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對國內升大學工程系的一些建議 [打印本頁]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9 16:56     標題: 對國內升大學工程系的一些建議

在香港,特別在EK,大多數家長都覺得工程是水泡科,冇乜前景,重話上國內讀,講嚟嘥氣。不如講d時興嘅,例如 Fintech,Robotics, Al,Blockchain 之類。時髦嘢,留給其他高人指點迷津好了!

選擇這個題目因為較熟悉,較瞭解作一個決定時嘅一些關鍵點,資料可信性高,而且大多數具體情況在public domains 搵到,可以引證我的分享。而且內容可以舉一反三,拋磚引玉。

在九十年代我們經常聽到985工程及211工程這些名稱,有工程兩個字跟尾,事實上是國內高等教育的政策名稱,屬教育部而非科技部。

2015年國家開始改變高校政策,用雙一流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及世界一流學科),代替上面兩個數字工程,2017年出了相關大學、高校名單及相關學科,共有42所一流大學、140所高校的465個一流學科入選。如果選擇大學,高校,學科,可以在下面維基百科參考。https://zh.m.wikipedia.org/wiki/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翻查EK資料,這個題目講得最多最詳盡的資料是網友 「小時了了」,他為子女作出不少國家的升學資訊整理,國內升學是有不少筆墨,他主要分享時間可能雙一流的名單還未出枱。去到好細節如何申請學位、奬學金之類,可以參考他的帖。
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70416

我嘗試用機械工程作為一個例子。如果選一流大學,北京有8間,上海4間,廣東2間。首選肯定是清華,復旦,交通,浙江,華中科技及湖南。大家可以試試在上面維基的連結找尋那些大學高校的學科算國內一流。

這個分法我覺得合理,不同高校有不同歷史,發展方向及資源投入,不會科科都「一流」,有個匯總,會方便篩選。但係要留意因為平衡地域原因,個別「高校」入選名單是以平衡為主,不完全是學術研究質素,自己留意一下,如果有把握,有校長推薦之話,目標應該鎖定42所一流大學。

另一點要留意,個別高校的「一流學科」是自選的,不是教育部排比出嚟,可能是這所高校有幾科好接近,教育部就讓他們自選,這個是什麼原因,大家自行判斷,如果你們知道真正原因或意思,麻煩指教一下。

在國內讀大學要正視一個問題,你想畢業後留在國內發展?回香港發展?抑或出海外發展?發展指繼續升學或者就業,甚至創業。

如果決定留在國內升學就業反而簡單直接,努力讀書,考好成績,上研究院,入職,都係求學一定求分數,明白就好。除非你家庭有發小,有人脈網絡關係,特異功能,就另當別論。

國內按2020年行情,碩士畢業生起薪點約¥7000,本科畢業生起薪點約¥5000,相差40%,所以點解咁多人想讀碩士學位。你想年薪百萬或幾十萬,你要問自己什麼料,有什麼競爭優勢,點解值這個價錢?想通就好!

可能不少人覺得自己是港燦,到國內肯定係二等公民。我覺得在大學的環境比較好,自己成績優秀,比什麼底氣更有用。不少學者教授惜才的,你成績掂,英文好,態度好,誰人不喜歡?國內香港海外教授們都有聯繫,要看你自己值不值得被推薦。

如果回香港深造及工作就要小心一點,因為兩地的制度體系還是有明顯分別。以前國內學歷只係部份頂尖的大學學歷被認可,所以要向學術評審局申請評核。

現在教育部及香港教育局有學歷互認協定,如果還是擔心,可以再問一問教育局及香港學術及資歷評審局有關這所大學,這個學科是否被認可。現在做了這個動作,將來回香港的問題就簡單,加上四年後,走回頭路的機會好低。https://www.hkcaavq.edu.hk/zh/

學術之後,就係專業方面,工程專業認可係香港工程師學會 HKIE 。全世界大部份國家地區工程師學會,都係華盛頓協議的成員,香港是1995年是全面成員,中國在2016年轉為全面成員。Washington Accord - Wikipedia

中國代表機構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http://english.cast.org.cn/col/col1333/index.html負責認可中國大學工程學院課程是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https://www.ceeaa.org.cn,因為現在開始跟國際接軌,所以不少大學還未認證,四五年後應該大部份可以完成認證。如果相關課程在國內認證符合華盛頓協議,香港工程師學會也會互認被認可的課程資歷。

上一段講嘅係專業學歷承認,但不是工程師專業資格承認。對香港在內地讀工程學生的啓示就係,最終中國的工程學位及工程師資格是會被香港及海外工程師學會承認,下面已經簽了互認協議,你只要得到國內認證,香港是會承認的,而且部分海外囯家也是互認的。https://hkie.org.hk/en/quali/reciprocal_agreement/

