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國家或地方盛世與衰退 [打印本頁]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4-4-11 16:14 標題: 國家或地方盛世與衰退
本帖最後由 天外之人 於 24-4-11 16:15 編輯
睇過一篇報導,某個國家因為快樂教育及去工業化做成現今步向衰退路上,多方面既發展都好像已停滯不前及退步. 另一個國家既教育制度有人講死板機械化恐怖及多競爭而難脫穎而出,但現今那個國家人民質素不停咁提高,多方面既發展仲常常帶出驚喜. 香港還有好多家長想找無咩功課做模式既Happy School就以為可以學習好,填鴨式教育痛苦學習好難學習好,到底有多少真正理解"快樂教育"這四個字?
作者: RainyRice 時間: 24-4-11 17:20
天外之人 發表於 24-4-11 16:14 
睇過一篇報導,某個國家因為快樂教育及去工業化做成現今步向衰退路上,多方面既發展都好像已停滯不前及退步. ...
本帖最後由 RainyRice 於 24-4-11 17:27 編輯
首先,填鴨式教育也不一定痛苦和難,快樂學習也不等於無功課,填鴨式和快樂學習並不是對立,在兩者中間還有很多其他教育理念。
另外教育應該影響人民質素,但和一個國家的盛世與衰退亦都不一定有直接關係。人民質素也要看你怎樣定義。
不如你分享你提及的那篇報道給大家見識一下再作討論?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4-4-12 17:44
RainyRice 發表於 24-4-11 17:20 
本帖最後由 RainyRice 於 24-4-11 17:27 編輯
首先,填鴨式教育也不一定痛苦和難,快樂學習也不等於無 ...
我係接受咩學習方式都可以,因為兩種方式前提都係一樣,要孩子"有心". 喺現今社會,所有家長都係一樣心態,孩子能學到最好就係最好,衹係呢個最好範圍幾大或幾窄,衹有家長自己才知道.用邊一種教育方式,最終都係同一個目的,若然衹係想孩子學到野,為何要咁早就分類階級?我所指既早係幼稚園及小學,中學已經係孩子定形階段,亦都係家長不太能再改變既事實. 有家長所講新加坡教育好深,以一套影片"小孩不苯"講那邊教育好深,其實睇了內容咪又係同香港一樣.
若然深層啲去睇,教育好與唔好都係有些關係會影響到國家的盛世與衰退.
快樂教育的真相
公立VS私立
美國的教育,即大學前教育分為公立和私立部分。
事實上,美國的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和鴻溝。美國一所高中的校長甚至說過這樣的話:
“美國的大學分兩類,一類是公立學校,培養為這個國家工作的人。一類是私立學校,培養領導這個國家發展的人,就是所謂精英。”
進入優質的私立小學、中學讀書,則是幾乎拿到了精英大學的入場券。
其中,公立學校大多奉行的是“快樂教育”。但你知道真實美國的快樂教育是什麼樣的嗎?
快樂教育=“輟學工廠”。在美國,一些公立學校本稱為“輟學工廠”。這些學校臭名昭著,裡面的學生混跡街頭,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迷戀酒精、性和暴力。
如果學生一直接受著這樣的“快樂教育”,即在本地公立中學讀書,出路一般是讀兩年社區大學,當個護士、秘書、修車技工。
還有些高中畢業,直接去和父輩一起,繼續當工人、餐廳服務員;也有一些去了普通州立大學,將來找份普通工作。
接受公立中學的快樂教育,幾乎等於無緣美國社會中上層的工作:醫生、律師、華爾街金融精英、矽谷技術新貴......
很多公立學校的學生學術水準非常低。很多孩子上小學2年級了還不會寫自己的英文名字,到了初中數學還不會除法和分數。
多少中國的家長能夠接受自己的孩子13歲了還無法比較1/15和20%的大小呢?
這就是美國快樂教育下殘酷的真相。
02為什麼快樂教育會失敗?
美國公立教育的失敗大致可以歸結於快樂教育和娛樂教育的混淆。
另外,美國的反智(anti-intellectualism)傳統(即對知識精英的蔑視)和美國的商業傳統也使其重視快樂教育。
基於此,有些美國教育者認為不應該給小孩子灌輸任何東西,而是要尊重他們的想法。
但是,創造的定義是對固有模式的克服與反叛。如果你連固有的模式都沒有,你能反叛什麼呢?
