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疫情下,那個醫療學科最失勢呢? [打印本頁]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2-20 14:40     標題: 疫情下,那個醫療學科最失勢呢?

話說近期Covid19 在香港爆發第五波疫情,確診人數倍數上升,
基本上醫管局所有醫療職系都在加強人手在前線工作,

唯獨只有藥劑職系例外:


"harm 真係全港最冇前途嘅大學醫療學科
沒有之一
話說醫管局呼籲私人醫護人員幫手抗疫
但一入網站睇
幾乎所有醫護人員都有份可以申請
藥劑師除外…
呢排咁重要咁缺人嘅情況藥劑師都冇份參與
https://www.ha.org.hk/visitor/ha_visitor_index.asp......"

https://www.facebook.com/CUHKSecrets/posts/4616146221822790


醫管局現增聘自選兼職,唯獨沒有藥劑師職系呢!

https://www.ha.org.hk/visitor/ha ... n=100&

2間大學藥劑系收生要求很高的呢!
CU:4C+2X:LQ31
HKU:Best 6: LQ37

https://www.jupas.edu.hk/f/page/3667/af_2021_JUPAS.pdf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2-20 14:47

藥劑師淪為配藥員﹗幾十人爭一份工 行情不似預期

2025年人手飽和?藥劑師入行前要想清楚。


https://hk.jobsdb.com/en-hk/articles/藥劑師淪為配藥員-幾十人爭一份工-行情不似預期/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2-20 17:34     標題: 回覆樓主:

藥劑師淪為配藥員﹗幾十人爭一份工 行情不似預期


https://hk.jobsdb.com/en-hk/articles/%E8%97%A5%E5%8A%91%E5%B8%AB%E6%B7%AA%E7%82%BA%E9%85%8D%E8%97%A5%E5%93%A1-%E5%B9%BE%E5%8D%81%E4%BA%BA%E7%88%AD%E4%B8%80%E4%BB%BD%E5%B7%A5-%E8%A1%8C%E6%83%85%E4%B8%8D%E4%BC%BC%E9%A0%90%E6%9C%9F/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2-20 20:21     標題: 回覆樓主:

註冊藥劑師名單

名單中有註明藥劑師畢業的院校,
基本上大部份都係外國及台灣等地受訓,之後在香港註冊,所以上文提到藥劑師飽和之說,不無道理!

https://www.ppbhk.org.hk/tc_chi/list_pharmacists/list.php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2-21 11:54

那麼,現在疫情嚴重的時期,那個醫療部門最好做呢?

UM。。其實係無的。。。

作者: csbaik    時間: 22-2-21 22:51

焯媽媽 發表於 22-2-21 11:54
那麼,現在疫情嚴重的時期,那個醫療部門最好做呢?

UM。。其實係無的。。。

佢地做到C咁濟,水的唔得閒飲,尿都唔得閒疴,但冇人體諒,冇人同情,仲要比人話服務唔好。真凄凉!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2-22 16:19

csbaik 發表於 22-2-21 22:51
佢地做到C咁濟,水的唔得閒飲,尿都唔得閒疴,但冇人體諒,冇人同情,仲要比人話服務唔好。真凄凉!
...

記得有套美劇 Good Doctor,「好醫生」的主角是一位患有高功能自閉症的外科醫生,

因為與人相處有困難,所以高層建議他入病理部,主要支援診斷病患者。

家人便是在某聯網龍頭醫院的病理部工作。

不用接觸病人,但同樣地 「水的唔得閒飲,尿都唔得閒疴 」


近2年,一波又一波的疫情,高壓到透不到氣。


最搞笑係,疫情初期,每位同事每日配給2個口罩,
疫情前,每天起麻要用4個口罩,所以,根本無可能飲水呢!

作者: csbaik    時間: 22-2-22 17:18

焯媽媽 發表於 22-2-22 16:19
記得有套美劇 Good Doctor,「好醫生」的主角是一位患有高功能自閉症的外科醫生,

因為與人相處有困難, ...

我識的朋友真係咁,信不信由你。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2-22 19:42

csbaik 發表於 22-2-21 22:51
佢地做到C咁濟,水的唔得閒飲,尿都唔得閒疴,但冇人體諒,冇人同情,仲要比人話服務唔好。真凄凉!
...

我认識两个退休医管局人员,回去做义工,我们一班朋友向他们Salute!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2-23 16:16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2-23 16:18 編輯

回覆 csbaik 的帖子

完全相信。感謝各位前綫醫護,包括低調的藥劑部。

讓人覺得極度失望的是醫療架構和醫管局管理層。


將失一令,軍破身死。


唏噓。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2-27 22:14

看到這個貼文,想和大家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CivilSecrets/posts/1396385937457186


【註冊醫務化驗師】
我係醫務化驗師,即係化驗室做新冠肺炎檢測既人。對於近月檢測速度嚴重滯後,我想講講醫務化驗業既人手同薪酬問題,至於政府既檢測策略以及上面專才,本人已再無力氣評論。
香港現有約4200名註冊醫務化驗師(FYR:註冊護士有約45000名),扣除管理層/已退休/轉行人士,粗略推算下,可能只有3500-4000名前線醫務化驗師。而該4000名醫務化驗師分佈於最少4個專科,即病理解剖學,血液及血清學,化學病理學,微生物學。而負責新冠肺炎檢測既醫務化驗師,隸屬微生物學部,再轄下既分子病理部。粗略推算,在公/私營界別,可能只有少於500名前線醫務化驗師負責全港新冠肺炎檢測。
第一波疫情至今,新冠肺炎檢測總數目估計約四千萬,即一名醫務化驗師負責約八萬次檢測。即使係疫情穩定0確診,公眾生活慢慢恢復正常時,我地化驗室既screening都係從未間斷。而第五波疫情至今短短2個月,估計檢測數目可能已經貼近一千萬。短時間內,面對空前既檢測數目,我相信我地呢幾百個人已經爆曬煲,莫講我地血肉之軀,檢測用既儀器都跪低埋。即使我地非常不情願及無奈,但檢測速度嚴重滯後實屬意料中事。
第二,想講講薪酬問題。雖然醫務化驗課程學位化已經接近20年,惟醫務化驗師薪酬一直比其他程度相若既專職醫療人員如放射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低。香港醫務化驗師超過6成係公營界別執業(即醫管局/漁護署/衛生署等),而在私營界別執業則少於4成(包括負責強檢既私營醫務化驗所)。
私營醫務化驗所:無論規模薪酬福利一般都較公營界別/私家醫院低,因此大部份本地畢業生更傾向投身醫管局。所以即使佢地強檢期間博命增聘人手,惟私營市場醫務化驗師個pool本身就有限。即使高薪增聘,招聘阻力仍然存在。
漁護署及衛生署:兩年前仍用起薪點pt 8請人,出手比私營醫務化驗所更低。直至上年先同其他專職醫療人員睇齊(pt14)。但這項職系改革足足比醫管局遲左十三年。
醫管局:自2008年職系改革,不明不白地比其他專職醫療人員低一個point(pt13),入職有薪假期少7日。
醫務化驗師係整個醫療系統屬於比較後勤,公眾對我地認識好少。基本上我地就係化驗室到默默耕耘地化驗同出報告。疫情下,最chur既一定係微生物學部既同事。疫情以外,其實我地既工作足跡遍佈人既一生,由出生前到死亡後,我地呢4000名醫務化驗師都參與其中。
作者: Y2kqk    時間: 22-2-28 16:05

