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不要憂慮,難道你不比鳥兒? [打印本頁]
作者: ABC-DAD 時間: 22-6-24 09:03 標題: 不要憂慮,難道你不比鳥兒?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2-6-24 09:04 編輯
我在小朋友的童年常聽這首歌
遇到難做的教育決定,加添了很大力量。
作者: 0030 時間: 22-6-24 09:29

作者: cow 時間: 22-6-24 10:26
ABC-DAD 發表於 22-6-24 09:03 
我在小朋友的童年常聽這首歌
遇到難做的教育決定,加添了很大力量。
隨遇而安
船到橋頭自然直
作者: ABC-DAD 時間: 22-6-24 11:06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2-6-24 11:06 編輯
信心,讓兒女要飛多遠,就多遠

作者: ABC-DAD 時間: 22-6-24 11:29
有一個女仔,十五歲不到就主動去外國 Boarding, 有獎學金的好科不回港讀,選擇回去有排球隊的大學,因中學成為team Cap,結果一U就入校隊做正選主力。
Gap year 去讀針灸…日語,老師推佢考N1…
成功還有點距離,不過死神曾多次擦身而過。
想做的事,一向很堅定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6-24 15:59
跑步的頓悟是這樣的,當跑到最倦最渴最辛苦時,想想正確的跑步姿勢,呼吸方法,精神狀態,調整自己回到基本步,原來又舒服好多,繼續上路。
跑步時,因為倦,因為忘記初心,因為大意,放任犯錯,結果必然愈來愈辛苦。
鳥兒保留鳥兒的天性,多快樂。
作者: ABC-DAD 時間: 22-6-24 16:12
海闊天空。
作者: 喊包媽媽 時間: 22-6-25 12:33
發人深省,一切也交給上天,自能平安

作者: ABC-DAD 時間: 22-6-25 16:39
感謝幾位網友家長留言;可能各自有不同背景,希望每位家長都有自己的信仰去堅持。
往後或會分享一些學術以外的經歷,畢竟父母世界的事,必有世界的方法去預備。
作者: ABC-DAD 時間: 22-6-30 14:28
這個肥仔的視頻太有感覺啦
再來一個克理斯視頻
有東西文化交流的愉悅呀。
香港的精彩,不就是東西文化交流的結果嗎?
作者: ABC-DAD 時間: 22-7-2 07:41
昨天是美好的日子感恩
作者: ABC-DAD 時間: 22-7-2 08:01
香港,海闊天空
作者: ABC-DAD 時間: 22-7-4 13:59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2-7-4 14:22 編輯
法國女科學家諾貝爾獎得主
Lecture
作者: iloverainbow2 時間: 22-7-6 00:54
多謝分享,順其自然其實也是好事

作者: ABC-DAD 時間: 22-7-6 01:25
回覆 iloverainbow2 的帖子
謝謝到訪
放一個視頻的link有不同國家的教育簡介
我自己覺得可以開闊下眼界
作者: chanti 時間: 22-7-13 07:23
ABC-DAD 發表於 22-7-6 01:25 
回覆 iloverainbow2 的帖子
謝謝到訪
好介紹

作者: ABC-DAD 時間: 22-7-13 11:05
回覆 chanti 的帖子
謝謝,啱睇就好
作者: ABC-DAD 時間: 22-7-13 11:30
我想過幾日互動一下轉校插班的經歷…
作者: ABC-DAD 時間: 22-7-13 11:35
可以在這互動一下過階段性轉校插班之類的經歷…
要想想,清晰一下模糊的印象
作者: chanti 時間: 22-7-13 22:29
ABC-DAD 發表於 22-7-13 11:30 
我想過幾日互動一下轉校插班的經歷…
好呀!你分享既內容好有意義、深度。
我都有轉校插班的經歷…

作者: ABC-DAD 時間: 22-7-15 12:05
chanti 發表於 22-7-13 22:29 
好呀!你分享既內容好有意義、深度。
我都有轉校插班的經歷…
轉校的決定不容易呀,好在一大部分問題都是太太支援下女兒自己處理掉,方向都正面。
有香港的,也有海外的。
我女明年畢業,你孩子什麼年紀?
作者: chanti 時間: 22-7-16 20:52
ABC-DAD 發表於 22-7-15 12:05 
轉校的決定不容易呀,好在一大部分問題都是太太支援下女兒自己處理掉,方向都正面。
有香港的,也有海外的 ...
我地轉校的決定非常容易、係家長日後見到老師‘小小事 只懂罵 不懂教 沒有方法 ’、見到完全沒有教育心可言下決心要轉走。呢間仲係EK 用家話好的學校。結果轉走後,仔係各方面既成長都非常好及健康。而家係中學生, 出左國留學了。至緊要佢係熱愛學習、有人生目標。另外我細女仍在香港讀初小。