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他們需要先被給予一套固有的模式與系統——那就是扎實的學科基礎知識。
03美國中產家庭的雞娃路
無數美國中產精英家庭事實上都在為子女的教育做出非凡的努力:
參加各種花費不菲的海外志願活動、學習AdvancedPlacement (AP)課程(美國大學預修課程)、從小學開始參加持續燒金的全面的興趣愛好(運動舞蹈多點發展)、刷榜全美數學物理化學綜合各種競賽......
披著“快樂教育”外衣的優秀美國學生其實也“內卷”。
而國外家長雞娃的方式主要有下面幾種:
1.超前學習
不少人都認為美國中小學生接受的數學教育比中國簡單那麼多,為什麼美國人能做出超強的科技?
那是因為大家對美國中小學的瞭解,還停留在公立校。而私立校的進度,是超前很多的。
例如優秀私立小學一年級對孩子的要求相當於公立校的三年級。
在一所私立小學一年級的數學課上,已經開始學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豎式,還有加法的兩步計算(3個數連加)。
這甚至比中國的教學進度還要快,因為兩步計算在中國是二年級的要求。
對於小學前,大約5歲之前的孩子,隨著近幾年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簡稱)教育開始大熱,美國很多父母甚至注重開發幼兒的科學家、工程師思維。
根據美國玩具協會的調查,50%的父母認為孩子應該在5歲左右開始學習程式設計。
而在為申請大學所作的努力上,美國的學生走得更遠。
SAT考試,也就是美國高考,這是美國高中生申請美國大學入學資格以及獎學金的重要參考。
不過為了讓申請更具競爭力,很多學生還學習AP課程。
不少美國高中生選修的AP課程就是美高的大學先修課程或者說是美國大學選修課程。
很多優秀的高中生已經學完了微積分AB,微積分BC,統計學,物理B等大學要求的知識。
2.才藝特長培養
為了進入精英大學,除了優秀的學習成績,引人注目的才藝特長更是制勝的關鍵。
才藝特長的培養可以說是精英家庭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燒錢”的重頭戲。根據統計,美國前100名大學的學生平均參與了4項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的“雞娃”戰有時甚至會從幼稚園開始打響,孩子一般三、四歲就開始練習體操、游泳、冰上運動、球類運動,學習小提琴、鋼琴、舞蹈。
其次,根據皮尤中心2015年的資料,在年收入超過75000美元的北美家庭中,有84%的孩子參加體育訓練,64%的孩子做過志願者,62%的孩子上音樂、舞蹈或其他藝術課。
即使在年收入低於30000美元的家庭中,也有59%的兒童做過志願者,37%的孩子參加體育活動,41%的人上美術課。
這些才藝中,體育更是重中之重,因為體育可以說是最容易考上大學的捷徑。
在哈佛大學,同樣的成績,體育特長生的錄取率是83%,普通學生只有16%。
而且體育特長生還能拿到獎學金,多的甚至能包括這個學年的學費和生活費。這就激勵家長投入更多的時間和金錢給孩子訓練體育項目。
並且體育項目的出色可不是一日之功,都需要曠日持久的訓練。一開始家長往往會請一些私教,之後孩子會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裝備、旅行,均會產生大量的費用。
資料顯示,一名進入“藤校”的學生,其家庭在其體育培養方面的投資,大概在50000美元。
再以進入頂級美國名校不可缺少的特長——音樂為例。美國很多家庭的做法是在孩子10歲前給孩子請私教,10歲之後送到專業的音樂學院就讀系統的專案。
像SanFrancisco Conservatory of Music的青少年專案(類似課外培訓班),一個課程的價格往往上萬美元。
而好的樂器裝備價格更是不菲!整個青年時期的培養總費用,據估計在10萬美元!
