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一竅不通也不壞 [打印本頁]
作者: ABC-DAD 時間: 21-9-20 13:55 標題: 一竅不通也不壞
看這舊帖,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 ... ead&tid=3059956
覺得意尤未盡
作者: ABC-DAD 時間: 21-9-20 14:00
關於渾沌莊子寓言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3 12:14
看不懂莊子呢!
純對號造句:父母對育兒理論一竅不通也不壞。
昨天去探望一位初為人母的朋友,分享的話是,用心用本能去愛孩子,看懂孩子的需要,足夠矣。
作者: ABC-DAD 時間: 21-10-3 17:41
回覆 annie40 的帖子
我也就是看不太懂,不為明天憂慮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3 19:50
謝謝分享。
我不是教徒,卻有不少是教徒的好朋友,感恩啊!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0-4 09:21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1-10-4 10:39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1-10-3 12:14 
看不懂莊子呢!
純對號造句:父母對育兒理論一竅不通也不壞。
少年時,愛往圖書館看漫畫.會有一些有趣,易明白的中國哲人,孔孟老莊.
不過都忘記了。
刚上網,看了一個'不龜手之藥'的故事.
詳細, 請網上查看.
是防寒手不龜裂之藥.
用在打仗.產生奇效.
這個有趣.
細囝intern 工作,偶然分享自己的体驗.
我也分享, 工作是看成效,
放棄太重視效率.
人的心思, 只顧勞碌, 每天日常.
而,用另一些角度, 可能找出奇效.
我細囝有點天份.
ps. 教育/學生習上,
'業精於勤' '勤有功'是主導思想.
發呆.胡思亂想.
無咩人支持!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4 10:37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0-4 09:21 
少年時,愛往圖書館看漫畫.會有一些有趣,易明白的中國哲人,孔孟老莊.
不過都忘記了。
多謝分享。
最近看到一個新的思維名詞, Landscape Thinking.
與其聚焦在登山,要高於眾生,倒不如把心志立在風景線以外的某處未知領域。因為遙不可及,更須好好走腳下之路,保護每天的我,急和快,只會招致容易損傷,初段有氣有力,中段又無而為继,上到峰頂,也不會多大高興,遙望無盡峰巒,又要走向深谷,重新爬下一個山,越過低谷,越過高峰,帶著平常心,走不尋常的路。
曾經長途跑山或登山人,應該十分明白這種慢得十分精彩的長途之旅。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0-4 12:18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1-10-4 12:20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1-10-4 10:37 
多謝分享。
最近看到一個新的思維名詞, Landscape Thinking.
這個感受很深, 很好.
須說人生路漫長.
卻也許是白駒過隙.
不過, 段段路也有不同風景, 各自精采.
也未必是頂峰, 才看出天地.
我年青時, 也看過一些頂峰. 念念不忘.
年長了, 腿不再是那么穩健了.
能去的地方, 雖不像過往, 卻仍然很多選擇.
二年前的秋天, 想去日本青森, 奧入瀨川. 再看看蘋果農場.
走走山澗, 另一種遊蕩.
太太仍然怕累.
我選了另一個台灣看落羽松.
那裡苗栗山區, 那遍落羽松和湖景不大.
卻有美麗絕輪, 優美和階.
就正正在渡假村內.
還伴著, 5-6個室內溫泉, 3-4個戶外溫泉.
晚上, 整個溫泉, 只見到幾個人.
渡假村管理說, 從未接待過香港遊客.
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隱世美境.
那裡, 還有号稱全世界最好的大閘蟹.
可惜, 遲來了, 蟹剛賣光了.
這兩年疫情, 沒了.
下一個目標, 已定了福建的漳平, 看櫻花, 梯田.
再來, 可能是另一個秋天的加拿大住城堡看紅叶.
(以上已經有不少landscape)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4 15:07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0-4 09:21 
少年時,愛往圖書館看漫畫.會有一些有趣,易明白的中國哲人,孔孟老莊.
不過都忘記了。
孩子在數學上有天份,也許會適合算法工程的工作,在北京AI算法工程師需求甚殷,起薪約四萬人民幣,每年再多3個月花紅。在英美,這些工作薪金是再翻兩至四倍。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0-4 17:56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1-10-4 18:20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1-10-4 15:07 
孩子在數學上有天份,也許會適合算法工程的工作,在北京AI算法工程師需求甚殷,起薪約四萬人民幣,每年再多 ...
十分感謝你的資訊.
那算來已經是70萬港幣年薪了. 厲害! 十分吸引!
聽聞香港也在搶人材.
老同學姨甥, 修金融+科技, 畢業了三年左右.
匯豐銀行某部門合約offer也達5萬月薪.
不過, 年青人過試用期便離開, 說外面有不少機會.
年前, 對於亞囝往內地工作, 有點疑慮.
不過, 剛過去完成Intern, 亞囝可能覺得系統大細, 影響他的發揮.
始終”大”數據, 數據量少, 無咩癮.
這不是收入回報問題.
現在是在考慮: Mphil, Master degree,工作, … 甚至, 最近, 我問佢, 不如咩都唔做, 放空都得.
你說的回國內工作, 現在也可列入考慮中.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4 19:50
annie40 發表於 21-10-4 10:37 
多謝分享。
最近看到一個新的思維名詞, Landscape Thinking.
我又分享另外的看法,如果我應用 landscape thinking, 可能是在年輕的時候,因為茫無頭緖,所以要搵出路,前路,那兒是高山草原,之前教仔的exposure就是這個,用了幾年時間,不同地方,現在看來,應該走對了方向及定位,山,他還是要爬的。
另一個情況就是在人生中段的時候發現物動星移,很大改變,也要重新定位,repositioning and or reroute。這個更是轉捩點,影響深遠!
但可能最佳風景還是在山上,爬?還是不爬?不上去如何知道天高地厚?
我去過尼泊的爾喜瑪拉亞山脈,去到一定高度,風景更美,繼續往前走,去到高山湖,看魚尾峯的日出,湖的日岀倒影是等同鏡面的倒影,美不勝收。
當然山腳也有山腳的美景,鈡意,適合自己就好!