作者: ABC-DAD 時間: 22-7-16 21:02
chanti 發表於 22-7-16 20:52 
我地轉校的決定非常容易、係家長日後見到老師‘小小事 只懂罵 不懂教 沒有方法 ’、見到完全沒有教育心可 ...
面對唔理想嘅學習體驗,果斷係係好事。
小學同初中都係基礎嚟,平台唔就幾kick 手.
作者: ABC-DAD 時間: 22-7-16 21:45
同老師唔夾都影響幾大,女係boarding school 考GCE Sport 攞到唯一嘅B 因老師評佢course work C .。好在其他好理想,可以順利在six form 轉去心宜嘅coed school.各方面發展都理想。
作者: chanti 時間: 22-7-17 10:32
ABC-DAD 發表於 22-7-16 21:02 
面對唔理想嘅學習體驗,果斷係係好事。
小學同初中都係基礎嚟,平台唔就幾kick 手.
係冇鼓勵冇愛既環境長大下、係升中成績再理想下的學校下長大也得不償失、所以果斷走人。

作者: ABC-DAD 時間: 22-7-18 14:58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2-7-18 15:02 編輯
chanti 發表於 22-7-17 10:32 
係冇鼓勵冇愛既環境長大下、係升中成績再理想下的學校下長大也得不償失、所以果斷走人。
...
有一點我強調的是…
經驗告訴我,要有能力轉換更好的平台,不是集中焦(點)在不欣賞我們的關節上自暴自棄,而是要堅持把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在那些地方發光。值得欣喜的,這點你和女兒做到了。
某個他不欣(賞)我們,只是每個人不一樣就是了。
https://youtu.be/2pXXjBe1fXo就是不一樣吧了。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6 08:44
上了年紀的男人
試聽聽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6 11:21
最欣賞的版本—天鳥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7 18:12
這英語頻道很地道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7 18:25
之一一
作者: Emma1219 時間: 22-9-9 09:13
好正面,多謝你分享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9 09:31
Emma1219 發表於 22-9-9 09:13 
好正面,多謝你分享
生活有時苦有時甜,好好善待自己,加油
作者: ABC-DAD 時間: 22-9-26 09:32
感恩
哥哥進展順利,妹妹順利回到英實習,裝修亦大致附合預算,新來的姐姐也有水平。
分享一段英語教育視頻按/點擊
作者: ABC-DAD 時間: 22-11-3 21:08
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 ... p;extra=&page=4
「一個舊貼父母嘅時間係子女最好嘅補充劑」
作者: ABC-DAD 時間: 22-11-3 21:26
細個同囡打排球,估唔到去到英國佢越打越有火。
回顧過去,兩兄妹通過玩體育,發展到唔錯嘅社交態度同能力。
都算安心了。
作者: ABC-DAD 時間: 22-11-3 22:02
感恩
作者: ABC-DAD 時間: 22-11-4 00:51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2-11-4 02:18 編輯
想係度放條link,係一篇關於「兒童發展心理學」。
畀有興趣嘅網友睇下。
兒童發展理論與實例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2-11-4 08:52
ABC-DAD 發表於 22-7-16 21:45 
同老師唔夾都影響幾大,女係boarding school 考GCE Sport 攞到唯一嘅B 因老師評佢course work C .。好在其 ...
呢個有親身感受。
同校同科唔同老師帶,阿女表現完全唔同。
同邊班 friend 玩影響都好大。
所以小朋友長大不確定因素其實都好多。

