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美國CS 人工 [打印本頁]

作者: barque    時間: 23-7-30 08:50     標題: 美國CS 人工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3-7-30 08:53 編輯

CS在美國非常受歡迎。學士學位入職-般是E3/E4 level. 5年有機會是E5/E6.

https://www.levels.fyi/?compare=Google,Facebook,Salesforce&track=Software%20Engineer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7-30 09:20

barque 發表於 23-7-30 08:50
CS在美國非常受歡迎。學士學位入職-般是E3/E4 level. 5年有機會是E5/E6.

https://www.levels.fyi/?compar ...
謝謝分享.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7-30 12:35

barque 發表於 23-7-30 08:50
CS在美國非常受歡迎。學士學位入職-般是E3/E4 level. 5年有機會是E5/E6.

https://www.levels.fyi/?compar ...

E3 E4不會是所有畢業生吧?我點入去看不少公司要5-8年工作經驗,BSc/MSc。

我肯定美國CS人工比香港高很多,比倫敦高3-5成,應該不是所有畢業生人工?



作者: barque    時間: 23-7-30 15:06

ANChan59 發表於 23-7-30 12:35
E3 E4不會是所有畢業生吧?我點入去看不少公司要5-8年工作經驗,BSc/MSc。

我肯定美國CS人工比香港高很多 ...

應該係FANG相類似的公司,不容易考取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7-30 15:29

barque 發表於 23-7-30 15:06
應該係FANG相類似的公司,不容易考取

我傾向睇大路公司人工,等於我不會以 AO,IBank 人工套入香港畢業生起薪點。

Special case 係一定會有,但不是常態。

作者: ckh689    時間: 23-7-30 16:42

比較美國人工,除了生活指數、房屋價格/租金等分別外,還要考慮州入息稅,有些州分0%入息稅,亦有些州分入息稅高達10%+,變相淨入息少咗10%以上。因此即使受聘於同一機構,同一職位,不同城市的人工亦可能有相當大的差異。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7-30 18:01

ckh689 發表於 23-7-30 16:42
比較美國人工,除了生活指數、房屋價格/租金等分別外,還要考慮州入息稅,有些州分0%入息稅,亦有些州分入 ...

你指State tax, 咁 Federal tax bracket 呢?

作者: ckh689    時間: 23-7-30 19:13

本帖最後由 ckh689 於 23-7-30 19:28 編輯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State income tax 視乎個別州分有所不同,而Federal income tax 係是不論任何州分都要徵收,如果打工仔所在州分有州入息稅,就需要同時交Federal income tax + state income tax。
https://www.nerdwallet.com/article/taxes/state-income-tax-rates#2023%20state%20income%20tax%20rates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7-30 20:55

ckh689 發表於 23-7-30 19:13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State income tax 視乎個別州分有所不同,而Federal income tax 係是不論任何州分都 ...

跟我了解一樣。

我只是好奇平均畢業生起薪點,CS平均起薪點,而不是個別例子。

阿仔都跟我分享過如果去倫敦除稅後高過香港三四成,如果去紐約除稅就高過倫敦成半到兩成。

作者: ckh689    時間: 23-7-30 21:05

ANChan59 發表於 23-7-30 20:55
跟我了解一樣。

我只是好奇平均畢業生起薪點,CS平均起薪點,而不是個別例子。
紐約同加州係最高州稅的州分。
作者: dlam141231    時間: 23-7-31 05:55

ANChan59 發表於 23-7-30 12:35
E3 E4不會是所有畢業生吧?我點入去看不少公司要5-8年工作經驗,BSc/MSc。

我肯定美國CS人工比香港高很多 ...

剛跟兒子通電話, 約略問了他, 他任職的公司屬於Fortune 100, 但相比起Facebook, Google那類公司, software engineering方面的趗薪點是低了一截.  但他補充說, 只是起薪點差距大, 工作幾年後, 差距拉近許多.
作者: dlam141231    時間: 23-7-31 06:01

barque 發表於 23-7-30 15:06
應該係FANG相類似的公司,不容易考取

兒子說FANG最近這幾年招人, 招得多, 來來去去, 他認識的. 入到FANG的, 有好些, "唔覺得叻" (這四個字是他的原話). 所以有志入FANG, 還是可以一試.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7-31 08:01

dlam141231 發表於 23-7-31 05:55
剛跟兒子通電話, 約略問了他, 他任職的公司屬於Fortune 100, 但相比起Facebook, Google那類公司, software ...

你兒子的答覆合理,個別電腦及科技公司起薪點高係有嘅,不是所有,特別係剛剛畢業的。

到有經驗之後就可比性高,差距拉近距離都正常。

作者: barque    時間: 23-7-31 08:36

ANChan59 發表於 23-7-31 08:01
你兒子的答覆合理,個別電腦及科技公司起薪點高係有嘅,不是所有,特別係剛剛畢業的。

到有經驗之後就可 ...

以google 為例子

Levels.fyi estimates that a Level 3 at Google, or an entry-level engineer who likely just graduated from college, should make $189,000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7-31 08:56

barque 發表於 23-7-31 08:36
以google 為例子

Levels.fyi estimates that a Level 3 at Google, or an entry-level engineer who like ...
Entry level 係指fresh graduate?

其他公司呢?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7-31 09:04

barque 發表於 23-7-31 08:36
以google 為例子

Levels.fyi estimates that a Level 3 at Google, or an entry-level engineer who like ...

