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不分BAND1或BAND3的教育 [打印本頁]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2-8-24 17:21     標題: 不分BAND1或BAND3的教育

本帖最後由 天外之人 於 22-8-24 17:21 編輯

睇到某篇講BAND3誤解內容,大部份都係講學生比較係武重於文,為何冇真正稔下是否幼稚園或小學加上家庭教育造成呢類小部份學生出黎.那些小學所謂"理念"是否都係空想,根本都攪唔好,自然就唔好稔更上一層既中學.

知識改變命運正常係存在,昨天睇新聞,所謂支援基層教育,什麼1對1教育援助加上津貼等等事項,居然講是援助初中生(多人報仲要係中三生優先),到這階層小朋友都已經開始定形了,那些正向人生觀真係咁容易可以改變到嗎?基礎唔好學習成績可以提升好多嗎? 調整到人生觀但知識一般,到社會做加工資援慢既工作,點追上交通及樓價幾何級數升福?點拉近貧富差距. 點解唔從小學開始攪好這些未來主人翁?小學品行學習都攪得好,那些BAND3學校又何懼之有?


作者: boyboobee    時間: 22-8-25 12:37     標題: 回覆樓主:

嗰啲只係個人形象推廣工作,個結果到佢任期完哂都唔會見到,嘥氣啦。窮人要脫貧,唔係搵個自己都唔係窮人脫貧嘅導師去講得出方式啦。

作者: kpc2015    時間: 22-8-25 13:56

什麼支援基層教育1對1教育援助只是做show, 各界合作做戲比阿爺睇! 當做左野交功貨! 真心幫低下階層脫貧咩?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8-25 15:17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8-25 15:17 編輯
天外之人 發表於 22-8-24 17:21
睇到某篇講BAND3誤解內容,大部份都係講學生比較係武重於文,為何冇真正稔下是否幼稚園或小學加上家庭教育造 ...

有仲好過無。

不如我哋主動開個群組,一對一協助7-10歲基層兒童,每星期在公共埸合單獨相處4小時,吃個午餐,去博物館,坐公園,向他們提供和提議申請各種免費或收費資源,甚至找其他有學識的朋友加入輔導功課。想參與者可pm我。

Ps. 孩子放棄努力,部分原因是自卑,對真實社會有錯誤認知。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2-8-25 16:03

回覆 annie40 的帖子

這個反而比陳國基先生提供的更要好,學習都要根基好,之後好好引導自會成材夠正向.中學就更不用愁入BAND乜BAND物,且更可以好好運用自己學到知識去改變命運,咁先夠正向,且仲容易拉近貧富差距,自然就可走向舒適區生活. 陳國基先生這種衹可以講將這類人將來到平平穩穩工作區,正向面對自己與那些富裕人仕距離,踏踏實實去過平凡人生.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8-25 18:40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2-8-25 19:13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2-8-25 15:17
有仲好過無。

不如我哋主動開個群組,一對一協助7-10歲基層兒童,每星期在公共埸合單獨相處4小時,吃個午 ...

貧窮是阻力?還是助力?因人而異.
唯錢是岸?唯勤是岸?唯智慧是岸?

看彼岸,便見有勤的,有富的,有智慧的.
所以, 貧窮未必敗, 只有放棄必敗.

富有的,亂用錢,也不能成事.

智慧,來之不易. 不能强求!

……

知識改變命運.

……

今天,午飯看拜灯減免學債,合資格者,免一萬大元.
是善政?

昨日看分析.

美學債總額僅次於樓房債款.
金額相當驚人, 層面很廣泛,無聽錯/記錯,
超4千萬人.

拜灯自新冠期間休養,中間佩落西,台島危機,還有特朗普抄家.件件大事

老灯放大假,第一件事是減債.(可知背後是高危)
因為, 學債爆煲, 又或者供款者大量破產.
十一月投票就不利.

原來, 知識改變命運.

並不是必然.

在美國,部份人苦了生活.
甚至因為學歷(不等於知識),
辛苦工作, 仍然受困於補償學習費用.

值得思考!

作者: cow    時間: 22-8-26 10:14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8-25 18:40
貧窮是阻力?還是助力?因人而異.
唯錢是岸?唯勤是岸?唯智慧是岸?
智慧是岸。 "菩提智慧",  "般若智慧" 可達彼岸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2-8-26 10:21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人生存在世,健健康康冇心煩事過活自己想過既每一天就不錯.

貧窮是阻還是助,衹有親身體會才會知,當你過了這條貧窮線能正常生活自然少了好多困難.你也是"知識改變命運"嘅得益者,所以這句話都是有實際功用.
美國,可以講係"有知識及太貪婪既政客"害死了自己國家,引致當地既國民受害,90年代成了世界霸主,
但因面子及享受問題,開始慢慢走向現今環境.

知識改唔改變到命運,唔係單靠一樣野,還要配合好多野,但有了知識自會比較有利些.
鐘意投資,都想找一個會投資知識高深既人打理,總好過給予一個"衹有唔放棄"但冇知識既人要好吧,
甚至做專業性或官場既工作,你單憑"唔放棄"一樣未必可以做到. 當然亦有多好平平凡凡"唔放棄"既人,
天天過著自己過既生活方式,但本質都係一樣,有一定既"知識"維繫著,衹係過了這條貧窮線罷.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8-26 17:48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2-8-26 17:50 編輯
天外之人 發表於 22-8-26 10:21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人生存在世,健健康康冇心煩事過活自己想過既每一天就不錯.

一直, 我慨念: 自求多福. 幸福要自己爭取.
身邊親戚朋友, 街坊, 小朋友都有不同環境, 能力, 興趣....
要平衡, 要達至一個理想目標, 殊不容易.

就算, 我兩個囝, 已經是天壤之別.

----

政府在教育政治. 長久以來, 不同受眾, 有不同見解.
針對貧窮的, 政府有資源, 可以多做一點.

---

然而, 新政府採取的方向. 個人還未清楚理解.
我覺得急進, 而未摩清楚根源.

這一點, 我都算多事, 我也寫郵件給特首辨表達一下.

目標為本, 真係有d擔心,
政府的目標是"快見效".
而下錯藥.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2-8-26 19:43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22-8-26 19:46 編輯

https://hkcnc.org.hk/
http://www.zhengsheng.org.hk/about.html

我地個正苦不嬲係廢㗎啦,好彩民間有愛,真要自求多福。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8-27 15:22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8-25 18:40
貧窮是阻力?還是助力?因人而異.
唯錢是岸?唯勤是岸?唯智慧是岸?
自己甚少關注公共政策,原因是任何惠政,若果欠「心」,包括施者與受者的心,無論花費多少,毫時多少,也是舉步為艱。先修自己的心,去滋養孩子打開自己的心,孩子「開心」了,萬事好辦。
育兒道路,不論貧與富,也是不容任性的任務,讓我感到世界還是相對地公平的,做得好造福三代人,反之是禍害。

作者: 964000    時間: 22-8-28 07:40

天外之人 發表於 22-8-24 17:21
睇到某篇講BAND3誤解內容,大部份都係講學生比較係武重於文,為何冇真正稔下是否幼稚園或小學加上家庭教育造 ...