作者: ABC-DAD 時間: 22-11-4 09:21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2-11-4 09:26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22-11-4 08:52 
呢個有親身感受。
同校同科唔同老師帶,阿女表現完全唔同。
不確定因素越大個,家長越覺得無能為力,識到咩朋友/同事,我地管唔到,一切全靠之前建立嘅價值觀同家庭關係。自己嘅經歷,聆聽者嘅角色,家長一定要好好守住,要佢地相信,在任何情況,最佳/最後嘅聆聽者必需是自己父母。
但最好唔去扮演問題解決者,千萬唔好佢地一有唔如意就只諗起父母。
成熟嘅人必定要有自己探索問題嘅欲望。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2-11-4 13:39
ABC-DAD 發表於 22-11-4 09:21 
不確定因素越大個,家長越覺得無能為力,識到咩朋友/同事,我地管唔到,一切全靠之前建立嘅價值觀同家庭關 ...
有一個Tedtalk 講,家長做的事,就好像蝴蝶在香港拍翼,會唔會在美國產生風暴。好重要,蝴蝶唔拍翼,風暴無可能發生,但拍咗,亦有太多不可控因素影響。

作者: ABC-DAD 時間: 22-11-4 14:45
shadeslayer 發表於 22-11-4 13:39 
有一個Tedtalk 講,家長做的事,就好像蝴蝶在香港拍翼,會唔會在美國產生風暴。好重要,蝴蝶唔拍翼,風暴 ...
要知道蝴蝶拍翼,牠目的不是為那個風暴呀。拍翼的也不只那一隻蝴蝶呢,不可確定的因素,就是能做成不可確定的影響啊!
不會為避風而花時間對付那不可及的蝴蝶,而會預早建立並執行避風計劃啊。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2-11-4 14:50
ABC-DAD 發表於 22-11-4 09:21 
不確定因素越大個,家長越覺得無能為力,識到咩朋友/同事,我地管唔到,一切全靠之前建立嘅價值觀同家庭關 ...
非常同意,所以我認為十一二歲前更加需要家長高度參與,將正確價值觀,解難能力等灌輸俾小朋友。之後嘅事,就算聽天由命都唔會離晒罩。
作者: ABC-DAD 時間: 22-11-4 15:15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2-11-8 04:13 編輯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2-11-4 14:50 
非常同意,所以我認為十一二歲前更加需要家長高度參與,將正確價值觀,解難能力等灌輸俾小朋友。之後嘅事, ...
對啊,起馬可以安撫到我自己先
不過我覺得真係Work 嘅。
作者: cow 時間: 22-11-4 16:07
ABC-DAD 發表於 22-11-4 09:21 
不確定因素越大個,家長越覺得無能為力,識到咩朋友/同事,我地管唔到,一切全靠之前建立嘅價值觀同家庭關 ...
所以, 我覺得最要係建立良好價值觀同家庭關係。至於教育兒女, 儘量提供好環境, 提供機會, 但採取積極不干預政策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2-11-4 19:31
我會形容我的做法為不主動干預政策,如果女兒開口要幫忙,我會變身積極幫助 mode.

作者: ABC-DAD 時間: 22-11-4 20:12
shadeslayer 發表於 22-11-4 19:31 
我會形容我的做法為不主動干預政策,如果女兒開口要幫忙,我會變身積極幫助 mode.
...
我估我地做Daddy 嘅都大同小異。
積極………留意同預備作戰
不主動干預……一吹雞,千軍萬馬來相見
係咪咁上下?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22-11-4 23:12
ABC-DAD 發表於 22-11-4 20:12 
我估我地做Daddy 嘅都大同小異。
積極………留意同預備作戰
形容得好