實際啲,香港讀 CS的畢業生如何在海外申請非Google, Meta, 這些頂尖電腦公司?起薪點如何?機會如何?申請時有什麼要特別留意?

作者: barque    時間: 23-7-31 09:24

ANChan59 發表於 23-7-31 09:04
實際啲,香港讀 CS的畢業生如何在海外申請非Google, Meta, 這些頂尖電腦公司?起薪點如何?機會如何?申請 ...

實際要怎樣做我唔知,機會的高低亦都唔知。我知道國內和印度都有不少人成功入到。

同埋我只係分享,冇想實際怎做。覺得如有興趣的人,應該自己努力找資料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7-31 12:35

barque 發表於 23-7-31 09:24
實際要怎樣做我唔知,機會的高低亦都唔知。我知道國內和印度都有不少人成功入到。

同埋我只係分享,冇想 ...

明白。之前你講不同電腦工種,又熟美國,所以請教。

可能最簡單係在美國讀電腦,在美國搵實習及搵工。

作者: barque    時間: 23-7-31 13:37

CS 這科大部份大學都有得讀,programming language,network architecture 等等相關的technology 亦是世界通行, 如果有興趣,在香港讀亦都沒有問題。因為你的skills 世界通行。至於能行或者願意行得幾遠,覺得好看個人能力,例如英文能力,communication skills,technical knowledge等等。

我舊鄰居國內來的在香港工作咗7,8年左右。後來去左矽谷Google 做。香港畢業的是否都可以呢?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7-31 14:06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3-7-31 16:55 編輯
barque 發表於 23-7-31 13:37
CS 這科大部份大學都有得讀,programming language,network architecture 等等相關的technology 亦是世界 ...

嗯.我覺得要緊要切合自己需要和適應.
美國的高薪和科技背景,是極之吸引.
英國也有自己優越的地方.

兩個月前,我見華為有天才招聘計劃.
待遇不下於FANG. 並且有專家級導師帶領.
長遠是一個優越的職業計劃.

當然,資格,篩選要求,一定是十分嚴格.

我細仔應該未有資格.
但係.我都同佢分享資訊.
佢自己有心.亦是一個機會去申請.

在一些比賽/淘汰的場景.
實力之外.還有匹配性,幸氣,一些未知元素.
好難話,一定得,一定唔得.



作者: barque    時間: 23-7-31 15:36

stillgood20 發表於 23-7-31 14:06
嗯.我覺得要緊要切合自己需要和適應.
美國的高薪和科技背景,是極之吸引.
英國也有自己優越的地方.

同意,如果望遠些。這些機會是全球性的。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8-1 10:01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3-8-1 10:28 編輯
barque 發表於 23-7-31 15:36
同意,如果望遠些。這些機會是全球性的。

科技, 當然是全球的,


不過, 按資源和各地方背景. 因而不同.



題外話.



比如, 前科大陳繁昌校長, 這兩三年去了沙地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當校長.



另外, CS在美國特別受重視. 有其文化.



除了超高的收入之外, 科技也是美國夢, 國家的前沿.



甚至, 在我中學時(三十年前), 曾經看過一套"超人" 大戰電腦天才的電影.



電腦天才發現所有銀行進出的金額, 只限制小數點後兩位.


天才把所有小數點兩位後的金額收集,成巨富.



甚至, 用電腦分析出"黑氣石", 並製造出黑氣石對付超人.



所以, 如果想去什麼地方生活和工作.



/前途是一個考量.



另外, 對於文化認同, 十分重要.



喜歡一種文化, 喜歡一種生活.... "活著"才有意義.


特別是有錢人,活著的要求是有一定水準.



"意義" e樣野, 好抽象. ,卻影響人的一些決定.




作者: barque    時間: 23-9-3 03:39

ANChan59 發表於 23-7-31 08:56
Entry level 係指fresh graduate?

其他公司呢?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3-9-3 03:39 編輯

在另外一個post 見過,可以參考下。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2577420?r=cpsdlc

Snap fresh graduates 入職: L3 (大約200k per year)

L4 (大約270k, 應該幾年可以升到)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3 04:16

barque 發表於 23-9-3 03:39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3-9-3 03:39 編輯

在另外一個post 見過,可以參考下。

看似特殊例子,不是中位數,可以參考,但有偏向性,不是個個入Snap。

等於網友之前講,英國大學工程畢業,一入華為年薪百萬。如果睇華為人工表,根本不可能,

兒子7年前去紐約四大實習,整體加起嚟都有十萬一個月,因為包住宿貴(近中央公園service apartment,月租6000美元)連來回機票,畢業後在香港起薪點不過兩萬。在香港一直top performer, fast track, 到倫敦職位及人工更三級跳,他自己都講係特殊例子,不能作準。

作者: barque    時間: 23-9-3 06:49

ANChan59 發表於 23-9-3 04:16
看似特殊例子,不是中位數,可以參考,但有偏向性,不是個個入Snap。

等於網友之前講,英國大學工程畢業 ...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3-9-3 06:56 編輯

可能我比較鼓勵年輕人aim high, 唔似之前某位朋友只講中下IT工作,其實沒有什麼意思。另外美國的科技市場比較大和熱,這樣的工作都唔算什麼特殊例子,其實美國Top 50的大學都唔少讀CS人可以入到。

反而華為才是特殊例子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3 09:23

barque 發表於 23-9-3 06:49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3-9-3 06:56 編輯

可能我比較鼓勵年輕人aim high, 唔似之前某位朋友只講中下IT ...