如果萬一畢業時課程還未被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認證,你就要走現在的路,向HKlE申請作專業學歷評核,HKlE系有一個清單,那間大學那幾個學科被認可,在清單內的是等同香港被認可的工程學歷。

國內大部工程課程在數學及工程知識係完全冇問題,頂尖的跟三大有得比,甚至好一點。絕大部份都係因為四年課程之中,缺乏design project 及 individual project,所以不被全面承認。只要回到香港找一個碩士課程要有上面兩個原素,合格畢業之後再向 HKIE 申請認可,應該沒有問題。

我處理一個個案,申請人國內名牌大學畢業,再在香港讀了一個工程碩士學位,她以為我哋會認可她的資歷,很可惜,她可能是傳統學霸,科科A,但冇上面兩個原素,她及保薦她的公司提出上訴,我們再解釋多次,他們才發覺她的學歷缺欠,於是搵同一間大學,補回design project and individual project 兩個 modules,才可以符合最低要求,時間浪費了兩年多。

有些國內大學生會覺得我哋歧視他們,當解釋清楚之後,他們明白來香港就識得補那些短板,而不是專注幾多個A。HKIE只要學士資格,他們只是用碩士課程去補底。

題外話,以前MBA畢業要求要有論文,現在有些大學為了搵食,用修多幾個學分代替論文,我覺得係反智的。

如果畢業之後上研究院,學生在碩士博士學位都希望出外,因為國內壓力太大,競爭大,掛科kicked off 機會高。香港的大學是歡迎國內的畢業生,給國內申請人的數目可能多些,不是教授們不歡迎香港畢業生,是香港較少人申請,事實上香港申請人成功率高國內申請者好多倍。

個別課程在國內有雙學位,包括跟海外大學合作的,係值得留意,因為可能一半時間在國內讀,另一半在合作大學上課,係很好的機會。

有些課程係英文授課的,對英文能力較強的學生也是好事,特別在前列大學,可能競爭上有些優勢,條件是你的英文在中上水平吧,不然的話,不知道是禍是福。

長篇大論之後,我作個總結:

1。從實際情況作出介紹如何選擇國內大學及課程。北大,清華,復旦,交通之後如何選擇。
2。學歷資格,專業資格是兩回事,要分清楚。
3。香港專業團體有相關學會,有疑問去問他們,唔好上EK問。
4。如果想知道國內不同大學的畢業起薪點水平,參考這個新聞。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zw/cj/2020/09-14/9290573.shtml
5。在國內畢業可以在國內,香港,海外升學就業。不是上國內是不歸路,因此要多手準備,開放眼界。又不要盲目認為上國內一片美好,也有一些問題及困難要克服。平衡分析,然後作決定。
6。上國內讀書及海外讀書就業移民都會有適應問題,這是必然的,承認,面對,克服它,沒有大不了!

哇哇,真係長篇小說,工程師寫嘢係悶到嘔,冇乜亮點!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1-4-19 17:18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21-4-19 17:19 編輯

工程師寫野就是實實在在,唔係海市蜃樓 ,貼地!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9 17:48

Yanamami 發表於 21-4-19 17:18
工程師寫野就是實實在在,唔係海市蜃樓 ,貼地!

你睇得明白嗎?

作者: akys    時間: 21-4-19 18:04

諗咗幾年攞唔攞番個老人工程師牌。但人太懶了,唔想填份form。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9 18:16

akys 發表於 21-4-19 18:04
諗咗幾年攞唔攞番個老人工程師牌。但人太懶了,唔想填份form。

Fellow 又唔駛PA,年資夠,寫份報告講講你嘅工程業界貢獻,夠Fellow幫你簽名,機會好高。

填啦,如果要搵人簽名,我非常榮幸樂意!



作者: October.    時間: 21-4-19 20:02

ANChan59 發表於 21-4-19 16:56
在香港,特別在EK,大多數家長都覺得工程是水泡科,冇乜前景,重話上國內讀,講嚟嘥氣。不如講d時興嘅,例 ...
地道港人既寫文風格,夠平實。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9 20:15

October. 發表於 21-4-19 20:02
地道港人既寫文風格,夠平實。

平時寫任何嘢要四平八穩,在這裏吹水,可以隨意些,直白些。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21-4-19 21:28

一路睇第一時間收藏埋。
舉一反三,咁去外國讀工程,回來香港的話,認證的過程和步驟也一樣嗎?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21-4-19 21:30

曾有前輩説,大學開好多degree 課程,日新月異名堂多多,有時要check吓係咪已經認可。佢建議小兒盡量揀可以考牌的工程課程。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9 22:03

Radiomama 發表於 21-4-19 21:28
一路睇第一時間收藏埋。
舉一反三,咁去外國讀工程,回來香港的話,認證的過程和步驟也一樣嗎?
...
The same process.
Even in Imperial College, also name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has two programs, one recognised and the other not recognised. In HKU and HKUST, Engineering Science programs are not recognised, Other Engineering programs are recognised.

