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去除了商業的因素,你仍是.......
查看: 3430|回覆: 39
go

去除了商業的因素,你仍是.......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792
1#
發表於 13-4-5 08:13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DSE中文科
重設範文.真相我見

作者:蕭源

⋯⋯ 這幾天,幾位傳媒朋友都問我:應否重設範文。

關於DSE中文科,是否應重設範文考核,作為經歷多次學制轉變的
前線補習老師,我有發言權。

現在的考核制度,套用我唸大學時教授的一句話:「教的人不知在教
甚麼,學的人也不知道在學甚麼。」

當然,官方不會同意這話。官方會說:「教甚麼?考甚麼?不就是考
聽、說、讀、寫嗎!」

可是,「聽說讀寫」這些實用性的技能訓練,既似外國人來北京學中
文的課程,又似公務員入職試的考法,如果中國語文教這些學這些考
這些,孔子穿越到今天,恐怕一定不合格。

何況,「聽說讀寫」訓練真的很實用嗎?人人都懂廣東話,為甚麼要
有卷三聆聽和卷四說話?大概想與英文考試看齊吧。至於卷五更不知
所謂,明明是「實用文」,卻改名叫「綜合能力」,要求學生看資料
和聽資料,再寫一篇不太追求格式,反而追求「整合拓展」、「見解
論證」的文章,這卷五與卷一(閱讀)、卷二(寫作)、卷三(聆聽
)考核方向一樣,只是架床疊屋。整個卷五的設計,只對準備投身記
者行業的人有用。

其實,我接觸的學校裡,不少都覺得官方「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校方自己靜悄悄地返回範文教學之路,一一教回《出師表》、《醉翁
亭記》等名篇,在校內也以此作考核標準。然而,教師和學生都心知
肚明,縱使你背畢整篇《始得西山宴遊記》,在公開試裡一句也不會
考,即使對範文掌握透徹,在卷一到卷五的實戰中一點幫助也沒有。
於是,學生明知所學的不會考,不夠投入,老師聲嘶力竭,最後還是
心灰意冷地回到訓練聽說讀寫技能的層面上。大家都計算過的:在這
學制下,與其學古文《庖丁解牛》提升古文能力,不如直接給學生多
幾篇古文練習操練好過。

既是如此,不論嘗試或已經以範文教學的學校,到中六都會轉型:狂
派練習給學生練,就著上一年考過的題型,做做做,鬥高分,分析答
題技巧……好,公開試過去,新題目出來了,又給下一屆學生新的練
習,再度追著新題型來做做做,鬥高分,分析答題技巧……

就算是出版社也一樣,推出各樣的練習,五花八門,訓練技能。結果
一年過後,新題目出來,參考書即時改版,標榜「根據2013年最
新試題編寫」,追追趕趕,大家都很累。

以上這些,有甚麼問題?關鍵在於,中文是不是真的要技能訓練?

我們學中文,是要通過閱讀文章,明白作者的情感,知道作者身處那
時代的背景,近一點來說,欣賞這位作者,遠一點來說,是與古人神
交。

我們在精讀文章的時候,大的來說,我們會不知不覺學習到許多寶貴
的價值觀:例如我們會為盡忠做一件事而自豪(出師表、敬業與樂業
),有時候會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避免衝突(歸去來辭、庖丁解牛
),有時懂得欣賞山水(花潮、竹林深處人家、我看大明湖),有時
懂得在逆境中豁達(始得西山宴遊記、醉翁亭記)。一篇好的文章,
能改變我們心靈,要令我們一生受用,幾十篇一定夠。

小的來說,在欣賞文章的過程中,我們間接地學習到許多技能:描寫
、論說、記敘,寫作手法、修辭技巧等等,然後把這些技能轉移到自
己寫一篇文章上,或分析另一篇文章上。可是現在的課程呢?捨本逐
末,直接地教這些技能,怪不得還有幾天便考試的莘莘學子,仍一臉
茫然,不知所以。


那麼,當年誰要轉制?誰要把孔子搞成不合格?為甚麼這樣做?

最後一個問題,大概有點答案:因為大家都說,要學生細讀二十六篇
文章(三十二個單元),學生會形成死背範文的習慣,進一步形成猜
題風氣──猜哪課會出、猜會出哪題。

我的意見是,第一,如果學生夠膽把二十六篇文章都背了大半,我認
為索性給他一個5星星好了。把經典入腦,學中文還有甚麼比這更有
效的事?(別跟我說甚麼運用,你又回到訓練技能層面來了)。

第二,猜題又如何?你看今天考「聽說讀寫」,如斯虛無飄渺,師生
不也在猜會出甚麼題型嗎?對著空虛的「麵粉」空虛的「搓」,一定
焗不出好成績,慘烈程度反而更甚。

何況,考核範文的猜題真相是:二十六篇課文之間,早已出現許多比
較題,例如《花潮》與《竹林深處人家》的花景竹景比較;《我和我
的唐山》與《青玉案》中的新年場面比較;《齊桓晉文之事章》與《
敬業與樂業》的論說手法比較……組合何止千種。


甚麼?已出無可出?那麼,可以找《花潮》與另外一些課外文章比較
(例如余光中的描寫文);《敬業與樂業》與朱光潛的文章比較,不
也是無限可能嗎?

