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THE公佈2023年全球最國際化大學排名,港大蟬聯全球第一 [打印本頁]

作者: Arabellahk    時間: 23-1-26 16:24     標題: THE公佈2023年全球最國際化大學排名,港大蟬聯全球第一

THE公佈2023年全球最國際化大學排名,港大蟬聯全球第一。香港五間大學上榜,四間入前十。
作者: Arabellahk    時間: 23-1-27 14:39

本帖最後由 Arabellahk 於 23-1-27 14:48 編輯

部分大学排名榜:
香港:港大 1,城大 4,科大 5,理大 6,中大 17
英國:帝國理工 7,牛津 8,劍橋 9
美國:麻省理工 36,哈佛 54,斯坦福 56,普林斯頓 62,霍普金斯 70, 耶魯 78
大陸:北大 128,復旦 178,清華182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3-1-27 14:52

"全球最國際化大學排名,是按照大學內的國際學生、國際教職員及國際合著論文的比例,以及大學在國際的聲譽作出評分。THE指出,港大現時約有1.8萬名學生,超過四成為國際學生,大學以英語授課,並以國際教育為重點。"

Where did these >40%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ome from?
作者: 2jkidsfather    時間: 23-1-27 18:40

本帖最後由 2jkidsfather 於 23-1-27 18:40 編輯
poonseelai 發表於 23-1-27 14:52
"全球最國際化大學排名,是按照大學內的國際學生、國際教職員及國際合著論文的比例,以及大學在國際的聲譽 ...

China 當 " 國際 "?
作者: youma    時間: 23-1-27 23:54

2jkidsfather 發表於 23-1-27 18:40
China 當 " 國際 "?
香港和內地的文化, 學制, 教學語言, 學費等各方面, 全不相同, 而且兩地是兩個不同的jurisdictions.

THE 將Mainland China students 界定為 " 國際學生 " 相當合理. 難道當佢地係本地生?


英國大學也不會把英聯邦/殖民地學生當成本地生, 而是收足國際生學費!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3-1-28 08:54

youma 發表於 23-1-27 23:54
香港和內地的文化, 學制, 教學語言, 學費等各方面, 全不相同, 而且兩地是兩個不同的jurisdictions.

THE  ...

咁好睇大家對"國際"的期望和定義啦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1-28 11:00

youma 發表於 23-1-27 23:54
香港和內地的文化, 學制, 教學語言, 學費等各方面, 全不相同, 而且兩地是兩個不同的jurisdictions.

THE  ...

Perfect answers。

你應該當教育局長!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1-28 11:02

poonseelai 發表於 23-1-28 08:54
咁好睇大家對"國際"的期望和定義啦

所以香港所有大學不會努力尋求「國際化」。

空子現成,努力去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1-28 13:32

The data in Times Higher Education’s ranking of the World’s Mos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2023 are drawn largely from the “international outlook” pillar of the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3. This takes into account a university’s proportion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ternational staff and journal publications with at least one international co-author. Each of these elements is given equal weighting in calculating the score for this pillar.

The table adds a fourth component, which makes up 25 per cent of the total score: a university’s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This is a measure of the proportion of votes from outside the home country that the institution achieved in THE’s annual invitation-only Academic Reputation Survey, which asks leading scholars to name the world’s best universities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their field.

Only institutions that received at least 300 votes in the survey were eligible for inclusion. Universities must also receive at least 150 or at least 10 per cent of available domestic votes to be ranked. Once universities are included in the international list, they are excluded only if they do not meet the vote thresholds for two years in a row.

Metrics and weightings:

• 25 per cent: propor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ff

• 25 per cent: propor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 25 per cent: international co-authorship

• 25 per cent: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3-1-28 15:06

所以個評分標準都有啲問題,大部份非本地學生由附近一個地區來,同國際點都扯唔上好大關係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3-1-28 15:16

Why isn’t LSE more International than HKU.  From Wiki.

LSE has more than 11,000 students, just under seventy percent of whom come from outside the UK, and 3,300 staff. It had an income of £436.9 million in 2021/22, of which £35.5 million was from research grants. The university has the fifth-largest endowment of any university in the UK.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3-1-28 15:39

所以話呢啲排行榜得啖笑...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1-28 23:54

shadeslayer 發表於 23-1-28 15:06
所以個評分標準都有啲問題,大部份非本地學生由附近一個地區來,同國際點都扯唔上好大關係
...

所以我將個評分標準列出嚟,了解是否合理,等大家唔好儍下下信晒d所謂排名,自我感覺良好!

作者: cornelius    時間: 23-1-29 09:46

ANChan59 發表於 23-1-28 23:54
所以我將個評分標準列出嚟,了解是否合理,等大家唔好儍下下信晒d所謂排名,自我感覺良好!
...

Very well said

作者: Arabellahk    時間: 23-1-29 14:56

shadeslayer 發表於 23-1-28 15:06
所以個評分標準都有啲問題,大部份非本地學生由附近一個地區來,同國際點都扯唔上好大關係
...
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大學教育水平高,只要不特別限制,吸引附近的國家或地區的學生求學是無可厚非的。英國周邊國家的學生去英國留學的人數應該不少,即使遠隔萬里的中國學生在不少英國大學裡的學生人數所佔比例也不少。有不少英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占全校學生比例超過10%,其中有不少名校,如倫敦大學學院。這些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人數比例與香港的大學中國留學生比例相差無幾,即使門檻高的牛津、劍橋中國留學生所佔比例也達5%左右。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3-1-29 16:36

Arabellahk 發表於 23-1-29 14:56
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大學教育水平高,只要不特別限制,吸引附近的國家或地區的學生求學是無可厚非的。英國 ...

你這個無可厚非,好容易理解。但係所謂國際學生全部由同一個國家嘅唔同地區來,咁國際性(即國家與國家之間)International 就是 “Inter” - “national” 就係不同國家之間的交流,就名不乎實。

英國吸引鄰近國家學生入讀,如荷蘭,法國,德國,丹麥,西班牙,葡萄牙,等等學生入讀,咁人地名實相乎。

如果牛津50%學生由蘇格蘭來,北愛來,其餘喺英格蘭學生,更解釋話學制不同,咁算唔算 inter-national?