*****
三十年前在那個山上的伴侶就是現在的太太,大家在同一高度看未來前境,發展,當時就知道是她。
三十年過去,我們沒有打算攀上世界高峰,但起起跌跌,走走爬爬去到小山,也對社會,世界有微萡貢獻,位置高一點,貢獻也可以多一點。
****
補充多一個故事,我們trekking 完,去Pokhara途中,我們去rafting。每次過特別險峻的急流之前,領隊會上較高的位置看看水流,我每次跟他爬上去,他講解危險的位置及異物,因為Nepal 的旅遊旺季是monsoon 之後,monsoon 剛過,很多樹木砂石倒塌,水流會受影響。
在小山上看急流,比在急流中看急流,風景不同,境界不同。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4 20:24
ANChan59 發表於 21-10-4 19:50 
我又分享另外的看法,如果我應用 landscape thinking, 可能是在年輕的時候,因為茫無頭緖,所以要搵出路, ...
感謝分享。年青就是精彩,期待下一代各自各更精彩!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4 23:05
annie40 發表於 21-10-4 20:24 
感謝分享。年青就是精彩,期待下一代各自各更精彩!
多謝祝福。
再要看十年八年才真正知道,起點高低不重要,人生事業是馬拉松,而且現在生涯規劃不只是長跑一項,可能是三項鐵人耐力比賽!
對不對!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5 12:00
ANChan59 發表於 21-10-4 23:05 
多謝祝福。
再要看十年八年才真正知道,起點高低不重要,人生事業是馬拉松,而且現在生涯規劃不只是長跑 ...
用長跑比喻,是因為自己恆常有做的唯一而已。長跑門檻比較低,跑10K是長跑,跑250k也是長跑,而普遍又按50k以上,稱為超級長跑。大家一起走100k, 9小時完成,跟35小時完成,照樣開心完成兼交到很多好朋友,氛圍比其他比賽好。
年青人喜歡多方面嘗試,可能更喜歡玩三鐡。小女天生好‘捱得’,第一次參加超跑125k,竟然破了某項類別的香港記錄,似乎現在還是記錄保持者。現在工作忙,沒空參加比賽了,好處是大大減少勞損的風險,媽媽不用暗地擔心。
因為ABC爹的悖論100條,翻去十多年前網友貼文,發現舊日網文觀賞值甚高,真誠而謙厚。而今天部份家長的反智心態和行為,已變成十分日常。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5 12:48
annie40 發表於 21-10-5 12:00 
用長跑比喻,是因為自己恆常有做的唯一而已。長跑門檻比較低,跑10K是長跑,跑250k也是長跑,而普遍又按50k ...
講開捱得,你女兒非常好,我以前考慮女朋友的一個重要條件。所以CEO肯陪我去Nepal,因此鍛鍊3個月才出發,我覺得有誠意,不知道現在後生的條件如何了!
阿仔跑步非強項,24小時網上打機比賽就參加過幾次,都嬴過亞太區冠軍,都有些奬金。
講開現在的家長有些反智心態及行為,我都認同,但我會反問點解會變成咁?我初步的想法是現在的教育制度比我們以前更不堪,更荒謬,令不少別無他選的家長們走火入魔,不能自拔!可悲可悲!
我們可能較幸運,可以有選擇,不用全跟教育奴 X起舞。當然也有些網友較清醒,在有限資源,無法全面避過現行制度,仍然教好自己的子女,我相信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功不可沒!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6 20:30
ANChan59 發表於 21-10-5 12:48 
講開捱得,你女兒非常好,我以前考慮女朋友的一個重要條件。所以CEO肯陪我去Nepal,因此鍛鍊3個月才出發, ...
自己不是讀書人,卻從來沒有覺得n年前香港教育制度有大問題,深知自己年少時貪慕虛榮,兼練精學懶,無緣入大學,是必然結果而已,怨不得。
女兒讀IS,認識讀本地學校的親戚朋友是少量,(也許習慣「宅」,遇上唔多啱口味的人,會自動蔽屏,即閃,咪自找不痛快)當中有學霸,有普通成績學生,總體而言,品格性情並非沒有不妥之處。
有能力選擇的群體,本應開心又放心。事實上卻又不像這回事,似乎大家都好趕又好滕雞咁,紛紛抱團,努力地驚驚青青。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7 06:28
annie40 發表於 21-10-6 20:30 
自己不是讀書人,卻從來沒有覺得n年前香港教育制度有大問題,深知自己年少時貪慕虛榮,兼練精學懶,無緣入 ...
有能力選擇的群體,本應開心又放心。事實上卻又不像這回事,似乎大家都好趕又好滕雞咁,紛紛抱團,努力地驚驚青青。
*****
你覺得點解會這樣呢?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0-7 09:22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1-10-7 10:38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1-10-6 20:30 
自己不是讀書人,卻從來沒有覺得n年前香港教育制度有大問題,深知自己年少時貪慕虛榮,兼練精學懶,無緣入 ...
選擇, 幾有趣!
我剛好相反, 身邊讀直資或國際學校的親戚(家長肯定唔多).
最近, 中學同學們某些退休.我主動組織晚餐,或牌局.
各同學都花了二三十年的家庭和子女生活上.
反而,現在空閒得很.
牌局中,天南地北之餘,什麼昔日時光,
當然,也講及兒子們的情況,分享分享。
過去大家平平庸庸的年代, 自己有自己工作際遇,仍然未有見那個富貴.生活安定,對社會有責, 那很好了.
返回教育的選擇, 本來無人想讀直資,只按子兒在社區發展,成績好便選較好津校.
反正,這是基礎'免費'教育.
'免費'要有要求,倒不如自己加餸.
睇見4個傻佬,說說笑笑.
4人兒子,不是讀什麼有名官津.
我跟另一同學,兒子數學都好叻, 也只是這兩年才知道.
同學兒子聽聞是數學'港一.港二'水平.
後來,才知, 鋼琴也是演奏级, 英文不管什麼水平,留學英國便可, 普通話/廣東話是母語之外,母親曾是日語老師, 相信,自幼便認識日語.DSE成绩並不是最頂級的,中學校名,我聽了也忘記了.
我也不是在這裡吹噓什麼.
只講'免費餐'已經有不少幫忙.要味道吃, 要自己花點時間和办法.
另一位同學, 兒子聰明,不愛讀書.反而,入二三等直資,
輕鬆完成學業.往廚藝發展, 將继往法國深造.
另一位同學, 兒子入大學,特別愛好人際關係, '做莊'攪活動.
可能,人際關係也是一種技能.
再講, 家教很重要. 我自己好慚愧, 我自己經常反醒.
同學兒子是港一,我見到他, 手不離書.
數學.音樂.語言,也不是什麼DSE.lB.AL去釐定.
跟主題一樣, 我教細囝是'一竅不通', 在學校和生活,沒有亮光,也不是尖子. 隱藏得很.
其實,'港一'也只是一次說笑才知道.
有次, 唔記得講開咩.