美國家長在孩子才藝特長方面花費的金錢、精力,絕不比中國一線城市家長少。
04 雞娃不分國界
在美國,精英大學裡有著25%富豪家庭的後代,而進入精英大學的最佳路徑是私立教育、是精細育兒、是雞娃。
“快樂教育”只是給普通家庭的一味麻醉劑。而美國的精英家庭,為了孩子美好的未來,雞娃內卷也很嚴重,甚至比起中國家長有過之而無不及。
雞娃不分國界,教育永遠是通往上層階層的最佳投資。優秀的孩子永遠都是全方面發展並且抓緊時間努力奮鬥的。
真正的精英階層,不論國籍,都在全方面精細育兒。
因為精英階層對孩子報有更高的期望,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比自己更好。家長們一定要謹記,不要被“快樂教育”蒙蔽雙眼。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4-4-13 10:17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天外之人 於 24-4-13 10:19 編輯
順便一提我哋香港有這兩種不同方式的教學模式,都好像比以前的教學質素差了很多,就以今屆dse簽到嘅IT系統。。。。。。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4-13 15:41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4-4-13 15:42 編輯
天外之人 發表於 24-4-13 10:17 
順便一提我哋香港有這兩種不同方式的教學模式,都好像比以前的教學質素差了很多,就以今屆dse簽到嘅IT系統 ...
lT系統.跟現在的教育無關.
制造e d . lT系統的人.
是上一代.二代.甚至三.四代之前受教育的人.
他們的能力.責任感.
跟教育有何關係?
你找錯發洩對象了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4-14 12:47
天外之人 發表於 24-4-13 10:17 
順便一提我哋香港有這兩種不同方式的教學模式,都好像比以前的教學質素差了很多,就以今屆dse簽到嘅IT系統 ...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4-14 12:54 編輯
唔明點解只得兩種, 不要太過generalise,我見到嘅係學童自殺個案多了, 近一星期兩宗, 教育局出聲明話小學要減少exam, 二者有無關係? 我唔知
我小時候屋邨小學, 根本無任何壓力, 放學做完功課睇電視去玩, 今日睇返可能係等同而家"IS", 父母努力賺錢養家,亦唔會理會功課,真係愉快學習㗎

作者: RainyRice 時間: 24-4-14 14:16
poonseelai 發表於 24-4-14 12:47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4-14 12:54 編輯
唔明點解只得兩種, 不要太過generalise,我見到嘅係學童 ...
本帖最後由 RainyRice 於 24-4-14 14:51 編輯
無錯,其實論題不成立。
首先文章只講美國,話”公立学校大多奉行的是“快乐教育””,
然後以偏概全:“快乐教育=“辍学工厂”。在美国,一些公立学校本称为“辍学工厂”。这些学校臭名昭著,里面的学生混迹街头,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迷恋酒精、性和暴力。”
無太細讀餘下的了。我覺得如果要講快樂學習,應該多參考不同國家和一個國家不同地區。
https://www.jixueedu.com/news/308

作者: RainyRice 時間: 24-4-14 14:42
poonseelai 發表於 24-4-14 12:47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4-14 12:54 編輯
唔明點解只得兩種, 不要太過generalise,我見到嘅係學童 ...
本帖最後由 RainyRice 於 24-4-14 14:48 編輯
我都覺得小學輕鬆地學習,只要態度正確、有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將來升上中學仍可以升上最top.
無錯現在很多學校講活動教學,projects & presentation,有少少”快樂學習”的成份。但這跟「填鴨式」不是相對,填鴨式也可以活動式。
我不想小朋友只接受「填鴨式教育」,亦不要小朋友一直「沒功課測考」學習。我也看重思考…批判性思考、以同理心去分析事情、creativity(創造性/有諗頭),什至哲理思想…. 也看重作文和溝通。而練習/訓練思考,再表達出來,尤其是到中學,一定不是輕鬆。

作者: RainyRice 時間: 24-4-14 15:14
天外之人 發表於 24-4-13 10:17 
順便一提我哋香港有這兩種不同方式的教學模式,都好像比以前的教學質素差了很多,就以今屆dse簽到嘅IT系統 ...
DSE IT系統問題可以說是顯示香港教育制度推行的相關部門的執行力。加上其他教育上的改變,倉促而執行上不足….
