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大學主修數學出路 [打印本頁]
作者: Beads 時間: 24-6-28 19:13 標題: 大學主修數學出路
如題,擔心沒有出路前景,只可做教育工作,希望大家比比意見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6-28 20:23
Beads 發表於 24-6-28 19:13 
如題,擔心沒有出路前景,只可做教育工作,希望大家比比意見
香港有出名的經濟分析師也是大學讀數

作者: little_kid 時間: 24-6-28 20:52
poonseelai 發表於 24-6-28 20:23 
香港有出名的經濟分析師也是大學讀數
除了分析師 仲有咩出路?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6-28 21:30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6-28 21:33 編輯
有無去大學網真頁睇下?一般有講畢業後工作
下面有講:
https://hk.indeed.com/%E8%81%B7%E6%B6%AF%E8%B2%BC%E5%A3%AB/%E6%B1%82%E8%81%B7/%E6%95%B8%E5%AD%B8%E7%B3%BB%E9%A6%99%E6%B8%AF%E5%87%BA%E8%B7%AF

作者: liverpool2023 時間: 24-6-29 08: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little_kid 時間: 24-6-29 14:53
Beads 發表於 24-6-28 19:13 
如題,擔心沒有出路前景,只可做教育工作,希望大家比比意見
我有幾個數學系畢業嘅朋友 除了教書 有銀行做精算師 有做保險公司行政 亦有做市場研究

作者: kaplanmeier 時間: 24-6-29 15:54
My math friends work or worked, applying their professional math skills, in Amazon, ASTRI, Census & Stat Department, HK Observatory, LinkedIn, Nvidia, as well a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professors in universities), the financial sector (credit analysts and quants in banks, acturaries in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the industry (biostatisticians in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6-29 16:16
你也可以參考這個帖,入面有講數學及物理嘅出路。
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

作者: Beads 時間: 24-6-29 21:47
ANChan59 發表於 24-6-29 16:16 
你也可以參考這個帖,入面有講數學及物理嘅出路。
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 ...
條link開唔到,可唔可以再貼過? thx!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6-29 22:00
Beads 發表於 24-6-29 21:47 
條link開唔到,可唔可以再貼過? thx!
Sorry.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6-29 22:03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4-6-30 03:04 編輯
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76741&extra=page%3D1&page=2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4-6-29 22:52
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 ... ��出路&page=1
這邊亦曾討論過,
好奇大家都認為讀數只有一個出路 -- 做老師?
我仔仔考CFA, 成本雞精書都係 外星文數學!
作者: YolandaTam 時間: 24-7-1 11:11
焯媽媽 發表於 24-6-29 22:52 
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22720&extra=&highlight=數學出路&page=1
...
本帖最後由 YolandaTam 於 24-7-1 11:14 編輯
我自己就因為我識主修數學嘅人,1st hon 嘅做老師(包括教授),2nd upper 嘅去二線銀行做 cobol programmer, 2nd lower 嘅做文職(有個做 shipping,有個係秘書,有個係 merchandiser)。
但我嘅資料係廿幾年前,所以上嚟問。
我女而家都有 fd 讀數學或者 Math and Econ, 都係打算做老師。佢哋係同我女講,真係冇轉走去讀 data science 嘅同學一係就好 Kai 嘅科學星人,火星文係佢哋母語,一係就想教書,再唔係就根本轉唔走。

作者: cafeva 時間: 24-7-1 11:33
我有考CFA。其實CFA的數比以前AL puremath淺好多!
作者: liverpool2023 時間: 24-7-1 12: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liverpool2023 時間: 24-7-1 12: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Rpp 時間: 24-7-1 12:50
YolandaTam 發表於 24-7-1 11:11 
本帖最後由 YolandaTam 於 24-7-1 11:14 編輯
我自己就因為我識主修數學嘅人,1st hon 嘅做老師(包括教 ...
最後做教育嘅據多,啲網民吹捧得數學得天下幾大個餅都要回歸現實。

作者: YolandaTam 時間: 24-7-1 14:01
liverpool2023 發表於 24-7-1 12:20 
本帖最後由 liverpool2023 於 24-7-1 12:20 編輯
好多人做教書,唔係因為無其他出路
我相公…佢呢啲阿保…算吧啦
識嚟識極嗰幾個,唔係 engine 佬就 computer 佬 
佢完全唔識 user 嗰邊嘅人,基本上都係唔知情況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1 14:13
cafeva 發表於 24-7-1 11:33 
我有考CFA。其實CFA的數比以前AL puremath淺好多!
係呀,CFA要就大部份數底唔好嘅考生,因為個考試集中在金融方面。所以FRM嘅數都深過CFA。
他兒子讀Qfin,裏面嘅數學比CFA深番N倍,可以做多啲Quan嘅工作。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1 14:54
我的回應不代表另一帖beastbristo 的想法及做法,只係有點感觸。
樓主嘅題目係要再講清楚啲係只講學士?抑或再進階上碩士、博士?在出路上會有幾明顯嘅差異。
最近跟兒子一齊旅遊,在火車上無所不談,他特別講咗一些反思。他一向數學很好,也讀完QFin,考完牌,工作幾年之後,反而覺得以前數學底子不夠紥實。
因為他在大學跟主修數學的同學一齊上,他們會傾向多些在金融上的應用,主修數學同學較大路及較少偏向那一門應用。兒子解釋就是general solution,而在金融上應用是specific solutions。
懂得specific solutions,在職場上俾人感覺到快上手,快靚正,客戶滿意,老板滿意,自己有運行。但如果對家客戶有數學高手,就會問番點解咁樣推算,最基本是什麼mathematical models,或者why A and not B, C….
到拆得多些炸彈,他才明白點解現在老細,(係數學及電腦博士,畢業後才加入金融,)在入職前介紹三本書俾佢睇,而且時不時互相交流。
因為產品日新月異,有不同法規改變,應用不同,現有finance model 未必可以直接應用,咁就可能要去返最原始的mathematical model再推算過。如果這步通咗,對解決新問題係非常有利。
街市買餸婆仔數肯定叻過不少大學生,如果在不同應用係有需要不同程度數學水平。
如果我兒子想繼續在數學進階,我開心都來不及,他知道還原基本步,才可以上另一個臺階。繼續搵真銀,也有我的祝福。