我話我細囝是校區中,數學比賽的前一,二.
換來的回應是:我囝是港一,二.
當然!當然!
不過,我囝係唔温習,唔操數,唔揾時間去研究數學.
基本上,是是但但.
這個主題: 一竅不通也不壞
我是支持, 也有運用.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7 11:18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0-7 09:22 
選擇, 幾有趣!
我剛好相反, 身邊讀直資或國際學校的親戚(家長肯定唔多).
謝謝長文分享,長見識了。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0-7 11:39
annie40 發表於 21-10-7 11:18 
謝謝長文分享,長見識了。
彼此分享! 分享!
有何不妥, 請勿見怪.
綜觀家長們對教育, 十分熱枕.
我自己偶爾都覺得慚愧.
真係烏sir sir, 是是但但.
隨遇而安.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0-7 15:36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1-10-7 15:37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1-10-7 11:18 
謝謝長文分享,長見識了。
除了”選擇”之外,
我想強調的是”資源”.
赤手空拳, 真的不容易.
要武功有成, 是整整一個系統, 並不單是教育系統.
更有可能是思想系統, 更加上運數.
最近, 看youtube, 講”叶問”成為一代宗師.
能夠有這境界,
自身底子, 家底, 環境, 遇上兩個師傅, 又來香港讀書”聖仕提反”. 時代的改變…
其中, 有別於其他武功修錬者,
叶問在香港讀西洋科學, 其中可能有力學, 提升了武術的思維.
(video clip咁講, 我無意見).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8 12:55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0-7 11:39 
彼此分享! 分享!
有何不妥, 請勿見怪.
真係烏sir sir, 是是但但.
隨遇而安.
Xxxxx
大道至簡,繁在人心。
看到事物本質,把繁複的事看到骨子裏,做到簡約。人歡心寬,生活做事更容易得心應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看得明白,是武林秘笈,寳刀藏龍。近代深徹大悟者,應該包括毛凙東,鄧小平,任正非也算一個。
作者: ABC-DAD 時間: 21-10-8 12:57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1-10-8 13:37 編輯
離題也沒有任何問題。
那我轉貼一道剛看到的
「無題」
『渣男的形成很簡單,一種就是這個男的,他對自己不自信,他就會把這個當成一種炫耀的資本!覺得他很有本事,可以shui很多女人!一種就是,沒有責任感的男人!做什麼都覺得理所應當』
PS 對此 我也是一竅不通的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0-8 16:34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1-10-8 17:28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1-10-8 12:55 
真係烏sir sir, 是是但但.
隨遇而安.
人的心其實可以好簡單.
簡單的心, 會見到簡單的快樂.
題外話, 近月, 發覺屋苑的花圃.
早上, 上班路過, 見到大遍紫色的花.
很美麗和諧.
我見到美麗的花, 便拍照跟老婆和老朋友分享"喜悅"
過了一些日子, 一天晚上回家, 卻發現"所有紫花" 消失了.
這現象, 也拍照, 回家跟老婆分享.
早上, 又去看看花圃.
奇怪, 紫花又如常出現.
之後, 每次路過, 再看看究竟.
紫花, 中午已經開始凋謝.
下午四時, 便謝了. 清潔姐姐清掃, 所以, 完全消失.
一個月, 每天都看到新的花.
感恩. 謝謝種花的叔叔.
- - - - - - -
為了解釋清楚, 是否有這花.
剛在Google一下: 開一天的花.
找到: Britton Ruellia (exactly the same)
紫花翠蘆莉.
花語:
希望 , 理想
真不知道, 屋苑除了清潔姐姐之外,
可有人發現或留意這紫花.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8 18:34
ABC-DAD 發表於 21-10-8 12:57 
離題也沒有任何問題。
那我轉貼一道剛看到的
「無題」
好似渣男還有一個不知所謂嘅名字是PUA, 看到這字太多次,便去查究竟是乜東西?原來long form 是pick up artist。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8 18:44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0-8 16:34 
人的心其實可以好簡單.
簡單的心, 會見到簡單的快樂.
我有看到這些紫花,還想偷偷摘一支回家繁殖。春天行山時摘了一支「巴西鳶尾蘭」回家種,很快繁殖很多在花圃內,早上開紫花,花香處處,四時前便凋謝,明天再開花,我和外子經常叫它做「半日香」。
美好物事留不住,及時遇上,賞.心悅目,足矣。
作者: ABC-DAD 時間: 21-10-8 19:43
annie40 發表於 21-10-8 18:34 
好似渣男還有一個不知所謂嘅名字是PUA, 看到這字太多次,便去查究竟是乜東西?原來long form 是pick up art ...
在我這個一竅不通的人眼中,在EK,好像香港的教育制度經常被PUA了。具體什麼意思,我也。。。不知道
。
作者: ABC-DAD 時間: 21-10-8 19:56
annie40 發表於 21-10-8 12:55 
真係烏sir sir, 是是但但.
隨遇而安.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看得明白,是武林秘笈,寳刀藏龍。近代深徹大悟者,應該包括毛凙東,鄧小平,任正非也算一個。#
上述三位,到底是什麼制度下教育出來的?
摸着石頭過河又是否因為一竅不通呢。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8 20:28
ABC-DAD 發表於 21-10-8 19:56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看得明白,是武林秘笈,寳刀藏龍。近代深徹大悟者,應該包括毛凙東,鄧小平,任正非 ...
自學自勉,理解自然法則,懂人心者得天下。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8 20:50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10-8 21:12 編輯
ABC-DAD 發表於 21-10-8 19:56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看得明白,是武林秘笈,寳刀藏龍。近代深徹大悟者,應該包括毛凙東,鄧小平,任正非 ...
[size=20.479999542236328px]摸着石頭過河,比喻辦事谨慎,邊幹邊摸索經驗。
[size=20.479999542236328px]
[size=20.479999542236328px]原是一句民間歇后語,完整地说是“摸着石頭過——踩稳一步,再邁一步”,或者“摸着石頭過河——求穩當”。這富有民間智慧的歇后语被借用来表示一種科學的工作方法,表示面對新事物要本着穩妥的態度,進行探索。
[size=20.479999542236328px]
[size=20.479999542236328px]
[size=20.479999542236328px]比喻新手父母,用摸著石頭過河來形容,勝於一竅不通吧。
[size=20.479999542236328px]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8 21:15
ABC-DAD 發表於 21-10-8 12:57 
離題也沒有任何問題。
那我轉貼一道剛看到的
「無題」
對這個渣渣文化「一竅不通」,是阿里爸爸所講的福報吧。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9 12:22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10-9 12:23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1-10-7 06:28 
有能力選擇的群體,本應開心又放心。事實上卻又不像這回事,似乎大家都好趕又好滕雞咁,紛紛抱團,努力地 ...
