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校長推薦計劃⋯國內升大學 [打印本頁]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4-16 19:02 標題: 校長推薦計劃⋯國內升大學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4-17 10:19 編輯
有親戚的孩子通過以上計劃,獲得國內頂尖學府取錄,問我意見。分享如下
1)真心恭喜。通過校長推薦而獲得錄取,孩子必定有過人之處。
2)國內名校生經常吐嘈,外籍學生,海外華僑和港澳生考入清北浙復交,比國內學生容易得多。
3)他們所說的都是事實,因此常聞有海外生掛科情況(不合格)。其實國內生也會掛科,考試不理想就掛科,沒有什麼大不了。掛科歸掛科,甚少香港或華僑學生畢唔到業。(若果有,請知情人士分享)
4)名校有中文或英文授課課程,香港學生應該有選擇。(註:女兒讀的碩士課程,她被歸類與㚈籍學生上課,只能接受用英文學習)
5)如果想讀中國歷史,怕唔怕中文追不上同學水平?這個問題牽涉香港學生有多大決心和興趣?真心喜歡的人,總會願意付出更多努力,更容易策動內驅力,只要內心堅定,有足夠內驅力,相信數月至半年,便會追上。女兒在海外,曾經五年停了中文學習,卻因一份兼職需要認真較對中文和英文翻譯,才急起直追把短板補回來。我還是相信「事在人為」。
6)念中國歷史出路?真的不好說。我知道有人畢業後做編劇,自由工作者,收入約數萬元,另外有版權費等。內地影視圈蓬勃,創作人的收入只會愈來愈高。
7)看過文章提到名校也不乏「空心人」和「抑鬱症」學生。
8)大學宿舍一般是四人間或六人間,學校其他設施完備。(普遍比英國好)
9)記得北大約二萬多學生,清華多一倍,校舍更大。
10)在國人眼中,以上名校生,是人中龍鳳。但不代表一定搵大錢,清華engineer畢業去巨企工作,標準年薪50萬。其他專業收入不能相比。
11)念政治的出路?真的不清楚.只知道有畢業生是企業的戰略顧問.或公共政策顧問。
12)女兒公司曾經有位男同事是清華哲學系碩士,能力差強人意,還經常言語暴力欺負女同事,最後被開除了。性格不行的人,無論學歷如何,也難容於職場.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7 14:42
我以前都講過一個兒子的同學,DSE成績優秀,因為肥了一科中文2,在校長推薦計划去了清華讀一個與加拿大UBC的一個雙學位法律課程,三年清華讀大陸法,另外兩年在溫哥華讀普通法。畢業之後在溫哥華實習,現在留在那邊工作。每年由北京及溫哥華回香港,一定來拜訪我們。
他的中文是不錯的,但香港的考試方式玩死佢。到清華法律學院以中文為主,如果香港認為中文唔得,但在清華完全冇問題,都幾諷刺。去到UBC自然是英文授課,更加冇問題。
清華宿舍跟DBS及UBC宿舍是有一段距離。
國內這兩年畢業生的就業機會及起薪點都係差咗,不然的話國務委員不會勸學生下鄉務農,擺地攤。加上去年底北京河北石家莊疫情屬中高風險,去其他省市要PCR 陰性,而且要集中隔離十四天。近期北京疫情受控,要核酸測試,但不用集中隔離。
國內高校畢業生起薪點到2019年最高是清華北大都係一萬出頭,頭20大平均約7千8千。地域性工資深圳上海比北京高,如果講高新科技發展國內年輕人會喜歡南方,特別是深圳。
國內幾間科技出名的大學在深圳都有實驗室,例如清華,交大。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7 14:47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zw/cj/2020/09-14/9290573.shtml
上面有2020的畢業生起薪點下調,及2019的平均工資排名。前50名,廣東省有四間,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深圳大學及暨南大學。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1-4-17 16:26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21-4-17 16:26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1-4-17 14:42 
我以前都講過一個兒子的同學,DSE成績優秀,因為肥了一科中文2,在校長推薦計划去了清華讀一個與加拿大UBC ...
巨企果然唔同檔次,出手真係唔同尐……相差五倍人工呢?
唔知要咩條件先會得巨企青睞?