作者: cafeva 時間: 24-7-1 15:44
ANChan59 發表於 24-7-1 14:54 
我的回應不代表另一帖beastbristo 的想法及做法,只係有點感觸。
樓主嘅題目係要再講清楚啲係只講學士?抑 ...
所以我覺得依家大學開左好多好'專門'既學科其實係限制!就computer science 都搞出data science AI, etc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1 16:36
cafeva 發表於 24-7-1 15:44 
所以我覺得依家大學開左好多好'專門'既學科其實係限制!就computer science 都搞出data science AI, etc ...
你這個是雞先抑或雞蛋先嘅問題,也要面對市場現實。
如果熟financial models 已經夠殺大部份,在香港係適合,我哋嘅國際金融中心係比較窄,這個就適合,我也說了老闆及客戶滿意就OK。
他都係因為在其他金融中心見到某些人種及客戶係好嚴謹,你就要有不同準備及presentation,這些客戶不是大路客,但個別人覺得這樣有挑戰性及有趣,不用來来去去都係那幾招。也是睇個人性格。
兒子都請教過老闆,是否要補個MFE或者PFE?答案係唔需要,用經驗搭夠就可以,不過,老闆都欣賞中大QFin 嘅訓練幾紥實。
其他學科上,自己知啲唔知啲,就冇乜特別補充。
****
題外話,兒子講CFA 3份卷,他覺得卷一係淺,不過要記好多book work,卷2反而最難,卷三講經驗,反而最straight forward,這個你有什麼評價?

作者: kaplanmeier 時間: 24-7-1 18:09
Rpp 發表於 24-7-1 12:50 
最後做教育嘅據多,啲網民吹捧得數學得天下幾大個餅都要回歸現實。
I have some doubts about your first sentence, but my view may be limited by my small social circle. However, from a mathematical standpoint, the annual demand for math educators is far smaller than the annual supply of math graduates. If the education sector already employs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these graduates, it likely indicates that the career paths available to them are quite diverse.
作者: Rpp 時間: 24-7-1 22:03
kaplanmeier 發表於 24-7-1 18:09 
I have some doubts about your first sentence, but my view may be limited by my small social circle. ...
呢科落差好大
廢既真係教下數
勁既真係冇上限 行行都撈得!
但係有,有幾多個真的勁人會讀純數系?
可能我讀書少,接觸到確係幾多讀三大數學系,都係教育工作。

作者: barque 時間: 24-7-1 23:45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4-7-1 23:46 編輯
我覺得是和人的其他方面質素有關,而不是數學科的問題。 說實在我覺得讀數學所得到對人的思考和能力訓練,好過一般讀BBA/Finance很多,undergrade讀這些方面有點兒浪費,包括Global Business 在內。
如果能力好的學生願意選數學科,相信將來發展大把很好的工作可以選擇,教師怎會係唯一嘅選擇呢?
只不過現在數學科的收生成績普遍較低比較低。而造成好似畢業後比較難找工作的現象。
如果學生對數學科有興趣,他方面能力又高其實是一個好好的訓練,將來大把前途。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1 23:45
Rpp 發表於 24-7-1 22:03 
呢科落差好大
廢既真係教下數
勁既真係冇上限 行行都撈得!
你指三大數學系,全部都是學士?
香港經濟單一及傾斜,不利科技發展,相對STEM畢業生嘅機會比外國係細好多,最後逼住教書可能是較佳選擇。

作者: Rpp 時間: 24-7-2 00:01
ANChan59 發表於 24-7-1 23:45 
你指三大數學系,全部都是學士?
香港經濟單一及傾斜,不利科技發展,相對STEM畢業生嘅機會比外國係細好 ...
珍珠咁真的三大數學學士。
bio chem,我都以為自己讀完會識整生物武器同提煉鈾元素……仲以為可以造飛彈上太空。這是香港(emoji)(emoji)呀!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2 00:34
Rpp 發表於 24-7-2 00:01 
珍珠咁真的三大數學學士。
bio chem,我都以為自己讀完會識整生物武器同提煉鈾元素……仲以為可以造飛彈 ...
如果數學學士學位畢業,在香港選擇嘅機會係細,如果上研究院,特別在海外機會大好多。