The same process for other professional degrees, like Accounting, Law and Medic .... etc.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9 22:04

Radiomama 發表於 21-4-19 21:30
曾有前輩説,大學開好多degree 課程,日新月異名堂多多,有時要check吓係咪已經認可。佢建議小兒盡量揀可以 ...
He is absolute correct.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9 22:09

回覆 Radiomama 的帖子

For local universities all certified programs are here.


For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engineering programs, you can send an email to HKIE to confirm the programs being recognised, they can reply to you officially.  Keep the record......


作者: b3410    時間: 21-4-20 10:30     標題: 回覆樓主:

多謝陳sir詳細介紹,也想問,如果去其他國家工作,是否也要check 課程,專業,證書是否獲得認證 ?
有沒有哪一個國家大學課程,認受性最高?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0 10:55

b3410 發表於 21-4-20 10:30
多謝陳sir詳細介紹,也想問,如果去其他國家工作,是否也要check 課程,專業,證書是否獲得認證 ?
有沒有 ...

你个问题可以几複杂的,很多变数,例如那个国家?工作?移民?要专业资格,非专业资格都有不同处理方法。我有些了解,但不一定全面。

你有没有较具体的范围,才方便答你。你担心私隐之话,PM我吧。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0 12:25

b3410 發表於 21-4-20 10:30
多謝陳sir詳細介紹,也想問,如果去其他國家工作,是否也要check 課程,專業,證書是否獲得認證 ?
有沒有 ...

我嘗試用香港輸入專業人才,優秀人才計劃作一些分享。

每個國家及地區都希望吸納人才,何謂人才自然不是自己話係就係,要有一些客觀評審及認可標準。

這是專才計劃申請表 https://www.immd.gov.hk/pdforms/ID990A.pdf
你看甲部,1。個人資料中有問申請人如果在香港留學,個學位是否香港認可。5。學歷及專業資格中已經清楚表明要被香港政府及或相關專業團體認可的專業資格。

如果你申請加拿大工作或移民簽證,他們有一定要求,你是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如果在香港選工程科目,你要看這個科是否HKIE certified,如果係,加拿大也是華盛頓協議成員,學歷一定沒有問題。如果有香港的專業資格,加上HKIE跟加拿大有工程師互認協議,即係你只要申請就非常大機會會批准,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非專業學位,去工作的國家自己有工作簽證的要求,可能當地畢業會加分,高些學歷計分高些。如果香港學歷,應該問題不大。做當地政府工,公管機構,私人機構的要求也可能有分別。

我講一個朋友的案例,我係幫他申請香港優才計劃及申請HKlE。朋友是德國人,在一家世界級的醫療設備跨國公司從事研發工作有15個不同國家的專利。但過程中都靣對不少問題。

首先是語文,因為他是德國人,要求他考 IELTS,我同佢都嚇一跳,幾十歲人,周遊列囯,高級研究專家考 IELTS,為了他的未婚妻,唯有考,肥第一次,第二次過關,好似係每部份要6。因為很多學歷,資歷是用德文,所以要翻譯,然後搵律師certified。

最離譜係學歷要去香港學歷及專業評審局作評核,點知那些妹妹仔將德國60年代的Diplom當係 現在的National Higher Diploma。我都愕然,因為同時候我幫他申請HKIE Fellow,他的Diplom在某年份之前,等於現在的碩士學位,所有文件不需要翻譯。

入境事務處個職員見得多,他知道係碩士,但他只可以按本子辦事,他提議我朋友可以申請覆核,希望另一位評審有些常識吧。我當時呻咗一句點解HKIE 識分,但學歷評審矇查查。個職員反問我朋友有沒有其他專業資格,他說剛剛攞咗 Fellow,職員表示不用再覆核,你有 HKIE Fellow,可以凌駕那個碩士,夠分啦,不過都要等遴選委員會審批才可以肯定。

官字兩個口,高官四個口,要按對方要求走流程,之前做得幾好準備,但辦事人朦查查,一樣被玩殘。我不認為是歧視外地人,只係辦事人水準問題。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0 12:35

附上香港人才清單

https://www.talentlist.gov.hk/tc/talentlist.html

見到第一種人才,我立即笑到趴係到,香港真係各行各業都需要!