作者: October. 時間: 21-4-17 18:31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21-4-17 18:42 編輯
Yanamami 發表於 21-4-17 16:26 
巨企果然唔同檔次,出手真係唔同尐……相差五倍人工呢?唔知要咩條件先會得巨企青睞? ...
巨企人工檔次,就似香港讀醫\讀golbalB?
大陸人多競爭非常大,我公司同國內多業務往來,有啲客都識左十幾年,個個高學歷,有個女仔3X幾歲,北大畢業,5百強公司(國內中意講5百強,非科技公司),一個月萬幾人工(已包埋獎金,10年以上年資)),我同佢聯絡起碼十年以上,同一崗位,未見佢升職,係香港做同樣野我地幾個同事沒一個大學學歷。
所以,返大陸闖並不容易,人材? 大陸一啲都唔缺,香港人要掂下自己咩斤兩,好叻仔叻女,或者好有背景。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7 19:41
October. 發表於 21-4-17 18:31 
巨企人工檔次,就似香港讀醫讀golbalB?
大陸人多競爭非常大,我公司同國內多業務往來,有啲客都識左十幾 ...
你這個及畢業生起薪年薪50萬,肯定係 outliners,不能作準,用上面個表作參考,起碼不是個別例子。
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每年畢業生起薪點平均值都會有一個數抽起醫科生,這樣跟其他大學有可比性。
我N年前讀理工,最高人工係冇人估到嘅日文系,當全校平均三千幾,他們平均二萬幾。儍瓜才會儍吓儍吓以為畢業有月薪幾萬。原因係每年收生入數不多,約一半左右是警方商業調查科保送入去讀,入學已經係督察,高級督察,總督察都有。抽走他們,咪還原基本步。

作者: akys 時間: 21-4-17 20:43
本帖最後由 akys 於 21-4-17 20:46 編輯
October. 發表於 21-4-17 18:31 
巨企人工檔次,就似香港讀醫\讀golbalB?
大陸人多競爭非常大,我公司同國內多業務往來,有啲客都識左十幾 ...
'大陸一啲都唔缺,香港人要掂下自己咩斤兩,好叻仔叻女,或者好有背景。'
這句真。冇人事非特異功能香港畢業生唔好妄想了。不過,華為都有請香港人,本身在行內都發展唔錯,轉入去個價非常好,不過好難升職。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4-17 21:26
akys 發表於 21-4-17 20:43 
'大陸一啲都唔缺,香港人要掂下自己咩斤兩,好叻仔叻女,或者好有背景。'
好難升職是能力問題,還是因為是香港人?又或無背景?
作者: akys 時間: 21-4-17 22:37
annie40 發表於 21-4-17 21:26 
好難升職是能力問題,還是因為是香港人?又或無背景?
冇背景。大公司裏最難玩嘅係派系,一個外人唔知邊個打邊個,要非常小心,能生存絶對堅。
作者: October. 時間: 21-4-17 22:41
ANChan59 發表於 21-4-17 19:41 
你這個及畢業生起薪年薪50萬,肯定係 outliners,不能作準,用上面個表作參考,起碼不是個別例子。
香港 ...
我明,醫生呢d係特殊例子,唔可以拉入平均計,就係想講,總有一d特別出色或某啲界別既畢業生人工超高的。
作者: October. 時間: 21-4-17 22:51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21-4-17 22:52 編輯
akys 發表於 21-4-17 20:43 
'大陸一啲都唔缺,香港人要掂下自己咩斤兩,好叻仔叻女,或者好有背景。'
一些大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係有請fresh grad,馬雲公司都有請,我女朋友八大marketing畢業,當時一畢業就去杭州返工,做左2個幾月就返返來。
作者: akys 時間: 21-4-17 23:18
October. 發表於 21-4-17 22:51 
一些大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係有請fresh grad,馬雲公司都有請,我女朋友八大marketing畢業,當時一畢業就去 ...
幾好吖,起碼有入職機會,俾後生仔女了解國內職場生活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7 23:25
October. 發表於 21-4-17 22:41 
我明,醫生呢d係特殊例子,唔可以拉入平均計,就係想講,總有一d特別出色或某啲界別既畢業生人工超高的。
...
在國內人工特別高的本科生,有特異功能?他爸爸有特異功能多一些吧!