作者: kaplanmeier 時間: 24-7-2 01:29
本帖最後由 kaplanmeier 於 24-7-2 01:33 編輯
I recently met Simon See, the global head of the Nvidia AI Technology Centre, who emphasized that he is an applied mathematician. Additionally, as far as I remember, all the members of his HK team whom I met that day are math PhDs who graduated from local universities, but not just from the three largest ones. These people have studied what they love since their childhood and have obtained well-paid (just my guess) jobs in the same field.
作者: Rpp 時間: 24-7-2 09:11
ANChan59 發表於 24-7-2 00:34 
如果數學學士學位畢業,在香港選擇嘅機會係細,如果上研究院,特別在海外機會大好多。
記得其中一位年輕女士,中學揀科家政,聖經,統計,港大讀數學系
我曾經問過佢,係咪數特別叻先揀數學系? 答案唔一定,佢話廿幾分成績夠分大學會收。同英文系差不多。

作者: kaplanmeier 時間: 24-7-2 11:16
Rpp 發表於 24-7-2 09:11 
記得其中一位年輕女士,中學揀科家政,聖經,統計,港大讀數學系
我曾經問過佢,係咪數特別叻先揀數學系 ...
not sure which academic year you're referring to. Currently, to study math at HKU, JUPAS applicants should select 6901 Bachelor of Science. This is, in fact, the JUPAS code for all 14 majors offered by the HKU Science Faculty. Students will have up to two years to choose their majors, and there are no quotas or GPA requirements. There must be specific reasons why she decided to choose math over other options, such as food and nutritional science, statistics, or others. Additionally, HKU allows students to pursue a second major, so there must also be reasons why she opted not to take something like English Literature as her second major.
作者: yueng666 時間: 24-7-3 18:31
創業做補習老師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4-7-4 19:02
ANChan59 發表於 24-7-1 23:45 
你指三大數學系,全部都是學士?
香港經濟單一及傾斜,不利科技發展,相對STEM畢業生嘅機會比外國係細好 ...
陳sir你啱。我推崇純數本科,因為我從來唔只睇香港教育香港市場,而係放眼世界。可能我接觸嘅人範疇比較廣,本地/海歸/甚至外國人都多,所以我親身感受到本科讀數嘅威力。亦好似K網友咁講,其實科技公司真係隨手抓都搵到數人。
香港讀書,香港工作,無咩機會同投行/顧問公司/外國企業/創科公司打交道,選擇真係可能比較窄,非戰之罪。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5 02:40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4-7-4 19:02 
陳sir你啱。我推崇純數本科,因為我從來唔只睇香港教育香港市場,而係放眼世界。可能我接觸嘅人範疇比較廣 ...
你的行業識人肯定比一般人廣,自然了解及資訊會不同!
你指那些行業除咗投行,其他行業我一係做過或者現在做緊,所以我認同你嘅睇法。阿仔不是讀純數,似A Maths 多啲,但在某些金融領域已經可以鶴立龜群!

作者: cafeva 時間: 24-7-5 09:48
ANChan59 發表於 24-7-1 16:36 
你這個是雞先抑或雞蛋先嘅問題,也要面對市場現實。
如果熟financial models 已經夠殺大部份,在香港係適 ...
CFA 我太耐之前考啦, 真係唔記得咁清楚.
參考下historical passing rate:
https://www.cfainstitute.org/-/media/documents/support/programs/cfa/cfa-exam-results-since-1963.pdf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5 15:05
cafeva 發表於 24-7-5 09:48 
CFA 我太耐之前考啦, 真係唔記得咁清楚.
參考下historical passing rate:
Passing rate我是知道的。
我的問題跟這個沒有關係,只是好奇為什麼他覺得卷二比卷三難。
再者,去到卷二卷三已經淘汰了不少人,合格率按卷升高我係了解的。
我計每次一take過連續三卷合格率就大約8%。

作者: barque 時間: 24-7-9 16:57
她讀數學的
https://www.scmp.com/news/people-culture/china-personalities/article/3268811/china-genius-girl-guo-wenjing-harvard-graduate-co-founder-tech-firm-backed-us135-million-funding

作者: RainyRice 時間: 24-7-10 00:07
Beads 發表於 24-6-28 19:13 
如題,擔心沒有出路前景,只可做教育工作,希望大家比比意見
本帖最後由 RainyRice 於 24-7-10 00:12 編輯
冇可能,外國讀書畢業出嚟的投行/科技/電腦等行業老細個個寧願請讀math/engineering 的。
我認識在外國大學讀數的,做教育工作是極少數。
在現今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何必揀一個好窄的科目去讀,感覺稍欠遠見。不如自己課餘時間去考多個牌,金融會計法律環境ESG乜都好。
當然,最終都要睇面試表現,如果學生自己成績好,溝通好,實在冇需要追捧什麼本港大學神科。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10 07:53
RainyRice 發表於 24-7-10 00:07 
本帖最後由 RainyRice 於 24-7-10 00:12 編輯
冇可能,外國讀書畢業出嚟的投行/科技/電腦等行業老細個 ...
他們只是講香港讀大學數學學士位的出路,可能單是大學畢業的成績可能已經有很大分別,排頭嘅好多選擇,排尾真係冇得選擇。
如果成績好,溝通好,面試好,可能已經入到神科呢!