我覺得有冇需要咁樣講到咁白分哂band 1 band 3, 這樣太stigmatise band 3學生和學校,其實像以前一樣按成績先後派中學咪得,band 幾大家自然心中有數。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8-29 09:48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8-29 09:59 編輯
天外之人 發表於 22-8-25 16:03
回覆 annie40 的帖子

這個反而比陳國基先生提供的更要好,學習都要根基好,之後好好引導自會成材夠正向.中學 ...

感謝你的認同。因為你的發帖,才去看陳國基先生提議的「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計劃」,有人說一年期是太少,2000名額太少,中一至中三不是最合適,但面對現實,找2000名配對導師是非常非常不容易,自己最希望看到是這2000個孩子只要有機會參加計劃,便是我們社會上「一個也不能少」的孩子,而非種2000個的因,培育不出20個的果。

無論如何,自己還是十分支持這種正向計劃,就算開頭並不完美,只要在逐步執行上認真調節,還是有可能的。

香港並非重慶,難以短期內湧現萬千「熱血英雄」去救火,這些都是現實。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2-8-29 14:16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8-26 17:48
一直, 我慨念: 自求多福. 幸福要自己爭取.
身邊親戚朋友, 街坊, 小朋友都有不同環境, 能力, 興趣....
要平 ...
其實最好都係靠自己,新政府同舊政府政策,暫時睇到都冇咩特別改善到,準備開學年就更慘不忍睹,獎勵學校支持打針模式........都不知道是那位高層人仕稔出來. 現在香港政府既政策真係跟美國政府一樣,如你所講想要"快見效",亦都貼切香港人咩都要快,但往往次次結果大部份都係衰敗多.給意見高官可以,問題係會唔會咁容易去接受及改變(普通人意見都好過高官意見,証明了什麼?).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8-29 17:56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2-8-29 17:57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2-8-29 09:48
感謝你的認同。因為你的發帖,才去看陳國基先生提議的「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計劃」,有人說一年期是太少,200 ...

有关, 新政府扶貧, 惠及教育政策.


絕對支持, 只要對社會有建樹的, 對未來有幫忙的.


不過, 始終政策成效有多大.

再加上, “解決隔代貧窮的說法, 真感覺得美麗.


----


究竟, 貧窮是那裡來的.

當一份收入, 扣出支出, 而常說入不敷出”. 那裡才是支出?


前幾天看一個視頻講韓國的年青人自殺率很高, 其中由於考試壓力, 壓力是想入大企業, 必須是精英.



考名牌大學, 在大學考取高GPA成績, 才有機會入職大企業.


才能擁有樓房, 美好生活….


講者, 其中引用了購房Housing Affordability數據. 韓國Seoul 的中位數是18.5 (不吃不喝用18.5年薪


), 台北只是好一些.


你估香港是多少, 如果, 我未查錯資料, 23.X. (數字說明一切)


那年青人的生活, 何去何從.


在教育上, 究竟多做一些, 叫同學去競爭.


競爭結果, 精英仍是少比例. 否則, 就不叫精英.


----


再來一個Housing Affordability, 新加坡? 是多少? 4.7-4.8.


年青人只花幾年時間, 便處理好人生一個重 要事情.

----


台灣/韓國/日本雖然是發達地區, 學習水平較高. 但卻出現比香港更差的年青人前途問題.


比如, 安倍被殺的凶手.

本身父親家庭是中產. 卻成長至今, 社會冷落了這一些年青人, 以至三四十歲


放棄了社會. 成為低下階層.

----


如果講政策, 一些議題, 大陸真係做足功課. 有人說亞爺教條方式, , 社會反映出成效.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8-30 07:35

Yanamami 發表於 22-8-26 19:43
https://hkcnc.org.hk/
http://www.zhengsheng.org.hk/about.html

你可以留意一下「愛基金」一 校園生命工程。

https://www.school.lovefoundation.org.hk/projects

他有一個特點是有培訓家長如何讓孩子愛學習,跟孩子雙向溝通,處理子女行為問題,憤怒管理,學童的情緒及學習問題等等。

沒有裝備父母及老師,什麼幫助年輕人只會事倍功半。

CEO是義工之一,她說父母的回響最大,因為很多是第一次跟子女打開心扉溝通,化解誤會,共同為子女的學習、個人成長共同努力,兩名導師帶5-8名學生。

全人關懷要有心有力,動力來自愛!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2-8-30 13:55

ANChan59 發表於 22-8-30 07:35
你可以留意一下「愛基金」一 校園生命工程。

https://www.school.lovefoundation.org.hk/projects
果然做父母係要"考牌"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8-30 14:26

Yanamami 發表於 22-8-30 13:55
果然做父母係要"考牌"

不是考牌,係要學習做人父母,跟孩子一同成長!

作者: 加樂爹    時間: 22-8-30 16:06

本帖最後由 加樂爹 於 22-8-30 16:21 編輯

看到EK的家長的帖文, 大家都懂得初小學習成長既重要性.

當樓主認為到初中才搞好青少年"方向", 陳國基個計劃確實未達要求.  真係萬丈高樓重地起, 起到8樓地基唔穩, 點再起高?

回想下當年中學時, 無現在家長咁大壓力, 只要考好會考就搞掂.

讀書有"黑馬", 即係特然發憤, 後來追上既學生時有發生, 特別係理科生, 好似數理一科, 到中學後天份立見.  選什麼科讀, 自己以為理所當然既路, 其實當年同前輩們討論下, 自已優缺點在那, 興趣, 面....都好重要既.
當年有同學AL 後, 有個Poly 既offer 係 Mechanical engineer, 但因為佢暑期工後 出去見識過, 就把這個offer 放在抽屜底, 連父母都無講, 寧可出來工作後, 過幾年, 先至讀個Marketing 既學位.

我見到有D半留級既同學, 會因為面子問題, 不去求校長, 就怒沖沖地放棄學業, 回想, 其實大家糖水糖魚, 只要發奮一兩年, 什麼都追上.  大家唔好以為果D由小學讀得好, 到中學可能平平無奇, 以我呢果舊同校, 若忍住氣讀下去, 會考怎樣, 孰知?

當年會考後, 有D同學考得好差, 但今天活得自在, 無他既, 老師當年只佢去做份政府工, 免去了低不成, 高不就既困境... 粗略講下, 即係60-70%人現在既人生, 佢無求, 但上有父母, 下有子女, 都一力包辦, 總比現在很多拋下父母, 離鄉人, 活得好 (對他來說).

我認為人生要做10-20% 叻人, 係要先天評估+時勢+性格.
你做得到, 你叻, 不過都要諗下係咪你想要既生活.

講到呢度, 就明白點解人生係多樣化.

可能你以高/中/低檔人生賺錢能力定人生, 咁陳國基個Plan 真係未必work. 不過跳開左, 用其他標準, 又未嘗不可.

