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在教育中‘留白’的重要性 [打印本頁]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26 13:58     標題: 在教育中‘留白’的重要性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10-26 14:01 編輯

關於孩子的特質
常見父母:眼中的缺點遠大於優點
另類父母:優點,缺點,都是特點

關於溝通
常見父母:我的想法都是對的
另類父母:我們有共同的觀點

關於比較
常見父母:別人家的孩子縂是更優秀
另類父母:只和孩子自身比較

關於視角
常見父母:只放大眼下,忽略了未來
另類父母:有長遠祈昐,心存格局

關於提問
常見父母:提問題就是無用的胡思亂想
另類父母:提問題就是思考的光芒

關於時間分配
常見父母:孩子只有「學習」和「其他」兩件事
另類父母:學習是探索的過程

關於立場
常見父母:教育就是說給孩子聽
另類父母:教育就是做給孩子看

關於生活角色
常見父母:是一個身份,把生活變成單選題
另類父母:靈活調整精力,把生命變成多選題


以上純轉載自「普通父母進階教程」。

作者: twinkle00    時間: 21-10-28 17:11

回覆 annie40 的帖子

謝謝, 真係要save 低個post.  好有用!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28 19:45

twinkle00 發表於 21-10-28 17:11
回覆 annie40 的帖子

謝謝, 真係要save 低個post.  好有用!
謝謝你覺得有用。
關於生活角色
常見父母:是一個身份,把生活變成單選題
另類父母:靈活調整精力,把生命變成多選題


原文還有補充,大意是父母都要受惜自己,我們的角色,不只是爸爸或媽媽角色,還是丈夫或妻子,是個好員工,好朋友,好兒女,是個有趣的靈魂。把自己活得愜意,保持活力。我們好,孩子便好。


關於缺點的切身感受
丈夫是嚴重路痴
小女是中度偏高路痴
我自己是輕微路痴


是典型的不是一家人 不進一家門。這些都是我們的特點呢!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1-9 16:44

很好的提醒,有則改之 無則加勉!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1-10 16:23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11-29 08:47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1-11-9 16:44
很好的提醒,有則改之 無則加勉!

做對做錯,已成過去了。輕微犯錯,不是弱點,算是是特點也無妨。


前兩天去中央圖書館看友人畫展,途經維園,路上有年輕媽媽不停數落約7,8歲的兒子,內容是踢足球守籠門,竟然2O分鐘都無掂到個波,完全是一舊飯咁云云!兒子欲語還休,從此應該不會喜歡踢足球,亦羞愧無限,直至青春期,向母親加倍奉還“咒怨”!


己所不欲,不施於人,是人生硬道理。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1-10 16:37

annie40 發表於 21-11-10 16:23
做對做錯,已成過去了。輕微犯錯,不是弱點,算是是特點也無妨。

我唔知當時情況,守門員唔掂到波可能得三個情況,一係后防穿窿,邊個做守門員都死。一係對方好渣,全場零射門,守門員可以做觀眾。一係佢好渣做黃大仙,有球必應。

叫阿媽落場試吓咪知囉!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1-10 16:44

ANChan59 發表於 21-11-10 16:37
我唔知當時情況,守門員唔掂到波可能得三個情況,一係后防穿窿,邊個做守門員都死。一係對方好渣,全場零 ...
十分感恩是我的父母,無時間帶我去踢波,亦從無關心我是趴係到,定瞓係到,由得我自己去發夢。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1-10 16:57

annie40 發表於 21-11-10 16:44
十分感恩是我的父母,無時間帶我去踢波,亦從無關心我是趴係到,定瞓係到,由得我自己去發夢。 ...

上一代為口奔馳,好難兼顧我哋嘅!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1-10 18:23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11-10 18:24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1-11-10 16:57
上一代為口奔馳,好難兼顧我哋嘅!

感恩是他們的不懂,無時間懂,讓我們的生活得以“留白”。

這一代家長話好難,好忙之餘,又好忙地去篤束孩子成長。卻忘了要篤束自己一起成長,孩子的未來才有盼頭。

真太忙,無為而治也是一種非常可行的培養方法。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1-10 20:27

annie40 發表於 21-11-10 18:23
感恩是他們的不懂,無時間懂,讓我們的生活得以“留白”。

這一代家長話好難,好忙之餘,又好忙地去篤束孩子 ...