我識小朋友大二去螞蟻金服做 intern,阿爺係前省長,阿爸係⋯⋯ 他香港出世,螞蟻金服俾香港大學生有兩個位,一個俾佢。佢係有料,佢對這些拉關係入到冇興趣,之後最後一年去應用科技研究院做 Fintech intern,然後畢業做初創公司,今年下半年公司轉去美國。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7 23:49
akys 發表於 21-4-17 20:43 
'大陸一啲都唔缺,香港人要掂下自己咩斤兩,好叻仔叻女,或者好有背景。'
我有見過華為高層在香港是台灣人,當然不是本科生,在台積電挖角過嚟,先在深圳,然後再派嚟香港!
你見得多科技人,你的说法接地氣好多,冇咁虛幻世界!

作者: akys 時間: 21-4-18 00:42
ANChan59 發表於 21-4-17 23:49 
我有見過華為高層在香港是台灣人,當然不是本科生,在台積電挖角過嚟,先在深圳,然後再派嚟香港!
你見 ...
無論如何,年輕人唔怕失敗,乜都試下冇壞嘅。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1-4-18 01:01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21-4-18 01:02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1-4-17 23:25 
在國內人工特別高的本科生,有特異功能?他爸爸有特異功能多一些吧!
我識小朋友大二去螞蟻金服做 ...
阿爺係前省長……At the end of the day都係去左美國……
作者: October. 時間: 21-4-18 06:45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21-4-18 06:49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1-4-17 23:25 
在國內人工特別高的本科生,有特異功能?他爸爸有特異功能多一些吧!
我識小朋友大二去螞蟻金服做 ...
所以,睇到人講國內人工高既fresh grad,就撲到去,要諗清楚自己情況。
香港都大有特別高人工既fresh grad,醫生,IBANKER, OA.....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8 08:41
October. 發表於 21-4-18 06:45 
所以,睇到人講國內人工高既fresh grad,就撲到去,要諗清楚自己情況。
香港都大有特別高人工既fresh gra ...
上國內工作的fresh graduates 有較大機會成功嘅,簡單分為兩大類,一類係有些人胍網絡關係,勉強算自己人,入到去,有貢獻,融入到國內企業文化,了解市場運作,生存到,可以做到一定位置,但如果真係講500強,就真係難講d。二線公司,初創公司機會高些。
另一類香港走投無路,或者選擇不多,反而破釜沉舟的決心往前衝,北上或者北漂,真的成功,都跌跌碰碰不少次及時日,是一個不錯的鍛練。
如果想著國內滿地黃金,可能要分析一下自己嘅SWOT analysis ,勝算多大,然後破釜沉舟。如果有這樣決心,去到邊度都有很大勝算!
你上面有typo,應該是AO,不是OA,除非你玩嘢。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8 08:47
akys 發表於 21-4-18 00:42 
無論如何,年輕人唔怕失敗,乜都試下冇壞嘅。
同意。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8 09:26
Yanamami 發表於 21-4-18 01:01 
阿爺係前省長……At the end of the day都係去左美國……
這個好正常,永遠都係隔離飯香。
我強調個年輕人本身係好掂,插班lB,入HKU,不過,贏在起跑線可能是阿爺同阿爸。他家庭很有教養,對人處事態度非常好,經常來我們家打機。
當初有 offer,佢想拒絕,但佢做咗我家CEO的mentees,以佢做對象,用SWOT及其他工具分析之後,加上多次面談,他才願意接受個 offer,用螞蟻金服的Fintech做踏腳石,冇這個經驗肯定入唔到ASTRI ,企在巨人膊頭上有優勢嘅。
反而去初創是同學之間介紹,做得開心,人工次要,後生仔好多時冇我哋成年人咁市儈。
唔講啦,不要客家佔地主,我縮番去另一便吹。

作者: akys 時間: 21-4-18 09:40
ANChan59 發表於 21-4-17 23:49 
我有見過華為高層在香港是台灣人,當然不是本科生,在台積電挖角過嚟,先在深圳,然後再派嚟香港!
你見 ...
又真係可以媲美前楊局,我見過柳得志,王曉初,馬雲,馬化騰,王傳福㗎。除咗柳傳志外,全部都係啱啱起步。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8 10:21
akys 發表於 21-4-18 09:40 
又真係可以媲美前楊局,我見過柳得志,王曉初,馬雲,馬化騰,王傳福㗎。除咗柳傳志外,全部都係啱啱起步。 ...