作者: NKpa    時間: 21-4-20 12:46

ANChan59 發表於 21-4-19 20:15
平時寫任何嘢要四平八穩,在這裏吹水,可以隨意些,直白些。

多謝前輩。


請問電腦軟件行業,取牌的情況相若嗎?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0 13:25

NKpa 發表於 21-4-20 12:46
多謝前輩。

你指的是information engineering/computer science discipline? 我不是相關的discipline ,剛剛看完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iscipline guidance notes ,都好接近,你可以參考下面的資料。每個 discipline 都可能有些自己的特定要求。

https://www.hkie.org.hk/en/membership/download_mem2/upload/page/189/self/5c0e3594ef9e8.pdf

現在HKIE 改咗Professional Assessment 機制去 Competence based Assessment。我自己負責的Discipline 差異不大,但Information engineering可能有些不同,我唔想亂答。

我自己覺得最大分別在assessors 心態及問問題的方式改變咗,我哋嘗試去理解申請人識幾多,夠料未,而不是為難他考到佢答唔出。

你申請時寫份report時參考Competence based 的要求,盡量均衡表達出你就上面的附件scope,培訓,日常工作實戰中如何表現你嘅不同12種能力。https://hkie.org.hk/zh-hant/membership/download_mem2/upload/page/189/self/5cd3a97bc1b72.pdf
上面附件有12種能力的要求。



作者: akys    時間: 21-4-20 13:31

ANChan59 發表於 21-4-19 18:16
Fellow 又唔駛PA,年資夠,寫份報告講講你嘅工程業界貢獻,夠Fellow幫你簽名,機會好高。

填啦,如果要搵 ...

先多謝幫忙。download咗份form幾年,一睇要寫咁多嘢就打擊了熱情。咁嘅時世似乎攞多啲嘢防身比較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0 13:43

我昨天決定寫一個趕客嘅題目,工程加國內升學的帖,看看有幾多人會睇?看看幾多人會交流。差唔多24小時,有差不多有400人睇,俾我想像中多好多。

咁鬼嚴肅嘅話題,如果家長孩子在初中以下,鄙視工程系嘅,認為前途似咁嘅,不喜歡國內升學發展嘅,應該都唔會睇。我最初估50人樓下會睇,而且係熟人多,結果又唔係,問問題交流嘅,超過一半不是EK「好友」。

有意思!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0 13:51

akys 發表於 21-4-20 13:31
先多謝幫忙。download咗份form幾年,一睇要寫咁多嘢就打擊了熱情。咁嘅時世似乎攞多啲嘢防身比較好。
...
離開赤鱲角,唔理你揸什麼護照,工程師的專業資格係會自動升呢嘅!
作者: b3410    時間: 21-4-20 14:16

ANChan59 發表於 21-4-20 10:55
你个问题可以几複杂的,很多变数,例如那个国家?工作?移民?要专业资格,非专业资格都有不同处理方法。 ...
唔好意思,問題問的太廣。
我對工程類完全唔了解,不過工程類可能係小朋友將來會考慮的一個專業。不過有時聽到其他人話香港讀工程出路唔好,唔知是因為這個行業本身,需求減少,還是香港本地的學位唔夠競爭力。

如果全球來講,工程還是很有前景的一個專業,咁有冇邊個國家,或者邊間大學,讀出來的學位,更容易被認可?邊種專業資格,認可範圍廣?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0 14:21

b3410 發表於 21-4-20 14:16
唔好意思,問題問的太廣。
我對工程類完全唔了解,不過工程類可能係小朋友將來會考慮的一個專業。不過有時 ...

我在#15嘗試答你個問題,你看看是否包括你心中的問題。

作者: jli008    時間: 21-4-20 15: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1-4-20 15:36

ANChan59 發表於 21-4-20 13:43
我昨天決定寫一個趕客嘅題目,工程加國內升學的帖,看看有幾多人會睇?看看幾多人會交流。差唔多24小時,有 ...
證明presentation的重要性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0 15:59

jli008 發表於 21-4-20 15:09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咁專業既內容,我一般知識都會入去睇,剛開始真的頭昏腦脹,要慢慢才可消化一點. 但都 ...