也不一定,家父有一段时间在家画画,不用正式上班,忙碌,但仍然有时间教养我们。他对大仔的我在行为上品格上管得较严,其他读书,择业冇乜理,弟妹各方面较宽松。

我哋去到这个年纪,见到不少两个极端,最终各个家庭都係揾个中间位,自家人觉得适合就好。



作者: CHANTAIWAI    時間: 21-11-12 15: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1-12 16:40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11-12 20:50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1-11-10 20:27
也不一定,家父有一段时间在家画画,不用正式上班,忙碌,但仍然有时间教养我们。他对大仔的我在行为上品 ...

我們一代的父母,普遍是學識不高,很少参與孩子的學習,比較着緊是堅持孩子守規矩和關心品格。
成績上若莫知道有讀書就收貨了。忌諱是聽到街坊鄰里話孩子“無家教”,哈!肯定會家法侍候了。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1-12 17:13

annie40 發表於 21-11-12 16:40
我們一代的父母,普遍是學識不高,很少参與孩子的學習,比較着緊是緊持孩子守規矩和關心品格。
成績上若莫知道 ...

是的,但抓緊品格個性也是正確的方向,始終都係好事!

作者: gracelam    時間: 21-11-14 08:50

annie40 發表於 21-10-26 13:58
關於孩子的特質
常見父母:眼中的缺點遠大於優點
另類父母:優點,缺點,都是特點

我常覺得自己是另類父母
但不知不覺有時做了常見父母

很好的提醒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1-14 10:39

gracelam 發表於 21-11-14 08:50
我常覺得自己是另類父母  
但不知不覺有時做了常見父母  
大家都是犯錯,改正,又犯錯的天地間游走的。
朋輩孩子多是名校出身兼且家境很好的多。然“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的確明顯地對他們2O歲以後的人生軌跡發生變化。

學歷高,專業化,再走下去,往往比不上“性格好”的。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1-14 11:26

annie40 發表於 21-11-14 10:39
大家都是犯錯,改正,又犯錯的天地間游走的。
朋輩孩子多是名校出身兼且家境很好的多。然“性格決定命運”這 ...
家景, 提供很好,很高的視野.也提供一個'與衆不同'的平台.
不同的平台, 已經結果不同.

我自己稍微对設計有興趣和參與.
背景平台真的重要.
曾直接/間接認識:
一.台灣一個世家, 上市公司,與美國市場关係十分之好.
兄弟中一人, 有設計天份, 周遊世界,把各地色彩吸引,
再演繹成自己作品,化成成品.Walmart,...便大量買入.
並委託他作一些設計.
二.香港一位年青人, 於Woolworths做設計主管,
作品也很受歡迎,不過,能夠做到的, 只是一位主管.
三.認識一位法國設計師, 後來到香港見面,原來是阿根廷人.在法國找機會.但十分貧窮.
設計十分獨特,聽說曾獲設計獎,得以進入'老佛爺'做展銷.
四.我自己曾設計一個布袋.出奇的,當時老闆的其中一個客人是英國Mail order第一位, 買手比面老細, 邮票咁大的第一版mail order catalogue 推出,無期望下.出現奇蹟,異常好賣,再推1/4版, 後推1/2版,最後推到封面.
第二位mail order客人,也同是公司客人.此客得知此產品好賣,跟公司相关同事要求提供新設計.
同事求助於我, 那設計了另一款.市場也有交待.
(有平台,連我這些低水平,也可以叫設計師).

產品, 需要平台.
人也需要平台.

有平台優勢, 成功一半.
什麼的平台,有什麼高度.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1-14 12:30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1-14 11:26
家景, 提供很好,很高的視野.也提供一個'與衆不同'的平台.
不同的平台, 已經結果不同.
性格好的人會自己去追尋平台,又或平台會去找性格好的人。
家景,學景提供視野,並展現美麗平台,然沒有好性格,這些平台會慢慢從生命淡出。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1-15 08:28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1-14 11:26
家景, 提供很好,很高的視野.也提供一個'與衆不同'的平台.
不同的平台, 已經結果不同.
也許投入職塲時,公司,行業,同事,客戶,所處地域,所給予的閱歷經驗,便造就‘與眾不同’的平台。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1-15 08:33

annie40 發表於 21-11-14 12:30
性格好的人會自己去追尋平台,又或平台會去找性格好的人。
家景,學景提供視野,並展現美麗平台,然沒有好性格, ...
知識和個別改變命運, 其實,我也忠於這信仰.然而,什麼結果,也不好說.所以,出發點(教育)是正確,
那便按方向去做.

