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小孩子培養專注力有一個重點無人留意 [打印本頁]
作者: knowledgelover 時間: 21-3-28 14:30 標題: 小孩子培養專注力有一個重點無人留意
本帖最後由 knowledgelover 於 21-3-28 14:33 編輯
平時生活中, 有好多事發生、好多人叫佢地、多資訊、或雜音、視覺畫面變化.都是分散注意力的素材.
如果有安靜的, 和較/盡量單一的資訊, 小孩子自然培養到注意力.
有時父母自己也是分散注意力的主要來源自己唔覺. 例如大人間大聲說說, 突然大聲更甚.、突然叫小朋友食野或問小朋友問題, 有些問題十分無聊如"做咩呀". 太多太頻密便不好. 還有, 溝通中, 不期待回應便作出下一個對話, 也是問題, 讓小孩子不明白、不習慣有回應的需要以為不作反應是很自然的、平常正常的而養成習慣, 不明白要反應. 就會集中不了, 以為隨時要注意其他的事發生, 視聽等事的發生都有他的份.
以上是少少意見而已, 沒有刻意針對任何人的意思, 希望不要對號入坐.
大家多多指教!
作者: knowledgelover 時間: 21-3-28 14:34
或者說, 思維追蹤養成跳躍式.
作者: zaba 時間: 21-4-12 12:16

作者: knowledgelover 時間: 21-5-4 18:47
zaba 發表於 21-4-12 12:16 
謝謝!
我是替小孩抱不平.. 無端被指有注意力問題, 自己又唔識分析和表逹... 好被動, 有時直情可憐和無助.
愛小孩子, 以穿他們的鞋為準, 否則不算真愛... (此說絕無意傷人)
~~ 觀眾勿輕易對號入座, 後果自負 ~~
作者: MNIF 時間: 21-5-4 19: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4 22: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NIF 時間: 21-5-4 22: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5 09: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NIF 時間: 21-5-5 10: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3410 時間: 21-5-5 10:52
ar_mak 發表於 21-5-5 09:10 
我都係見你問,我先至膽粗粗去試下估。係你賜比我呢份勇氣。
你哋兩個應該去德雲社說相聲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5 11: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5 11: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5 11: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NIF 時間: 21-5-5 12: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NIF 時間: 21-5-5 12: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6 11: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6 11: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NIF 時間: 21-5-6 13: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NIF 時間: 21-5-6 13: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6 15: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6 15: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NIF 時間: 21-5-6 15: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NIF 時間: 21-5-6 16: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rBeast 時間: 21-5-6 17:51
ar_mak 發表於 21-5-6 11:54 
你有冇試過同你老細講呢D野?
公司定屋企個先?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6 19: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6 19: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6 19: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NIF 時間: 21-5-6 21: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7 00: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nowledgelover 時間: 21-5-7 01:11
MNIF 發表於 21-5-4 19:52 
我不理解甚麼是「思維追蹤養成跳躍式」。請問可否詳細解釋一吓?
你好, 是咁的, (剛剛才發現有回應)
這'思維追蹤養成跳躍式' 重點是養成什麼 '追溯模式' (作為思考用).
人面對困難或問題, 都一定是沿著相關線索一步一步跟蹤下去解釋解決或解答的.. 追, 比'跟'快少許, 即有線索時會快, 否則無線索可能慢些.. 在線索消失前要抓緊, 是追. 按部就班是跟蹤思維, 不擔心線索消失. (想像偵探辦案便明白)
真無線索(包括記憶中的可取資訊, 沒有時)可追時, 才可能需要跳躍式, 例如藝術所需的靈感、遊戲中的自然跳躍式思維..
小孩子本就很有跳躍式的能力或把戲 (這一點是我要指出真有注意力不足問題的小孩其實不多), 因為本就沒有多少記憶中的資訊可取用.
但不等於任由養成習慣, 雜亂無章的習慣... 去跳躍地想.
在學術上而言, 必需有線索形的追法, 所謂有序可依, 知識是積累得越多才越有辦法變通, 很少的知識怎變也很難'通'得了. (先學字母才學字, 追的便是字母'零件', 以便幫助記憶和明白. 先記、辨認聲音才記、辨認意思)
漫畫中思想.. 想通時會有一個燈泡亮起來, 這就是想通, (靈活變通成果、一理通百理明).. 將來讀大學的難懂的課題時很需要這種變通能力, 它之通.. 有路, 有路即依循某種途徑思索得出的... 思路. 跟著路走一(暫時)不跳躍.. (被指注意力缺乏症的常見.. 如跟不住思路).
~~ 不知道以上解釋得是否清楚 ~~
舉個例子, 一條數學題, 計到一半給人叫了一聲打斷了要從頭計, 如果這種情況太多, 又被人叫了一聲, 令人洩氣便越發嚴重.. 最後產生厭惡感、不(會)成功感.