先分享兩則趣事:
因為疫情2020年IB無公開考試,成績憑校內評核的IB縂分,再加IB當局翻查每位學生的assignment,EE等,再定奪校內申報是否正確,如果與IB board看到的功課有差別,便自動加分或減分。
最終IB結果公佈,朋友來電嬲到爆,因為屬校不少學生分數被改低了,極度影響報讀心儀大學和學科,結論是:沒有公平公開IB考試,對考生極度不公平。(已刪減1000字近乎歇斯底里的爆粗言語)
今年疫情緩和下,IB如期進行。又有朋友表示今年IB要考試,對香港學生極度不公。原因是英國疫情嚴重,取消A level 公開考試,學生成績由校方上報,再加A levels審核功課確定。這樣的操作下,難保英國高中護短而亂咁上報,最後英生成績大幅上升誇啦啦,搶哂牛劍G5,學位,老老實實去考公開試的IB生,就係無掟企云云。
原來眾說紛紜,考又係死,唔考又係死。究竟家長界要傳遞甚麼訊息?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9 12:39
annie40 發表於 21-10-9 12:22 
先分享兩則趣事:
因為疫情2020年IB無公開考試,成績憑校內評核的IB縂分,再加IB當局翻查每位學生的assig ...
唔係我心目中的成绩,唔係我心目中的大学及学科,就是唔公平!

作者: cafeva 時間: 21-10-9 12:48
annie40 發表於 21-10-9 12:22 
先分享兩則趣事:
因為疫情2020年IB無公開考試,成績憑校內評核的IB縂分,再加IB當局翻查每位學生的assig ...
但係今年IB家長先話IB生係叻D所以成績好大學識揀架⋯⋯隔離版D討論仲新鮮熟辣喎
作者: cafeva 時間: 21-10-9 13:28
唔好意思,你地D讨论我好多時都睇唔明。打搞哂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9 13:39
annie40 發表於 21-10-9 12:22 
先分享兩則趣事:
因為疫情2020年IB無公開考試,成績憑校內評核的IB縂分,再加IB當局翻查每位學生的assig ...
情况许可之下,我还是赞成考一下。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9 14:10
cafeva 發表於 21-10-9 12:48 
但係今年IB家長先話IB生係叻D所以成績好大學識揀架⋯⋯隔離版D討論仲新鮮熟辣喎 ...
IB 是一個很好的學制這是事實,lB較適合一些較活潑有好奇心的學生,但對精於考試的學生不一定是好事。
任何學制都有學生參差的情況,有叻有唔叻,加上self selective 的情況,可能較叻的學生比率多少少,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大學揀不是因為考IBDP成績叻,係IB學制訓練 inquiry base learning 的學習模式及態度,學生上大學較易適應及表現出來。
我個人覺得出到社會工作也有明顯幫助。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9 15:41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10-9 15:42 編輯
cafeva 發表於 21-10-9 12:48 
但係今年IB家長先話IB生係叻D所以成績好大學識揀架⋯⋯隔離版D討論仲新鮮熟辣喎 ...
所寫的是放榜前某些IS校家長圈內,沸沸揚揚的共識吧。
係某些,某部份,某角落。最後這些家長的孩子IB分也很高。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9 15:44
cafeva 發表於 21-10-9 13:28 
唔好意思,你地D讨论我好多時都睇唔明。打搞哂
純粹聊八掛,唔明也好。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9 16:40
ANChan59 發表於 21-10-9 14:10 
IB 是一個很好的學制這是事實,lB較適合一些較活潑有好奇心的學生,但對精於考試的學生不一定是好事。
任 ...
同感。
社會工作那部份,有保留。
因為IB學生太多出去補習,甚至全科補,每份功課又補,老師又勁力協助,IB原意是要學生成為人生自動波,而非努力尋求外援。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9 16:46
annie40 發表於 21-10-9 16:40 
同感。
社會工作那部份,有保留。
因為IB學生太多出去補習,甚至全科補,每份功課又補,老師又勁力協助,IB ...
你指靠补习,不论读什么学制,都是有很大机会高分低能。
我指的是冇补习,可能是10年前较少港式考试催谷方法,真係inquiry based learning,这种学习心态,去到边都会突出,加上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那个老板唔喜欢!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9 16:53
一窍不通冇问题,最紧要入到神校!
一窍不通冇问题,最紧要有钱补习!
一窍不通冇问题,最紧要准备好海外升学!
一窍不通冇问题,最紧要朋友多帮到手!
一窍不通冇问题………… 最緊要仔女自動波!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9 17:03
ANChan59 發表於 21-10-9 16:46 
你指靠补习,不论读什么学制,都是有很大机会高分低能。
我指的是冇补习,可能是10年前较少港式考试催谷 ...
自己內心當年都有諗過,如果港式家長一窩蜂去lB,會否將CE,AL,DSE的補習操卷風氣帶埋去lB?部分學校IB 變質,結果不幸言中!
慶幸自己上咗岸,可以一竅不通現在的教育方式及制度,哈利路亞!

作者: ABC-DAD 時間: 21-10-9 18:26
8號風球,風好大,吹。。。。
吹到啲垃圾週圍都係。
作者: ABC-DAD 時間: 21-10-9 18:35
最近,我又同舊朋友聚下,講到啲後生揾對像,個個都話由得佢地自己決定,夾就得,不過,品唔好就無討論空間喎。
幾個老鬼都異口同聲,其實有無品,同收入,能力,經濟無相對關係,要時間去觀察。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9 20:11
ANChan59 發表於 21-10-9 16:46 
你指靠补习,不论读什么学制,都是有很大机会高分低能。
我指的是冇补习,可能是10年前较少港式考试催谷 ...
若干年前,念IS還去補習,普遍會被視為異類,甚至而被鄙視,大學生補習,更是天下奇聞。中環,銅鑼灣有幾間補習社,生源主要來自高中學生。在無補習或極少校外輔助下, IB成績平均分還是不失禮。學生習慣自己靠自己,成長更快,更自信。
現在家長要的是百發百中,百步穿楊,永無失拖,因此加操再加操,才是必然之道。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9 20:18
ABC-DAD 發表於 21-10-9 18:35 
最近,我又同舊朋友聚下,講到啲後生揾對像,個個都話由得佢地自己決定,夾就得,不過,品唔好就無討論空間 ...