點解LSE 有近七成非英國學生,但十大不入,何解?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1-29 16:52

shadeslayer 發表於 23-1-29 16:36
你這個無可厚非,好容易理解。但係所謂國際學生全部由同一個國家嘅唔同地區來,咁國際性(即國家與國家之間 ...

我上面copy and paste 那一段有提及,你入唔到international list 你就冇得排名。

绝大部份世界级名校可能都入唔到 international list,不然香港的大学点有排名。

作者: Arabellahk    時間: 23-1-29 17:10

shadeslayer 發表於 23-1-29 16:36
你這個無可厚非,好容易理解。但係所謂國際學生全部由同一個國家嘅唔同地區來,咁國際性(即國家與國家之間 ...
香港的確是中國的一個區,但請注意香港是中國的特區,與中國大陸各個地區有本質的不同,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基本法》賦予香港單獨關稅地區地位,可單獨參加若干國際組織,香港可獨立參加世界大型體育比賽,如奧運會。香港的國際學生幷不是全部來自大陸的各個城市,大約只佔大學總人數百分之十幾,大陸留學生所佔學校總人數比例與英國很多大學相近。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3-1-29 20:42

Arabellahk 發表於 23-1-29 17:10
香港的確是中國的一個區,但請注意香港是中國的特區,與中國大陸各個地區有本質的不同,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 ...

你講呢啲都係人盡皆知嘅事。這些解答唔到我上面的問題:同一個國家唔同地區嚟嘅學生算唔算有國際性?符不符合國際的通用定義?

HKU 網上資料顯示中國內地學生佔56.4%所有非本地學生。香港的大學,除去中國內地生,唔知排第幾?

https://www.cpao.hku.hk/qstats/student-profiles

Enrolment of Non-local Students (Based on Nationality, Excluding Exchange-in Students) on All Programmes in Headcount 2021 / 2022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3-1-29 20:48

ANChan59 發表於 23-1-29 16:52
我上面copy and paste 那一段有提及,你入唔到international list 你就冇得排名。

绝大部份世界级名校可 ...

LSE is ranked at 19.

When LSE student population has close to 70% from outside of the U.K., how can they rank so low?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1-29 22:02

shadeslayer 發表於 23-1-29 20:48
LSE is ranked at 19.

When LSE student population has close to 70% from outside of the U.K., how c ...

The other 3 criteria may be very low.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3-1-29 23:50

The other two criteria on coauthorship and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I can’t imagine Lse has a very poor score.  International faculty might be lower.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3-1-29 23:51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23-1-29 23:53 編輯
Arabellahk 發表於 23-1-29 17:10
香港的確是中國的一個區,但請注意香港是中國的特區,與中國大陸各個地區有本質的不同,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 ...

但無論香港(中國)用唔同貨幣、電話區號、語言、文字、法制、郵票、護照.....都好,仍是屬於中國。“國際”一詞字面解是國與國之間,除非說香港是一個“國”吧。大家既理解係sovereignty 問題,就算香港運動員贏左金牌,都係播中國國歌的。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1-30 09:27

shadeslayer 發表於 23-1-29 23:50
The other two criteria on coauthorship and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I can’t imagine Lse has a very  ...

荒谬的事情,很多嘅。

你我最重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相信什么排名,星星,状元就是。

作者: Arabellahk    時間: 23-1-30 09:44

Yanamami 發表於 23-1-29 23:51
但無論香港(中國)用唔同貨幣、電話區號、語言、文字、法制、郵票、護照.....都好,仍是屬於中國。“國際” ...
不能簡單地只看international字面意思,要整體看international students,很明顯THE將在國際上具有特殊地位的香港歸為單獨地區。如果是大陸的排名機構,你可以質疑其有人為因素。但THE是英國的排名機構,已運行將近20年,很多國家或地區的政府機構都認可其排名。制定規則和參與評分的人士大多數來自受西方教育的專家,精通英語的英國人應該佔大多數,這些專家的英語程度應該很高,他們對英語的理解程度應該更高。現實中在政府或一些公司網站經常看到有的選項會列出國家或地區選項,這裡的地區絕不是倫敦,紐約,北京,蘇格蘭,北愛等地區,是指具有特殊地位的地區如香港,台灣等地區。這些地區雖不是國家,但因歷史原因,享受部分國家待遇。如香港可獨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在每年開會時,香港特首可以與各國元首或總理同台。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1-30 10:08

Arabellahk 發表於 23-1-30 09:44
不能簡單地只看international字面意思,要整體看international students,很明顯THE將在國際上具有特殊地位 ...

你的说法也有一点道理。

不过那些特殊地位还是建基於小部分历史沿革,大部分是中英联合声明,当有代表不停说中英联合声明已经过时无效,香港这些地位会慢慢失去。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3-1-30 10:48

ANChan59 發表於 23-1-30 09:27
荒谬的事情,很多嘅。

你我最重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相信什么排名,星星,状元就是。

就咁䁽吓眼,中國學生佔HKU海外生總數嘅~80%。就算LSE多中國學生(係最大戶),相對中國學生只佔LSE海外生總數嘅~25%。邊間「真」國際,一目了然... 都話啲排行榜得啖笑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1-30 11:20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3-1-30 11:21 編輯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3-1-30 10:48
就咁䁽吓眼,中國學生佔HKU海外生總數嘅~80%。就算LSE多中國學生(係最大戶),相對中國學生只佔LSE海外生 ...