我不覺得教學質素差了,但如果是的話,教學模式由相關部門定立…很多港人家長,什至前線教學人員已用腳/行動對此部門及此地方投票。…其中因果真是不容易講清。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4-14 15:17
RainyRice 發表於 24-4-14 14:42 
本帖最後由 RainyRice 於 24-4-14 14:48 編輯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4-14 15:23 編輯
咁似iB profile 嘅 
我 A level有修中國歷史, 隋唐史, 當時係記性好, 同學分工找資料, 其實唔難, IB history 係要令學生think like a historian, 由搜集資料, 從不同角色去分析一段歷史, 我孩子初中單元講革命, 不是讀以往革命, 係當時發生中的Syria, 無標準答案

作者: RainyRice 時間: 24-4-14 15:54
poonseelai 發表於 24-4-14 15:17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4-14 15:23 編輯
咁似iB profile 嘅
本帖最後由 RainyRice 於 24-4-14 15:58 編輯
這兩個英文字母在EK好似有啲禁忌唔可以亂講咁

。而且我又未熟悉其他教學制度(什DSE)到可以講只有IB才做到。不過你講中我諗緊嘅
。
融會貫通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學習舊的歷史然後將學到的分析手法應用到現今的時事新聞上。
但我都覺得IB PYP在教知識/facts方面是有些欠缺,有部份知識例如中文寫字、英文串字、文法結構,都有些少「填鴨」才可以再應用出來。除非數感極強,數學基本加減乘除都要有些操練。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4-14 16:10
RainyRice 發表於 24-4-14 15:54 
本帖最後由 RainyRice 於 24-4-14 15:58 編輯
這兩個英文字母在EK好似有啲禁忌唔可以亂講咁:jo ...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4-14 16:24 編輯
只係有幾位家長覺得選ib係走捷徑, 攞着數, 隨便佢哋啦
我孩子一直係ib school, 英文係透過 immersion, 閱讀, 一直只跟學校課程, 最終ib 英文考 language A母語水平, high level,
高少初中喜愛台劇, 台灣綜藝節目, 男子組合, 國語ok, 中文也考language A standard level, 我孩子係文科人, 理科就勉勉強強
其實小學數不是完全無操練, 也有習作, 學生可用不同方法去找答案
學校6年級開始myp, 5年級時老師已話 no more fun (誇張小小), 到dp就更辛苦, 所以不少形容is hea, 如果同好傳統學校比, 或者小學可以話hea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4-14 16:31
RainyRice 發表於 24-4-14 15:54 
本帖最後由 RainyRice 於 24-4-14 15:58 編輯
這兩個英文字母在EK好似有啲禁忌唔可以亂講咁:jo ...
ib dp core 有一part, theory of knowledge, 好哲學, 學習多年反思how do you know what you know

作者: RainyRice 時間: 24-4-14 16:42
poonseelai 發表於 24-4-14 16:10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4-14 16:24 編輯
只係有幾位家長覺得選ib係走捷徑, 攞着數, 隨便佢哋啦
本帖最後由 RainyRice 於 24-4-14 19:44 編輯
你又再講中我的心聲
。見到好多人話IB側重理科,不知文科人怎選科?中英文都是language A也不簡單。
我都覺得IB高小起難,選擇IB一定不是為了簡單容易捷徑,而是教育理念的選擇。
另外,如果學校是雙軌DSE,而不是全部學生考IB,我估課程其實都是有答案填鴨式。不知實際是如何。

作者: RainyRice 時間: 24-4-14 16:46
poonseelai 發表於 24-4-14 16:31 
ib dp core 有一part, theory of knowledge, 好哲學, 學習多年反思how do you know what you know
...
我上網找到一些sample exam papers,覺得好有趣!學習不應只是學知識(facts)也要看學習和思考的態度和方法!互聯網發達,知識(facts)隨手可得;AI又可以做到很多基本功夫,希望人類的思考(暫時)和同理心仍然是有我們獨特優勢。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4-14 17:36
RainyRice 發表於 24-4-14 16:42 
你又再講中我的心聲。見到好多人話IB側重理科,不知文科人怎選科?中英文都是language A也不簡單 ...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4-14 17:41 編輯
如果係dse and ib 雙制直資, 可能會偏重理科, science subject group 一般只有phy, Chem bio, 好似dbs ib 必修 Chem, 全ib school 可以提供多D科目, 文科人也會選到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4-14 19:10
RainyRice 發表於 24-4-14 14:42 
本帖最後由 RainyRice 於 24-4-14 14:48 編輯
講多一點關於 creativity, 返日看過一篇文章, 小時候大量閱讀除了有助語文, 亦開啟孩子天馬行空世界, 或者有助創作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24-4-14 20:13
RainyRice 發表於 24-4-14 16:42 
本帖最後由 RainyRice 於 24-4-14 19:44 編輯
你又再講中我的心聲。見到好多人話IB側重理科, ...