亞女想讀藥劑,但見這科前途好似越嚟越差,都唔知鼓唔鼓勵佢讀好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2-28 16:31

Y2kqk 發表於 22-2-28 16:05
亞女想讀藥劑,但見這科前途好似越嚟越差,都唔知鼓唔鼓勵佢讀好
香港是藥劑師人才過剩,學位數目過多,與市場需求失衡。如果令千金沒有喜歡到「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往直前心態,不如考慮讀biochem,life science,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neuroscience等熱門學科,甚至public health policy.
應該還有其他,等其他高人意見。




作者: Y2kqk    時間: 22-2-28 17:17

l多謝你的意見,亞女想去英國讀藥劑,前景又怎樣呢? 謝謝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2-28 19:36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2-28 19:37 編輯
Y2kqk 發表於 22-2-28 17:17
l多謝你的意見,亞女想去英國讀藥劑,前景又怎樣呢? 謝謝

這個我不大熟悉的。女朋友兒子在英國讀藥劑,讀完考完牌,在英國工作。
簡單上妳可以上網查一下英國藥劑師收入,也許可以用作前途參考。記得有位朋友在美國藥廠工作,做研究,收入頗豐。他的第一degree是讀chemistry.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2-28 22:11

Y2kqk 發表於 22-2-28 17:17
l多謝你的意見,亞女想去英國讀藥劑,前景又怎樣呢? 謝謝

https://uk.jobted.com/browse/pharmaceutical

Here is an overview of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Also included R&D, Sales, Lab, Manufacturing and Pharmacists. You scroll down and you can find the salary in different cities.

If you click the menu and you can see the median salary by different industries.

作者: Y2kqk    時間: 22-3-1 08:27

Thanks Annie40 and ANChan59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3-1 12:51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3-1 19:49 編輯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八掛心驅使下查看,獲益良多。

剛想起女朋友妹夫是biochem 博士,回港轉入醫科,現在是公立醫院醫生,路途轉折,但亦可給年輕人作前途參考價值。

我的姪兒也是biochem博士,近年開設化驗所公司,收入更勝專業醫務。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3-1 17:32

annie40 發表於 22-3-1 12:51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八掛心驅使下查看,獲益良多。

Nice to know that.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3-2 12:50

純粹個人看法,現在是要保住整個醫療體系,重中之重,才可以勉強支持香港市民的公共衛生。

現在死亡人數遠遠超過SARS 的299人,不要再挑撥了,大家上下一心,共同抗疫,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2 17:39

3/2#天天科學 香港染疫死亡率是星加坡的4.8倍!

香港防疫策略:動態清零
新加坡防疫策略:與病毒共存。

香港疫苗(完全)接種率:69%
新加坡疫苗(完全)接種率:90% (Pfier,Modern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Wy7arPZqE


作者: b3410    時間: 22-3-5 18:53

焯媽媽 發表於 22-3-2 17:39
3/2#天天科學 香港染疫死亡率是星加坡的4.8倍!

香港防疫策略:動態清零
主要是長者,太多人未打針,或者只打了一針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6 10:40

沈祖堯緣何轉任南洋理工大學副校長?未來大趨勢:AI與醫學結合
《灼見教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eVNrxJi6sw&t=162s


未來醫療趨勢:
1.結合醫學與大數據、運用AI人工智能及機械人。
2.醫生不用死記大堆醫學名詞。
3.醫生如何運用電腦與病人溝通。
4.新的醫學院:著重跨領域跨學科的合作,理學院、工學院甚至文學院合作。
5.南洋理大內設:新加玻教育研究所:教育統合了腦神經發展、人工智能。
6.新加玻人口老化的問題,智慧城市的發展、和社會科學等結合應對。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6 14:35

沈祖曉教授一針見血地剖釋疫情對香港醫療系統的影響及反思。值得大家花點時間了解。

新冠肺炎為何沒完沒了?沈祖堯剖析世紀疫症的影響《抗疫專輯》(2020-11-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4asrQM7nyE&t=247s

1.新冠比其他疫症更難應對,原因:
2.與SARS比較,新冠:死亡率低、發病率高,傳染快,更有很多人沒病徵。新冠和SARS係2兄弟。
3.今次疫症最大問題係全球爆發,其他國家未守好疫情,造成全球互傳。
4.新冠病毒將與我們共存,類似流感。
5.研發新藥困難:病毒能夠影響免疫系統,亦會影響身體其他部份,例如肺,腎,心臟等。亦很難做到雙盲研究有道德倫理的困難。
6.中醫可主治新冠病毒?較少雙盲研究,死亡率、入ICU的研究數據與西藥沒分別。
7.香港防疫政策失誤?新冠疫情比上次SARS更難處理。
8.須加強和重複高危群組檢測。
9.公營醫療有何改善之處?多年累積的問題:Victim of our own success. 今天最大問題係人才流失。
10.需要從海內外輸入人才?
11.中國防疫有何參考之處?果斷封城有即時效用。
12.市民需正視「新常態」:英國的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 但醫療系統好易崩潰。
13.醫院須檢視各類檢查之必要。比較2019年3-5月/2020年3-5月的死亡率差不多。
14.疫情衝擊醫學教育?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3-6 15:25

搶治病患是重中之重,無論有無打疫苗,無論年齡,無論階層,每個生命也應受到平等尊重。

每天發佈會,感覺上好似非常努力地强調死者又老又無打針。(暗示:打針便無事了?)

過去一年,家庭成員超過4人(身體健康,60歲以下)分別向公立和私立醫護查詢各自打疫苗意見,回覆大意是拖延下都無妨,唔急....

至於年過九旬住老人院的家人,21年10月已通知醫務衛生署表示願意打疫苗,回覆是要同一安老院有5位以上長者願意打疫苗,政府才會安排接種服務。為免感染,長者已被禁外出超過一年,家人根本無法接老人外出之打針。

老人家無打針(特別是安老院舍的),香港政府和整個社會對疫情的態度紛圍,是責無旁貸!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3-7 14:38

焯媽媽 發表於 22-3-6 10:40
沈祖堯緣何轉任南洋理工大學副校長?未來大趨勢:AI與醫學結合
《灼見教育》
醫療/醫學/醫護,一向有白色巨塔之稱.究竟,醫學行先,還是數據Al行先?
美國,有齊先進醫學,大數據,Al.
新冠至今,死了接近一百萬人.

新加坡是家長式管治.市民對接種疫苗 .有疑問?有反對? 與病毒共存,真的有效?

我見一個數據, 咩叫做與病毒共存!
英國人口6700萬,新冠至今死了16萬人.
同樣6700萬人口的湖南省,新冠死了4人.

西方醫學,存在一些謬誤。
一般人, 已習慣了, 發現不了問題.

香港醫護同樣存在相同問題.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7 16:22

學習如何解讀科學數據:

要比較數據的話,應該要選用類近背景,例如 人口結構,人口組合,人數,年齡層,職業,家庭結構等因素,這樣比較會更有意義。


推介課程: 中大的 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

https://www.mscepb.cuhk.edu.hk/?lang=zh

衛生防護中心公佈了健康的統計數字:

肺炎的死亡數字:2003年:3877、2019年:9271、2020年:9365


https://www.chp.gov.hk/tc/statistics/data/10/27/380.html

2022年Covid的死亡數字:自第五波疫情起,共錄得 1794 宗死亡個案。(P. 6)

https://www.chp.gov.hk/files/pdf/local_situation_covid19_tc.pdf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7 16:48

本帖最後由 焯媽媽 於 22-3-19 18:01 編輯


Del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3-7 17:20

焯媽媽 發表於 22-3-7 16:48
言歸正傳,疫情下,那個醫療課程最火熱呢?