你願意去睇,嘗試去了解已經好難得,部分內容係複雜嘅!我有考慮抽走一部份,但又覺得差咗d連續性。

*****

離開赤鱲角就會升呢係有切身感受,有幾次去國外傾生意,對住個客佢一直當我係一個香港人在國內開廠嘅廠佬。最快紀錄15分鐘就出門口,當時經驗太淺。

以後分別有機會因為技術問題,大家有唔錯嘅交流及辯論,他們分別有不同的反應。我適時補咗一張有工程師學會的咭片,發覺口氣、業務關係有變化,感覺忽然升呢係反差嘅效果!

*****

我始終相信香港大部份小朋友都可以栽培嘅,學校扮演一個重要角色,但我還是相信家庭教育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自己家庭係可以做多啲嘢,主導多一些小朋友的成長及學習。

我亦知道現在社會的氛圍,已經比我孩子的年代更複雜、家長更無所適從,都不知道如何拆解,只可以做好自己本分。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0 16:12

Yanamami 發表於 21-4-20 15:36
證明presentation的重要性

就係唔識包裝喎!你係咪搞錯呀!

作者: October.    時間: 21-4-20 16:22

ANChan59 發表於 21-4-20 12:35
附上香港人才清單

https://www.talentlist.gov.hk/tc/talentlist.html
精算師都出現係人才清單, 有d意外, 上網睇到一般認為讀精算行頭較窄, fresh grad 人工不算理想(未有牌掛), 前途麻麻,睇來政府同民間睇法有出入.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0 17:33

October. 發表於 21-4-20 16:22
精算師都出現係人才清單, 有d意外, 上網睇到一般認為讀精算行頭較窄, fresh grad 人工不算理想(未有牌掛),  ...

同意,我都覺得有些奇怪。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1-4-20 18:57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陳sir其實我有睇㗎,不過我畢業都無行到工程條路,費事加把嘴。我自己小朋友而家已經好清楚對pure比對applied有大好多嘅熱枕,暫時照睇都係先行pure嘅路。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1-4-20 19:40

ANChan59 發表於 21-4-20 16:12
就係唔識包裝喎!你係咪搞錯呀!
證實你尐粉絲鍾意實用多過花臣野。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0 20:22

回覆 beastiebistro 的帖子

Pure even more abstract and advance.  
作者: beastiebistro    時間: 21-4-20 20:27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我實際啲,夠用就停。佢係學術型,喜歡鑽研。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0 20:48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1-4-20 20:27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我實際啲,夠用就停。佢係學術型,喜歡鑽研。

我都係,由pure science 轉 applied ,預科自修 GCEAL pure.,我係異類。

現在嘅位置係我意料之外,不過後生果十幾年都付出好多,世上冇咁多符碌嘅。

作者: cmcchow    時間: 21-4-20 22:26

本帖最後由 cmcchow 於 21-4-20 22:30 編輯
b3410 發表於 21-4-20 14:16
唔好意思,問題問的太廣。
我對工程類完全唔了解,不過工程類可能係小朋友將來會考慮的一個專業。不過有時 ...

我覺得要睇邊科工程及當時程況,香港工程師學會有program介绍工程專業資料俾中小學生知
https://hkie.org.hk/sap/avbsa.html

作者: cmcchow    時間: 21-4-20 22:27

ANChan59 發表於 21-4-20 20:48
我都係,由pure science 轉 applied ,預科自修 GCEAL pure.,我係異類。

現在嘅位置係我意料之外,不過 ...

no pain no gain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0 22:35

cmcchow 發表於 21-4-20 22:26
我覺得要睇邊科工程及當時程況,香港工程師學會有program介绍工程專業資料俾中小學生知
https://hkie.org. ...

多謝你幫手介紹,我睇漏咗這個好嘢!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0 22:36

cmcchow 發表於 21-4-20 22:27
no pain no gain

Yes. That’s always true.

作者: csauye    時間: 21-4-22 08:52

Yanamami 發表於 21-4-19 17:18
工程師寫野就是實實在在,唔係海市蜃樓 ,貼地!
讚人就讚人何以要踩埋其他人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1-4-22 11:16

csauye 發表於 21-4-22 08:52
讚人就讚人何以要踩埋其他人
對號入座?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1-4-23 09:56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1-4-27 09:50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1-4-19 16:56
在香港,特別在EK,大多數家長都覺得工程是水泡科,冇乜前景,重話上國內讀,講嚟嘥氣。不如講d時興嘅,例 ...

你不像工科畢業生寫東西... 工科人, 重結果, 一句到尾. 可能就是你的不同, 才可以做老闆級.


我一直不認同工科是水泡科, 我覺得對DSE 成績一般的同學來說, 算是好底讀, 可進可退.