作者: barque 時間: 24-7-10 10:36
ANChan59 發表於 24-7-10 07:53 
他們只是講香港讀大學數學學士位的出路,可能單是大學畢業的成績可能已經有很大分別,排頭嘅好多選擇,排 ...
覺得如有中小學時期,不是單一地只是著重學科的成績,如果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溝通能力,寫作能力。大學時主修數學好過讀唔少神科。
但係在香港又有幾多成績好,溝通好,面試好的學生願意放棄神科,而揀數學呢? 講真呢啲能力嘅學生如果願意選數學,將來發展隨時基礎好過讀神科學很多。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10 11:03
barque 發表於 24-7-10 10:36 
覺得如有中小學時期,不是單一地只是著重學科的成績,如果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溝通能力,寫作能力。大學時主 ...
我同意部分你的看法,但是我兒子是其中一個例外。
他初中已經決定不會在大學主修純數,科學及工程,他傾向經濟及QFin,我們尊重他的決定。
到畢業之後在QFin 工作領域,數學及電腦才是決定性的分野,最後他的選擇就是正確的。

作者: barque 時間: 24-7-10 12:00
ANChan59 發表於 24-7-10 11:03 
我同意部分你的看法,但是我兒子是其中一個例外。
他初中已經決定不會在大學主修純數,科學及工程,他傾 ...
我自己都是讓小朋友去選擇大學讀什麼科目,覺得世界好大,亦唔覺得應該由大學四年的學習去決定將來做什麼工作。
如果小朋友成績,溝通能力,語文能力都好,而大學能又能選修任何STEMS related科目,會是一個很好的訓練。將來好多工作都可以做,邊做邊學很出色。

作者: RainyRice 時間: 24-7-10 12:55
ANChan59 發表於 24-7-10 07:53 
他們只是講香港讀大學數學學士位的出路,可能單是大學畢業的成績可能已經有很大分別,排頭嘅好多選擇,排 ...
正正如你所講一樣,成績好的學生是跟着神科走。但「成績好,溝通好,面試好」的學生其實去到邊都可以發光,點解要跟住潮流走。
當然,如果話香港的大學數學科資源不足、教授質素差等等,咁又另作別論。

作者: cmath 時間: 24-7-10 13:29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10 14:07
barque 發表於 24-7-10 12:00 
我自己都是讓小朋友去選擇大學讀什麼科目,覺得世界好大,亦唔覺得應該由大學四年的學習去決定將來做什麼 ...
你的說法跟我一直的想法及做法大同小異,所以我們當年選擇lBDP是正確的,選STEM 及專業學位也是正確。
Continuous learning 係大勢所趨,退休前肯定不可能停下來。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10 14:17
RainyRice 發表於 24-7-10 12:55 
正正如你所講一樣,成績好的學生是跟着神科走。但「成績好,溝通好,面試好」的學生其實去到邊都可以發光 ...
潮流好難講,順勢而行始終比逆流而上事半功倍。兒子選金融行業都係順勢而行,只不過唔想做投行,幸運地遇到伯樂才有機會出人頭地。
中大數學系好出名,教授質素應該唔錯,資源我冇去留意,但冇學系嫌少。
最大問題家長睇出路偏咗去只睇學士學位,忽略咗碩士或者博士學位的出路可以好多元化。加上對STEM相關行業了解有限,而且對世界科技發展及經濟不太留意,才會講來講去都係教書的想法。