........
香港近日吹娘娘風.性平等.
是二十多年前的日本類似.

過去日本人個性被改變.二十多年後,日本人的競爭力也大大減弱.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1-15 09:24

annie40 發表於 21-11-15 08:28
也許投入職塲時,公司,行業,同事,客戶,所處地域,所給予的閱歷經驗,便造就‘與眾不同’的平台。

很多時真的時勢做英雄!有可能是際遇多於「平台」。

前一陣子升職加薪期,我問兒子一個問題,他下面的人誰可以有潛質上嚟。他說一個大學師弟,實習生時已經揀咗,過往兩年工作表現,師弟在同齡同年資之下,個別能力比他強,他際遇限制了仕途,幸好今年兒子及上司千方百計之下,師弟升職及有不錯的加薪幅度。

原本兒子已經安排他接手一些客戶,但因為准備考專業試,放假几個星期,因此押后,可能有變化。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1-15 16:23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1-11-15 16:55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1-11-14 12:30
性格好的人會自己去追尋平台,又或平台會去找性格好的人。
家景,學景提供視野,並展現美麗平台,然沒有好性格, ...

話需如, 際遇,個性,平台,背景對人生都有影响.


總之, 做人要開開心心. 能夠做, 希望盡量去做.


做唔到, 千祈唔好勉強.


成功/失敗也是種經历.


隨遇而安!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1-16 09:44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1-15 08:33
知識和個別改變命運, 其實,我也忠於這信仰.然而,什麼結果,也不好說.所以,出發點(教育)是正確,
那便按方向 ...
廢了一個國家,先教你吸大烟,先讓你娘娘腔,先由得你賺容易錢,例如色情事業。
當那地方的人都覺得無所謂,那便非常「墮落」的開始了。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1-16 09:47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1-15 16:23
話需如, 際遇,個性,平台,背景…對人生都有影响.
總之, 做人要開開心心. 能夠做, 希望盡量去做.
做唔到, ...
不如把失敗,成功,成為動態,一個未走完的過程而已,而非成績表的結果。
做人身體健康,充滿活力,其實算是很成功了。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1-16 10:01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12-8 14:19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1-11-15 09:24
很多時真的時勢做英雄!有可能是際遇多於「平台」。

前一陣子升職加薪期,我問兒子一個問題,他下面的人 ...

提携可提携之人,持續pay it forward 精神,是每一個有能力的人,開始有意識或無意識做的事。

這個‘可提攜’的人,遇上‘pay it forward’的人的機會,應該比較高。因為’好心人‘還是不少。

若果平台上多’好心‘兼而’有能力‘的人,人生必然順暢得多。

這種平台,年輕人需要用心尋找和選擇。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1-16 10:46

annie40 發表於 21-11-16 10:01
提携可提携之人,持續pay it forward 精神,是每一個有能力的人,開始有意識或無意識做的事。
這個‘可提攜 ...

你如果說平台,要看產業,新的產業較多新思維及突破。

傳統產業多數已經定型,對後生而有目標的,不一定合適,小心取捨及選擇也是很重要!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1-16 11:29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1-11-16 13:20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1-11-16 09:44
廢了一個國家,先教你吸大烟,先讓你娘娘腔,先由得你賺容易錢,例如色情事業。
當那地方的人都覺得無所謂 ...

前幾天, 坐地鉄, 稍為望一下, 對面坐位的年青男子,


再留意一下, 手中拿著一塊小化粧鏡, 另一支手, 拿著一支疑似OK膠水物体.

心想, 是用膠水修理鏡子.


等了一下, 再望, 他把”OK移往眼蓋上. 原來是双眼皮.


過去, 坐車, 女孩子化粧也常見.


我們很快便習慣. 化粧男/偽娘


星期天, 在太子地鉄升降機, 貌似一男一女入𨋢.

短發, 俊朗, 身穿墨綠jacket(Top Gun空軍機師款),

只是身高稍短. “細望”, 原來是俊女.


真係: 俊女尋它於百度, 默然回首.

-  -  -  -  -  -  -

(左右手: )


從那天起我不辨別前後

從那天起我竟調亂左右


- - - - - - -

以上現象, 我留意日本文化二十幾年.

並不是什么新奇. 反之, 二十幾年前的, 所謂前衛, 也變成日常”.