明白你的想法及假設。

阿仔分享在倫敦,電腦工程師人工也是拍住他們金融分析師,個別起薪點更高。以Canary Wharf 為例,現在金融業佔6成,電腦創科業已經去到3-4成工作人口。幾年前聽說在CW有個統計,平均工資去到15萬鎊。他也說如果去美國有些行業工種,可以再高兩三成工資。

英國美國這一年都layoff 不少人,工資有否下跌就唔知道。不過歐美通漲嚴重,應該跌嘅機會細咗,可能請人數目少咗。

作者: Augesttime    時間: 23-9-3 14:52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Augesttime 於 23-9-3 14:55 編輯

本帖最後由 Augesttime 於 23-9-3 14:53 編輯

本帖最後由 Augesttime 於 23-9-3 14:53 編輯

睇晒留言,又長知識!謝各位高人分享。

google 美國freshgrad 180-190k年係有,有d特特別case再高多2萬-3萬都有。

好幾間dream company 請嘅人數 vs 全部一流+頂級大學嘅cs related graduates 相比,都只係非常少數。

金融嘅cs fresh grad人工比起 呢d科技公司嘅offer又再低一截,一大截都係事實,人數請幾多?美國當然唔知實數,不過薪酬點都有個ladder幾年後企高d,距離同科技龍頭公司cs唔會爭好遠。
但實際講hk啦,投行最“大size”嗰間都只係請30人。其他都係請十鬆d。亦預咗佢地會走。至於hk office請咩人,所知嘅係全球申請人,香港讀書嘅外國人為主,overseas來hk亦唔少。真正土生土長唔多,請都應該係叻喇。

做做下嘢嘅experience hire 搵到外國offer係有,真係唔少,亦唔系想象中咁難但以relocate為踏腳石多。但有樣特別,以平調來講,i bank除咗調去nyc會加人工,relocate去其他地方就多數要減人工。 3x 甚至4x歲先調office都是常見的。

而15萬鎊呢個平均數,香港來説都係適用於top tier 低中層 8年經驗or above嘅IT 投行人,呢個數係實袋,唔包housing唔包ORSO。始終個range都大。打開indeed或其他網就睇到。都準確的。

咁數下數下,finance又請d,科技巨無霸又請d,cs真係唔難攞到一席好位置。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3 18:48

Augesttime 發表於 23-9-3 14:52
本帖最後由 Augesttime 於 23-9-3 14:53 編輯

本帖最後由 Augesttime 於 23-9-3 14:53 編輯

其實experience hired relocate 人工低咗係有原因,始終在當地冇乜經驗或者係幾年及十多年前嘅事,就算老細嘅網絡都未必去到咁遠,有機會也不一定有適合位置。

阿仔遞信,大姐都幫阿仔搵總公司對口位置,結杲都要downgrade一年。所以佢教人都係唔好望relocate,因為比現職好嘅機會係少嘅。

有實力不如自己搵,或者透過獵頭公司向上搵,可能比relocate 有勝算。

另一個經驗就係香港的工種, JD, title 跟海外係很大可能有分別,於是透過真正識途老馬,係正確嘅決定!



作者: Augesttime    時間: 23-9-3 20:27

ANChan59 發表於 23-9-3 18:48
其實experience hired relocate 人工低咗係有原因,始終在當地冇乜經驗或者係幾年及十多年前嘅事,就算老 ...

relocate都要睇本身當地job opening,唔係個個咁有耐性等啱先出擊,反而就咁當係踏腳石,過咗去先算,唉~

識個啱啱relocate去nyc嘅,title同人工都有升,係睇公司內部有無job openings而試下,試啱咗!唔知法資係咪同美資呢方面有無大分別,不過人夾人好講運氣。

有個就4年前普通cs做非知名production house 真係搵到美國工@Boston,全家過去住,呢個就特別在合作過project(美國嗰邊)的同事幫手穿針引線。

有返咁上下實力嘅cs,試吓搵HH,的確係良策。 年齡未必係問題,2個cases,1個40尾,1個當時三十尾。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3 21:08

Augesttime 發表於 23-9-3 20:27
relocate都要睇本身當地job opening,唔係個個咁有耐性等啱先出擊,反而就咁當係踏腳石,過咗去先算,唉~
...

啱,當地未必有對口空缺,阿仔留意咗大半年,內部冇乜international posting, 所以在LinkedIn 放風俾HH。最初一份iBank 真係騎牛搵馬,反而到有Advisory ,即刻轉方向。

運氣就肯定㗎啦,法資、英資,美資肯定有分別,差異幾大我就唔肯定。

香港一行國安法,美國拍檔好直接同我講,你過嚟做CTO啦,他們可以安排全家嘅簽證。就算唔去,我都有d感動,他最近都講,如有需要直接出聲,不要再等啦。

你講到年齡,外地最希望吸納梗係要有實戰經驗,40歲以下,最好有d錢。唔通請返d(emoji)仔(emoji)妹零到有限經驗咩,交數俾上頭睇,唔計經驗,咁就叫搶人材?