有無品跟年幼經歷,及原生家庭,息息相關。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9 20:27
ANChan59 發表於 21-10-9 17:03 
自己內心當年都有諗過,如果港式家長一窩蜂去lB,會否將CE,AL,DSE的補習操卷風氣帶埋去lB?部分學校IB ...
轉讀IB無得輸之說,言之鑿鑿呀!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9 20:37
annie40 發表於 21-10-9 20:27 
轉讀IB無得輸之說,言之鑿鑿呀!
根本是求学只是求分数,过分担心子女入不到大学及心仪科目的表表者。
续集是入医科冇得输…
入 iBank 冇得输…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9 20:49
ABC-DAD 發表於 21-10-9 18:35 
最近,我又同舊朋友聚下,講到啲後生揾對像,個個都話由得佢地自己決定,夾就得,不過,品唔好就無討論空間 ...
你说得对,有冇品要时间观察。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9 20:52
ANChan59 發表於 21-10-9 16:46 
你指靠补习,不论读什么学制,都是有很大机会高分低能。
我指的是冇补习,可能是10年前较少港式考试催谷 ...
老板喜歡否就是太遙遠,家長無興趣喎。人生軌跡思路是成績好,入名校,老板必然毫無條件的愛死你,又或將來的事將來再慢慢地打算啦(擁有未來式的豁達,真好)。即時文化是:只爭朝夕。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9 21:10
annie40 發表於 21-10-9 20:52 
老板喜歡否就是太遙遠,家長無興趣喎。人生軌跡思路是成績好,入名校,老板必然毫無條件的愛死你,又或將來 ...
可能我真的一窍不通,我教仔是学一些专业知识及技能可以用几十年,不是考试范围!
价值观及品格自然更重要!
阿仔同事都是名校一级榮誉毕业,但做人做事的差距很大。

作者: ABC-DAD 時間: 21-10-9 23:16
點解重未落8號波,落左超過48小時嘅雨,有點討厭。
作者: ABC-DAD 時間: 21-10-10 00:43
悶悶地,不如不要笑話人家的笑話不好笑最好不笑,聽下內地生活笑話
作者: bbc2018 時間: 21-10-10 11:25
ANChan59 發表於 21-10-9 20:37 
根本是求学只是求分数,过分担心子女入不到大学及心仪科目的表表者。
续集是入医科冇得输…
如果無記錯,當初你個仔好似選醫科,為何又入咗商界?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10 11:32
他因為成績唔夠好,考唔到醫學院。
他是同時考慮醫科及 QFin,一早有後備方案。
我個人唔覺得醫科適合他的特質,反而QFin 較適合他的數底強。始終是他自己選擇,自己排,我們都是在後面支持!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10 17:30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10-10 17:32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1-10-7 06:28 
有能力選擇的群體,本應開心又放心。事實上卻又不像這回事,似乎大家都好趕又好滕雞咁,紛紛抱團,努力地 ...
會唔會係資訊太多,又傳播得太快,引起不安。生物原理係,壞消息比好消息對接收者的影響更大更深遠。就算壞消息是假的,或係很有水份,接受者依然更傾向花時間精力去應對未必存在的危機。
鄰居女兒成績不錯,有機會考Cambridge,話要報讀Cambridge 入學考試的雞精班,我話認識很多oxbridge學生,真係未聴過佢地要上雞精班才被取錄,大不了會找些舊試卷做吓作預備吧。既然女兒成績好,她應該相信自己女兒有能力考好。讚佢女兒,算是好消息吧!
結果鄰居用「所問非人」的眼光望著我,話佢個女一定要去讀雞精班,人哋中一已經開始上(中一準備中七劍橋試?)佢個女讀得太遲啦。
結果學校九個去考劍橋試,得兩個有得Interview,家長群覺得非常不合理,估計劍橋大學對他們的中學非常有歧見云云。
相信很快坊間便流傳要小學生開始準備牛津或劍橋錄取入學試。傳說中的‘人哋’比鬼還可怕,家長你準備好打怪未?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10 17:41
ANChan59 發表於 21-10-10 11:32 
他因為成績唔夠好,考唔到醫學院。
他是同時考慮醫科及 QFin,一早有後備方案。
培養孩子勇氣與膽量的根本,在於父母給予抉擇的權力。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10 19:03
annie40 發表於 21-10-10 17:30 
會唔會係資訊太多,又傳播得太快,引起不安。生物原理係,壞消息比好消息對接收者的影響更大更深遠。就算 ...
阿仔冇上考试班,裸考,Cambridge 都有得面试呀,乜有人冇得面试㗎!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10 19:14
annie40 發表於 21-10-10 17:41 
培養孩子勇氣與膽量的根本,在於父母給予抉擇的權力。
這件事上,我哋冇咁高瞻遠矚,只是希望他選科擇業,深思熟慮,自己作決定,同時承擔後果,萬一衰咗唔好賴我哋!
我哋當然有俾意見及分析,最難是他中大港大要叫雙飛,所以一篇PS寫兩個faculties,旁邊個個反對,大學及教授唔鐘意。只有我哋支持佢挑戰權威,最多衰衰地讀科大或者Warwick。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10 19:35
ANChan59 發表於 21-10-10 19:03 
阿仔冇上考试班,裸考,Cambridge 都有得面试呀,乜有人冇得面试㗎!
...
你攪錯啦,重點是oxbridge對香港某間IS有歧見,千錯萬錯,絕對不是愛兒愛女的不足,如果提前小一上oxbridge assessment exam 雞精班,咪sure win 囉。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10 20:14
annie40 發表於 21-10-10 19:35 
你攪錯啦,重點是oxbridge對香港某間IS有歧見,千錯萬錯,絕對不是愛兒愛女的不足,如果提前小一上oxbridge ...
鄰居相交二十多年,多年前十分豁達佛系,兒女也快長大了,理應無需操心,只是加入龐大家長群是親密無間型,相互影響下,變得反智。君子之交淡若水,是有其道理。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10 20:49
annie40 發表於 21-10-10 19:35 
你攪錯啦,重點是oxbridge對香港某間IS有歧見,千錯萬錯,絕對不是愛兒愛女的不足,如果提前小一上oxbridge ...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1-10-10 20:51 編輯
哈哈,我搭错线!
大学对某间中学有偏见,我不觉得奇怪,学校要有检讨的空间。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0-11 10:40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1-10-11 13:45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1-10-10 20:14 
鄰居相交二十多年,多年前十分豁達佛系,兒女也快長大了,理應無需操心,只是加入龐大家長群是親密無間型, ...
精英制是教育的核心.
