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溫馨提示 - 兩歲是時候開始練功啦 [打印本頁]

作者: Azzurro    時間: 21-9-13 09:39     標題: 溫馨提示 - 兩歲是時候開始練功啦

剛剛小一開學了,小朋友的小學陸續公佈各種校隊的入隊標準
音樂類
管弦樂(不包括鋼琴,鋼琴是沒有校隊的)起碼兩年經驗,才能參加入隊考試
中樂,起碼一年經驗,才能參加入隊考試

其他
圍棋,高級組最低 10級,中級最低 20級,才能參加入隊考試

體育類
田徑,兩個同學跑步鬥快,跳高睇下手腳協調
球類,運球黎睇下


看到要求後,稍微冒了冷汗,(好似)冇一個達到入圍資格!
不過其實追帖 EK 後,也覺得冇咩特別
我們家庭本身對於課外興趣比較佛系,也就冇咩期望
偶爾去琴行,去室內體育館,見到好多五六歲的小朋友已經玩得好勁

總括來說起碼 K2 四歲 / K3 五歲(冷門一啲活動)開始經常玩,才有可能係小一入校隊
小學一年級大概係六歲左右
很多有心理準備的家長都會兩歲開始同小朋友練功
到六歲,都四年時間了
四年時間可以玩得出神入化
要是沒法兩歲開始,三歲四歲五歲都要開始了
要是幼稚園沒法開始,其實小一開始都唔遲
很多人一開始入幾個校隊,之後由於缺乏時間會退出其中一些校隊,之後二三四年級都會有機會的

短期為了準備 K3 考直私之外,長遠更是為了小學入校隊
甚至為了之後小六考中學可以用體藝跑出
有興趣的人可以把握時間。。。




作者: cantona2001    時間: 21-9-13 22:59

我自己會視音樂欣賞和樂器學習為終身興趣,所以宜家都會經常彈奏,所以唔會視樂器學習為考學校工具,都係入左小學見學校有樂器班先參加,反正小朋友入左龍校,成積叫前列,昇中完全無壓力,可以輕鬆學習樂器,啱啱先考完3級,宜家高小學校叫參加樂團,下個月先正式參加
作者: Azzurro    時間: 21-9-14 15:58

cantona2001 發表於 21-9-13 22:59
我自己會視音樂欣賞和樂器學習為終身興趣,所以宜家都會經常彈奏,所以唔會視樂器學習為考學校工具,都係入 ...

我也希望小孩學東西是為了長遠興趣
大前提係成績過得去
依靠體藝升中學風險太高了
不過我看體藝好的人(家庭資源充足),一般成績都唔會差

作者: 叻人    時間: 21-9-15 08:03

Azzurro 發表於 21-9-13 09:39
剛剛小一開學了,小朋友的小學陸續公佈各種校隊的入隊標準
音樂類
管弦樂(不包括鋼琴,鋼琴是沒有校隊的) ...

學樂器大前提係陪養小朋友興趣!我仔4歲彈琴!並不是想入校隊、樂團!不要搞到好大壓力,苦了孩子

作者: 口水媽    時間: 21-9-15 12:18

叻人 發表於 21-9-15 08:03
學樂器大前提係陪養小朋友興趣!我仔4歲彈琴!並不是想入校隊、樂團!不要搞到好大壓力,苦了孩子
...

培養小朋友興趣最緊要

作者: ar_mak    時間: 21-9-16 01: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zzurro    時間: 21-9-24 09:08

ar_mak 發表於 21-9-16 01:18
反而我又有D同你相反既睇法。

我舉D例子去講下啦,例如足球。足球應該算係比較多人玩既球類運動,因為場 ...