作者: barque    時間: 23-9-4 18:55

ANChan59 發表於 23-9-3 09:23
明白你的想法及假設。

阿仔分享在倫敦,電腦工程師人工也是拍住他們金融分析師,個別起薪點更高。 ...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3-9-4 19:02 編輯

之前Tech 比較好景,請人比較氾濫請得過多。所以這-年layoff不少人,因為通漲嚴重,人工反而跌得唔多。Finance 的layoff 比較輕微。

Tech始終都係未來嘅大勢所趨,主要亦都是中美之間,是此消彼長。如果美國繼續主導大部份tech 公司(現在Microsoft, Google, Amazon, Adobe, Oracle 等等主導咗大部份公司的Software ),始終都會繼續請好多人。反之可能中國tech公司開始慢慢情況好多人。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4 21:45

barque 發表於 23-9-4 18:55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3-9-4 19:02 編輯

之前Tech 比較好景,請人比較氾濫請得過多。所以這-年layoff ...

不太了解你的最後一句。

作者: barque    時間: 23-9-4 22:15

情況=請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5 10:54

barque 發表於 23-9-4 22:15
情況=請

電腦請多些人有可能。

同時要解決今明兩年畢業生大量失業的問題。

作者: mizuho    時間: 23-9-12 07:43

ANChan59 發表於 23-7-31 09:04
實際啲,香港讀 CS的畢業生如何在海外申請非Google, Meta, 這些頂尖電腦公司?起薪點如何?機會如何?申請 ...

本帖最後由 mizuho 於 23-9-12 07:44 編輯

自己過來人,畢業後係直接美國工作。一般龍頭無可能直接請非本地大學畢業生(legal和HR不過),除非有特殊本地冇嘅科研成就(PhD或Post- Doc)才有律師搞。
美國本地大學有campus recruitment,也有教授推薦,STEM畢業學生有36個月嘅OPT,但foreign students申請比較困難,公司HR會提醒candidate需要H1渠道,一般hiring manager會考慮請完後嘅retention。我嗰年代只有一年,現在改了3年已經好很多。但最大問題係H1係抽籤決定,需求過去5年增了6-8倍,MNC需要把值得轉L1嘅送回original country等15-18個月,然後轉L1入境。道難了,會避免。
所以最簡單嘅必定係申請美國名校碩士、博士。除非做AI、LLM,一般master足夠了。另外就係申請本地嘅分部工作職位,做2-3年後申請internal transfer,以Amazon、Google、微軟做得最多。香港冇R&D機會,最近北京或上海,以北京更優,面對嘅競爭就係北清上復嘅對手。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9-12 07:58

mizuho 發表於 23-9-12 07:43
本帖最後由 mizuho 於 23-9-12 07:44 編輯

自己過來人,畢業後係直接美國工作。一般龍頭無可能直接請非 ...
謝謝分享!
作者: mizuho    時間: 23-9-12 08:01

ANChan59 發表於 23-9-3 09:23
明白你的想法及假設。

阿仔分享在倫敦,電腦工程師人工也是拍住他們金融分析師,個別起薪點更高。 ...

年頭大部分都有hiring freeze,一班朋友唔同tech公司都話2023最慘,去年做intern唸住坐定今年8、9月可以入職。上面要求hiring freeze,啲HC冇噻都冇計,BU head保HC一定先斬 fresh grad。但pay curve一般唔會因為經濟環境改動就大變。今年各龍頭都開始停止WFH,如果仍然堅持嗰啲,HR都會用當地工資再adjust,所以有人話變相減人工。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12 08:24

mizuho 發表於 23-9-12 07:43
本帖最後由 mizuho 於 23-9-12 07:44 編輯

自己過來人,畢業後係直接美國工作。一般龍頭無可能直接請非 ...

多謝你的分享,讓更多人了解真實情況,特別係非龍頭公司的美國招聘方式。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12 08:31

mizuho 發表於 23-9-12 08:01
年頭大部分都有hiring freeze,一班朋友唔同tech公司都話2023最慘,去年做intern唸住坐定今年8、9月可以入 ...

點解 WFH要調整工資?全程WFH?

阿仔都講hybrid mode 係已經變成常態,他一個星期3日WFH,2日optional 返寫字樓。如果硬性規定返哂寫字樓,請人都有難度。

我唔熟美國科技業,我估人工不會太大變化只係覺得通漲及生活壓力太大。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12 08:40

mizuho 發表於 23-9-12 07:43
本帖最後由 mizuho 於 23-9-12 07:44 編輯

自己過來人,畢業後係直接美國工作。一般龍頭無可能直接請非 ...

事實上深圳 R&D嘅機會都好多,而且近香港,生活方式都好方便。

阿仔當年去美國做Intern,跨國企業都做好多嘢,間公司跟移民部門有特別安排,可以較快完成實習簽證。畢業前後他都冇申請美國工作,返而留低係香港。

作者: mizuho    時間: 23-9-12 08:44

ANChan59 發表於 23-9-12 08:24
多謝你的分享,讓更多人了解真實情況,特別係非龍頭公司的美國招聘方式。
...

我當時做龍頭,因為大公司先可以有內部律師團隊搞visa再轉綠卡,外國學生一般都係衝龍頭
細公司會難好多,我那個年代H1仲未需要抽籤,龍頭公司有特殊quota,我公司就特別快,基本12個月可以搞綠卡申請。但當年Oracle出名最賤,對foreign student壓價之餘,會用完5年H1,到最後一年唔做綠卡,有認識嘅國內人因為咁被逼回國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12 09:03

mizuho 發表於 23-9-12 08:44
我當時做龍頭,因為大公司先可以有內部律師團隊搞visa再轉綠卡,外國學生一般都係衝龍頭
細公司會難好多, ...

