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有感而發 [打印本頁]
作者: kululumama 時間: 23-11-7 14:13 標題: 有感而發
最近見到好多唔開心既新聞,其實除咗讀書既壓力,人際關係既壓力,來自父母給與既壓力,其實某部分會唔會有來自學校老師,社工呢?
依家既小朋友抗壓力弱,情緒管理差,撇除同學之間既相處,好多時在學校遇到來自老師&社工不公既對待,從不調查就加係佢哋身上莫須有既罪名,佢哋唔識如何解決,只會將心中既不滿屈係心中或者轉化為憤怒和對抗。出咗問題老師社工只會不停叫你去睇精神科,好似要不停搵醫生證實到你有情緒病為止,其實事情既癥結根本就唔係情緒病。
我唔知有幾多小朋友有咁既經歷,我女就係其中之一。
有時家長真係唔好盲聽佢哋既一面之詞。老師,社工都有好與唔好。

作者: lot888 時間: 23-11-9 23:06
回覆 kululumama 的帖子
樓主,小小建議。無論間學校點好,唔好留恋,即刻轉校。之後同小朋友參加不同机構活動,令孩子開朗,俾佢認識新朋友,脱離舊朋友圈。如果可以,就搬屋。目標係將之前能引起不利因素切断。小朋友心理問題要快處理。
作者: kululumama 時間: 23-11-10 11:03 標題: 回覆樓主:
阿女係好彩既,已經離開咗嗰間學校,我只想帶出家長係最瞭解自己小朋友既,有時真係唔好盲聽老師社工既一面之詞,無論發生咩事除咗聽老師講之外都一定要去了解咗件事先。老師社工既針對,同同輩之間既欺凌一樣咁傷。

作者: Baymax 時間: 23-11-26 23:24
係呀, 切勿信晒老師, 佢地都係打份工, 好多時會但求條件事平息, 的細路心理受到打擊會留下負面情緒加上對老師及父母的不信任, 父母適時介入可以迫老師認真面對問題
作者: itckei2003 時間: 23-11-27 11:21
本帖最後由 itckei2003 於 23-11-27 11:55 編輯
學校係規模經濟下既產品, 為左減低成本, 剷除每個學生既個性, 令教育步伐一致. 對於超前, 滯後, 有特殊需求既學生, 就好易出現磨擦. 好多時唔係細路既錯. 遇上學校投訴, 家長要支持小朋友, 短時期要接納小朋友既錯, 長時間當然要教佢適應學校要求. 家長角式係緩沖, 對學校對小朋友都要解釋.
小朋友得到家庭支持, 就可以從容面對學校既壓力. 畢竟, 老師除左鬧同罰企, 都無佢符 (哩句係我女同我講既).
最忌直接將學校壓力轉去小朋友度. 細路返學唔開心, 返屋企又俾人鬧, 無處可逃, 只有一個結局.
作者: TAIOU4 時間: 23-11-29 15:47
要學生見老師同社工壓力多數會比唔理佢大
家長辯論能力好又識教的話
一定諗方法踢走o個2件搞屎棍
自己教一定好過畀人教
當然有好多 "唔得閒" o既家長
佢o地當o個D係福利
尤得佢o地拎啦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3-12-5 17:44
kululumama 發表於 23-11-7 14:13 
最近見到好多唔開心既新聞,其實除咗讀書既壓力,人際關係既壓力,來自父母給與既壓力,其實某部分會唔會有 ...
孩子成長路本身都會有壓力存在,所以儘量唔好令孩子得到太多無謂壓力,什樣可以將外來既壓力可以慢慢淡化,孩子的父母才是最重要一環,成日講在孩子中學階段要做成朋友般信任關係,這些信任感其實從幼稚園以致小學慢慢積慮起來,唔可以全都依賴晒老師及學校社工, 香港既問題係,因衣食住行及貧富差距令部份家長都唔得閒,更要過早訓練孩子出類拔萃,加上太少時間陪伴教導孩子成長.這些亦都係孩子長期積蓄負面情緒因素之一.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