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work
[i=s] 本帖最後由 dedaniel 於 17-5-8 22:31 編輯 [/i]功課吃力也算了,最可怕是有部分老師沒有愛心,令學生憎恨上課,作為老師不可以在學生前數家長,我真的怕了!向老師反映意見變成投訴,真想問她:「難到要我向校長說嗎?」連反映意見也接受不了令孩子不快,我多想轉校!! 可否詳細講講?
[img]http://www.baby-kingdom.com/static/image/common/iphone_v2.gif?v=2.0.0[/img]
回覆:對李兆強好失望!!
大部分老師只顧成績,成績差學生簡直乜都俾人批評,好似我女果時上choir,果個打到眼影黑炆炆老師居然當住大堆人對佢講邊個邊個成績好又靚女,唱歌又好聽,唔明你唱歌走晒音,成績又差入黎做乜:toocold:同校長講係嘥氣,佢上任之後老師間變得只顧睇成績做人,考全級4x都可以叫人自行揀張祝珊,完全唔顧學生死活,但求升中好睇就得
[img]http://www.baby-kingdom.com/static/image/common/android_v1_2.gif[/img] 我見朋友說小一已經好深, 已想轉校 每一間學校實有好同不好的地方,每一位老師也有好同不好的
度度都一樣,無可否認,呢間學校重視學業表現,
但佢算明買明賣,冇呃人入左去不使做
入得呢種屋村名校,預左一定谷.
又想band1又不想谷,全港邊度有?
btw,李兆强都有好多有愛心的老師的 [quote][size=2][color=#999999]QQ1990 發表於 16-12-4 21:11[/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3894534&ptid=3377939][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每一間學校實有好同不好的地方,每一位老師也有好同不好的
度度都一樣,無可否認,呢間學校重視學業表現,
...[/quote]
我都同意有部份老師都好有愛心及教育熱誠,好多畢業生都掛念學校。現實教育制度下,津校要多band1 生,怎能不谷呢?有升中同學笑說,升中後比在小學的時候,悠閒得多。
[img]http://www.baby-kingdom.com/static/image/common/iphone_v2.gif?v=2.0.0[/img] [i=s] 本帖最後由 QQ1990 於 17-1-8 01:39 編輯 [/i]
從前個種谷,係好辛苦,但算有價值,真係有好高的band1率,師生一齊捱,關係不錯的.
係近年可能人事關係,契女主任極速上位,方向不同左姐.
[i=s] 本帖最後由 馬媽媽 於 17-1-5 10:26 編輯 [/i]
[quote][size=2][color=#555555]smsiu 發表於 16-12-5 16:57[/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3900434&ptid=3377939][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我都同意有部份老師都好有愛心及教育熱誠,好多畢業生都掛念學校。現實教育制度下,津校要多band1 生,怎 ...[/quote]
我都同意: "有部份老師都好有愛心及教育熱誠,好多畢業生都掛念學校。" 我女到現在還和小學老師聯絡, 真難得. 每間學校有好的及差的老師, 很難全部有愛心, 他們都是人, 盡責已唔錯.
Band 1 學校重成績, 又乖又成績好,一定比較着數. All schools are like that.
本人認為前校長及前副校比較有遠見及領導才能, 比較重視團隊合作, [color=black]不是單看成績.[/color]
學校也要面對其他competitors, e.g. 新校, 對面學校等. 重成績是必然.
[b]回覆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3902568&ptid=3377939][color=Olive]QQ1990[/color] 的帖子[/url][/b]
說得對, 一間學校的成功, 除了老師的努力, 也要有家長和學生一起付出. 現在越來越多家長要求學校少給一點功課, 之前收到家教會的短訊, 內容更令我感慨!!! 很擔心一間Band 1小學會給這些人拖垮了.