壓價可能係少數,做衰自己個名,有得揀嘅,唔會嚟啦。

5年先有綠卡,都幾長。我以前在英國的時候第一個工作簽證係3年,續簽如果批就有居留權。

作者: mizuho    時間: 23-9-12 09:06

ANChan59 發表於 23-9-12 08:31
點解 WFH要調整工資?全程WFH?

阿仔都講hybrid mode 係已經變成常態,他一個星期3日WFH,2日optional 返 ...

因為每個state嘅living standards都唔一樣。大部份MNC都會行Global Leveling,即係pay curve跟jurisdiction、睇當地compliance和practice。如果工作reporting team係Bay Area,但員工選擇remote住Texas,那工資就要跟Texas的pay curve。其實好複雜,所以今年大部份公司都要求hybrid,那員工必須住在同公司距離近嘅地方,稅務上就比較簡單。譬如說CA的Personal Income Tax到6%,但WA就沒有。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12 09:11

mizuho 發表於 23-9-12 09:06
因為每個state嘅living standards都唔一樣。大部份MNC都會行Global Leveling,即係pay curve跟jurisdictio ...

我冇諗到地方及聯邦稅務嘅問題。

認識朋友個大仔做美國最大Fintech 公司的IT,住在倫敦,輻射全歐洲,咁多年都係WFH,間中出差。跟總部一直都係靠視像會議溝通。

作者: mizuho    時間: 23-9-12 09:13

ANChan59 發表於 23-9-12 09:03
壓價可能係少數,做衰自己個名,有得揀嘅,唔會嚟啦。

5年先有綠卡,都幾長。我以前在英國的時候第一個工 ...

加州現在綠卡下來要8-10年
之前幫個下屬transfer,佢喺加州入紙,超好彩可以在5.5年攞到綠卡
我有朋友要8年幾先攞到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12 09:56

mizuho 發表於 23-9-12 09:13
加州現在綠卡下來要8-10年
之前幫個下屬transfer,佢喺加州入紙,超好彩可以在5.5年攞到綠卡
我有朋友要8 ...

会不会加州係移民热门地区,其他州份会不会易好多,时间短好多。例如MN?

作者: mizuho    時間: 23-9-12 09:58

ANChan59 發表於 23-9-12 09:11
我冇諗到地方及聯邦稅務嘅問題。

認識朋友個大仔做美國最大Fintech 公司的IT,住在倫敦,輻射全歐洲,咁 ...

做產品R&D其實好難全部remote,效率真係差好多
我開始工作嘅年代,個個都有自己office,junior啲就share,但過去8-10年,全部都改成open office,就係因為工作效率會好好多。好多人以為寫code柄埋一邊自己做自己嘢,但現在啲產品太complex,根本冇可能一個人做完而且都唔健康,好多行scrum就要everybody do everybody‘s work,互動係必須。招聘時都一定會考慮team fit,再勁嘅candidate但同個team唔合適都唔可能offer

作者: mizuho    時間: 23-9-12 10:06

ANChan59 發表於 23-9-12 09:56
会不会加州係移民热门地区,其他州份会不会易好多,时间短好多。例如MN?
...

其實呢幾年都唔會有咩容易申請嘅州份,所以好多公司改用L1,暫時仲係唔需要等quota。但L1必須有subsidiary係員工嘅原籍國才可以,R&D唔會考慮放香港,如果係香港人就建議考慮去大陸分部待幾年再申請。
年頭AmCham比我嘅數據係過去5年大陸student visa申請人數由十幾萬升到接近50萬人,還有人口最大嘅印度呢?佢哋呢幾年經濟起飛,就好似10年前大陸一樣,出去留學比比皆是。呢啲人全部要申請H1,但H1 quota保持不變嘅情況下,競爭自然多了

作者: mizuho    時間: 23-9-12 10:29

ANChan59 發表於 23-9-12 08:40
事實上深圳 R&D嘅機會都好多,而且近香港,生活方式都好方便。

阿仔當年去美國做Intern,跨國企業都做好 ...

我同先生都喺十幾年前transfer回國,親身體驗一切起飛,好開心可以參與其中。
如果軟件R&D,北京發展比較快速,主要係附近優質畢業生選擇多。如果經濟商務,上海機會更多,整個架構比較合適。深圳一般做遊戲或硬件跟合適。但最近上海好積極發展芯片技術,唔少中國籍專家都回國發展,係有國策扶持嘅賽道。
如果你仔仔主要做FinTech,香港絕對係不二之選,如果喜歡國內發展,上海係好好嘅選擇,非常宜居嘅城市

作者: ckh689    時間: 23-9-12 10:47

本帖最後由 ckh689 於 23-9-12 11:46 編輯
mizuho 發表於 23-9-12 10:29
我同先生都喺十幾年前transfer回國,親身體驗一切起飛,好開心可以參與其中。
如果軟件R&D,北京發展比較 ...
國內人工同美國相比,尤其是CS,是否會差一大截?
作者: webarebears123b    時間: 23-9-12 11:11


作者: mizuho    時間: 23-9-12 11:54

ckh689 發表於 23-9-12 10:47
國內人工同美國相比,尤其是CS,是否會差一大截?