其實,轉制前的範文出題,早已比這些更先進:2006年末代範文
會考就考過:「花潮中的盛世,是否適用於今天社會情況?」也就是
說,要求學生憑所學的中文知識,應用到生活層面上,這種「開放題
」已經出現,可惜的是,它剛出生,範文學制便完結了。

聞說,官方要到2018/
19才試行範文,那麼我可以肯定地說,由我貼中「檸檬茶」作文題目
那一年開始,2007-2017年考試的DSE學生,會是歷史上
中文浩劫十年的受害者,一如副學士,只是各種理由下的實驗性過渡
產物,他們會被歷史記住、還是會被歷史遺忘,我不知道,但肯定的
是,如果十年為一代,那麼將來社會上會有一批奇怪的人,他們的中
文技能,會是空中樓閣,他們從來沒真正愛過李白、同情過杜甫、體
會過歐陽修,而孔子穿越到今天考試,在時光機的刻度上,鐵定不會
選擇悲哀的2007-2017了。


(本文部分內容刊於媒體上,此為完整全文)



   0    1    0    0

Rank: 3Rank: 3


395
40#
發表於 13-4-9 20:54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judy+發表於+13-4-9+15:37+係噃,呢

原帖由 Annie123 於 13-04-09 發表
下年要醒 d,選作品時要選作者早已先游的,到時有線要問米先得。





3367
39#
發表於 13-4-9 15:4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38#
發表於 13-4-9 15:37 |只看該作者
係噃,呢两位作者仲生勾勾,學生可否申訴呢?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37#
發表於 13-4-9 15:26 |只看該作者
回復 Annie123 的帖子

啲中文一向都係咁問,問作者寫作技巧啦,中心思想、有咩弦外之音啦......。以前我嘅中文老師講到無氣,會話,其他的自已車天車地車埋佢。我有時想,作者都死鬼咗啦,有咩理由話你對我錯先。


3367
36#
發表於 13-4-9 14:4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726
35#
發表於 13-4-9 14:3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3Rank: 3


395
34#
發表於 13-4-9 13:49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eg123+於+13-04-07+發表其實

原帖由 JustAParent 於 13-04-09 發表
新高中中國語文科目標是什麼?不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嗎?北風和太陽的故事,要名校除去重英輕中的外衣, ...
若是為了清洗港英色彩唯一目標,而耗用15年的青春,而失去了潛在發展和進步的優勢,只為那一啖下不掉的氣,只可說無奈!



Rank: 3Rank: 3


395
33#
發表於 13-4-9 13:41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eg123+於+13-04-07+發表其實

原帖由 JustAParent 於 13-04-09 發表
新高中中國語文科目標是什麼?不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嗎?北風和太陽的故事,要名校除去重英輕中的外衣, ...
唔明,王菀之最討厭的?抱歉我唔聽現在的流行曲



Rank: 6Rank: 6


8834
32#
發表於 13-4-9 09:25 |只看該作者

引用:其實重點係DSE中國語文的目標是什麼???

原帖由 eg123 於 13-04-07 發表
其實重點係DSE中國語文的目標是什麼???究竟是懂得語文運用/應用?懂得欣賞品評中國文學,並培養文學創作 ...
新高中中國語文科目標是什麼?不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嗎?北風和太陽的故事,要名校除去重英輕中的外衣,不用大風吹,在適當地方加些熱就可以。

教育局力主改革、補習社建議走回頭路,各懷鬼胎,皆以宏揚中華文化為藉口,拿學生來「混」。

除了商業因素還餘什麼?就剩下王菀之小姐最討厭的。



點評

ANChan59  這個香港還可以海外升學!  發表於 13-4-9 18:39
mesmerising  你看得如此透徹!  發表於 13-4-9 12:25

Rank: 3Rank: 3


395
31#
發表於 13-4-7 22:52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英文科課程,在香港是+second+langua

原帖由 judy 於 13-04-05 發表
我未考過GCE,我想問GCE需否讀範文、考範文。
中英文都是沒有範文



Rank: 3Rank: 3


395
30#
發表於 13-4-7 22:21 |只看該作者

回覆:去除了商業的因素,你仍是.......

