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2023 DSE 放榜 榮耀與掌聲歸於___ [打印本頁]
作者: medicine 時間: 23-7-20 01:34 標題: 2023 DSE 放榜 榮耀與掌聲歸於___
本帖最後由 medicine 於 23-7-20 01:41 編輯
這是2021年的麥當勞男仔(入去,原來圖片不見了).勤能補拙,B3亦有尖子
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59338&fromuid=3213131
下面是2023年的地盤母親





作者: medicine 時間: 23-7-20 01:39
DSE文憑試今日(19日)放榜,來自傳統名校的男女狀元固然成為傳媒焦點,但其實不少應屆考生的故事同樣值得關注。來自紡織學會美國商會胡漢輝中學的新來港學生梁欣儀,縱使面對不一樣的學制和居住環境,甚至要與家人分隔兩地,她並未言棄,終在公開考試中取得佳績,最佳5科考獲30分,中文及地理更考獲5**級,通識教育獲5*級,中國歷史和數學則分別獲5級,而能力基礎較弱的英國語文科亦考獲第4級成績。她計劃入讀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成為出色的中文老師,育人育己。
來自基層家庭 決心靠知識改變命運
「我起步較其他同學遲,更需要爭分奪秒用心學習,為母親爭一口氣﹗」梁欣儀家境清貧,自幼父母離異,由於母親教育程度不高,為了讓孩子得到較多的學習資源,不怕吃苦,在地盤裡日曬雨淋,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作。梁欣儀一直用心學習,校內成績名列前茅,屢獲獎學金,從不讓母親失望,更視母親為學習楷模,望能成為母親的驕傲,考入大學,改善家人生活。
感恩所有 珍惜每一個學習機會
「媽媽可以不怕苦在工地工作,我擁有如此優質的學習環境,更應該珍惜,發奮圖強。」梁欣儀中一才來港學習,難免遇到不少適應問題。在語言方面,為了學好廣東話,她堅持每天用廣東話大聲朗讀新聞,勤聽電台節目,參與校內的廣東話班和校外不同活動,如由旅遊事務署及香港青年協會聯合主辦的「香港青年大使計劃」、由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主辦的「健康資訊大使」等,增加以廣東話交流的機會,盡快融入香港生活;在學習方面,梁欣儀在內地就讀小三時才學習簡單英語,要追趕成績殊不容易,但她孜孜不倦,拼命查字典,善用網上學習材料,更爭取機會參與不同英文活動,包括朗誦比賽、英語大使、書法比賽……其中在校際英文朗誦比賽中,更勇奪亞軍,建立自信,克服學習英語的障礙,為應付DSE打下「強心針」。
立志成為老師 傳承香港人堅毅不屈精神
在來港學習初期,梁欣儀曾感迷惘,「媽媽是為了讓我得到更好的學習環境,才孤身一人帶我來港學習,但我很怕讓她失望。」猶幸在老師的鼓勵下,參與了不同的校外活動,建立信心,認清目標,變得積極投入。其中政府推出的「與香港同行」計劃更成為欣儀同學人生的轉折點,梁欣儀表示:「作為一個住劏房的孩子,竟然能成為黃錦星前局長的『工作影子』,伴隨他工作一天,此是何等難能可貴的人生經驗,這讓我明白到原來一切也是有可能的」;「我亦很感謝學校的用心栽培,望之後亦能回母校成為老師,助其他新來港貧困學生建構知識,拓寬視野,為香港未來發展出一分力。」
作者: Szetimmy0225 時間: 23-7-20 06:45 標題: 回覆樓主:
很感人的勵致故事!值得支持鼓勵!

作者: acgy 時間: 23-7-20 09:13
medicine 發表於 23-7-20 01:39 
DSE文憑試今日(19日)放榜,來自傳統名校的男女狀元固然成為傳媒焦點,但其實不少應屆考生的故事同樣值得關 ...
所以讀書從來都係靠自己, 而且6年間要追返英文同廣東話一D都唔易, 呢位同學真係抵讚.
作者: adriantai 時間: 23-7-20 09:16 標題: 回覆樓主:
讀書靠自己,阿爸阿媽要面子。
讀band 2點向親朋戚友交代呀 

作者: PuffyBobby 時間: 23-7-20 10:27
講人地既仔女梗係口響響話讀咩學校唔重要, 但對自己仔女就肯定肉緊好多
由其係要面子既父母, 如果仔女讀一間講出嚟都無人識又或者講出嚟人人都聞風喪膽既學校 (例如: 高X, 地X亞, X貞) 咁真係唔掂喎
有幾多家長真係咁清醒吖... 喺呢度都見唔少家長監硬谷仔女去B1名校, 佢地都唔明咩嘢係拔苗助長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3-7-20 12:04
所以呢個例子說明金子係睇學生唔係睇學校,所以理論上邊一間學校都應該可以教得到孩子應有知識.
階段觀念令學校及家長面子都盲目好多,也令真正教育變質, 稔深層啲,其實呢啲出名學校也害了好多孩子將來. 所謂讀唔掂,自身基礎根本未好而夾硬升上去,稔住用補習去解決已經係一個問題.
作者: Quinbaby 時間: 23-7-20 16:54
medicine 發表於 23-7-20 01:39 
DSE文憑試今日(19日)放榜,來自傳統名校的男女狀元固然成為傳媒焦點,但其實不少應屆考生的故事同樣值得關 ...
好勵志的故事!(emoji)

作者: Cliokohonda 時間: 23-7-20 21:11
高材官員囗吻: 個別例子,何足掛齒.

作者: Szetimmy0225 時間: 23-7-20 21:30
Cliokohonda 發表於 23-7-20 21:11 
高材官員囗吻: 個別例子,何足掛齒.
甘 熟悉的口號。

作者: Cliokohonda 時間: 23-7-20 21:51
Szetimmy0225 發表於 23-7-20 21:30 
甘 熟悉的口號。
啱用咪主流大眾聲音。
其實學校應該考慮製作特別版校服比家長著,我都好想著名校校服出街.

作者: Joe8889 時間: 23-7-21 08:23
更遠的故事
https://leonawong.hk/2016/08/17/十優狀元蒲得志/
作者: 哈比族 時間: 23-7-21 10:05
Joe8889 發表於 23-7-21 08:23 
更遠的故事
https://leonawong.hk/2016/08/17/十優狀元蒲得志/
好多葡萄友話狀元只係識讀書,事實上點解人地可以做到狀元,一定係有無比的智慧和毅力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