entry level會差比較多,但國內salary adjustment幅度比較大,我最高一次為個org下面一個非常junior嘅engineer爭取到接近80%加幅,美國HR VP要challenge但材料準備足夠、不要臉去爭取,終於做到,美國係完全唔可能發生嘅事
但如果做到比較senior,大陸嘅pay唔會跟美國差太遠,因為compensation mux裡面bonus比較多,而且國內美資公司係有償加班,最高public holiday係3x,所以啲小朋友成日希望更忙可以加班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9-12 12:08

mizuho 發表於 23-9-12 10:29
我同先生都喺十幾年前transfer回國,親身體驗一切起飛,好開心可以參與其中。
如果軟件R&D,北京發展比較 ...
你對香港的評價.
可能, 是我近年最暖心的. 謝謝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12 12:08

mizuho 發表於 23-9-12 09:58
做產品R&D其實好難全部remote,效率真係差好多
我開始工作嘅年代,個個都有自己office,junior啲就share, ...

你正確,他不是做R&D,做SI, 可以remote,真係commission ,就要落site。

我自己都係有做產品R&D,有很多時要現場睇,感覺下,brainstorm 下,同人傾下偈,才會有火花。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12 12:12

mizuho 發表於 23-9-12 10:06
其實呢幾年都唔會有咩容易申請嘅州份,所以好多公司改用L1,暫時仲係唔需要等quota。但L1必須有subsidiary ...

國內student visa 嘅數目有些奇怪,真係去嘅有幾多呢?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12 12:17

mizuho 發表於 23-9-12 10:29
我同先生都喺十幾年前transfer回國,親身體驗一切起飛,好開心可以參與其中。
如果軟件R&D,北京發展比較 ...

深圳在不少領域都幾超前,你講那一些已經式微。醫療設備,生物科技,都唔錯。

晶片是重中之重,生死存亡的關鍵,肯定多機會,只要頂住設計軟件,生產設備,制程,空間無限大。

他暫時不會做Fintech,讓他自己再摸索。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9-12 12:23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3-9-12 12:24 編輯
mizuho 發表於 23-9-12 11:54
entry level會差比較多,但國內salary adjustment幅度比較大,我最高一次為個org下面一個非常junior嘅engi ...

另外, 請教一下.

認識一位同學仔. 英國劍橋大數學Degree, 再修Modelling Master.
暫時未有工作取向.因為 Fresh grad., 沒有工作經驗, 考慮英國找工作一兩年, 再決定回港/回國.

可有什麼建議?

就算我細囝, 修DS, 現在銀行做Analyst Programmer.
都係太新, 不斷思考未來工作前路.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12 12:28

mizuho 發表於 23-9-12 10:29
我同先生都喺十幾年前transfer回國,親身體驗一切起飛,好開心可以參與其中。
如果軟件R&D,北京發展比較 ...

他面試過兩間最大Fintech 公司,因為覺得奇怪,唔係咁對上口,所以去了解一下。

主要搵佢做顧問,拍住R&D 對客做development 。入職先去美國總部受訓,然後派返去歐洲。人工俾得出,但現在班同事好夾,唔想走住。

他中5我安排他去上海金融機構做shadowing ,他對行業及生活有印象嘅。

作者: mizuho    時間: 23-9-12 12:45

stillgood20 發表於 23-9-12 12:23
另外, 請教一下.

認識一位同學仔. 英國劍橋大數學Degree, 再修Modelling Master.

唔好話請教,大家一起討論研究
如果係做data modeling,係咪想做AI、LLM方向?我好朋友喺OpenAI,佢哋會考慮PhD和Post- Doc嘅intern,公司比較細就只幾百人,但能夠入去以後發展好快。英國都有唔少科技公司,LinkedIn做個profile,會有獵頭搵的。非常贊成外面熬幾年再回來,或者直接去美國發展。
Data Science都係非常好嘅方向,本身係本科?會考慮讀研嗎?,我自己當年都係System Analyst開始,之後覺得做R&D比較好玩就轉。香港嘅選擇可能有啲限制,如果打算讀研,可以考慮出去走走,入啲比較大嘅軟件公司,公司內部轉工好平常

作者: ckh689    時間: 23-9-12 12:47

ANChan59 發表於 23-9-12 12:17
深圳在不少領域都幾超前,你講那一些已經式微。醫療設備,生物科技,都唔錯。

晶片是重中之重,生死存亡 ...
我係外行人,其實晶片/芯片,在大學是屬於哪個專業?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12 13:07

ckh689 發表於 23-9-12 12:47
我係外行人,其實晶片/芯片,在大學是屬於哪個專業?

傳統係electronic engineering,科大有個MSc IC Design , 係under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作者: ckh689    時間: 23-9-12 13:12

本帖最後由 ckh689 於 23-9-12 13:13 編輯


唔該晒。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12 13:31

ckh689 發表於 23-9-12 13:12
唔該晒。

設計就電子為主,但生產就會有其他工程人員,電機,機械,生產工程,電腦都會有。

作者: ckh689    時間: 23-9-12 13:51

ANChan59 發表於 23-9-12 13:31
設計就電子為主,但生產就會有其他工程人員,電機,機械,生產工程,電腦都會有。
...
我大女大學讀ECE,以為可以掹車邊,原來係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唔係electronic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12 13:54

ckh689 發表於 23-9-12 13:51
我大女大學讀ECE,以為可以掹車邊,原來係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唔係electronic 。 ...