至於討論到如何 "調整到人生觀但知識一般,到社會做加工資援慢既工作,點追上交通及樓價幾何級數升福?點拉近貧富差距...", 真係唔係60-70%既人要急切關注.  始終大家都明白, 對小朋友, 家長+金錢+時間投入, 又怎有可能由陳國基或政府一方面, 可以代你處理呢.

所以, 呢個Plan, 我同意佢一句話 "行一年後再檢討"











作者: ABC-DAD    時間: 22-8-30 20:41

政府主動去做事,帶頭去引起社會注意到問題,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一個起動計劃,總會有好多要改善嘅空間,起始規模不大,總比雷大雨少有展望。

給人希望,可以自食其力,感覺受關注,遠比做聖誕老人有意思。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2-8-31 11:05

ABC-DAD 發表於 22-8-30 20:41
政府主動去做事,帶頭去引起社會注意到問題,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一個起動計劃,總會有好多要改善嘅空間,起 ...
其實攪好早階段既教育制度安排,調整好正確既教育方式,讓呢類弱勢社群尤其是居於劏房既父母覺得小朋友將來真係有希望更好.而比一年時間呢啲讀書知識不夠好既初中生擴闊眼界,啟發他們探索更多個人發展的可能,最好係扶助佢地既在職人仕,在一年長期既指導及認識,給予機會他們將來有真正更好的工作機會推薦書仲好.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2-8-31 11:05

加樂爹 發表於 22-8-30 16:06
看到EK的家長的帖文, 大家都懂得初小學習成長既重要性.

當樓主認為到初中才搞好青少年"方向", 陳國基個計 ...
我係十分支持你所講以前教育既考試冇而家咁慘,現在好多野都係受週圍環境及人物影響改變,若然做到處之泰然自然去做,其實會否如以前咁一樣?我覺得個個小朋友都係叻人,衹係受外來野過度影響咗,所以如你所講有啲突然在後期發力(其實可以更好,衹因之前時間浪費晒),有啲在其他方向發展

陳生這個PLAN,基本上百分之一百"行一年後要檢討",但會否因一年後毫無大益處就不了了之否決去就唔知,不過這都係香港政府應該做既事唔理後果如何如你所想期望有其他標準效果得益所以做咗先算 但此計劃目的唔係應該協助呢啲弱勢社群尤其是居於劏房的初中生擴闊眼界,啟發他們探索更多個人發展的可能從而遠離呢啲生活。這類型家庭一般人都未感受得到苦況,更何況富裕既陳生


現今安排既共創明Teen計劃感覺係想將讀書不成既年輕人,早啲探索更多個人發展擴闊眼界去改善將來生活,但多年根深柢固既生活感覺,唔會咁容易因一年後5000元加輔導就可以幫助改變人生擴闊眼界但改變唔到生活又有何用?  感覺好像現在躺平既防疫安排咁,天天四點半固定時間報時起時落既數據永無出頭之日


作者: ABC-DAD    時間: 22-8-31 15:49

天外之人 發表於 22-8-31 11:05
其實攪好早階段既教育制度安排,調整好正確既教育方式,讓呢類弱勢社群尤其是居於劏房既父母覺得小朋友將來真 ...
明白你關注嘅重點,面前嘅問題肯處理,早期教育資源嘅適配亦應要重視。

出身60年代,自己同身邊認識嘅都係頗弱勢嘅一群,幸運嘅係當時願意做老師嘅,大部份都重視教學生做人之道,多於教學生揾食之道。

我自己嘅諗法,係長遠又持恆去培訓教育工作者嘅內函,有好嘅老師團隊係前題。

外力嘅幫助,無論係現實嘅經濟嘅「扶」、入大學標準嘅「降」都係治標

認識做父母要面對嘅種種題目,同處理嘅可能性,係生育前要有充分思考…

「生左先算」我覺得係最先要探討嘅家長教育問題。


有理想有方向都要畀時間,要有最好嘅教育制度,先可以有希望生兒育女?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咩係攪好「早階段既教育制度安排」?想聽你具體講下。


作者: ABC-DAD    時間: 22-8-31 16:00

我自己嘅體會,肯做,就會有嘢改變。

戶外活動畀我嘅教訓係:當天氣不似預期,唔好縮,亦唔使兵行險着,可以等等嘅時候要預備下一舖,學新方法;環境唔一定變好,唯有要自己肯改變。
作者: ABC-DAD    時間: 22-8-31 16:02

改變兩字,我睇重先肯去「改」,才「求變」
作者: ABC-DAD    時間: 22-8-31 18:44

希望可以聽到當中改變嘅味道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9-1 07:35

ABC-DAD 發表於 22-8-31 16:02
改變兩字,我睇重先肯去「改」,才「求變」

“Change happens when the pain of staying the same is greater than the pain of change.”

Tony Robbins

我認同這句說話!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9-1 07:38

試過搞變革管理研討會,主題音樂係羅文的家變。越上年紀的,越有共鳴!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9-1 11:19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2-9-1 11:35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2-9-1 07:38
試過搞變革管理研討會,主題音樂係羅文的家變。越上年紀的,越有共鳴!
...

家變首歌可能幾應景. 真係相當歷史了. 追唔上時代.


可能, 有另一首較年青: 說散就散.


E首歌, 三幾年前, 据說國內紅極一時, 街知巷聞. 反映,


年青人心態.


邊會去等變,

即刻,立即,馬上, 就散.


點解首歌咁紅, 旋律優美, 容易記, 洗腦歌, 歌詞簡單直接, 容易上口, 再配上是, 電視劇主題曲, 天天播, 由國內少有名氣女歌手唱.


原來, 這歌原作是一位名不經傳的一位香港小女生. 真係估唔到. 兩三年前, 女生仲讀緊香港理工大學.


畢業未, 我未知. 仲係唔係香港, 無查過.


-----


不過, 無心插柳, “說散就散可算是一首名曲.



作者: akys    時間: 22-9-1 12:00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9-1 11:19
“家變”首歌可能幾應景. 真係相當歷史了. 追唔上時代.
可能, 有另一首較年青: 說散就散.  
E首歌, 三幾 ...
能夠參與什麼變革委員會,通常50出頭,嗰頭近啲嗰班人,家變啱佢哋多啲。等於問5-60歲人Mirror, Error 有乜成員,鬼知咩。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9-1 15:41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9-1 11:19
“家變”首歌可能幾應景. 真係相當歷史了. 追唔上時代.
可能, 有另一首較年青: 說散就散.  
E首歌, 三幾 ...

我這些老餅啱㗎啦,都係二十多年前嘅事!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1 16:03

ANChan59 發表於 22-9-1 07:35
“Change happens when the pain of staying the same is greater than the pain of change.”

Tony Robb ...
“Change won’t happens when the pleasure of staying the same is greater than the pleasure of change”

Robb Tony


也認同這個嗎?(能用太極圖去理解相關性嗎?!)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1 16:28

鏡唔一定要嚟睇樣?