感謝分享!
我認為每種運動/ 活動嘅長遠發展確實很不一樣
所以很想係投放有限資源前,了解多一點每種活動行內人的說法

看來音樂和棋類等等個人活動,因為不依賴體格和外界變數,比較適合越早發展越好,
集體球類活動就不一定
我見到也是每個人身體成長規律不一樣
好像到了小學中段後段(前提係之前一直有接觸運動)先比較看得出適合哪種活動

張家朗好似十歲先轉過去劍擊,之前籃球
李慧詩中三先從田徑轉去單車
但是同一時候我見足球/ 賽車那些世界名將都是四五歲就開始

我覺得初期分散投資也是為了長遠集中在某個項目做準備
擊打類球類 (籃球,排球),拍子類球類(羽毛球,乒乓球,網球),足球
我覺得同一類球類(例如羽毛球,乒乓球,網球)會互相幫助,所以也就不需要太重複了
所以我宜家讓小朋友同時接觸一下籃球足球羽毛球
但是再講其他類型運動:格鬥(跆拳道,空手道),器具格鬥(劍擊)就冇資源試更多了


作者: boojiji    時間: 21-9-27 17:39

提示: 該帖被管理員或版主屏蔽
作者: miriam    時間: 21-9-27 17:54

版主按:含有PM回文,請看基本版規第一項
作者: Azzurro    時間: 21-9-28 02:01


http://www.juduo.cc/baby/amp_834789.html?espv=1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成龍成風。現在很多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後,也都會對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孩子長大之後能有所成就,所以都會特別注重教育,給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輔導班等等課外培訓班。都希望自己花更多的精力來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不僅是能回報自己的付出,也能在以後擁有更好的未來。

前幾天有一篇引起熱議的文章,裡面講到中國目前的興趣班鄙視鏈:

①運動類鄙視鏈

馬術>Golf>冰球>擊劍>棒球/美式橄欖球>花滑>網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跑步

②樂器類鄙視鏈

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長笛>薩克斯>架子鼓>鋼琴

圍棋>國際象棋>中國象棋>軍棋>五子棋>跳棋

中產階級臉上,似乎永遠寫著”不能輸”三個字。

中產家庭長大的孩子,在吃得飽穿得暖環境下長大,比較舒服;但又揹負了父母童年的缺憾,以及繼續階級向上流動的期待,壓力頗大。

那麼在德國,我們經常聽到西方所謂的快樂教育,沒有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的壓力,那是不是就沒有興趣班了呢?當然不是,其實德國兒童的書包不比我們的小。

在德國,你根本看不到鋪天蓋地的教育公司和補習班招生的廣告,然而這個擁有8200萬人口的國家,卻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貝爾獎。

在德國,小朋友們除了學校的日常課程外,還擁有豐富的業餘活動時間,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參加不同的專案,結識新的朋友。

德國的興趣班,重在激發興趣,而不是培養特長,所以說,德國和中國的興趣班,無論是從態度,還是做法上,都大不相同。

01

體 育 類 - Sport



游泳- Schwimmen

對於初學游泳的小朋友而言,培養興趣是初期學習的重點。聯邦游泳教育促進協會(Bundesverband zur Förderung der Schwimmausbildung)官方通過頒發一系列徽章鼓勵小朋友學會這項基本技能。比如“小海馬徽章”(Seepferdchen)只要達到以下要求就可以獲得:

1⃣️從游泳池邊跳入水中

2⃣️在沒有任何輔助工具的情況下自己遊25米

3⃣️從水深到孩子肩部的泳池裡,潛水到水底下取一個東西上來。

通過這個小測試之後,小朋友們就可以將可愛的“小海馬徽章“縫在泳衣或者泳褲上,標誌著他們學習游泳的第一個小成就。

除此之外青少年還可以考取青少年游泳徽章,分為金銀銅三個級別(Bronze/Silber/Gold)。



【體操 - Turnen】

在德國,體操運動也是非常受歡迎的課餘體育活動之一。通過基本的體操訓練,可以鍛鍊小朋友的身體柔韌度、靈活度,識別音樂與身體運動的配合,提高團隊合作意識等。常見的訓練專案包括:

滾動-走動-滑動

感知訓練-平衡

繩操-球操-棒操-帶操-圈操

團隊合作

韻律與節奏

懸掛-支撐-跳躍



【球類運動-Ballspiele】

團隊性的球類運動往往需要默契的配合。小朋友最初一兩年會在一起進行適應性訓練和協調訓練,通過玩耍和觀看的方式認識某項球類運動,並學習基礎的運動技巧;在完全熟悉規則後可以參加一些娛樂為主的小型比賽;再之後就開始參加區域性的排名賽。

