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數學交流區
坊間流傳2025年DSE數學難過2023年,我看了一下真題,感覺還是2023年的難度大一些。感覺2024年的難度確實低於2023年和2025年 。
我個人覺得近三年難度排名是:2023>2025>2024。
歡迎交流。
據說2026年DSE數學考試範圍排除極坐標,十六進制,函數定義域,跑道形軌跡等。
感覺這個十六進制確實沒啥意思,不過極坐標和函數定義域還是蠻重要的,不知何故排除? [i=s] 本帖最後由 馬烏 於 25-5-23 07:49 編輯 [/i]
[url=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60227932/dse-%E6%95%B8%E5%AD%B8%E5%8D%B7%E6%9C%89mc%E9%A1%8C%E7%96%91%E5%87%BA%E9%8C%AF-%E8%80%81%E5%B8%AB%E6%8C%87%E6%B6%89%E6%AD%A7%E7%BE%A9%E5%AD%97%E4%BF%83%E5%BB%A2%E9%A1%8C-%E8%80%83%E8%A9%95%E5%B1%80%E4%B8%8D%E8%A9%95%E8%AB%96]https://www.hk01.com/%E7%A4%BE%E ... D%E8%A9%95%E8%AB%96[/url]
2025年DSE數學mc34題,這麼明顯的題目錯誤,被多人指出,考評局還在硬撐。命題人水平低劣或者粗心大意。
這道題兩個函數圖像甚至可以有三個交點,加上同x軸一共可以有4個交點。
[i=s] 本帖最後由 馬烏 於 25-6-24 11:53 編輯 [/i]
網傳的內地初中升高中數學壓軸題。 [b]回覆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9391469&ptid=3884603][color=Olive]馬烏[/color] 的帖子[/url][/b]
[img]/data/attachment/album/202506/24/1141203qoyq7da2voarr42.jpg[/img]
[quote][size=2][color=#555555]馬烏 發表於 25-6-24 11:42[/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9391470&ptid=3884603][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回覆 馬烏 的帖子[/quote]很多網友認為該題難度超DSE壓軸題。 [i=s] 本帖最後由 2jkidsfather 於 25-6-26 13:34 編輯 [/i]
[quote][size=2][color=#555555]馬烏 發表於 25-6-24 11:42[/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9391470&ptid=3884603][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回覆 馬烏 的帖子[/quote]
[font=Aptos, Aptos_MSFontService, -apple-system, Roboto,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serif, EmojiFont][size=12pt](1) sin [/size][/font][font=Symbol][size=12.0pt]Ð[/size][/font][font=Aptos, Aptos_MSFontService, -apple-system, Roboto,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serif, EmojiFont][size=12pt]CAB = 3/5[/size][/font]
[font=Aptos, Aptos_MSFontService, -apple-system, Roboto,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serif, EmojiFont][size=12pt](2) [/size][/font]
[font=Aptos, Aptos_MSFontService, -apple-system, Roboto,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serif, EmojiFont][size=12pt](i) AE = 11[/size][/font]
[font=Aptos, Aptos_MSFontService, -apple-system, Roboto,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serif, EmojiFont][size=12pt](ii) (PA-PB) 最小[b]整數值[/b]是 6[/size][/font]
[font=Aptos, Aptos_MSFontService, -apple-system, Roboto,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serif, EmojiFont][size=12pt]除咗唔想人升高中,諗唔通出咁嘅數有乜意義。[/size][/font]
[i=s] 本帖最後由 馬烏 於 25-6-26 19:41 編輯 [/i]
[quote][size=2][color=#555555]2jkidsfather 發表於 25-6-26 13:32[/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9391735&ptid=3884603][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1) sin ÐCAB = 3/5
(2)
(i) AE = 11
[/quote]
前兩問做對:good:,第三問沒做對,第三問也是最難的。
浙江省的題目不是最難,據說江蘇省的題目經常讓考生想暴打出題人。:happy:
[quote][size=2][color=#555555]馬烏 發表於 25-6-26 17:01[/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9391754&ptid=3884603][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前兩問做對,第三問沒做對,第三問也是最難的。
浙江省的題目不是最難,據說江蘇省的題目經常讓學生 ...[/quote][font=Aptos, Aptos_MSFontService, -apple-system, Roboto,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serif, EmojiFont][size=12pt]你是有標準答案,定只是自己計算的答案?[/size][/font] [i=s] 本帖最後由 馬烏 於 25-6-26 18:38 編輯 [/i]