至於回內地讀書, 我覺得當CONTINGENCY 好了, 有能力有錢, 出國較好, 想省錢留港讀也是選擇.


在國內讀書當然是一種經歷, 但就業是另一個問題.

相信大家都聽過 "關係" 一詞, 老外常摸不著頭腦, 譯做 "RELATIONSHIP" 太肉麻, 譯做 "CONNECTION" 又不到肉. 國內企業, 包括與國企合作的外資企業, 無論低至申請做普通文員或申請較高職位工程師, 無不是透過關係進來. 當然職份技術含量越高, 在關係底下競爭會較小.

我曾在國內做工程項目, 所見所聞, 老實說過不了在港出身的工程師們的底線, 所以很多事情是要透過地頭蟲 "中間人" 公司出手, 你懂我懂啦!

話說回頭, 當貴家子弟在國內畢業, 跟其他千萬計內地畢業生學歷相當, 又不如地頭蟲有需要的 "關係", 面對的環境可想而知.


就我所知, 其實近年來國內畢業生要有較高競爭力, 已經要求較知名國內大學的研究生畢業, 國外名校海歸更佳.

結語, 就算想去國內發展就業, 也要考慮貴子弟比對內地畢業生有什麼優勢, 回內地讀書成為其中一個內地畢業生, 又沒有所需的"關係", 似乎走不對方向!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3 10:17

retriever 發表於 21-4-23 09:56
你不像工科畢業生寫東西... 工科人, 重結果, 一句到尾. 可能就是你的不同, 才可以做老闆級.

Guanxi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都用這個字,比 connection,relationship多很多層意義。

我知道EK網友背景廣闊,要多一些舖排才入正題,know my audiences. 而已。這一篇我希望詳細一點,可用性高一點,用多些cross reference ,似短論文,加多少少轻松的語調。

你寫的觀察是正路,很多也是實情。 工程入學分數可能看似水泡,但能否符碌畢業是另一回事!

在國內做事最大的挑戰是,做生意不觸碰到自己的底線,係非常困難嘅,真係要百般智慧。所以我在EK的簽名提醒自己要有智慧!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1-4-23 10:46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1-4-23 10:47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1-4-20 13:51
離開赤鱲角,唔理你揸什麼護照,工程師的專業資格係會自動升呢嘅!

你說"昇呢"是什麼意思?

社會地位方面, 不嬲國外都專重工程師, 但人工方面... 當年見英國工程師學會通訊上的請人廣告, 揸DOU E 都係3-4萬磅, 絕不吸引 (而家梗係有少少後悔啦)


請教一下, 以你所知, 國外會否睇 HKIE CORPORATE MEMBER 資格? 還是會睇RPE?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1-4-23 11:30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1-4-23 11:34 編輯
NKpa 發表於 21-4-20 12:46
多謝前輩。

以我理解, 除左跟安全有較直接關係, 如風火水電, 土木結構, 其他方面業界對攞牌不是太著意.

這也是點解在香港, 工程師個朵唔夠香唔夠硬淨!


軟件, 資信科技呢D, 除非你考政府工, 才會要求你呢方面既工程師牌. 不過, 因為歷史原因, 呢份工會接受其他方面的工程師牌, 如電機, 電子等. 意味競爭者會較多.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3 11:30

retriever 發表於 21-4-23 10:46
你說"昇呢"是什麼意思?

社會地位方面, 不嬲國外都專重工程師, 但人工方面... 當年見英國工程師學會通訊上 ...

升呢係外國較尊重工程師這個專業,發展機會係多好多。

你講嘅人工係两年之下的年薪。你可以參考這一個link http://www.salaryexplorer.com/salary-survey.php?loc=228&loctype=1&job=259&jobtype=3 有一個圖有關年資。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1-4-23 11:33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1-4-27 09:53 編輯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咁, 以你所知, 佢地睇唔睇HKIE 個牌? 香港政府個RPE 呢?
還是都係睇返英國既IEE/IET?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3 11:43

retriever 發表於 21-4-23 10:46
你說"昇呢"是什麼意思?

社會地位方面, 不嬲國外都專重工程師, 但人工方面... 當年見英國工程師學會通訊上 ...

你最後一個是好問題。

香港跟全世界簽的互認協議係HKlE,所以海外係只承認HKIE Corporate member。

我記得RPE是因為北角地盤電梯工業意外之後,死因庭建議所以衍生Engineers Registration Board,Ordinance Cap 409, 然後要工程師按法例作本地登記,成為RPE,你簽名就係你孭飛,萬一死一塌樓,你負法律責任。是本地法例,本地職稱。如果要申請RPE,你要有HKlE或者其他國家工程師學會的專業資格。

RPE 認可學會在下面
https://www.erb.org.hk/notestoapplicants.htm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3 11:47

retriever 發表於 21-4-23 11:33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咁, 以你所知, 佢地睇唔睇HKIE 個牌? 香淹政府個RPE 呢?