日常, 即是常態.


我睇 日劇深宵食堂”, 一位年邁, 花枝招展的老男. “夢幻一樣的夢幻”.


真是, 人生如夢. 千祈唔好醒.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1-16 12:29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1-16 11:29
前幾天, 坐地鉄, 稍為望一下, 對面坐位的年青男子,
再留意一下, 手中拿著一塊小化粧鏡, 另一支手, 拿著一 ...

我比較老餅,我雖然專重 transgender及homosexual,但不是百分百接受草食男,還是未轉得過來!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1-16 14:52

ANChan59 發表於 21-11-16 12:29
我比較老餅,我雖然專重 transgender及homosexual,但不是百分百接受草食男,還是未轉得過來!
...
甚麼是草食男?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1-16 15:14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12-8 14:20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1-11-16 12:29
我比較老餅,我雖然專重 transgender及homosexual,但不是百分百接受草食男,還是未轉得過來!
...

尊重是相向的。

在我誠心誠意地尊重別人時,這位別人也唔該尊重普羅大眾的審美觀和常規。

正常的同性戀和變性人仕,總是十分友善,誠實和謙卑(低調地平常心是其所好)。

只有不正常人仕,無論任何性取向,才會喜歡張掦跋扈,妖氣沖天,每分每秒都要提醒群眾「見到我」,如果你修為高到‘老憎入定格’,佢就「妖到你死」為止⋯⋯心理上是十分欠揍又或弱弱地渇望被揍,暗地等待何時「得償所願」吧!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1-16 15:34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1-11-16 15:35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1-11-16 12:29
我比較老餅,我雖然專重 transgender及homosexual,但不是百分百接受草食男,還是未轉得過來!
...

老餅唔老餅. 唔需想太多.


你我要睇ge新野, 絕對不少於一般年青人.


反而, 我細囝Intern(中段), 反映了一個問題給我.


話說大班intern同學, 都係男仔/工科.

公司大家討論一些議題, 細囝總有不同意見.

經過了一段時間, 亞囝問我點解.

! 可能, 思維差異, 學識背景差異, 再唔係, 遺傳咗我, 咩都要拗.

這問題, 仍未有完整答案.


但係, 最近,出現認同感”,
是由於打疫苗.


這個認同感影響力十分大. 原本, 一件重要的事, 需要研究分析.

細囝話, 佢見到無人會分析. 只會分, 認同與否. 什么是事實, 根本d人係無興趣去知.


社會上講廢老, 廢青, 也是一種群眾分類.

當分類完畢, 究竟, 什么是錯對? 完全唔重要!?!


又一個問題出現,

如果有需要成為有實力的領袖.
真係要保留, 和提升分析能力.


所謂: 認同感, 真係搵笨!!!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1-16 15:41

annie40 發表於 21-11-16 14:52
甚麼是草食男?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草食男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1-16 15:42

annie40 發表於 21-11-16 15:14
尊重是相向的。
在我誠心誠意地尊重別人時,這位別人也唔該尊重普羅大眾的審美觀和常規。

你形容得很有趣!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1-16 16:32

不同觀點非常正常,和而不同最重要。

你講另一點是group think 或者silo effect,一群人背景接近,可能有些睇法好接近。Brainstorm 如何保護小眾但有見地的意也是技巧!

你兒子如果避免被人標籖包拗頸,就要學識有幽默感提出另類建議,我兒子用這一招,很有效!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1-16 17:42

annie40 發表於 21-11-16 15:14
尊重是相向的。
在我誠心誠意地尊重別人時,這位別人也唔該尊重普羅大眾的審美觀和常規。
說的對!

其實, 私隱不用高調.

帶有色眼鏡去看性傾向, 沒必要.


而要, 羨慕這種"情懷".
分享成就.  我真係唔識欣賞.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1-16 21:03

ANChan59 發表於 21-11-16 15:41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草食男
收到,謝。似乎是獨男。
作者: wingchongmm    時間: 21-11-17 10:08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Well said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1-17 21:56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1-16 15:34
老餅唔老餅. 唔需想太多.
你我要睇ge新野, 絕對不少於一般年青人.  
反而, 我細囝Intern(中段)時, 反映了 ...
缺乏安全感的人,特別需要認同感吧。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1-17 22:55