鏡,有好多用途,又分透鏡與不透鏡,清鏡灰鏡…

鏡同好多重要嘅事有關係。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1 16:30

ANChan59 發表於 22-9-1 15:41
我這些老餅啱㗎啦,都係二十多年前嘅事!
家變點止二十幾年呀?
咪一邊認老餅,一邊攪時空穿越先得架老…友記。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9-1 17:05

ABC-DAD 發表於 22-9-1 16:30
家變點止二十幾年呀?
咪一邊認老餅,一邊攪時空穿越先得架老…友記。

我上面講咗應用去一個變革研討會,係在1996年,所以是廿多年前。地點在九展,分四場,每場600人。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9-1 17:11

ABC-DAD 發表於 22-9-1 16:03
“Change won’t happens when the pleasure of staying the same is greater than the pleasure of change ...

可以這樣說,但如果現實係這樣,我都唔會去改變!

不過,我又咁諗,如果打工仔最希望什麼都不變,除咗加人工,但老闆會面對不同的壓力,加價,競爭,毛利,新科技,客戶新的要求等等,有部份人享受之余,公司還能夠生存嗎?如果能夠,也可以不變。如果唔能夠之話⋯⋯⋯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9-1 18:29

ANChan59 發表於 22-9-1 17:11
可以這樣說,但如果現實係這樣,我都唔會去改變!

不過,我又咁諗,如果打工仔最希望什麼都不變,除咗加 ...
求變是必須的,50.60歲亦不等於不知道社會需要,唯有看清事物的本質,徹底知道本質是什麼,去求變才有希望。不然只會不停地朝令夕改,以善心行可惡之事。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1 19:33

ANChan59 發表於 22-9-1 17:05
我上面講咗應用去一個變革研討會,係在1996年,所以是廿多年前。地點在九展,分四場,每場600人。
...
研討會係二十幾年前辦,用家變做主題曲;我講嘅係家變首歌唔只二十幾年,互相無砥觸,只係呼應下你,知你唔介意嘅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1 19:39

ANChan59 發表於 22-9-1 17:11
可以這樣說,但如果現實係這樣,我都唔會去改變!

不過,我又咁諗,如果打工仔最希望什麼都不變,除咗加 ...
我就係覺得肯改肯郁先有得變,唔郁都得,衰變變差。
打工同老細都一樣。公司容許唔前進摺埋都係有前因後果嘅。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9-1 22:17

ABC-DAD 發表於 22-9-1 19:39
我就係覺得肯改肯郁先有得變,唔郁都得,衰變變差。
打工同老細都一樣。公司容許唔前進摺埋都係有前因後果 ...

做老闆點可以唔變,有時候因為危機意識,避免臨渴掘井,要早些改變。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9-1 22:17

人冇我有 - 絕對優勢
人有我優 - 相對優勢
人優我轉 - 結構優勢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2-9-2 10:12

本帖最後由 天外之人 於 22-9-2 10:13 編輯
ABC-DAD 發表於 22-8-31 15:49
明白你關注嘅重點,面前嘅問題肯處理,早期教育資源嘅適配亦應要重視。

出身60年代,自己同身邊認識嘅都係 ...

以前既人應該都冇稔到咁多野,大部份都係有得「生左先算」,現今社會環境及生活唔同晒,男女對婚姻責任又咁隨便,且貧富差距又越來越大,的確生育前係要有充分思考…


每個人都有他的生存價值,唔一定讀書好就出人頭地,父母生兒肓女最重要都係健康成長,有理想有方向都係孩子個體事,要有最好嘅教育制度都要有好既家庭教育,雙方面配合先可以令小朋友發揮佢既所長.


「早階段既教育制度安排」,其實幼稚園及小學教育路應好簡單,我係覺得香港既幼稚園及小學這方面好有問題,從而間接影響埋中學及大學大部份學生質素. 亦都係這方面做成好多小朋友可能有的能力局限咗或消失咗,從而影響咗好既學習之路.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2 13:51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2-9-2 15:47 編輯
天外之人 發表於 22-9-2 10:12
以前既人應該都冇稔到咁多野,大部份都係有得「生左先算」,現今社會環境及生活唔同晒,男女對婚姻責任又咁隨 ...

可否講一下「幼稚園同小學好有問題」,係指那方面?你似乎留意呢方好耐,有一定體會。
可否指出可以改善嘅方向有邊方面?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2-9-3 13:26

ANChan59 發表於 22-9-1 22:17
人冇我有 - 絕對優勢
人有我優 - 相對優勢
人優我轉 - 結構優勢

Who moved my cheese.  好多年前已經有書講轉變。改變咗成唔成功,得唔得,值唔值,唔做過都唔會知。但係有樣嘢好肯定嘅,就係你自己唔改變,一路落去總有一日有第二啲人嚟改變你。我寧願把命運握在自己手上。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9-3 13:46

shadeslayer 發表於 22-9-3 13:26
Who moved my cheese.  好多年前已經有書講轉變。改變咗成唔成功,得唔得,值唔值,唔做過都唔會知。但係 ...

命運最好都係揸在自己的手上,心甘命抵。

簡單啲來講,自己出第一代新產品,最重要係time to market,然後就第二代係降成本改善毛利,當對手有類似產品出嚟,我哋預備好降價。早出市場有反遣,開始開發第三代或者第四代,才可以保持及擴大市場佔有率,太被動,好難生存嘅。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9-5 10:48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2-9-5 10:49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22-9-3 13:26
Who moved my cheese.  好多年前已經有書講轉變。改變咗成唔成功,得唔得,值唔值,唔做過都唔會知。但係 ...

芝士. 那可能是通貨膨脹- 吃掉!!!


最近, 看了一些台籍時事平論家王孟源的時事分析.


原來, 發現同一個事情, 分析結果有莫大差別.


其中一個視頻, 講近日, 俄烏戰爭, 烏克蘭反攻. , 俄烏戰爭過程中, 整個西方媒體都製造不少謊言.


甚至事實只隔數天便被釋破, 卻當沒事發生. 仍然繼續宣傳工作”.


究竟, 世事變化如此不濟. 當我們認知一些事實(或者根本沒法見到事實),

那芝士….那裡去了.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2-9-5 12:33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9-5 10:48
芝士. 那可能是通貨膨脹- 吃掉!!!
  最近, 看了一些台籍時事平論家王孟源的時事分析.
原來, 發現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22-9-5 12:40 編輯

芝士書的概念像AN 說的相近,和你說的有點不同。

你說的是媒體能不能反映事實的問題。

如果要嚴格的說,主流西方媒體當然不能反映全部事實,正如嚴格的說,我不知道 stillgood或我自己是不是電腦模擬(living in a simulation)。

要對世界有認知,只能透過不同渠道,你說主流西方媒體說謊,我假設你沒有親身到 Ukrain,你又透過那一些渠道確定主流媒體說謊?是非主流西方媒體?是 Ukrainian 媒體,Russia 媒體,Facebook 爆料,內募爆料?

做人只能選擇一些媒體渠道來相信。正如相信 Fox News,Newsmax, OAN 的人,相信在特朗普家裏找到的文件是 FBI 插裝的。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9-5 16:34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2-9-5 17:56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22-9-5 12:33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22-9-5 12:40 編輯

芝士書的概念像AN 說的相近,和你說的有點不同。

如果, 想去理解一件事, 持續而客觀的觀察和評估.