介紹一個鮮為人知的醫療專業:醫務化驗師。
我細囝修Data Science,其中一個學期, 修讀Biology.對於一向唔讀書的他.
讀Biology, 比較辛苦.
最終,成績還可以.

數據應用為主要思考.Bio上的應用, 也可去一個專業.

袁國勇兩年抗疫,有很多言論.
兩三天前, 講出一些抗疫安排,還是交精算師幫手好了.
在大規模的疫情活動下, 這也算是醫學界的進步.


…………

以上提的數據比較.英國vs湖南.當笑話一個吧!


係國內張維為教授,分析英國脫歐, 英國走下坡, 前景暗淡…
舉例說明, 一種簡單結果比較.結果背後, 英國的問題嚴重至什麼程度.各自表述.

而提出病毒共存好一些支持者, 看得很表面.
共存之前, 共存之時,共存之後.並不是想像那麼簡單.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7 17:42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3-7 17:20
我細囝修Data Science,其中一個學期, 修讀Biology.對於一向唔讀書的他.
讀Biology, 比較辛苦.
最終,成績 ...
其實我中學年代都有讀生物學的,因為學校設計課程時,無論文科/理科生,都要讀生物學,
方便畢業後,可以繼續在醫療專業上進修。

我當年的成績都幾好的呢!

印象中,AL畢業後,係可以繼續升讀護士學校,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課程的。
因為這些學科只要求考生有會考程度的生物科成績(不肯定有沒有記錯?)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7 17:47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3-7 17:20
我細囝修Data Science,其中一個學期, 修讀Biology.對於一向唔讀書的他.
讀Biology, 比較辛苦.
最終,成績 ...分析英國脫歐, 英國走下坡, 前景暗淡…
你放心好了,我身邊大把朋友飛去英國呢。
有2家人更在過年後出發呢!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3-7 18:05

焯媽媽 發表於 22-3-7 17:47
你放心好了,我身邊大把朋友飛去英國呢。
有2家人更在過年後出發呢!
說實,英國係點.我睇,當國際時事.無喜惡.
我資料係分享,唔係詆毀.
用言語去攻擊世界另一邊的一個國家.無意義.

今日油價突破一百三十元一桶.仲有預測升到150, 又話200.
小麥期貨一星期升43%.

好多現實數據影響民生.
好得人驚.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7 23:26

醫務化驗師入職醫管局起薪30k 為6大優勢產業怎麼人手長期短缺?

人手短缺其中一個原因,應該係訓練課程學額有限,
另外最主要原因,我相信係因為化驗師的知名度實在太低了。

近期火熱的疫情,跟朋友分享家人的工作,(每個)朋友數到尾,都數唔到化驗師這個工種呢!


https://www.hk01.com/職場/545175/醫務化驗師入職醫管局起薪30k-為6大優勢產業怎麼人手長期短缺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7 23:29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焯媽媽 於 22-3-9 11:56 編輯

醫務化驗師入職醫管局起薪30k 為6大優勢產業怎麼人手長期短缺?


https://www.hk01.com/%E8%81%B7%E5%A0%B4/545175/%E9%86%AB%E5%8B%99%E5%8C%96%E9%A9%97%E5%B8%AB%E5%85%A5%E8%81%B7%E9%86%AB%E7%AE%A1%E5%B1%80%E8%B5%B7%E8%96%AA30k-%E7%82%BA6%E5%A4%A7%E5%84%AA%E5%8B%A2%E7%94%A2%E6%A5%AD%E6%80%8E%E9%BA%BC%E4%BA%BA%E6%89%8B%E9%95%B7%E6%9C%9F%E7%9F%AD%E7%BC%BA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7 23:59

【醫務化驗專業人員週:醫務化驗師的一天】

著起實驗袍,就可以「入化驗室做化驗師」?冇咁易!醫務化驗師係一門專業,要修讀相關課程,識得解讀同埋測試唔同嘅樣本,操作日新月異嘅儀器,仲要攞牌先做得㗎!

今年9月5至11號係本年度嘅醫務化驗專業人員週,不如趁呢個機會,一齊跟住 鄭萃雯 Karen Cheng 走入醫院化驗室,了解一下醫務化驗師嘅工作?

https://www.facebook.com/Skyposthk/videos/2387443268170310/

看到視頻,我估計該視頻應該是在私人化驗所或私家醫院的化驗室內拍攝的,
因為自從2003年SARS之後,(應該係)所有化驗師都要換上整套醫院服,並不能只在便服外穿上實驗袍。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3-8 20:35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3-7 18:05
說實,英國係點.我睇,當國際時事.無喜惡.
我資料係分享,唔係詆毀.
用言語去攻擊世界另一邊的一個國家. ...
收到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9 15:55

上幾個貼文提到,沈祖堯教授提到運用AI在醫療方面,

想不到,AI可以把消失的聲音留住。

【中大電子工程學系團隊為患舌癌媽媽重獲新「聲」🗣️👂🏻】

「留住媽媽聲線」

60歲的Jody早年患上舌癌,去年癌症復發,須接受手術切除舌頭及聲帶組織。兒子Jackson憶述,手術前半個月媽媽曾對他說,很希望自己可以記得她的聲音。「如果純粹『記得』很抽象,只在記憶裏面,可能有一天記性差,就會忘記。」

http://www.etnet.com.hk/www/tc/l ... laffairs/wish/77044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9 16:06

AI語音App助舌癌婦「說話」 中大應港青求援 「留住媽媽聲線」

度身訂製,為用家設計個人專屬的手機應用程式。
http://startupbeat.hkej.com/?p=112274

AI 已經可以改變人類的生活了。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3-10 14:10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2-3-10 14:33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2-3-6 15:25
搶治病患是重中之重,無論有無打疫苗,無論年齡,無論階層,每個生命也應受到平等尊重。

每天發佈會,感覺 ...

過去一年,家庭成員超過4人(身體健康,60歲以下)分別向公立和私立醫護查詢各自打疫苗意見,回覆大意是拖延下都無妨,唔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oo Poor!


這些專業人仕呀!


p.s. 真係不少蓉姨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3-10 17:48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3-10 14:10
過去一年,家庭成員超過4人(身體健康,60歲以下)分別向公立和私立醫護查詢各自打疫苗意見,回覆大意是拖 ...
自己認識很多醫生朋友,大大部份是正常的,特別是年長的一群,對自己的專業意見,十分謹慎,十分有同理心。
年輕一代,亦有好醫生,認識一個女孩,放棄優差,刻意申請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工作,努力為基層市民服務。然而奇芭亦多,想法十分西方(人地講就信),順便話有大量專業數據支持喎......
例如:一個朋友的兒子是剛畢業的西醫,他媽媽也深受其影響,天天在社交平台發表偉論:說什麼政府為什麼連老百姓得感冒的權利都不給?還用些不知從何而來的數據說得了未來三個月抗體更有保護力!天啊!這些是什麼邏輯??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2-3-10 19:14

annie40 發表於 22-3-10 17:48
自己認識很多醫生朋友,大大部份是正常的,特別是年長的一群,對自己的專業意見,十分謹慎,十分有同理心。 ...
有一種邏輯叫: 1%就是事實!
三星期前,公司女同事,天天口中唱:
移民澳大利亞的小外甥.感染Covid.
發燒兩三天便好了! 那香港政府的"一切"多此一舉.