因為有互認機制,你可以用HKlE資歷申請海外同等資歷,我唔肯定是否每個工種要不要PA,理論上應該唔需要。

有疑問上網睇吓,發個電郵問吓,好方便。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3 11:53

我最初個牌係英國工程師學會個牌,在1996年回歸前HKIE特別安排,我申請HKIE 同一個Discipline 係不用考試。填寫表格,交齊資料文件,俾錢就搞掂。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1-4-23 12:12

ANChan59 發表於 21-4-23 11:43
你最後一個是好問題。

香港跟全世界簽的互認協議係HKlE,所以海外係只承認HKIE Corporate member。
互認協議我再發私信跟你討論, 那種互認, 只是業界學會間的專業審查的互認,.... 但RPE 的理解有趣, 在這公開聊一下...

在香港HKIE 跟RPE 幾乎一為二, 二為一, 著埋同一條褲, 我懷疑甚至SHARE 同一個OFFICE.


先不說成立的歷史原因, HKIE 跟RPE 代表既, 有根本不同, 前者係業界自治組織, 後者係官方登記制度.


類比醫生, 就如香港醫學會會員跟 MEDICAL COUNCIL REGISTRATION.




所以, 如果要移民, 或者用國外眼光回看, 真係可自稱為"香港專業工程師", 嚴格來說, 應係RPE下的登記, 雖然現實上, HKIE --> RPE 只係願意俾多幾舊水的"形式上的程序"


你以為如何?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3 12:33

retriever 發表於 21-4-23 12:12
互認協議我再發私信跟你討論, 那種互認, 只是業界學會間的專業審查的互認,.... 但RPE 的理解有趣, 在這公開 ...
About ERBConstitution of the Board (as set out in Section 3 of the Engineers Registration Ordinance Cap 409)
Functions of the Board (as set out in Section 7 of the Engineers Registration Ordinance Cap 409)

The Board shall -



[size=13.3333px]The ERB office is in HKIE 9/F.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3 12:51

ANChan59 發表於 21-4-23 12:33
About ERBConstitution of the Board (as set out in Section 3 of the Engineers Registration Ordinance  ...

我好耐冇用RPE了,但係有模糊印象係HKIE 一直冇限制什麼人可以用工程師的職稱,很多公司及行業有工程師職稱,但沒有完整的培訓及考核制度,但這個工會冇咁專業壟斷,有些已經積非成是了。

透過ERB註册,你用RPE才可以在特定文件,表格,工作審批上成為 AP 。如果冇RPE簽一些特定文件,應該是非法。

作者: akys    時間: 21-4-23 13:12

本帖最後由 akys 於 21-4-23 13:21 編輯
retriever 發表於 21-4-23 09:56
你不像工科畢業生寫東西... 工科人, 重結果, 一句到尾. 可能就是你的不同, 才可以做老闆級.

我班舊國內同事或者客戶差不多所有孩子都放洋。有些在國內名大讀完本科出外讀MBA或Phd,有些直接出外讀bachelor。 舊舖曾經連續幾年成為畢業生最希望就業的3大企業之一,當然他們自己全部都是重點大學畢業,呢種做法梗有其意義。

當年要請人,人事部交來的人選來來去去都係北大,清華,上交大,復旦,西交大,南京大呢幾間。


作者: October.    時間: 21-4-25 12:56

retriever 發表於 21-4-23 09:56
我一直不認同工科是水泡科, 我覺得對DSE 成績一般同學好底讀, 可進可退.
係抵讀,所以係高中選科時要留意,成績可以,有得揀既話要take Phy.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5 16:38

akys 發表於 21-4-23 13:12
我班舊國內同事或者客戶差不多所有孩子都放洋。有些在國內名大讀完本科出外讀MBA或Phd,有些直接出外讀bac ...

我认识的国内干部,朋友,生意拍档,有权有势,有饯,有网络都係送小朋友,部分家人出去。到近年这个趨势都冇变,只是疫情将部分減慢!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5 16:40

最近上国内的人少了很多,如果不是疫情前已经上咗国内,或者冇得选择之下,焗住上去。

我一向每个星期差不多上国内一次,去年过年后就年尾上过一次,下一次可能是五月了!上国内读书,就业,创业都面对实际问题!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1-4-27 09:40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1-4-27 09:54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1-4-23 12:51
我好耐冇用RPE了,但係有模糊印象係HKIE 一直冇限制什麼人可以用工程師的職稱,很多公司及行業有工程師職 ...

