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數學學習漫談1—不求甚解的弊端 [打印本頁]
作者: eviepa 時間: 20-11-20 20:25 標題: 數學學習漫談1—不求甚解的弊端
我和不少家長的數學學習方法甚為不同,我不較為重分數的、較為重視基本功。所以我女兒在小學到初中,我都認只要有深度理解所學就可以,至於分數如何,我認為不重要,所以從不要求她做很多補充練習。所以她的分數,從小學到中三,從不高分。但到中四讀文科時,她明白、懂做,同學們大都不明白、不懂做,很自然,她的分數比同學就高了。
市面上有種數學學習方法叫公文數。幾十年來聽過很多學者、數學教師們評擊這種學習方式,認為這種是只知操練,死做爛做,不求甚解的學習方法,短期取分很有效,但長期卻不成。
以下有幾則故事分享:
故事一:
小弟讀大一時,很想副修統計學,所以自己借了本統計學入門去研究,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已經非常明白,便有信心副修統計學了。
到大二時,主修科要求所有同學修讀統計學入門。於是我這個副修統計學的也要和同學們修讀。其實我根本不用上課,講師所教的,我完全明白。但同學們多是不求甚解。這科我並沒有拿到高分。其實我知道取高分的竅門,但卻懶得花時間搏高分,所以有部分同學比我高分。
到大三、四時,有半班同學副修心理學。他們每年都要做調查研究,分析數據就要用上統計學。因為我副修統計學,所以自然就被邀請看看所用的統計方法有沒有問題。他們不乏統計學取得高分的,但大部分實際上對統計學不甚了了,反而我用大一時所學就足以給他們很好的建議。
懂得代公式去做不等於明白。因為統計科講師出題目時出得straight forward,很多同學都可以不求甚解,只依書直代公式而取得高分。但如果出得刁鑽一點兒,那麼我的同學就無能為力了。不求甚解,碰到real life situation,對怎樣應用就缺乏信心了。
故事二:
最近和一個中六小伙子閒談,談到數學問題。我發現他學習數學只為應付未來一個考試而已,完全缺長遠考慮。舉個例,Trigo。他雖然已經中六,我吃驚的是,他連最基本的sin、cos都完全不懂,像是從來沒有學過一樣。其實他是這樣學數學的:
中二開始學Trigo,如果他肯花可能20小時去弄清的話,他就全懂。不過他選擇只用幾小時去代公式而不求甚解。結果考試也拿到一些分,但過後完全忘記。
中三再學Trigo,如果他肯花20小時去弄清中二所失去的,再多花20小時去弄清中三部分,他就完全明白。不過,他只肯花幾小時,不求甚解地背公式,目標只為拿一點分。結果,試後又是全然忘掉。
中四、中五,繼續這樣,每次都用short cut,每次考試都能取得一些分數,但過後都是完全忘掉。
幾個月後他就要考文憑試了,他過去,可能花了幾十小時在Trigo中,但基本上完全浪費,早知如此,倒不將這幾十小時吃喝玩樂更化算。
故事三:
我有一個好友,兒子在中一時,因為數學根底太差,只有小四程度,所以找了個補習老師為他房補習。這位補習老師的策略是,只著孩子背誦公式,不著重教導他去明白任何數學概念。第一個結果是,分數大進,大考時取得三十分左右,難能可貴,分數進步神速。不過,第二個結果是,考完大考不久,甚麼公式也忘掉。不但中一所的課程,像是完全未學過,而且,從前不懂的分數乘分數、LCM HCF、開方、平方……小學概念仍然一概不懂,數學程度仍然停留在小四。
我的好友,花了不少補習錢,兒子也花了不少心血在數學中,結果只化為試卷的三十分,其他甚麼也沒有。
以上幾例很典型,相信不少家長都會犯上這種錯誤。一個孩子中三的數聽不懂,很可能因為中一二的數未懂;如果中一的數聽不懂,很可能是小學尚有很多不明的。要解決孩了數學問題,必要偵測到究竟有甚麼不懂,對症下藥才可以奏效。
作者: qpalzm 時間: 20-11-21 00:57
本帖最後由 qpalzm 於 20-11-21 00:58 編輯
回覆 eviepa 的帖子
香港教育的問題係無比小朋友機會去做錯。
有時家長都好矛盾, 好似我大個個咁雖然hea, 但我覺得佢唔係蠢, 近來發現佢成日唔用算草紙計+-x÷數, 本來係好事, 但衰在又唔小心成日計錯。
平時已經多野做, 佢做錯下下改正花好多時間, 佢自己又唔likey, 而且考試咁錯法扣好多分, 咁最快解決方法梗係叫佢用返算草紙啦, 但又覺得咁做收窄左佢思考空間, 有時都唔知點算。
作者: cafeva 時間: 20-11-21 09:32
本帖最後由 cafeva 於 20-11-21 09:32 編輯
唔好意思,請教下何解深度理解又小學到中三都唔高分?