爭取做精英, 和入精英班是家長/學生的目標.
優勝劣敗, 是分數決定.
其實, 咩學制都一樣.
"求學不是求分數", 究竟有無人咁做!?!
作者: ABC-DAD 時間: 21-10-11 13:48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0-11 10:40 
精英制是教育的核心.
爭取做精英, 和入精英班是家長/學生的目標.
優勝劣敗, 是分數決定.
求學嘛,不是求分数,
但升學是。
好像,精英制,也不是教育的核心
但淘汰作用卻偏偏是考試的核心。
產生精英概念,大機會,可能是經過考試制度疊加淘汰作用的其中一種副作用吧。
--------11----11-----------
(双十一,光棍跟光棍懟上了)
我是在一個渾沌的境界中,被開了一個窗口,學會了呼吸,才聯想出上邊的文字。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11 14:20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10-11 14:50 編輯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0-11 10:40 
精英制是教育的核心.
爭取做精英, 和入精英班是家長/學生的目標.
優勝劣敗, 是分數決定.
社會精英,可以來自精英班。
社會精英,也可以來自普通班。
社會精英來自精英班的,機率上似乎高一點。
現實上精英班的社會精英,又往往去咗幫普通班的精英打工。
總結而言,會唔會係普通班出產的社會精英含金量更高呢?
而生活在真實社會95%以上的,就是普通人。接受自己是普通人,走自己的路,所見所聞,有自己的想法,這些都不用在精英班學的。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11 15:58
ABC-DAD 發表於 21-10-11 13:48 
求學嘛,不是求分数, 但升學是。
好像,精英制,也不是教育的核心
我覺得考試,考核不一定是淘汰,可能是分流功能,因材施教,文法中學抑或實用中學,有些人喜歡動手多於動腦,白領階層相對藍領等等。
現在的教育制度鼓勵/傾斜文法中學,動腦(如果有之話),這些可能不能具體表達出來,只可以用紙筆考試體現出來。
家長傾向喜歡勞心多於勞力的工作,鼓勵兒女這樣走,有競爭之下,如何分流,除了考試,考核?还有什么公平合理的分流方法?
我當年因為高考成績不夠好入不到兩大,只可以入理工,多動手讓我更明白一些概念的應用,當我通了,可以舉一反三。這個分流之後,仍然有向上的通道,就算是公平,如果受眾轉不過來,抱怨不能改變太多現實。

作者: ABC-DAD 時間: 21-10-11 16:30
我覺得社會對受薪階層嘅年假、休息日等待遇應該多關注,你是老闆階層,你對藍領工人應該享有的有薪假期應該和白領等同嗎?
作者: ABC-DAD 時間: 21-10-11 17:00
ANChan59 發表於 21-10-11 15:58 
我覺得考試,考核不一定是淘汰,可能是分流功能,因材施教,文法中學抑或實用中學,有些人喜歡動手多於動 ...
#現在的教育制度鼓勵/傾斜文法中學,動腦(如果有之話),這些可能不能具體表達出來,只可以用紙筆考試體現出來。
家長傾向喜歡勞心多於勞力的工作,鼓勵兒女這樣走,有競爭之下,如何分流,除了考試,考核?还有什么公平合理的分流方法?#
你說得好,既然如此,教育制度大概真係無咩好抱怨。希望,能跟上社會需要去調整改進就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12 02:21
ABC-DAD 發表於 21-10-11 17:00 
#現在的教育制度鼓勵/傾斜文法中學,動腦(如果有之話),這些可能不能具體表達出來,只可以用紙筆考試體現 ...
多謝回應。重點在分流 vs 淘汰!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12 02:38
annie40 發表於 21-10-11 14:20 
社會精英,可以來自精英班。
社會精英,也可以來自普通班。
這個已經是老生常談的題目,不是含金量的問題,是機會成本,商業眼光及運氣的分野!
我02創業,如果唔創業,等多一年,將創業資金入市買五層太古城,比我十多年來勞心勞力賺更多,更容易。
如果你問我會不會後恢,我唧答案是不會,我對自己能為社會作出實質貢獻而驕傲!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12 03:05
ABC-DAD 發表於 21-10-11 17:00 
#現在的教育制度鼓勵/傾斜文法中學,動腦(如果有之話),這些可能不能具體表達出來,只可以用紙筆考試體現 ...
教育制度可以有不同概念,多元化發展,例如徳國、瑞士的教育制度可以從學術上及工藝技術上去到非常接近的社會地位。
幾年前VTC嘗試重新包裝學徒訓練「earn and learn」,反應普通,始終年輕人及家長,社會大眾仍然對技術的工作不太接受。
之前在其他帖分享過,朋友移民英國,由白領轉藍領,去之前兩年已經開始轉型,在英國很易找到工作,入息比白領高不少,家庭很快安定下來。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0-12 08:51
annie40 發表於 21-10-11 14:20 
社會精英,可以來自精英班。
社會精英,也可以來自普通班。
社會精英出於精英班,或是普通班.那只是結果,或是精英班的人範圍內,出現某部份未達標準而已.好多因素.
用逆向思維, 家長打崩頭, 都要入名牌幼稚園.
因為, 他們的核心價值.
如果,不是這樣認知,是否'忽悠'.
另外, 你提過兩次'算法', 這也算核心.
算法掌握不到核心.
那算法是沒意義.
作者: ABC-DAD 時間: 21-10-12 09:40
在商言商,避重就輕是難免啦,瞭解亦理解。
可,百年樹人,定位還是要清晰,太含糊,要長期發展就...難搞。
正如題目的渾沌,搞不清到底是什麼,開什麼竅。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12 09:58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0-12 08:51 
社會精英出於精英班,或是普通班.那只是結果,或是精英班的人範圍內,出現某部份未達標準而已.好多因素.
...
名牌幼稚園,可以去考,考到了也不一定要去讀,考不上,也不是壞事。
今天想要的得不到,明天也許不想要了。始終是合適最重要.
急急急急要到的,即時就要到的,為求勝算就瘋狂花錢換取的,往往缺乏根基的沒意義了。
珍貴的人和事,總是要“慢慢地磨”出來的。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12 10:07
ABC-DAD 發表於 21-10-12 09:40 
在商言商,避重就輕是難免啦,瞭解亦理解。
可,百年樹人,定位還是要清晰,太含糊,要長期發展就...難搞 ...