我問, 你外甥case, 你估計Covid病人的情況有幾多percentage?

1%.
佢答係呀!

但這1%便對她來說,是事實了.

我再問,別的99%如何?
…無語!



作者: annie40    時間: 22-3-10 22:57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3-10 19:14
有一種邏輯叫: 1%就是事實!
三星期前,公司女同事,天天口中唱:
移民澳大利亞的小外甥.感染Covid.
這個1%就是事實的比喻很好。
作者: BHA    時間: 22-3-15 11:36

HK Aspiring Medics Conference
myimage.jpg


圖片附件: myimage.jpg (22-3-15 11:36, 400.82 KB) / 下載次數 3199
/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Y0NDQ4fDQ1MzUxNGI3fDE3NTUwNjA5MzZ8MA%3D%3D


作者: Azzurro    時間: 22-3-16 13:10

剛剛睇到呢個新聞,其實好多醫護職位都缺人吧


理大醫務化驗師投身醫院前線工作 見無名嬰兒樣本感心酸
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746681/理大醫務化驗師投身醫院前線工作-見無名嬰兒樣本感心酸

https://twitter.com/HongKongPoly ... HwWgsDR3eCSit8pAAAA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17 12:26

本帖最後由 焯媽媽 於 22-3-19 17:59 編輯



Del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17 13:13

分享醫務化驗師的資格和日常工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A6vsogmtS0

01:00 醫務化驗相關課程
06:00 應徵醫務化驗師過程
09:00 醫務化驗四大部門
12:00 醫務化驗師日常工作流程
16:00 第一及第二部分醫務化驗師的資格

Highlights:
工作面試題目:
1. 化驗室內安全問題
2. 化驗自動化,Automation的問題,化驗員的角色。(用機做的準確性?)
3. 想做什麼專科。去化驗室那個Cluster呢?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17 14:10

本帖最後由 焯媽媽 於 22-3-19 18:06 編輯

DEL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3-17 16:45

焯媽媽 發表於 22-3-17 12:26
上個貼文提到,瑪嘉烈醫院的化驗量,樣本數量每天達3-4000個。

理大醫務化驗師投身醫院前線工作 (出版日期 ...

現在命中率真係好高。

如果做PCR 測試,是驗病毒,不用種菌,是extraction ,交由儀器分析CT值。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17 17:25

本帖最後由 焯媽媽 於 22-3-19 18:03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2-3-17 16:45

DEL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3-17 17:55

焯媽媽 發表於 22-3-17 17:25
家人工作部門係微生物學系,
除了驗新冠肺炎,都要做其他細菌什麼的。
所以他工作係有「工傷」的,但當然H ...

原來你講歷史。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18 16:41

本帖最後由 焯媽媽 於 22-3-19 18:05 編輯



DEL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18 17:27

本帖最後由 焯媽媽 於 22-3-19 18:04 編輯


DEL
作者: losoco    時間: 22-3-18 22:03

我廿幾年前做過med lab tech
唔洗吹捧到咁誇張
佢點解好似地位低過PT, OT, Clinical Psy, Dietitian, Audiologist, Speech Therapist?
咪就係唔洗見patient囉
上述各專業要見人要處方治療方案
Lab tech係照醫生request做之嘛
Clin Chem同Hemat直頭大部分係安排specimen落機做,腦都唔洗帶
報紙寫話要分析結果,洗屁咩,都係個software有埋normal range,個病人有冇問題係醫生加埋其他診斷綜合出來講的
最要skill係histo/cyto,不過廿幾年前,已經有機係代替人眼睇片,當時的大佬已話電腦準過人腦。現今電腦勁左,網絡勁左,AI做埋其實唔奇。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19 17:33

losoco 發表於 22-3-18 22:03
我廿幾年前做過med lab tech
唔洗吹捧到咁誇張
佢點解好似地位低過PT, OT, Clinical Psy, Dietitian, Audio ...
其實我都係咁講呢!
因為家人工作都只係種菌,有菌無菌,放機做Covid PCR

其實跟華大基因做PCR無分別呢!唔明點解可以咁複雜,搞甘多文件呢!

佢都話:你都識做!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19 20:04

DSE 2020|DSE生棄學位讀副學士 「GPA爆4」終入讀化驗學位課程

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497171/dse-2020-dse生棄學位讀副學士-gpa爆4-終入讀化驗學位課程

「2020年中學文憑試(DSE)即將於7月22日放榜,不少應屆考生正籌劃升學出路,部分學生或會選讀副學位,從而銜接心儀的大學學士課程。2018年DSE考生Angela,當年雖然獲一個資助學士課程取錄,但並非自己的「心水」,毅然轉讀副學士課程,兩年間經常到圖書館借閱課程參考書預習,不時請教導師,「連Sem-Break(學期休假)都唔放過溫書。
Angela今年以「GPA爆4」的成績,於終獲得三間大學資助學士課程取錄,最終堅持初衷,新學年將入讀理大醫療化驗科學學士課程。」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19 20:07

DSE 2020|DSE生棄學位讀副學士‎  「GPA爆4」終入讀化驗學位課程

https://www.hk01.com/article/497171?utm_source=01appshare

作者: chickchick    時間: 22-3-21 01:18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chickchick 於 22-3-21 01:29 編輯

咁多 DEL post 嘅? 想睇返d來龍去脈都唔得。post咗又del咩玩法? 我真係想知多d,而家睇個post一忽忽咁

樓主嘅post好幾次都做“期間限定”,post完一排,多咗回應就delete。

樓主,你自己覺得醫療系呢類邊緣類(化驗)有無前景?(學其他會員提到,唔講歷史經驗)與其他新興AI或者傳統經濟內的金融比較,呢d邊緣類醫療系嘅發展有無突破?都想睇下你的個人意見.

謝謝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21 14:26

chickchick 發表於 22-3-21 01:18
1. 咁多 DEL post 嘅? 想睇返d來龍去脈都唔得。post咗又del咩玩法? 我真係想知多d,而家睇個post一忽忽咁 :t ...
2. 樓主嘅post好幾次都做“期間限定”,post完一排,多咗回應就delete。
感謝你的意見! 你的貼文,令我反省再反省!

1. 你要知道,世途險惡,我想到在這裡分享家人工作的情況,是因為化驗工作是一種被遺忘,
但又唔難做唔難入的行業,低門檻而人工確實是非常吸引,
可能就是這樣,容易觸動了別人的神經。

因為醫院化驗師行頭太窄,而家人卻默默在化驗室不眠不休地埋首工作,某間醫院,做得微生物學的,只有幾十人,很容易被認出來。
我估某些細醫院,根本無幾十人一隊微生物學化驗團隊,所以太容易認出來。

為免影響家人工作士氣,和擔心被無禮對待,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刪貼。


2. 我在EK的分享,就是我日常教仔的經驗,和家人的生活工作分享,但發覺當有其他不同的回應時,
如果回應是對著我是沒問題的,因為我工作的日常就是處理危機和衝突,

只是擔心影響到我仔和家人,因為他們都是默默埋首的人,只係,好想寫出他們的讀書/學習方法,
寫出他們的生活經歷和生涯規劃等,好讓別人參考。

但總會有人有不同意見,有意見沒問題,只是擔心家人被騷擾、甚至被攻擊的話,那並不是我的原意。

好多時,誤會,甚至衝突就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

記得小時候,家母常有句口頭禪:「唔怕你精,唔怕你呆,最怕你唔來!」
家母意思是,不要害怕面對困難,困難/危難來到的時候,你才有機會學習面對和處理困難/危難。

之前有關化驗師工作的貼文,我有留稿的,
其他的,讓我想想吧!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23 13:10

威爾斯親王醫院 24 小時檢測樣本 醫管局化驗室為抗疫默默付出

https://www.ha.org.hk/haho/ho/pad/200415CA1.pdf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25 13:32

本帖最後由 焯媽媽 於 22-4-8 11:14 編輯
chickchick 發表於 22-3-21 01:18
咁多 DEL post 嘅? 想睇返d來龍去脈都唔得。post咗又del咩玩法? 我真係想知多d,而家睇個post一忽忽咁 :t ...
1. 你自己覺得醫療系呢類邊緣類(化驗)有無前景?(學其他會員提到,唔講歷史經驗)
2. 與其他新興AI或者傳統經濟內的金融比較,

3. d邊緣類醫療系嘅發展有無突破?都想睇下你的個人意見.