作者: ABC-DAD 時間: 22-11-5 16:30
cow 發表於 22-11-4 16:07 
所以, 我覺得最要係建立良好價值觀同家庭關係。至於教育兒女, 儘量提供好環境, 提供機會, 但採取積極不干預 ...
忘記歡迎你到訪
抱歉。
我有個壞習慣,喜歡用視頻說話。找到兩個有點內容的
女科學家
男科學家
再次歡迎你
作者: ABC-DAD 時間: 22-11-8 04:16
文學x戲劇教育
之四
作者: ABC-DAD 時間: 22-11-8 04:31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2-11-8 20:23 編輯
ABC-DAD 發表於 22-6-25 16:39 
感謝幾位網友家長留言;可能各自有不同背景,希望每位家長都有自己的信仰去堅持。
往後或會分享一些學術以 ...
幾乎忘記左呢件事,遇到好材料,又可以試試分享一下自己小朋友在學校接受過的戲劇教育。
先睇一睇三個視頻
(一)按入
(二)按入
(三)按入
樓上嘅貼係 (四)
我希望寫下由我自己第三者角度,見到參與左戲劇教育之後,小朋友有左咩改變。
作者: ABC-DAD 時間: 22-11-12 11:55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2-11-20 10:51 編輯
兩兄妹分別在青衣一間幼稚園上兩語班同國際班,有相當多活動,其中英文課都是同一位老師,課堂有不同國家文化場景,好似做Project 咁,有角色扮演,小朋友參與機會相當多,有家庭作業,但唔係抄寫方面,大多是閱讀,帶一部份遊戲創作,模糊嘅記憶佢似讀音樂戲劇教育,菲律賓裔美國人,好開朗,爸爸係牧師,有咩得着呢?眼見一班同學好主動參與老師活動同喜歡同不同人互動。
小學,兩個都返同一間津貼小學,傳統中相對非常活動教學,但大部分老師都是比較傳統嘅老師,但在校長大力推動下,老師同課程有正面嘅改變。但對讀國際班為基礎嘅妹妹,紀律方面就唔係好享受,幸好成績不錯,由其英語方面,人又比較活潑得意(佢自己都同意),大部分老師都隻眼開隻眼閉,加上哥哥及同校嘅表兄姐好受老師疼愛,大樹好遮陰,連高年班同學都照顧。
小學有NET, 又有不同主題活動,高小又有英語話劇,放學後佔據一定時間,咁我見到啲咩呢,用唔同嘅媒介學習英語,會有興趣更深入啲去瞭解文本內容,妹妹在英升學是在英國文學攞到不俗嘅成績,我感覺是有提供一定嘅營養。
哥哥在小學同中學都有參與舞台活動,中英語文掌握都算出色,講寫都應付到升學需要。
高中選科,兩個都選理科,我認知裏面認為-早前嘅語文基礎對獨立處理學業/社交能力都有重要作用正面影響。
參與語文發展活動,兒童話劇、粵曲、朗誦、寫作、學書法/創意水墨畫/陶瓷等等文化活動,作為課堂以外嘅體驗活動,可以調適死板課業嘅枯燥,享受語文帶來嘅樂趣,簡接提升小朋友內在氣質,好事?我覺得係嘅,前提,老師享受分享畀小朋友當中嘅樂趣,多於揾錢得獎等等。
希望有同道中人分享一下,相信一定有網友JM 有相似嘅經驗。
作者: ABC-DAD 時間: 22-11-12 12:08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2-11-18 20:03 編輯
參與畫劇活動,對故事背景要瞭解,要比觀眾多及深入吧,認識不同角色特質,環境,服裝、場地,出場順序還有其他種種,對閱讀理解同寫作起到一定實質作用,前提是能否樂在其中。
這週末,祝大家身心健康愉快。
作者: ABC-DAD 時間: 22-11-18 20:19
這裹,我再加一個着眼點,那就是運動。
我必需強調,運動對身心發展起很大作用,幸運地,他兩從學前興趣到小學,就由多樣化集中到兩三樣有興趣發展落去嘅項目,中學亦奏考有適合嘅舞台,配合佢地水平發展社交,團隊合作,體育精神等等,學會搏盡無悔。…續
作者: ABC-DAD 時間: 22-11-19 09:50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2-11-19 11:43 編輯
在最初做父母的日子,我們試著當農夫
-提供土壤,提供營養,提供水。
-又修剪
-又換盆
到看出了什麼苗,又要防蟲,又要除草
-時刻都看顧,觀察,都圍着他們轉。
累了,會有情緒;不明白,會有情緒。
經歷多了,去學點兒童心理的事,請教有經驗的,跟前人討論,明白了,又從新出發。
他們不是植物,是有生命的獨立個體,要動起來。
那就由農夫轉為牧羊人,選牧場,做羊欄,找不同季節的飼料。
那放牧的路徑也要規劃呀!就走着瞧吧!可走失了就頭大啦。
那就找同路的互相照應一下唄。
最最重要的,是累了要自己懂休息,牧羊人不休息,羊又怎會停呢。
放羊、看羊,不時會趕羊,看看有必要時能跑起來不。
往後的日子,就看放和放的多,更多的是他們來看我們。
羊都自己跑起來了,而我們…..跑不動了。
作者: capricornbb 時間: 23-1-21 01:18
多謝分享
作者: ABC-DAD 時間: 23-1-27 10:14
回覆 capricornbb 的帖子
好開心,原來有你/你地會睇
作者: annamum2 時間: 23-2-17 15:59
多謝分享,教小朋友時心累也值得看
作者: ABC-DAD 時間: 23-2-27 10:46
去完九州,返到香港,更。有家嘅感覺
作者: ABC-DAD 時間: 23-2-27 10:56
享受生活甜酸苦辣,就算一竅不通,肯認真學習實踐,也對得住天地父母啦。
作者: 流浪地球 時間: 23-2-27 11:19
李宗盛 Jonathan Lee【凡人歌 Song of an ordinary man】
https://youtu.be/mfQel3jxK-g
作者: 流浪地球 時間: 23-2-27 11:31
問你何時曾看見,這世界為了人們改變!歌詞填得實在太好了!
作者: ABC-DAD 時間: 23-2-27 14:32
我非常討厭李忠#,不是我杯茶
作者: 流浪地球 時間: 23-2-27 15:00
「飄洋過海來看你」可曾記起此曲。