IB其實對文科人較佔優勢,因為科科都要寫長篇大論,就連數學都要寫文㗎。

作者: RainyRice 時間: 24-4-14 20:48
poonseelai 發表於 24-4-14 17:36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4-14 17:41 編輯
如果係dse and ib 雙制直資, 可能會偏重理科, science s ...
本帖最後由 RainyRice 於 24-4-15 00:02 編輯
根據各學校網站和單張,似乎ESF的IBDP有最全面的科目選項,但好似你提到的必修科又或其他細節,真的要用家分享才知道。不是這也是否一些本地IB學校到最後兩年學生人數減少的原因。
Radiomama說的也是,似乎IB學生真的要非常平衡文理兩方面,不可偏科,某些學科的要求尤其是寫論文,好像已達到大學水平,真的一點也不簡單。 之前前輩ANChan 陳sir 關於IB的分享講道到「在IB 學制之下,語文能力比較數理能力更重要。」也不無道理。
國際文憑預科課程(IBDP) 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98694&extra=page%3D1 #13

作者: Soundervolt 時間: 24-4-15 00:02
poonseelai 發表於 24-4-14 19:10 
講多一點關於 creativity, 返日看過一篇文章, 小時候大量閱讀除了有助語文, 亦開啟孩子天馬行空世界, 或者 ...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24-4-15 00:43 編輯
我本身做創意工業,之前喺一個講座同埋喺EK都解釋過香港以前對電影、廣告、流行音樂、電視、平面設計等等創意工業十分鼎盛(香港曾經佔全亞洲影視,包括電視廣告output大約65%)而呢班創意從業人仕亦係成長於填鴨式教育高峰期嘅七八十年代,莫非填鴨式教育先至可以培養創意人才?

作者: RainyRice 時間: 24-4-15 00:46
Soundervolt 發表於 24-4-15 00:02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24-4-15 00:43 編輯
我本身做創意工業,之前喺一個講座同埋喺EK都解釋過香 ...
本帖最後由 RainyRice 於 24-4-15 00:50 編輯
所言甚是。我估計創意更大的敵人是壓力、恐懼、太專於求分數、(小朋友)太多規矩太少空間/時間,不一定是「填鴨」。不知這樣想是否合理?
「填鴨」和poonseelai 讀到的「小時候大量閱讀除了有助語文, 亦開啟孩子天馬行空世界, 或者有助創作」亦可共存。
我本來想的創造力是think outside the box去解決問題,但或許以上也適用?

作者: Soundervolt 時間: 24-4-15 01:10
RainyRice 發表於 24-4-15 00:46 
本帖最後由 RainyRice 於 24-4-15 00:50 編輯
所言甚是。我估計創意更大的敵人是壓力、恐懼、太專於求 ...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24-4-15 01:41 編輯
創意最大的敵人不是任何教育制度,什麼課程,什麼教育資源,而係家長本身。當年創意工業嘅人才成長於填鴨式教育,但當年嘅父母對兒女將來冇咁緊張,對栽培子女教育意識上比較薄弱。「讀唔讀到書靠自己,讀書唔成出嚟搵嘢做」呢種心態喺家長之中非常普遍,做就咗唔少人喺冇家長壓力之下去行自己喜歡嘅路,有人加入電影業,由道具、打雜做到編劇、導演,有人玩音樂,由酒廊伴奏變成作曲家或唱片監製,返觀當家長學歴愈高,投放教育資源愈多,往往都會對兒女將來愈大期望,左右子女自由發展,呢個先至係扼殺創意人才產生嘅根源。但現今又有幾多家長會俾子女有咁嘅自由?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4-15 07:07
Soundervolt 發表於 24-4-15 00:02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24-4-15 00:43 編輯
我本身做創意工業,之前喺一個講座同埋喺EK都解釋過香 ...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4-15 08:39 編輯