又一例子, (成人可能在小時候就是這樣養成) , 常常中途有人打斷自己思索中的、專注的事, 下一秒便再想不起來了, 情形發生得太多太多次, 這樣下去, 除了厭學外, 腦神經會養成習慣, 即成為慣性的中間要去注意別的... 這可能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禍根. (有個學生, 他在我講解時問不相關但是從聯想出的問題問我, 我必需把他的注意點拉回來, 但不忘隨後回應那個不相干的問題, 讓他明白稍等之後是有回應的, 不需要放下手頭上的題目, 例如我說除數, 他問可否用減數, 首先拉回來說要先搞清楚為什麼是除數, 等明白後, 再解釋為什麼不能或能夠用減數, 這樣才有真的所謂思"路"去思考, 養成良好的線性思維, 等不必線性思維如藝術時才去跳躍式思維, 即揮酒自如運用思考能力才好.. 從小養成)
~~ 本來要解釋是包括很多內容的, 已經很濃縮了.. ~~ 我說的不能以片蓋全、對號入坐, 套落自己的情況上, 事情的變收很大不應亂套. 需要心理咨詢的需另外找我問~~
作者: knowledgelover 時間: 21-5-7 01:33
歡迎大家討論..
主要是不打擾、不追迫小孩子, 不一下子太多事物聲音在身邊便自然增加專注"習慣"的養成機會, 現今太多打亂感觸覺的媒介了, 越少的小孩, 可減則減, 包括自己大人的不相關干擾.
有什麼事不必大驚小怪..尤其在子孩面前.
自然可以發展順暢.
作者: knowledgelover 時間: 21-5-7 01:40
還要多加解釋, 即使明知不明白, 也向小孩子解釋, 日後他會想起曾經不明白什麼, 而後就一下子明白過來. (本人有好多次這種靈光一閃的明白了經驗.)
但不必說"大個就自然明白", 結了婚就會明白... 生了仔之後就會明白這些... 後果是提高了好奇又不以最為孩子著想的告訴自己所知或經驗的全部... 任由孩子自己在朋輩間尋找..
獅子老虎都把自己所知所經驗的一切傳授給下一代, 為什麼我們要隱瞞甚至終身不告訴自己的孩子呢.
告訴的是事實為重, 不必加太多調味料.. :)
作者: MNIF 時間: 21-5-7 10: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7 11: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7 12: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NIF 時間: 21-5-7 12: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NIF 時間: 21-5-7 12: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NIF 時間: 21-5-7 12: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7 13: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7 13: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NIF 時間: 21-5-7 14: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NIF 時間: 21-5-7 14: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rBeast 時間: 21-5-7 17:38
MNIF 發表於 21-5-7 14:18 
我就唔欣賞你咁講,你又不是我,點能夠強行話我扮明?詳情請有時間去閲讀一吓莊子嘅「子非魚,安知魚之不樂 ...
無意捲入你們的漩渦,mak 哥話佢覺得姐…
作者: MNIF 時間: 21-5-7 19: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rBeast 時間: 21-5-8 10:45
MNIF 發表於 21-5-7 19:13 
原來係咁。實情係佢俾佢嘅感覺所蒙騙。我一早都同佢講咗,我和他本性智慧具足,奈何日久心性被蒙蔽。我收回 ...
mn 非mak, 安知mak 感覺何來
作者: MNIF 時間: 21-5-8 11: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8 16: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8 16: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8 16: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rBeast 時間: 21-5-8 18:01
MNIF 發表於 21-5-8 11:29 
MN 是從mak 給MN 文中表述得知。
咁都是一個十分合理的答案,同一道理,mak哥感覺也是被你之前的po 蒙蔽?
作者: MrBeast 時間: 21-5-8 18:04
ar_mak 發表於 21-5-8 16:09 
每個人,只要係對維護地球和平盡一分責任,我都係十分歡迎。
只是塘邊鶴無聊過來吹下水
作者: MNIF 時間: 21-5-8 18: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NIF 時間: 21-5-8 18: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8 18: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8 18: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8 18: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nowledgelover 時間: 21-5-9 17:58
MNIF 發表於 21-5-7 12:39 
回覆 knowledgelover 的帖子
謝謝你的解答亦明白了解。小孩子有時係好無辜無助,其實許多問題都源於成年人 ...
我都明你點解咁教的. 有備無患.
記得有一次我失戀, 多日上班路上想下又流淚, 巴士上想下哭出聲, 有次, 走在一處以前會覺得好恐怖的路上, 又靜又黑.. 但已經不會害怕, 突然, 心中冒出"行屍走肉", 那時才真正明白詞的真正意思, 同時想着, 願來以前根本明白不來的因為感覺不到.
我們硬把刀刀劍劍塞進孩子的口袋裏, 本意是對的, 但也同時注意三思便可... 該補充的補充不防.