昨天, 我查了一些數據和思索一下
1. 中國總人口/全球人口
2. 中國2022高考學生人數
3.上海有多少國際學校, (唔係高考學生,), 未計北京, 深圳...
4. 英國海外學生的國籍, 1. 中國人, 2.印度人,3.Nigeria.
5. 如果, 再考慮國民生產總值, 中產家庭的數量
6. 地理位置
7. 學習/生活成本
8.未來工作機會, 發展
9.文化融入/適應性
10.學生的質素

以上, 我最驚奇是, 印度學生留英大幅上升,
Quoted:-

由於政治局勢日趨緊張,加上意識到過去 10 年過分依賴中國市場,導致國際收生來源太單一,英國大學現正努力吸引更多中國以外的海外學生,印度、南亞地區及尼日利亞成為目標市場。 根據英國內政部數據,去年到英國的印度學生人數首次超過中國學生。在截至 2022 年 9 月的一年內,英國向印度國民簽發了 127,731 份學生簽證,與 2019 年同期相比大增 273%;中國學生則為 116,476 份,下降 2%;給予尼日利亞公民的學生簽證數量更激增 650%。

原文網址: https://www.cup.com.hk/2023/01/26/uk-universities-target-on-overseas-students-but-without-chinese-students/ | *CUP媒體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3-1-30 11:38

stillgood20 發表於 23-1-30 11:20
昨天, 我查了一些數據和思索一下
1. 中國總人口/全球人口
2. 中國2022高考學生人數

為何驚奇?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1-30 11:47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3-1-30 10:48
就咁䁽吓眼,中國學生佔HKU海外生總數嘅~80%。就算LSE多中國學生(係最大戶),相對中國學生只佔LSE海外生 ...

之前已经讨论应该用internationalisation 抑或globalisation。

无他,空子继续鉆。当一国一制的时候,打回原形。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3-1-30 11:51

stillgood20 發表於 23-1-30 11:20
昨天, 我查了一些數據和思索一下
1. 中國總人口/全球人口
2. 中國2022高考學生人數
其實印度同尼日利亞都係英國殖民地,不嬲都係英國留學大戶。而且印度/尼日利亞比較多有錢人(唔係講人均收入,係講有錢人數量。大部分人係窮,但係人口多,所以有錢人百份比少但係數量唔少...)

我自己30幾年前去英國寄宿嘅時候,最多嘅外籍同學就係印度同尼日利亞,根本冇中國大陸學生。讀大學嗰時多啲啲,但係都係小貓三四隻...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1-30 12:00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3-1-30 11:51
其實印度同尼日利亞都係英國殖民地,不嬲都係英國留學大戶。而且印度/尼日利亞比較多有錢人(唔係講人均收 ...
我現在工作, 主要客戶有一些來自Nigeria.
其中, 有英國/尼日利亞兩邊走的buyer.
也有, 英國/尼日利亞兩邊都有生意的.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1-30 12:08

poonseelai 發表於 23-1-30 11:38
為何驚奇?
與 2019 年同期相比大增 273%;中國學生則為 116,476 份,下降 2%;給予尼日利亞公民的學生簽證數量更激增 650%。

---


273% & 650%


你估到?


我真係想像唔到.


所以驚奇.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1-30 14:15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3-1-30 11:51
其實印度同尼日利亞都係英國殖民地,不嬲都係英國留學大戶。而且印度/尼日利亞比較多有錢人(唔係講人均收 ...

我當年大學海外留學生,香港最多,約二百人不夠,然後是挪威約150人,跟著就係尼日利亞,有120人。

當時中國留學生是小數,而且全是碩士博士生,是國家或者國際組織保送的。最出名的一位研究英文博士生,在BBC做兼職,字正腔圓,不看畫面,根本聯想唔到不是英國人。

到讀碩士,因為住喺國際研究生宿舍,很多宿友來自非洲,多是World Bank, IMF, UN 保送,多數讀經濟及農業政策。最大特色係識煮飯,我都奇怪點解,他們講不少非洲鐵路係中囯支助及派遣工程師興建。他們逗留幾年,教識非洲人不用電飯煲煮飯。

其他多數係歐洲,法國,希臘,荷蘭,德國。

逢年過節,他們見到我們煮飯,看到他們羨慕的眼神,所以第一次之後,我哋就建議pot luck,我哋係主力,他們又貢獻自己拿手菜,很好的交流!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3-1-30 15:23

ANChan59 發表於 23-1-30 14:15
我當年大學海外留學生,香港最多,約二百人不夠,然後是挪威約150人,跟著就係尼日利亞,有120人。

當時 ...

我當年讀過兩間U,W 校香港人多,尤其一年制MSc 當年收Poly High Dip 直接入讀。另一間O校外來生就東南亞/印度多。

女兒的大學學科就超多新架坡。我諗同學科都有關。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1-30 15:36

shadeslayer 發表於 23-1-30 15:23
我當年讀過兩間U,W 校香港人多,尤其一年制MSc 當年收Poly High Dip 直接入讀。另一間O校外來生就東南亞 ...

我的理解如果是英國大學,Poly HD 係一年制學士學位,我讀的時候係入第二年最後果一兩屆。就算香港學生最多都不會超過30 %海外留學生名額。

還原基本步,國際化希望diversity,不論在教學,學習,思維,文化,社交生活上的多元化。任何教育工作者都清楚明白,玩弄數字的結果係學生嘅得益減少!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3-1-30 21:05

ANChan59 發表於 23-1-30 15:36
我的理解如果是英國大學,Poly HD 係一年制學士學位,我讀的時候係入第二年最後果一兩屆。就算香港學生最 ...

當年此U,成車Poly High Dip 直入一年 MSc,真係好多人的。依家間U名氣已經好好,唔知仲有冇呢啲?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3-1-30 21:05

ANChan59 發表於 23-1-30 15:36
我的理解如果是英國大學,Poly HD 係一年制學士學位,我讀的時候係入第二年最後果一兩屆。就算香港學生最 ...

我諗好多人都心裏有數,呢啲係數字遊戲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1-30 21:11

shadeslayer 發表於 23-1-30 21:05
當年此U,成車Poly High Dip 直入一年 MSc,真係好多人的。依家間U名氣已經好好,唔知仲有冇呢啲?
...

Warwick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1-30 21:15

shadeslayer 發表於 23-1-30 21:05
我諗好多人都心裏有數,呢啲係數字遊戲

我反而覺得係小數,因為多數人只信數字遊戲,不了解所謂評分準則的排名,冇評分就唔識選大學及課程。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3-1-30 21:21

ANChan59 發表於 23-1-30 21:15
我反而覺得係小數,因為多數人只信數字遊戲,不了解所謂評分準則的排名,冇評分就唔識選大學及課程。:funn ...
我都覺得清醒嘅係少數。睇下EK啲帖就知大部份家長都盲信數據,乜Q都睇數據排行榜...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1-30 21:50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3-1-30 21:21
我都覺得清醒嘅係少數。睇下EK啲帖就知大部份家長都盲信數據,乜Q都睇數據排行榜... ...