作者: Rpp 時間: 24-7-11 08:34
ANChan59 發表於 24-7-10 14:17 
潮流好難講,順勢而行始終比逆流而上事半功倍。兒子選金融行業都係順勢而行,只不過唔想做投行,幸運地遇 ...
香港有幾多個理學士之後攻讀碩士博士?有的,都係寥寥數個例子。理學士嗰班佰份幾參與到世界科技發展?做最多又係邊個行業?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11 10:45
Rpp 發表於 24-7-11 08:34 
香港有幾多個理學士之後攻讀碩士博士?有的,都係寥寥數個例子。理學士嗰班佰份幾參與到世界科技發展?做 ...
大家圈子不同,你識得多人教書及做C9,不等同其他人的圈子也一樣。
不是百份之幾,現在係家長冇俾孩子想高D,想遠D,部份年輕人係怕咗讀書考試,因為一直不是為自己讀書,係為父母及現實才讀個學士學位。讀完重走夾唔透。
我自己正職做醫療產業,也參與科研機構,我們大部分研究員都係碩士博士學位,約150人,7成左右,大部份是博士,如果是優秀的碩士人員,也提供在職升博階梯。
他們每個研究項目都要有至少一個世界專利,跟產業合作優秀項目每年參與R&D 100,Edison Awards 的世界性比賽,全世界排10名內(以入圍研究項目數目),僅次於世界上著名國家級實驗室,或者世界著名跨國企業研究室。
由於近這幾十年,政府過分傾斜金融及地產行業,很多產業錬斷咗,所以很多Stem 相關學科只能收到成績較次嘅學生,因為學生入唔到較好科目才選擇STEM課程,部分係冇乜能力上研究院。上面都講咗很多讀書為父母多於自己,讀完重讀?有些讀Master 或者MPhil及博士,都係搵唔到合適工作才去繼續讀書,可能也是父母嘅意思。
近年香港幾間大學都係收大陸學生讀研究院遠遠多過香港學生,如果有能力嘅香港學生,教授們較傾向收本地學生,可惜申請嘅人遠遠少於國內人。
上面提到150人當中,現在香港人國內人比例大約60-40,趨勢係國內人總數會超過香港人,很多行業已經在轉化中,只係快慢嘅問題。
香港變成咁,年輕人嘅前景是什麼呢?特別是不想出國的,不做醫護金融,上流階梯在那裹?
我不是針對你的,只係可惜點解咁多人忽視咗STEM,歐美國家一早出咗事,因為STEM相關教育遠遠落後亞太地區,所以急起直追。我哋嘅教改則是背道而馳,你睇新高中課程改到典型重文輕理,完全脫離現實,跟世界脫節。直接影響香港家長的想法,他們才是孩子教育真正嘅嘅推手,點會俾個叻仔叻女讀乞食科!
我的年代,男生的數理能力很強,叻仔入理科工程科,現在呢?
大家又拿計算機計一計,香港8大理科工程科相關學生人數跟文科比較,點解係有咁大差距,在教育局係有數據提供多些畢業生,但經濟發展就分割咗。如果不需要,應該開多啲醫護課程,斬咗部份理科及工程學額,再過十幾年,社會點運作?!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11 10:59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4-7-11 11:01 編輯
研究人才庫
(適用於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項目的機構/公司)
目標
「創新及科技基金研究人才庫」於2020年7月推出,旨在提供資助予獲「創新及科技基金」(基金)資助進行研究及發展(研發)項目 的機構/公司,以聘用研究人才進行研發工作。「創新及科技基金研究人才庫」整合了較早前推出適用於基金資助研發項目的機構/公司的「研究員計劃」和「博士專才庫」。
申請資格
申請機構/公司
所有進行基金資助研發項目的機構/公司。
研究人才
*須合法獲准在香港工作; 以及
*須持有由本地大學頒授、或由本地大學與非本地大學聯合頒授或具特別認受性的非本地院校頒授的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獲頒授的學位須為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STEM」)相關的學科。
計劃特點
每個基金項目一般可同時聘用最多四名研究人才。
每名研究人才的聘用期一般最長為36個月。
每名持有學士學位研究人才的每月薪酬最高津貼額為20,000港元;持有碩士學位研究人才的每月最高薪酬津貼額為23,000港元;至於持有博士學位研究人才的每月最高薪酬津貼額則為35,000港元。
為計劃下持有博士學位的研究人才提供額外每月$10,000的生活津貼。最長為期36個月。
申請
「創新及科技基金研究人才庫」全年接受申請。申請可經創新科技署基金管理系統提交。請在提交申請前細閱「創新及科技基金研究人才庫」申請指南。
https://www.itf.gov.hk/tc/funding-programmes/nurturing-talent/research-talent-hub/research-talent-hub-for-itf-projects-rth-itf-/index.html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11 11:16
ANChan59 發表於 24-7-11 10:59 
研究人才庫
(適用於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項目的機構/公司)
再講多少少荒謬嘢。
這個計划最初推出嚟,立即搶高研究人員工資,很多初創公司受影響,他們不可能出到這個人工,因為當時學士畢業大約萬五,政府的二萬係補貼已經超過當時學士人員的一般工資水平。
初創公司很多時工資會較低,但同時提供employee shares award scheme 這種計划招納及留住人才,但ITF係話如果申請人是有公司股份,不論多少,都不能申請這個補貼。根本唔了解個 I&T ecosystem。
只可以講,好的政策有時俾班大帝玩死。

作者: Rpp 時間: 24-7-11 12:06
ANChan59 發表於 24-7-11 10:45 
大家圈子不同,你識得多人教書及做C9,不等同其他人的圈子也一樣。
不是百份之幾,現在係家長冇俾孩子想 ...
講到尾香港產業都係傾斜都係出路問題,講邊個都識講,講到天花龍鳳現實係點相信網民識得的。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11 12:47
Rpp 發表於 24-7-11 12:06 
講到尾香港產業都係傾斜都係出路問題,講邊個都識講,講到天花龍鳳現實係點相信網民識得的。
...
抱歉,你係識講,我係講緊又做緊,這才是差別。
網民不會個個都識科技,不過也有普通常識,所以我才花唇舌去講多少少。在EK懂科技做科技的網友一定冇C9咁多,但也有不少。
其他人我管不了,我只可以教仔想高d,望遠d,睇20-30年後的大趨勢。不需要所有人聽得入耳,有人聽得明白,肯去做,就可以。
機會係留俾有準備嘅人!