作者: Jane1983 時間: 20-11-21 09:38 標題: 回覆樓主:
如果個中學生認真花幾十個鐘係Trigonometry,即使佢死背死操,都無可能唔識sin、cos的嘢。
更有可能係佢發夢坐係度,幾十個鐘發夢當然唔識。
讀書唔係講用幾多時間,甚至係咩方法。讀書係講心到,心係度,當事人自然會想法設法。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1 10:43
明明話分數唔重要,卻幾乎每段都講分數做焦點。
我係幾「不求甚解」。
方法重要定量(時間)重要?
作者: MrBeast 時間: 20-11-21 11:13
本帖最後由 MrBeast 於 20-11-21 11:22 編輯
香港教育和culture 導致不求甚解高分低能,就以揸車為例,考車就當然依足例,考到就將所學拋諸腦後,eg, 轉彎唔打燈,round about 用錯缐,引至意外發生,why, 因為學生只為考試而冇去理解條例背後用意.
曾經有人說過,0數學生只是去解答別人出的試題,真正數學家是去找問題解答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1 11:38
低分低能扮專家嘅更加 多吧
#我只係唔想不求甚解,問多兩句想驗證下係咪有「好方法」。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1 12:15
MrBeast 發表於 20-11-21 11:13 
香港教育和culture 導致不求甚解高分低能,就以揸車為例,考車就當然依足例,考到就將所學拋諸腦後,eg, 轉 ...
「真正數學家是去找問題解答」似乎找到問題,又公認有解先算係。
又或者證明無解亦可以。
自稱找到問題,或者自己制造唔算問題嘅日問題,又解錯就未必當得上「真正」二字。
哎吔太煩啦。閃。
作者: MrBeast 時間: 20-11-21 12:32
ABC-DAD 發表於 20-11-21 12:15 
「真正數學家是去找問題解答」似乎找到問題,又公認有解先算係。
又或者證明無解亦可以。
自稱找到問題,或 ...
雖然我自認問題中年,找問題呢個問題不是出自我,不過我冇龐大記憶,忘記了出自那位高人
作者: eviepa 時間: 20-11-21 12:54
Jane1983 發表於 20-11-21 09:38 
如果個中學生認真花幾十個鐘係Trigonometry,即使佢死背死操,都無可能唔識sin、cos的嘢。
更有可能係佢發 ...
當然可以想像,這個學生上課時當然是不怎樣留心,但據他說,中二、三、高中學習Trigo時,的確又有花一點時間做功課,又能依公式拿到一點分。不過,我略加考核,他是完完全全的門外漢。
作者: ar_mak 時間: 20-11-21 16: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Jane1983 時間: 20-11-21 17:43
ar_mak 發表於 20-11-21 16:42 
引述:我的好友,花了不少補習錢,兒子也花了不少心血在數學中,結果只化為試卷的三十分,其他甚麼也沒有。 ...
你又幾心水清 

作者: eviepa 時間: 20-11-21 17:56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20-11-21 17:58 編輯
ar_mak 發表於 20-11-21 16:42 
引述:我的好友,花了不少補習錢,兒子也花了不少心血在數學中,結果只化為試卷的三十分,其他甚麼也沒有。 ...
//兒子也花了不少心血在數學中//
去花課餘時間補習,去係唔明既情況下做數唔通唔花心血?
作者: eviepa 時間: 20-11-21 18:11
cafeva 發表於 20-11-21 09:32 
唔好意思,請教下何解深度理解又小學到中三都唔高分?
一個學生,最重要是有足夠數學能力應付下一階段。
我對女兒,從小五開始就會check住她的進度,分數不論,但要她對該年級的概念有較深度的了解,足以升班後有足夠能力後明白老師所講。
要真正高分,肯定要做很多補充練習,在高中前可以不必。
從小到大,我見過很多中學生,其實真正做到有深度理解的只佔小數。而家長、學生不求甚解的態度可能是主因。
到女兒高中時,因為是少數上課時能聽得明老師講解的學生,讀起上來不難,在文科班亦可算是數學能力最強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機礎打得穩。
作者: cmchang0927 時間: 20-11-21 18:46
請問怎樣為之「深度理解」?