事實上選大學及學科冇得懶,係一個非常好的親子提升關係的活動,要珍惜。

如果是香港升大學,中三中四家長跟孩子一齊去聽幾間大學升學講座,對大學,學科,教授,學生的整體感覺,比冰冷的數字及排名更有說服力。如果能夠找到師兄師姐談談,甚至行內人的比較及建議,再參考一下所謂排名,雖不中亦不遠了!

跟中學一樣,都應該以孩子的喜好及適合度為基礎。為什麼我這樣說,因為我見到很多家長用排名,遊說孩子選他們的大學及學科,當然有可能因禍得福,也有可能選擇錯誤!

另一個謬誤係選一(emoji)學科收生分數高的大學及學科,如果邏輯上應該選擇自己分數最接近或者機會最高的大學及學科,不是最高分的大學及學科。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3-1-30 22:12

ANChan59 發表於 23-1-30 21:50
事實上選大學及學科冇得懶,係一個非常好的親子提升關係的活動,要珍惜。

如果是香港升大學,中三中四家 ...
其實我覺得選香港或者英國中學都係一樣...
彷彿整體成績好排行榜排得高嘅學校識得變魔術,或者啲老師係神仙,入咗就一勞永逸,輕輕鬆鬆入3大入牛劍哈耶...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1-30 23:30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3-1-30 22:12
其實我覺得選香港或者英國中學都係一樣...
彷彿整體成績好排行榜排得高嘅學校識得變魔術,或者啲老師係神仙 ...

事實上很多人都係這樣認為,全面outsourced。

作者: dlam141231    時間: 23-1-31 03:33

ANChan59 發表於 23-1-30 21:50
事實上選大學及學科冇得懶,係一個非常好的親子提升關係的活動,要珍惜。

如果是香港升大學,中三中四家 ...

這方面, 我們家算是開明, 兒子赴美升大學, 選甚麼學校隨他自己, 有聽他提及過要報的其中兩三間, 大約知道他的選校方向, 到用信用卡付報名費才曉得完全名單.  
至于選甚麼學科只是給予建議, 到後來知道他選了另一方向, 也只是哦了一聲.  我記得一位親友知道兒子主修選了統計, 沖口而出就是"讀統計, 嘥咗佢!".  她倒是沒有惡意, 是真心覺得可惜, 我猜想是大部份香港家長心態.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3-1-31 08:25

ANChan59 發表於 23-1-30 23:30
事實上很多人都係這樣認為,全面outsourced。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23-1-31 08:53 編輯

學生自己努力,當然係最重要,最基本。咁點解我唔同意孩子叻讀邊間學校都一樣,呢一個論調?

因為好老師好同學對孩子的影響不容忽視,在高中嚟講大過家長。入好學校遇到好老師好同學嘅機率更高。好老師像一位伯樂,一個教練,看到孩子的潛能,並引發出來,把沈悶的變得有趣。好同學會互相勉勵,互相幫助。當所有同學都非常之醒目,孩子對自己嘅要求亦會提高。我選校就係選呢啲。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3-1-31 08:48

dlam141231 發表於 23-1-31 03:33
這方面, 我們家算是開明, 兒子赴美升大學, 選甚麼學校隨他自己, 有聽他提及過要報的其中兩三間, 大約知道 ...

好多香港家長嘅心態,係幾科神先至唔嘥咗個細路,學生家長唔理得咁多。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1-31 09:27

shadeslayer 發表於 23-1-31 08:25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23-1-31 08:53 編輯

學生自己努力,當然係最重要,最基本。咁點解我唔同意 ...

同意,但肯定唔會係齋睇排名,星星及狀扁。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1-31 09:34

dlam141231 發表於 23-1-31 03:33
這方面, 我們家算是開明, 兒子赴美升大學, 選甚麼學校隨他自己, 有聽他提及過要報的其中兩三間, 大約知道 ...

你兒子會有自己的心水,亦會聽下意見,然後就拍板,係好正常嘅!

讀神科都係要睇大環境,幸福唔係必然嘅。嘥唔嘥?真係因人而異,當年阿仔QFin 畢業入Big4,不少朋友都覺得嘥咗,點解釋都係以為做核數。現在發展非常好,我哋都冇乜點講,熟嘅就講多兩句。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3-1-31 11:56

ANChan59 發表於 23-1-31 09:27
同意,但肯定唔會係齋睇排名,星星及狀扁。

當然唔會。只睇排名,星星及狀扁,感覺好似只看牌子限量版的呀太。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3-1-31 12:45

ANChan59 發表於 23-1-31 09:34
你兒子會有自己的心水,亦會聽下意見,然後就拍板,係好正常嘅!

讀神科都係要睇大環境,幸福唔係必然嘅 ...

選科都係興趣與能力行先。太過受當時社會風氣影響,係好牙煙,因為今年大熱的,明年已經可能有變,五年十年更無從估計。

搵工要講(emoji)份。有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阿女year 2 搵工,信心不足,只找二綫公司,也沒offer,year 3 女兒實力大增,信心大增,搵工搵一綫 top firms. 結果非常理想。



作者: Arabellahk    時間: 23-1-31 14:56

本帖最後由 Arabellahk 於 23-1-31 15:00 編輯

國家教育部放寬香港自資院校收取大陸學生的政策,由課程人數總額的10%倍增至20%。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1-31 15:47

dlam141231 發表於 23-1-31 03:33
這方面, 我們家算是開明, 兒子赴美升大學, 選甚麼學校隨他自己, 有聽他提及過要報的其中兩三間, 大約知道 ...
我細囝修DS係我定. 完全無考慮其他科目.
按亞囝特質, 真係Perfect Match. 無投訴.

近日, 開始搵到朋友, 又出去見識. 又有工作体驗.

我唔會跟其他人去比較. 開開心心,已經是一條很不錯的路.