作者: Rpp 時間: 24-7-11 13:03
ANChan59 發表於 24-7-11 12:47 
抱歉,你係識講,我係講緊又做緊,這才是差別。
網民不會個個都識科技,不過也有普通常識,所以我才花唇 ...
現在樓主問學科出路,無人想聽你的同你個仔的一切。唔好再復我。到此為止。

作者: YolandaTam 時間: 24-7-11 14:31
Rpp 發表於 24-7-11 13:03 
現在樓主問學科出路,無人想聽你的同你個仔的一切。唔好再復我。到此為止。
...
本帖最後由 YolandaTam 於 24-7-11 14:32 編輯
息怒息怒,大家都係諗到乜就講乜啫,只要有人覺得有用就可以啦。
講開又講,喺香港讀純科學如果唔讀研究院,有相當部分年青人會去咗教書真係一個難題:
我女高中 Chem 老師話佢哋理想出路係去政府化驗所,可惜僧多粥少,仲有啲喺本地 MPhil 甚至 PhD 畢業嘅一齊爭

作者: YolandaTam 時間: 24-7-11 14:38
YolandaTam 發表於 24-7-11 14:31 
本帖最後由 YolandaTam 於 24-7-11 14:32 編輯
息怒息怒,大家都係諗到乜就講乜啫,只要有人覺得有用就 ...
本帖最後由 YolandaTam 於 24-7-11 14:39 編輯
咁點解 MPhil 同 PhD 要爭埋一份呢?照計PhD 可以去做 instructor 㗎?
(我估陳 sir 應該更理解)香港啲大學,無論因為國際化定研究質素,好少請香港本地畢業嘅 PhD,而 MPhil 更加係一個高不成低不就嘅學位。
想當年我 MPhil 畢業論文做完理論嗰部分,教授叫我考慮讀 PhD. 思量再三,我終於冇咁做。

作者: YolandaTam 時間: 24-7-11 14:43
YolandaTam 發表於 24-7-11 14:38 
本帖最後由 YolandaTam 於 24-7-11 14:39 編輯
咁點解 MPhil 同 PhD 要爭埋一份呢?照計PhD 可以去做 i ...
本帖最後由 YolandaTam 於 24-7-11 14:47 編輯
我哋讀政治學嘅,如果真係要做 academic career,你話冇門第之見就呃你嘅。雖然冇八十年代傳說話文科well known journal見到你個 affiliation 係香港嘅大學就即丟落垃圾桶咁誇張,但始終都要有個 affiliation 係美加大學嘅 partner 會比較方便。
而建立呢啲人脈,要勤去 seminar 同 做 visiting scholar(其實終究同當地畢業嘅冇得比)當時我已婚,父母年邁,只好作罷。我有啲朋友喺本地讀完 PhD:有位內地嚟嘅喺 HKU 揾到位做,但成廿年都係 lecturer;有一位 full time 教副學士,有兩位長期「炒散」( part time lecturer)

作者: YolandaTam 時間: 24-7-11 14:53
YolandaTam 發表於 24-7-11 14:43 
本帖最後由 YolandaTam 於 24-7-11 14:47 編輯
我哋讀政治學嘅,如果真係要做 academic career,你話冇 ...
陳 sir 你哋分享嘅多元出路,證明咗海外畢業/實習等經歷嘅關鍵性。
所以大學讀數學或者任何 academic subject,最緊要有能力去外國讀到 PhD , 如果得個 2nd lower, 就真係打份普通工。
講到尾,academic subject 喺香港成為水泡科,致令相當部分冇心嘅人讀 academic subject, 水準不怎麼樣,實屬可悲。

作者: 猴子爸 時間: 24-7-11 15:28
YolandaTam 發表於 24-7-11 14:53 
陳 sir 你哋分享嘅多元出路,證明咗海外畢業/實習等經歷嘅關鍵性。
所以大學讀數學或者任何 academic subj ...
什么是水泡科,什么是神科,是社会根据实际情况而集体共识的产物,不是普通一个优惠政策或政府主观意志便可改变的吧我反而有兴趣知道,美国是出了名R&D很强的,但如果只看NewYorkCity呢?NYC也是很看重STEM的吗?一个国家的不同城市都有它的个别强项,不可能又金融,又物流,又科技,又服务都超强吧?
作者: YolandaTam 時間: 24-7-11 15:41
猴子爸 發表於 24-7-11 15:28 
什么是水泡科,什么是神科,是社会根据实际情况而集体共识的产物,不是普通一个优惠政策或政府主观意志便可 ...
同意,我都想知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7-11 16:25
猴子爸 發表於 24-7-11 15:28 
什么是水泡科,什么是神科,是社会根据实际情况而集体共识的产物,不是普通一个优惠政策或政府主观意志便可 ...
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已經不同了.
各地區的人文化也有差異.
甚至.就香港小地區.
住香港區.
住九龍/新界.
已經不同.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11 19:56
YolandaTam 發表於 24-7-11 14:38 
本帖最後由 YolandaTam 於 24-7-11 14:39 編輯
咁點解 MPhil 同 PhD 要爭埋一份呢?照計PhD 可以去做 i ...
好簡單,政府化驗室入面都有不同職級,學士咪初級,博士咪高級啲職位,不同職位有不同入職要求。有時高級未開位,部份人都會申請初級職位。
我在EK認識一個家長係就係博士在政府化驗室工作,也是他提醒我理科去到博士,在政府部門人工一D都唔低。
我翻查MPS,又係喎!有興趣睇吓科學主任,高級科學主任,首席科學主任多少人工。
你講香港的大學不太請香港畢業的PhD,我自己認識嘅係香港畢業,然後到海外做post doc,做到Asst Prof ,Asso Prof ,甚至Prof 先返香港,他們的PhD係港大或者中大。
當然,凡事有例外,我講我認識嘅或者睇過不同學者嘅履歷。ITF及HKIE申請人要附上詳細履歷,一眼睇哂,網上也可以睇到。
你唔好介意,MPhil 係攞唔到PhD嘅安慰獎。我讀博士時都向教授問過萬一失手搞唔掂點算,佢答你至少有個MPhil。我識同學連安慰獎都冇,因為家庭,工作情況,移民,好多人埋唔到尾。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11 20:05
YolandaTam 發表於 24-7-11 14:43 
本帖最後由 YolandaTam 於 24-7-11 14:47 編輯
我哋讀政治學嘅,如果真係要做 academic career,你話冇 ...
我唔熟political science的出路,不過香港在这方面有什麼領軍人物,我都唔了解。
Academic career跟打工一樣,要講際遇,識待人處事,你師父出名,學生也可以水鬼升城王。
去conference係有不同好處,除咗識人,也可以了解自己研究領域的發展,如果有人做相同或者接近題目,他出咗先,你就要massage 個題目及scope,不然的話,畢唔到業。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11 20:09
猴子爸 發表於 24-7-11 15:28 
什么是水泡科,什么是神科,是社会根据实际情况而集体共识的产物,不是普通一个优惠政策或政府主观意志便可 ...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4-7-11 21:03 編輯
你點睇翻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習大大的講話,香港要成為國際創新科技樞紐?
2022 年成立InnoHK 係一脈相承習大大的講話,不是一般官意志。
研究創新很少因為政府政策去做,會得不償失,國內例外。多數係已經開始咗,有優惠點解唔攞。