而且, 最初, 讓能夠接觸的資訊進來, 再分別可靠性. 最好, 能夠有客觀數據, 和歷史證據.


就舉烏克蘭的政治和現在的戰爭狀態.


大約, 兩年多前, 已經留意烏克蘭的政治, 人民社會, 經濟發展.


而且, 由蘇聯解体, 進入民主選舉制度.


由一個擁有大量天然資料, 肥沃土地, 知識豐富, 人才資源優越.


卻經過政治變革, 成為歐洲最貧窮的地區, 還有大量社會問題, 如娼妓, 愛滋病, 代母, 貪污….


口流失, 資源流失. 整個社會倒退.


政治制度失去人心, 出現了Netflix<人民公僕> 猶太人的澤連斯基. 當上國家領袖. 真天才.


其實, 經過一段資料收集, 理解, 分析.

好明顯, 可以判斷新資訊的合理性.


特別是歷史, 可能掌握重要關鍵. 軍事分析/兵推, 政治分析…. 大部份是客觀證據.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2-9-5 20:51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9-5 16:34
如果, 想去理解一件事, 持續而客觀的觀察和評估. 而且, 最初, 讓能夠接觸的資訊進來, 再分別可靠性. 最 ...

歷史書是強者所寫,也不一定是完整資料,問題是那裏做資料收集。

大學文獻,東西方媒體,非正式部洛客,Twitter,face book,Truth social….

簡單啲講就係我不認識你提到的台灣作者,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台灣作者的網上文章為何那麼令人相信?可以一口咬定西方媒體大話連編。事實上是可能有很多大話,但要具體啲講什麼大話才有希望有結論。

其實我唔認為西方媒體依家有一個統一嘅口徑。今日美國嘅左派同右派聽日媒體已經截然不同。你睇Fox news 會認為特朗普家中的機密文件係FBI 架禍,你睇MSNBC/CNN 就會認為今次事件特朗普死得。更何況英美加澳法德,全部都有自己嘅需要,就算是NATO要有統一的口徑似乎也不容易。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9-6 09:22

shadeslayer 發表於 22-9-5 20:51
歷史書是強者所寫,也不一定是完整資料,問題是那裏做資料收集。

大學文獻,東西方媒體,非正式部洛客,T ...
謝謝討論.
我對歷史還是有信心的啊!

我提及的台籍講者王孟源.
是因為他資料/理據可信性高,什麼出身背景,最初沒有去查看.多看了一點, 言行都水平甚高.後來才关註一下.

王孟源是哈佛物理博士,曾參與美國粒子碰撞機研究,後轉入金融界.開發了世界首個股票全自動交易系統.57歲,現退休做軍事,政治,科技,經濟分析blogger.

不過, 有關俄烏戰爭,西方媒體不可信, 不只是王孟源,我還見過兩位台灣學者有同樣論點.


其實,西方媒體怎樣行徑,我倒沒興趣.

西方現在所做的, 好一部分是傷人一千,自損八百.
可憐,付八百的,是低下層人民.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2-9-6 11:33

ABC-DAD 發表於 22-9-2 13:51
可否講一下「幼稚園同小學好有問題」,係指那方面?你似乎留意呢方好耐,有一定體會。
可否指出可以改善嘅 ...
其實我在其他主題都有提及過.我衹係一個普通中學冇咩學識既平凡主婦,稔野比較簡單.
或許簡單啲稔,幼稚園學什麼? 小學又應該學什麼? 若是一樣,各間幼稚園對比及各間小學對比為何要不同? 為何有啲咁近屋企都唔去,列日當空山長水遠排隊去某些學校或幼稚園?更何況唔見得學出黎成正比. 攪唔好小朋友喜歡心態,咩理念好既幼稚園及學校都一樣冇用,小朋友有喜歡之心,冇理念都一樣可以讀到知識,這是我最基本定義,強迫學習去到中學全見真章,就算勉強下去,一般都為了隨便應付DSE就算.

現今教育放任自由.本是為家長學子好,但效益真係差天共地,今天睇到書商利益為依歸隨便退款,各校子弟突然冇書可用. 早前所講怕本土DSE去讀其他國家既考試,咁既教育心態點會好,其實有呢啲心態,感覺亦都可能因早段既教育唔太好做成.

改善.......我稔出黎好大膽,怕教育局好像政府疫情瞻前顧後咁一樣唔敢放膽去做.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2-9-6 11:36

本帖最後由 天外之人 於 22-9-6 11:37 編輯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十分應同. 歐美呢啲傷人一千,自損八百.我覺得應該係傷人八百,自損一千才對.更何況視環保如命既歐美已經將這個丟於九霄雲外,真係將歐美既平民真正走向西方極樂世界.
作者: akys    時間: 22-9-6 12:31

天外之人 發表於 22-9-6 11:36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十分應同. 歐美呢啲傷人一千,自損八百.我覺得應該係傷人八百,自損一千才對.更 ...

可惜的是最受影響的永遠是貧窮和發展中國家,極端天氣影響溫度,降雨,最終引致糧食失收。歐美國家短中期內仍然可以食肉糜代替。貧窮和糧食輸入國影響最大。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9-6 20:26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9-6 20:28 編輯

天道輪迴,好地方好日子始終有到頭的一天,其他地方總有出頭天。

女兒跟英國同事合租兩室兩衛房子,間中開冷氣,每月電費才二十多元人民幣。原來北京居民每度電約RMB0. 5元(相信政府有補貼),窮人亦可負擔,   相對英國近RMB80一度電......是北京的130倍?真係要努力節約地過日子。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6 23:26

annie40 發表於 22-9-6 20:26
天道輪迴,好地方好日子始終有到頭的一天,其他地方總有出頭天。

女兒跟英國同事合租兩室兩衛房子,間中開 ...
Current and Historical Energy Prices in the UK

Starting in October 2022, default energy tariffs for those paying by direct direct will cost £0.52 per kWh, indicating an increase of roughly 175% compared to last year. The unit cost for electricity in the price cap ending 31 March 2022 was just £0.21 per kWh (and in terms of what people actually paid, which will be less than the cap, customers with typical usage paying by direct debit paid on average £0.185 per kWh in 2021).


好似無80人仔一度咁高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9-7 08:24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2-9-7 08:29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2-9-6 20:26
天道輪迴,好地方好日子始終有到頭的一天,其他地方總有出頭天。

女兒跟英國同事合租兩室兩衛房子,間中開 ...

我有一個故事:跌一跤.

我高中時,大顆同學去露營.回程,路過海邊石灘,
有位傻傻的同學,離隊走去石灘.
卻突然踎在石灘上.之後,另一位同學問,為何?
跌咗咩?
隊中另一位同學,大聲說: 跌了一跤.
引起哄堂大笑.

兩個月前,老同學飯餐, 原來大家都記憶很深.
真係年少無知,什麼都可以尋開心.

……

那关'跌一跤'什麼事?
前幾任英國女首相,戴卓爾在北京跌一跤.

老實講, 自始,英國未出現一個有領導才能的首相(個人意見).
宜家,新偽鐵娘子,真係得啖笑.