[quote][size=2][color=#555555]2jkidsfather 發表於 25-6-26 18:02[/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9391761&ptid=3884603][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你是有標準答案,定只是自己計算的答案?[/quote]
標準答案還沒有出來,網上有一些人討論,最後一問有爭議。
6應該不對。如果P點和C點重合,這個最小值會是3。
如果把PA-PB用代數式表達出來,再求極值,會得出一個無理數,會小於3。這裡輸入法打不出來根號,我看看怎麼發上來這個參考答案。
我計過,感覺第一問比較簡單,第二問有點難度,但是也有方便的解法,第三問,有較大難度。
[i=s] 本帖最後由 馬烏 於 25-6-26 18:52 編輯 [/i]
PA-PB最小值: (3√39-4)/5 需關注第三問,不能用第二問AP⊥EF這個約束條件。
第三問沒有垂直這個約束條件,P是個動點,第二問正好在垂直的位置,第三問則未知,這正是第三問的難點。 [quote][size=2][color=#999999]馬烏 發表於 25-6-24 11:52[/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9391474&ptid=3884603][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很多網友認為該題難度超DSE壓軸題。[/quote]
DSE壓軸題應該唔會咁出。
[img]http://www.baby-kingdom.com/static/image/common/iphone_v2.gif?v=2.9.11[/img] [quote][size=2][color=#555555]gracelam 發表於 25-6-26 20:02[/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9391771&ptid=3884603][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DSE壓軸題應該唔會咁出。[/quote]DSE壓軸題喜歡出坐標幾何題,計算量都比較大。
[quote][size=2][color=#555555]馬烏 發表於 25-6-26 17:01[/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9391754&ptid=3884603][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前兩問做對,第三問沒做對,第三問也是最難的。
浙江省的題目不是最難,據說江蘇省的題目經常讓考生 ...[/quote]
高考試卷題目每個省不同?
[i=s] 本帖最後由 馬烏 於 25-6-26 21:30 編輯 [/i]
[quote][size=2][color=#555555]LeeCC 發表於 25-6-26 21:15[/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9391778&ptid=3884603][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高考試卷題目每個省不同?[/quote]
上面那道題是內地中考卷,內地初中升高中也是大考,中考卷每個省都不同。
高考是有些省份考卷相同,有些不同,現在是總共有八套試卷。
很多年以前的高考是全國一套卷。
[quote][size=2][color=#555555]馬烏 發表於 25-6-26 21:29[/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9391779&ptid=3884603][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上面那道題是內地中考卷,內地初中升高中也是大考,中考卷每個省都不同。
高考是有些省份考卷相同,有些 ...[/quote]
原來如此
咁8套卷程度一樣嗎?
[i=s] 本帖最後由 馬烏 於 25-6-27 07:25 編輯 [/i]
[quote][size=2][color=#555555]LeeCC 發表於 25-6-26 23:00[/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9391781&ptid=3884603][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原來如此
咁8套卷程度一樣嗎?[/quote]
難度和考試範圍都不一樣。內地太大了,不同省份的教育水平有差別,城市和鄉村也有差別。
[quote][size=2][color=#555555]馬烏 發表於 25-6-27 07:24[/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9391790&ptid=3884603][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難度和考試範圍都不一樣。內地太大了,不同省份的教育水平有差別,城市和鄉村也有差別。
...[/quote]
明白
即係就算同分,山區和北京狀元的水平都不同?
[i=s] 本帖最後由 馬烏 於 25-6-27 12:03 編輯 [/i]
[quote][size=2][color=#555555]LeeCC 發表於 25-6-27 08:37[/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9391794&ptid=3884603][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明白
即係就算同分,山區和北京狀元的水平都不同?[/quote]
肯定是這樣。這種情況古來有之,明代有名的南北榜案就是先例。區分難度就是為了照顧教育水平落後的地區。
下面這個著名的故事摘自維基百科。
南北榜案又稱「春夏榜案」。是發生在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會試。此次考試特別之處在於北方考生全數落榜,引發一時轟動。
事由
洪武三十年(1397年),翰林學士劉三吾、王府紀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試,後發榜,福建閩縣人陳䢿為第一,是為春榜,上榜者竟無一人出自北方,北平地區僅有一人[1]。諸多考生認為劉三吾為南方人,照顧其鄉親。朱元璋得知後大怒,命侍讀張信、侍講戴彝、右贊善王俊華、司直郎張謙、司經局校書嚴叔載、正字董貫、王府長史黃章、紀善周衡和蕭揖等人閱卷。後張信說劉三吾判卷無錯屬實。有人上告說劉三吾暗囑張信等人故意以陋卷進呈。朱元璋知道後更怒,指大部份官員是胡黨或藍黨,將張信與白信蹈等二十餘人淩遲處死,命劉三吾戍邊。劉諤、宋琮等人也遭遣戍,僅戴彝、尹昌隆免罪[2]。
後明太祖親自主持殿試,再選六十一名進士,都為北方人[3]。當時所謂「南北榜」或「春夏榜」[4][5]。
結果
南北榜案的結果導致自明仁宗時期起開始實行南北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