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求學不是求分數?!
樓主: bryanmum
go

求學不是求分數?!

Rank: 2


38
發表於 04-4-18 11:19 |顯示全部帖子

Re:求學不是求分數 ?!

睇了幾版, 覺得大家都係好媽媽.
每個都很關心子女的 [size=large]一切.
當然不只是分數.

這個"求學不是求分數 ?!"的口號確實不好.
整個廣告看來是出於好心??!!!
好可惜很低層次, 還要來一句很有"力"的重點一提.
徒惹"小朋友"的誤會.   

Rank: 4


793
發表於 04-4-18 11:35 |顯示全部帖子

Re: 求學不是求分數?!

大家早晨!看來這個討論很激烈。

(1) 求學「不」是求分數 = 求分數是錯, 分數唔重要。


以下是本人的愚見:

其實這個口號並沒有意味"分數唔重要" 。分數是用來衡量成果/進度的有用"工具" (但其客觀性和可靠性…需要留意)。因為有用,所以變得重要,但始終只是"工具" 而不是"目的/目標"

"求",在我看來,是有"追求"的意思。追求一個目的/目標,變成了追求一個工具…你們覺得是對的嗎?

問題是出在"求"的心態上,而不是否定分數的重要性。

因此 …… 求學不是「求」分數

Rank: 2


84
發表於 04-4-18 11:41 |顯示全部帖子

Re: 求學不是求分數?!

求學不是求分數,咁會考就唔好計分lu,差一分唔收就唔收la,求學不是求分數係什麼說話    咁六年班都唔洗程分la泒中學la :-x 一睇呢個廣告我個女就話,0拿媽咪求學不是求分數呀,個樣幾鬼寸呀

Rank: 4


793
發表於 04-4-18 12:09 |顯示全部帖子

Re: 求學不是求分數?!

------------------------------
agoodfox 寫道:

求學不是求分數 ....... 是求知識 ...... 求進步。這是一個目標,一個態度。

------------------------------
ballpen 寫道:

所以我覺得應該取消第一句,應該講:'求學是求知識',咁就唔使爭拗啦.

題外話:有半杯水 ....... 有些人會說:真好,還有半杯!

咁是否太易滿足呢?

...... 有些人則說:哎呀,只有半杯而已!

如果加多一句,'好,等我努力啲去搵埋嗰半杯先.'咁係唔係會比較有進取呢?


Thanks for your advice.

其實亦可以先飲完那半杯水,然後努力啲去搵多一杯。


2714
發表於 04-4-18 18:49 |顯示全部帖子

Re: 求學不是求分數?!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3Rank: 3


210
發表於 04-4-18 21:15 |顯示全部帖子

Re: 求學不是求分數?!

求學何求﹖

4月 18日 星期日 02:30 更新

【明報專訊】高級程度會考與中學會考都正式開始了,中五與中七的學生人人如坐針氈﹔中四和中六的學生也難免想到明年便到自己要應付公開試了,或多或少也會被緊張的氣氛感染。適逢教統局近來宣傳「求學不是求分數」,不知道考生們會否心裏嘀咕﹕「求學不是求分數,是求什麼﹖求出路﹖求前途﹖既不是求分數,乾脆取消高考與會考吧﹗」



得失考試「求學」,顧名思義就是追求學問。求學的過程不一定要在學校裏,大自然可以是教室,社會更是人生的大學。但在教育制度下,因為資源分配的關係,也因為要對教師、學生及家長有所交代,評估(assessment)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而考試是眾多評估方法的其中一種,也是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中最常用的。考試的結果本來是一個顯示器,能造就一個三贏局面﹕

(1) 學生能更了解自己對課程掌握、答題的技巧,以及能藉此檢視自己的溫習方法,還有最重要的——學習態度。

(2) 家長,尤其是小學及初中的家長,能更了解子女的學習情


2714
發表於 04-4-18 22:04 |顯示全部帖子

Re: 求學不是求分數?!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4


744
發表於 04-4-19 16:55 |顯示全部帖子

Re: 求學不是求分數?!

認真地作假
-李柏年

環保主義者周兆祥指出,近日導致亞洲多個國家陷入惶恐中的禽流感,其主要成因乃短視的人類在面對龐大的雞肉需求下,遂以工廠生產的方式養雞,以求最低的成本作最大量的生產。經濟利益是攫取了,但飼養雞隻的環境衛生以致人類的健康,最後卻犧牲了。(見《蘋果日報》04年2月3日論壇)

其實社會思想家馬斯古(H.Marcuse,1898-1979)在半世紀之前,已在其名著《單向度的人》(One-dimentional Man,1964)中指出,現代社會的最大危機,便是把多元化的人生,削減成一元——凡事以經濟掛帥。是以關乎人類的所有產品,甚至是教育,也一如工廠生產般,要標準化、規模化與商業化。「教育機器」的出現,使其「產品」受到成本效益、品質控制等概念影響。人,喪失了獨特性,而其內涵與特徵,反而處處要以可量度的數字來評價與衡量。大大小小的數字,把「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扭曲了。下面的兩個例子,皆是與舊生聚會時,他們把自己的經歷拿出來分享的。

雪,分析力強,讀書時已對教育體制有不少批評,且多一矢中的。畢業後,自然學以致用,成為了一間新興名校的老師。是她第一個讓坐井觀天的我知道,除了學生有成績表外,原來為師者在辛勞了一個學期後,也會有著自己的一張成績表,藉此顯示該老師的教學效能。假設一老師任教3A中、4B英、5C數和6D常四班,那這四班的合格率便會白紙黑字地印在附有老師名字的個人成績表上。

這些數字可重要了,教師是榮是辱,便全仗於它。因為在校務會議上,行政人員會因應班與班之間的合格率作比較,讓老師作解釋或申辯。然而問題亦出於此。

那些根基薄弱、要老師花九牛二虎之力方能作「零的突破」者,要受到老師之青睞,幾稀矣!因為他們距離合格,還是有若天地雲泥兩者間之遙。這些學生,只會成為自己在校務會議上出洋相的絆腳石。幸好一班有四十人,一個這樣的學生,只佔全班的2.5%。從這角度看,大班教學也有其好處呢!

明,一個說話率直的學生,畢業也有多年了。她記得初出道時,身任一名校六年級班主任,要參與升中家長會。在家長會前一天,收到行政人員的口頭指示,要盡量說服家長替其子女,選擇一些級別較子女能力低的中學,置於頭三志願(當年中學仍被分成五個級別),目的是提升校譽。原來一般的小學,都會以學生能人讀頭三志願中學的百分率,作為學校的輸出指標,互作比較。是以一個成績差的學生,仍然能為母校作出最後的貢獻。

粉嶺法院裁判官在看畢上水喇沙中學受害學生遭同學圍毆被虐打之錄影帶後,慨然歎曰:「呢個係咩世界,學校係咩地方!(見《蘋果日報》04年1月22日港聞)。可能馬斯古的名言:「人變成不是人,也只有透過教育」,能給我們一點啟示。

原載《學校與家庭》6 / 2004


2714
發表於 04-4-19 21:41 |顯示全部帖子

Re: 求學不是求分數?!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