分數為什麼反映不到呢?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1 19:42
細心睇完,解決問最簡單就是揾到間學校,幾年後你突然識嘢多過哂其他同學,其他同學好用功多年,到時全部忘記,回到小四程度;咁就算,得左,掂哂。
一絕。

我係咪未瞓醒?可能未講到重點啫,快啲入正題啦,好心急呀。故事結構好緊湊呀
作者: MrBeast 時間: 20-11-21 19:58
ar_mak 發表於 20-11-21 16:42 
引述:我的好友,花了不少補習錢,兒子也花了不少心血在數學中,結果只化為試卷的三十分,其他甚麼也沒有。 ...
咁你喜歡每天看一集連續劇還是看一幅畢加索呢?
作者: cmchang0927 時間: 20-11-21 20:50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cmchang0927 於 20-11-21 22:58 編輯
本帖最後由 cmchang0927 於 20-11-21 20:51 編輯
其實我想請教一下怎樣可以完全不理解數學而很高分?因為我從小都是一見到數學就暈,所以從來也不高分.....
反而理解而不高分有一個可能性就是極度不小心。

作者: cafeva 時間: 20-11-21 22:27
可唔可以講下你女兒DSE數學攞咩?
作者: swytca 時間: 20-11-21 22: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arenaleung 時間: 20-11-21 23:20
eviepa 發表於 20-11-21 18:11 
一個學生,最重要是有足夠數學能力應付下一階段。
我對女兒,從小五開始就會check住她的進度,分數不論,但 ...
基礎打得穩真係好緊要。我兒時同學仔,越升班越搞唔掂,見數就驚,最後放棄數學。

作者: ar_mak 時間: 20-11-22 00: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0-11-22 00: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0-11-22 00: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Jane1983 時間: 20-11-22 06:54
ar_mak 發表於 20-11-22 00:47 
呢單野原本只係佢同聖人網友之間既口舌之爭,其實大家講兩句算鬼數咪好囉,好衰唔衰,佢又話要用一萬字去回 ...
哈,佢兩個又真係... 

作者: MrBeast 時間: 20-11-22 08:01
ar_mak 發表於 20-11-22 00:39 
凡事都係間中做下就好喇,要攪到每天都做就會有多少壓力。
亦可以結局後一次過煲哂
作者: MrBeast 時間: 20-11-22 08:05
ar_mak 發表於 20-11-22 00:47 
呢單野原本只係佢同聖人網友之間既口舌之爭,其實大家講兩句算鬼數咪好囉,好衰唔衰,佢又話要用一萬字去回 ...
都唔係嘅,網友門或許可以從中有什麼合適可取的地方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2 09:29
畀多啲時間作者啦,好多不求甚解嘅院友等緊解葯架。
作者: Jane1983 時間: 20-11-22 10:45
其實唔關數學事,重點亦唔係不求甚解。根本就係有無心去讀。
好似工人買餸煮飯,發住夢買豆腐花當豆腐煲魚頭,糖當鹽......唔通又搵樓主補習咩。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2 10:50
Jane1983 發表於 20-11-22 10:45 
其實唔關數學事,重點亦唔係不求甚解。根本就係有無心去讀。
好似工人買餸煮飯,發住夢買豆腐花當豆腐煲魚 ...
關補習事咩?原來係咁...
作者: b3410 時間: 20-11-22 11:00
eviepa 發表於 20-11-21 18:11 
一個學生,最重要是有足夠數學能力應付下一階段。
我對女兒,從小五開始就會check住她的進度,分數不論,但 ...
小學初中的數學都唔算好深,概念也比較容易理解。不過,到了高深階段,我覺得真係唔適合絕大部分人。我自己本身成績都唔錯,不過高中階段,數學總是會有一兩道題目,是無論如何也諗唔明,雖然唔會影響到總成績,不過大學階段就發現,大部分都唔明
好彩數學屬於選修科目,套用公式也可以勉強及格。
所以我同意深度理解每一個concept 的重要性。
可能EK唔少家長理科好叻,數學無難度,所以唔明點解有人會搞唔清楚數學概念
希望數學叻人可以指點一下如何理解高深的數學概念。
作者: MrBeast 時間: 20-11-22 11:17
b3410 發表於 20-11-22 11:00 
小學初中的數學都唔算好深,概念也比較容易理解。不過,到了高深階段,我覺得真係唔適合絕大部分人。我自己 ...
