家就在不用思考之下,將老師抄下的model answer, 一字不漏地在考試寫出,取得高分。反而有獨立思考的,可能會得很低的分數。

香港教育制度、老師不鼓勵獨立思考是不爭的事實,愚公移山只是冰山一角,如果有時間的話,我可以舉一百個類似的例子。以下列舉一些有趣的:

1. 早輪看見女兒中文科「岳飛之少年時代」,當中講到飛仔怎樣拜師學藝,他的potential 師傅周同先射三箭,皆中的。跟著輪到飛仔射,三箭皆中周同之箭尾,於是周同認為是可造之材,收飛仔為徒,傾囊相授。

我問,這不是有很大漏洞嗎?囡囡O咀。

我問,應該誰收誰為徒,她發出會心微笑。

不能怪囡囡想不到這問題,我讀中一時,老師也是一樣,沒有將這關節授提出,於是,作者講甚麼,我們就照單全收,背誦model answer就去應試。

2. 車胤捉螢火蟲、匡衡鑿壁偷光,都是大話西遊,根本不可能發生(看這題目的網友都會是有識之士,不再elaborate了) 。但老師對這樣明顯有漏洞的故事,從不挑出來。我們都是單向地照單全收。

-----------------------------------

我還沒有研究過今日的會考,但在我的年代,考文科時,考生真的可以生吞活剝,不求甚解地,將model answers背了,然後取得高分。今天聽說會考的題目思考的空間變大了,死背model answers的效用下降了。預期334新會考裡,思考的問題會增加,倚靠生吞活剝的學生,取得好成績會更難。要取得高分,記下甚本資料是必須條件,但不是充份條件,有獨立思考能力才是取得優績的學生。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9#
發表於 09-1-15 11:09 |只看該作者
Eviepa:

老實講,我就不係好明點解您話"車胤捉螢火蟲、匡衡鑿壁偷光,都是大話西遊,根本不可能發生"?

故事發生在古代,我們似乎宜用古代的眼光去看:
1. 當時,黑夜真係好黑
2. 由於夠黑,小小燭光相對光亮的感覺會放大
3. 古代人不注重眼睛保健,只要一點光源,滿足能看的願望就夠了

基於以上各點,加上我確在東北的山區看到眾多螢火蟲的能量確實有如小路燈,而考慮到古時的牆壁和房屋構造較簡單,所以並不認為以上故事是大話西遊。

不過,獨立思考係相信和不相信一件事,都要經過自己個腦,而唔係人講就信。所以雖唔同意您以上既觀點,不過仍同意您既基本論點。

我聽過,某名校以前有老師,要求學生照背其提供既標準答案,如寫出來的字,雖意思一樣但字面有出入,都會降等級。有家長質疑,佢會瞪大眼講:如果冇照背(不過內容近似)都俾A,咁咪對已經背咗既同學好唔公平?

不過,好似呢D咁既老師,響而係,就算響名校都較難生存(一向認為因為冇乜挑戰性同少磨練,名校既老師可以唔駛諗咁多計去提升小朋友既學習興趣同能力)。呢D,確實係教改既好處。

不過說到底,獨立思考係個人價值觀形成既一個重要部分,呢D,與其靠學校,不如話係靠小朋友眼中看到既世界(有時都唔係家長指引就得,家長唔得閒理既,小朋友既思考能力分分鐘更好)。呢樣野,響香港整體社會氣氛和傳媒都較為低智既環境下,可能要企求父母既智慧同運氣多D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20#
發表於 09-1-15 11:18 |只看該作者
已經唔知新一代余錦賢既真身係邊位,不過假如話上一代既副總擅長既係堅料猛料,新一代既就勝在夠"應棍",不禁令人



2009115日信報
孫公兵不血刃殺母語教學
余錦賢

在官場,「最打得」的未必是林鄭月娥,「最耍得」的肯定是孫明揚。孫公假「微調」之名,動中學教學語言政策的「大手術」(王永平語),道行之高,別家所無。看來,今朝立會教育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舉行的公聽會,雖有二十八個持份者即席發表意見,但鑑於大部分家長和中學都贊成「微調」方案,結果相信都是「各抒己見,共創明天」的成份居多,而今年五月尾之前敲定的可能性,更可謂「拔起千仞,高唱入雲」!

雖然曾任教統局局長的王永平沒有在本報昨天的專欄「平心論政」中,解釋「大手術」所指為何,但只需翻閱教育局向立會教育事務委員會遞交的資料文件,即知所謂的「微調」方案,果然是一個關於中學教學語言政策的「微創大手術」。一句話:即使不至於放棄,也肯定是矮化母語教學!

先看教育浮世繪:目前有一百一十四間英中,二百八十多間中中。粗略講,八成半學生的學業成績位於「前列四成」的中學,就叫英中,餘此則叫中中。而在中中中,約有八十間有不少學生(卻不夠八成半)的學業成績位於「前列四成」,二百間則成數甚低。從這些數據已可推測到,「微調」方案固然對英中無影響,卻令那八十間中中可以大幅增加英語授課的「彈性班」,其餘二百間中中都可以增加不少「英語語境」。

果然!資料文件顯示,教育局建議,讓學校(指「微調」前的中中)英語延展教學活動的課時比例上限上調至在初中每級劃一兩成半,加上英語科佔總課時的兩成半,即是所有中中起碼都有一半時間「沉浸」在「英語語境」中。另外,由於「微調」方案容許一班有八成半學生的學業成績位於「前列四成」即可以英語授課,意味上述那八十間中中好大機會可以大增「彈性班」,變相成為英中。還有,文件其實已經明言,「微調」方案實施後,「學校將不會再分為『中中』和『英中』」,只是沒有指出,分開中中和英中,正是「母語教學」的「精粹」。

總之,毋須水晶球都見得到,不久將來,勢將出現學校競相增設「彈性班」的「史詩式場面」。

可以說,特區政府其實等於變相放棄或極度矮化母語教學,否則教育局就不會說,「微調」方案的目的是為了提升香港「作為先進國際城市及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矣!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