冇所謂嘅,行行出狀元!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9-12 14:17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3-9-12 14:18 編輯
mizuho 發表於 23-9-12 12:45
唔好話請教,大家一起討論研究
如果係做data modeling,係咪想做AI、LLM方向?我好朋友喺OpenAI,佢哋會考 ...

感謝你的回應.

由於, 兩個都係Fresh, 而作為父母, 都沒有門路.
但, 又希望儘快找到合適工作平台.

你的建議, "我們"會理解學習.

細囝DS本科. 我覺得DS比CS, 較為用數學頭腦.

但, 看香港直接入職的DS崗位, 可以給DS畢業同學, 可以說是沒有.
而, 好多工作是由CS人轉去的.

當然, DS 跟CS,思考和運作模式並不一樣.

---

亞囝對於讀書, 提不起興趣. 三幾個月, 我提一下想佢讀上去.

總是回應: 佢自學的, 比上課堂更實際, 而且, 不用錢, 效益大.

不過, 我估和希望, 佢在不久的未來, 可以深造.
最好, 係搵一份工, 迫佢進修.

---

CS係香港, 人才供應唔多, 所以, 向上發展機會是存在的.

疑問是, 怎樣找到一個理想平台. 可以發揮.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12 14:46

mizuho 發表於 23-9-12 12:45
唔好話請教,大家一起討論研究
如果係做data modeling,係咪想做AI、LLM方向?我好朋友喺OpenAI,佢哋會考 ...

講開LinkedIn ,我個profile 幾詳細。

但阿仔幾簡單,得學歷,專業資格及公司title及年資。連相都冇,他的理由他太(emoji)仔樣,冇著數,到面試反而有驚喜。

可能公司名氣,HH絡驛不絕!

作者: mizuho    時間: 23-9-12 16:54

stillgood20 發表於 23-9-12 14:17
感謝你的回應.

由於, 兩個都係Fresh, 而作為父母, 都沒有門路.

做兩年自己會搵到方向,可能會自己想再讀上去,甚至有好多online嘅course都好值得了解一下。
呢幾年基本所有去北美讀書嘅亞洲學生都係走CS條路,未來競爭都幾激烈,好在demand仍然大,software engineers發展仍然好好。但我個人同一些行業內嘅朋友都比較睇好DS,AI/ML嘅背後都需要大量有意義嘅數據,LLM會增加產業特殊性嘅支持,唔可能one size fit all,加上需要面對compliance要求,data會越發重要、更加精準。香港比較難有技術上突破,可能北美還是會走得更快,年輕人可以放膽出去博一下,絕對可以畫出彩虹。


作者: barque    時間: 23-9-12 18:49

stillgood20 發表於 23-9-12 14:17
感謝你的回應.

由於, 兩個都係Fresh, 而作為父母, 都沒有門路.

國內和印度都唔少人用leetcode去準備北美科技公司的入職考試。

作者: barque    時間: 23-9-12 18:58

國內有些有心的985本科的畢業生,會試報北美大學master,完成master後用3年opt和瘋狂操練leetcode考入美國大的科技公司。按他們所講升到senior software engineer 有近500K US per year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12 20:05

mizuho 發表於 23-9-12 11:54
entry level會差比較多,但國內salary adjustment幅度比較大,我最高一次為個org下面一個非常junior嘅engi ...

你肯為個細去爭取,他以後都為你盡心盡力。講似輕鬆,你事前必定鋪排不少,不然的話,點過HR及Regional。

我見到阿仔第一年review,兩個Director. 推佢fast track上AM,最後HR及香港高層退回跳升,最後加80 %人工,因為起薪點太低。

到升M,因為同兩個年資更多嘅爭,partner老細及香港MP CK,但係要過Regional Management Committee,因為跳過另外兩個經驗較多嘅AM。最後OK,加45 %。做半年後被挖角去倫敦,再跳升一大級。

他不是電腦嘅,係金融方面。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9-13 09:47

barque 發表於 23-9-12 18:49
國內和印度都唔少人用leetcode去準備北美科技公司的入職考試。
謝謝你的建議.
只不過, 我細囝很古怪.

對學習的積極性不足. 不願主動去追求新知識和事物.
好多時, 新野, 我比他知得更快.

亞囝也優點, 學習和理解能力都快.
所以, 自主學習的方向, 目標和速度, 由得佢自己意願.

---

我見到新野, 新資訊, 新慨念, 都會通知佢.
最少, 得個"知"字.

Anyway, many thanks to you!!!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9-13 11:20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3-9-13 11:24 編輯
mizuho 發表於 23-9-12 16:54
做兩年自己會搵到方向,可能會自己想再讀上去,甚至有好多online嘅course都好值得了解一下。
呢幾年基本所 ...

感謝你提供的意見.
我個人完全認同.

---

只不過, 亞囝自小有佢自己一套.
佢有一般人沒有的簡單生活模式.

所以, 要衝出去. 除非是環境安排. 或者, 個性180度大反轉.

就目前, 工作十分穩定, 升遷機會是十分足夠.

觀察他身邊同學和同輩同事, 亞囝暫時有足夠的數學, 編程, 邏輯和思考速度.

按平常工作流向, 而香港需要基礎人員. 一種生活保障是可以達到.