數學叻的人只會覺得其他人點解咁簡單都唔明,唔會解釋到比其他人聽 ,有能力解釋到的是識教。我好彩高中時遇到啟蒙老師
作者: MrBeast 時間: 20-11-22 11:20
本帖最後由 MrBeast 於 20-11-22 11:27 編輯
Jane1983 發表於 20-11-22 10:45 
其實唔關數學事,重點亦唔係不求甚解。根本就係有無心去讀。
好似工人買餸煮飯,發住夢買豆腐花當豆腐煲魚 ...
冇聽過目難詞?即即復即即,唔識就唔識⋯
ps, 當然有心也是重要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2 11:32
其實小學要學嘅係算術,中學嘅高等數學係高中可以選修,唔係人人都一定要識同用得著喎。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2 11:38
b3410 發表於 20-11-22 11:00 
小學初中的數學都唔算好深,概念也比較容易理解。不過,到了高深階段,我覺得真係唔適合絕大部分人。我自己 ...
等緊樓主。
作者: 小寶貝兒 時間: 20-11-22 15:46
MrBeast 發表於 20-11-22 11:17 
數學叻的人只會覺得其他人點解咁簡單都唔明,唔會解釋到比其他人聽 ,有能力解釋到的是識教。我好彩高中時 ...
的確係!我老公就係識教既老師,佢唔係鑽研理論既人,但佢真係好適合教書,可以將難明既概念清晰咁解釋比其他人聽,所以我好希望個女第時揀理科,補習費都慳唔少 

作者: Jane1983 時間: 20-11-22 16:33
MrBeast 發表於 20-11-22 11:20 
冇聽過目難詞?即即復即即,唔識就唔識⋯
ps, 當然有心也是重要
唔識,在學生黎講好正常。願意學,父母、老師、同學、補習導師都可以教你。但你無心學,人地講到口水乾都無用。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2 17:30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0-11-22 17:44 編輯
返學,唔識唔明,問老師同同學互動好正常架咋,學問,想識要學,自不然要問啦,有咩理由要學生一聽就明,亦唔會有老師一講就大家識哂。
學生對老師有禮,老師自會好好教,成日同學生講老師唔掂,,自然聽唔入耳,咪話入腦。
作者: gigayan 時間: 20-11-23 01:14
MrBeast 發表於 20-11-22 08:01 
亦可以結局後一次過煲哂
好似平時追劇咁,播晒先返嚟追,但唔知到時又封咗艇未

作者: jaycee_mami 時間: 20-11-23 08:41 標題: 回覆樓主:
數學真是好奇異,完全因人而異,同一個老師,同一個教法,效果仍然可以大不同,和其他文科絕對不一樣!我仔今年中二,最近計factorization的數,大半班同學叫救命,但有些同學則覺得好易,一看就識點做,不用多想。

作者: b3410 時間: 20-11-23 09:03
jaycee_mami 發表於 20-11-23 08:41 
數學真是好奇異,完全因人而異,同一個老師,同一個教法,效果仍然可以大不同,和其他文科絕對不一樣!我仔 ...
我覺得數學係同IQ最有直接關聯的一科
IQ達到一個水平,先可以挑戰某種程度的數學。
勤力可以幫到一部分,不過高深的數學勤力也沒有用。
作者: ar_mak 時間: 20-11-23 09: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3 10:58
反正等,做點公益。
關於數學學障
作者: MrBeast 時間: 20-11-23 12:46
ar_mak 發表於 20-11-23 09:15 
學識不要走向極端主義。
u mean 學識不要走向極端主義 or 學識不要走向極端主義?
作者: ar_mak 時間: 20-11-23 13: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3 13:13
學識加上標點符號Vs學曉加上標點符號
作者: ar_mak 時間: 20-11-23 13: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3 14:20
ar_mak 發表於 20-11-23 13:14 
咁樣成班人係到等都唔係辦法,不如咁啦,我地攪輪班制,兩個人一組,每組輪流等3個鐘。你做首領,由你負責 ...
我尊重知識產權,你嘅主意,你話事,不過唔使預我
,我好好耐性,等細路出世到出身,可以等廿年。
作者: ar_mak 時間: 20-11-23 15: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3 16:23
ar_mak 發表於 20-11-23 15:18 
雖然你好好耐性咁去等,但都要學識幾招咁去等,例如第一招:蛇皮走位。因為而家個龍門係相當之闊,暫時講緊 ...
你接力寫住先囉,你長寫長有。
作者: ar_mak 時間: 20-11-23 18: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3 19:15
ar_mak 發表於 20-11-23 18:12 
我寫野既宗旨,係多勞多得。你寫一萬字,我都可以寫番兩萬字。呢個當然係講笑啦,因為你出雞我出豉油都比你 ...