首先我自己也是填鴨制度產品,我唔覺得我無創意,但以前所謂填鴨式,而家睇返可能已經係活動啦,至少孩子放學後已經可以自由活動,有空間做自己喜愛事情,無資源買玩具就自己設計,我仲好記得同學兩個细佬自己設計用火柴盒捉烏蠅,就玩了一個下午
感覺現在普通認為learning must be structured, 孩子課餘時間排了好多活動,其實留白對孩子好重要,以前無錢就被迫留白,可能反而係好事
另一點係而家學習好似好深,是好是壞?我小學一年级頭兩課中文係: 山-高高的山; 海-大大的海,早兩年同事k2孩子去補習中文,比老師話一升K2應該識寫我們,嚇死我,記得幼稚園老師講過,k2下學期才開始寫字,因小肌肉未 ready, 之前只可劃線連線
大量閱讀無分學制,我遺憾小學無閱讀習慣,升上中學才開始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4-15 08:00
Soundervolt 發表於 24-4-15 01:10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24-4-15 01:41 編輯
創意最大的敵人不是任何教育制度,什麼課程,什麼教育 ...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4-15 08:02 編輯
另一點可能係只追求"正確"答案,多一個字也會扣分,唔敢想多一步

作者: RainyRice 時間: 24-4-15 10:00
Soundervolt 發表於 24-4-15 01:10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24-4-15 01:41 編輯
創意最大的敵人不是任何教育制度,什麼課程,什麼教育 ...
講得好啱。記得有一次放工坐的士,的士司機盛讚他畢業幾年的女,雖然以前讀書成績平平,但工作上比上司賞識好有諗頭,公司內個個爭住要佢女幫手,加薪留她。傾了一程車,我的結語是讀書好成績高可以帶給人一份安穩可靠的工作收入,這些人很多反而安安全全平平穩穩,賺最多錢就叫成功;而家長冇什麼大期望,學生讀書成績平平反而冇嘢輸,工作表現反而可能更好更有創意,最後有機會走得更高更遠。
另一樣就是教育局的呈分試要加體育科,音樂、藝術和體育應該是可以啟發創意、讓小孩放鬆、開心減壓,但現在反而變為要考試呈分,要做筆試,雖然學校決定考試內容範圍,但政策實在令人失望,只會扼殺創意和興趣。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4-15 10:03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4-4-15 10:18 編輯
Soundervolt 發表於 24-4-15 01:10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24-4-15 01:41 編輯
創意最大的敵人不是任何教育制度,什麼課程,什麼教育 ...
說的對.家長的影響很大.
利申: 我做贸易工作.
個人年青時花時間去看電影多過讀書太多了.
自己興趣: 電影.音樂.設計.古靈精怪.歷史 .文化.軍事.科技.睇人.
可以說.咩都有興趣.
Think out of box.
其實. 真的嗎?
松本清張.有一著名小說: 點與線
人的思維. 有基本邏輯.
Box, 只是大小和形象問題.
一一一一一一
能夠有創意. 本質的影響較大.
比如Apple. 沒了喬布斯.便沒了靈魂.
只有業績.
一一一一一
除此之外.學校教育的系統.並不是想像中的開放自由.
星期前.跟一位老同學茶聚.
大家都講開自己細路讀書過去經驗.
同學話佢個仔中學時.
老師給他說話: 不要讓兒子只重於數學.這樣很難進入大學.必須要多注重語文.要平衡.
不過.我們都不是聽學校說話的家長.
同學兒子可以入讀英國劍橋數學.
是大學所謂的精英.
我細仔和我有同樣經驗.被老師質疑.
我真係唔理佢.
每個人有自己本質.
如果每個人都只係在框框之中.
只係大框定細框.
只是活在大框看見別人的細框.
卻看不見自己是在大框之中.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4-4-15 12:32
stillgood20 發表於 24-4-13 15:41 
lT系統.跟現在的教育無關.
制造e d . lT系統的人.
是上一代.二代.甚至三.四代之前受教育的人.