不過, 係約翰遜要下台,  <競選模式>,就必定是這結果.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9-7 08:51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2-9-7 09:01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2-9-6 20:26
天道輪迴,好地方好日子始終有到頭的一天,其他地方總有出頭天。

女兒跟英國同事合租兩室兩衛房子,間中開 ...

天道輪迴.
.………

我倒認為是一個落後價值觀.

英國原先定建新核電廠, 卻因政治問題,限制中資參與.
因而,計劃唔上唔落.

以上,我提過,咩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這一次,根基是傷敵一百,自損三千.
(極之廢, 把能源基礎發展放下不顾.
問題不只會是今時今日……)



>>>>

有容乃大, 競爭才有進步: 硬道理.

Telsa上海建大廠.
中國汽車業面對競爭,迫得更先進.

電車各環節: 電瓶,機電系統,轉向系統, ……都有突破進步,

……

因為,思考模式問題,
結果分別很大.

P.S.  近日睇董明珠的鈦酸鋰電池.這女子真的了不起!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9-7 09:49

ABC-DAD 發表於 22-9-6 23:26
Current and Historical Energy Prices in the UKStarting in October 2022, default energy tariffs for t ...
是上網搜尋的,未有再找其他中英文對照proof check對照,經常聽人家說用多少度電,卻完全沒有一度電是甚麼概念。其實最讓我驚訝的是北京市民電費才25元,因此上網查查何謂高與低作比較。在香港從來沒開冷氣(除了朋友來家作客小住),每月電費基本上很低,反而每天要照顧花草,用水量大。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9-7 10:00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9-7 08:51
天道輪迴.
.………
天道輪迴,不過是「富不過三代」或「富不過五代」的因果原理而已,每個人今日的行為,在很早很早以前已埋下伏筆,千絲萬縷的連結,造就順理成章的變化。

有前人努力一輩子,自然有后人揮霍一輩子;反之前人揮霍無腦一輩子,后人子孫便要非常努力艱苦的活下去。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9-7 10:43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2-9-7 10:43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2-9-7 10:00
天道輪迴,不過是「富不過三代」或「富不過五代」的因果原理而已,每個人今日的行為,在很早很早以前已埋下 ...

星期天,偶然見到一個: 蔥薑蒜的人生道理.
人的一生,來也蔥蔥,去也蔥蔥,實在在能薑就,便蒜了吧!

昨天,無聊,改了一下.

年青人,努力去蔥,不要薑化,失敗便蒜了.

…………

同是道理.

生命奥妙

運命也奥妙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7 11:07

annie40 發表於 22-9-7 10:00
天道輪迴,不過是「富不過三代」或「富不過五代」的因果原理而已,每個人今日的行為,在很早很早以前已埋下 ...
把個別的生活態度,接受為因果定律,感覺是有點扭曲了。
現實操作只要不時自省,把不好的理順修正就可以啦。

不因善小而不為,不為惡小而為之嘛,選擇A不似預期,就拿B.C.D預案對比一下,心定就放開了。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7 11:26

annie40 發表於 22-9-7 09:49
是上網搜尋的,未有再找其他中英文對照proof check對照,經常聽人家說用多少度電,卻完全沒有一度電是甚麼 ...
順算術計較,戰爭前英國大概是1.7港元一度電。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7 11:34

開個玩笑,要是英國電費升到北京一百倍,會是什麼生活?
國家來個精英移民優選計劃,英美的專才自然會用腦又動腿的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2-9-7 12:07

akys 發表於 22-9-6 12:31
可惜的是最受影響的永遠是貧窮和發展中國家,極端天氣影響溫度,降雨,最終引致糧食失收。歐美國家短中期 ...
的確係,亦由此証明呢啲所謂民主國家,根本就唔民主,且更是因民主,將世界唯恐天下不亂都要攪到亂七八糟.更甚既係..................全都係受了高等教育出黎既人仕做成..........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2-9-7 12:10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9-7 08:24
我有一個故事:跌一跤.

我高中時,大顆同學去露營.回程,路過海邊石灘,
亦可証明開心的事總會記憶猶深,學習都係一樣,唔開心谷住去學,點會容易記得,到考試時候隨時因緊張忘得一乾二淨.
作者: akys    時間: 22-9-7 13:10

天外之人 發表於 22-9-7 12:07
的確係,亦由此証明呢啲所謂民主國家,根本就唔民主,且更是因民主,將世界唯恐天下不亂都要攪到亂七八糟.更甚 ...

又關民主,學歷事? 不過睇下赤柬歷史,讀書多做壞事真係可以去到好盡。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9-7 14:46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2-9-7 14:56 編輯
ABC-DAD 發表於 22-9-7 11:34
開個玩笑,要是英國電費升到北京一百倍,會是什麼生活?
國家來個精英移民優選計劃,英美的專才自然會用腦 ...

我在網上, 看了一些這樣標題.


一度电79元!英国电价超中国100倍,李嘉诚控制英1/4电力成赢家?


不過, 內容太長, 也沒興趣去Fact Check.


所以, Annie 所說, 未必無道理.


確實, 條數點計, 你可自己分析.




P.S. Bad Boy Johnson, 只有脫歐, (Anglo-Saxons 玩法). 能源政策. Nothing.


有油, 無司機.     原來司機係烏克蘭, 叫澤連. 你驚唔驚?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9-7 15:14

ABC-DAD 發表於 22-9-7 11:34
開個玩笑,要是英國電費升到北京一百倍,會是什麼生活?
國家來個精英移民優選計劃,英美的專才自然會用腦 ...
其實, Annie說, 她女兒roomate已經是英國人.Fact Check, 可交比佢.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7 17:06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9-7 14:46
我在網上, 看了一些這樣標題.
一度电79元!英国电价超中国100倍,李嘉诚控制英1/4电力成赢家?  
不過,  ...
睇標題唔睇內容同比對其他來源,可能就得啖笑。
由其中文嘅標題。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7 17:22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9-7 15:14
其實, Annie說, 她女兒roomate已經是英國人.Fact Check, 可交比佢.
住英國的,移民英國的香港親戚朋友真的不算少了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7 17:33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9-7 14:46
我在網上, 看了一些這樣標題.
一度电79元!英国电价超中国100倍,李嘉诚控制英1/4电力成赢家?  
不過,  ...
入油要經油隔過濾一下雜質,睇網上分析亦然。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9-7 18:43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9-7 15:14
其實, Annie說, 她女兒roomate已經是英國人.Fact Check, 可交比佢.
下一代忙,邊得閒同我地fact check, 大家還是自力更生好了。囡囡flatmate 的父母用探親visa, 來中國小住半年,這樣也許剛好能避走嚴冬。
加州的親戚正經歷44度高温,九月是秋天,世界卻完全反常了。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9-7 19:02

annie40 發表於 22-9-7 18:43
下一代忙,邊得閒同我地fact check, 大家還是自力更生好了。囡囡flatmate 的父母用探親visa, 來中國小住半 ...
用另一個邏輯.
反常是正常.