ANChan59 發表於 21-11-16 16:32
不同觀點非常正常,和而不同最重要。

你講另一點是group think 或者silo effect,一群人背景接近,可能有 ...
幽默感是恩賜,學也學不來嘛。這個學不來,我老早已經認命了。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1-18 00:38

annie40 發表於 21-11-17 22:55
幽默感是恩賜,學也學不來嘛。這個學不來,我老早已經認命了。

同意,肯定不是遺傳自我及太太,真的是思賜。

另一招是自嘲,也是好使好用,扭轉局面,改變氣氛。

****

有一次印度老闆投訴後生香港職員經常請病假,阿仔話系喎,你哋印度人吃什麼奶粉大,他呆一呆,然後哈哈大笑。

其實大家都知請病假係去見工,無謂踢爆啦!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1-18 12:29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1-11-18 12:48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1-11-17 21:56
缺乏安全感的人,特別需要認同感吧。

題外話, 昨天看了一些視頻和資訊.
1. 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 按作者遺願不再出版
2. 台灣國民黨老將軍, 帥化民對中國共產黨都服了. 不是政治/科技/經濟.., 中國政府近年把中華文化都提升
    了, 台灣卻不斷放棄.
3. 一個河南中秋節慶祝節目的剪輯片段, 有溶合了中國舞,音樂,戲曲,唱歌, 書法, 書畫, 盛唐, 宋朝, 節日慶祝...文化.  
    真的, 很花心思.
   賞心悅目.

認同, 是有標準的.

比如聽歌,
音色, 音準, 唱腔, 感情, 編曲, 歌詞, 音樂演奏, 創新, ....還有意義.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1-18 18:19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11-18 18:21 編輯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1-18 12:29
題外話, 昨天看了一些視頻和資訊.
1. 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 按作者遺願不再出版
2. 台灣國民黨老將軍, 帥 ...

謝謝分享柏楊對作品的遺願。河南衞視的文化傳承作品有看過,特別讚歎敦煌美女水底下的翩翩舞姿。

順道分享愛斯坦1922年訪遊上海,香港後所寫的亞洲日記:



在爱因斯坦出版的亚洲日记中,详细记录了爱因斯坦对中国人的偏见,他说中国人缺乏逻辑思考能力,没有数学天赋,勤劳但是迟钝。并还有其他歧视性的词汇。

他详细描述了香港民众的生活状况,他看到了当时的香港,中国人为了挣5分钱,每日早出晚归,敲敲打打,搬运石头的生活现状,并对此表达了同情。


但是,这位科学家却对中国人如此评价,中国人如此辛苦和底层,是因为中国人的生育能力而受到了冷酷无情的经济机器的处罚。

同时,在日记中,他还对中国女人进行了十分难听的形容,表示发现香港的中国女人和男人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他不明白中国女性有什么吸引力,让中国的男人如此着迷,让他们沉迷于繁衍活动。

民国时,爱因斯坦到上海呆过几天,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当时的上海,有远东第一都市之称。爱因斯坦和上海的进步青年交谈得非常顺利,爱因斯坦对中国的进步青年们也十分看好。

他在日记中写到,中国人十分勤劳,一直挣扎在社会底层,但是却不懂生活,不知道如何去争取应有的权利,一直没有觉醒。他写道,在中国大陆,他看到了“勤劳、肮脏、迟钝的人”。爱因斯坦还引用了自己葡萄牙老师的话,对中国人的数学天赋不可置否,认为中国人没有数学的逻辑,中国人不能进行逻辑思考。他形容中国人像马一样工作,像机器一样工作,中国人不具有思想,不能认识到自己的痛苦。


爱因斯坦的看法背后



爱因斯坦到达中国时,中国正处于清末明初,整个社会一片萧条。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在西方列强前一直是软弱无能的形象。国家的形象代表了人民的形象。当时的欧洲,早就对中国留下了懦弱落后的印象。

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底层的老百姓的生活确实非常不好,当时的中国人民挣扎在社会底层,爱因斯坦看到的景象确实是相当落后的。

但是,除此之外,许多欧洲的名人都将中国人视为低等民族,对中国负面评价早就由来已久。在爱因斯坦之前,许多我们熟悉的西方哲学家等名人例如黑格尔、孟德斯鸠等人已经开始站在西方和东方对立的角度评价中国人为“劣等民族”。