1. 香港的四大支柱及六大產業:   回顧與展望 2015 2


https://www.legco.gov.hk/research-publications/chinese/1415rb03-four-pillars-and-six-industries-in-hong-kong-review-and-outlook-20150209-c.pdf


上述文章是立法會文件,當中有提到6大產業,醫務化驗專業屬於當中的醫療產業和檢測及認證產業。

香港人口老化嚴重,你認為MLS有沒有前景呢?




2. 上述文件有提到金融產業。


基本上,香港作為一個健康、成熟和金融中心,足夠養成這些產業。


MLS會不會被AI取代呢?

MLS這個專業,HA叫做MT,係技術性工種。

我不是科學家,不曾研究AI,但相信5-10年內都無可能,因為MLS性質很技術性和工作多樣化,如果AI和機械人可以取代媽媽來照料孩子,取代護理員來照顧長者的話,AI就可能取代MLS了。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2919




這個視頻有介紹瑪嘉烈醫院的醫務化驗工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9_NGSltf70



3. 香港叫醫務化驗師,台灣應該叫醫檢師,這個視頻分析醫檢師這行業。

https://youtu.be/0MIKMkU5k64


0:00 Intro

0:26 自我介紹

0:50 醫技系在培育甚麼人才

1:35 為什麼選擇醫技系

2:06 醫檢師執照好考嗎?

3:13 大學課程安排

4:21 醫技系的領域分野

4:57 臨床跟沒有臨床差在哪

6:26 怕血可以讀醫技?

6:47 讀醫技前你要注意

8:09 備審資料加分項目

8:57 給學弟妹的建議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25 13:44

重貼上文的連結:

1. 香港的4大支柱和6大產業:
https://www.legco.gov.hk/researc ... look-20150209-c.pdf

2. 我們會被AI取代嗎?李開復談人工智慧的力量與迷思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2919


3. 「HA 群英 」系列 – 瑪嘉烈醫院病理學部「檢驗保標」團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9_NGSltf70

4. 大學科系學甚麼_台大醫療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_小馬_醫學院不只有台大醫科、牙醫,醫技這個充滿實驗的系所,一定可以滿足你的完美主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MIKMkU5k64&t=201s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26 18:44

課程推介:限期:April 14, 2022

聽聞這個課程畢業生,能註冊成為醫務化驗師。


課程由HKU Space開辦:

Higher Certificate in 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
醫事技術高級證書

https://hkuspace.hku.hk/cht/prog ... -laboratory-science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29 09:53

上面有貼提到:AI代替醫務化驗師,現在疫情那麼嚴重,都無聽聞用AI代替化驗師工作呢!

化驗工作可以由AI取代嗎?
會研發AI化驗程式嗎?

與其運用5-10年來研發AI化驗程式,不如用1日時間刊憲引用緊急法引入內地醫護!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d ... �護在港助抗疫

醫院化驗室內有很多不同工種的,有PCA(Patient Care Assistant)和MT(Medical Technician) ,當然有MO(Medical Officer) 啦,病理科醫生。
因為有很多技術性工作需要支援,例如搬藥水,運用病人樣本。
某人在某化驗室內工作,有PCA幫手的,現在係用2個膠袋保存Covid的樣本,
係要搵人打開膠袋呢。
那麼,PCA可以打開樣本樽蓋嗎?

答:無牌係無資格打開病人樣本樽蓋的。

那麼AI可以申請MLS牌嗎?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29 10:29

醫院內的pca工作是什麼呢?

https://www.ha.org.hk/visitor/ha ... &Parent_ID=2010

最常見到的是嬸嬸協助護理病人。

但係化驗室呢?手術室呢?這些部門都有PCA的。他們的工作是什麼呢?

化驗室內的PCA都有分PCA 2, PCA 3的, PCA 3都係一般運送物資和樣本,搬藥水搬工具器材。
但我們日常見到Covid口水樽內的營養液/運送液,是誰人準備呢?
我們做快速測試包內,有個藥水樽用來放入鼻腔黏膜和口水液,
那麼,這個藥水樽又是什麼人負責準備呢?

很簡單,如果係醫院的化驗室內,是由PCA 2的人負責調教出來的,
所以,化驗室是需要這些工種的,

PCA 2 多數都係讀BioChem的人,但他們沒有MLS牌的,而他們都是很努力繼續讀書,讀上文提到HKU SPACE的課程,努力考取MLS牌。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29 11:28

本帖最後由 焯媽媽 於 22-3-29 11:31 編輯

睇到這遍提到藥劑學的貼文,很不是味兒呢!

藥劑課程,應該都係我心中想孩子報讀的課程,但現實卻是另一回事。

https://www.facebook.com/CUHKSecrets/posts/4715152255255519

"睇到law友呻冇前途,
作為pharm友真係得啖笑,
講到冇前途有排都未到law友啦。
讀law只要入到PCLL捱多兩年trainee,
雖則係辛苦錢,
但要搵50k一個月根本唔難,
都未計有啲人train緊已經有/接近50k。
同埋law degree始終都好flexible,
唔做/做唔到律師都仲有好多路可以行。
我哋Pharm入學成績拍得住HKU LLB,
但出路差好遠,性價比低勁多。
law嘅缺點pharm大部份都有,仲要更加甘。
讀pharm唔會輕鬆得過讀law幾多,
大家都係瘋狂挑戰腦容量。
讀pharm可能唔使瘋狂搶intern位,
但畢業之後嘅競爭都好大,仲難搞過law。
每年CU+HKU+overseas加埋超過100人畢業,
入到公院(HA) Resident Pharm嘅得大約20個,
私家醫院收多幾個,
剩低啲人想入行都難。
呢啲人得幾條路揀:藥房、做配藥員、藥廠、轉行。
頭兩個選擇都係冇前途。
藥房俾得大約30k人工都大把人爭,
尤其呢幾年市道差,少咗好多藥房。
30k聽落都唔差,但藥房只係要你個牌,
以後都唔會加人工,仲要學唔到嘢。
一個大學畢業嘅人成世攞30k真心都幾差,
仲未計藥房隨時有機會執笠/炒人/壓價。
做配藥員就一樣咁悲哀,
堂堂大學pharm grad淪落到要同人哋IVY畢業嘅人爭啲低技術工種,
而同屆有人會係Resident Pharm做你頂頭上司。
有啲人諗住做住Dispenser等報HA Resident Pharm,
但唔係個個都得。
不過Dispenser叫做穩定,一開始係低人工啲,
但跳point跳十年都可以上到43k,
不過聽聞多數人做唔到Resident Pharm就會入藥廠做。
就算入到HA做Resident Pharm都未上岸,
唔係個個都上到Pharm位,上唔到位嘅做夠3年就要出返去。
要爭位嘅,點都要搏表現,有啲人就會讀Master。
不過入到HA Pharm位又真係幾正嘅,
starting 51k,可以慢慢跳point跳上110k,
份工又穩定又唔會太辛苦。
而家Pharm根本已經出現structural unemployment,
行業冇乜擴張,只係等舊人自然流失先有新工作機會,
行業流動性又低,讀pharm識嘅嘢太窄,好難轉行,
呢樣真係輸俾law友9條街,
同埋pharm份工太舒服,唔會好似nursing咁有人頂唔順走人。
年年都有人入唔到行要轉行,佢哋通常會嘗試做返pharm試多幾次,
失業人數係咁累積。
讀pharm嘅同學個個都好驚前途問題,
講緊係隨時連入行嘅機會都冇,
喺冇其他技能之下同其他科嘅人競爭。
講到前途,應該係咁排:

XXXXX
各位今年考DSE嘅同學,大家識揀喇。



作者: chickchick    時間: 22-3-29 17:08

焯媽媽 發表於 22-3-21 14:26
感謝你的意見! 你的貼文,令我反省再反省!

1. 你要知道,世途險惡,我想到在這裡分享家人工作的情況,是 ...
大家網上都係志在分享下唔同角度睇同一件事, 或者分享大家未見識了解過的新事物。這就是參予討論區的樂趣。樓主你的熱心真的不可多得,你的資料包羅萬有,有報導,有自身經歷和他人的經驗,還有其他討論區嘅comment, 都吸引一眾流連EK的高人或新手到來reply你幾句,衝擊下思維,分析真偽新舊都係正面的事。
你的concern都明白的。



作者: chickchick    時間: 22-3-29 17:52

焯媽媽 發表於 22-3-25 13:32
1. 香港的四大支柱及六大產業: 回顧與展望 2015 年 2 月https://www.legco.gov.hk/research-publications/c ...

本帖最後由 chickchick 於 22-3-30 12:36 編輯

本帖最後由 chickchick 於 22-3-29 17:53 編輯

現今去睇各種行業的前景, 好少會拎政府的報告或統計去推算了。何況2015年的,實在變化太大,參考價值沒有了。
流連EK,在下都略見過你講過你仔的學業選擇之類. 你話喺EK講金融係死罪,你言重啦. 呢度有些網友係講得比較貼市係真嘅,尤其投行入行/升遷/其他機遇 這3方面. 金融業亦涉獵多種範疇. front-middle-back office已一天一地. 情況和你所講的MLS 或籠統些與你主題講的"醫療學科" 好相似:


front 醫生/臨床研究
middle 護士/PT/ST/OT
back MLS/放射


我好現實, 醫療和投行也有最親的人正在行內的FRONT部工作,呢d大方向的入職條件永遠都唔會點變。尖中尖,走不了這套路,相信其他網友都會同意的。
而middle 這些,唔講興趣,只講客觀能力和條件,確是同front層爭一大截。有人會話爭1分2分姐(如果眼界放在dse-jupas這個游戲),其實不然。入職candidate pool@front拎最好的30%(唔用10%咁屈機啦)同candidate pool@middle最好的10% 真實係差九萬丈遠.


先講back 同 middle/front的距離,唔講成績呢d hard core skill, 只講softskill, 頭先上幾個post的網友losoco都直接正確指出,最大分野係唔駛見patient. 金融講,就係見客/同人合作/. 做得back end就真係為份糧多過"喜愛", 愛都有個譜掛. 或者用唔厭惡,敬業樂業尊重自己職能, 或者描述較佳.


middle果d唔係唔好,但唔係醒囉,sorry我咁講.但front真係講轉數同decision making,這些講1先天講2機遇再講3磨練.現實99%就係咁,無1好少有2無2點有3.


見你哋成日講AI , 反之家中人對這些卻淡然, 因為內行睇到AI的fatal limitations. 你們外行人卻睇到AI的millions imagination. 醫護涉及人命,這是法律責任. 金融去到投行級數 用AI? 咁輸錢出錯邊個落鑊? 多國投資多國法律又點計? client告起上嚟輸甩褲都似. 所以越大責任越唔會用AI做d勁嘢啦. 人面識別感咁勁都係screen佢出來, 拉嘅都要執法者對多對先衝出嚟拉人啦. AI 係輔助功能, 優化多於取締(重點行業).


遲些有機會再放分享. 我師奶一名,是時候煮飯.


在下少少愚見,見笑了

作者: chickchick    時間: 22-3-29 18:16

losoco 發表於 22-3-18 22:03
我廿幾年前做過med lab tech
唔洗吹捧到咁誇張
佢點解好似地位低過PT, OT, Clinical Psy, Dietitian, Audio ...

中肯。很同意你的說法和見解。
真係唔無需吹捧到咁誇張。
這些職位入職門監低,咁收入呢個係相對嘅吸引,直頭筍。這個我們也明白。

所以有時看這些報導都要客觀看看敘事角度,target audience,咁的確係入門大眾化些少(無需高體力,高智慧,高投入度)而又唔係多人熟識嘅行業來的。

作者: chickchick    時間: 22-3-29 18:35

Y2kqk 發表於 22-2-28 16:05
亞女想讀藥劑,但見這科前途好似越嚟越差,都唔知鼓唔鼓勵佢讀好

本帖最後由 chickchick 於 22-3-29 18:35 編輯

如果心儀這方向,學annie前輩講,應該可以考慮下Pharmaceutical science/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你打這組字 + UK, 應該有不少的大學學系網站pop出來,看看他們的內容和出路再想想,也是好方法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3-30 10:51

你今日驗左未?

因為每天都有大量人口染疫,為保障自己、同事及病人的健康著想,
早於第五波疫情高峰期前 / 時,HA員工,其本上每人每天都要做自我測試,

所以見到有大堆自我檢測包和口水樽,如果自我檢測陽性的話,
應如何處理呢?

好簡單,就係帶口水樽,坐抗逆的士返醫院,

UMM,醫院同事,會接過你的口水樽,立即趕你走。

原來,現在已經更新指引,已確診的員工,係無須再做檢測。

https://news.mingpao.com/ins/港 ... ��後90日內免驗

但家中仍有大堆快速測試包,即表示,其實只要做足保護措施,
可以與病毒共存的。

化驗室內,有好多同事染病,其實最多係家人染病而受感染的。
亦有很多同事因為密切接觸者,而不能返工。
其實早於2月初時,醫院已經出內部指引,
每人用餐時間限15分鐘,與同事分開用餐等指引。

現在疫情回落,化驗室工作已慢慢回復正常呢!

如果做晒自己的工作,係可以上午茶/下午茶呢!
其實化驗室工作都幾好做的。

化驗師Covid 核酸檢測 的工作:
調配檢測藥水,打開樣本樽,把樣本上機,等20分鐘,便有結果!
搞掂。收工。
(Covid只須20分鐘便有核酸結果,但如果其他種菌,係要等待不同時間的。)

作者: Activehealth    時間: 22-3-30 20:40

chickchick 發表於 22-3-29 17:52
本帖最後由 chickchick 於 22-3-30 12:36 編輯

本帖最後由 chickchick 於 22-3-29 17:53 編輯

唔同意,Physio PT 係Front Office, 唔係middle office.