目前, 方向很明確, 是否順利, 就睇際遇了.



作者: ok_ko    時間: 23-1-31 16:56

stillgood20 發表於 23-1-31 15:47
我細囝修DS係我定. 完全無考慮其他科目.
按亞囝特質, 真係Perfect Match. 無投訴.

假如你有一個17/8歲嘅細路,已經識行識走,自己可以單獨決定未來嘅人生走向,當然可喜可賀。


D(其實大把)細路做唔到,可能要同人商量下,作爲父母點都會比D意見挂?當然,依堆人入面一定有D父母真係比唔到咩意見,都係㖒餸食飯。於是虎媽性格,博到幾多就幾多!這類,EK應該大把。


還有少許細路完全唔知自己想點。去到依個地步,作爲父母唔通唔理?你可能是這一類,只要大家開誠佈公,在大家認知的範圍内作了一個決定,沒什麽問題哦。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3-1-31 17:16

ANChan59 發表於 23-1-28 11:00
Perfect answers。

你應該當教育局長!

將MAINLAND CHINA 和 HONG KONG 當成INTER-NATIONAL 間的關係, 在教肓局範圍並不合適!

但在商易局眼底下要分清楚, MADE IN CHINA 跟 MADE IN HONG KONG.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1-31 17:20

ok_ko 發表於 23-1-31 16:56
假如你有一個17/8歲嘅細路,已經識行識走,自己可以單獨決定未來嘅人生走向,當然可喜可賀。
有D(其實大 ...

你講ge 情況, 普遍存在.

同學成績好, 可以去””, 唔一定找合興趣的職業. , 一般成績普通的同學, 也有入大學機會, 不過, 什麼科目, 什麼成就便不知道了.

真係, D大學出來只係文員級數, 職場發展並不如意.

---

我大囝BBA畢業, 真係一街都係, 如果, 成績唔出眾, 競爭能力便不足. 職場上便沒有專業性.

亞囝畢業後, 前後花三年自修會計, 一方面是當會計工作. 將勤補拙. 完成會計專業試.

---

又剛巧, 這幾年, 一直話會計是夕陽行業, 少了人入行, 又移民
人手出奇短缺.

最近,搵工, 十分容易, 更是工作崗位, 環境, 左挑右選, 才應承.

真係人求事, 也是事求人.



作者: ok_ko    時間: 23-1-31 17:58

stillgood20 發表於 23-1-31 17:20
你講ge 情況, 普遍存在. 同學成績好, 可以去”錢””前”看, 唔一定找合興趣的職業. 而, 一般成績普通的同 ...

咁講呀,真係有幾多中學畢業就已經知道自己將來條路點行呀。有D可能只係當時選擇了,畢業後就繼續行落去。但係畢業後,行唔落去嘅(可能自己競爭力唔夠,或者行業開始式微,又或者原來當時選錯),都一樣大把。


能夠選擇正確的,當然最好。但只係掹車邊入到,又或者成績只是入到水泡科的也不少。


入大學,讀好自己的本科知識固然重要。但在大學學好做人(特別係life skills),也一樣重要。也有不少成功人士,其專業(或生意)與其大學本科無關。大學未必係終點,可能連起點都未係。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1-31 20:42

retriever 發表於 23-1-31 17:16
將MAINLAND CHINA 和 HONG KONG 當成INTER-NATIONAL 間的關係, 在教肓局範圍並不合適!

但在商易局眼底下 ...

合适,现今社会政治正确比common sense 及能力重要。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2-1 09:33

ok_ko 發表於 23-1-31 17:58
咁講呀,真係有幾多中學畢業就已經知道自己將來條路點行呀。有D可能只係當時選擇了,畢業後就繼續行落去。 ...

你第一段及第三段我非常認同,我以認為現在的大學畢業在現今社會情況會去番我們的年代高中或者中學畢業,升學就業要有一定的彈性,要不斷學習,進步,瞭解客觀及經濟環境,調整策略。

Life skills 比什麼專業知識還重要,人際關係,際遇,在這個方面多於能力,如果有齊就更大機會大放異彩。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2-1 09:43

stillgood20 發表於 23-1-31 17:20
你講ge 情況, 普遍存在. 同學成績好, 可以去”錢””前”看, 唔一定找合興趣的職業. 而, 一般成績普通的同 ...

按你的描述,你大仔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好事。

会计係少咗人入行,就算入到行都很长工作时间,所以就算冇移民潮,有2-3年经验,也会很大流动性。不少在Big4的,second tiers的,(emoji)願减年资减薪都转去顾问方面,然后才去iBank,PE或者commercial。

你大仔现在就去了commercial係非常正常的发展模式,不全是因为移民潮。选择commercial,行业前景就十分重要。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2-1 09:49

ok_ko 發表於 23-1-31 17:58
咁講呀,真係有幾多中學畢業就已經知道自己將來條路點行呀。有D可能只係當時選擇了,畢業後就繼續行落去。 ...

因为一个中二暑假STEM课程,令儿子睇到一个数学在金融行业发展方向。

选大学课程时有些猶豫,最终大学主修专业就是正确。到毕业,就业,在不同公司,地方,职位,都跟当年他的想法十分相似的。



作者: ckh689    時間: 23-2-1 10:18

ANChan59 發表於 23-2-1 09:33
Life skills 比什麼專業知識還重要,人際關係,際遇,在這個方面多於能力,如果有齊就更大機會大放異彩。 ...
孩子就讀的大學非常鼓勵networking,就是覺得life skills好重要。
作者: ok_ko    時間: 23-2-1 10:51

ANChan59 發表於 23-2-1 09:49
因为一个中二暑假STEM课程,令儿子睇到一个数学在金融行业发展方向。

选大学课程时有些猶豫,最终大学主 ...

唔會完全是運氣。佢嘅成長一定有D背景影響佢嘅選擇。同一個STEM課程都應該會有唔少人上。但同一個課程對不同人的影響就很不同了。


讀到中學,J比學校(老師和同學)的影響很大。但我估同時受你的影響也不少。



作者: barque    時間: 23-2-1 11:00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3-1-30 22:12
其實我覺得選香港或者英國中學都係一樣...
彷彿整體成績好排行榜排得高嘅學校識得變魔術,或者啲老師係神仙 ...

