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粤语为什么保留大量古汉语词汇? [打印本頁]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9-9 16:10 標題: 粤语为什么保留大量古汉语词汇?
粤语读唐宋以前的诗词基本上都能押韵,但是读明清的诗词就不押韵了,不知何解,我想,应该是从明清开始,中原语言环境发生了重大转变。
粤语含九声六调,较多保留古汉语的特征,拥有完善的文字系列,可以完全使用汉字(粤语字)表达,是唯一除普通话外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中国汉语。由于广东有大量移民海外的侨民,粤语在香港、澳门具有官方语言的地位,是澳大利亚的第四大语言,美国和加拿大的第三大语言。
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广东人都有修祠堂写族谱的传统,基本都是记载从中原一带搬迁过来。
古文中的大量词汇,迄今仍然是广东人的日常用语
1《楚辞》既含睇兮又宜笑,睇粤语常用词:看
2《汉书》日夜企而望归,企,粤语常用词:站立
3《左传》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畀,粤语常用词:给
4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樽,粤语常用词:酒瓶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几多,粤语常用词:多少
6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隔篱,粤语常用词语:邻居
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渠,粤语常用词:第三人称 他她它
8趁墟渔子晨争渡,赛庙商人晚醉归。趁墟,粤语常用词:赶集
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生,粤语常用词:年轻人
10多谢好风吹起后,化为甘雨济田苗。多谢,粤语常用词:谢谢
11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朝朝,粤语常用词:每天早上
12得闲无所做,贵欲辞视听。得闲,粤语常用词:有空
13落日明沙岸,微风上纸鸢。纸鸢,粤语常用词:风筝
广东与古人一致常用语:行—走,走—跑,饮—喝,食—吃,攰——累,返—回来,憎—讨厌,钟意—喜欢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普粤对比朗诵【木兰辞】【满江红_岳飞】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9-9 16:12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现在的中国人一般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但根据研究,黄帝发源于今天的甘肃沁阳到天水一带,炎帝发源于陇东到陕西的黄土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实际上都不属于中原。而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即使曾经被确切定义为汉族地区的居民,也发生了大规模迁移。由于服兵役、逃避战乱、因罪流放等因素,汉族一直在从中原地区向南迁移。“根据研究,现在的客家人倒是很纯粹的继承了当时中原人的文化传统,比如他们说古语,风俗习惯也有历史痕迹,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原人,但他们现在只能以少数族群的形式存在了。”
而在中国历史上,中原这个范围主要是现在的河南,还包括山西南部,江苏西部及安徽西北部少数地方,也就是说,居住在这里的人才算是中原人,在当时也就是比较纯粹的汉族人。
作者: cow 時間: 22-9-16 22: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taY0KFLyjo
不知有多可信.
感覺粵語跟唐音較像, 客家話跟宋音較像.
不知閩南話或其他方言又如何?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9-18 19:45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9-21 11:25 編輯
謝謝,有趣。個人覺得東漢至宋代前,都有粵音的味道,宋代有客家音,又似乎是的。當然這個中國官話歷代發展視頻,除了清朝的女真普通話,其他的便無從稽考了。但用廣東話念滿江紅和木蘭詞,抑揚頓挫,節奏鏗鏘,真的比女真話順暢得多。
金朝(女真)定都大都(今天的北京),相信是普通話這種外族語在中國北方流行的開始。
作者: 964000 時間: 22-9-21 08:08
annie40 發表於 22-9-18 19:45 
謝謝,有趣。個人覺得東漢至宋代前,都有粵音的味道,宋代有客家音,又似乎是的。當然這個中國官話歷代發展 ...
很有趣,我覺得宋前有福建音(都是南方話),同意宋代有客家音

作者: 加樂爹 時間: 22-9-21 10:13
如 Annie 40 所講:
"曾经被确切定义为汉族地区的居民,也发生了大规模迁移。由于服兵役、逃避战乱、因罪流放等因素,汉族一直在从中原地区向南迁移。"
中國大部份時間的權力, 政治及經濟中心地都是在中原, 甚或是北方, 即是河北, 山西, 河南等地, 南方是後花園.
語言, 文化是受到政治, 經濟支配興衰.
所以, youtube 片內說未來的語音都是偏向東北口音, 都有道理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9-21 20:38
加樂爹 發表於 22-9-21 10:13 
如 Annie 40 所講:
"曾经被确切定义为汉族地区的居民,也发生了大规模迁移。由于服兵役、逃避战乱、因罪流 ...