[quote][size=2][color=#999999]QQ_PAPA 發表於 17-1-12 15:46[/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4094423&ptid=3377939][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回覆 QQ1990 的帖子
說得對, 一間學校的成功, 除了老師的努力, 也要有家長和學生一起付出. 現在越來越多家 ...[/quote]
孩子的正向教育
[img]http://www.baby-kingdom.com/static/image/common/iphone_v2.gif?v=2.0.1[/img] [quote][size=2][color=#999999]QQ_PAPA 發表於 17-1-12 15:46[/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4094423&ptid=3377939][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回覆 QQ1990 的帖子
說得對, 一間學校的成功, 除了老師的努力, 也要有家長和學生一起付出. 現在越來越多家 ...[/quote]
孩子的正向教育
[img]http://www.baby-kingdom.com/static/image/common/iphone_v2.gif?v=2.0.1[/img] [quote][size=2][color=#555555]smsiu 發表於 17-1-13 11:33[/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4098845&ptid=3377939][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孩子的正向教育[/quote]:good::good::good:
[i=s] 本帖最後由 dedaniel 於 17-5-18 22:57 編輯 [/i]
功課重質不重量,如有意義及有效能的操練又何不支持呢?對答案流水作業式的課堂運作,我就不信能令小朋友對學習有興趣! 促進學習的評估也不見得,測驗考卷派卷遲到不得了,如何作適時跟進,一張不合格通知書令家長及小朋友異常難受!!考試時間表一連四天,給個週末予家長及學生溫習也不可行呢!
時而勢易,舊式的操練只拖垮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成績。
[b]回覆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4094423&ptid=3377939][color=Olive]QQ_PAPA[/color] 的帖子[/url][/b]
拖垮成績的責任是家長,簡直令人聽來突兀!小學有分Band 1嗎?恕本人孤陋寡聞!反而學習差異及學生質素才是學校之所以派位成績好吧了!放些時間看吧!
李兆強,一向都是傳統學術型小學,李兆強的小一、二的教學模式及要求,與一般新派直資、宣基(坪石)、慈敬、等非常不同,每所學校都總有適合他們的學生。
小朋友發展個個不同,作為一間多年都能保持超過50%,甚至60% band 1 畢業生的津校,總有她們的方式及理念,也不能抹煞校長、老師及同學的努力。
認識學校制度,認同學校理念,進行家校合作,係令小朋友能夠愉快學習的第一步。聽過一個講座,有個講者講得幾好,提到家長千萬不要選了學術型學校,之後反過來又經常埋怨學校測考默功課多,這樣孩子就會無所適從,難以適應。
我相信每所學校都應該會有其獨特之處,不同的小朋友入讀不同的學校應該會有不同的效果。家長如果發現錯配,可以認真考慮,重新為子女選擇更適合的學習環境,
最重要係:
1)以小朋友性格、能力、興趣去配合學校嘅程度和教學模式,
2)及家長是否認同學校理念,學校又是否符合家長嘅期望。
當學校程度、教學模式、學校理念相若,就可以再考慮升中成績、遠近、設施、經濟、校風等其他因素。
緊記:
*選校還是適合最重要,要平衡社會的要求與子女的發展步伐,亦要協調子女的需要及家長的期望。*
共勉!
[img]http://www.baby-kingdom.com/static/image/common/iphone_v2.gif?v=2.1.1[/img] 學術型,那麼甚麼是學術型的小朋友才適合? 古人孔子也有道:「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啦! 算吧!學校的教學理念是本著基督精神,唯望回應者撫心自問,你真是從一個真正「家長」角度去想嗎?
[quote][size=2][color=#999999]dedaniel 發表於 17-5-19 18:27[/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4514754&ptid=3377939][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學術型,那麼甚麼是學術型的小朋友才適合? 古人孔子也有道:「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啦! 算吧!學校的教學 ...[/quote]
自己小朋友需要甚麼、適合甚麼也不知道、也不清楚,誰人也幫不了你。
說實在的,我相信「有教無類」,但是應該建基於「因材施教」之上。在不適合的程度和環境之下,如何可以有教無類!難道把小學生放入大學講堂,教授又可以有教無類嗎?
善意的勸勉聽不入耳,冥頑不靈,不懂自省,不懂欣賞,只懂埋怨、批評,所有都是別人的問題,最終受苦的、吃虧的會是誰人?為了自己的小朋友,好好想清楚未來的日子該如何面對。
撫心自問,我的回應對得住天地良心。
[img]http://www.baby-kingdom.com/static/image/common/iphone_v2.gif?v=2.1.1[/img]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