---

問題是, 我一直留意, 什麼方法, 什麼平台, 什麼方向,.... 對他有幫助.

---

而, 我一直等待尋找合適資訊,跟亞囝分享.

是一種備用.

----

好似, 兩個月前, 華為推新一輪人才招募.
我會跟亞囝, 和同學(英國留學兒子)分享.

平台是十分重要. 配對能力, 便可發揮.

---

有時, 皇帝唔急, 隨顧急.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9-13 12:26

stillgood20 發表於 23-9-13 11:20
感謝你提供的意見.
我個人完全認同.

冇乜辦法,等開竅!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9-13 14:25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3-9-13 14:25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3-9-13 12:26
冇乜辦法,等開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gAGV6sITnU

分享一首王菲的歌: 如願


其中一段歌詞:-


而我將愛你所愛的人間


願你所願的笑顏


你的手我蹣跚在牽


請帶我去明天


如果說你曾苦過我的甜


我願活成你的願


願不枉啊    願勇往啊,   這盛世每一天.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9-15 01:08

https://youtube.com/shorts/FsBtTpVWFZM?si=VbzJNxTPfFeiun2T

這很有趣.
作者: whoo99    時間: 23-9-23 23:52

本帖最後由 whoo99 於 23-9-25 07:05 編輯

係外行,學習受益
作者: whoo99    時間: 23-9-23 23:57

stillgood20 發表於 23-9-13 09:47
謝謝你的建議.
只不過, 我細囝很古怪.
又或者係我們太快太追新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9-25 11:26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3-9-25 11:27 編輯
whoo99 發表於 23-9-23 23:57
又或者係我們太快太追新

華為手機"滿血復活"之後, 推出三款新手機.
之外, 坊間因此把任正非的一些過去, 再提出.

比如:-

任正非曾经说


“在过去的20多年,凡是我们在数学和算法上投资比较大的,有专门的团队在做工作的,


我们在这个领域的产品在全球都逐渐走向了领先;凡是不重视在数学和算法上投资的,


这些产品目前来看都是落后的。”


----


其實, 所講ge新, 只是一種演進.


---


比如手機上的拍照.


除了硬体, 是一大堆算法.


除了設定的算法, 給人很大拍攝上的幫忙.


更提供很大的創作空間.




作者: whoo99    時間: 23-9-25 19:00

看來未來空間還是在Software
作者: mizuho    時間: 23-10-2 03:19

whoo99 發表於 23-9-25 19:00
看來未來空間還是在Software

我自己畢業到現在都做軟件R&D方向,個人覺得junior嘅engineer會比以前需求低好多,畢竟大家都會用code gen。今年好多大軟件公司嘅intern位置大減,可能俾4、5年前少50%以上。剛剛在幫一個UCB嘅小朋友搵機會,微軟、Amazon、Google都仲有,但Meta就話今年基本沒有,即係今年college hire都會非常少
個人覺得如果有Comp Eng反而好啲,embedded仍然比較需求高,單軟件工程就唔一定4、5年後仍然吃香

作者: whoo99    時間: 23-10-3 09:56

mizuho 發表於 23-10-2 03:19
我自己畢業到現在都做軟件R&D方向,個人覺得junior嘅engineer會比以前需求低好多,畢竟大家都會用code gen ...
多謝,真係隔行隔山。專業選擇誠然小朋友Passion第一位,現實狀況也不得不結合考慮
作者: mizuho    時間: 23-10-3 12:20

whoo99 發表於 23-10-3 09:56
多謝,真係隔行隔山。專業選擇誠然小朋友Passion第一位,現實狀況也不得不結合考慮 ...

剛剛去完一趟美國,跟一些大學freshman聊了,基本只要係中國籍學生,都話要讀CS,有一些明顯係對coding冇興趣甚至有啲抗拒,但因為覺得呢條路喔係唯一可以留美工作嘅機會,大部份人都話因為人工高福利待遇好,所以選擇CS。其實幾無謂,讀得辛苦成績自然差,GPA唔好連面試機會都冇,何來搵工?
之前有人話CS出嚟有5m港幣,呢個可以幾肯定係冇可能,我自己睇唔少公司嘅pay range,畢業生(PhD以上除外)基本冇過20萬美金嘅package,當然算上total compensation可以多一part RSU,呢個就要睇4年後vesting嘅價值。
如果冇美籍,其實連intern都有困難,雞頭鳳尾嘅問題,名牌大學對國際生有可能更唔著數,資源分配不均連professor都見唔到嘅情況下,根本冇可能攞referral,搵工作機會就更難。現在出國留學真係一門學問,好睇個人策略和目標。

作者: whoo99    時間: 23-10-3 12:40

本帖最後由 whoo99 於 23-10-3 13:07 編輯

現在出國留學真係一門學問,好睇個人策略和目標——的確如此,讀大學絕對只係一個開始,唔係結束,特別在外國,其實情況都更加唔太了解,真係複雜,再加上每個人情況都唔同

其實唔止中國學生,印度學生也個個要讀CS;另外,中國學生除著CS就商科,呢兩門多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4-1-23 12:18

barque 發表於 23-7-31 15:36
同意,如果望遠些。這些機會是全球性的。
2024年, 可有什麼消息更新/分享?
2024已經見到Al技術直接運用於一個科技產品.

三星新手機.
Al portable devices,  AI pin,  Rabbit R1.
新手提電腦.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