語言, 文化是受到政治, 經濟支配興衰.****
那兒的人強,那邊的語言便自然而然更容易被推廣和具有影響力了。
十多年前華人設計師說:任何品牌,包括餐飲,衣食住行,文化藝術,只要在紐約「紅」,就等同在全世界都紅。
十年八年前,福建朋友話只要在香港娛樂圈紅,就等同有14億中國人識得你,比在國內發展斗生斗死輕鬆得多。
以上兩個論調,好似已經變質了?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9-22 08:35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2-9-22 08:37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2-9-21 20:38 
語言, 文化是受到政治, 經濟支配興衰.****
那兒的人強,那邊的語言便自然而然更容易被推廣和具有影響力了。 ...
可以有一個例子.
美國主導的國際太空站, 將於2031年退役.
而,太空空間中只有中國太空站實驗室.
美國曾要求中方把中國太空站用上英文.
………
相反,用什麼文字,語言,文化,是彰顯控制地位.
……
最近,看了一個舊的分析.
建議中國登月.
而登月目標除了堪察月球環境之外,
還存在綜合科技能力的表現.
那個,可以在月球上插旗.最好,加多個紀念碑(我講).
誰擁有話語權.可能. 漢字符首出現月球.那意義不小.
那分析家說, 在科學領域,登月的整體科技要求十分高.
……
只有,美國記錄片做到.
美國也再次投入登月計劃.
好像, 美蘇當年太空競賽.
現在是中美.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9-22 09:45
964000 發表於 22-9-21 08:08 
很有趣,我覺得宋前有福建音(都是南方話),同意宋代有客家音
哈哈,原來有福建音。中國太大,方言太多,還好有統一的文字。無論如何,粵音的平仄韻律感在中國語言歷史上,應該是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9-22 10:43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2-9-22 11:55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2-9-21 20:38 
語言, 文化是受到政治, 經濟支配興衰.****
那兒的人強,那邊的語言便自然而然更容易被推廣和具有影響力了。 ...
今早路上, 想起:
涼風有信, 秋月無邊.
<客途秋恨> 首句. 晚上, 便應景.
除了粵劇, 還有南音.
這是南方特色.
過去, 劉德華也唱得幾句南音. 十分動聽.
不過, 新一代香港年青人, 粵劇, 南音, 等地方文化, 根本絕少機會接觸.
我們的教育, 太西化, 學習節奏也太緊密. 消失了這空間.
----
剛巧, 昨晚, 看了一個往貴州山區遊歷的視頻.
現在的侗族, 還穿著民族服唱寨歌, 其中, 有小女孩, 也只有三四歲而已.很可愛.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9-22 20:54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9-22 10:43 
今早路上, 想起:
涼風有信, 秋月無邊.
首句. 晚上, 便應景.
學習緊密,無關於西化或是中化,也許可以取「中庸之道」,西方敎大家work hard, play hard, 但如果當事人最大快樂就是儲錢,改為work hard, save hard, 也是個好配搭。勤力的學生,辛勤的上班族,唯一興趣是賺錢的老闆們,既有所求,付出倍大,也是無可厚非的。
好日子時,play hard, work hard 是至理名言;逆境時,只有work hard, harder and harder. 環顧外籍朋友的孩子們,24歲至30歲的一批,老子在港英美頂呱呱,事業上兒女無頭無緒,都比老子同時期弱得多呀,除非未來兩三年有突發際遇,(現實中機會少了),否則便是趨向往下而流了。
中國新貴我認識唔多,可能有近似情況。
既然有人掉隊,當然有人補上,是普通人孩子們的上流好機會吧。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9-23 18:44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2-9-23 18:44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2-9-22 20:54 
學習緊密,無關於西化或是中化,也許可以取「中庸之道」,西方敎大家work hard, play hard, 但如果當事人最 ...
近日,世界在大變.年青人, 可能更見逆境.
英鎊剛見$8.7.超恐怖.不過,預料之內。
樓股皆跌.
今日, 買入了三星期前估出的一支股票.
只是6折.
面對逆境, 我想: 不動如山.
等! 可能,work harder & harder會白費.
而最要努力的,
是思考和忍耐!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9-23 21:14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9-23 18:44 
近日,世界在大變.年青人, 可能更見逆境.
英鎊剛見$8.7.超恐怖.不過,預料之內。
潛龍勿用,忍耐時還要不忘努力進修,和擴濶各式各樣的人脈,靜待時機,不然潛得過久,修為由潛龍轉化成水蛇了。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