你可能好過楊局。
我只識柳傳志,二十多年前,我當時公司是聯想的顧問,跟他有接觸約半年時間。可能先入為主,我覺得他是儒商!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4-18 10:43
ANChan59 發表於 21-4-18 09:26 
這個好正常,永遠都係隔離飯香。
我強調個年輕人本身係好掂,插班lB,入HKU,不過,贏在起跑線可能是阿爺 ...
好開心, 熱鬧翻曬!
其實,平常心.
大家,各人拿出自己的經驗,見識,睇法.又不是作假.
現實是現實.
大家存在的, 體驗不一,觀點有出入.很不錯.
越多不同,可以睇多d.
我年青愛看電視,特別是黑澤明.
黑澤明其中一套有名的電影: 天國與地獄.
天國? 是山上的富貴人家
地獄?是山下的貧民窟
其實是'共存'的一個時空.
天國看見的,是天國, 偶爾垂下頭,想看看地獄,
心靈慰藉.
另外, 如果,天國只看見天國,那便不是天國了.
大家一樣平凡, 怎樣好風景,也不是味道.
相反,如果地獄根本看不見天堂.須然生活辛苦,但彼此沒落差,少了比較,也一樣可以活著.
睇電影的好處,是鏡頭拉開, 做觀眾可以平常心看到天堂,也同時地獄, 平衡的視角.
世界進步, 特別在中國, 地獄的人上了天堂,更折返人間.
究竟,我們 (我老了,點睇無所謂)應該如何去了解世情.
作者: ABC-DAD 時間: 21-4-18 10:51
銅臭

聽聽脫口秀
https://youtu.be/qYRo_ZzhsuY
#左拐不就是右拐的一種#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4-18 11:04
ANChan59 發表於 21-4-18 10:21 
你可能好過楊局。
我只識柳傳志,二十多年前,我當時公司是聯想的顧問,跟他有接觸約半年時間。可 ...
似乎柳傳志在國內的風評很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8 11:07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4-18 10:43 
好開心, 熱鬧翻曬!
其實,平常心.
大家,各人拿出自己的經驗,見識,睇法.又不是作假.
平常心!隨緣!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8 11:16
annie40 發表於 21-4-18 11:04 
似乎柳傳志在國內的風評很好。
他經歷不少政治運動風浪,真的擁抱愛國情懷搞科學,完全另一個境界!
他真的每日看書,跟他講書就開心到不得了!
他退之後,他的私人秘書馬雪征也是執董,另一個優秀的人才。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4-18 11:53
開帖的初衷只是覺得年輕人的青春,就是資本。無論走到中,美,加,英,以至世界任何一個角落,也是值得支持和鼓勵的。
知道有朋友特別拒絕去中國的,也不讓孩子去內地。亦有被清北取錄的,想知道更多。
剛好女兒個案,亦算是update 的2020~2021年北京生活所知見。至於其他中國地方,甚至同一地方的其他狀況,作為長期窩居在香港的「宅媽」,我是真不知道。
最近看到一句話,總是繞繫腦海:
‘過多的經驗,限制了想象力。’
若果可以,就讓孩子「不忘初心,陽光正面」,知得少,愈專心。做喜歡做的,努力做下去⋯其他的就會慢慢明白了。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4-18 11:58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4-18 11:59 編輯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ANChan59 發表於 21-4-18 09:26 
這個好正常,永遠都係隔離飯香。
我強調個年輕人本身係好掂,插班lB,入HKU,不過,贏在起跑線可能是
反而去初創是同學之間介紹,做得開心,人工次要,後生仔好多時冇我哋成年人咁市儈。
Xxxxxx
挺好的。
拳怕少壯,棍怕老狼⋯⋯⋯⋯⋯
熱切期待等少年派出手呀!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4-18 12:19
annie40 發表於 21-4-18 11:53 
開帖的初衷只是覺得年輕人的青春,就是資本。無論走到中,美,加,英,以至世界任何一個角落,也是值得支持 ...
我有點反對.
限制創造力的,是心態.
不是經驗.
有良好心態,經驗更是一種幫助.