有冇關係好難唔會涉及到,更何況香港好鐘意判上判,分分鐘做這個系統都唔知有幾多層.教育好唔好已經係另一回事,責任感更重要,明知道涉及未來人才既DSE,做既系統變成"出事易",
証明測試好求其交了貨就算,冇稔過出問題解決方案,或許根本就係能力問題寫唔出好系統, 你睇國內高考幾嚴謹, 政府連交通所有野都為學子去做. 若然係寫比航天飛行既系統爆炸都似. 我唔係話揾發洩對象,而係感覺97後這幾代教育出來既人才唔謹慎及隨便,剩係睇大學迎新營出現啲咩人才就知,小學應該要隨便既就唔隨便,就攪到分階級咁謹慎.攪到孩子去到中學問題多多,甚至輕生. 人口就不停老化,新生世代又發展不如意或少數目,這樣都一樣會影響到一個國家或地區既盛世與衰退.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4-4-15 12:33
poonseelai 發表於 24-4-14 12:47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24-4-14 12:54 編輯
唔明點解只得兩種, 不要太過generalise,我見到嘅係學童 ...
本身就係應該咁,BB出世後本身就已經係"IS"模式,唔講中學,為了升中好,小學越來越過早分階級去面對未知既中學,根本都冇理會成長中孩子思維學習,何來會真係有愉快學習,小學就應該係開始面對穩固式既學習,唔係基礎點可以穩固到,做好真既"愉快學習",自然就唔會怕那些填鴨式教育.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4-4-15 12:43
RainyRice 發表於 24-4-14 15:14 
DSE IT系統問題可以說是顯示香港教育制度推行的相關部門的執行力。加上其他教育上的改變,倉促而執行上不 ...
你講既野都好明白,但問題係唔止呢一樣野出問題,而係好多都係倉促而執行上不足….咁重要既野都可以咁隨便去倉促而執行,可想而知執行能力既人有幾強? 國內為了未來人才既高考,係人都知好嚴謹,一啲出錯都唔可以有,連交通上都方便配合,因為面對既人係影響將來國家或地區既重要人才. 教學質素差唔係單單呢次事件,仲有其他好多野先會咁講,若然真係好,相信呢啲野唔會咁容易發生到,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4-15 12:44
天外之人 發表於 24-4-15 12:33 
本身就係應該咁,BB出世後本身就已經係"IS"模式,唔講中學,為了升中好,小學越來越過早分階級去面對未知既中學 ...
唔係好get到你想表達什麼, 每人對穩固基礎定義不盡相同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4-4-15 12:48
Soundervolt 發表於 24-4-15 01:10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24-4-15 01:41 編輯
創意最大的敵人不是任何教育制度,什麼課程,什麼教育 ...
所以我就講小學就已經開始扼殺咗好多子女嘅自由. 愉快學習從這階段開始失去.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4-4-15 12:54
回覆 poonseelai 的帖子
簡單啲講例如ABCD運用都未懂就要面對中學階段.
仲要話一定要入BAND1以上學校先可以學到野呢啲心態就唔可取. 因為"教育"出來既人,唔一定係要成績好高分就係教育好,品行低劣壞事做盡既狀元,都可以叫教育失敗.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4-4-15 13:26
天外之人 發表於 24-4-15 12:54 
回覆 poonseelai 的帖子
簡單啲講例如ABCD運用都未懂就要面對中學階段.
我試下理解你的意思:
1. 只有愉快無學習, 仲忘想升band 1?
2. 只求分數不理品德, 教出壞了的人?
你係講緊唔同因果, 但又混在一起?同你個標題有無關? 恕我這個貼地之師奶跟唔到, 別過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4-4-15 16:59
poonseelai 發表於 24-4-15 13:26 
我試下理解你的意思:
1. 只有愉快無學習, 仲忘想升band 1?
主題都可以因教育好唔好而做成因果.
我理解下你第一點,顧著玩唔學習的意思嗎? 其實都想問一下,憑咩覺得只有愉快就一定係冇興趣學野?愉快學習就一定會入唔到好多父母想入既階級學校?"教育"唔係應該要孩子愉快中學習嗎?
第二點好難講得明,品德既野各人指標都唔同,且這個更涉及家庭教育. 所以學得好成績都隨時因家教問題出現品行不好既人,其實現實中都有好多高知識既人都係偷呃拐騙去得到利益.....................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