1922年,見到的是我們的祖父輩,或曾祖父輩吧。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1-18 20:42

annie40 發表於 21-11-18 18:19
謝謝分享柏楊對作品的遺願。河南衞視的文化傳承作品有看過,特別讚歎敦煌美女水底下的翩翩舞姿。

順道分 ...
愛因斯坦的言論,我好像之前也看過.
當時,那個年代,看見的,也許是事實,也許是事實一部份.
也不管, 那遊記記錄了愛因斯坦所見所聞而已.
- - - - -

向前看, 特別是現在這一代中國年青人.
有能力的,可以好好發揮。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1-18 21:58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1-18 20:42
愛因斯坦的言論,我好像之前也看過.
當時,那個年代,看見的,也許是事實,也許是事實一部份.
也不管, 那遊記 ...
愛因斯坦是科學家,科學之家頂呱呱!
其他領域,可以是傻瓜!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1-19 09:34

annie40 發表於 21-11-18 21:58
愛因斯坦是科學家,科學之家頂呱呱!
其他領域,可以是傻瓜!
大智若愚.
聰明人給人聰明的表像.
智慧的人, 卻未必有聰明人的吸引.

愛因斯坦,我知道不多.
有趣的, 他跟蘇聯女間諜的一段情.和喜愛小提琴.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1-19 16:00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1-19 09:34
大智若愚.
聰明人給人聰明的表像.
智慧的人, 卻未必有聰明人的吸引.
無論多聰明,人生平台上的視覺總會有限。上位者,謹記典故: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
作者: ABC-DAD    時間: 21-11-22 10:46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1-11-22 15:17 編輯

好題目
留白是一定要的發展空間,父母如何留白變相成就了格局,傍觀一些圍棋老師給小朋友下指導棋,由最初一片混沌,到入局,不同段位,有不同手段,世事如棋,世事如棋。



放任,跟留白是有天淵之別的地方。
萬惡淫為首,『淫』 是放任無節制欠合宜制度嘅意思。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1-22 12:45

ABC-DAD 發表於 21-11-22 10:46
好題目
留白是一定要的發展空間,父母如何留白變相成就了格局,傍觀一此圍棋老師給小朋友下指導棋, ...
世事如棋,世事如棋.......
受教了!

作者: fairplay    時間: 21-11-25 11:38

回覆 annie40 的帖子

頗有見地
作者: CocaJude    時間: 21-12-8 13:30

謝謝你,說得真好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2-8 15:12

annie40 發表於 21-10-26 13:58
關於孩子的特質
常見父母:眼中的缺點遠大於優點
另類父母:優點,缺點,都是特點
這post又浮出來.
'留白'…

最近有一個體驗。
跟老同學講開升學.
佢囝係英國大學數學本科快將畢業.
準備升Master.
但係怕差少許未達first honour.

朋友仔努力好多年了,
未至於戰無不勝, 但絕對有不一樣的數學能力.
但好像遇上樽頸.

數學, 雖然需要努力.
但去到某些高階, 努力.壓力.
未必平衡得到.

也許'留白', 放低也是一種方法.

如你說法國也出一些數學家.

中國人的努力不容置疑.
而留白,放空,幻想,…我哋文化中不是人人懂.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2-8 16:14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12-9 10:46 編輯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2-8 15:12
這post又浮出來.
'留白'…

不用first honour. 工作幾年,只要工作性質與master degree對口,足夠投考大部份名U。

無1st honour, 照樣試考名U master都得

至于初哥入職埸,大部分公司沒有「first honour 生死戀人」情意結。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2-8 16:43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12-8 16:43 編輯

幸福總是驚人地相似,不幸卻各有不同。

還是努力追求幸福吧。

這個過程無咁複雜,重點是不停調動「正向思維」,加潻能量。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2-8 16:52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2-8 15:12
這post又浮出來.
'留白'…
中國人的努力不容置疑.
而留白,放空,幻想,…我哋文化中不是人人懂Xxxxxx


因為不懂,才需要教育改革。


效果如何,拭目以待⋯⋯⋯⋯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2-9 08:33

annie40 發表於 21-12-8 16:14
不用first honour. 工作幾年,只要工作性質與master degree對口,足夠投考大部份名U。

無1st honour, 照 ...
那存在媽媽的寄望.
正如,之前講one in a billion.
父母最希望也達one in a million.
這個期望和願景,十分重要.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2-9 15:11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2-9 08:33
那存在媽媽的寄望.
正如,之前講one in a billion.
父母最希望也達one in a million.
每個孩子孩子獨一無二,one of 7.5 billions. 無可替代。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