細囝中五時,班內有位同學,参加科技產品比賽獲大獎,可以去美國交流.
事件之後,在家長會,我向班主任查詢此事, 並提議學校是否可以加強這塊發展, 作為家長, 願意支持,和分享自己經驗.
多點支援,力量,也可省了一些失敗的機會.
結果當然是不了了之.真有點可惜!
中學老師,可能心態上有點限制.
考試和上大學,較重要吧!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8 13:05
annie40 發表於 21-4-18 11:53 
開帖的初衷只是覺得年輕人的青春,就是資本。無論走到中,美,加,英,以至世界任何一個角落,也是值得支持 ...
你出發點是美好,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過分美化,簡單化,反而幫倒忙,後生嘅不一定受這一套。
最好優劣放前面,如果有選擇,自然選擇較好的,如果冇選擇之下,認清目標,破釜沈舟,也有成功機會。幾個聽完我們分析最後北上讀書嘅都係後者,但最後走出一片天,比留在香港好得多。「知得少,愈專心」,在農村找到的機會多些,所以廠家喜歡農民工。
近年很多家長及成年人,被多位香港鎮長洗腦香港年輕人唔掂,肯定有少部份係,但大都不是,而且不少真係好優秀。
我的原則是要讓年輕人了解多些,體驗多些作決定,而不是靠空中畫餅而作一個重要決定。
自少送孩子去英美加澳上海北京,玩嘅,參觀,遊學,intern,shadowing,他慢慢會比較,分析,學取捨,會學選擇。之後不一定每個決定正確,成功,但係一個Informed decision,還有的是青春及雛蔥,不是你的初衷
。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8 13:06
‘過多的經驗,限制了想象力。’你誤解了這句話的原意!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8 13:07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4-18 12:19 
我有點反對.
限制創造力的,是心態.
不是經驗.
第一段正是我心中所想及經驗!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4-18 13:31
ANChan59 發表於 21-4-18 13:06 
‘過多的經驗,限制了想象力。’你誤解了這句話的原意!
願聞其詳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4-18 13:42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1-4-18 13:44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1-4-18 13:05 
你出發點是美好,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過分美化,簡單化,反而幫倒忙,後生嘅不一定受這一套。
最好優劣放 ...
近年很多家長及成年人,被多位香港鎮長洗腦香港年輕人唔掂,肯定有少部份係,但大都不是,而且不少真係好優秀。Xxxxxxx
這點十分認同。
相對而言,香港孩子是聰明的,特別是LS孩子,這個是近年觀察的感受。只是太多奇怪和過早的批評,孩子看不到自己‘閃閃發光’的一面。當然還有一部份的行為是非常‘拖後腿的。
自己覺得‘孩子相信自己是甚麼人’,更容易成為甚麼人。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8 14:13
annie40 發表於 21-4-18 13:31 
願聞其詳
經驗有兩部份,一部分客觀,另一部分是主觀。客觀較事實為本,有一定基礎及參考性,不能完全不理,而且部份問題核心或假設就在當中,我們不少決定是基於一些事實,一些假設,可能以前的假設正確,但現在已經不合時宜,不正確,答案及解決方案就會好明顯。
主觀部份較因人而定,部分人較固執以前的經驗,腦中只有少部份可行的方案,久而久之,心態上會不願意去改變,如果肯吸收新知識,新觀點,新科技,過往經驗不一定是限制,這正好是Stillgood20的說法。
我以前講過一個故事,出現在 Awaken the Giant Within。故事是一個大象bb自少用一條幼的繩及幼的鐵枝繫住,不能走出圓週內的範圍。到長大後變成成年象,仍然可以用幼繩繫住,這個限制是他心態上缺乏反思,實驗,挑戰。牠的經驗是真實,牠的心態才是限制之源。
另一個例子在科技專利方面,很多科研會遇上專利權的問題,我們去大國的database查考我的想法是否誤中別人的專利,如果中咗,不是停,是深入了解它的聲稱,我了解它的聽稱(別人的經驗),避過它的聲稱 Claims,有相同或更佳的效果,我就可能有一個新的專利,但研發過程中,不時都要更新。
如果有興趣可以上網查考一個創新的方法叫TRIZ。作者是前蘇聯的專利局工程師,他發現很多專利都歸納為40個方度dimensions,一般聲稱都會中其中幾個角度,每個角度入面有不同形態,只要知道舊專利的經驗,就更容易創新及拿到專利,但如何商品化是另一個經驗的課題。
獻醜了!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4-18 14:16
ANChan59 發表於 21-4-18 13:05 
你出發點是美好,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過分美化,簡單化,反而幫倒忙,後生嘅不一定受這一套。
最好優劣放 ...