其實重點係DSE中國語文的目標是什麼???究竟是懂得語文運用/應用?懂得欣賞品評中國文學,並培養文學創作?若是純粹語文運用,識聽讀寫講,dse的課程內容是理解,根本無需限設範文!反之不設限的建議閱讀文章,是希望學生主動多閱讀,不是為了考試而看指定文章!回想以前,除了讀指定範文,甚至可能會考的文章,從未看過其他的課外文章(除了愛情小說)!只是為考試而讀,根本提昇不了學習中文的動機!
現在的dse是可以理解,問題在於面臨考試的學生自少亦沒有多閱讀及主動學習的訓練,而出現不適應的焦慮。改革並不是只限於考試的改革,而是由基礎教育(幼稚園及小學)開始展開,似乎基礎教育與中學課程未能接軌這是我個人見解



Rank: 7Rank: 7Rank: 7


12092
29#
發表於 13-4-7 13:58 |只看該作者
//對我而言,我俾錢阿二讀書,最緊要讀到嘢。考試嘅嘢,係同人比啫,事實係:

1. 50%嘅人有得玩(3或以上),仲少?
2. 出得深,大家都深,出得淺,大家都淺,起碼70%凭實力吧!
3. 範文考不考試,佔幾多分,冇所謂。不過,改完又改之前,記得翻翻歷史,看看以前為何要改?//

Judy,

要求一個大學生中文程度有頭50%水平是應有之舉,但問題是,

1. 非中文核心部分,如講、聽、綜合能力佔大部分分數。
2. 除作文卷外,所有卷都非常講求運氣。

因此我相信,一個實力有頭15%實力的學生也有可能中招。

我相信,平均而言,5級的比4級的強,4級的比3級的強,3級的比2級的強。但這只是平均而言,而2級中小部分強的,會比5級的小部分弱者為強。一個作文頭15%,閱讀速度頭15%的學生,有可能因為口語較弱,加上運氣差而拿2級,因此就被排拒於大學門外,何等荒謬?

從前,熟讀範文的model answer就可以取高分,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但熟讀古聖賢作品,是學習中文的其中一個要素。廢考課文,如何令學生正視經史子集、詩詞歌賦,又是一個大問題。

Rank: 12Rank: 12Rank: 12


57992
28#
發表於 13-4-6 13:06 |只看該作者
當年, 我覺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很偉大, 竟然有這樣的情操! 令千金的看法, 反映頭腦活潑.

Rank: 7Rank: 7Rank: 7


12092
27#
發表於 13-4-5 21:15 |只看該作者
回復 torunpoland 的帖子

//我很懷疑,本屆考生有否聽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我相信大部分學生都曾讀過《岳陽樓記》。阿女中三讀此篇時,范公對她的啟發是,要做一個『先天下之樂而樂,後天下之憂而憂』的開心快活人。


9300
26#
發表於 13-4-5 16:1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9Rank: 9Rank: 9


23645
25#
發表於 13-4-5 16:12 |只看該作者
範文係學習理解和運用能力. 不是背誦能力.
***  *****
背誦能力 ---易得! 基本是不用教, 省气省力!

學習理解和運用能力 ---- 难求! 要考老师心力. 教不好, 反倒累事! 没得選, 唯有背誦一点, 等成长开窍.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24#
發表於 13-4-5 16:11 |只看該作者
其實即使政府沒有硬性規定學生要讀那些作品,學校都應該醒目 d,給學生選擇他們應該讀的。我小人之心,可能學校選擇 "容易"  些的作品,學生可以成績 (校內) 好些? 因此中學避教文言文?


死啦!今日大把嘢未做,又冇心機做。

講開範文,我估阿二學校嘅老師唔會去範文堆中選範文教,佢地都係買咩書就教咩書。我揭過課本,我就覺得水準唔差,至於係唔係範文(400篇),我估個個家長同我一樣都唔會去理。

我覺得範文的問題不是教不教的問題,而是考不考的問題。

Rank: 6Rank: 6


6635
23#
發表於 13-4-5 15:44 |只看該作者
torunpoland 發表於 13-4-5 13:54
這些範文是眾多千秋傳頌的文學作品中的精華之中的精華,當年會考只有三成半分數來自範文,其餘分數為即場表 ...

細囝學校, 中一已經要睇唐詩三百首.

大囝的中文教材, 會節錄很多範文重要段落, 實際, 內容更廣.
另外, 範文係學習理解和運用能力. 不是背誦能力.

二十多年未見船民了。今天,電視新聞又再見緬甸有難民坐船出海逃難。

Rank: 5Rank: 5


1601
22#
發表於 13-4-5 14:5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eeleelumlum 於 13-4-5 14:55 編輯
judy 發表於 13-4-5 09:55

睇由何處計起, 如由以前我嘅年代同上年dse已經大大不同啦, 而家又轉, 雖然我囡正正係所謂"2007-2017年考試的DSE學生,會是歷史上中文浩劫十年的受害者"


孩子需要鼓勵, 適當的稱讚和鼓勵,
會使他更努力去完成任務, 對自己更有自信.
在小朋友的學習過程中,父母的啟發與鼓勵是十分重要。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