上面那種經驗, 在我成長中, 不知有多少次.. 其實因為身邊無人待命來隨時解釋, 亦難有人有足夠的耐性來解釋哦~
共勉之, 大家多交流..
不必動氣~ 世界上不同的人還多着...
作者: knowledgelover 時間: 21-5-9 18:49
ar_mak 發表於 21-5-7 12:04 
我假設一個情況,就係坐車時(特別係有15分鐘以上既車程),唔傾計,唔睇書,唔玩電話,只係安靜咁去坐一程車。呢個符唔符合到你所描述既情況?另外我見到老鼠會奪命狂呼,好難做到不大驚小怪! ...
是咁的。。在坐車時做坐車的事, 留意到了那裡, 車外有什麼事可以好奇一下或認路, 幾時落車, 車上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或小心的(別以為公共交通或私家車中十分安全, 忘了熄匙、鎖窗、門可大可小).. 等等, 就是坐車的專注練習, 養成這些習慣後才去放鬆, 便有一定的應變能力潛質, 應該百利而無一害.. 啩?!
到了做功課時, 其他人最好不打擾, 給孩子機會、條件養成專注的習慣(習慣其實是一種能力;類似應變、自控能力等等那種, 要養成也需要環境配合和支持),
到了要睡覺的時候才上床, 這件事上, 有很多大人也沒有做到, 不排除起居條件因素不容許那些較極端情況則作別論, 很多成人有失眠問題的起因中不乏這一要素.
專注, 指在進行一件事時, 就做這一件事的意思, 快慢適便, 能夠發揮得到自己這一方面的能力, 運用自如者能屈能伸;巧妙靈敏。什麼think outside the box, 突破思維框框, 跳躍思考才可能恰到好處。
"基礎知識不可缺!!!", 否則會壞腦、會想歪、甚至心理或精神受阻的情形會出現。而吸收基礎知識的時候, 硬件固然重要,軟件(的訓練、養成)才是必不可缺。
手腳靈巧故然是用眼可見的訓練;思考上的小時靠大人處處從旁關照, 大人把自己的事暫時放下, 以體會小孩那兒有困難之類. (人漸大才靠身邊朋友或社會無給條件和機會;所謂地方政策、教育政策等等,去練好頭腦的揮灑。懂得選是一高級議題、有沒有得選是一難題, 又要有得選又要懂得選, 就從小做起養成起, 以免淪為被選者)
大人見到什麼會大叫, 看這個大人心理道行如何或心裏更有誰在, 和有什麼能耐. 為什麼有人願意為了孩子平時早作準備而有些大人只顧自己生活的便利, 處處反而要小孩遷就.
很多孩子從小怕曱甴不是經父母"傳授"的嗎? (這一點例子我會在遺傳因素中辯論). 有助孩子的刀刀劍劍, 不妨多放(只要不是"洗腦"的硬要接受、死信不能移), 不放刀刀劍劍, 也放些剷子、袋子、或多放些歌曲普子好陶冶性情亦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 話說多了, 敬請不要見怪或對號入座, 很多都是說著說著說出了想到別人的, 不指訪客個人. ~~
作者: knowledgelover 時間: 21-5-9 18:53
knowledgelover 發表於 21-5-9 17:58 
我都明你點解咁教的. 有備無患.
記得有一次我失戀, 多日上班路上想下又流淚, 巴士上想下哭出聲, 有次, 走在 ...
那個"行屍走肉", 當時十分震撼! 是想死的感覺先到的..才到這"行屍...
明白字面意思是一回事, 也能作好文;明白個中感受是另一回事, 可以真的有同理心的條件.
~~ 想起又想說說 ~~
作者: MNIF 時間: 21-5-9 20: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NIF 時間: 21-5-9 20: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nowledgelover 時間: 21-5-9 23:31
MNIF 發表於 21-5-9 20:05 
你可能誤解咗!硬把刀刀劍劍塞進孩子裏,本意是對的?用「愛」同「都是為你好」這個概念去綁架孩子嘅意願。是否你指的本意?
我好感興趣同你討論,但我想先攪清楚你嘅心理狀態先,我覺得你有心理袍服,自信心不足。
有失言之處,請見諒。 ...
我指硬, 即未得孩子明白或願意, 例如要孩子死背未明白的東西.刀刀劍劍, 即是工具/旁身工具或武器形知識或該知應知等等, 即將來可能有用的.
什麼綁架, 我反而唔明, 我好似無用到.
你用到心理狀態, 似有點偏激用字, 小心.
自信心? 無人能及我對不起!
希望下次無失言. 會講見諒的都"不知者不怪"
作者: knowledgelover 時間: 21-5-9 23:31
本帖最後由 knowledgelover 於 21-5-11 21:14 編輯
MNIF 發表於 21-5-9 20:29 
我就咁睇,「行屍走肉」嘅意思係一個人迷失咗本性,元神不附體。
我無話我今也不明, 且好明.