除了土木及建築師, 一般機電工程師很難做AP 吧, 我絕大部份機電工程師朋友, 都不登記拿RPE, 政府簽圖用C 牌, 但我知有少量工程種類需RPE 簽, 譬如, 有開公司的朋友就問有無人有RPE 去簽環保工程.

你說的狀況, 正是我的疑問. 大量機電工程師未有領RPE.

正如醫生要MEDICAL COUNCIL 登記, LAWYER 都要CALLED TO 某地HIGH COURT, 香港工程去外地工作, 自稱香港專業工程師, 是否應有香港官方登記才算正名?
那是否去國外工作, 先順手拿個RPE 穩妥些.


其實英國都有ENGINEERING COUNCIL 的登記制度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1-4-27 09:44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1-4-27 09:55 編輯
akys 發表於 21-4-23 13:12
我班舊國內同事或者客戶差不多所有孩子都放洋。有些在國內名大讀完本科出外讀MBA或Phd,有些直接出外讀bac ...

其實不用說到3大企業, 或新聞見到的政要子女, 認識的內地中產無一不是想送子女去放洋, 保守一點, 家庭殷實一點的, 會考慮先送子女去香港唸大學(社會事件前), 作為去放洋的跳板.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7 10:53

retriever 發表於 21-4-27 09:40
除了土木及建築師, 一般機電工程師很難做AP 吧, 我絕大部份機電工程師朋友, 都不登記拿RPE, 政府簽圖用C  ...

https://www.engc.org.uk/professional-registration/ 你可以參考一下個簡介。

https://www.engc.org.uk/professional-registration/how-to-register/ 這個是流程,都係先入學會才可以申請工程師註册。

我當年都係先入 IMechE,考牌,成功咗,要交錢嘅時候問我要唔要EC註冊,如果要,就俾多一份錢。我在香港我係先取得HKIE資格,然後有一年本港 post qualification 經驗及 HK resident ,然後申請,審批之後交錢就可以。

EC係工程師註冊制度,但係都係睇專業團體是否認可,如果資格唔認可,何來註册!

我剛剛問咗HKIE一位同事,他講咗HKIE係同一個一個英國專業團體簽互認機制,不是EC。所以去到英國就係先入會例如 IMechE,然後才可以註冊EC。

香港RPE係本註册制度,沒有任何國際互認協議,離開香港暫時係唔會被外地認可嘅!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1-4-27 12:18

retriever 發表於 21-4-27 09:44
其實不用說到3大企業, 或新聞見到的政要子女, 認識的內地中產無一不是想送子女去放洋, 保守一點, 家庭殷實 ...
有人辭官歸故里 , 有人漏夜趕科場

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1-4-27 13:40

Yanamami 發表於 21-4-27 12:18
有人辭官歸故里 , 有人漏夜趕科場

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

圍城...


其實了解清楚是什麼一回事最重要...

有些官方號召, 可以是"心不焉", "指鹿為馬"...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1-4-27 14:12

ANChan59 發表於 21-4-27 10:53
https://www.engc.org.uk/professional-registration/ 你可以參考一下個簡介。

https://www.engc.org.uk/ ...

陳SIR 你講既流程我都懂及經歷過, 不過你引既網頁給版友們是不錯的參考.


我不確定的是不同地方, 業界和官方(政府)認可的差異.

譬如, 在香港絕大部份機電工程師, 業界方面只需工程師學會會員, 不需要政府註冊.

我以前認識的鬼佬高層, 很多在英國工作多年都沒有入學會, 更惶論CHARTERED 了, 他們都是去了香港後部份才去入會.

以上是業界方面, 官方就看那些工作是制度上強制"註冊工程師" 才能做, 或移民時的身份認可...


最後, 正如你說, 國際沒認可香港的註冊制度, 但香港可認可英國的註冊工程師制度呀(CENG).


PS. 雖說有國際互認協議, 但我問過IET, 它們的申請表竟然沒有預留欄填申請人本地的專業資格, 反之, HKIE 的申請就很清楚接受國外專業資格的互認!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27 14:34

retriever 發表於 21-4-27 14:12
陳SIR 你講既流程我都懂及經歷過, 不過你引既網頁給版友們是不錯的參考.

我認為各地會有一些差異的,可能是歷史原因或者政治因素影響而產生。

你那些問題我部份有經歷過,部份聽過,少部分未聽過,要打電話問功課。

IET 我唔熟,冇接觸過。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