作者: YolandaTam 時間: 24-7-11 20:14
ANChan59 發表於 24-7-11 19:56 
好簡單,政府化驗室入面都有不同職級,學士咪初級,博士咪高級啲職位,不同職位有不同入職要求。有時高級 ...
本帖最後由 YolandaTam 於 24-7-11 20:38 編輯
本帖最後由 YolandaTam 於 24-7-11 20:20 編輯
多謝資料,長知識。
你講 MPhil 攞唔到 PhD 嘅安慰獎,某程度上係事實(雖然我會認為係「中途站」),我冇讀上去係自己選擇,純粹 give and take, 當然唔介意
我當年同你唔同,我一開始 pursue 嘅係 MPhil, 教授認為我個 thesis 有得出續集,我當時嘅 empirical part 係做香港公屋管理,嘗試歸納出幾款管理模式,如果 PhD 可以講埋私樓甚至商業樓宇。係我自問political science PhD 都係出國比較好,又有家累,惟有放棄。
如果純睇揾工MPhil 學位無疑係安慰獎,但從追求知識嘅角度睇係我做咗咁多年人最認真讀書同思考嘅兩年,仲識咗啲好朋友,不枉此生。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11 20:58
YolandaTam 發表於 24-7-11 20:14 
本帖最後由 YolandaTam 於 24-7-11 20:38 編輯
本帖最後由 YolandaTam 於 24-7-11 20:20 編輯
你講得好啱 empirical studies, literature review and critique 嘅能力係一生受用不盡。
你用追求知識,思考係非常正確,因為已經不是填鴨考試,是追尋已知或者未知問題的未知答案。這種思維模式就係求知解難,解難就係精粹,跟數學本身一致。

作者: cmath 時間: 24-7-14 17:59
個人覺得,數學偏理論化,難以睇到實用價值,偏偏香港社會好實際甚至好功利,所以出路一般。純理科不如工程科受歡迎,可能也是這個原因。但如果有數學的底,再深入發展到應用領域,比如AI,IT,金融,數據分析,工程...會唔會顯示出超卓實力呢?
帶來的問題就是學士學位可能唔夠,要麽MPhil,要麽PhD,費時費力費錢,又不保證成功走通,要熱愛又有夢想,又要比學生睇到這條“彎路”比“直路”(直接入讀應用專業)的優勢,才可以吸引到人才。
我聽講在外國,主修數學專業的畢業生是很受歡迎的,可以進入各個領域發展。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15 18:04
cmath 發表於 24-7-14 17:59 
個人覺得,數學偏理論化,難以睇到實用價值,偏偏香港社會好實際甚至好功利,所以出路一般。純理科不如工程 ...
你講得有道理,另一個原因係近年開咗不少跟數學相關的專業課程,例如精算,risk management and QFin,數學特別好的同學會走這條路,除非特喜歡純數的同學及成績較次的同學才會選數學。
如果真的喜歡教學可以入教大數學教育,而不是三大數學。