身邊唔少送子女去英國讀書six form的朋友,他們選校時不一字選擇成績排名最高和最好的學校。而是選擇成績達到一定水平,學校環境,教學模式等等各方面都合識的學校。其中一個收到三間學校取錄,學校的平均IB成績分別係IB 41, 39, 37. 最後考慮各方面後選擇了37分那間。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3-2-1 14:14

barque 發表於 23-2-1 11:00
身邊唔少送子女去英國讀書six form的朋友,他們選校時不一字選擇成績排名最高和最好的學校。而是選擇成績 ...
清醒嘅朋友其實係少數,更多係盲目睇排名睇成績...

作者: ok_ko    時間: 23-2-1 14:36

barque 發表於 23-2-1 11:00
身邊唔少送子女去英國讀書six form的朋友,他們選校時不一字選擇成績排名最高和最好的學校。而是選擇成績 ...

我明白你想表達咩。不過,最近我遇到一些例外的例子。


人人都話牛劍出CO,只要想收,牛會要求較低,劍就一樣叫得很高。上月,我細路嘅同學收了劍橋一個CO,要求低到你唔信。反而,其他大學就叫得高。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2-1 16:01

ok_ko 發表於 23-2-1 14:36
我明白你想表達咩。不過,最近我遇到一些例外的例子。
人人都話牛劍出CO,只要想收,牛會要求較低,劍就一 ...
會唔會劍CO低, 係好想收 這位同學?
有時, 所謂成績/分數, 並不是完全反映能力.

作者: ok_ko    時間: 23-2-1 16:41

本帖最後由 ok_ko 於 23-2-1 16:44 編輯
stillgood20 發表於 23-2-1 16:01
會唔會劍CO低, 係好想收 這位同學?
有時, 所謂成績/分數, 並不是完全反映能力.
...

當然啦。我只是想表達兩件事:-

1.)不能只比較CO的要求來判斷學校高低。

2.)原來劍橋想收的,CO一樣可以好低。



作者: barque    時間: 23-2-1 18:59

ok_ko 發表於 23-2-1 16:41
當然啦。我只是想表達兩件事:-1.)不能只比較CO的要求來判斷學校高低。2.)原來劍橋想收的,CO一樣可以好 ...

美國的大學差唔多全部都係unconditional offer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2-1 19:14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3-2-1 19:15 編輯
ok_ko 發表於 23-2-1 16:41
當然啦。我只是想表達兩件事:-1.)不能只比較CO的要求來判斷學校高低。2.)原來劍橋想收的,CO一樣可以好 ...

劍橋.我又有d分享:

A君.係香港係數學尖子.
順利入讀'純數'.
不過, 幾努力都做唔翻卓越成绩.
有d失望.
Master就改修其它科.
跟朋友傾開.我囝HEA讀'淺'數學係Grade A.
而A努力,讀'深'數係B Grade上下.

如果工作上, 純數要有合適對象.
其實,'淺'數學, 成績好,已經打敗好多人.


B君.我聽返嚟.
CS Master, 成績特別好,揾獎學金.
不過,到入社會工作.上司下属都唔配合.
自己雖然厲害,但人哋唔明.佢又堅持已見.
最終,天大本事.無用武之地.

C君.讀IB .
PG  都係44-45.
早就講明去英國讀Law, Econ.是但.牛/劍一間.
lB放榜後.我一直等通知送行.
後來,聽到,唔去英國.改下年去北京讀.

……

d人越叻.
越估唔到.

……

另外,大家以為係一定ge野.
可能係唔一定ge.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2-2 07:00

ckh689 發表於 23-2-1 10:18
孩子就讀的大學非常鼓勵networking,就是覺得life skills好重要。

講開life skills ,我們家在兒子很細的時候灌輸這個想法,去到高小及初中,我提醒他將來如何跟別人溝通,特別是上司跟他的年齡有差距,而且較近父母的年齡,所以很多事情看法,喜好,價值觀跟年輕人不同。他要明白這個事實,然後懂得處理,

在喜好方面,我提出的建議係找到自己的最喜歡的喜好,要鉆研專精。最初他不太明白,只係聽我分析然後嘗試,例如足球,香港人肯定喜歡英超,歐聯的比賽及球隊,人有你有係冇乜特別。

如果他又熟悉瑞典,日本,南韓,澳洲,甚至冰島的球隊及國家隊。跟這些國家的男性對話,很簡單就打開話題,對方甚至驚訝他的認知程度,非常好的ice breaking skills。

推而廣之係手沖咖啡,自己組裝電腦,威士忌酒,清酒,股票投資,當他專精一兩項,得到甜頭之後,自然推到他的專業,對人對事,工作的態度也受影響。

Sorry, 離題太遠了。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2-2 07:28

ok_ko 發表於 23-2-1 10:51
唔會完全是運氣。佢嘅成長一定有D背景影響佢嘅選擇。同一個STEM課程都應該會有唔少人上。但同一個課程對不 ...

哈哈,唔用運氣,就用際遇。

在STEM課程的覺醒跟選擇courses有關,之前我只係過場輕輕帶過。原因是他選擇了兩個截然不同的課程,第一個好明顯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第二個他選擇了From concept to market,係講創意,計劃,融資,市場調查,執行任務的過程。

所以在銀行了解banker點睇你嘅建議書,你應該如何準備。也去了解數學在IBank 的應用,對一個數學有天份,但不太喜歡純數的人,是一條正正要尋找嘅出路。

如果不同courses組合,應該有不同的啓發或者火花。其他人是否有覺醒或者double confirm,我冇資料。

他肯定受我及CEO的影響,同時我們也受他影響很深。Give and take! Adult to adult transactions.

我們跟年輕人的溝通,跟很多家長不同。他的同學們也喜歡跟我哋傾偈,因為冇乜壓力,最重要我哋都耐心聽,盡量少俾意見,發泄下,交流下,除非他們要求在某些十字路口,想聽聽我們的意見或者分析。懂得跟J相處,讓我們也懂得跟年輕人相處。係 win win win!