對於如網球、羽毛球、乒乓球這樣的偏個人的運動,則更需要專業的教練提供小範圍的教學,這樣可以及時糾正技術動作中的錯誤,得到更快的提高。



【攀巖-Klettern】

在德國,攀巖也是很受喜愛一項運動,幾乎每個遊戲場地、每家幼兒園和學校都裝有不同尺寸的攀巖牆。攀巖可以幫助小朋友從小學會克服恐懼和遇到危險時的自我保護方法,在初期的教學重點主要為如何正確使用安全措施和攀巖裝備。

02

藝 術 類 - Kunst



【音樂 - Musik】

在德國,Musikgarten 或 Musikschule都為不同年齡段的小朋友開設了音樂課程,從最初期的韻律識別、基礎樂理知識到不同樂器的學習。小朋友還可以選擇參加入門級別的樂器體驗課程(Instrumentaler Orientierungskurs),即半年或一年的時間內每個月嘗試一個樂器,如鋼琴、小提琴、吉他、架子鼓、橫笛等等,為之後確定深入學某個樂器做準備。



【舞蹈 - Tanz】

舞蹈課程也會為學齡前的小朋友提供類似的體驗課程如創意舞蹈班(Kreativer Tanz),它並不專注於某一種舞蹈,而是老師會在課上放不同型別的音樂,帶著小朋友們模仿小動物、跳不同風格的舞蹈,甚至會有很多即興表演。舞種涉及芭蕾舞、爵士舞、現代舞等等。孩子們可以感受到不同音樂搭配不同舞蹈形式帶來的意外之喜。



【兒童舞臺劇 - Theater】

兒童舞臺劇是一項綜合性的藝術課程,涉及音樂、舞蹈甚至手工製作等。德國兒童舞臺劇表演班為小朋友提供了一發現並表現自我、鍛鍊勇氣、和發揮創意的舞臺。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戲劇表演的基本功,比如在舞臺上面對觀眾說出臺詞,克服恐懼並且鍛鍊與人交流的能力;有時還需要對著攝影機表演,學會使用肢體動作和麵部表情增強表現效果,了解自己的儀態,從小就培養出十足的鏡頭感。

03

益智類 - STEM

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的縮寫,即科技或數學等益智方面的興趣課程。通常小學會在下午興趣課的時間和相關機構合作,提供常見的如機器人程式設計、國際象棋等課程。

除了上述提到的興趣班外,在德國的小朋友還會參加如繪畫、陶藝、騎馬、射箭、烹飪、空手道等等課程,另外具有中國文化底蘊的國畫、書法、武術等也是很好的選擇。

04

課外補習班

在發達國家中,德國是課外補習最不普及的國家之一,這自然也可以被視為對其學校教育品質的一種認可。

貝塔斯曼基金會的調查顯示,在參加課外補習的中小學生中,39%的人每週參加課外補習的時間是1小時,39%的人是每週2小時,11%的人是每週3小時,11%的人是每週4小時及以上。

目前,德國最有影響的課外補習機構是“學習圈”(Studienkreis)和“中小學生幫手”(Schülerhilfe)。他們在全德國擁有1000多個特許經營的站點,服務範圍還覆蓋了奧地利、瑞士、盧森堡等周邊德語國家。此外,德國各地還有許多地區性的課外補習機構和中介機構。

在參加課外補習的中小學生當中,26%的父母不需要為此支付費用。因為他們所參加的主要是全日制公立學校下午提供的課外輔導或者其他由政府資助的課外輔導專案。在選擇自費課外輔導班的學生中,僅有2%的人每月支出超過了200歐元。

相較於國內補習費動輒幾萬塊的補習費用來說,德國的課外補習算是物美價廉了。

相比德國,中國的課外補習在很多情況下呈現出病態化的特徵。其目的不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而是為了滿足部分感染了“落後焦慮症”的家長的需求,幫助他們逼著孩子以超越他人的方式來為自己贏得競爭優勢,將家長的焦慮連帶著這種錯誤的學習價值觀都傳給了孩子,最終一起陷入競爭壓力不斷攀升的惡性迴圈。