作者: 流浪地球 時間: 23-2-27 15:54
人啊,真係善變!真係不必太認真,吹吓水就可以。
作者: ABC-DAD 時間: 23-2-27 18:51
只要不變成自己最討厭那種就滿足了。
那種改頭換面,鬼鬼祟祟,拖拖拉拉就比李宗#更討厭
我只討厭李比我高大,比我有才、比我風流吧了。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2-27 18:54
ABC-DAD 發表於 23-2-27 18:51 
只要不變成自己最討厭那種就滿足了。
那種改頭換面,鬼鬼祟祟,拖拖拉拉就比李宗#更討厭
你比他幸福啊
作者: ABC-DAD 時間: 23-3-19 19:56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3-3-19 21:41 編輯
人才話題
人才點解要搶,好好地辦好教育,未來輸出人才就最實際。
教育改進宜由小學做起,教學語言用返母語啦,另加語言課,真正三語,母語,普通話,外語:英語,日語,泰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俄語。這種小學教育,何愁外地精英不來港建立跳板。
作者: ABC-DAD 時間: 23-3-19 20:05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3-3-19 20:56 編輯
未來嘅教育,知識面之餘,語言文化同社交能力會起到不一樣嘅效果,速成、(超)前教育只會引伸更多問題。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3-20 08:29
ABC-DAD 發表於 23-3-19 19:56 
人才話題
人才點解要搶,好好地辦好教育,未來輸出人才就最實際。
香港沒有優勝的地方,誰也不來.
相反.香港有獨特的優勢, 自然有人才聚集.
看不見香港的優點.那會是人才嗎?
作者: ABC-DAD 時間: 23-3-20 09:18
stillgood20 發表於 23-3-20 08:29 
香港沒有優勝的地方,誰也不來.
相反.香港有獨特的優勢, 自然有人才聚集.
你不就是個人才嗎?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3-3-20 12:22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3-3-20 12:22 編輯
ABC-DAD 發表於 23-3-20 09:18 
你不就是個人才嗎?
咩係”人才”?
對我來說, 只是擁有專業知識和執行個別專業職位的人仕, 在社會上, 工作帶來順暢, 而已!!!
按這條件, 我並不合適.
---
而我這種自說自話, 啱聽, 只能夠開心一下. 毫無建樹.
唔啱聽, 只係廢老一名. 不合時宜. 個咀又合唔上. 個腦又胡思亂想, 而已!!!
---
現在, 咩, 係最緊要.
好似老兄咁, 活得輕松, 自由, 健康,….(其實, 我都係).
---
而我兩個囝, 我少說話. 只要, 一步一步來, 去做合適自己的.
千祈唔好當自己係人才.
路, 便慢慢行出來.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3-20 13:32
ABC-DAD 發表於 23-3-19 19:56 
人才話題
人才點解要搶,好好地辦好教育,未來輸出人才就最實際。
教育正如你農夫之说,係要播种先,慢慢培养,要一代/25年之后才知道结果。但第一代学生要有第一代适合的老师,两者加起来就是两代,50年时间。
时间不等人,香港,国内及海外都要抢人才,因为之前的教育在各地都有优点及缺点,係有互补优势。
我一直认为自己夠竟想孩子将来如何,在香港接受基础教育之余,同时也要增润,看大一点的格局,不要完全跟教育官员果套。到今天,我认为自己是走正确的路。
你提到语言,你觉的应该用母语教学,我觉的两文三语並行,如果可以的话让有能力学生用英语或者普通话上课。
其他语系,香港根本缺乏这方面的教师。儿子在初中的时候学西班牙语,都係放在实用性,大学时学日语係为个人兴趣。
现今精英却步唔嚟香港最大原因是
1。居住环境:又贵又细;
2。子女教育:指的是国际学校学位。
投资推广署都要为外商、外籍人才帮手揾I S学位,现在可能好些。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3-3-20 13:59
ANChan59 發表於 23-3-20 13:32 
教育正如你農夫之说,係要播种先,慢慢培养,要一代/25年之后才知道结果。但第一代学生要有第一代适合的 ...
昨日同孩子講開AI的影響, 確信當日為孩子選的教育路係正確的, 亦更相信掌握英文的重要性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3-20 14:07
poonseelai 發表於 23-3-20 13:59 
昨日同孩子講開AI的影響, 確信當日為孩子選的教育路係正確的, 亦更相信掌握英文的重要性
...
你們談到AI的影響,你有什麼可以分享。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3-3-20 14:40
ANChan59 發表於 23-3-20 14:07 
你們談到AI的影響,你有什麼可以分享。
都係講需要什麼skills, 除了你之前講過分辨資訊真假和比指令能力,我覺得有common sense 係好重要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3-20 17:37
poonseelai 發表於 23-3-20 14:40 
都係講需要什麼skills, 除了你之前講過分辨資訊真假和比指令能力,我覺得有common sense 係好重要
...
對於現代人 common sense 有時係苛求。