他的buddies 大多數是中學同學,相互關係,影響很深。出來社會做事,幾個上司都對他有很深遠的影響。跟老師交往他就好selective,較多是大學的,中學較少。

作者: jaycee_mami    時間: 23-2-2 09:04     標題: 回覆樓主:

連來自大陸的學生都計入在港大的“國際生”之列,無言了!

作者: ckh689    時間: 23-2-2 09:15

我又講下life skills,正在讀大學的孩子,不算聰明,但無論在讀書成績、申請獎學金或是實習工作都算是順利,我想她應該有一套life skills。她說去年暑假實習時,組內的MD(高很多級),經常主動走到她座位找她傾閒偈,又非常樂意教她各種知識。另一個MD,出名脾氣暴躁,人人都避之則吉,有次他急着要份文件,其他人都不願意去做,怕出錯會被罵一餐,最後推到我孩子身上,結果那個MD收到文件後笑著說道謝,讓其他人都十分驚訝。
作者: ok_ko    時間: 23-2-2 09:19

本帖最後由 ok_ko 於 23-2-2 09:24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3-2-2 07:28
哈哈,唔用運氣,就用際遇。

在STEM課程的覺醒跟選擇courses有關,之前我只係過場輕輕帶過。原因是他選擇 ...

遇到好老師和伯樂是孩子的運氣。


父母變成虎媽,大家受罪。另一個極端,有些人明明有能力,卻太放任孩子的發展,平白浪費了孩子身邊的一位伯樂。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3-2-2 10:14

ok_ko 發表於 23-2-1 16:41
當然啦。我只是想表達兩件事:-1.)不能只比較CO的要求來判斷學校高低。2.)原來劍橋想收的,CO一樣可以好 ...

可以分享有幾低?

作者: ok_ko    時間: 23-2-2 10:39

poonseelai 發表於 23-2-2 10:14
可以分享有幾低?

DSE每科都有不同要求。當然有關係的科目要求會高一點。很准確的不便公開了。但以best 6 計算,香港讀醫有36就穩入劍橋居然co~32分。而且該科是熱門的科目。



作者: barque    時間: 23-2-2 13:01

ckh689 發表於 23-2-2 09:15
我又講下life skills,正在讀大學的孩子,不算聰明,但無論在讀書成績、申請獎學金或是實習工作都算是順利 ...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3-2-2 13:02 編輯

我又講下,孩子正在讀大-。在大學裏平時多數會和-班7,8個較為相熟的朋友一齊。但是她每星期都盡量預留-,二天會主動約其他唔太熟悉或者新的同學吃飯。當中有高年級同學或者一齊做research 工作人員。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3-2-2 13:06

ok_ko 發表於 23-2-1 16:41
當然啦。我只是想表達兩件事:-1.)不能只比較CO的要求來判斷學校高低。2.)原來劍橋想收的,CO一樣可以好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23-2-2 13:06 編輯

牛劍 CO要求低,真正入讀的學生grade 大多數唔會低。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3-2-2 13:12

ok_ko 發表於 23-2-2 10:39
對DSE每科都有不同要求。當然有關係的科目要求會高一點。很准確的不便公開了。但以best 6 計算,香港讀醫有 ...

CO 32 係面試後出的offer, 如果PG32, 相信未必有面試機會

作者: ok_ko    時間: 23-2-2 13:24

poonseelai 發表於 23-2-2 13:12
CO 32 係面試後出的offer, 如果PG32, 相信未必有面試機會

其實有得面試的,PG點會低。PG高,admission test scored top 10 percentile,同時interview又似模似樣。大學想收你,又怕你考試時病鬼咗,同時又礙于政策不能出unconditionaloffer,就咁啦。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3-2-2 13:27

stillgood20 發表於 23-2-1 19:14
劍橋.我又有d分享:

A君.係香港係數學尖子.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23-2-2 13:35 編輯

A君:香港教數學,同佢英國學數,方法應該差別頗大。另一例子,十優港姐拿學位2 -1,香港優秀學生在英國大學成績唔再頂尖都唔出奇。

B 君:個人幾叻,都要識溝通

C君:PG 44/45,實際唔一定拿到,實際拿到44 / 45分,唔好話牛劍,LSE/Imperial/UCL 都唔一定收。

作者: ok_ko    時間: 23-2-2 13:27

shadeslayer 發表於 23-2-2 13:06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23-2-2 13:06 編輯

牛劍 CO要求低,真正入讀的學生grade 大多數唔會低。
這個當然。我其實都只是想講,係EK好多人都話:唔似牛,劍橋就算想收你,co都唔會低。我發覺這并不正確而已。
作者: ckh689    時間: 23-2-2 13:35

barque 發表於 23-2-2 13:01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3-2-2 13:02 編輯

我又講下,孩子正在讀大-。在大學裏平時多數會和-班7,8個 ...
大學的確是訓練life skills的好地方。朋友讀子女讀州立大學,由屋企開車往大學只需半小時車程,朋友想孩子住在家中,不想花錢住宿舍,我建議佢至少讓孩子第一年住宿舍,因為可以認識很多新朋友,結果一年過後,朋友覺得孩子成熟了很多,第二年仍讓孩子繼續住宿舍。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3-2-2 13:38

ANChan59 發表於 23-2-2 07:00
講開life skills ,我們家在兒子很細的時候灌輸這個想法,去到高小及初中,我提醒他將來如何跟別人溝通, ...

呢啲嘢係要個孩子好有求知慾,好奇心,唔係個個都可以。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2-2 13:38

ok_ko 發表於 23-2-2 13:27
這個當然。我其實都只是想講,係EK好多人都話:唔似牛,劍橋就算想收你,co都唔會低。我發覺這并不正確而已 ...

很多人套香港教育“求学一定求分数”入其他国外收生标准。我不敢说井底之蛙,但肯定是自己想当然。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2-2 13:46

jaycee_mami 發表於 23-2-2 09:04
連來自大陸的學生都計入在港大的“國際生”之列,無言了!