那可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7 20:13

剛WhatsApp倫敦嘅朋友,電費30p1度約2.75港元。
我估23年第一季會8.7-8.8左右。

聖誕節考慮買啲Euro去旅行用。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9-7 20:17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9-7 15:14
其實, Annie說, 她女兒roomate已經是英國人.Fact Check, 可交比佢.
7月時倫敦朋友話他們4人家庭無冷氣,每月電費大約HKD2500,可以作參考。各處鄉村各處例,印象中英國人用電比一般香港人謹慎,十多年前在倫敦paddington 買的新樓,浴室熱水是中央控制,入住後才發現熱水供應是限時的,每日下午6時至隔天早上9時有熱水,其他時段無熱水,假日想沖涼,記得及時起床。
Ps. 囡囡三年前在倫敦住時,冬天在家便穿多件衣服,沒有開暖氣,未聞有電費開支的壓力。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7 21:35

住屋同住公寓都好大分別,舊式建築用煱爐提供熱水同暖氣嘅,我自己年輕時都在那邊生活過,月尾女兒都回大學上課,估對英國的生活開支也想明白多一點。

心領神會就一筆帶過去吧了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9-7 22:58

ABC-DAD 發表於 22-9-7 21:35
住屋同住公寓都好大分別,舊式建築用煱爐提供熱水同暖氣嘅,我自己年輕時都在那邊生活過,月尾女兒都回大學 ...
期待令爰分享最新的英國生活篇。
在北京女兒公司在朝陽區和東城區租的房子,分別是三房租金RMB22, 000,兩房RMB14, 000, 這租金跟三年前的倫敦市中心差不多啊!估計偏外環的老房子租金會便宜得多,否則普通老百姓如何住得起。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8 00:01

東二環還真不是普通人住的地方吶。

有常到大會堂武漢廳那邊串嗎?

英倫學生生活沒好分享的啦

還是看老北京新見聞有趣多了,好長長見識。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9-8 10:07

annie40 發表於 22-9-7 20:17
7月時倫敦朋友話他們4人家庭無冷氣,每月電費大約HKD2500,可以作參考。各處鄉村各處例,印象中英國人用電 ...

影響網友圍爐取暖嘅事,等我嚟啦。

我fact-check 咗一個case,一個人Canary Wharf studio flat,wfh, no A/C,energy fee (gas + electricity)每月20鎊。我都奇怪點解d「香港人」講到大災難。可能真係貴咗一倍㗎,10鎊去20鎊,生活唔到啦!

原來英國能源有不同供應商及Tariff plan,例如British Gas 也供電嘅,香港部份人不了解,沒有主動轉供應商及plan。香港咁細,港燈、中電都差30%單價,英國係較多彈性選擇。加上新物業及設施的能源效益高好多,而且有免稅額去做家中能源效益改善工程。

我由港島搬咗去新界,間屋做好隔熱防曬,用最高能源效益的空調,電費係慳一半有多。我已經冇裝三相電源、太陽能系統,因為計唔掂數,有能源效益,冇經濟效益。

香港人怕西斜,英國人又相反,冬天會保暖一點,真係各處鄉村各處例。

*****

撇除租金、管理費,council tax(約1500鎊)及睇波季票,每月開支約800鎊,一半外賣出去食,一半自己煮,每個月兩三次fine dinning,出去睇吓stand comedy及動漫。如果返工就走路,早上太熱坐地鐵兩個站,單程一鎊多少少,放工去M&S或者Amazon Fresh買餸煮食,周末去朋友屋企飲酒食住家餸。

睇波係最大開支,兵工廠的季票係全歐洲最貴,單係暑假已經睇咗四場大波,兩場在溫布箂,買屋就唔好諗Wembley 。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9-8 11:01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2-9-8 11:33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2-9-8 10:07
影響網友圍爐取暖嘅事,等我嚟啦。

我fact-check 咗一個case,一個人Canary Wharf studio flat,w ...

<香港人>, 要唔要remark: local? or overseas? or in China?
講笑者


唔講英國, 講下土耳其, 8月通漲是80%, 連最低工資增30%, 都係digest一下.

可能, 電費加一倍, 小意思?

但, 所有員工同時問老闆加3成人工, 又如何?

一間公司利潤, 如何分配增加工資? 卻同時, 其他成本項目也增加.

當一家公司無利可圖, 那存在價值在那?

最終是另一個嚴重社會問題.

-----  

比如, 英匯(vs HKD)跌9算, 人民幣同時是低位.

好人多笑, 中國經濟差, 貨幣弱, .....

用另一個角度, 唔係人民幣貶值, 世界好多國家, 物資供應, 更嚴重.



----  

我們現在享有的低通漲, 賺錢仍然唔困難. 物資不短缺.

感恩了!

-----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9-8 11:51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9-8 11:01
, 要唔要remark: local? or overseas? or in China?
講笑者

我唔會睬你的土耳其數字,我相信你又係選擇性回答,玩數字遊戲帶風向。 如果在台灣,你好有潛質做1450。

我對數字十分敏感,當人講百份比,唔講實際銀碼,肯定係唔materialise 嘅。

原來8月份電費比7月份高咗10%,因為由20鎊去到22鎊,慘啦要多一日行路返工。

我當年為中電做顧問時,他們告知我當室外溫度升高一度,或者室內冷氣溫度降低一度,耗電量約升高5%,如果室外升2度,室內調低2度,來回冷氣耗電量升20%。中電電費單有13個月用電柱型圖,(加柱形圖在1994年,可以在夏天減少7-8成電話查詢及投訴),下面有該月份的的平均室外溫度。

比較電費最好係睇用咗几多度電,再睇燃料附加費,每度電費跨年有加減,政府支援時有時冇,要比較有可比性的參數,用冬天、春天電費比較夏天電費係通病,特別係兩個月抄一次錶的情況之下。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9-8 12:40

ANChan59 發表於 22-9-8 11:51
我唔會睬你的土耳其數字,我相信你又係選擇性回答,玩數字遊戲帶風向。 如果在台灣,你好有 ...
你的回复, 相當有趣.

台灣1450技倆, 同我比. 差太遠.
1450, 一個熊熊視頻, 一個高嘉瑜家暴. (你聽唔聽得明?)

有人性都唔會愚弄台灣自己人. 不過, 政治就是這樣.

當睇戲.

就算彭P追訴蔡同學, 我都留言, LSE唔會理佢. 唔好浪費時間.

----

其實, 英國問題在那?

當然, 唔係電費喇!  其實, 我根本唔關心.

我亦無幸災樂禍的心理.

糾纏係電費, 唔解決俄烏戰爭. 根本係白痴.

----

利申: 可能我都幾無聊.

好多社會事務, 生活百態, 我都有興趣.

我想: 睇清問題, 唔係去譏笑別人,

----

我有d見解, 你未必認同. "何虎"去compromise. 而且, 我數學敏感(未知), 我第六感都幾強.

比如, 安倍出事前, 一個多星期前左右, 我私訊了Annie.

分析給她, 日本社會階層出現心裡變化, 又有关安倍家族的歷史.

----

其實第六感, 我跟細囝討論過一次.