這種課外補習已不是對中小學教育的有益補充,而成了一種加重學生學習負擔、干擾學校正常教學、放大家長教育焦慮的社會病態性存在。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英國作家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名句,多少映襯了當今中產階級對其子女教育的焦慮心態,然而,撥開雲霧,我們仍需要去認真思考,教育的本質或者直接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作者: Azzurro    時間: 21-9-28 02:05

https://www.hkupop.hku.hk/chines ... ontent/finding.html

是次調查主要為瞭解家長為子女在不同教育及相關學習項目上的開支,以及家長對購買教科書的意見。調查結果簡述如下,詳細數據請參閱頻數表(附錄二)。

I) 家長對學童學習的開支的意見

調查首先詢問所有被訪家長,以全年總支出計,其子女現時花費最大的五個教育及學習開支項目是什麼。結果發現,於整體家長樣本中,最多被訪者回答「教科書」(54%),其次為「補習」及「課外活動/興趣班」(同為49%)。其他在家長心目中花費較大的開支依次為「膳食費」、「交通費」、「書單以外的補充練習」及「開學物資,如校服等」,分別有41%、37%、17%及17%家長提及。分拆樣本後,對小學家長而言,「課外活動/興趣班」(69%)的開支排列首位,較中學家長樣本的數字(36%)多出接近一倍,而第二及第三位分別為「教科書」(52%)及「補習」(46%)。至於中學家長方面,名列前茅的三項開支依次為「教科書」(55%)、「補習」(52%)及「膳食費」(49%);當中,「膳食費」較小學家長樣本高出20個百分比(表六)。

隨後,問卷逐一詢問被訪家長有關子女於七個不同教育或學習項目上的全年開支,分別為1) 教科書、2) 交通、3) 膳食、4) 課外活動/興趣班、5) 補習、6) 補充練習及7) 開學物資。

在教科書的開支上,886位給予肯定答案的被訪者表示一年平均花費$2,902(標準誤差:$43)於子女的教科書上。具體而言,逾兩成半透露開支為「$2,000或以下」(27%),三成半介乎「$2,001至$3,000」(35%),而表示開支達「$3,000以上」的,則佔兩成七(27%)。另有1%直言「沒有相關開支」,因為用舊書或其他捐贈書本。分拆樣本後,中小學家長的平均開支分別為$3,123及$2,594(標準誤差:少於$63;表七)

另方面,兩成一家長表示其子女一年的交通費用為「$2,000或以下」(21%),「$1,001至$2,000」(14%)及「$2,001至$3,000」(16%)各佔一成半左右。而表示「$3,001至$4,000」(12%)、「$4,001至$6,000」(12%)及「$6,000以上」(11%)的同樣約佔一成。不過,亦有兩成一被訪家長指其子女「沒有相關的開支」(21%),可能居住在學校附近或者由家長親自接送。總括而言,910位有給予肯定答案的家長的平均支出為$2,984(標準誤差:$93);當中,被訪小學家長的平均開支為$3,262(標準誤差:$160),明顯較中學家長的$2,780為多(標準誤差:$110;表八)。

至於膳食費方面,分別有25%及15%的被訪者回答「$3,000以下」及「$3,001至$4,000」,另各有一成上下透露此項目的開支介乎「$4,001至$5,000」(10%)、「$5,001至$7,000」(12%)、「$7,001至$9,000」(9%),甚至「$9,000以上」(11%)。而表示「沒有相關開支」(8%)的則不足一成。綜合878位被訪者的答案,其子女一年的膳食費平均為$4,936(標準誤差:$116)。分拆樣本後發現,中學家長樣本的平均數為$6,143(標準誤差:156),遠遠拋離小學家長樣本的$3,280(標準誤差:$134;表九)。