我出一滴豉油>>>
又到你地出雞啦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3 19:16
做臨記有咩得着?
作者: karenaleung 時間: 20-11-23 19:45
b3410 發表於 20-11-23 09:03 
我覺得數學係同IQ最有直接關聯的一科
IQ達到一個水平,先可以挑戰某種程度的數學。
我都覺得係

作者: ar_mak 時間: 20-11-23 19: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0-11-23 19: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3 20:46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0-11-23 21:04 編輯
ar_mak 發表於 20-11-23 19:56 
1)飯盒。
好食,食啦
加餸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3 21:15
ABC-DAD 發表於 20-11-23 10:58 
反正等,做點公益。
關於數學學障
公益2
只花幾分鐘
作者: eviepa 時間: 20-11-23 21:31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20-11-23 21:36 編輯
數學學習漫談2 – 執漏
從讀中學到現在,見過很多自己的同學、朋友、後輩的數學程度,我發現很大部分中學時都或多或少地對以往所學的概念不怎樣掌握。當他們未能掌握全部概念時,要在上數學課時聽得懂就有一定的困難。這時候就要為他們執漏。
首先看看我弟弟,他讀中三時碰到好運,我因為特別理由,多點從學生宿舍回家,於是,他就可以在周末時向我請教數學。
我很清楚,他追不上程度主要因為根底不足,於是,一邊教,一邊發掘他有甚麼中二、中一、甚至小學的概念完全不懂或者是一知半解的。一個月、兩個月…..到了學期尾,我已將他中三前所有應懂而未懂的弄好,所以他有資格對中三的數學有較深入的認識。而且,他升讀中四後,因為中三數學根基已穩,他可以在課堂上聽懂老師所教。
執漏這個過程很重要,我見過太多學生,因為根底不足而怎樣也聽不明,上課是白上。不少這樣的孩子,背後是有補習老師,或是家長可以詢問的。要有效地教授中三數學,如果只教中三部分,忽略執漏,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不會有好結果的。
回頭講講上文故事三,我好友的兒子。他中一時,補習老師的失敗,就是只管教中一的概念而忽視執漏,忽視補回小學概念而教學是徹底失敗的。後來,我好友用上了財政力量,朋友力量,終於搞好兒子的數學程度,而搞好兒子的方法,就是執漏,一個一個小學概念,慢慢去教、懂了小學的,再教中一,然後中二,終於得成正果。中二基礎穩固,中三時就很易聽懂老師所講。
今午和這位友人在餐廳一聚。聊了幾件事,當講到他兒子時,他喜形於色,說兒子很想做個學霸。回顧去年今日,他兒子幾乎天天被老師責罵,完全無心向學,一直是父親一個頭痛的問題;今天,卻是全班幾個科目成績最佳的學生。學霸之路尚遠,但難得有此志向。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3 21:44




笑中有淚,太精彩了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3 21:46
欲罷不能唄
作者: ar_mak 時間: 20-11-23 21: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3 21:58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0-11-23 22:01 編輯
去年今日中二吧,基礎穩固,還天天畀老師駡?疫情期間沒有上太多課吧?中一至中三都學了那些?漏了那些?
小學數都聽唔明,中英常都有唔少漏要執,上到中三要執嗎?
這傳奇要繼續寫落去,幫佢入劍牛應該無咩難度,過三四(年)飲完茶再發揮下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3 22:00
都差不多學霸,我休息下,食下合桃腦補下先。
作者: b3410 時間: 20-11-23 22:05
ar_mak 發表於 20-11-23 19:54 
咁我話你知有咩情況會例外。
螺絲批一支20蚊,一打特價200蚊。
點解你講的例子,咁熟口熟面嘅?雖然被我鬧,不過唔係作為阿媽
作者: ar_mak 時間: 20-11-23 22: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Jane1983 時間: 20-11-23 22:19 標題: 回覆樓主:
嘩,樓主好長氣周星馳西遊記入面果個唐僧
講極都唔到重點,無心向學的初中男肯聽你講來講去三幅被?

作者: b3410 時間: 20-11-23 22:24
ar_mak 發表於 20-11-23 22:08 
你先生原來係一位數學家~
埋沒咗
作者: happyfafa 時間: 20-11-23 23:32
Jane1983 發表於 20-11-21 09:38 
................讀書唔係講用幾多時間,甚至係咩方法。讀書係講心到,心係度,當事人自然會想法設法。
Agree
作者: hknz 時間: 20-11-24 11:46
本帖最後由 hknz 於 20-11-24 11:46 編輯
eviepa, I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 and thus support you.