作者: ABC-DAD 時間: 23-3-20 22:29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3-3-20 23:13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3-3-20 13:32 
教育正如你農夫之说,係要播种先,慢慢培养,要一代/25年之后才知道结果。但第一代学生要有第一代适合的 ...
我覺得二十年前所講既兩文三語以經好落伍。種一定要盡量撒係好土,小學的資源一定要好好規範,我講嘅只係框架,「國際學校」幾個字只係標籤,做得好嘅品牌係內容比較重要。
引入好嘅老師,難道唔係人才?香港最大嘅結構性問題,係因為過往嘅成功經驗,引至上一代精英階層思維跟唔上環境同境爭。
我認為12年就已經就培育到三屆嘅大學畢業生,(可以成為好嘅老師)五十年未免太保守。
現實啲講,如果係高級打工仔或以上,難道無Housing?加Education allowance etc…
國際學校嘅位咪就係外國打工皇帝離港後,由本地家長接收左咩?
人才跟資本行,有好嘅營商環境,方便嘅生活圈,其他見步行步啦。
我指嘅母語教學,兩文三語,係要分開學習用語言嘅發展同外國語言文化發展。
我好少標籤自己行咩路有幾成功,但係我並非行你講嘅「完全跟教育官員果套」。
發展語言由小學開始,小學課程好簡單,多學電腦語言同外語,係我指嘅兩文「三語」
失體講句,我最近同舊時小學家長同校長聚會,發現同學仔們不少現時都能操一種歐洲語言加一種亞洲語言,中英文係基本嘅啦。
作者: ABC-DAD 時間: 23-3-20 22:38
我猜測大概5年左右,用AI學外語會好方便。
作者: ABC-DAD 時間: 23-3-20 22:42
ANChan59 發表於 23-3-20 17:37 
對於現代人 common sense 有時係苛求。
我在國內同香港,遇到唔少有common sense 嘅年輕人,都係睇教育素養嘅,而學校教育只佔一部分。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3-3-20 22:42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23-3-20 22:58 編輯
ABC-DAD 發表於 23-3-20 22:29 
我覺得二十年前所講既兩文三語以經好落伍。種一定要盡量撒係好土,小學的資源一定要好好規範,我講嘅只係框 ...
巧厲害,“能操”意思是?香港有那個語境嗎?大Y在大學學西班牙語,畢業後就呻衹學了皮毛,稱不上“能操”吖。
作者: ABC-DAD 時間: 23-3-20 22:55
Yanamami 發表於 23-3-20 22:42 
巧厲害,“能操”意思是?香港有那個語境嗎?
在港有學習再到外國遊學一年,有法、德、意..,亞洲語言香港好普遍,日、韓、泰…咁人地講我信嘅,細個都知各有各學習嘅。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3-20 22:56
ABC-DAD 發表於 23-3-20 22:29 
我覺得二十年前所講既兩文三語以經好落伍。種一定要盡量撒係好土,小學的資源一定要好好規範,我講嘅只係 ...
你太多要点,我暂时不能一一回覆,交流。
我只针对为什么我用25年为一代,我係学自北欧从事教育的朋友,我也问过点解係25年,而不是10年或者更短。
他们的答复是由出世,学前,小学,中学,大学(optional)加工作到25岁才是一代。你之前说由小学做起,到大学毕业已经16年。不能单计大学毕业乘3。
为何要多一代,就係假设现在的教育理念要整改,然培养新一代人,然后按成效再调整,以北欧经验就加多一代。因为一直不少人推祟北欧教育,所以我用它作框架。
当然现在兴中国速度,不过古语说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五十年都係五折。
我一向唔会跟足教育局係好清楚,我都知道任何独立思考能力嘅父母都不会盲目跟从,你应该不会例外。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3-3-20 23:00
ABC-DAD 發表於 23-3-20 22:55 
在港有學習再到外國遊學一年,有法、德、意..,亞洲語言香港好普遍,日、韓、泰…咁人地講我信嘅,細個都知 ...
咁可以係當地浸一年又好好多,不過有幾多學生可以咁“奢侈”呢?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3-20 23:10
回覆 Yanamami 的帖子
咪大Y及J 渣啰,学艺不精!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3-20 23:15
回覆 ABC-DAD 的帖子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3-3-20 23:25 編輯
唔少係几多?
我见到香港国内及香港也有人係有common sense,但係佔小数,后生比老年当然会好d。
我上面反问Poonseelai,係讲紧如何应用在Al。