PT 喺其他國家如美國、澳洲等,一早已經係First Contact Practitioner, 即係完全唔駛醫生轉介,病人有需要做物理治療,可以直接約物理治療,政府醫療同保險都會cover。

上年施政報告,林鄭已經講咗會修改法律。即係香港睇物理治療,將不須醫生轉介。

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685436/施政報告-政府研修例免醫生轉介-市民可直接求醫物理-職業治療

作者: chickchick    時間: 22-3-30 21:04

Activehealth 發表於 22-3-30 20:40
唔同意,Physio PT 係Front Office, 唔係middle office.

PT 喺其他國家如美國、澳洲等,一早已經係First  ...

謝謝update又長知識了,這些資料分享就是討論區嘅吸引力。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1 10:22

上文有提到讀BioChem 和讀藥劑學,又看看近期疫情,香港藥廠招聘的情况。

https://www.hk01.com/社會新� ... �寫cv-面試貼士

「GSK在港並沒設實驗室,也沒有開設藥劑師職位。」

一間有規模的藥廠在香港沒有設立藥劑師位和實驗室,你說在港讀BioChem 和藥劑情何以堪!

又看看在香港的藥廠一般的職位和人工價位如何?

https://www.careerjet.com.hk/藥廠工作.html

上幾個貼文有提到醫院化驗室內有位 PCA職位,原本是在香港讀BioChem的,原本是在香港的藥廠工作,相信大家都意會到這工種的人工價位會是怎樣的。

人工都係其次,最大問題係,因為香港的藥廠主題負責生產和銷售,所以,讀BioChem 出來工作主要係QC工作,工作發展,前途和職涯規劃成疑?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2 09:26

醫務化驗師 Medical Technologist 
入行方法:除了Polyu的 MLS 外,其實還有很多方法入行的:

1. POLYU https://www.polyu.edu.hk/fhss/st ... ons/mls/?sc_lang=en


2. 東華學院:https://www.twc.edu.hk/tc/Programmes/bsmls

東華學院的MLS課程,已經通過學歷評審:
https://www.smp-council.org.hk/mlt/tc/content.php?page=reg_atp

3. 考試:
http://dse00.blogspot.com/2017/04/SuccessBecauseExam.html

考試詳情,可以向醫務化驗師管理委員會查詢:
https://www.smp-council.org.hk/mlt/tc/content.php?page=contact

4.HKU Space:
https://hkuspace.hku.hk/cht/prog ... -laboratory-science

這個課程將於14/4/2022截止報名。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2 09:35

HA 醫務化驗師人工:

https://csradar.com/grade/HA/Medical-Technologist

請各位家長不妨考慮向DSE學生推介這個被遺忘的工種。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2 09:58

醫務化驗課程成績要求:

DSE加權後分數:36, (計分:5**=8.5, 5*=7, 5=5.5)


https://www.jupas.edu.hk/f/page/3667/af_2021_JUPAS.pdf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2 11:36

照現時疫情發展和抗疫能力,

這個醫務化驗師只會不斷需要人才,來迎接第6,7,8波疫情。

Why Hong Kong Is Now One of the Worst Places to Be in Covid Era

Read more at: https://www.bloombergquint.com/c ... -to-be-in-covid-era
Copyright © BloombergQuint

https://www.bloomberg.com/graphics/covid-resilience-ranking/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2 13:50

衛生署現正聘請 「藥劑師」。

截止日期:14/4/2022

https://csboa1.csb.gov.hk/csboa/ ... &languageType=1
作者: yamsui    時間: 22-4-2 19:52

焯媽媽 發表於 22-4-2 13:50
衛生署現正聘請 「藥劑師」。

截止日期:14/4/2022
應該好多人申請.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4 11:41

本帖最後由 焯媽媽 於 22-4-6 17:21 編輯

醫務化驗師需要什麼樣的能力?


醫務化驗需要的執行能力如下:
https://occupation-dictionary.vt ... atory-technologists




理大醫務化驗課程內容如下:
https://www.polyu.edu.hk/hti/-/m ... 1DEBE2004ACE82B9E6A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4 11:45

現在讀醫務化驗有用嗎?

現在讀,要讀4年後才能入職,到時世界會變嗎?
到時會人手過剩嗎?
不再需要這工種嗎?


AI代替醫務化驗師的問題上文已提及,其他的考慮呢?

你看看醫管局的年報就有答案啦!

https://www.ha.org.hk/haho/ho/cc/HA_Annual_Report_2020-21_en.pdf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6 18:55

本帖最後由 焯媽媽 於 22-4-6 19:04 編輯

醫療化驗的發展:

「隨著醫療科技發展迅速,其中分子測試技術正好讓醫護人員為病人進行更準確、快速及適切的診斷。」


https://www.polyu.edu.hk/alumni/ ... profyip/?sc_lang=en


醫務化驗師檢測病毒根源爭分秒 掌握分子測試技術 診斷更準更快

https://jump.mingpao.com/career-news/news/醫務化驗師檢測病毒根源爭分秒/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6 19:10

化驗所盲搶人    5萬元聘新手



https://dw-media.tkww.hk/epaper/tkp/20201103/A1_Screen.pdf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8 09:18

醫務化驗參與程度:醫療健康護理制度

要知道醫務化驗在醫療系統的地位及重要性,首先要了解香港的醫療系統的標準、要求和操作及醫務化驗的工作的參與度。

基礎醫療護理:治療性、預防性及專科轉介。例如:醫管局門診

第二層醫療護理:專科醫療、醫院護理,例如急症室。

第三層醫療護理:高度複雜和昂貴的住院護理,例如:ICU,器官移植、腦部手術

以上3層醫療架構內,醫務化務都有參與其中。

在香港醫院的手術室和藥房,因為要確保是無菌狀態,所以每天都要放細菌的培養碟在手術室和藥房內的,之後交給化驗室種菌,紀錄每天,3天和7天細菌狀態,以確保手術室和藥房都在無菌狀態。

現在進入急症室的病人,係需要做核酸篩查,
所以,香港今年2月和3月時,進入第五波疫情時,化驗室係爆晒廠的。
化驗師要不眠不休都未能處理當時的工作量。

而在第三層醫療體系中,某部分在ICU的病人,係需要種菌的,
例如係細菌入血等情況,
所以,醫務化驗參與在每層的醫療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 ... ommunity_Health.pdf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8 09:43

所以,有網友評論醫務化驗工作的貼文。

我係非常懷疑網友是否真的做過醫務化驗工作。
作者: Activehealth    時間: 22-4-8 13:41

焯媽媽 發表於 22-4-8 09:43
所以,有網友評論醫務化驗工作的貼文。

我係非常懷疑網友是否真的做過醫務化驗工作。 ...

樓主,閣下是醫務化驗工作專業工作的嗎?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8 14:14

Activehealth 發表於 22-4-8 13:41
樓主,閣下是醫務化驗工作專業工作的嗎?
我不方便回答這問題,
為免在EK被攻擊。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8 14:20

Activehealth 發表於 22-4-8 13:41
樓主,閣下是醫務化驗工作專業工作的嗎?
你追翻上去的貼文,應該可看到我如何得知醫務化驗工作的情況。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11 07:58

醫院藥房真的需要醫務化驗嗎?

社區上,超市及便利店內,都存放大量藥物,又需要醫務化驗嗎?