I dont know how I effortlessly got "A" in Pure Maths, but "B" Applied Maths(AS). I remember one of my math teacher laughed at me. I think he thought I was too lazy in remember equations. Anyway, It is true that I really understood the Maths at the time when I was young.
作者: happyfafa 時間: 20-11-24 12:28
jaycee_mami 發表於 20-11-23 08:41 
數學真是好奇異,完全因人而異,同一個老師,同一個教法,效果仍然可以大不同,和其他文科絕對不一樣!我仔 ...
Agree
作者: eviepa 時間: 20-11-25 09:00
數學學習漫談3 – 如果不是面對公開試,甚麼叫做完全明白?
小弟讀考會時是沒有刻意背誦公式的,所有公式都是在做功課時自然記牢的,若然在考試時真的有公式記不到怎辦?不用怕,我幾乎每條會考要用的公式都能從憑空推演出來。由於這樣,我考會考的時候,我覺得對整個課程是融匯貫通的。
由小弟因為是文科生,所以不怎樣著重數學,有時間也撥去讀歷史地理,明白了就算,不像理科班的同學,日操夜操。
結果當然,我從中四就知道,日後數學拿B的機會極大。因為我比起最top的理科生來說,我做數慢以及準確度低,取A的機會近乎0。
不過,由於我是融匯貫通的,所以除了公開試不能取top grade外,其實沒有甚麼缺陷。
許多年後,當弟弟讀中三至中五向我發問時,絕大部分提問我都可以馬上回答,只有很小部分需要看看才答;到女兒讀高中時亦是如此;應付real life數學問題也從來沒有問題。
對女兒的培養,在初中或以前,是以我這個標準為明白的目標。到高中時,她讀文科,結果到中六時是全班第一,達到我大約是小弟高中時的水準。
作者: cafeva 時間: 20-11-25 09:19
本帖最後由 cafeva 於 20-11-25 11:29 編輯
即係王語嫣,招招都識不過晤打得仲可以教人
作者: eviepa 時間: 20-11-25 09:32
數學學習漫談4 – 要做郵差還是教師?
明報有一個校長的專欄,有一次講述了郵差和教師的分別。他說,郵差的責任只是將郵件送到收件人的手,至於該人有沒有拆開信件去閱讀,有沒有理解,是完全不需要的。教師則不同,是有責任將所講的令學生吸收,消化,成為自己知識的一部分。
以上所講,好像是阿媽係女人的講法。但我觀察到,很多學生在家長、補習老師的教導下,卻仍有很多應該學過,但未學懂的數學概念。如果這樣,學生在課堂時會遇到很大困難,很易放棄聽課。記住,聽課才是最重要的,家長教導、補習只是輔助。
有一個例子。最近我在前文例子三友人家裡聚餐,聽這位小孩自誇道:我昨天教B同學(一個從前學過奧數,今天中三,每周四次專門補習數學的同學)XXX數學概念,我相信我的數學根底比他強。
我的觀察是,類似的個案是不少的。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小弟教數的風格:正如前述,當面對一個數學落後,如我弟弟時,首先就是要發掘究竟他有甚麼應懂而未懂的,然後續一講解。而每一個概念都不單止要教懂,而是要反覆測試。很普遍的情況是,他昨天懂了,今天卻忘掉。總之,要將他不懂的,反覆教授,直到他融匯貫通為止。這個個程很慢,但長遠來說,這種方法是很有效的。
我的格言是:如果教你十次都教不明,我就很有耐心地教你第十一次。
作者: popochiny 時間: 20-11-25 09:41
數學是必修科,大量考生參差不齊,如果真正融匯貫通,就算唔操,我覺得都沒有拿不到A的理由
無意冒犯,不過原來你是文科生,數學又冇A,老實講補習數學沒太大說服力,不如你重點分享下你點樣改變那個學生的學習態度

作者: eviepa 時間: 20-11-25 10:10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20-11-25 10:39 編輯
popochiny 發表於 20-11-25 09:41 
數學是必修科,大量考生參差不齊,如果真正融匯貫通,就算唔操,我覺得都沒有拿不到A的理由
無意 ...