国际上多数国家、机构行honour system,但香港人及国内人就是喜欢鉆空子,打擦边球,觉得自己醒目,别人唔识转弯!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3-2-2 13:48

ckh689 發表於 23-2-2 09:15
我又講下life skills,正在讀大學的孩子,不算聰明,但無論在讀書成績、申請獎學金或是實習工作都算是順利 ...

Life skills.  

我女兒初小在傳統學校讀,幾年間佢不停被投訴被罸,因為坐邊度也同同學傾計,出位,等等行為問題。

而家大個,佢性格明顯不過,就係非常多朋友,去到邊都容易交到朋友,有泛泛之交亦都有死黨。原來佢呢啲交朋友社交技巧,由細細個已經訓練緊自己嘅life skills.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3-2-2 13:51

父母變成虎媽,大家受罪。另一個極端,有些人明明有能力,卻太放任孩子的發展,平白浪費了孩子身邊的一位伯樂。

Xxxxxx

只要比最好嘅學習環境俾孩子,佢最終嘅成績係好定唔好,事業係好定係唔好,都唔可以講話浪費,呢個就係孩子嘅命運。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2-2 13:54

ckh689 發表於 23-2-2 09:15
我又講下life skills,正在讀大學的孩子,不算聰明,但無論在讀書成績、申請獎學金或是實習工作都算是順利 ...

她肯定掌握了一些life skills,所以人见人爱。个个扮醒目唔肯接波,个MD点会唔知,有人敢接,又交到货,自然心里明白。


我自己分析一下是现在普遍家教比以往差了不少,所以你準时,有礼貌,不卑不亢,肯蝕底下,乐於助人,已经比什么状元,first hon更易得上司喜欢。

阿仔发现大大老细坐房,但仍然知道同事各自的脾性,係秘书们通风报讯。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2-2 13:55

barque 發表於 23-2-2 13:01
本帖最後由 barque 於 23-2-2 13:02 編輯

我又講下,孩子正在讀大-。在大學裏平時多數會和-班7,8個 ...

她很成熟,识待人处事,前途无量呀。

作者: ckh689    時間: 23-2-2 14:19

本帖最後由 ckh689 於 23-2-2 14:48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3-2-2 13:54
她肯定掌握了一些life skills,所以人见人爱。个个扮醒目唔肯接波,个MD点会唔知,有人敢接,又交到货,自 ...

重點或者就係要抵得諗,佢係實習生,同team個個都高級過佢,唯有頂硬上,我同佢講,呢啲情況,有危亦有機,只要把握得好,可能會係Chan sir你所講嘅際遇。
作者: ok_ko    時間: 23-2-2 14:22

本帖最後由 ok_ko 於 23-2-2 14:25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23-2-2 13:51
Xxxxxx

只要比最好嘅學習環境俾孩子, ...

只要比最好嘅學習環境俾孩,似乎你做緊伯樂嘅嘢。



每個孩子都唔同,就需要唔同伯樂。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2-2 18:10

ckh689 發表於 23-2-2 14:19
重點或者就係要抵得諗,佢係實習生,同team個個都高級過佢,唯有頂硬上,我同佢講,呢啲情況,有危亦有機 ...

係呀,世事边有咁多符碌。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2-2 18:23

shadeslayer 發表於 23-2-2 13:38
呢啲嘢係要個孩子好有求知慾,好奇心,唔係個個都可以。

自少教他了解及明白know why 比know how 更重要。出来做事,有这种心态,自然高下立见!

举个例子,前年讲GME的股价大涨,当个别Ek网友认为PE及股价绝对不合理,他做足功课之下明白原因係无良hedge fund over-short咗d股票,数数之下,一齐挾死hedge funds。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2-2 20:06

ok_ko 發表於 23-2-2 14:22
【只要比最好嘅學習環境俾孩子】,似乎你做緊伯樂嘅嘢。

每個孩子都唔同,就需要唔同嘅伯樂。

孩子第一個伯樂很大機會係父母或者親人。

除了每個孩子需要伯樂不一樣,我加一個,不同發展階段,也應該有不同特長的伯樂。但係很多時無法強求,講緣份,要雙方有化學作用才可以有效果。

作者: barque    時間: 23-2-2 23:23

ok_ko 發表於 23-2-1 14:36
我明白你想表達咩。不過,最近我遇到一些例外的例子。
人人都話牛劍出CO,只要想收,牛會要求較低,劍就一 ...

其實牛劍通過入學試和面試之後才比CO, CO要求低啲是沒有什麼所謂的,亦都相信這班人大部份都能考到CO的要求。其他大學可能冇面試,所以CO要求高啲

作者: youma    時間: 23-2-3 01:38

本帖最後由 youma 於 23-2-3 01:54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3-2-2 13:46
国际上多数国家、机构行honour system,但香港人及国内人就是喜欢鉆空子,打擦边球,觉得自己醒目,别人唔 ...

然則, 你認為大陸的學生都應計入在港大的“本地生”之列?

再講, Times Higher Education 排名也非單看學生的國際成份比例:


The data in Times Higher Education’s ranking of the World’s Mos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2023 are drawn largely from the “international outlook” pillar of the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3. This takes into account a university’s proportion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ternational staff and journal publications with at least one international co-author. Each of these elements is given equal weighting in calculating the score for this pillar.

The table adds a fourth component, which makes up 25 per cent of the total score: a university’s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This is a measure of the proportion of votes from outside the home country that the institution achieved in THE’s annual invitation-only Academic Reputation Survey, which asks leading scholars to name the world’s best universities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their field....

Metrics and weightings:

• 25 per cent: propor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ff

• 25 per cent: propor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 25 per cent: international co-authorship

• 25 per cent: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作者: youma    時間: 23-2-3 01:51

再再講, 各項排名都只是作為參考, 若選校時真的很重視學生來源的diversity, 好應深入了解每校的學生來源地區和分佈, 而非單純睇排名或一個higher level數字吧?!


作者: youma    時間: 23-2-3 02:07

stillgood20 發表於 23-2-1 19:14
劍橋.我又有d分享:

A君.係香港係數學尖子.
例子好好.香港係數學尖子.在外國(或在港)好多都唔翻卓越成绩.因為兩類高手愈來愈多: 大陸人和印度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