藥劑師除了配藥落藥的工作外,在臨床用藥上,亦要調配化療藥物 ,有些化療藥水是由多種不同藥物調配出來的,用口服或注射方式打進身體內。

https://www.cancercare.hk/zh-hk/chemotherapy-info/

這時,藥劑師要確保藥房在無菌狀態,才能確定化療藥是無菌的,因為有法庭新聞曾報道,是因為藥物本身含菌,而引致病人身上帶有該菌。

誰人能夠確定藥房是無菌呢?含菌又點呢?藥物有菌又是什麼一回事呢?

法庭:研女黑工死因 腸道被菌侵蝕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00811/00176_081.html


法庭:降尿酸藥含菌殺八男女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00810/00176_065.html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11 18:00

早前有新聞提到隔離檢疫人士在單位內玩史,

建議佢去做醫務化驗,日日有得玩。

https://www.am730.com.hk/本地/ ... 廁紙滿地/311713

醫務化驗真係好玩的。

玩得開心,又可以搵錢,又可以出研究報告,一舉三得。

公立醫院及診所尿液樣本的抗菌素耐藥性監測 – 醫院管理局抗菌素耐藥性數據 (2020)

https://www.chp.gov.hk/tc/static/105095.html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12 10:18

誰人能確定口罩廠是「無菌廠房」呢?

大藥粧賣含菌量超標口罩  董事判罰5000元

https://www.hk01.com/社會新� ... 董事判罰5000元

本地口罩廠:紡織公司加入設廠
「購買原材料、設立無菌空間廠房、招聘人手等等如過五關斬六將,意想不到啟動口罩機運作又是另一個難關。」

https://www.hk01.com/18區新聞 ... 廠-慢工出細貨

結論:化驗師 / 醫務化驗師的需要是無處不在的。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13 09:43

本帖最後由 焯媽媽 於 22-4-14 09:09 編輯

見到「月入10萬工種」的貼文,想跟大家分享。



「應該連出私家做嘅護士/allied health都冇可能上到10萬。」



https://www.facebook.com/CUHKSecrets/posts/4754580931312651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13 09:53

本帖最後由 焯媽媽 於 22-4-13 10:10 編輯



衛生署表列出醫療系統的專業人員,係無營養師,聽力學家,言語治療師。

醫護專業人員註冊

https://www.dh.gov.hk/tc_chi/main/main_rhp/main_rhp.html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14 09:10

醫務化驗工作環境:處理人體排泄物 - 好難處理嗎?


片段可以看到,醫務化驗師係風機內處理樣本的,除了看到朱古力醬、花生醬外,基本上都不會太難搞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oa6Q2qArnk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4-14 09:24

焯媽媽 發表於 22-4-12 10:18
誰人能確定口罩廠是「無菌廠房」呢?

大藥粧賣含菌量超標口罩  董事判罰5000元

正確來講,香港人譯作無菌車間,或者工廠。但行內人用無塵車間 (clean room )或者工廠。

如果要確保醫療設備及耗材低含菌量,所以通常講殺滅細菌99.99%,而且是指定的細菌類別。

工業用消毒殺菌最常使用方法是gamma ray,ETO,electronic beam,superheat steam,而消毒方法有protocol,要認證,很多方法有危險性,很多工廠係外包滅菌服務。

工廠內有一個bio lab,做種菌,數塵粒,主要抽樣檢查生產車間的合理病菌及塵埃水平,然後再加上消毒,控制病菌附合出廠要求。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14 09:26

本帖最後由 焯媽媽 於 22-4-14 09:27 編輯

文章解鎖 - 早前刪除了的文章,現在重貼出來。

醫務化醫師的工作

上幾個個貼文提到,瑪嘉烈醫院的化驗量,樣本數量每天達3-4000個。

理大醫務化驗師投身醫院前線工作 (出版日期:2022/03/16)

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746681/理大醫務化驗師投身醫院前線工作-見無名嬰兒樣本感心酸

「進入瑪嘉烈醫院化驗室對她而言是一項新挑戰,一日要處理3,000至4,000個樣本,初時曾一度「好似唞唔到氣」。

我又講下某龍頭醫院的檢核量:

由2020年5-6月第二三波疫情時的大約全港做到1000個檢測量,
(因為當時仍未引入內地的檢測公司,所以完全是依靠衛生署,醫院/私人化驗所的檢測能力。)

當時該醫院檢測量是:每天做4轉,每轉做100個樣本,所以最多為400個樣本。

因為化驗室開24小時,基本上微生物學的所有同事係要輪流加班的,和人手調配,由化驗室其他組別,調去做新冠肺炎/微生物學的檢測。

該化驗室分3班:早班:9-5點, 晚班:黃昏5-9點及
通宵更:晚9朝9

當時2020年7月中,(應該係第三波疫情)某天的黃昏5-9點,
收集到50多個樣本,主要來源係病房病人,醫院職員及急症室病人,
而當時找到3個初確個案,確診率是6%。

因為當時醫院完成檢測,係需要呈報給衛生署再做化驗確認,所以醫院的化驗結果只是初步確診,但到頭2022年第五波疫情的2月尾已經修改,醫院的化驗結果可以直接叫做確診。

到了今年的2月,第5波疫情嚴重時,由1成確診率上升至9成確診率。

今年2月中的情况:當日做了6000多個樣本,有600多個確診,即大約10% 確診。

到了2月底時說:把所有樣本放上機,基本上所有樣本都係確診。
估計任何醫務化驗師,都從沒見過這樣的檢測確診率。
因為如果初確的話,係要做多好多文件工作,

這2年以來,每次疫情來的時候,起床就係返工,幸運的可能放5點,好多時係放7-8點,第五波高峰時,做到半夜。

2020年第三波疫情時,香港的檢測量: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3402970

所以,第五波疫情高峰期時,醫院內的檢測量基本上係之前幾波的十多倍。

利申:以上內容為路邊社消息,僅供消閒用途,沒有實質數據作準。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14 09:32

ANChan59 發表於 22-4-14 09:24
正確來講,香港人譯作無菌車間,或者工廠。但行內人用無塵車間 (clean room )或者工廠。

如果要確保醫療 ...
多謝指導,
工廠/藥廠跟醫院藥房的標準和工作要求可能不同。

醫院藥房係需要由醫院化驗室協助種菌的。

不過,可能每間醫院的操作也不一樣。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2-4-14 09:41

焯媽媽 發表於 22-4-14 09:32
多謝指導,
工廠/藥廠跟醫院藥房的標準和工作要求可能不同。

他們只是抽樣監控病菌、病毒在合理水平,跟本不會有無菌的情況!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14 09:47

本帖最後由 焯媽媽 於 22-5-19 20:39 編輯

文章解鎖 - 重貼早前刪掉的貼文。

醫務化驗室內的大戶:
應該都算係微生物學呢!

除了驗新冠肺炎,都要做其他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的。



作者: 焯媽媽    時間: 22-4-14 09:59

ANChan59 發表於 22-4-14 09:41
他們只是抽樣監控病菌、病毒在合理水平,跟本不會有無菌的情況!
我都問過「無菌狀態」的問題。
醫務化驗師答:真係會驗唔到菌的。

再答:其實好睇採集樣本的程序和手勢,化驗師採樣的手勢。

例如,人體分泌物內存寄生蟲等情況,化驗師採取的分泌物部分可能真係無寄生蟲,

所以係需要臨床醫生的診症配合。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