作者: ABC-DAD 時間: 23-3-20 23:18
Yanamami 發表於 23-3-20 23:00 
咁可以係當地浸一年又好好多,不過有幾多學生可以咁“奢侈”呢?
問題係有幾多父母明白個方向,又願意支持?
花錢玩特異功能,自少三C 一直嘅人都唔少啦。一玩十二年,條數點計,各有自己算盆。
作者: ABC-DAD 時間: 23-3-20 23:23
ANChan59 發表於 23-3-20 23:15 
回覆 ABC-DAD 的帖子
唔少係几多?
歡迎你兩位繼續,我可以學下嘢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3-3-20 23:34
ABC-DAD 發表於 23-3-20 23:18 
問題係有幾多父母明白個方向,又願意支持?
花錢玩特異功能,自少三C 一直嘅人都唔少啦。一玩十二年,條數 ...
三私一直既家庭係代表唔到大衆呢,而且當中亦唔係大部份由始至終堅持到。其實幼稚園時啲媽咪已講緊報西班牙語定法文好,又有去學coding, 五花百門吖。但又有幾多個堅持到學到“能操”吖?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3-20 23:40
Yanamami 發表於 23-3-20 23:00 
咁可以係當地浸一年又好好多,不過有幾多學生可以咁“奢侈”呢?
J在DBS學西班牙語係因為小六去EPGY上堂,見加州係雙語系,所以有興趣,加上有師兄捐款資助有興趣師弟學費。他沒有再考慮去美國讀書就放低咗,現在就有困難接受外國捐錢,水洗都唔清!
日語係入大學係自己買課程自學,加上不時去日本睇波及搵好嘢食逼住要講,他執行李去倫敦也有帶日文的課本。我問過他會否考標準試,他講過冇興趣,是什麼級別,他說是中級,希望讀到高級。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3-3-20 23:48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23-3-20 23:58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3-3-20 23:40 
J在DBS學西班牙語係因為小六去EPGY上堂,見加州係雙語系,所以有興趣,加上有師兄捐款資助有興趣師弟學費 ...
有興趣就學得特別快。細Y因為追星學韓文,年頭去韓國玩,同我個韓國朋友都對到咀,出去遊逛都係個“能操”既遊客。情況同J一樣,唔考試,根本唔知到咩水平。日文佢無乜太大興趣,衹係Yr12讀過一年Beginner, 應該好快會俾番哂老師。
作者: ABC-DAD 時間: 23-3-20 23:59
Yanamami 發表於 23-3-20 23:34 
三私一直既家庭係代表唔到大衆呢,而且當中亦唔係大部份由始至終堅持到。其實幼稚園時啲媽咪已講緊報西班牙 ...
咁就無從稽考,堅持到最後有成果係好合理,特別資源少嘅家庭,集中啲把力用在關節眼會有意想不到效果。
揾到可信嘅路標,又信心夠,或者就係主要嘅分別。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3-3-21 00:03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23-3-22 14:05 編輯
ABC-DAD 發表於 23-3-20 23:59 
咁就無從稽考,堅持到最後有成果係好合理,特別資源少嘅家庭,集中啲把力用在關節眼會有意想不到效果。
揾 ...
學語文真係要有興趣。好多時的幼稚園或初小開始學外語(唔計英普)都係父母一廂情願揀。如果係個細路/年青人自己想學,就事半功倍。最記得中一細Y同佢D同學話學韓文,個個碌大對眼問:你阿媽俾你學呀? 嘖嘖稱奇,心諗嘥時間學D無用野都俾?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3-21 00:11
Yanamami 發表於 23-3-20 23:48 
有興趣就學得特別快。細Y因為追星學韓文,年頭去韓國玩,同我個韓國朋友都對到咀,出去遊逛都係個“能操” ...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3-3-21 00:16 編輯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3-3-21 00:15 編輯
他可以問路,自己從東京坐大巴去鹿島睇亞洲冠軍球會杯決賽,很多日本人都唔知點去鹿島。因為成個島都係只有一支球隊出名,島上好少人連ATM機都冇。
跟日本導演和居酒屋老闆傾清酒,朱古力,記錄片,咖啡。
帶我哋去排隊食高性價比米芝蓮定食,果次冇外國人排隊,他介紹日文餐牌然後幫我哋點餐,Ok喎!
當年已經有翻譯Apps,他都冇用到,係地鐵、國鉄又識睇地圖,渣得嚟勉強夠用。
如非必要,佢好憎考試,連最有興趣嘅清酒及威士忌,他夠能力考taste master,他都冇去考,我有朋友飲咗幾十年威士忌,同佢飲咗兩次,都話佢好掂。