簡單講.有人有中國夢
有人有英國夢
有人有美國夢
年青人有夢想,值得鼓勵.
你怕中國夢碎?
那美國夢呢?
英國夢, 又如何?
Fair comments,
中國夢,風險最低.
用平常心! 唔用背景心理.
你會認同嗎?
作者: akys 時間: 21-4-18 14:30
唔好用一兩個例子去美化事物,同樣,亦唔好用一兩個例子去否定同樣的事物。放開懐抱睇多啲。每週都有人中六合彩頭獎,不過唔係我。
當年科網股盛行,突然有香港大財團大筆收購幾個年輕人的公司,嘩!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原來幾個創辦人是公司高層兒女。都係嗰句,認清楚自己競爭力。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4-18 15:02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4-18 14:16 
簡單講.有人有中國夢
有人有英國夢
我在年輕人求學就業方面傾向持平,你見我傾向正反都提醒,係他們自己作決定,家長也作不了主。
我想兒子學士去英國讀,研究院去美國讀,事業不一定是香港,他有自由意志,所以在香港讀,現在正在香港奮斗!
你自己檢討下用字,我那裏有什麼中國夢,美國夢,英國夢,不要亂咁屈人嘅想法。
香港很快淪落到不表態,不同意見的自由意志都沒有了。

作者: October. 時間: 21-4-18 15:11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21-4-18 15:13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1-4-18 15:02 
香港很快淪落到不表態,不同意見的自由意志都沒有了。...
荒謬+悲哀!
作者: stillgood20 時間: 21-4-18 16:37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1-4-18 16:39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1-4-18 15:02 
我在年輕人求學就業方面傾向持平,你見我傾向正反都提醒,係他們自己作決定,家長也作不了主。
我想兒子 ...
咁嚴重
p.s.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作者: cafeva 時間: 21-4-18 19:27
ANChan59 發表於 21-4-18 13:05 
你出發點是美好,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過分美化,簡單化,反而幫倒忙,後生嘅不一定受這一套。
最好優劣放 ...
近年很多家長及成年人,被多位香港鎮長洗腦香港年輕人唔掂,肯定有少部份係,但大都不是,而且不少真係好優秀。>>>>> 非常同意!只睇資源投放已經無可能差啦!
作者: ABC-DAD 時間: 21-4-19 09:33
annie40 發表於 21-4-18 11:53 
開帖的初衷只是覺得年輕人的青春,就是資本。無論走到中,美,加,英,以至世界任何一個角落,也是值得支持 ...
#最近看到一句話,總是繞繫腦海:
‘過多的經驗,限制了想象力。’
若果可以,就讓孩子「不忘初心,陽光正面」,知得少,愈專心。做喜歡做的,努力做下去⋯其他的就會慢慢明白了。#這段好,加一句,真要找經驗,家裏還是有點老舊地圖。
作者: ABC-DAD 時間: 21-4-19 09:42
我喜歡行山落海,因為覺得原生動稙物更有生命力。
咁當然都會去啲靚靚嘅保護區進修下,睇下精彩嘅另一面。
作者: jli008 時間: 21-4-19 11: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BC-DAD 時間: 21-4-19 12:16
jli008 發表於 21-4-19 11:48 
這些若在孩子從幼稚園開始就更好. 我反而覺得現今係"家長的經驗,限制了孩子想像力" ...
家長的經驗不會,有的沒的,家長就愛說太多就可能會。
作者: b3410 時間: 21-4-20 14:21
annie40 發表於 21-4-18 13:42 
近年很多家長及成年人,被多位香港鎮長洗腦香港年輕人唔掂,肯定有少部份係,但大都不是,而且不少真係好 ...