我儘量不會回答任何提問。不過你的問題提醒我要作出一些補充。
我知道很多人想知道這個極端無心向學的孩子怎樣被人收服,成為一個肯讀書的人。不過我已經在另一個地盤講過,數學教育不怎樣涉及私隱,所以可以講。但要講到態度、行為的改造,我和學生家長非常熟,所以知之甚詳,我非常想講,但因為不得不牽涉到大量私隱,不便講下去。請諒。
第一,我考會考時,每一條題目我都懂做,不過,比理科精英做得慢,check數的時間不足,而且容易失分。會考只要失兩三分A就沒有了。但問題是,這些拿A的,不計數幾年,當熟練已成生疏,數學能力很可能已經和差不多。
我在此要講的重心是,怎樣將一個數學程度低的學生拉到及乎水準。如果以教導初中生來說,我的數學程度和大學教授無分別,都是綽綽有餘。教導質素的關鍵只在於教學方法而已。其實,大家又有沒有見過一個學生,只花了7學個月就追回幾年的數學程度?大學教授有幾大把握?
至於怎樣將尖子教導成為拿5**,則留待高人出手了。
作者: eviepa 時間: 20-11-25 10:20
BTW,其實例子三裡的學生家長的數學比我強得非常多!
作者: eviepa 時間: 20-11-25 10:38
再補充一點,我的數學不單是中五數學B;我還考過中大入學試,比會考深奧一些的General Maths;讀大學時修讀過社科數學,主要是微積分;亦副修統計學。
數學比我好的人當然如恆河沙數,但應付初中數學我是綽綽有餘的。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5 10:43
教數,如果要解到3次個學生都唔明,如果學生無學障,我估教嗰個係自已己覺得自己識教嘅啫。教第十一次?我仔咁多無謂時間嘩。
寫二十萬字都講唔到重點,寫咩都賣唔到紙啦。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5 10:51
我想去對面公園揾個公厠,你要講4個鐘都未明我好急住要解決,只係話幫我download好多地圖apps去揾路,無人好似你咁勁,勁過你嗰啲又唔識教,唔明唔緊要,你可以講到我明,一曰講唔完可以飲完下午茶再講,....
叔叔你聞唔聞到有味?...可以去邊買內褲?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5 10:55
咦,我終於都明白「不求甚解的弊端」la
咁 濫竽充「數」是否利多於弊呢?
作者: ar_mak 時間: 20-11-25 14: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_mak 時間: 20-11-25 14: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rBeast 時間: 20-11-25 17:40
本帖最後由 MrBeast 於 20-11-25 17:40 編輯
eviepa 發表於 20-11-25 09:32 
數學學習漫談4 – 要做郵差還是教師?
明報有一個校長的專欄,有一次講述了郵差和教師的分別。他說,郵差 ...
咁即係話重點就是:如果教你十次都教不明,我就很有耐心地教你第十一次。
作者: ar_mak 時間: 20-11-25 21: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afeva 時間: 20-11-25 23:37
eviepa 發表於 20-11-25 09:00 
數學學習漫談3 – 如果不是面對公開試,甚麼叫做完全明白?
小弟讀考會時是沒有刻意背誦公式的,所有公式 ...
好奇問下, sphere volume and surface area 點推出來?
作者: setom 時間: 20-11-25 23:49
cafeva 發表於 20-11-25 23:37 
好奇問下, sphere volume and surface area 點推出來?
呢個easy啦,用integration 即場in咪得囉
作者: cafeva 時間: 20-11-25 23:57
setom 發表於 20-11-25 23:49 
呢個easy啦,用integration 即場in咪得囉
Core math 無教integration 喎,小學至初中就更加無啦
作者: MrBeast 時間: 20-11-26 06:22
ar_mak 發表於 20-11-25 21:41 
角色互換進行思考:如果你講三次我都唔明你講咩,你已經冇咩可能可以講到第四次,因為你再講我就會一鎚打落 ...
所以個內功心法是:只要有愛心鉄柱磨成針
作者: Jane1983 時間: 20-11-26 09:48
回覆 MrBeast 的帖子
咩人睇到咩嘢。
樓主講呢句話,係彰顯自己有耐心。
但作為家長,初中數學,亞導師你講10次個細路都唔明,可能係你表達能力有問題。Next。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6 10:17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0-11-26 10:18 編輯
唔講數啦,反正不得要領。講2次學生唔明,就要攪清楚溝通方法,重新備課去針對問題,人地唔係揾保母。
作者: MrBeast 時間: 20-11-26 11:29
Jane1983 發表於 20-11-26 09:48 
回覆 MrBeast 的帖子
咩人睇到咩嘢。
You know its not my style 踩人場,尤其是咁有心寫咁大段分享,總好過話家傳秘級唔外傳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6 11:39
Jane1983 發表於 20-11-26 09:48 
回覆 MrBeast 的帖子
咩人睇到咩嘢。
真,唔明自然會問清楚啦,問又唔畀又唔理,又話學生挑你機。旺場定踩場睇下點擊率吖。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6 12:10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0-11-26 17:26 編輯
eviepa 發表於 20-11-20 20:25 
我和不少家長的數學學習方法甚為不同,我不較為重分數的、較為重視基本功。所以我女兒在小學到初中,我都認 ...