作者: ABC-DAD 時間: 23-3-21 00:15
Yanamami 發表於 23-3-21 00:03 
學語文真係要有興趣。好多時的幼稚園或初少開始學外語(唔計英普)都係父母一廂情願揀。如果係個細路/年 ...
我明白,事實真係咁架,好多家長唔喜歡小朋友睇漫畫動漫,我無問題嘅喎,小學就鼓勵佢地學多啲嘢。多一種語言文化就多左好多社交技能。
我有暗中發功幫佢地選讀物嘅體驗,無必要廹,放誘餌/改造種植環境,係我玩磯釣/有機耕種體會嘅心得。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3-3-21 00:18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23-3-21 00:25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3-3-21 00:11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3-3-21 00:16 編輯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3-3-21 00:15 編輯
夠用了。去韓都係靠細Y,不過此人面皮薄,係拒絕同我講價。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3-3-21 00:20
ABC-DAD 發表於 23-3-21 00:15 
我明白,事實真係咁架,好多家長唔喜歡小朋友睇漫畫動漫,我無問題嘅喎,小學就鼓勵佢地學多啲嘢。多一種語 ...
高手。我無利誘呀,不過我同佢講過,衹要佢開聲話要學既野,我唔會托手掙。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3-21 00:26
Yanamami 發表於 23-3-20 23:48 
有興趣就學得特別快。細Y因為追星學韓文,年頭去韓國玩,同我個韓國朋友都對到咀,出去遊逛都係個“能操” ...
J在倫敦未夠一年已經去咗四個歐洲國家玩,瑞典,法國,冰島,比利時。他都係一招了— 英語。
我都奇怪,我80年代去比利時短宣,英文係難溝通,因為南面法語系,北面荷蘭語系。可能當年未有歐盟,比利時人冇乜興趣學英文,成立歐盟之後,可能多咗人學。脫歐之後就唔知點樣演變。
比利時除咗朱古力,什麼係最出名嘅?

作者: ABC-DAD 時間: 23-3-21 00:27
我的做法,就是不不經意把我想他們學的的成為他們的愛好,不過不是每一次都得心應手。
說到經驗呢?總要累積足夠失敗才可以找到成功的竅門。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3-3-21 00:28
Yanamami 發表於 23-3-21 00:18 
夠用了。去韓都係靠細Y,不過此人面皮薄,係拒絕同我講價。
Negotiations 係一門學問!遲啲會ok啦。

作者: ABC-DAD 時間: 23-3-21 00:30
ANChan59 發表於 23-3-21 00:26 
J在倫敦未夠一年已經去咗四個歐洲國家玩,瑞典,法國,冰島,比利時。他都係一招了— 英語。
我都奇怪, ...
啤酒都幾出名。
|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