我一向覺得年輕人是未來的希望,充滿活力和無限可能性,熱情,有勇氣。我都希望自己小朋友成為一個有理想,識得追求自己理想的年輕人,不怕失敗,因為年輕
作者: retriever 時間: 21-4-23 11:17
b3410 發表於 21-4-20 14:21 
我一向覺得年輕人是未來的希望,充滿活力和無限可能性,熱情,有勇氣。我都希望自己小朋友成為一個有理想, ...
"年輕人是未來的希望"
咁點解鎮長要俾埋錢, 送佢地去隔離埠創業?
真係唔明, 要將大家的"未來" 送走?!
作者: Yanamami 時間: 21-4-23 14:50
retriever 發表於 21-4-23 11:17 
"年輕人是未來的希望"
老夫子話齋……
作者: csauye 時間: 21-4-23 17:10
回覆 ABC-DAD 的帖子
精闢
作者: b3410 時間: 21-4-25 10:59
retriever 發表於 21-4-23 11:17 
"年輕人是未來的希望"
我諗樓主寫咁多,都係希望大家可以多些選擇。如果唔轉變思維模式,路越走越窄。
是陷阱,陰謀,還是挑戰,機遇,心態決定。
點解總是win vs lost, 唔係win win?
作者: NKpa 時間: 21-4-26 11:45
本帖最後由 NKpa 於 21-4-26 11:46 編輯
b3410 發表於 21-4-25 10:59 
我諗樓主寫咁多,都係希望大家可以多些選擇。如果唔轉變思維模式,路越走越窄。
是陷阱,陰謀,還是挑戰, ...
悲觀
悲觀而積極
麻木
樂觀而審慎
樂觀
終極樂觀
....
每樣自有他的道理。各適其適罷。
作者: ABC-DAD 時間: 21-4-26 12:24
忽然間想起林俊傑的歌『曹操』
作者: b3410 時間: 21-4-26 15:12
NKpa 發表於 21-4-26 11:45 
悲觀
悲觀而積極
麻木
我個人prefer
悲觀而積極,或者樂觀而審慎
作者: annie40 時間: 21-4-26 18:47
b3410 發表於 21-4-20 14:21 
我一向覺得年輕人是未來的希望,充滿活力和無限可能性,熱情,有勇氣。我都希望自己小朋友成為一個有理想, ...
很好,很好。
作者: gs 時間: 21-4-27 19:37
b3410 發表於 21-4-20 14:21 
我一向覺得年輕人是未來的希望,充滿活力和無限可能性,熱情,有勇氣。我都希望自己小朋友成為一個有理想, ...
認同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5-3 12:21
b3410 發表於 21-4-20 14:21 
我一向覺得年輕人是未來的希望,充滿活力和無限可能性,熱情,有勇氣。我都希望自己小朋友成為一個有理想, ...
同意,這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

作者: Ruikei 時間: 21-9-2 23:02
ANChan59 發表於 21-4-18 09:26 
這個好正常,永遠都係隔離飯香。
我強調個年輕人本身係好掂,插班lB,入HKU,不過,贏在起跑線可能是阿爺 ...
文中提及插班IB,可以解释下嗎?係IB首年已經開始之後,由外校插班入來?因為個間學校IB好叻,好少收插班生?

作者: ANChan59 時間: 21-9-2 23:27
Ruikei 發表於 21-9-2 23:02 
文中提及插班IB,可以解释下嗎?係IB首年已經開始之後,由外校插班入來?因為個間學校IB好叻,好少收插班 ...
個同學由張祝插班入G10,Pre-IB。近年唔知具体数字,因為冇跟進,他是第二屆IB嘅。果屆有几个,一个张祝,一个华英,因为嚟过我屋企打机,其他就唔知!
每年都有收插班生,多与少的问题,當年該校IB coordinator 解释,他们修Bilingual Diploma 为主,校内校外都要考笔试,还有面试,本地学校大多数学生可能英文未夠好,國际学校ESF学生大多数中文又差点,所以想入係要中英文都好好。
张祝个同学入港大读double major 天文+电脑,暑期实习蚂蚁金服及ASTRI,毕业入初创公司。毕英同学UCO攞奨学金去美国读航空管理,所以hea 考IBDP,香港已经有定翼机牌,大二在美国已经考完定翼机教练牌,毕业后都係入初创公司,他係可以考机师嘅,但冇去。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