問卷續問被訪者其子女現正參加多少個課外活動/興趣班?結果顯示,最普遍的答案依次為「2個」(22%)、「3個」(17%)及「1個」(15%)。而表示「4個」、「5個」及「6個或以上」的,分別佔9%、6%及4%。不過,亦有高達兩成的被訪者表示其子女「完全沒有」參加課外活動/興趣班(20%)。撇除回答「不知道/難講」者,949位被訪者的子女現時平均參與2.2個(標準誤差:0.06個)課外活動/興趣班。而中小學的平均數分別為2個及3個 (表十),即小學生在這方面的參與較為積極。

整體樣本而言,即包括其子女沒有參與任何課外活動/興趣班者(支出=$0),被訪者花在子女的課外活動/興趣班上的一年平均開支高達$9,842(標準誤差:$483),為調查中七個支出項目之冠。具體而言,兩成二表示其相關費用為「$4,000以下」(22%),一成七表示介乎「$4,001至$10,000」(17%)。而聲稱費用高達「$10,001至$20,000」及「$20,000以上」的,亦分別佔15%及12%,另有約四分一謂完全沒有相關開支(24%)。分拆樣本後,中小學家長的平均支出分別為$6,724(標準誤差:$494)及$14,025(標準誤差:$872),相距甚遠 (表十一)。

與此同時,9%被訪者表示其子女一年的補習費為「$5,000或以下」,17%選擇「$5,001至$10,000」,為數最多。而回答開支達「$10,001至$15,000」、「$15,001至$25,000」及「$25,000以上」的,則分別有12%、13%及7%。不過,樣本中亦有近四成家長指其子女沒有補習,因而「沒有相關開支」(38%)。綜合955位被訪者的有效答案後發現,他們平均一年為子女付出的補習費高達$8,952(標準誤差:$350),為所有項目的第二位。此外,由於較多中學生有補習,因而其平均費用為$9,236(標準誤差:460),略高於小學樣本的$8,552(標準誤差:$541;表十二)。

至於在購買補充練習方面,被訪家長一年的平均開支為$977(標準誤差:46)。兩成二指費用只需「$500或以下」(22%),一成八回答「$501至$1,000」(18%),而表示費用介乎「$1,001至$2,000」(12%)或「$2,000以上」(10%)的,分別佔一成二及一成。與此同時,四分一家長並「未有相關開支」(25%)。由此可見,相對其他教育及學習支出,補充練習的費用明顯較少。而中小學家長樣本的平均開支十分接近,分別為$991及$960(標準誤差:同為$500;表十三)。

另外,三分一家長表示其子女一年的開學物資費用為「$1,000以下」(34%),近三成回答「$1,001至$2,000」(29%),而開支介乎「$2,001至$3,000」(13%)及「$3,000以上」(10%)的,分別佔一成三及一成。平均而言,880位給予肯定答案的被訪者一年約花$1,901(標準誤差:$51)為子女添購開學物資,如校服、書包、鞋等。分拆樣本後,中小學家長在開學物資的平均開支分別為$2,012及$1,747(標準誤差:少於$74;表十四)。

除了上述七個主要開支項目外,部分被訪家長亦有提及一些其他支出,但樣本數目就明顯減少。就學費而言,66位給予肯定答案的被訪者表示其子女一年的學費高達$29,690(標準誤差:$2,508);當中,中學家長樣本的數字更高達$31,994(標準誤差:$3,899),而小學家長的平均數字則為$27,313(標準誤差:$3,135)。至於學費以外的其他開支,在38個樣本中,平均費用為$2,101(標準誤差:$219),而中小學樣本的數字分別為$2,228及$1,733(標準誤差:少於$2,000)。由於該等項目並非所有家長須要回答,樣本數目少,而所得平均數值又必然偏高,所以不宜納入整體比較分析 (表十五a及表十五b)。

總括而言,就七項主要教育及與學習相關的支出項目,根據被訪者提供的實數,位列榜首的為「課外活動/興趣班」,其次為「補習費」,再次之則為「膳食費」。而排名第四至第七位的依次為「交通費」、「教科書」、「開學物資」及「補充練習費」。結果與被訪者的印象(Q1)有顯著分別,詳見下表:

綜合數表 家長在7項主要的教育與學習相關項目上之一年開支
排名

項目

小學家長樣本

中學家長樣本

整體樣本

平均開支

印象排名*

平均開支

印象排名*

平均開支

印象排名*

1

課外活動/興趣班

$14,025

1

$6,724

5

$9,842

3

2

補習費

$8,552

3

$9,236

2

$8,952

2

3

膳食費

$3,280

5

$6,143

3

$4,936

4

4

交通費

$3,262

4

$2,780

4

$2,984

5

5

教科書

$2,594

2

$3,123

1

$2,902

1

6

開學物資

$1,747

7

$2,012

6

$1,901

7

7

補充練習費

$960

6

$991

7

$977

6

*根據Q1的百分比而排名

II) 對購買教科書的其他意見

調查的第二部分集中探討被訪家長對教科書的意見。首先,問卷詢問被訪者有否留意教科書通常多久改版一次。結果顯示,逾半數家長表示「有留意」(53%),其餘的四成七則表示「沒有留意」(41%)或「不知道/難講」(6%)。在有留意的五成人之中,最多家長認為現時教科書「一年改版一次」(28%),其次為「兩三年一次」(19%),而認為教科書「一年內改版多過一次」(4%)及「四五年一次或以上」(2%)的則屬少數。比對中小學家長的樣本,近六成的中學家長表示有留意改版的頻率(59%),較小學家長的樣本數字(44%)多。此外,逾三分一的中學家長指教科書「一年改版一次」(34%),較小學家長的數字(20%)多出14個百分比(表十六)。

事實上,現時教育局有政策規定教科書「至少三年不可改版」。對此,六成二被訪家長認為「合適」(62%),少於半成的認為「太長」(4%),而近三成則表示「太短」(27%)。中小學家長的意見亦大致相同(表十七)。

調查數據顯示,約四成家長表示「知道」(41%)教科書的書價已包括上課所用的教材,而回答「不知道」的(54%),則佔五成四。比較兩個家長組別後發現,小學家長對此的認知(46%)較中學家長(38%)高出近10個百分比(表十八)。

調查又顯示,逾三成半(36%)被訪家長表示其子女有使用舊書,其餘六成多(62%)則表示「沒有」。具體數據方面,各有約一成家長表示其子女所用的舊書佔所有教科書「一成或以下」(10%)及「一成以上至三成」(11%)。回答「三成以上至五成」(6%)、「五成以上至七成」(4%),甚至「七成以上」(3%)者,為數不多。總括而言,根據965個有給予肯定答案的家長(沒有 =「0」),舊書平均佔被訪者子女所有教科書約一成(11%;標準誤差為<1%)。對中學家長而言,其子女的教科書中平均有16%為舊書(標準誤差:1.0%),較小學家長樣本的4%(標準誤差:<1%)多出12個百分比(表十九)。

最後,問卷詢問所有被訪者傾向支持還是反對政府提早在每年的七、八月向學生發放書簿津貼。結果顯示,近八成表示「支持」 (78%),回答「一半半」及「反對」的,分別只有7%及3%,另有一成二未有給予肯定答案(12%)。分拆樣本後,中小學家長樣本的意見分別不大(表二十)。

結語

是次調查的目標對像為擁有至少一名現就讀本地中學或小學子女的家長,樣本數目設定為最少1,000個成功樣本,因此數字應具相當代表性。為了增加調查的參考價值,報告亦將整體樣本分拆為小學家長及中學家長兩個次樣本(約四六之分)以作比較,但由於次樣本數目較少,誤差因而相對較大,讀者必須注意。

是次調查最有趣的發現,是在家長的印象之中,「教科書」是在眾多教育及學習開支之中,最昂貴的項目,然後是「補習」、「課外活動/興趣班」、「膳食費」和「交通費」。然而,當逐一詢問被訪家長每個項目的實際支出時,結果卻清楚顯示家長用於子女「課外活動/興趣班」及「補習」上的費用遠比其他項目為高,兩者每年的平均費用都接近$10,000,然後是「膳食費」和「交通費」,「教科書」則排名第五,每年花費約為$3,000。這顯示被訪家長的印象與實際情況有明顯落差。