樓主:『市面上有種數學學習方法叫公文數。幾十年來聽過很多學者、數學教師們評擊這種學習方式,認為這種是只知操練,死做爛做,不求甚解的學習方法,短期取分很有效,但長期卻不成。
』
家長選擇有自由,但(閣下上面)這樣寫有點過火
轉貼
公文式誕生的契機是一個孩子的一張成績不理想的數學試卷。當時就讀小學二年級的公文 毅試圖隱藏這張數學試卷,可是卻被他的母親發現。母親一直認為兒子的數學學得不錯,可這張試卷的成績讓她很擔心,於是她要求當時身為高中數學老師的丈夫公文 公想想辦法。身為父親的公文 公決定自己親手為兒子編寫教材。公文 公認為「教育工作者的職責就是要培養孩子自己主動學習的態度和習慣」,而在為兒子編寫教材時他最重視的也就是這一點。
為了培養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必須讓兒子能每天持續自學自習,並且能儘快地提高學力,身為高中數學老師的公文 公非常清楚,計算能力不足是很多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時感到困難的主要原因,為此,公文 公花了大量心血,獨自編寫了一套以培養計算能力為學習重點的數學教材。此外,這套教材還能讓孩子以自學自習的方式不斷前進。這也是因為公文 公從自身的教學經驗中深深體會到,不依賴於他人的教導、靠自己的力量學習才能獲得紮實的學力。
公文式創始人 公文 公(高中教師時代,1955年左右)
長子 公文 毅(小學二年級時)
公文 公當年為公文 毅在活頁紙上手寫的計算題,就是今天公文式教材的雛形。公文 毅每天用30分鐘左右的時間,自學完成父親編寫的教材。通過這樣的自學自習,公文 毅的學力不斷提高,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已經能夠獨立解答高中數學的微積分問題。鄰居家長看到公文 毅如此大的進步,紛紛請求公文 公幫助自己的孩子。於是,公文 公邀請附近的孩子到自己家裡來,讓他們用同樣的方法學習。一段時間後,這些孩子的學力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我要用這種學習法開發更多孩子的潛能。」1958年,公文 公在日本大阪創立了公司,決心要開設更多的公文式教室。以「自學自習到高中教材」為目標,通過讓每一個孩子自學自習適合自己能力的內容來提高能力──公文式學習法的推廣由此開始。
公文 公(1914-1995)生於日本高知縣。大阪帝國大學理學部數學科畢業後,先後於母校土佐中學、高中以及大阪市立櫻宮高中等從事數學教學工作33年。
1958年,創立大阪數學研究會。1983年,更名為(株)公文教育研究會。
主要著書:《公文式算數的秘密》(廣濟堂出版)、《試一試》(公文出版)、《錯不在孩子》(公文出版)等。
作者: Jane1983 時間: 20-11-26 13:47
回覆 MrBeast 的帖子
都係,EK而家咁靜,有人咁肯寫係好事。
不過樓主呢個秘笈,真係亂噏多d 
作者: MrBeast 時間: 20-11-26 14:40
本帖最後由 MrBeast 於 20-11-26 14:41 編輯
Jane1983 發表於 20-11-26 13:47 
回覆 MrBeast 的帖子
都係,EK而家咁靜,有人咁肯寫係好事。
咁佢自己數學方法都是正路(因為我自己方法都類似),不過e加競爭咁大,是否足夠就另話
作者: Jane1983 時間: 20-11-26 14:50
回覆 MrBeast 的帖子
你好嘢,有睇晒。我睇咗一部份,真係無心機睇晒 
作者: miriam 時間: 20-11-26 15:20
即係呢, 我用只看該作者睇左部份.........根住都無心機睇, 係你地既回覆令到我繼續睇囉
作者: ABC-DAD 時間: 20-11-26 17:10
miriam 發表於 20-11-26 15:20 
即係呢, 我用只看該作者睇左部份.........根住都無心機睇, 係你地既回覆令到我繼續睇囉 ...
,真係幾公道。
作者: miriam 時間: 20-11-26 17:16
ABC-DAD 發表於 20-11-26 17:10 
,真係幾公道。
唔好咁講丫, 我好細膽架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