免了.
~那種感覺在你不知到自己是活的時候出(閃)現. 迷失本性, 不是;元神離身, 是~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10 12: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nowledgelover 時間: 21-5-11 20:55
本帖最後由 knowledgelover 於 21-5-11 20:56 編輯
回覆 ar_mak 的帖子
我主要是針對大人有否忽略小孩子其實只是小孩子. 重要的是不作太多滋擾以免在孩子正專心時被影響不能專心. (大人在旁, 只要幫其集中提升學習對象的好奇心和掃走其他潛在的滋擾物, "有問有答可能是其中一種培養好奇下去的機會")
[注意力正正需要好奇心, 或者說, 要做好一件事, 有好奇心總比沒有的好]
作者: knowledgelover 時間: 21-5-11 20:58
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 很多事是他們初次經驗, 這種初次體會的機會來到, 大人盡量修整環境讓其可專注. 從旁解答(如有)提問.
我從不以為大人就比小孩子(智力方面, 指的是應有的智力, 我見過很多大人愚不可及的大有人在)強了什麼, , 反而他們思維的闊度很多時比大人大(即變數).
love your child, help feed them with knowledge.
作者: knowledgelover 時間: 21-5-11 21:05
本帖最後由 knowledgelover 於 21-5-11 21:15 編輯
回覆 ar_mak 的帖子
補充:
小孩子的經驗不全部都經大人才能獲得.. 尤其是大自然, 或內心部分, 大人給他的可能是傷害, 要靠自己悟性、理解能力、智力. 先明白才有對正的解決辦法, 否則可能歪曲地解釋或解決問題. (這方面更需要基礎知識, 有些地區連這基礎知識的提供也欠奉.) 基礎歪, 之後歪下去是很常見的.
我不大注意考官、考第一之類的話題, 我會更注重智慧、常識、待人處事的應變能力的早期培養.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12 10: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12 11: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nowledgelover 時間: 21-5-14 03:10
本帖最後由 knowledgelover 於 21-5-14 03:43 編輯
ar_mak 發表於 21-5-12 11:10 
回覆 knowledgelover 的帖子
你當我係一個小朋友,你要將一樣複雜既野去解釋比我聽。解得到係你叻,唔係我 ...
解釋呢度有趣D, 先回應一下, ...
或可咁諗, 解釋尤如用理性認識更多科學知識過程中部分, 一兩個專家/科學家的解釋或理論未必可以長久.
大人可以比多些空間小朋友自己尋找, 只作從旁扶一下.. 兩下.. 希望思考空間不太由大人收窄.
培養好奇之餘勿忘比同話題/項目的"專注"/保持, (有些話題看似不同, 可能在小孩小宇宙中是同, 讓他們追下去無妨) 大人做到這一點不容易, 莫講大人要有一定水平知識, 脾氣或情緒控制更是挑戰..
所以有話大人有了小朋友後才真正長大成人, 才看到自己過去的不足而成熟.
小朋友聽解釋, 情況是他們不知大人講得幾啱或錯.. 可見什麼家庭出生就信什麼宗教或意識形態, 在我眼中是硬信便是悲劇元素, 主因是自己的思維體系中不貫通.
所以我每同小朋友講解完有機會就說: 不要信我, 自己找看我說的可信否. 話題是他們程度者, 他們就有自信或興趣找, 否則他們會暫時放底.. 是他們的自由, 和做主... 我們從旁提醒提示或鈎起可能性便可.. 我這種方式更適會科學頭腦而不一定適合賺錢頭腦、玩樂、表演頭腦之類... 但好處是很可能走向 自信不能移、成長中不輕易受打擊...
~小心注意不人身攻擊地說什麼都可, 不必太認真或對號入坐.. 真理越辯越明, 由不怕表態開始.. 亦不必有理論敵意, 因為是對事;以事論事..
真能以事論事, 確實極難.. 古今中外不多人能做到, 我仍在學習中.. ~
作者: knowledgelover 時間: 21-5-14 03:53
本帖最後由 knowledgelover 於 21-5-14 03:53 編輯
我的理論是盡量排除價值觀灌輸.. 什麼好壞對錯.. 只能應變處理, 手頭多牌更能做出變化. 仍然是知識一定要多才有智慧可言.
勁則人生如遊戲多一點主動、多一分選者角色, 相反人生如做戲多一點被動, 多一分被選者角色. 和只有隨波逐流的份.
有才者, 國籍任揀, 領袖想拉攏你.
作者: knowledgelover 時間: 21-5-14 03:57
(有時聰明人真無愚人符... 累街坊的愚人不星枚舉. 每日新聞比比皆是 :( )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14 10: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1-5-14 10: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