分拆樣本後發現,中小學家長的情況分別頗大。小學家長方面,在沒有任何提示下,最多家長表示「課外活動/興趣班」是子女最大的開支之一,而實際數字亦是各個項目之冠,平均費用高達$14,000;其後依次為「補習費」、「膳食費」、「交通費」、「教科書」、「開學物資」和「補充練習費」。至於中學家長方面,提及「教科書」為子女最大開支的人數最多,但實際費用最多的是「補習費」,全年支出平均為$9,000以上,其後依次為「課外活動/興趣班」、「膳食費」、「教科書」、「交通費」、「開學物資」及「補充練習費」。

此外,調查亦發現,逾半數被訪家長「有留意」教科書改版的頻率,當中以指出「一年一次」及「兩三年一次」的最多。對於教育局規定教科書「三年不可以改版」的政策,六成被訪家長認為現時的時限「適中」。

作者: ar_mak    時間: 21-9-28 11: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藥煲    時間: 21-9-29 13:29

Azzurro 發表於 21-9-13 09:39
剛剛小一開學了,小朋友的小學陸續公佈各種校隊的入隊標準
音樂類
管弦樂(不包括鋼琴,鋼琴是沒有校隊的) ...

多謝分享,原來咁早就要做準備

作者: Jean1769    時間: 21-10-4 00:01

音樂都可能逼得出來(考級),但運動真係好講天資,否則拉牛上樹無意思。但我同意一體一藝對成長同長遠人生有好處

作者: tommynsusan    時間: 21-12-2 12:48

Azzurro 發表於 21-9-13 09:39
剛剛小一開學了,小朋友的小學陸續公佈各種校隊的入隊標準
音樂類
管弦樂(不包括鋼琴,鋼琴是沒有校隊的) ...
感謝分享
作者: twinkle00    時間: 21-12-3 16:37

回覆 Azzurro 的帖子

真係覺得而家啲小朋友好忙,除咗要準備中英數之外,仲要練習體藝…
我都好擔心將來小朋友入咗小學之後乜嘢校隊都入唔到,到時候會變做隱形人

作者: twinkle00    時間: 21-12-3 16:38

回覆 Jean1769 的帖子

完全同意!!
作者: twinkle00    時間: 21-12-3 16:43

回覆 Azzurro 的帖子

鄙視鏈..呢個名詞,真係第一次聽。長知識了。

其實鄙視鏈上邊嘅運動,牌頭名的,真係完全唔普及。學咗,係咪即係代表高人一等?


學完之後,將來運用嘅機會有幾大?

作者: kimlam953    時間: 21-12-10 10:18

本帖最後由 kimlam953 於 22-4-20 17:15 編輯
twinkle00 發表於 21-12-3 16:37
回覆 Azzurro 的帖子

真係覺得而家啲小朋友好忙,除咗要準備中英數之外,仲要練習體藝…

Del
作者: twinkle00    時間: 21-12-10 21:49

回覆 kimlam953 的帖子

謝謝你,我都同意做運動更加有益身心。英文呢啲,真係太多小朋友考呢樣考嗰樣exam,我但求佢識講識讀就OK啦,唔使考試.
作者: 964000    時間: 21-12-13 08:35

Azzurro 發表於 21-9-28 02:01
http://www.juduo.cc/baby/amp_834789.html?espv=1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成龍成風。現在很多家庭 ...

好難同德國比,人地唔係只得讀書一條路,到中三便會分「讀書」定「職訓」兩條路,最難得兩邊地位保持一樣,不會覺得職訓係inferior, 學生便可以按興趣和專長,得以最大發揮,所以人地出到一流工業,德國出品信心保證。

作者: coffee2046    時間: 21-12-17 16:22

睇黎都要開始留意一下幫小朋友報興趣班

作者: Dybala    時間: 21-12-21 14:46

twinkle00 發表於 21-12-3 16:43
回覆 Azzurro 的帖子

鄙視鏈..呢個名詞,真係第一次聽。長知識了。
從功利角度睇, 愈冷門嘅運動愈容易攞獎, 甚至入港隊, 所以咪有咩"鄙視鏈", 當然有呢種諗法同現象出現係好可悲嘅事好多運動項目, 無論係主流定非主流, 家長/學生達到目的, 借助佢入心儀學校之後就唔再玩, 所以真係唔好怪政府唔重視體育, 有時根本連個用家自己都唔尊重個運動項目, 只當係踏腳石