一竅不通是初心,因為不懂,凡事謙卑,凡事慎謹,少妄念,多聆聽,多觀人事,慢慢就懂了。這些是根本。
有了根本,慢慢就有方向,有方向,便有志向。老套的還是那句,性格決定命運。所以培養由零開始!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12 10:09
ANChan59 發表於 21-10-12 02:38 
這個已經是老生常談的題目,不是含金量的問題,是機會成本,商業眼光及運氣的分野!
我02創業,如果唔創 ...
擁有好妻好兒,復何求?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13 08:13
ABC-DAD 發表於 21-10-11 17:00 
#現在的教育制度鼓勵/傾斜文法中學,動腦(如果有之話),這些可能不能具體表達出來,只可以用紙筆考試體現 ...
很多調整在於長官意志,多於社會需要,重文輕理,就是跟现代社會脫節,負責教育改革的舵手是銀行家,會計師,鎮長想多些高新科技產業,一旦失衡,要追就要加多幾錢肉緊,時間不等人,重中之重是NSS改變重文輕理的框架。
降低中英文課時,加強數學核心,理科文科分兩個程度,係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動機及基本能力,再唔好玩332X,讓大學收多些選修科强勁的大學生,而不是只是語文略佳,選修課普通的平庸學生。
我個人覺得尖子,包尾的不在考慮當中,尖子他們知道如何做好,包尾的可能職業教育,同時可以接駁資歷架構,分流也可以最終滙流!
部分中游包尾的點都改不了,父母不懂管教,或者孩子自我放棄的年輕人,靠教育去改變?抑或是社工心理輔導?就要有識之士多些提議。
我肯定不是一竅不通或者萬事通家長,就是中間的一群,摸著石頭過河,唯一特点就是不太跟教育奴才與狼共舞,嘗試獨立思考。
二十多年过去,自己的独生子还算可以,能够对社会有贡献,不是社会包袱,正正当当做个专业人士,前路就看他自己了!

作者: ABC-DAD 時間: 21-10-13 13:42
世界和平就夠了。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0-13 14:13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1-10-13 14:18 編輯
ABC-DAD 發表於 21-10-13 13:42 
世界和平就夠了。
四日兩個8了風球.
不如,上youtube
睇一下:汪小敏唱'笑看風雲'.
這版本, 叫人舒暢.
一笑看風雲過.
二年半前.在學校同學會群組分享.
心不記恨
活得開心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14 20:28
ANChan59 發表於 21-10-11 15:58 
我覺得考試,考核不一定是淘汰,可能是分流功能,因材施教,文法中學抑或實用中學,有些人喜歡動手多於動 ...
把考試看成是分流,極具正面意義。
分流安排,如果不以總分按序區分,而是以每個學科來分流,每個學科分班,前班可以教得快而深入,中班按普通進度行,後班便反複做基礎加固。減低學生被標籤為“差生”的狀況。
國際學校在分流方面做得比較好,這些也許跟資源有關。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15 09:09
annie40 發表於 21-10-14 20:28 
把考試看成是分流,極具正面意義。
分流安排,如果不以總分按序區分,而是以每個學科來分流,每個學科分班,前班 ...
你将分流分为两个层次,学习上很多直资已经分sect学习,主要在中英数,部分官津也有类似安排。
我上面主要看教育及考试制度分流对整个社会的功能性,最重要是能否殊途同归,有多少 alternative routes.给学生及家长选择。
当然如果他们以入医学院,GBus,QFin,Law为终极目标,就是不能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15 10:23
ANChan59 發表於 21-10-15 09:09 
你将分流分为两个层次,学习上很多直资已经分sect学习,主要在中英数,部分官津也有类似安排。
我上面主 ...
原來傳統學校已經在做,真好!
作者: ABC-DAD 時間: 21-10-16 01:27
為其他人下定義,不如欣賞一下這個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17 09:09
ABC-DAD 發表於 21-10-16 01:27 
為其他人下定義,不如欣賞一下這個
熱芭聲色藝個性俱全,跪了。
作者: ABC-DAD 時間: 21-10-20 12:56
annie40 發表於 21-10-17 09:09 
熱芭聲色藝個性俱全,跪了。
混沌呢....點講呢...
外表看不到有七竅,但。。
我細思,值得看嘅係混沌裏面嘅內容。
文字嘛,是2維,視頻呢 接近3維,比較立體。
今天看了一個視頻,分享下看網友們會否在混沌中看到一點跟家庭教育的點滴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0-21 15:17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1-10-21 15:38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1-10-12 10:07 
一竅不通是初心,因為不懂,凡事謙卑,凡事慎謹,少妄念,多聆聽,多觀人事,慢慢就懂了。這些是根本。
有了根本, ...
這題目, 大慨如莊子的"庖丁解牛". 以有涯隨無涯, 殆矣.
剛巧, 上星期看視頻, 再讀: 庖丁解牛.
真有其哲理.
莊子真是大師.
今早, 坐車返工. 突然, 又再想起: 庖丁解牛.
那是否跟不上現今時代呢!?!
現今是什麼世代.
莊子早著先機.
唔去解牛.
可以去: 解馬.
現在是數馬時代.
同一道理, 順著系統, 便可容易去解馬.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21 16:26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0-21 15:17 
這題目, 大慨如莊子的"庖丁解牛". 以有涯隨無涯, 殆矣.
剛巧, 上星期看視頻, 再讀: 庖丁解牛.
真有其哲理. ...
為怕以偏蓋全,特意去看了庖丁解牛的視頻,溫故而知新,真好。
數碼時代,科技界突破不斷,先搶了人,才慢慢去解牛,明明要火喉,大家偏要去加急,在加急現象下,把待遇推高五倍,十倍,有點華爾街金融的味道了,不大真實的情況不知能維持多久。
記得你兒子快畢業了,如果找不到心儀導師,或未確定下一步學習,那便順勢投入科技工作獲取經驗吧,畢竟要先有牛有刀,才可踏前一步用心花時光去解。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21 16:31
ABC-DAD 發表於 21-10-20 12:56 
混沌呢....點講呢...
外表看不到有七竅,但。。
關於大陸父母幫孩子找對象相親,絕對是,‘世上不可思議事件’的頭10位。
如果我去做,阿女肯定會玩失蹤呀。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0-21 17:06
annie40 發表於 21-10-21 16:26 
為怕以偏蓋全,特意去看了庖丁解牛的視頻,溫故而知新,真好。
數碼時代,科技界突破不斷,先搶了人,才慢 ...
是的.
亞囝intern完. 做freelance.
近日,佢公司參加科技園Al比賽,入咗圍.
迫咗上轎, 要去幫手.
當見識一下.
亞囝路徑未定, 佢係唔緊張,唔部署嗰隻.