作者: cmath 時間: 24-7-15 18:49
本帖最後由 cmath 於 24-7-15 18:50 編輯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多謝回復。
我曾見到EK評論港校QFin,教得唔夠深;又如精算,一開始就定方向,略顯狹窄;而有人又講,計算機要想深入,要研究算法,必須學習非常深入的數學,而非普通的coding或電路原理。
依你之見,先學純數或應用數學的數學系,再切入應用領域,是“彎路”,定係“正路”?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15 23:13
cmath 發表於 24-7-15 18:49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多謝回復。
你這個問題好難回答,因為很難有人經歷過很闊的exposures ,才有資格作出合理評價。不然的話,在EK個別評論只是自己維護自己的專業,或者自己教的學科的偏見。
兒子兩年前去了英國工作,他的部門有一組人專做複雜的金融分析,入面一個上司是數學博士加15年財務分析經驗,另一個下屬是數學碩士加4年經驗,另一個是讀Mathematical Finance加3年經驗。
他的上司請他之後介紹了3本Financial Engineering 及 Mathematical Models嘅書俾佢參考下。部份他學過而且熟習,一些學過但在香港好少會用到,部份係從來未在大學學過或者工作上用過。
他上司是強於數學及電腦,他用Al程式花3年時間寫成公司有機會應用到的templates,數學底子不足嘅同事,根本睇唔明應用不到,有點對牛彈琴。就算數學碩士也學得好慢,這個跟經驗及數學能力,而不是學位相關。
兒子只有QFin,有幾年經驗做較複雜的modelling,但工作經驗加上QFin 背景讓他比其他同事容易掌握這些models and templates ,他在倫敦半年左右,已經可以和上司工作上interchangeable,partners 認可他的工作能力。
工作穩定後,兒子有問過上司是否自己應該讀番個master or PhD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他的答案不需要。他的解釋係中大的QFin 算扎實,重點在香港的訓練及經驗強化兒子的工作能力,還有是肯學新事物及學得快。他自己的博士研究不是在金融,所以他也要幾年時間慢慢適應及學習金融方面知識,所以係可以殊途同歸,如果大家最後都係走金融分析行業。
兒子都覺得如果數學底子扎實,對一些創新產品,新model係會有利,因為這些model都係源於數學。他如果思路/算法清晰,係可以搵software engineer 去做coding。
你最後個問題是正路還是彎路,我冇答案,若果用阿仔嘅分析,好可能殊途同歸,如果大家走同一個方向。
但如果他想走非金融,也是可以,但要花時間去學新的domain expert,效果是否可以跟一個數學博士比較,開始可能有差距,按時間會慢慢追得上。所以數學的應用在不同工種或者行業係靈活彈性嘅。
他現在headhunter 找他的工作係Fintech,甚至世界級藥廠的clinical studies,不一定是金融。

作者: cmath 時間: 24-7-18 00:30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多謝分享令郎寶貴經驗。
數學、金融的結合是一個典範,量化金融其實也是一種工程。宜家的强力工具,除了數學,還有計算機、AI...到處都需要Cross人才,真係學無止境。
就數學來講,學純數,應用數學,或者統計,數據科學,對就業是否有實質性的影響,定係其實差不多,最終還是決定於個人興趣?
又有聽聞,本港學生的數學基本功一般,在數學專業本科階段比不過内地學生,令GPA偏低,對申請碩士/博士不利。是否確有其事?
作者: Maynerd 時間: 24-7-18 18:02
回覆 cmath 的帖子
就數學來講,學純數,應用數學,或者統計,數據科學,對就業是否有實質性的影響,定係其實差不多,最終還是決定於個人興趣?
>>> 一般來說,所學科目對就業有直接影響。 data science一定比純數更易揾工。但是對少數gifted學生來說,所學對就業影響不大。 DEShaw,jane street之類的hedge fund,很喜歡請各種IMO,IPHO金牌,putnam fellow。真正對數學有興趣可以學純數。若以就業為目標,不建議學純數。
又有聽聞,本港學生的數學基本功一般,在數學專業本科階段比不過内地學生,令GPA偏低,對申請碩士/博士不利。是否確有其事?
>>> 確有其事。但間中也會有非常優秀的香港學生,申請到美國top school。例如中大過去10年應該有2、3個香港學生申請到MIT讀數學,再之前人數更多。其中李賢達,現在已經是計算理論的super star, 40歲以下最好的華人數學家之一。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4-7-19 19:29
cmath 發表於 24-7-18 00:30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多謝分享令郎寶貴經驗。
你講到幾種數學分支,我冇乜深入了解箇中具體分別,之前有網友提及數學的3個層次,我直覺覺得純數係第三個層次,工程及理科偏向應用數學,統計應用較廣泛,而data science就人言人殊,兒子就睇好這個,如果真係要讀個碩士,他會選DS。
香港三大將一些數學內容跟跨行業變成新課程,這幾個課程就係現在所講嘅神科,因此吸引到不少尖子入讀,所以去讀數學系又係尖子可能係小數,這些同學跟國內的尖了有得砌,其他同學就有明顯距離,因為他們當數學係水泡科,畢到業搵到工,例如GM,已經慶幸。
國內學生不少來香港讀學士係高考尖子,拿奬學金來香港讀書,讀什麼科目都有一定程度水準,香港就要睇神科內作比較可能較合適。

作者: nvda 時間: 24-9-6 12:46
回覆 Beads 的帖子
除左教書, 仲可以投考紀律部隊, 公務員, 做Sales, 保險, 代理
作者: nvda 時間: 24-9-6 13:51
回覆 Beads 的帖子
除左教書, 仲可以投考紀律部隊, 公務員, 做Sales, 保險, 代理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