作者: SmileChristy    時間: 22-3-25 00:17     標題: 回覆樓主:

其實,小一入唔到
小二,小三都可以繼續試
大家唔好咁擔心  

作者: Ayoomi    時間: 22-6-24 16:22

原來真係要由兩歳開始,我小朋友就兩歲了

作者: BB-Tiger    時間: 22-7-22 00:13

其實樓主係贊成定反對2歲咁早去讀各種興趣班呢?畢竟你正反兩面都提出左。小一入校隊又太早,無咩必要,印象中小朋友係小一先學基礎樂理,小二分樂器班,一年後小三入校樂隊(無考過級,到今日都無考級,源於經驗和經濟原因,不過已成該樂器樂隊中的首席)
作者: Azzurro    時間: 22-7-22 08:15

BB-Tiger 發表於 22-7-22 00:13
其實樓主係贊成定反對2歲咁早去讀各種興趣班呢?畢竟你正反兩面都提出左。小一入校隊又太早,無咩必要,印 ...

我一直相信小孩各方面潛能無限
我讚成小孩開心的話,應該 2歲就開始高一點強度(不是一個星期一課)去玩(但是我家人不同意)
所以 k2 先開始低強度玩興趣班 (我認為太遲,強度太低)

宜家快小一完結,發現小一已經好忙
所以我認為小一前可以的話,要嘗試更多呢

作者: BB-Tiger    時間: 22-7-22 09:41

本帖最後由 BB-Tiger 於 22-7-22 09:42 編輯

我相信小朋友有無限能,但佢地興趣係邊度都未捉到路,又談何高強度訓練呢,佢地需要係社交發展和自由玩耍,有報張寫每日自主活動遊戲一小時,我個細嘅就兩至四小時。佢社交好 OK, 疫情期間帶動屋苑大部分小朋友買單車和roller做運動,其他地方街坊都帶小朋友黎玩
作者: Azzurro    時間: 22-7-25 15:23

BB-Tiger 發表於 22-7-22 09:41
我相信小朋友有無限可能,但佢地興趣係邊度都未捉到路,又談何高強度訓練呢,佢地需要係社交發展和自由玩耍 ...

我小朋友 k2 k3 有玩溜冰,游水,圍棋,但是興趣有限,宜家都停了

我認為密度高一點可以快點看出目前是否有興趣
如果密度高一點,有時候興趣來自于 1. 成績好被稱讚本身 (因為強度比別人高,所以成績好)
2. 自主動機更重要得多

有興趣的話,可以一天搞幾個鐘(最簡單比如睇書幾個鐘)


作者: BB-Tiger    時間: 22-7-26 15:54

Azzurro 發表於 22-7-25 15:23
我小朋友 k2 k3 有玩溜冰,游水,圍棋,但是興趣有限,宜家都停了

我認為密度高一點可以快點看出目前是否 ...
我會咁諗,你唔好介意,小朋友無興趣可能因為太高強度去練習,興趣變左抗拒?心情唔同左。
作者: 紫薯蛋糕    時間: 22-10-9 22:55     標題: 回覆樓主:

多謝詳細分享,看來要開始準備

作者: bobolwb    時間: 22-10-9 23:07     標題: 回覆樓主:

如果約三歲開始學,咩樂器比較合適呢

作者: Azzurro    時間: 22-10-10 09:31

bobolwb 發表於 22-10-9 23:07
如果約三歲開始學,咩樂器比較合適呢

我小朋友學鋼琴,中間只幼稚園裡面興趣班試一下打鼓及其他而已

西方樂器,一般來說都建議鋼琴,因為比較全面,但是對考小考中幾乎沒直接用途
但是對校內音樂課作用還是明顯

有錢的話,我建議幾個樂器實際報名幾個月專門玩一下
因為合適與否,是沒法“”睇 / 研究” 出來的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