宜家,路向未明.
好彩,我都係咁性格.
否則,火燒心,緊張死.
不過, 讀上去?工作?或者, HEA吓,思想吓.
各方面,都可以考慮.
最近,被d同學捉住傾無謂野.
可能, 有班同學攪緊初創, 拉馬仔.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21 18:35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10-21 18:36 編輯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0-21 17:06 
是的.
亞囝intern完. 做freelance.
近日,佢公司參加科技園Al比賽,入咗圍.
参加AI比賽,CV 上加添優勢,認識幾個孩子,就是憑當初在學時的某個研究,某個項目,無心插柳下,畢業時馬上被另眼相看地招聘了。
現在科技醫藥界進入春秋戰國混亂期(磨拳擦掌的有美中歐),快點投入江湖,才有凳坐。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0-22 09:40
annie40 發表於 21-10-21 18:35 
参加AI比賽,CV 上加添優勢,認識幾個孩子,就是憑當初在學時的某個研究,某個項目,無心插柳下,畢業時馬上被另 ...
衷心多謝你的分享和提示.
有機會跟亞囝研究一下.
有什麼資訊/意見分享,十分歡迎!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10-23 11:02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1-10-23 11:39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1-10-21 18:35 
参加AI比賽,CV 上加添優勢,認識幾個孩子,就是憑當初在學時的某個研究,某個項目,無心插柳下,畢業時馬上被另 ...
如果,有什麼江湖資訊,消息, 記得分享
有关CV, 細囝由'默默無聞' 需要做year 3 assignment
參加intern.
CV 真的重要.
Intern apply posts.
好多人睇GPA 成績, 更加有人睇數學科成績。
由於數學科成績好,吸引到面試的優先機會.
這是肯定的.
再來,睇有無實戰經驗.
Intern interview, 細囝屢屢落敗.
完成intern , 補足這缺陷之外.
亞囝intern公司, 再補充一封亮麗的reference letter.
註明了工作細節.能力.態度…, 實在有點意外.
希望, 往後這CV有幫助.
可算是入門的一票而已.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23 13:15
annie40 發表於 21-10-21 18:35 
参加AI比賽,CV 上加添優勢,認識幾個孩子,就是憑當初在學時的某個研究,某個項目,無心插柳下,畢業時馬上被另 ...
Al應用在 diagnosis 病症較早應用,也是買點。AI 應用在treatment,drug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是熱門話題。
臨床測試是藥物及醫療設備的上市前的試金石,不少公司用幾年時間,無數金錢最後臨床不過關,所以資源泡湯!
現在多了應用Al在臨床測試,一來可以縮短開發及臨床時間,,二來早入市場是很大商機。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23 21:26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10-23 21:55 編輯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10-23 11:02 
如果,有什麼江湖資訊,消息, 記得分享
有关CV, 細囝由'默默無聞' 需要做year 3 assignment
參加inte ...
待整理完所知的科技行業的搶人訊息後,再作交流分享。
老板請人,重點是這個‘唔知’乜水能給予公司的貢獻,以及將來潛在貢獻,如果有更好方法能預計所托是個合適人才,cv 是重要的,相對之下GPA也許可以看作是浮雲。這些是老闆的視覺。
數年前跟金融公司HR高層朋友聚會,女朋友話我哋一個post,隨時有幾百個application, 裡面一定有些真正人才來自非名校非高GPA非1st Honour degree, 但公司人手有限,我哋無時間慢慢看cv,細.心看細節,唯有第一輪就唔理好醜,只算名校+1st honour+GPA,選出五十份申請表,挑些合規格的約interview,選些駟䦉正正的送比有關department 揀,首要目標是有限時間內完成工作,次要不要孭獲,滄海遺珠是滄海的事,與HR無關。這些是打工人視覺。
這種大公司HR妄棄‘滄海遺珠’的作風,幾年後應該無定企,因為AI做咗佢分工,自動快速分析每一份申請表,由幼稚園的行為嗜好開始推理,五千份申請,都好快可以揀出50份最合適的,那時對名校生的主觀優勢必然會降低。
記得字節跳動張一鳴表示初創公司時,花極多時間心血在聘請員工上,以確保未來發展健康順利,在HR界他由吳下阿蒙,極速成為事業户了。
找對的人,培訓新人,心血不少啊!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10-23 22:08
ANChan59 發表於 21-10-23 13:15 
Al應用在 diagnosis 病症較早應用,也是買點。AI 應用在treatment,drug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是熱門 ...
同感。大家在等AI突破。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23 22:35
annie40 發表於 21-10-23 21:26 
待整理完所知的科技行業的搶人訊息後,再作交流分享。
老板請人,重點是這個‘唔知’乜水能給予公司的貢 ...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1-10-24 08:50 編輯
其實有解決辦法的,很多公司用性向測試選擇最接近公司理念的人選,不用花時間細心挑選,用測試結果先篩選一浸,然後才睇CV細節!
根本不需要什么Al,现实有好多方法,Aptitude tests 后面有庞大database ,係可以收窄合适人选。HR有冇与时并进,或是公司肯唔肯出钱改善吸纳人才方式。
某些金融机构面试5-7次(online and face to face),我觉得冇这个需要,有少少做戏扮专业扮严谨!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1-10-24 07:31
ANChan59 發表於 21-10-23 22:35 
其實有解決辦法的,很多公司用性向測試選擇最接近公司理念的人選,不用花時間細心挑選,用測試結果先篩選 ...
試過請了一個大學成績超好但測試肥佬,本來過唔到HR但因介紹人關係,最終過唔到試用期,這類測試都有用㗎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10-24 08:44
poonseelai 發表於 21-10-24 07:31 
試過請了一個大學成績超好但測試肥佬,本來過唔到HR但因介紹人關係,最終過唔到試用期,這類測試都有用㗎
...
兒子的新人同事全都是大學超好成績,測試過關,面試冇問題,但入職後,高強度工作壓力及時間,平均一年半離職。
整個行業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落後現實,所以越來越難請到真係叻嘅人。年輕人寧願賺少一點,轉去corporate,或者嘅然都係咁辛苦,轉去iBank賺幾年快銭,真係雞飛狗走。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21-10-24 08:58
ANChan59 發表於 21-10-24 08:44 
兒子的新人同事全都是大學超好成績,測試過關,面試冇問題,但入職後,高強度工作壓力及時間,平均一年半 ...
請人都講緣分,你啱人又要人啱你。行業其中一個可考慮係如何分餅仔,而家上太肥下太瘦,不過肥緊嗰D又點會願意減肥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