第六感可能是一些很玄的東西, 不能解釋.

而, 另一種, 是潛意識, 不斷計算, 這個計算, 相當於數學邏輯. 是計算方式存在.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2-9-8 13:06

幾位都已脫離孩子學習教育行列及比較富裕享福之中,比好多現在還感受著孩子求學與求校的路途上舒適,慢慢轉開話題到其它了.

時間是不會停,世界格局也因各地政治人物變質不停在變,那個地方用電高與低多與少隨時都會變動,現今最舒適都算是在亞洲地區某些地方,但都一樣有貧窮與富裕生活,交費多與少在於自己想舒適多少吧,付擔到便多付一點,這點都算好符合"自由",唔需要限制咩時間有熱水凍水問題.  歐美地方捷克因呢啲問題就走出第一條"美麗風景線"既遊行,我估計接著好多國家都會有這條"美麗風景線"出現.英國又剛轉了一位十分抗拒中國既首相,但外界所評的好與壞........會否一時一樣,遲啲就現形.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9-8 13:31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9-8 12:40
你的回复, 相當有趣.

台灣1450技倆, 同我比. 差太遠.

你呀,又扯到sixth sense!

唔吹住,準備開會啦!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9-8 13:35

天外之人 發表於 22-9-8 13:06
幾位都已脫離孩子學習教育行列及比較富裕享福之中,比好多現在還感受著孩子求學與求校的路途上舒適,慢慢轉開 ...

抱歉,係心境改變咗,冇咁多焦累!而且也經歷過你們現在的苦況,到過咗之後,沉澱完,我們有些睇法可能係當頭棒喝,讓當局者迷。

政治上嘅嘢,你跟 stillgood 吹,我失陪了!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9-8 14:20

ANChan59 發表於 22-9-8 13:31
你呀,又扯到sixth sense!

唔吹住,準備開會啦!
我講ge第六感, 同樣係數感. 其中, 數學邏輯, 運算都是一樣.簡單講, 即係心算.

大家討論交流吓.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9-8 15:35

天外之人 發表於 22-9-8 13:06
幾位都已脫離孩子學習教育行列及比較富裕享福之中,比好多現在還感受著孩子求學與求校的路途上舒適,慢慢轉開 ...
Hi! 我還是物質貧乏的人. 可幸, 是心靈富裕.
不過, 你常提出的貧富論點.

最近, 看過一個笑話.

究竟, 貧窮係一個問題, 還是一個答案.

所以, 對於沒有貧窮答案的人, 那會有貧窮問題.

---  

這兩天, 打擦邊球(有关政治)也多了. 不合EK原則.

我用一句(近日常在心中):  可恨之人, 必有可憐之處.

你便可看清楚問題所在.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8 19:31

ABC-DAD 發表於 22-9-7 20:13
剛WhatsApp倫敦嘅朋友,電費30p1度約2.75港元。
我估23年第一季會8.7-8.8左右。
8.7-8.8,我係指英鎊對港元兌換價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9-8 20:46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9-8 20:47 編輯
ABC-DAD 發表於 22-9-8 19:31
8.7-8.8,我係指英鎊對港元兌換價

現在按9算,相信對還要交學費的家長們是個好消息。8年前賣屋時,好似按13算。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9-8 21:11

在英國可以花極少極少的費用生活,極速就儲夠錢買屋結婚生仔,經常有飲有食有娛樂,永遠沒有圍爐取暖的煩惱,極愉快。

Ps. 阿女也是個䅁,每星期只花GBP100都好開心呀,我去過三四十次大英博物館,其他倫敦各大博物館,最少都參觀過兩次,免費入場,都好開心。
作者: 天外之人    時間: 22-9-9 10:50

annie40 發表於 22-9-8 21:11
在英國可以花極少極少的費用生活,極速就儲夠錢買屋結婚生仔,經常有飲有食有娛樂,永遠沒有圍爐取暖的煩惱 ...
這是過去式,世界環境及氣候都很快變動中,要睇將來式才知.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9-15 22:01

天外之人 發表於 22-9-9 10:50
這是過去式,世界環境及氣候都很快變動中,要睇將來式才知.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物換星移,就讓歷史記下千古風流。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2-9-15 23:47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我就非常同意陳sir。我剛去完英國一個月,有自己地方。係新development 嘅apartment,用prepaid扣錢方式俾電費/暖氣/熱水/冷氣費。每日都開足冷氣/一家五口熱水沖涼/加埋啲燈呀電腦呀電視呀雪櫃焗爐洗碗機開齊,一個月用唔到20鎊。雖然係要俾管理費,不過為返一個月都係百零鎊。我仲要住正倫敦zone 1中心,所以未感覺到有咩問題。
其實啲英國人覺得叫苦連天通常都係因為月月清,有錢就洗晒佢。只要唔係洗腳唔抹腳,暫時睇唔到生活有太大影響。可能啲香港人去到英國個個都要買大屋,咁自然冷暖氣都要開盡先夠舒服,費用咪大啲囉。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9-16 00:10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2-9-15 23:47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我就非常同意陳sir。我剛去完英國一個月,有自己地方。係新development 嘅apartment ...

Welcome back. I also booked the quarantine hotel when return from overseas business trip.

Most updated info, J using debit card autopay to pay the energy cost, reduced 8 pound management handling fee. So the energy cost even less than 20 pound.

We should know the tricks to buy more energy efficient properties  and or how to modify the energy saving engineering works. After UK properties crushed in 2023, it’s time to consider buying a house.




作者: Poyau    時間: 22-10-9 14:02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9-7 15:14
其實, Annie說, 她女兒roomate已經是英國人.Fact Check, 可交比佢.

Energy bills support factsheet

Updated 21 September 2022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energy-bills-support/energy-bills-support-factsheet-8-september-2022

A new Energy Price Guarantee

The Energy Price Guarantee will reduce the unit cost of electricity and gas so that a typical household in Great Britain pays, on average, around £2,500 a year on their energy bill, for the next 2 years, from 1 October 2022

······

How the new Energy Price Guarantee will be applied to energy bills in Great Britain

The Energy Price Guarantee limits the amount you can be charged per unit of gas or electricity, so your exact bill amount will continue to be influenced by how much energy you use.

······

If you’re on a standard variable tariff

The average unit price for dual fuel customers on standard variable tariffs, subject to Ofgem’s price cap, paying by direct debit will be limited to 34.0p/kWh for electricity and 10.3p/kWh for gas, inclusive of VAT, from 1 October.

These are average unit prices, the unit rate itself varies by regions and the full list of rates have been passed to suppliers to ensure that they are used to calculate bills in Great Britain from 1 October. See the full list of regional rates.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energy-price-guarantee-regional-rates

······

Example savings based on your type of home

For households in Great Britain, under the new Energy Price Guarantee, the average home will save an average of £1,000 and the average flat will save £700.
16652953622787844778435235443075.jpg


圖片附件: 16652953622787844778435235443075.jpg (22-10-9 14:02, 134.4 KB) / 下載次數 17
/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Y3MzIyfDg5ZmRhMjVlfDE3NTI2NTk2NDl8MA%3D%3D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